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雷達及氣象對雷達作用距離地影響_第1頁
氣象雷達及氣象對雷達作用距離地影響_第2頁
氣象雷達及氣象對雷達作用距離地影響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氣象雷達介紹英文名稱一meteorological radar一、發(fā)展歷史1941年在英國最早使用雷達探測風(fēng)暴。1942194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xué)院專門設(shè)計了為氣象目的使用的雷達。在氣象雷達 發(fā)展初期,一般都靠手工操作,回波資料只能作定性分析。60年代采用了多普勒技術(shù),氣象多普勒雷達具有對大氣流場結(jié)構(gòu)的定量探測能力;常規(guī)雷達的數(shù)字顯示和彩色顯示也相繼出現(xiàn)。70年代,除聯(lián)合使用多部多普勒雷達外,又相繼發(fā)展了大功率高靈敏度的甚高頻和 超高頻多普勒雷達和具有多普勒性能的高分辨率調(diào)頻連續(xù)波雷達。80年代以后,在多普勒雷達的基礎(chǔ)上,科羅拉多州立大學(xué)電子工程系的教授提出了 偏振氣象雷達 的思想,為大氣雷達

2、探測,已經(jīng)氣象資料分析提供了一個更為先進的平臺。 偏振多普勒雷達參數(shù)為分析雨滴等降水信息分布,以及降雨形狀分布提供了更為精確的 信息。科羅拉多州立大學(xué)的CSU-CHILL雷達也是世界上該領(lǐng)域最為先進的天氣雷達,CSU-CHILL是美國國家天氣雷達設(shè)備,由NSF提供資金,科羅拉多州立大學(xué)負(fù)責(zé)。近期新型氣象雷達有雙波長氣象雷達、多參數(shù)氣象雷達等。二、分類按雷達工作頻率(波長)及對應(yīng)功能分類:15用X (波長 2.43.75厘米)、C (波長3.757.5厘米)和 S (波長7.5 厘米)波段雷達探測 降水,其中S波段最適用于探測暴雨和冰雹;K (波長0.752.4厘米)波段雷達探測各種 不產(chǎn)生降水

3、的云;用高靈敏度的超高頻和甚高頻雷達可以探測對流層-平流層-中層的晴空流場按工作原理分類:多普勒氣象雷達 偏振氣象雷達 雙波長氣象雷達 多參數(shù)氣象雷達三、各類型雷達工作原理1)脈沖多普勒氣象雷達【基本原理】 多普勒速度-多普勒頻移多普勒雷達發(fā)射出的電磁波,遇到運動的目標(biāo)物后,返回信號產(chǎn)生頻率漂移,從而可導(dǎo)出 目標(biāo)物相對于雷達運動的徑向速度。基本公式如下:fD?3就稱為多普勒頻移或多普勒頻率,它是由于目標(biāo)物的徑向運動而引起的信號的頻率變 化。目標(biāo)物的徑向速度U稱為多普勒速度。圖1脈沖多普勒雷達原理框圖圖1所示為脈沖多普勒雷達的原理方框圖。 發(fā)射機產(chǎn)生頻率為?3、持續(xù)時間為T的高頻振 蕩。大部分功

4、率通過天線轉(zhuǎn)換開關(guān)到達雷達天線, 并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出去。一小部分功率 從發(fā)射機進入混頻器,與從一個非常穩(wěn)定的本地振蕩器產(chǎn)生的信號在混頻器中相混合, 然后輸 出中頻信號,傳送到相干振蕩器。當(dāng)來自目標(biāo)的回波信號被雷達天線接收后, 也與來自穩(wěn)定的 本地振蕩器的信號相混合,產(chǎn)生一個具有回波信號相位特征的中頻, 經(jīng)過放大后,在相位鑒別 器中與來自相干振蕩器的中頻信號進行比較, 得出這兩個信號的相位差。根據(jù)接連的兩個回波 脈沖之間相位差的變化率 ?/T,即可得出多普勒頻移?3: 式中T為探測脈沖之間的間隔時間,即重復(fù)周期。由于接連兩個回波信號的相位差©,是2 n的周期性函數(shù),當(dāng)相位差超過2

