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衛星簡介_第1頁
常見衛星簡介_第2頁
常見衛星簡介_第3頁
常見衛星簡介_第4頁
常見衛星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andsat數據介紹LANDSAT是美國NASA的陸地衛星計劃(1975年前稱地球資源技術衛星 -ERTS ),從1972年開始發射第一顆衛星LANDSAT-1 ,已發射7顆。目前,在 役服務的是 Landsat5o Landsat5搭載 MSS(Multi Spectral Scanner)四波段光-機掃 描儀和TM (Thematic Mapper)多光譜掃描儀。在 2003年出現故障的Landsat7 于 1999 年發射,搭載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ETM+冷光譜掃描儀, ETM+除有TM 7個波段外,增加了一個全色波段,空間分辨率為 15米,同

2、時熱 紅外波段空間分辨率也提高到了 60m。Landsat系列衛星參數一覽表衛 星 參 數Landsat1Landsat2Landsat3Landsat4Landsat5Landsat6Landsat7發 射 時 問1972.7.231975.1.121978.3.51982.7.161984.31993.11999.4.15衛 星 高 度920km920km920km705km705km發射失敗705km半主軸7285.438km7285.989km7285.776km7285.465km7285. 438km7285.438km傾角103.143103.155103.11598.998.2

3、98.2Landsat各個傳感器波段設計1.MSSMSSLandsats1-3波長(微米)分辨率(米)主要作用Band 4綠色波段0.5-0.680對水體有一定透射能力,清潔水體 中透射深度可達 10-20m,可判讀 淺水地形和近海海水泥沙。可探測 健康綠色植被反射率。Band 5紅色波段0.6-0.780用于城市研究,對道路、大型建筑工地、砂礫場和采礦區反映明顯。可用于地質研究。用于水中泥沙含量研究。進行植被分類。Band 6近紅外0.7-0.880區分健康與病蟲害植被。水陸分界。土壤含水量研究。Band 7近紅外0.8-1.180測定生物量和監測作物長勢。水陸分界。地質研究。2.MSSMS

4、SLandsats4-5波長(微米)分辨率(米)主要作用Band 1綠色波段0.5-0.680對水體有一定透射能力,清潔水體中透射深度可達 10-20m,可判讀 淺水地形和近海海水泥沙。可探測 健康綠色植被反射率。Band 2紅色波段0.6-0.780用于城市研究,對道路、大型建筑 工地、砂礫場和采礦區反映明顯。可附十地質研究。 口于水中泥沙含量研究。進行植被分類。Band 3近紅外0.7-0.880區分健康與病蟲害植被。水陸分界。土壤含水量研究。Band 4近紅外0.8-1.180測定生物量和監測作物長勢。水陸分界。地質研究。3.TMLandsats4-5波段波長(微米)分辨率(米)主要作用

5、Band 1藍綠波段0.45-0.5230用于水體穿透,分辨土壤植被Band 2綠色波段0.52-0.6030分辨植被nBand 30.63-0.6930處于葉綠素吸收區域,用于觀測 道路/裸露土壤/植被種類效果 很好TMBand 4近紅外波0.76-0.9030用于估算生物量,盡管這個波段 可以從植被中區分出水體,分辨潮濕土壤,但對道路辨認效果/、如TM3Band 5中紅外波段1.55-1.7530用于分辨道路/裸露土壤/水,它在不同植被之間用好的對比度,并且有較好的穿透大氣、云霧的能力。Band 6熱紅外波10.40-12.50120感應發出熱輻射的目標。Band 7中紅外波段2.08-2

6、.3530對于巖石/礦物的分辨很有用 ,也可附十辨識植被覆蓋和濕潤土壤。4.ETM+增強型主題成像儀(ETM+ )Landsat7波長(微米)分辨率主要作用Bandl藍綠波段0.45-0.5230用于水體穿透,分辨土壤植被Band2綠波段0.52-0.6030 1分辨植被Band3紅波段0.63-0.6930處于葉綠素吸收區域, 用于觀測道路、裸露土壤、植被種類效果很好Band4近紅外0.77-0.9030用于估算生物數量,盡管這個波段可以從植被中區分出水體,分辨潮濕土壤,但是對于道路辨認效果/、如TM3Band5中紅外1.55 1.7530用于分辨道路、裸露土壤、水,它 還能在小向植被之間有

