內蒙古科技大學大學課程設計_第1頁
內蒙古科技大學大學課程設計_第2頁
內蒙古科技大學大學課程設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袋式除塵器1.1袋式除塵器的簡介袋式除塵器是一種干式濾塵裝置。它適用于捕集細小、干燥、非纖維性 粉塵。濾袋采用紡織的濾布或非紡織的氈制成,利用纖維織物的過濾作用對 含塵氣體進行過濾,當含塵氣體進入袋式除塵器地,顆粒大、比重大的粉塵,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來, 落入灰斗,含有較細小粉塵的氣體在通過濾料時, 粉塵被阻留,使氣體得到凈化。一般新濾料的除塵效率是不夠高的。濾料使 用一段時間后,由于篩濾、碰撞、滯留、擴散、靜電等效應,濾袋表面積聚 了一層粉塵,這層粉塵稱為初層,在此以后的運動過程中,初層成了濾料的 主要過濾層,依靠初層的作用,網孔較大的濾料也能獲得較高的過濾效率。 隨著粉塵在濾料表面

2、的積聚,除塵器的效率和阻力都相應的增加,當濾料兩 側的壓力差很大時,會把有些已附著在濾料上的細小塵粒擠壓過去,使除塵 器效率下降。另外,除塵器的阻力過高會使除塵系統的風量顯著下降。因此,除塵器的阻力達到一定數值后,要及時清灰。清灰時不能破壞初層,以免效 率下降。卸灰閥2、支架3灰斗4. 箱體5. 濾袋二電磁脈沖閥K,儲V徐9, 噴件10. 清精窒】頂孟12.環隙引射器口.凈化氣休出II14,律樂氣體人II袋式除塵器的結構圖1.2袋式除塵器的清灰方式主要有(1)氣體清灰:氣體清灰是借助于高壓氣體或外部大氣反吹濾袋,以清除濾袋上的積灰。氣體清灰包括脈沖噴吹清灰、反吹風清灰和反吸風清灰。(2 )機械

3、振打清灰:分頂部振打清灰和中部振打清灰(均對濾袋而言) ,是 借助于機械振打裝置周期性的輪流振打各排濾袋,以清除濾袋上的積灰。(3 )人工敲打:是用人工拍打每個濾袋,以清除濾袋上的積灰。1.3袋式除塵器的分類(1 )按濾袋的形狀分為:扁形袋(梯形及平板形)和圓形袋(圓筒形) 。(2 )按進出風方式分為:下進風上出風及上進風下出風和直流式(只限于板 狀扁袋)。(3 )按袋的過濾方式分為:外濾式及內濾式。濾料用纖維,有棉纖維、毛纖維、合成纖維以及玻璃纖維等,不同纖維織成的濾料具有不同性能。常用的濾料有208或901滌輪絨布,使用溫度一般不超過 120C,經過硅硐樹脂處理的玻璃纖維濾袋,使用溫度一般

4、不超過 250C,棉毛 織物一般適用于沒有腐蝕性;溫度在 80-90 C以下含塵氣體。1.4袋式除塵器的優點(1 )除塵效率高,可捕集粒徑大于 0.3微米的細小粉塵,除塵效率可達 99% 以上。(2 )使用靈活,處理風量可由每小時數百立方米到每小時數十萬立方米,可以作為直接設于室內,機床附近的小型機組,也可作成大型的除塵室,即“袋房”。(3 )結構比較簡單,運行比較穩定,初投資較少(與電除塵器比較而言) , 維護方便。所以,袋式除塵器廣泛應用于消除粉塵污染,改善環境,回收物料等。2. 濕式石灰脫硫技術是用含有吸收劑的溶液或漿液在濕狀態下脫硫和處理脫硫產物,該法具有脫硫反應速度快、設備簡單、脫硫

5、效率高等優點,但普遍存在腐蝕嚴重、運行維護費用高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問題。石灰石石膏法脫硫工藝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脫硫技術,日本、德國、美國的火力發電廠采用的煙氣脫硫裝置約90%采用此工藝。2.1石灰石一一石膏法脫硫工藝原理及流程石灰石一一石膏法脫硫工藝采用廉價易得的石灰石或石灰作脫硫吸收 劑,石灰石經破碎磨細成粉狀與水混合攪拌成吸收漿液,當采用石灰為吸 收劑時石灰粉經消化處理后加水制成吸收劑漿液。在吸收塔內,吸收漿液 與煙氣接觸混合,煙氣中的二氧化硫與漿液中的碳酸鈣以及鼓入的氧化空 氣進行化學反應從而被脫硫,最終反應產物為石膏。吸收塔內的反應、傳 遞也極為復雜,總的反應為:CaCO3 SO