5、n時,就難以 確定其值究竟是多少。而當(dāng)相位差有正有負(fù)時,為了準(zhǔn)確地確定相位差值,更必須限制最大的 相位差在土 n的范圍內(nèi)。因此,多普勒雷達所能測定的多普勒頻移,或目標(biāo)的徑向速度,有一 定的限制。這個最大可測徑向速度稱為最大不模糊速度,用Vm表示。由(1 )和(2)式可導(dǎo)出Vm 4F由此可知,多普勒雷達的最大不模糊速度 Vm 與雷達波長和重復(fù)頻率 F 成正比。【測雨原理 】回波信號-多普勒譜 -徑向速度譜 - 滴譜分布(降雨類型)多普勒天氣雷達除了測量回波信號的平均功率之外,還要對回波信號的場強E( t )作頻譜分析,進行頻譜分析可以得到以多普勒頻率為函數(shù)的后向散射功率,這個函數(shù)通常用 S(f)

6、 表示,稱為多普勒譜。在每個頻率間隔 f內(nèi)的回波功率,是運動速度相應(yīng)于 f的降水粒子的 回波功率之和。利用(1)式,S可以變成S(V),稱為降水粒子的徑向速度譜,根據(jù)徑向 速度譜可以計算目標(biāo)的平均多普勒速度 V和速度的方差c V2,從中可以進一步了解降水粒子的 滴譜分布 和降水粒子所在氣層的 大氣湍流情況 。具體應(yīng)用如下:探測降水區(qū)中氣流的垂直速度(平均值) 天線垂直指向天頂?shù)亩嗥绽绽走_,可以測量降水粒子的平均多普勒速度V。由于多普勒速度V是降水粒子降落末速度 Wt和氣流的垂直速度 W之和,V=Wt+W,所 以,若已知降水粒子在靜止大氣中的降落速度 Wt,即可確定氣流的垂直速度 W。目前主要有

7、三種測量方法:速度譜低端法、 w0-Z 關(guān)系法、綜合測量法。雨滴譜的測量不同大小的降水粒子具有不同的降落末速度 Wt,產(chǎn)生的回波功率也不同。利用垂直指向 的多普勒雷達可以測定回波信號的多普勒譜。若已知氣流的垂直速度W,則由于Wt = V-W,可以得到回波隨降水粒子末速度 Wt的分布。湍流的估計多普勒譜的寬度可以用多普勒速度的方差C V2來度量,多普勒譜的寬度是由下列四個因素 決定的:降水粒子的末速度、空氣的湍流譜、波束截面上風(fēng)速的垂直切變、波束寬度的影響。 總的方差CV2可以寫成由上述四個因素產(chǎn)生的方差之和。因此,當(dāng)多普勒雷達的波束寬度小于1 °,并進行垂直指向探測時,CV2就由降水

8、粒子末速度的散布和被測體積中小尺度的空氣湍流 的垂直分量所引起。若確定了第一個因子,則測定了 c V2就可以推出空氣的湍流情況。而尺度 大于被測體積的湍流,即為平均多普勒速度 v 的變化,可以用平均多普勒速度的時間變化代 替空間變化來估計。2 ) 雙 偏振氣象雷達偏振又叫極化,它是指電磁波的電場或磁場的方向。偏振分為線性偏振,圓和橢圓偏振。 線性偏振是指電場矢量終端的軌跡沿著一條直線運動,它具有磁場電場大小隨時間方向變化, 電場矢量或磁場矢量終端的軌跡為一條直線等性質(zhì)。線偏振又分為水平線偏振和垂直線偏振。雷達發(fā)射的電磁波在大氣中傳播,遇到氣溶膠粒子時,產(chǎn)生后向散射,雷達接收后向散射 回波。影響

9、散射波和極化的主要因素有:降水粒子的形狀、尺寸、軸長、入射電場與粒子指向 的夾角、材料的介電常數(shù)等。 雙偏振天氣雷達就是利用不同的粒子對不同極化回波的影響不同 來估算降水粒子的形狀、尺寸、指向角等特征,來實現(xiàn)對降水進行分類與識別的。在粒子群中所謂的粒子的形狀、尺寸、指向角并不是單個粒子的,而是粒子群的平均形狀、尺寸、指向角。雨滴間的振蕩與碰撞行為,會使粒子產(chǎn)生一種形狀分布,每種雨滴尺寸具有一 個平均的扁球形的形狀分布,對應(yīng)于形狀分布用粒子的尺寸分布表示。 粒子的尺寸分布又叫滴 譜,它由函數(shù)N(D)dD表示,是指直徑為D的區(qū)域,從D - 2?QD + 2?Q區(qū)間上,單位體積 的降水粒子的數(shù)量分布