7、勺的對比 度,并且有較好的穿透大氣、云霧 的能力Band6熱紅外10.40 12.5060感應發出熱輻射的目標Band7中紅外2.09 2.3530對于巖石/礦物的分辨很有用,也可用于辨識植被覆蓋和濕潤土壤Band8微米全色0.52 0.9015得到的是黑白圖像,分辨率為15m, 用于增強分辨率,提高分辨能力常用的合成方法321:真彩合成。與肉眼所見接近;僅使用反射的可見光,受大氣、云霧、陰影、散射的影響較大,通常對比度不高,感覺模糊(藍色光散射嚴重);對于海岸區域研究特別有用,因為可見光可穿透水面,觀察到海底。432:近紅外合成。顏色與肉眼所見完全不同;植被在近紅外波段反射率特別高,因為葉綠

8、素在此波段反射的能量大,因此在432圖象中植被會明顯表現為深淺不同的紅色,不同類型植物有不同的紅色色調;水會吸收差不多所有的近紅外光,因此水面顏色很深近乎黑色。743/742 :短波紅外合成。包含至少一個短波紅外波段,短波紅外波段的反射率主 要取決于物體表面的含水量,因此這類圖象可用于植被保護和土地研究。波段組合光譜差異的缺陷1. TM1居民地與河流菜地不易分開.2. TM2居民地與河流菜地不易分3. TM3鄉村與菜地不易分4. TM4農田與道路不易分,鄉鎮,道路,河灘易渾.5. TM5縣城與農田不易分SPOTfi星SPOT(列衛星是法國空間研究中心, (CNES研制的一種地球觀測衛星系統,至

9、今已發射SPOT1星1-6號,Spot衛星采用的太陽同步準回歸軌道,通過赤道時刻為地方時上午10:30,回歸天數(重復周期)為 26d。由于采用傾斜觀測,所以實際上可以對同一地區用45d的時間進行觀。1986年已來,SPOTB經接受、存檔超過 7百萬幅全球衛星數據,提供了 準確、豐富、可靠、動態的地理信息源, 滿足了制圖、農業、林業、土地利用、水利、國防、 環保地質勘探等多個應用領域不斷變化的需要。軌道特征SPOTS星軌道是太陽同步的、同相位的、近極地近圓形軌道。軌道的太陽同步可保證在同緯度上的不同地區,衛星過境時太陽入射角近似相同,以利于圖像之間的比較;軌道的同相位,表現為軌道與地球的自轉相

10、協調,并且衛星的星下點軌跡有規律地、等間距排列;而近極地近圓形軌道在保證軌道的太陽同步和同相位特性的同時,使衛星高度在不同地區基本一致,并可覆蓋地球表面的絕大部分地區。以下是SPOTS星軌道的基本數據:軌道高度:831.433km(北緯45°附近);軌道傾角:98.721軌道周期:101.46分圈;重 復周期:369圈26天;降交點時間:地方時10:30分;衛星在軌道中運行,會受到太陽、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場及大氣阻力等因素的影響,衛星的軌道高度和傾角將會逐漸降低,嚴重時將影響軌道的太陽同步性和運行周期,并導致衛星地面軌跡偏離標稱位置。為此,衛星在地面指令的控制下,定期調整軌道,使衛星高

11、度相對于地面任何點的誤差不超過5km,衛星地面軌跡的偏差在赤道附近小于3knr在中高緯度地區小于 5km,降交點時間的誤差在 10分鐘以內譜段參數1 .綠譜段(0.500.59科m>:該譜段位于植被葉綠素光譜反射曲線最大值的波長附近, 同時位于水體最小衰減值的長波一邊,這樣就能探測水的混濁度和1020m的水深。2 .紅譜段(0.61 0.68 pm):這一譜段與陸地衛星的MSS的第5通道相同(專題制圖儀TM仍然保留了這一譜段),它可用來提供作物識別、裸露土壤和巖石表面的情況。3 .近紅外譜段(0.79 0. 89pm):能夠很好的穿透大氣層。在該譜段,植被表現的特 別明亮,水體表現的非常