6、, 2H2O > CaSQ «2H2O CO2脫硫后的煙氣經除霧器除去攜帶的細小液滴,經煙囪排入大氣,脫硫石膏漿液經脫水裝置脫水后回收利用。剩余漿液與新加入的石灰石漿液一起循環,這樣就可以使加入的吸收劑充分被利用,并確保石膏晶體的增長。石膏晶體的正常增長是最 終產品處理比較簡單的先決條件。新鮮的吸收劑石灰石漿液根據 pH值和分離SO 量按一定比例直接加入吸收塔。2.2脫硫效率的主要影響因素濕式煙氣脫硫工藝中,吸收塔循環漿液的 pH值、液氣比、煙氣速度、煙氣 溫度等參數對煙氣脫硫系統的設計和運行影響較大。2.1.1吸收塔洗滌漿液的PH吸收塔洗滌漿液中pH值的高低直接影響SQ的吸收

7、率及設備的結垢、腐蝕 程度等,而且脫硫過程的pH值是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的。長期的研究和工程實踐 表明,濕法煙氣脫硫的工藝系統一般要求洗滌漿液的P H值控制在4.55.5之間。2.1.2液氣比33石灰石法噴淋塔的液氣比一般在(1525)L/m。取L/G= 18L/ m,貝液體用量 L =18Q =18 3.52 106.34 105 L h 2.1.3煙氣流速和煙氣溫度目前,將吸收塔內煙氣流速控制在(2.63.5)m/s較合理,典型值為3m/s則吸收塔的截面積為:A = Q= 3.67 103.40m2V 3 漢 3600低洗滌溫度有利于SO的吸收。所以要求整個漿液洗滌過程中的煙氣溫度都在100C

8、以下。100C左右的原煙氣進入吸收塔后,經過多級噴淋層的洗滌降溫 到吸收塔出口時溫度一般為(4570) C3. 設計條件:鍋爐型號:SHS35-39即雙鍋筒橫置式燃燒爐,蒸發量35t/h ,出口蒸汽壓力39MP設計耗煤量:4.2t/h排煙溫度:160空氣過剩系數:=1.25飛灰率=29%YY0=6%N=1%丫丫W = 12%VY= 18%2類區新建排污項目執行煙氣在鍋爐出口前阻力:850Pa設計煤成分:C = 63.2%H Y =3%SY =0.8%AY =14%污染物排放按照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連接鍋爐、凈化設備及煙囪等凈化系統的管道假設長度200m 90°彎頭40個4. 設計

9、計算4.1計算鍋爐燃燒產生的煙氣量、煙塵和二氧化硫的濃度4.1.1煙氣量的計算質量/g摩爾數(原子)/mol需氧量(分子)/mol生成物(分子)/molC632632/12=52.6752.6752.7H3030/仁 3015/2=7.51506060/16=3.75S88/32=0.250.250.25A140理論需要量:52.67 7.5 0.25 =60.42mol kg理論空氣量:60.42 22.41001000x21二 6.44 m3 kg實際煙氣量:Q 527025 152246.44791000標態下煙氣流量:1006.44 1.25 1 120= 8.37 m3 kg18 1

10、000Q=Qs 設計耗煤量=8.37 4.2 1000 = 3.52 104 m3 h4.1.2煙氣含塵濃度8.37飛灰率 AYO.29 140 1000 -A® 1°3mg,m34.1.3 SO 2的濃度Cso20.25 64 10008.37= 1.91 103 mg m34.2除塵器的選擇4.2.1除塵效率=1 -C200 3 二 95.88%4.85 1034.2.2除塵器的選擇工況下煙氣流量:q=Q3.52 104273 160 rm 104m315.5m3 s273所以采用脈沖袋式清灰除塵器4.3除塵器的設計4.3.1過濾面積4-930m3A Q5.58 10A

11、 =60v60 1432濾袋的尺寸單個濾袋直徑:D = 200 300mm,取 D = 250mm單個濾袋長度:L =2 12m,取 L =8.2mL 8 2濾布長徑比一般為5 40 ,328D 0.254.3.3每條濾袋面積3a 二二DL=3.14 0.25 8.2 = 6.44m9306.44= 144.4 :- 144條4.3.4濾袋條數4.3.5濾袋布置按矩形布置:(A) a.濾袋分4組;b. 每組36條;c. 組與組之間的距離:250mm(B) 組內相鄰濾袋的間距:70mm(C) 濾袋與外殼的間距:210mm4.4噴淋塔4.4.1噴淋塔內流量計算假設噴淋塔內平均溫度為80 C,壓力為