10、。雨滴、雪和冰雹是我們最常見的降水形式。雙偏振天氣雷達測量反射率因子 Zh、反射率因子差Zdr、傳播常數(shù)差Kdp、零延時的相 關(guān)系數(shù)hv(O)和線性退極化比LDR等參數(shù)來識別降水粒子類型的。反射率因子Zh,不僅取決于粒子的尺寸和形狀,而且與單位體積的粒子數(shù)和介電常數(shù)有 關(guān),由于形狀因子的作用遠不及于粒子的幾何尺寸 D,因此在進行粒子的識別和降雨率的測量 時,主要通過反射率的大小進行判別和反演。常規(guī)天氣雷達就是利用反射率因子來判別降水大 小和類型的。水平、垂直極化下的反射率因子差Zdr與兩種極化下的后向散射截面有關(guān),取決于粒子的形狀和介電常數(shù)有關(guān),對于不同的粒子,Zdr則不同。對于球形粒子(如雨

11、滴),反射率差Zdr為0,偏心率e越大(如冰雹),Zdr越偏離0dB。電磁波不同的極化方式在空間的傳播,由于受降水粒子前向散射的影響,傳播常數(shù)發(fā)生變 化,在水平和垂直極化間具有傳播相移差。傳播常數(shù)差Kdp不僅取決于粒子的形狀、尺寸,而且與入射角有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可以 通過Kdp對粒子進行識別。對球形粒子,傾角可看作a =O,Kdp=O。對其它形狀粒子,Ai A2, Kdp 0。由此作為識別降水型的依據(jù)。hv(O)是指0延時的相關(guān)系數(shù),它是指由粒子形狀、振蕩、球形粒子的軸比與傾角引起 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線性退極化比的定義為 LDR±10 Xlg(Z hv/Z hh ),它的物理意義為發(fā)射線性

12、極化信號,照 射到球形降水粒子上,散射的回波能量大部分保持了入射波的極化,當(dāng)粒子為非球形或?qū)θ肷洳ㄓ袃A角時,入射能量的一部分退極化了,變成了正交極化信號。它取決于粒子的形狀、傾斜 角和介電常數(shù)。從Zh、Zdr、Kdp、hv(0)用以區(qū)分降水粒子型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出,每個參數(shù)對粒子型 的區(qū)分均有貢獻,但是單獨使用某一種參數(shù)時又存在許多限制,不能很準(zhǔn)確地區(qū)分。應(yīng)同時考慮各參數(shù),共同作用對降水粒子進行識別。1986年Aydin對混合態(tài)降水中冰雹和雨的含量進行了大量的分析,最后定義了冰雹信 號Hdr作為檢測冰雹含量的參數(shù)。另外許多利用以上參數(shù)還可以進行降雨率、降水量和冰雹含量的估算。根據(jù)經(jīng)驗公式推算降

13、水粒子的下降末速度V(D)、滴譜分布等。3) 雙波長氣象雷達鑒于降水粒子的后向散射截面與雷達波長有關(guān),如果同一粒子對兩種不同波長的反射率的比值隨粒子大小而改變,就可以用不同波長的雷達的測量結(jié)果來推測被測粒子的大小。雨滴是直徑小于6mm的水滴,并可近似地看作球形,在滿足雷利散射的條件下,兩種不同波長的后向散射截面之比等于波長之比的負(fù)四次方,而與粒子的尺度無關(guān)。實際雨滴不完全滿足雷利散射條件,根據(jù)米散射理論可以計算出它對于不同波長的后向散射截面。我們發(fā)現(xiàn), 當(dāng)雨滴直徑從3.3mm增大到6mm時,eo/ 03的比值有所減小,但變化不大,而且大雨滴在 雨滴譜中只占少數(shù),因此,從兩種不同波長的觀測中難以

14、區(qū)分雨滴的大小。對0C時干冰雹,我們利用米散射理論計算了兩種波長的后向散射截面之比值。可以看出, 冰雹直徑在1 1.6mm 范圍內(nèi),oio/ 0的比值隨直徑的增大而迅速增大,當(dāng)冰雹直徑超過1.6mm時,維持較大的值而少變。我們再來看看雹云對兩種波長的等效反射因子 Ze的比值的變化關(guān)系:Ze10e3410433Dz、e 10(D)e 3(D)由此計算出等效反射因子Ze的比值隨冰雹最大直徑的變化,如圖2所示。因此,測定Ze10/Ze3,圖2 Ze10/Ze3隨最大粒子直徑 Dmax的變化雙波長雷達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測量兩種波長在相同空間的等效反射因子的基礎(chǔ)上, 因此,對工作在兩種不同波長上的雷