12、黑。盡管硅的光譜靈敏度可以延伸到1100urn ,但設計時為了避免大氣中水汽的影響,并沒有把近紅外譜段延伸到990ns同時,紅和近紅外譜段的綜合應用對植被和生物的研究是相當有利的。IKONOS系列衛星IKONOS1星是一顆可采集 1米分辨率全色和4米分辨率多光譜影像的商業衛星,同時全色和多光譜影像可融合成1 米分辨率的彩色影像。它具有太陽同步軌道, 傾角為 98.1 °,從681千米高度的軌道上,IKONOS勺重訪周期為3天,并且可從衛星直接向全球12個地面站傳輸數據。幅寬11.3km,單景面積11.3km*11.3km其許多影像被中央和地方政府廣泛用于國防、地圖更新、國土資源勘查、

13、農作物估產與監測、環境監測與保護、城市規劃、防災減災、科研教育等領域,且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IKONOS1星數據的推廣應用將有力的推廣全球遙感應用的發展。IKONOSE星是由加州的洛克希德一馬丁建造的。全色:0.520.52成像波段波段1: 0.450.522藍綠波段,4m分辨率波段2: 0.520.60綠紅波段,4 m分辨率波段3: 0.630.69紅波段,4m分辨率波段4: 0.760.90近紅外波段,4m分辨率全色:0.450.90 ”1m 分辨率圖像產品IKONOSS星升空后,經過近一百天的調整和試驗后,于 2000 年 1 月 3 日正式發布銷售圖像。這一消息成為美國

14、“大眾科學”2000 年評選出的最好消息之一。因為IKONO淌分辨率衛星圖像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數字地球的基本數據源。為了更好推出各級IKONOSB像產品,空間成像公司專門注冊一個CARTERRATM標。目前有4 類產品 :(1)CARTERRATMGe地理的)(全色和多光譜)(2)CARTERRATMPrecision( 精確 ), 全色(3)CARTERRATMPrecision+( 精確 +), 全色 ( 用戶提供DEM)在以上產品類內, 多數用下列縮寫表示產品含義, 例如 :PAN1m全色黑白影像,8位11位記錄,MSI4m多光譜影像,8位11位記錄,PSM1m經銳化處理的全色影

15、像(作過彩色化處理),8位記錄,USGSDE眺成,30m間隔,16位記錄USGSDRGfc成,30m間隔,8位記錄3.2數據選擇(1)可選 GeoTIFF 和 NITF2.0 格式(2)投影可選UTM,平面系統、阿拉伯圓錐等積投影和朗勃特保角圓錐投影 (3)數據橢千可選 WGS84,NAD83GRS1980,Toky和NAD27CARTERRATMa 說明(1)CARTERRATMGeoIKONOS1像經過投影和地理的改正,沒有進行高精度的定位,適用于快視和快速分發。沒有DEM:正,圖像不是正射糾正的產品。 圖像精度在50nl收集影像的高度角為 50°。(2)CARTERRATMRe

16、ference該產品應用 DEMS行正射糾正圖像,但定位精度較低,約25nl收集影像高度角可以低于 60。(取決于DEMW度)。適用于快速分發,包括大區域制圖、GIS底圖、 房地產計劃,變化監測、農業監測、場地評價、保險評估、自然災害評估及其它應用。(3)CARTERRATMPrecision這是用地面控制點和 DEM進行正射糾正的圖像,叫精確圖像。精度 規定為4m,滿足美國1 : 4800測圖要求。該產品主要提供州(省)和地方政府的項目工程使用,如運輸、電訊、公用事業、房地產管理和常規地理上的應用。適用于較高精度的應用。像基礎地圖測圖、地籍測圖、城市規劃和設計圖、GIS數據更新、變化監測與管

17、理、場地選擇與開發等等。(4)CARTERRATMPrecision+和(3)相同,只是美國境外地區或國家要提供地面控制點和DEM從以上產品看出,IKONOS數據銷售只是加工過的產品,原始IKONOS1像數據未列入產品類別尤其立體像對圖像似乎不直接提供給用戶,用戶在訂購時要設法問清楚。Quickbird 衛星QuickBird 衛星于2001年10月由美國 DigitalGlobe 公司發射,是當時世界上唯一能 提供亞米級分辨率的商業衛星,具有最高的地理定位精度,海量星上存儲,單景影像比其它的商業高分辨率衛星高出2-10倍。QuickBird 衛星是由 DigitalGlobe 公司的空間技術