12、120KPa則噴淋塔內煙氣流量為:273+/ 101.324XX273 Pa式中:"一噴淋塔內煙氣流量,標況下煙氣流量,;K除塵前漏氣系數,00.1 ;代入公式得:Qv 二 15.5273 80101.3241 0.06 二 17.94m3 s4.4.2 噴淋塔徑計算依據石灰石煙氣脫硫的操作條件參數,可選擇噴淋塔內煙氣流速V = 4m. s ,則噴淋塔截面A為:17.944=4.485m則塔徑d為:4A _ 4 4.485一二 一 3.14=2.39m取塔徑D = 2400mm 4.4.3噴淋塔高度計算噴淋塔可看做由三部分組成,分成為吸收區、除霧區和漿池。(1) 吸收區高度依據石灰石

13、法煙氣脫硫的操作條件參數得,選擇噴淋塔噴氣液反應時間t=4s,則噴淋塔的吸收區高度為:£" = 4x4=16/(2) 除霧區高度除霧器設計成兩段。每層除霧器上下各設有沖洗噴嘴。 最下層沖洗噴嘴距最上層(3.4 3.5)m o則取除霧區高度為:H3.5m(3) 漿池高度漿池容量Vi按液氣比漿液停留時間ti確定:% J/GxQq式中:lg 液氣比,取18L m3 ;Q 標況下煙氣量,m3h ;t 1漿液停留時間,s;一般11為4min 8min,本設計中取值為5min,則漿池容積為:3453Vi =18 10-5.58 1083.7m60選取漿池直徑等于或略大于噴淋塔 D,本設

14、計中選取的漿料直徑為 Db5m 然后再根據Vi計算漿池高度:式中:h。一漿池高度,mV 1漿池容積,m3 ;D o漿池直徑,m。4 83.73.14 52二 4.26m從漿池液面到煙氣進口底邊的高度為 0.8 “2m本設計中取為2m(4) 噴淋塔高度噴淋塔高度為:Ht = H1 H2 h =16 3.5 4.26 二 23.76m4.4.4新鮮漿料的確疋CaO s ' SO2 g 2H2O i = CaSQ 2H2O s1mol 1mol因為根據經驗一般鈣/硫為:1.05 : 1.1,此處設計取為1.05則由平衡計算可得1h需消耗CaO的量為:1.05 0.5 14 103 = 735

15、0 mol. h7350 561000=411.6 kg ., h5. 煙囪設計計算具有一定速度的熱煙氣從煙囪出口排除后由于具有一定的初始動量 ,且溫度 高于周圍氣溫而產生一定浮力,所以可以上升至很高的高度。這相對增加了煙囪 的幾何高度,因此煙囪的有效高度為:式中:卜煙囪的有效高度,mh s煙囪的幾何高度,m汨一煙囪抬升高度,m5.1煙囪的幾何高度的計算查相關資料可得燃燒鍋爐房煙囪最低允許高度設為Hs為60m5.1.1煙氣釋放熱計算Q滬Q3圮忍冥¥式中:Qh 煙氣熱釋放率,kw;Pa 大氣壓力,取鄰近氣象站年平均值;Qv 實際排煙量,msTs 煙囪出口處的煙氣溫度,433K;Ta 環

16、境大氣溫度,K;取環境大氣溫度Ta=293K 大氣壓力Pa=978.4kPaQv =15.5273 160273AT=V=433-293=140Z101.32410.06 = 22.0m3. s120140Qh = 0.35 978.4 222435.83kw4335.1.2煙氣抬升高度計算由 2100kw : Qh :21000kw,Ta -Ts _ 35K,可得式中:n0,口川2 系數,n取 0.6,n2取 0.4,n。取 0.292,則:A92x2如5叭冷則煙囪有效高度H匚比+胡=60+39%99和v=20ms,則煙囪平均截面積為:5.1.3煙囪直徑的計算設煙氣在煙囪內的流速為A 二空=

17、1.1m220則煙囪的平均直徑d為:I4A4".1 “d1.18m 3.14取煙囪直徑為DN1200mm校核流速v得:Qv22漢4.v2 二 19.46 m s1 _.d23.14 1.2245.2煙囪阻力損失計算煙囪亦采用鋼管,其阻力可按下式計算:(4-5)式中:'摩擦阻力系數,無量綱;v管內煙氣平均流速,ms ;'煙氣密度,kg m3 ;i 管道長度,md 管道直徑,m已知鋼管的摩擦系數為0.02,所以煙囪的阻力損失為:200 19.4620.7481.2 漢 2=472作5.3煙囪高度校核假設吸收塔的吸收效率為:96%可得排放煙氣中二氧化硫的濃度為:匚。2 二

18、1-96%1.91 103 =76.4mg m3二氧化硫排放的排放速率:Vso2 - so2 Qv 二 76.4 22.0 =1.68 g s式中:fy:z為一個常數,般取0.5 1,此處取0.7 ;H 煙囪有效源高;2X1.683.14 4 99.32 2.720.7 二 0.0070mg m3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日平均SO2的濃度為0.15mg/m3 aO.O 0mg/m3,則設計符合要求6. 管道系統設計計算管道采用薄皮鋼管,管內煙氣流速為v°=15ms,則管道直徑d為:,4x12x0d - ” 3600加°式中:Q煙氣流量,:二;Vo 煙氣流速,"一:

