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三相短路電流計算_第1頁
電力系統三相短路電流計算_第2頁
電力系統三相短路電流計算_第3頁
電力系統三相短路電流計算_第4頁
電力系統三相短路電流計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單片機系統課程設計單片機系統課 程 設 計成績評定表設計課題 : 基于89C51的電機轉速計設計 學院名稱 : 電氣工程學院 專業班級 : 電氣F1302 學生姓名 : 趙愛欽 學 號 : 201314020323 指導教師 : 臧海河 設計地點 : 31-504 設計時間 : 2015-12-212016-01-03 指導教師意見:成績: 簽名: 年 月 日 單片機系統課 程 設 計 課程設計名稱: 基于89C51的電機轉速計設計 專 業 班 級 : 電氣F1302 學 生 姓 名 : 趙愛欽 學 號 : 20131402323 指 導 教 師 : 臧海河 課程設計地點: 31-630 課

2、程設計時間: 2015-12-212016-01-03 單片機系統 課程設計任務書學生姓名趙愛欽專業班級電氣F1302學號201314020323題 目 基于89C51的電機轉速計設計課題性質工程設計課題來源給定指導教師臧海河主要內容(參數)利用89C51設計電機轉速計,實現以下功能:1能夠實現對轉速的測量;2能夠實現對轉速的計算;4能夠實時顯示轉速的數值;任務要求(進度)第1-2天:熟悉課程設計任務及要求,查閱技術資料,確定設計方案。第3-4天:按照確定的方案設計單元電路。要求畫出單元電路圖,元件及元件參數選擇要有依據,各單元電路的設計要有詳細論述。第5-6天:軟件設計,編寫程序。第7-8天

3、:實驗室調試。第9-10天:撰寫課程設計報告。要求內容完整、圖表清晰、文理流暢、格式規范、方案合理、設計正確,篇幅合理。主要參考資料1張迎新,等. 單片微型計算機原理、應用及接口技術(第2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2陳杰,黃鴻. 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夏路易,石宗義. 電路原理圖與電路板設計教程Protel99SEM. 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4閻石.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五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5康華光. 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第五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審查意見系(教研室)主任簽字: 年 月 日 目錄1 概述 . . 41.1 研究背景.

4、41.2 基本功能概述 . 52 方案設計 . . 52.1 霍爾傳感器測量方案 .52.2 光電傳感器測量方案. . 63 硬件電路設計 . .7 3.1 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設計 . . 73.2 時鐘電路設計 . . 113.3 復位電路設計. .123.4 顯示電路設計. .143.5 鍵盤電路設計.153.6 電機控制與驅動電路設計.164 系統軟件設計. .174.1 主程序設計 . .184.2 中斷服務程序設計 . .204.3 子程序設計 . .224.3.1 顯示子程序設計.224.3.2 鍵處理子程序設計.245 總結 . .26附錄A 系統原理圖 .27附錄B 部分源程序

5、 .28一 概述1.1 轉速測量系統的發展背景 隨著微型計算機可靠性提高和價格的下降,用單片機測量電機轉速已經日趨普遍。我們知道,欲提高測量精度,必須先測出準確的轉速,而原先在可控硅調速電路中采用的測速發電機方式已不能滿足要求,必須采用數字測速的方法。 目前國內外測量電機轉速的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理論方法,先后產生過模擬測速法(如離心式轉速表、用電機轉矩或者電機電樞電動勢計算所得)、同步測速法(如機械式或閃光式頻閃測速儀)以及計數測速法。計數測速法又可分為機械式定時計數法和電子式定時計數法。傳統的電機轉速檢測多采用測速發電機或光電數字脈沖編碼器,也有采用電磁式(利用電磁感應原理或可變磁阻的霍爾

6、元件等)、電容式(對高頻振蕩進行幅值調制或頻率調制)等,還有一些特殊的測速器是利用置于旋轉體內的放射性材料來發生脈沖信號其中應用最廣的是光電式,光電式測系統具有低慣性、低噪聲、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優點加之激光光源、光柵、光學碼盤、CCD 器件、光導纖維等的相繼出現和成功應用,使得光電傳感器在檢測和控制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采用光電傳感器的電機轉速測量系統測量準確度高、采樣速度快、測量范圍寬和測量精度與被測轉速無關等優點,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測速裝置在控制系統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低位,對測速裝置的要求是分辨能力強、高精度和盡可能短的檢測時間。在工程實踐中,經常會遇到各種需要測量轉速的場合, 例如在