15、達的波束形狀、波束寬度、波束的同軸性和定距性能的一 致性提出了嚴(yán)格的要求,對回波強度的定量測量性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用雙波長原理來探測冰雹云的更可靠的方法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此外,因為雙波長原理使用了兩種不同的波長,因此回波信號必然包含了更多的與散射粒子特性相聯(lián)系的信息,如何從這些信息中合理地提取反映重要特性的資料,也是需要繼續(xù)深入研究的。4)多參數(shù)氣象雷達多普勒天氣雷達為氣象探測提供了許多有用氣象目標(biāo)的信息,多參數(shù)雷達通過極化分集和多波長分集技術(shù)提供了冰雹檢測和其它信息,如云和降水目標(biāo)的尺寸、相態(tài)和類型的方法。通常超短波長的雷達用來探測新生成的發(fā)展云,而長波長的雷達用來研究大的風(fēng)暴,研究

16、 者們通常需要一種同時擁有上述功能的應(yīng)用很廣的雷達,多參數(shù)天氣雷達則具有這方面的能力。多參數(shù)天氣雷達集全相參、極化分集、波段分集技術(shù)于一體,設(shè)備的復(fù)雜程度較高 ,在美 國NCAR (國家氣象研究中心)就架設(shè)了一部 S波段和X波段極化分集的多普勒雷達。這套 系統(tǒng)可以同時測量 兩種波段的反射率因子 及單波段(S波段)的多普勒參數(shù),兩種波段下的極 化分集測量。多普勒測量和極化分集測量與單多普勒雷達和極化分集雷達相同,波段分集技術(shù)則是利用 不同波段電磁波對不同粒子的后向散射回波效應(yīng)不同作為識別目標(biāo)的依據(jù)。下面以此為重點介紹波段分集技術(shù)的主要原理。波段分集技術(shù)作目標(biāo)識別的原理是,利用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同時

17、測量粒子的等效反射率因 子,不同的降水粒子對此的后向散射截面不同, 其回波信號中包含能夠反映冰雹粒子的分布尺 寸和相態(tài)信息。但這種測量方法還受雨衰減影響。 在強對流天氣中觀測,兩種不同波段的雨衰 減差達10分貝,這會影響反射率差的測量,因此衰減的訂正是不可缺少的。多波段雷達還利 用回波的衰減差異來對目標(biāo)的回波進行分析。除了進行冰雹粒子的識別外,利用多波長技術(shù)還可以進行降雨主率、降雨量和滴譜的估算。 其主要原理與上述方法相似,兩種波長下接收回波的功率的對數(shù)比的變化主要取決于平均衰減 率的大小,當(dāng)選擇一種波長與另一種波長相比可忽略的時候,衰減率、反射率因子與降雨率R、 降水量M以及滴譜N (D )

18、之間存在某種假設(shè)或經(jīng)驗公式,利用這些關(guān)系進行估算。多波長技術(shù)主要受雨衰減影響,除此外還涉及兩種波長波束一致性問題、衰減差問題及測 量的不同時性問題。多參數(shù)天氣雷達匯集了多波長技術(shù)、極化分集技術(shù)和多普勒技術(shù),充分利用各種技術(shù)和長 處,準(zhǔn)確識別降水類型和降水估算。四、雷達天氣圖及Z-I關(guān)系表達式芬本反射宰空 1.” 巴今: 尺蠶希唱1伽嚴(yán)19迥也1日期=30丄丄-«-姑圖3a深圳雷達天氣圖雷達天氣的使用番達圖例說明Ease RafloDtivJly(« I B)3” 7MI ImRftnlirfion 1 CO kmOuna ZSIDOS 06Ti. 21 12 00RDA G

19、unf liuu POOJ*kiqhr 130 & mLat 23/ QJ1i 輒LengEMn 4o Prfrc i p kl a I in nEIct - 1 Sdcqi Ma i &3dlJZVCP 21Cntr Utfng Ukm圖3b東莞雷達天氣圖數(shù)值越大,曄雨強度、雷擊越強如圖3所示,雷達天氣圖一般用基本發(fā)射率分布表示,其單位為“dBZ ”。“dBZ ”值可用來估算降雨和降雪強度及預(yù)測諸如冰雹、大風(fēng)等災(zāi)害性天氣出現(xiàn)的可能性。 一般地說,它的值越大降雨、降雪可能性越大,強度也越強,當(dāng)它的值大于或等于40 dBZ時, 出現(xiàn)雷雨天氣的可能性較大,當(dāng)它的值在 45 dBZ或