18、戰略合作伙伴Ball Aerospace &Technologies Corp., Kodak, Fokker Space(柯達)等合作設計并發射的。通過對衛星所獲取的數據的應用和商業民用化普及證明,目前該衛星的技術在世界商業衛星領域內為技術最領先的。該系統成功的為各個領域的遙感數據應用用戶提供了高質量的衛星數據產品,其穩定性和靈活性已經得到了各應用行業的認可。目前DigitalGlobe已發射完成 WorldView-I、Worldview-II高分辨率全色波段遙感衛星,將衛星分辨率分別提升至0.5米、0.4米。成像方式推掃式掃描成像方式傳感器全色波段多光譜分辨率0.61m (星卜點

19、)2. 44m (星卜點)波長450-900nm藍:450-520nm綠:520-660nm紅:630-690nm近紅外:760-900nm量化值16bit or 8bit星卜點成像沿軌/橫軌跡方向(+/-25度)立體成像沿軌/橫軌跡方向_輻照寬度以塞下點軌跡為中心,左右各 272km成像模式W 16.5km x 16.5km條帶16.5km x 165km軌道局度450km傾角98度(太陽同步)重訪周期1 - 6天(0.7m分辨率,取決于緯度高低)發射信息發射日期:2001年10月18日發射時限:1851-1906 GMT (1451-1506 EDT)運載火前:Delta II發射地點:S

20、LC-2W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軌道高度:450 km - 98 degree,太陽同步軌道重訪周期:3-7天,0.6米分辨率取決于緯度范圍周期:93.4分鐘采集能力128 G(大約為57幅單景影像)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CBERS又稱資源一號)是我國第一代傳輸型地球資源衛星,包含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1星、02星、02B星(均已退役)、02C星和04星五顆衛星組成,凝聚著中 巴兩國航天科技人員十幾年的心血,它的成功發射與運行開創了中國與巴西兩國合作研制遙感衛星、應用資源衛星數據的廣闊領域, 結束了中巴兩國長期單純依賴國外對地觀測衛星數 據的歷史,被譽為“南南高科技合作的典范”。 中國

21、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負責資源衛星數據的 接收、處理、歸檔、查詢、分發和應用等業務。紅外多光譜掃描儀(IRMSS紅外多光譜掃描儀(IRMSS)有1個全色波段、2個短波紅外波段和1個熱紅外波段, 掃描幅寬為119.5公里。可見光、短波紅外波段的空間分辨率為78米,熱紅外波段的空間分辨率為156米。IRMSS帶有內定標系統和太陽定標系統。傳感器名稱CCDK機寬視場成像儀(WFI)紅外多光譜掃描儀 (IRMSS)傳感器類型推掃式推掃式(分立相機)振蕩掃描式(前向和反向)可見/近紅外波段1: 0.45 0.52 微米2: 0.52 0.59 微米3: 0.63 0.69 微米4: 0.77 0.89 微米5

22、: 0.51 0.73 微米10: 0.63 0.69 微米11 : 0.77 0.89 微米6: 0.50 0.90 微米短波紅外波段無無7: 1.55 1.75 微米8: 2.08 2.35 微米熱紅外波段無無9: 10.4 12.5 微米輻射量化8bit8bit8bit掃描帶寬113公里890公里119.5公里每波段象元數5812象元3456象元波段6、7、8: 1536象元波段9: 768象元空間分辨率(星卜點)19.5 米258米波段6、7、8: 78米波段9: 156米具有側視功能?有(-32° +32° )無無視場角8.32 °59.6 °

23、8.80°成像儀(WFI )寬視場成像儀(WFI)有1個可見光波段、1個近紅外波段,星下點的可見分辨率為 258米,掃描幅寬為 890公里。由于這種傳感器具有較寬的掃描能力,因此,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高重復率的地面覆蓋。WFI星上定標系統包括一個漫反射窗口,可進行相對輻射定標。CBERS-01/02 傳感器CCD相機(CCD) : CCD相機在星下點的空間分辨率為 19.5米,掃描幅寬為113公里。它 在可見、近紅外光譜范圍內有 4個波段和1個全色波段。具有側視功能,側視范圍為七2。 相機帶有內定標系統。紅外多光譜掃描儀(IRMSS):紅外多光譜掃描儀(IRMSS)有1個全色波段