7、發動機、電動機、卷揚機、機床主軸等旋轉設備的試驗、運轉和控制中,常需要分時或連續測量和顯示其轉速及瞬時轉速。要測速,首先要解決是采樣問題。在使用模技術制作測速表時,常用測速發電機的方法,即將測速發電機的轉軸與待測軸相連,測速發電機的電壓高低反映了轉速的高低。為了能精確地測量轉速外,還要保證測量的實時性,要求能測得瞬時轉速方法。因此轉速的測試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次設計內容包含知識全面,對傳感器測量發電機轉速的不同的方法及原理設計有較多介紹,在測量系統中能學到關于測量轉速的傳感器采樣問題,單片機部分的內容,顯示部分等各個模塊的通信和聯調。 1.2基本功能概述這次的設計系統要完成以下的功能:1. 設計

8、并制作單片機的轉速測量的硬件系統; 2.用匯編語言完成轉速測量的軟件系統;3.要求把轉速顯示在5位LED上;根據系統要實現的功能以及要求,要實現單片機的轉速測量主要是各個模塊的設計,定時器記數定時功能、以及LED驅動之間的通信。單片機可通過編程控制外圍部件,能實現較高的自動化程度。以它為系統核心的控制模塊可實現主從控制,完成預定的任務。二 方案設計轉速測量的方案選擇,一般要考慮傳感器的結構、安裝以及測速范圍與環境條件等方面的適用性;再就是二次儀表的要求,除了顯示以外還有控制、通訊和遠傳方面的要求。下面是兩個方案的設計與論證。2.1 霍爾傳感器測量方案霍爾轉速傳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霍爾效應,也就

9、是當轉動的金屬部件通過霍爾傳 感器的磁場時會引起電勢的變化,通過對電勢的測量就可以得到被測量對象的轉速值。霍爾轉速傳感器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傳感頭和齒圈,而傳感頭又是由霍爾元件、永磁體和電子電路組成的。霍爾轉速傳感器在測量機械設備的轉速時,被測量機械的金屬齒輪、齒條等運動部件會經過傳感器的前端,引起磁場的相應變化,當運動部件穿過霍爾元件產生磁力線較為分散的區域時,磁場相對較弱,而穿過產生磁力線較為幾種的區域時,磁場就相對較強。霍爾轉速傳感器就是通過磁力線密度的變化,在磁力線穿過傳感器上的感應元件時,產生霍爾電勢。霍爾轉速傳感器的霍爾元件在產生霍爾電勢后,會將其轉換為交變電信號,最后傳感器的內置電路

10、會將信號調整和放大,輸出矩形脈沖信號。霍爾傳感器的方框圖如圖2.1所示 圖2.1霍爾傳感器框圖缺點:采用霍爾傳感器在信號采樣的時候,會出現采樣不精確,因為它是靠磁性感應才采集脈沖的,使用時間長了會出現磁性變小,影響脈沖的采樣精度。2.2 光電傳感器測量方案 光電轉速傳感器是根據光敏二極管工作原理制造的一種感應接收光強度變化的電 子器件,當它發出的光被目標反射或阻斷時,則接收器感應出相應的電信號。一般的轉速長期測量系統是預先在軸上安裝一個有60 齒的測速齒盤,當測速齒槽旋轉一周,光敏元件就能感受與開孔數相等次數的光次數,即每轉一周產生60個電脈沖信號。臨時性轉速測量系統,多采用光電傳感器,從轉軸

11、上預先粘貼的一個標志上獲得一轉一個轉速脈沖,隨后利用電子倍頻器和測頻方法實現轉速測量。不論長期或臨時轉速測量,都可以在微處理器的參與下,通過測量轉軸上預留的一轉一齒的鑒相信號或光電信號的周期,換算出轉軸的頻率或轉速。即通過速度傳感器,將轉速信號變為電脈沖,利用微機在 單位時間內對脈沖進行計數,再經過軟件計算獲得轉速數據。 即: n=N/(mT) n 轉速、單位:轉/ 分鐘;N 采樣時間內所計脈沖個數; T采樣時間、單位:分鐘; m 每旋轉一周所產生的脈沖個數(通常指測速碼盤的齒數) 。 通常m=60, 那么1 秒鐘內脈沖個數N就是轉速n, 即: n=N/ (mT) =N/60×1/6

