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及計算_第1頁
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及計算_第2頁
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及計算_第3頁
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及計算_第4頁
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及計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污泥減量微生物制劑招商 第三章 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及計算第一節 格柵進水中格柵是污水處理廠第一道預處理設施,可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或懸浮物,以保護進水泵的正常運轉,并盡量去掉那些不利于后續處理過程的雜物。擬用回轉式固液分離機。回轉式固液分離機運轉效果好,該設備由動力裝置,機架,清洗機構及電控箱組成,動力裝置采用懸掛式渦輪減速機,結構緊湊,調整維修方便,適用于生活污水預處理。1.1 設計說明 柵條的斷面主要根據過柵流速確定,過柵流速一般為0.61.0m/s,槽內流速0.5m/s左右。如果流速過大,不僅過柵水頭損失增加,還可能將已截留在柵上的柵渣沖過格柵,如果流速過小,柵槽內將發生沉淀。此外,在選擇

2、格柵斷面尺寸時,應注意設計過流能力只為格柵生產廠商提供的最大過流能力的80%,以留有余地。格柵柵條間隙擬定為25.00mm。1.2 設計流量:a.日平均流量Qd=45000m3/d1875m3/h=0.52m3/s=520L/s Kz取1.4b. 最大日流量Qmax=Kz·Qd=1.4×1875m3/h=2625m3/h=0.73m3/s1.3 設計參數:柵條凈間隙為b=25.0mm 柵前流速1=0.7m/s過柵流速0.6m/s 柵前部分長度:0.5m格柵傾角=60° 單位柵渣量:1=0.05m3柵渣/103m3污水1.4 設計計算:1.4.1 確定柵前水深根據最

3、優水力斷面公式計算得: 所以柵前槽寬約0.66m。柵前水深h0.33m1.4.2 格柵計算說明: Qmax最大設計流量,m3/s; 格柵傾角,度(°);h柵前水深,m; 污水的過柵流速,m/s。柵條間隙數(n)為 =柵槽有效寬度()設計采用ø10圓鋼為柵條,即S=0.01m。=1.04(m)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h2h0計算水頭損失; g重力加速度;K格柵受污物堵塞使水頭損失增大的倍數,一般取3;阻力系數,其數值與格柵柵條的斷面幾何形狀有關,對于圓形斷面, 所以:柵后槽總高度HH=h+h1+h2=0.33+0.3+0.025=0.655(m) (h1柵前渠超高,一般取0.3m)

4、柵槽總長度L 0.3+0.330.63L1進水渠長,m; L2柵槽與出水渠連接處漸窄部分長度,m;B1進水渠寬,; 1進水漸寬部分的展開角,一般取20°。圖一 格柵簡圖1.4.3 柵渣量計算 對于柵條間距b=25.0mm的中格柵,對于城市污水,每單位體積污水爛截污物為W1=0.05m3/103m3,每日柵渣量為=0.4m3/d攔截污物量大于0.3m3/d,宜采用機械清渣。二、沉砂池采用平流式沉砂池1. 設計參數設計流量:Q=301L/s(按2010年算,設計1組,分為2格)設計流速:v=0.25m/s水力停留時間:t=30s2. 設計計算(1)沉砂池長度:L=vt=0.25×

5、;30=7.5m(2)水流斷面積:A=Q/v=0.301/0.25=1.204m2(3)池總寬度:設計n=2格,每格寬取b=1.2m>0.6m,池總寬B=2b=2.4m(4)有效水深:h2=A/B=1.204/2.4=0.5m (介于0.251m之間)(5)貯泥區所需容積:設計T=2d,即考慮排泥間隔天數為2天,則每個沉砂斗容積(每格沉砂池設兩個沉砂斗,兩格共有四個沉砂斗)其中X1:城市污水沉砂量3m3/105m3,K:污水流量總變化系數1.5(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積:設計斗底寬a1=0.5m,斗壁與水平面的傾角為60°,斗高hd=0.5m,則沉砂斗上口寬:沉砂斗容積: (

6、略大于V1=0.26m3,符合要求)(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設計池底坡度為0.06,坡向沉砂斗長度為 則沉泥區高度為h3=hd+0.06L2 =0.5+0.06×2.65=0.659m 池總高度H :設超高h1=0.3m,H=h1+h2+h3=0.3+0.5+0.66=1.46m(8)進水漸寬部分長度:(9)出水漸窄部分長度:L3=L1=1.43m(10)校核最小流量時的流速:最小流量即平均日流量Q平均日=Q/K=301/1.5=200.7L/s則vmin=Q平均日/A=0.2007/1.204=0.17>0.15m/s,符合要求(11)計算草圖如下:第三節 沉淀池3.