24、、2個短波 紅外波段和1個熱紅外波段,掃描幅寬為119.5公里。可見光、短波紅外波段的空間分辨率 為78米,熱紅外波段的空間分辨率為156米。IRMSS帶有內定標系統和太陽定標系統。寬視場成像儀(WFI):寬視場成像儀(WFI)有1個可見光波段、1個近紅外波段,星下 點的可見分辨率為 258米,掃描幅寬為890公里。由于這種傳感器具有較寬的掃描能力, 因此,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高重復率的地面覆蓋。WFI星上定標系統包括一個漫反射窗口,可進行相對輻射定標。CBERS-02B 傳感器02B星是具有高、中、低三種空間分辨率的對地觀測衛星,搭載的 2.36米分辨率的 HR相機改變了國外高分辨率衛星

25、數據長期壟斷國內市場的局面,在國土資源、城市規劃、 環境監測、減災防災、農業、林業、水利等眾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CCD相機(CCD) : CCD相機在星下點的空間分辨率為 19.5米,掃描幅寬為113公里。 它在可見、近紅外光譜范圍內有 4個波段和1個全色波段。具有側視功能,側視范圍為七2。 相機帶有內定標系統。高分辨率相機(HR) : 2.36米分辨率的 HR相機寬視場成像儀(WFI):寬視場成像儀(WFI)有1個可見光波段、1個近紅外波段,星下 點的可見分辨率為 258米,掃描幅寬為890公里。由于這種傳感器具有較寬的掃描能力, 因此,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高重復率的地面覆蓋。WFI星上

26、定標系統包括一個漫反射窗口,可進行相對輻射定標。 ONOAM 星NOAA衛星是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的第三代實用氣象觀測衛星,第一代稱為泰羅斯(TIROS)系列(1960-1965 年),第二代稱為 艾托斯 ”(ITOS)/NOAA 系列(1970-1976 年),其后運行的第三代稱為 TIROS-N/NOAA 系列。衛星參數NOAA的軌道是接近正圓的太陽同步軌道,軌道高度為 870千米和833千米,軌道傾 角為98.9 °和98.7°,周期為101.4分鐘。NOAA的應用目的是日常的氣象業務,平時有兩顆衛星運行。由于一顆衛星可以每天 至少可以對地面同一地區進行兩次觀測,所以兩

27、顆衛星就可以進行四次以上的觀測傳感器NOAA攜帶的探測儀器主要有高分辨率輻射計( AVHRR/2)和泰羅斯垂直分布探測儀 (TOVS).包才5個波段,可見光紅色波段、近紅外波段、中紅外波段和兩個熱紅外波段,如表2所示,其中*3a白天工作,3b夜間工作。通道序號波長范圍(g m主要用途10.580.68白天圖像、植被、冰雪、氣候 20.7251.00白天圖像、植被、水/路邊界、農業估產、土地利用調查 3a*1.581.64白天圖像、土壤濕度、云雪判識、干旱監測、云相區分3b*3.553.93下墊面高溫點、夜間云圖、森林火災、火山活動410.3011.30晝夜圖像、海表和地表溫度、土壤濕度511

28、o 5012.50晝夜圖像、海表和地表溫度、土壤濕度AVHRR是NOAA系列衛星的主要探測儀器,它是一種五光譜通道的掃描輻射儀,各 光譜通道的波長范圍及地面分辨率見表4 1。星上探測器掃描角為 巧5.4。,相當于探測地面2800km 寬的帶狀區域,兩條軌道可以覆蓋我國大部分國土,三條軌道可完全覆蓋我國 全部國土。AVHRR的星下點分辨率為1.1km。由于掃描角大,圖像邊緣部分變形較大,實 際上最有用的部分在 土5。范圍內(15。處地面分辨率為 1.5km ),這個范圍的成象周期為6天。為了用于洲級及全球范圍的研究,AVHRR數據經常被重采樣形成空間分辨率更低的數據。目前有兩種全球尺度的 AVH