12、0=N 光電傳感器的方框圖如圖2.2所示 圖2.2光電傳感器方框圖優點:這種方案使用光電轉速傳感器具有采樣精確,采樣速度快,范圍廣的特點。 綜上所述,方案二使用光電傳感器來作為本設計的最佳選擇方案。三 硬件電路設計 單片機是單片微型計算機(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的簡稱,是指在一塊芯片上集成了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程序存儲器ROM或EPROM、定時器/計數器、中斷控制器以及串行和并行I/O接口等部件,構成一個完整的微型計算機。目前,新型單片機內還有A/D及D/A轉換器、高速輸入/輸出等部件。由于它的結構和指令功能都是按工業控制要求設計的,特別適用于工業

13、控制及其數據處理場合,因此,確切的稱謂應是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系統使用的單片機是AT89C51型單片機。AT89C51是一種帶4K字節閃爍可編程可擦除只讀存貯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電壓,高性能CMOS 8位微處理器。該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儲器制造技術制造,與工業標準的MCS-51指令集和輸出管腳相兼容。由于將多功能8位CPU和閃爍存儲器組合在單個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種高效微控制器, AT89C單片機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統提供了一種靈活性高且價廉的

14、方案。 圖3.1 89C51引腳圖 89C51單片機的特點: 它內部有一個8位的CPU,具有4KB的EEPROM。 128字節的RAM數據存儲器,21個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4個8位并行I/O口,其中P0、P2為地址/數據線,可尋址64KB ROM和64KB RAM. 一個可編程全雙工串行口,具有5個中斷源。 兩個16位定時器/計數器。 由89C51引腳圖我們可以看到,單片機的引腳除了電源、復位、時鐘接入、用戶I/O口外,其余管腳是為實現系統擴展而設置的。這些引腳構成51單片機片外三總線結構,即: 地址總線(AB):地址總線寬為16位,因此,其外部存儲器直接尋址為64K字節,16位地址總線由

15、P0口經地址鎖存器提供8位地址(A0至A7);P2口直接提供8位地址。 數據總線(DB):數據總線寬度為8位,由P0提供。 控制總線(CB):由P3口的第二功能狀態和4根獨立控制線RESET、EA、ALE、PSEN組成。 89C51引腳圖如圖3.1所示 3.1 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設計 圖3.1.1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圖3.1.1 時鐘電路設計時鐘電路是計算機的心臟,它控制著計算機的工作節奏。51單片機允許的時鐘頻率是因型號而異的典型值為12MHZ 51內部都有一個反相放大器,XTAL1、XTAL2分別為反相放大器輸入和輸出端,外接定時反饋元件以后就組成振蕩器,產生時鐘送至單片機內部的各個部件。S

16、TC89C51是屬于CMOS8位微處理器,它的時鐘電路在結構上有別于NMOS型的單片機。 CMOS型單片機內部(如STC89C51)有一個可控的負反饋反相放大器,外接晶振(或陶瓷諧振器)和電容組成振蕩器,圖3.3為CMOS型單片機時鐘電路框圖。振蕩器工作受/PD端控制,由軟件置“1”PD(即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1)使/PD0,振蕩器停止工作,整個單片機也就停止工作,以達到節電目的。清“0”PD,使振蕩器工作產生時鐘,單片機便正常運行。SYS為晶振或陶瓷諧振器,振蕩器產生的時鐘頻率主要由SYS參數確定(晶振上標明的頻率)。電容C4和C5的作用有兩個:其一是使振蕩器起振,其二是對振蕩器的頻率f

17、起微調作用(C4、C5大,f變小)。 3.1.2復位電路設計計算機在啟動運行時都需要復位,使中央處理器CPU和系統中的其它部件都處于一個確定的初始狀態,并從這個狀態開始工作。51單片機有一個復位引腳RST,它是史密特觸發輸入(對于CHMOS單片機,RST引腳的內部有一個拉低電阻),當振蕩器起振后該引腳上出現2個機器周期(即 24個時鐘周期)以上的高電平,使器件復位,只要RST保持高電平,51單片機保持復位狀態。此時ALE、PSEN、P0、P1、P2、P3口都 輸出高電平。RST變為低電平后,退出復位,CPU從初始狀態開始工作。單片機采用的復位方式是自動復位方式。對于MOS單片機只要接一個電容至