7、1 采用中心進水輻流式沉淀池:圖四 沉淀池簡圖3.2 設計參數:沉淀池個數n=2;水力表面負荷q=1m3/(m2h);出水堰負荷1.7L/s·m(146.88m3/m·d);沉淀時間T=2h;污泥斗下半徑r2=1m,上半徑r1=2m;剩余污泥含水率P1=99.2%3.2.1 設計計算:3.2.1.1 池表面積3.2.1.2 單池面積 (取530)3.2.1.3 池直徑 (取530m)3.2.1.4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混合液在分離區泥水分離,該區存在絮凝和沉淀兩個過程,分離區的沉淀過程會受進水的紊流影響,取3.2.1.5 沉淀池部分有效容積3.2.1.6 沉淀池坡底落差

8、 (取池底坡度i=0.05)3.2.1.7 沉淀池周邊(有效)水深 3.2.1.8 污泥斗容積池底可儲存污泥的體積為:3.2.1.9 沉淀池總高度H=0.47+4+1.73=6.2m3.3 進水系統計算3.3.1 單池設計流量521m3/h(0.145m3/s)進水管設計流量:0.145×(1+R)=0.145×1.5=0.218m3/s管徑D1=500mm,3.3.2 進水豎井 進水井徑采用1.2m,出水口尺寸0.30×1.2m2,共6個沿井壁均勻分布出水口流速 3.3.3 紊流筒計算 圖六 進水豎井示意圖筒中流速 紊流筒過流面積 紊流筒直徑 3.4 出水部分設

9、計3.4.1 環形集水槽內流量=0.145 m3/s3.4.2 環形集水槽設計采用單側集水環形集水槽計算。設槽中流速v=0.5m/s設計環形槽內水深為0.4m,集水槽總高度為0.4+0.4(超高)=0.8m,采用90°三角堰。3.4.3 出水溢流堰的設計(采用出水三角堰90°)3.4.3.1 堰上水頭(即三角口底部至上游水面的高度) H1=0.04m3.4.3.2每個三角堰的流量q13.4.3.3三角堰個數n13.4.3.4三角堰中心距圖七 溢流堰簡圖六、氧化溝1.設計參數擬用卡羅塞(Carrousel)氧化溝,去除BOD5與COD之外,還具備硝化和一定的脫氮除磷作用,使出

10、水NH3-N低于排放標準。氧化溝按2010年設計分2座,按最大日平均時流量設計,每座氧化溝設計流量為Q1=10000m3/d=115.8L/s。總污泥齡:20dMLSS=3600mg/L,MLVSS/MLSS=0.75 則MLSS=2700曝氣池:DO2mg/LNOD=4.6mgO2/mgNH3-N氧化,可利用氧2.6mgO2/NO3N還原0.9 0.98其他參數:a=0.6kgVSS/kgBOD5 b=0.07d-1脫氮速率:qdn=0.0312kgNO3-N/kgMLVSS·dK1=0.23d-1 Ko2=1.3mg/L剩余堿度100mg/L(保持PH7.2):所需堿度7.1mg

11、堿度/mgNH3-N氧化;產生堿度3.0mg堿度/mgNO3-N還原硝化安全系數:2.5脫硝溫度修正系數:1.082.設計計算(1)堿度平衡計算:1)設計的出水為20 mg/L,則出水中溶解性20-0.7×20×1.42×(1e-0.23×5)=6.4 mg/L2)采用污泥齡20d,則日產泥量為: kg/d 設其中有12.4為氮,近似等于TKN中用于合成部分為: 0.124550.8=68.30 kg/d 即:TKN中有mg/L用于合成。 需用于氧化的NH3-N =34-6.83-2=25.17 mg/L 需用于還原的NO3-N =25.17-11=14

12、.17 mg/L 3)堿度平衡計算 已知產生0.1mg/L堿度 /除去1mg BOD5,且設進水中堿度為250mg/L,剩余堿度=250-7.1×25.17+3.0×14.17+0.1×(1906.4)=132.16 mg/L 計算所得剩余堿度以CaCO3計,此值可使PH7.2 mg/L(2)硝化區容積計算: 硝化速率為 =0.204 d-1故泥齡:d 采用安全系數為2.5,故設計污泥齡為:2.54.9=12.5d 原假定污泥齡為20d,則硝化速率為: d-1 單位基質利用率: kg/kgMLVSS.d MLVSS=f×MLSS=0.753600=270