20、以上時,出現(xiàn)暴雨、冰雹、大風(fēng)等強對流 天氣的可能性較大。當(dāng)然,判斷具體出現(xiàn)什么天氣出現(xiàn)時,除了回波強度(dBZ )外,還要綜合考慮回波高度、回波的面積、回波移動的速度、方向以及演變情況等因素。Z= Ed是單位體積中球形粒子直徑6次方的總和,單位是mm 6/m 3,稱為雷達反射因子, 與雨滴譜直徑的六次方成正比;“ dB”是分貝,也可以理解為一個運算符號,dBZ和Z的換算關(guān)系是:dBZ = 10 log(Z/Z 0)。其中 Zo=1 mm 6/m 3。有人根據(jù)云、雨滴譜的觀測資料,得出一些云、雨的平均反射因子(Z )值,如表1所示。云、雨 的種類Ac AsSc StCu Cb小雨中雨強雨降水強度

21、11.255.012.5表1 一些云、雨的平均Z值(mm/h )Z(mm 6/m3)7.1 X10"47.6 X10"43.6 X10"34.5 X1024.5 X1031.4 X10 4dBZ-31.5-31.2-24.426.536.541.4注:Ac咼積云,As 咼層云,S 層積云,St層云,Cu積云,Cb積雨云假設(shè)降雨均勻分布,不隨時間變化,近地垂直氣流弱可忽略不計,所有雨滴的散射滿足瑞 利散射條件,此時Z-I關(guān)系式可表示為:Z = A.?實際使用時用統(tǒng)計法確定 A、b系數(shù),(4)式兩邊取對數(shù)得:log Z = logA + blog ?(5)若干組Z和對

22、應(yīng)I值可從滴譜資料中獲取,采用最小二乘法進行直線擬合得到 A和b系數(shù) 為簡化計算,總結(jié)不同降雨類型下 Z-I經(jīng)驗關(guān)系式:層狀云降雨:Z :=200?.6(目前常用典型關(guān)系式)地形云降雨:Z :=31 ?'71暴雨:Z :=486?.37氣象對雷達作用距離的影響一、雷達作用距離修正方程?辭-?£;?©?= - ?僚??+ ?+ ?d?7?(1)式中??表示考慮衰減雷達回波功率,??表示無衰減雷達回波功率,k表示單程傳播衰減 系數(shù),??? ?、??分別表示大氣、云和降水造成的衰減系數(shù),R表示傳播距離。(雷達氣象 學(xué))假設(shè)作用距離全程上有均勻傳播衰減,由(1)式和雷達方程

23、推出作用距離修正方程:?= ?/ ? ?勿治??(2)式中??為考慮衰減后的雷達最大探測距離,??表示無衰減下雷達最大探測距離,(2) 式無法寫成顯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可采用試探法求解??廠般先畫好曲線共查用,如圖1所示。(雷達原理)0. 6 Out 眞 Q4i A 21r1n8 10 20 10 50 00 |qq6M| 000圖1有衰減時雷達作用距離計算圖二、各衰減系數(shù)分析根據(jù)(1 )式,下面分別分析大氣、云和降水對雷達波的衰減情況。1)大氣氣體對雷達波的衰減(?)?氣體分子對雷達波的衰減主要是由于吸收引起,散射可以忽略。對2cm以上的雷達波其吸 收衰減也可以忽略,但對波長1cm附近的雷達波或者探

24、測距離較遠時這種衰減必須考慮。大 氣吸收主要包括水汽和氧氣,下面分別考慮其吸收情況。頻率(VHz) _JL . _丄 丄 JI100 5() 20 10 53I 0.5fit 長 Q T【水汽吸收】在1.35cm (22.235MHz )處有一吸收峰值,在 1.35 ±0.18cm 為水汽吸收帶,在 0.2cm處也是一個強吸收帶,波長大于10cm時水汽吸收衰減可以忽略不計;水汽吸收和絕對濕度(等價水汽密度)成正比;出了 1.35cm波長附近以外,其他波長處水汽吸收和氣壓成正比;水汽含量保持不變時,衰減隨溫度降低緩慢增加;【氧氣吸收】吸收帶主要發(fā)生在0.5cm (60MHz )處,氧氣