18、VCC即可。在加電瞬間,電容通過電阻充電,就在RST端出現一定時間的高電平,只要高電平時間足夠長,就可以使51單片機有效的復位。RST端在加電時應保持的高電平時間包括VCC的上升時間和振蕩器起振的時間,Vss上升時間若為10ms,振蕩器起振的時間和頻率有關。10MHZ時約為1ms,1MHZ時約為10ms,所以一般為了可靠的復位,RST在上電應保持20ms以上的高電平。RC時間常數越大,上電RST端保持高電平的時間越長。若復位電路失效,加電后CPU從一個隨機的狀態開始工作,系統就不能正常運轉。 圖3.3 復位電路圖3.4顯示電路設計顯示電路采用LED數碼管動態顯示,LED(Light-Emitt

19、ing Diode)是一種外加電壓從而渡過電流并發出可見光的器件。LED是屬于電流控制器件,使用時必須加限流電阻。LED有單個LED和八段LED之分,也有共陰和共陽兩種。發光二極管的陽極連在一起的稱為共陽極顯示器,陰極連在一起的稱為共陰極顯示器。1位顯示器由八個發光二極管組成,其中七個發光二極管ag控制七個筆畫(段)的亮或暗,另一個控制一個小數點的亮和暗,這種筆畫式的七段顯示器能顯示的字符較少,字符的開頭有些失真,但控制簡單,使用方便。顯示方式: 數碼管要正常顯示,就要用驅動電路來驅動數碼管的各個段碼,從而顯示出我們要的數字,因此根據數碼管的驅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靜態式和動態式兩類。 靜態顯

20、示驅動:靜態驅動也稱直流驅動。靜態驅動是指每個數碼管的每一個段碼都由一個單片機的I/O端口進行驅動,或者使用如BCD碼二-十進制譯碼器譯碼進行驅動。靜態驅動的優點是編程簡單,顯示亮度高,缺點是占用I/O端口多,如驅動5個數碼管靜態顯示則需要5×840根I/O端口來驅動,一個89S51單片機可用的I/O端口才32個,實際應用時必須增加譯碼驅動器進行驅動,增加了硬件電路的復雜性。 動態顯示驅動:數碼管動態顯示接口是單片機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顯示方式之一,動態驅動是將所有數碼管的8個顯示筆劃"a,b,c,d,e,f,g,dp"的同名端連在一起,另外為每個數碼管的公共極C

21、OM增加位選通控制電路,位選通由各自獨立的I/O線控制,當單片機輸出字形碼時,所有數碼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碼,但究竟是那個數碼管會顯示出字形,取決于單片機對位選通COM端電路的控制,所以我們只要將需要顯示的數碼管的選通控制打開,該位就顯示出字形,沒有選通的數碼管就不會亮。通過分時輪流控制各個數碼管的的COM端,就使各個數碼管輪流受控顯示,這就是動態驅動。在輪流顯示過程中,每位數碼管的點亮時間為12ms,由于人的視覺暫留現象及發光二極管的余輝效應,盡管實際上各位數碼管并非同時點亮,但只要掃描的速度足夠快,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組穩定的顯示數據,不會有閃爍感,動態顯示的效果和靜態顯示是一樣的,能夠節省大

22、量的I/O端口,而且功耗更低。 為了節省I/O口線,我們采用的動態顯示方式。 顯示電路圖如圖3.4所示。 圖3.4 顯示電路圖3.5 鍵盤電路 按鍵分別控制電機的不同轉速,即控制PWM波高電平的占空比,以實現電機的轉速控制,采用開環控制方法,不是十分精確,但控制簡單,易實現。 鍵盤電路如圖3.5所示 圖3.5鍵盤電路3.6 電機控制與驅動電機的運行通過PWM波控制,PWM波通過AT89C51的P2.4口輸出,電路圖如圖3.6所示 圖3.6 電機控制與驅動電路圖 四 軟件設計 AT89C51有兩個定時器/計數器T0和T1,每個定時器/計數器均可設置成為16位,也可以設置成為13位進行定時或計數。

23、計數器的功能是對T0或T1外來脈沖的進行計數,外部輸入脈沖負跳變時,計數器進行加1。 定時功能是通過計數器的計數來實現的,每個機器周期產生1個計數脈沖,即每個機器周期計數器加1,因此定時時間等于計數個數乘以機器周期。定時器工作時,每接收到1個計數脈沖(或機器周期)則在設定的初值基礎上自動加1,當所有位都位1時,再加1就會產生溢出,將向CPU提出定時器溢出中斷身請。當定時器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和設置不同的初值時,產生溢出中斷的定時值和計數值將不同,從而可以適應不同的定時或計數控制。定時器有4種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和方式3。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的設定: GATE C/T M1 M0 G