29、RR數據:NOAA全球覆蓋(GlobalAreaCoverage , GAC ) 數據和 NOAA 全球植被指數(GlobalVegetationIndex , GVI)數據(Kidwell1990 )。GAC 是通過對原始 AVHRR數據進行重采樣而生成, 空間分辨率為4km,由5個AVHRR的原始 波段組成,沒有經過投影變換;GVI是對GAC數據的進一步采樣而得到, 空間分辨率為15km 或更粗,經過投影變換。此外,為了減少云的影響,GVI是由連續7天圖像中NDVI值最大的像元所組成。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 NOAA)從1982年起就生產GVI數據。AVHRR的波段介紹通道波長范圍(f

30、l m )對應的波段地面分辨率(星下點,km )AVHRR 10.55 0.68綠一紅1.1AVHRR 20.725 1.1近紅外1.1AVHRR 33.55 3.93熱紅外1.1AVHRR 410.5 11.3熱紅外1.1AVHRR 511.5 12.5熱紅外1.1風云系列氣象衛星目前風云系列衛星包括三個系列: 風玄i號是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準極地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也是我國第一顆傳輸型極軌遙感衛星。其主要任務是獲取國內外大氣、云、陸地、海洋資料,進行有關數據收集,用于天氣預報、氣候預測、自然災害和全球環境監測等。衛星攜帶10 個通道,可見光4 個,近紅外2個,中遠紅外2個,熱紅外2個,星

31、下點分辨率1.1km,掃描寬度3000km。目前共發射 了四顆,代號分別為:F計1A、FY- 1B、F計1C和FY 1D,目前只有FY-1D在運行服務。風云二號是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與極地軌道氣象衛星相輔相成,構成我國氣象衛星應用體系。風云二號衛星作用是獲取白天可見光云圖、晝夜紅外云圖和水氣分布圖, 進行天氣圖傳真廣播,供國內外氣象資料利用站接收利用,收集氣象、水文和海洋等數據收集平臺的氣象監測數據,監測太陽活動和衛星所處軌道的空間環境,為衛星工程和空間環境科學研究提供監測數據,星下點分辨率1.25km( FY-2) 風云三號風云三號(FY-3)氣象衛星是我國的第二代極軌

32、氣象衛星,它是在 FY-1氣象衛星技術基礎上的發展和提高,在功能和技術上向前跨進了一大步,具有質的變化,具體要求是解決三維大氣探測,大幅度提高全球資料獲取能力,進一步提高云區和地表特征遙感能力,從而能夠獲取全球、全天候、三維、定量、多光譜的大氣、地表和海表特性參數。FY-3 氣象衛星的應用目的包括四個方面:1 、為中期數值天氣預報提供全球均勻分辨率的氣象參數。2、研究全球變化包括氣候變化規律, 為氣候預測提供各種氣象及地球物理參數。3、監測大范圍自然災害和地表生態環境。4、為各種專業活動( 航空、航海等) 提供全球任一地區的氣象信息,為軍事氣象保障服務。FY-3的研制和生產分為二個批次,01批

33、共兩顆衛星,FY-3A已經于2008年5月7日成功發射。 02 批星的發射將在2010 年以后,并對部份遙感儀器作增加、更換和性能改進,FY-3衛星系列將應用15 年左右。FY-3 衛星的主要技術指標為:軌道類型:近極地太陽同步軌道軌道標稱高度:836公里軌道傾角:98.75 °標稱軌道回D3周期為 5.5天,設計范圍為4至10天軌道保持偏心率: 0.0025交點地方時漂移:2年小于15分鐘衛星發射窗口:降交點地方時10:00AM10:20AM或升交點地方時 13:40PM14:00PM表1.2 FY-3(01批)遙感儀器主要性能指標名稱性能參數探測目的可見光紅外掃描輻射計光譜范圍0