25、對大于1cm波長的雷達波吸收很小,對常 用310cm 的雷達波,其衰減約為0.008dB/km ,因此在距離不大時可以忽略; 波長在0.710cm 時,吸收與壓力的平方成正比;衰減隨溫度降低緩慢增加,例如溫度從 20 C降到-40 C時,衰減增加78% ;表人2水氣的岸程)克咸105*7' -A K *> 4 10 24X10 JPM3.21.8L240.0? >10PM0.7 x if) >PM4310 JPM22.0x 10 JPM9.5X1Q *PM0>.(J8XWaPM0.27xia_,PM0mr叩m23 A 10hl 4K 1(1 中僦-2U0.09X

26、 ID JPM0,30X10 >PM0,9X10 spM5JU 1( JPM24.6X io SpM1L4X W 'PM-4UU.j1X10-5EMbDXIQ'VM3.4XW26JX10 3PM12.00去屮大勺樂(hF小 /水氣t2)云對雷達波的衰減(?) ?在瑞利近似下k c可由下式表示:dB?kmg/m3?= ?.?0.1 g/m 3,式中M是云中含水量,單位g/m 3,K?是云中單位含水量的衰減系數(shù),量綱為*2.1不同ifi度、迪長、粒子1TR K; tii卞誡也(cm) 相J更、棗忌Ar.0.91.241.83.2tO.tlZ720(k.llt0.125<

27、1).4830,0215n.ons410,406b.l?90.Q&50.022O.txbft0<J. S»Oa0-035億嘰.08.74x 10'3W K KT4 如 KT、2.4bx 1() $-1D2.L1k (0 *1 .46* WS.19IQ-4一-20KK)K45 x IQ)LO x tO 56JX 10 “云中液態(tài)水含量一般在12.5 g/m3,濃積云可達到40 g/m 3,在冰云中通常小于K?值與粒子相態(tài)、波長和溫度的關(guān)系如下表所示:?根據(jù)上表查找K ?值,并乘于實際含水量M值即可得到衰減系數(shù)k c。根據(jù)上表得出如下結(jié)論:液態(tài)云衰減隨波長增加而迅速

28、減小,如雷達波長從3cm變化到10cm,衰減幾乎減小了一個數(shù)量級;液態(tài)云的衰減隨溫度降低而增加,例如,當(dāng)溫度從20 C降到0 C時,衰減約增加1.52倍;對于10cm波長的雷達波,云衰減可以忽略,5cm 一半也可以忽略,3cm雷達穿過較遠距離云層時,要考慮衰減影響冰云對雷達波的衰減基本可以忽略;3)雨對雷達波的衰減(?)?雨的衰減系數(shù)??與降雨強度I之間有下屬經(jīng)驗公式:?c=?c?=(?)?=? ?(4)式中K可理解為單位降水強度(即I = 1mm/h)時的衰減系數(shù),單位是dB需,但注意K '仍 與降水強度有關(guān),K '可以對實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后確定。 降水強度表示單位時間內(nèi)降落到

29、地面單 位面積上的降水量(高度)隨溫度變化,訂正系數(shù)如表 2-7所示。雨的衰減系IS紂j dB/km num/li M-P 分 AT燧直骯M-P井栢M -J AiGunn 用口 Hist(cm)yrn *ri) *C18U00.50 - 0,37XJ.52'14八0,2?<1.311 24 .I17JQ. 12/* 酬1.S0.45/d u1 .K7O.WM5i4 10o-osr"100.0&53.21o.onr1 |So ni3rft 150.U1KU .007+1 311 67I) i畑0 ftD5&5 50(X1310 IW33¥ d 4

30、 1 5.7I1 J* * 0-M22Jn nJU.-II0 0009- O.OtMJ?'0.U0U&2U C00920 M1G5* 事一個敷軌1値為2 miMb 莓:個散值U垃取W mm/ho隔隔套減豹iM度訂止系fitrglTlbZhovinvIH1-w4rrtLa. sQ.S5-!"卄1 4)31 25CJ.051 .00O 903-21.211 . iol .00.790.55lft.o2.011.40KO».7De»- 590.*a. ft/(3.95Ir O'I】e1wO.林i1.0o.nnC>. K2a. <v il卄0-820r6410-02-021 M1Ik 74?t>. 5912.3O. 5 . W1如1.01 .i>2I .00LI. HR( .1 p “O. Vrlc>3,2r*, mOiAB1-0O,9(J!0.7010.(1n in1.00.700350.0CJ *10.鈾1”仆1.01i oij1.259. EU0. vsi.nr>.QS 621-0O円90.81LI>,0i. ->c1.0l>. 701 SO. DOx1.0l01i1 r25門如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