13、0 mg/L 所需的MLVSS總量= 硝化容積:m3 水力停留時間:h(3)反硝化區容積: 12時,反硝化速率為: =0.017kgNO3-N/kgMLVSS.d還原NO3-N的總量=kg/d 脫氮所需MLVSS=kg 脫氮所需池容: m3 水力停留時間:h (4)氧化溝的總容積: 總水力停留時間:h 總容積:m3 (5)氧化溝的尺寸: 氧化溝采用4廊道式卡魯塞爾氧化溝,取池深3.5m,寬7m,則氧化溝總長:。其中好氧段長度為,缺氧段長度為。彎道處長度:則單個直道長: (取59m) 故氧化溝總池長=59+7+14=80m,總池寬=74=28m(未計池壁厚)。 校核實際污泥負荷 (6)需氧量計算

14、: 采用如下經驗公式計算: 其中:第一項為合成污泥需氧量,第二項為活性污泥內源呼吸需氧量,第三項為硝化污泥需氧量,第四項為反硝化污泥需氧量。 經驗系數:A=0.5 B=0.1 需要硝化的氧量:Nr=25.171000010-3=251.7kg/dR=0.510000(0.19-0.0064)+0.14071.92.7+4.6251.7-2.6141.7=2806.81kg/d=116.95kg/h取T=30,查表得=0.8,=0.9,氧的飽和度=7.63 mg/L,=9.17 mg/L 采用表面機械曝氣時,20時脫氧清水的充氧量為: 查手冊,選用DY325型倒傘型葉輪表面曝氣機,直徑3.5m,

15、電機功率N=55kW,單臺每小時最大充氧能力為125kgO2/h,每座氧化溝所需數量為n,則 取n=2臺(7)回流污泥量: 可由公式求得。式中:X=MLSS=3.6g/L,回流污泥濃度取10g/L。則: (50100,實際取60)考慮到回流至厭氧池的污泥為11%,則回流到氧化溝的污泥總量為49%Q。 (8)剩余污泥量: 如由池底排除,二沉池排泥濃度為10g/L,則每個氧化溝產泥量為: (9)氧化溝計算草草圖如下:七、二沉池該沉淀池采用中心進水,周邊出水的幅流式沉淀池,采用刮泥機。1設計參數 設計進水量:Q=10000 m3/d (每組) 表面負荷:qb范圍為1.01.5 m3/ m2.h ,取

16、q=1.0 m3/ m2.h 固體負荷:qs =140 kg/ m2.d 水力停留時間(沉淀時間):T=2.5 h 堰負荷:取值范圍為1.52.9L/s.m,取2.0 L/(s.m)2設計計算(1)沉淀池面積:按表面負荷算:m2(2)沉淀池直徑: 有效水深為 h=qbT=1.02.5=2.5m<4m (介于612)(3)貯泥斗容積: 為了防止磷在池中發生厭氧釋放,故貯泥時間采用Tw=2h,二沉池污泥區所需存泥容積: 則污泥區高度為 (4)二沉池總高度: 取二沉池緩沖層高度h3=0.4m,超高為h4=0.3m則池邊總高度為 h=h1+h2+h3+h4=2.5+1.7+0.4+0.3=4.9

17、m設池底度為i=0.05,則池底坡度降為 則池中心總深度為H=h+h5=4.9+0.53=5.43m (5)校核堰負荷: 徑深比 堰負荷以上各項均符合要求(6)輻流式二沉池計算草圖如下:八、接觸消毒池與加氯間 采用隔板式接觸反應池 1設計參數 設計流量:Q=20000m3/d=231.5 L/s(設一座)水力停留時間:T=0.5h=30min設計投氯量為:4.0mg/L平均水深:h=2.0m 隔板間隔:b=3.5m 2設計計算(1)接觸池容積: V=QT=231.510-33060=417 m3 表面積m2 隔板數采用2個,則廊道總寬為B(2+1)3.510.5m 取11m 接觸池長度L= 取20m 長寬比 實際消毒池容積為V=BLh=11202=440m3 池深取20.32.3m (0.3m為超高)經校核均滿足有效停留時間的要求(2)加氯量計算: 設計最大加氯量為max=4.0mg/L,每日投氯量為 maxQ=42000010-3=80kg/d=3.33kg/h 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