24、ATE C/T M1M0 TMOD各位的含義如下: GATE:門控位,用于控制定時/計數器的啟動是否受外部中斷請求信號的影響。C/T:定時或計數方式選擇位,當C/T=1時工作于計數方式;當C/T=0時工作于定時方式。 M1、M0為工作方式選擇位 ,用于對T0的四種工作方式,T1的三種工作方式進行選擇,選擇情況如下表5-1:M1M0=00為方式0;M1M0=01為方式1; 表4.1 M1、M0為工作方式選擇位 M0 M1 工作方式 方式說明 0 0 013位定時/計數器 0 1 116位定時/計數器 1 0 28位自動重置定時/計數器 1 1 3兩個8位定時/計數器(只有T0有) 4.1主程序設

25、計主程序是系統上電后首先要執行的程序,主程序主要完成系統的初始化、掃描顯示、掃描按鍵等工作。 圖4.1主程序流程圖按照上述分析,主程序流程圖如圖4.1所示。系統上電后,首先設置堆棧,對相關內存單元賦初始值,定時器和中斷系統初始化。完成初始化工作之后,判斷啟動鍵有沒有按下,如果沒有按下,等待啟動鍵按下;如果按下,及循環等待,時間到之后,T1中斷程序將會讀取T0中的計數值,并將其放入約定的存儲單元中,并且置位“要求計算”的標志,當該標志位為1時,主程序即轉入計算。計算出轉速后送入顯示緩沖區顯示。4.2 中斷服務程序設計51單片機中沒有專門的開中斷和關中斷指令,對各個中斷源的允許和屏蔽是由內部的中斷

26、允許寄存器IE的各位來控制的。中斷允許寄存器IE的字節地址為A8H,可以進行位尋址 IE D7 D6 D5 D4 D3 D2 D1 D0(A8H) EA ET2 ES ET1 EX1 ET0 EX0 表4-2 中斷位尋址表 EA:中斷允許總控位。EA=0,屏蔽所有的中斷請求;EA=1,開放中斷。 ET2:定時器/計數器T2的溢出中斷允許位。(僅89C52/S52或類似型號的單片機有)ET2=1允許T2中斷;ET2=0禁止T2中斷 。ES:串行口中斷允許位。ES=1,允許串行口中斷;ES=0,禁止串行口中斷。ET1:定時器/計數器T1的溢出中斷允許位。ET1=1,允許T1中斷;ET1=0,禁止T

27、1中斷。 EX1:外部中斷 INT1的中斷允許位。 EX1=1,允許外部中斷1中斷;EX1=0,禁止外部中斷1中斷。ET0:定時器/計數器T0的溢出中斷允許位。 ET0=1,允許T0中斷;ET0=0,禁止T0中斷。 EX0:外部中斷 INT0的中斷允許位。EX0=1,允許外部中斷0中斷;EX0=0,禁止外部中斷0中斷。 圖4.2 中斷服務程序設計流程圖定時器1完成定時功能,并每隔一定時間進行一次顯示,每隔1秒讀一次計數結果。單片機對在1秒內計數的值進行處理,轉換成每分鐘的速度送顯存以便顯示。中斷服務程序流程圖如圖4.2所示4.3子程序設計子程序設計包括顯示子程序設計和按鍵掃描子程序設計。4.3

28、.1 顯示子程序設計數碼管顯示采用動態方式,這種工作方式是分時輪流選通數碼管的公共端,使得各個數碼管輪流導通,即各數碼管是是由脈沖電流導電的。當所有數碼管依次顯示一遍后,軟件控制循環,使每位顯示器分時點亮。利用數碼管余輝和人眼的視覺暫留現象,可以穩定地顯示各位數碼管的值。 圖4.3.1顯示子程序流程圖從圖4.3.1中可以看出,程序中利用了一個顯示計數器,該計數器的值在03之間變化,對應第一至第四位數碼管,當計數值到4時,即回零。假如當顯示計數器值等于2時,意味著此時應點亮第3位數碼管去進行顯示。程序中首先取顯示緩沖區初值,然后查字表碼表,并將該字形碼送往P0,因為P0是段驅動。 下面是要點亮第