34、.4312.5 m通道云圖、植被、泥沙、卷(VIRR)數10掃描范圍 ±55.4°地面云及云相態、雪、冰、分辨率 1.1Km地表溫度、海表溫度、水汽4總里等。大紅外分光計光譜范圍0.6915.0 m通道大氣溫、濕度廓線、 Q氣(IRAS)數26掃描范圍 ±49.5°地面總含量、CO濃度、氣溶探分辨率 17Km膠、云參數、極地冰雪、測微波溫度計頻段范圍5057GHz通道數4降水等。儀(MWTS)掃描范圍±48.3°地面分辨器率 5075Km包微波濕度計頻段范圍150183GHz通道數5(MWHS掃描范圍 土 53.35 °地面

35、分辨率 15Km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頻段范圍0.4012.5 m通道海洋水色、氣溶膠、水(MERSI)數20掃描范圍 ±55.4°地面汽總量、云特性、植被、分辨率 0.251Km地面特征、表向溫度、冰雪等。微波成像儀(MWRI)頻段范圍1089GHz附率、方含水量、水汽總量、土壤濕度、海冰、通道數10海溫、冰雪覆蓋等。掃描范圍 ±55.4°地面分辨率1585Km地球輻射探測儀(ERM)光譜范圍0.250 dm 0.2地球輻射3.82通道數窄視場2個,寬視場2個掃描范圍土 50° (窄視場)靈敏度0.4Wm-2 sr-1太陽輻射監測儀(SIM)太陽

36、輻射測量:太陽輻射光譜范圍0.250dm靈敏度0.2Wm-2紫外臭氧垂直探測儀光譜范圍0.160.42O3垂直分布(SBUS)通道數12掃描范圍垂直向下地面分辨率200km紫外臭氧總量探測儀(TOU)光譜范圍0.30.36通道數 6掃描范圍土 54°星卜點分辨率50kmQ總含量空間環境監測器(SEM)測量空間重離子、局能質子、中局能電 子、輻射劑量;監測衛星表面電位與單 粒子翻轉事件等。衛星故障分析所需空間 環境參數地球資源衛星地球資源衛星(earth resources satellite ):簡稱資源衛星。勘探和研究地球自然資源 和環境的人造地球衛星。衛星所載的多光譜遙感設備獲取

37、地物目標輻射和反射的多種波段的 電磁波信息,并將其發回地面接收站。地面接收站根據各種資源的波譜特征,對接收的信息進行處理和判讀,得到各類資源的特征、分布和狀態資料。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采用合成孔徑雷達和光學遙感器相結合的地球資源衛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特點。地球資源衛星按勘探的區域分為陸地資源衛星和海洋資源衛星(海洋觀測衛星或海洋衛星)。地球資源衛星能迅速、全面、經濟地提供有關地球資源的情況,對土地利用、土壤水分監測、 農作物生長、森林資源調查、地質勘探、海洋觀測、油氣資源勘查、災害監測和全球環境監 測等地球資源開發與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美國、前蘇聯/俄羅斯、法國、歐洲航天局、

38、加拿大、印度和中國等相繼發射了地球資源衛星。先進的資源衛星代表了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衛星技術、遙感技術、數據 傳輸與處理技術的綜合性尖端技術。衛星利用所載多光譜遙感設備獲取地物目標輻射和反射 的多種譜段的電磁波信息。信息轉換成電信號后,通過數據傳輸系統發送到地面站。在地面站接收范圍以外時有兩種辦法:一是電信號存入星上數據存貯器、在衛星飛經地面站時發送;二是由數據傳輸系統將無線電信息發送給中繼衛星,再由中繼衛星將信息送回地面站。 遙感數據處理中心根據事先掌握的不同地物目標的波譜特性,對地面接收站所收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判讀。美國1972年7月發射了陸地衛星1號,為地球資源衛星的早期應用試驗衛 星。1980年前共接收到陸地衛星 1、2、3號發送白圖片 44萬幅,資源衛星遙感數據的實 用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和廣大用戶的積極支持。80年代美國又發射了陸地衛星4號、5號,法國1986年2月發射SPOT1號,均采用可見光多光譜遙感器(陸地衛星還采用紅外 多光譜遙感器),代表了第二代地球資源衛星。1991年7月歐洲空間局發射了 ERS-1地球資源衛星,1992年2月日本發射了 JERS-1地球資源衛星。均采用合成孔徑雷達和光學 遙感器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