19、;1.2 修正系數代入相關值得:3,4x12x5.58x10*“ “a = .= 2brnV 3600x3,14x15結合實際情況,取為1260mm則實際煙氣流速V,為:4 = 4x1.2x5.58x10-=R9Ws3600/e/7. 系統阻力的計算7.1摩擦壓力損失取L =200m,對于圓管工作狀態下的煙氣密度:P=P 273n273 +160“34273273+160二 0.84kg /m32A ccc 2000.84X4.92:pL =0.02-1.26=296.80 Pa7.2局部壓力損失90 彎頭, =0.232"0.23°.84 仏92二 21.50 pa40個

20、彎頭.巾=40 :p=40 21.50 =860pa出口前阻力為850Pa,除塵器阻力選1400Pa,脫硫設備阻力選100Pa' p =850 1400 100 472.1296.8 860 二 3978.9 pa8. 風機的選擇8.1風量的計算33Qy“273273 tp 101.325 104273 160101.325 104 3 .1.1 3.52 103 =6.14 10 m . h273101.325X08.2風壓的計算=1 .2 匚 ''P - Sy273 tp 101.325 103 1.293273 ty B;?y= 1.23978.9-171.532

21、73 160 101.325 103 1.293273 250 101.325 103 1.34=3649.94 pa結合風機全壓及送風量,選用 Y5_47_6C型離心引風機,其性能參數見表 3機號功率KW轉速r / min流量m3/h全壓Pa6C18.5285080201512933642452表3 Y5 一47 6C型離心引風機性能參數電機的效率N嚴QW* 3600x10002式中;N電機功率,kWQ風機的總風量,ml/h ;1 -通風機全壓效率,一般取0.50.7 ;2 -機械傳動效率,對于直聯傳動為0.95 ;1 電動機備用系數,對引風機,1 =1.3 ;代入數據得:Ne46.14 1

22、03649.94 1.33600 1000 0.6 0.9=149.87kw9.達標分析9.1從從排放濃度核算在排煙溫度160C下,SQ的排放濃度?so = 3.45 103mg/m3,轉換為煙囪出口溫度25C:T"iT22P2則代小7”604釘6嗅°誼口禺卅25 2732 9 8設脫硫效率為95.88%,脫硫后:2 二 1-96% 匚。2 二 1 -95.88% 5012.9 = 206.53mg, m3 :: 700mg m3依據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2類區新建排污項目執行,煙塵最高排放標標準 700mg/m,所以本設計符合排放要求。9.2從排放速率核算(1) 二氧化硫的

23、排放速率設硫轉化為二氧化硫的效率為95.88%,則二氧化硫的排放速率為:0.9588 X 64 X 42000 X 0.25 X10.8%5<15 kg / h ::: 200 kg / h其為GB16297-1996現有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級排放區中二氧化 硫最高允許排放速率,所以符合要求,設計合理。(2) 煙氣的排放速率可得出口濃度為:7.22 103 X( 1-99.9%) = 7.22mg/m3<150 mg/m3檢驗煙氣排放速率二總煙氣量煙氣出口濃度=3.52 104 3.0 =10.56 104mg 0.10kg h < 100kg h(100kg/h國標

24、中二級排放區最高允許排放速率),所以可得煙氣排放速率也達標,所以設計合理。9.3從落地濃度核算地面最大濃度為:2 x 1 68/ 3W 3.14 4 99.32 2.72 0.7 70070mg m本設計任務書中規定,污染物排放按照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二類區新 建排污項目執行。由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摘自 GB 13271 2001)可查出 煙塵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200mg/m,二氧化硫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 900mg/m3。GB16297-1996現有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級排放區中二氧 化硫最高允許排放速率,比較得出排放濃度都不超標,因而設計合理,符合標準, 所以該氣體經處理后

25、可以在國家 2級標準下排放。9.4總排放濃度核算煙塵的總排放濃度(按每年300天計算):37.22 101 -99.9%300 =2166mg/h = 2.166g/h國家規定的煙塵總排放濃度為2.5g/h,因為2.166 :2.5,所以符合排放標準。SO2的總排放濃度(按每年300天計算):1910 1 -0.9588 300 = 2.36 104 mg h=23.6g h國家規定二氧化硫的總排放濃度為42g/h,因為23.6: 42,所以符合排放標準。參考文獻1黃學敏,張承中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踐教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2張殿印.除塵工程設計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3羅輝.環保設備設計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周興求,葉代啟.環保設備設計手冊-大氣污染控制設備M,北京:化學工 業出版社,2003結束語:這次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主要設計燃煤鍋爐房煙氣除塵脫硫系統, 雖然時間很短,但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