29、3位數碼管,程序中再次取計數值,即2,然后查位碼,將這個值被送往P2口。先將P2口的低4位置1(關閉原點亮的數碼管),將查得的位碼與P2相與,點亮相應的數碼管。4.3.2鍵處理子程序設計啟動按鍵一端與P1.0相連,另一端接地。讀取P1口狀態,取反后取有效的按鍵位,如果判斷沒有按鍵按下,直接返回,如果有按鍵按下,延遲10ms去抖動。再一次讀鍵判斷是否按鍵。不是,則直接返回。有按鍵,再判斷P1.0的狀態,若P1.0=0,判斷P1.1的狀態,P1.1=0直接返回,若P1.1=1,設置修改項目,然后返回;若P1.0=1,設置相應項目的值,然后返回。鍵盤子程序流程圖如圖4.3.2所示。 圖4.3.2 按

30、鍵程序流程圖五 總結經過兩周的努力,本次的課程設計終于告一個段落。關于這次設計,感觸頗多。總的來說是可以的,富有收獲的,盡管其中充滿了艱辛與困難。但看到自己的成果時,所有的艱辛與疲倦都拋到了九霄云外。一種成就感在心頭油然而生。另外一方面,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中,也發現了自己的一些不足的地方,有待進一步提高與改善。整個設計過程是對自己一年來所學知識歸納總結和應用,也就是把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之中去。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此產生實際的成果。而這正是我們學習理論知識的目的之所在。除此之外,我們要在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前提條件下,在整個設計與調試過程中要有信心和耐心,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很好的完成本次設

31、計任務。在調試中不斷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其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次鍛煉,培養了自己獨立思考,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從各個方面得到提高與完善了自己,使自己的各個方面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同時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附錄A 總電路圖 附錄B 部分源程序DISPBUF EQU 5AH ;顯示緩沖區從5AH開始SECCOUN EQU 59H ;秒計數單元,用于累計T1的終端次數SPCOUN EQU 57H ;速度計時器單元57H和58HCOUNT EQU 56H ;顯示時的計數器SPCALC BIT 00H ;要求計算速度的標志,該位為1則主程序進行速度算,然后清位HIDDEN EQ

32、U 10 ORG 0000HAJMP START ORG 001BH JMP TIMER1 ;定時中斷1入口 ORG 30H START: MOV SP,#5FH ;設置堆棧 MOV P1,#0FFH ;將P1置位高電平 MOV P0,#0FFH ;將P0置位高電平 MOV P2,#0FFH ;將P2置位高電平,以上三行初始化,所有顯示器、 LED及數碼管滅 MOV TMOD,#00010101B ;定時器T1工作于方式1,計數器T0工作方式1。 MOV TH1,#HIGH(65536-5000);設置T1初始值 MOV TL1,#LOW(65536-5000) MOV TH0,#00H ;設

33、置T0的計數初始值0MOV TL0,#00H ETB TR1 ;開啟T1 SETB TR0 ;開啟T0 SETB ET1 ;開定時器1中斷 SETB EA ;允許單片機相應中斷 LOOP: JNB SPCALC,LOOP ;如果未要求計算,轉本身循環MULD: MOV A,R3 ;計算R3乘R7 MOV B,R7 MUL AB MOV R4,B ;暫存部分積 MOV R5,A MOV A,R3 ;計算R3乘R6 MOV B,R6 MUL AB ADD A,R4 ;累加部分積 MOV R4,A CLR A ADDC A,B MOV R3,A MOV A,R2 ;計算R2乘R7 MOV B,R7

34、MUL AB ADD A,R4 ;累加部分積 MOV R4,A MOV A,R3 ADDC A,B MOV R3,A CLR A RLC A XCH A,R2 ;計算R2乘R6 MOV B,R6 MUL AB ADD A,R3 ;累加部分積 MOV R3,A MOV A,R2 ADDC A,B MOV R2,A RET MOV R2,SPCOUN MOV R3,SPCOUN+1 MOV R6,#0 MOV R7,#5 ;測得的數據是每秒計數值,轉為分(每一轉測12 次,故乘5而非60) CALL MULD SETB TR1 HB2: CLR A ;BCD碼初始化 MOV R3,A MOV R4,A MOV R5,A MOV R2,#10H ;轉換雙字節十六進制整數 HB3: MOV A,R7 ;從高端移出待轉換數的一位到CY中 RLC A MOV R7,A MOV A,R6 RLC A MOV R6,A MOV A,R5 BCD碼帶進位自身相加,相當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