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采作業規程編制格式_第1頁
綜采作業規程編制格式_第2頁
綜采作業規程編制格式_第3頁
綜采作業規程編制格式_第4頁
綜采作業規程編制格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編號:*-GC-2011-*貴州發耳煤業有限公司綜采作業規程工作面名稱:編制人:區隊長:施工單位:編制時間:執行時間:會審人員簽字技術科: 調度室:綜采辦: 機電科:地測科: 通防科:安監科: 供銷科: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副總工程師: 總工程師: 批 準人:會審意見1、2、本會審意見共條目 錄一、工作面概況7(一)工作面位置7(二)工作面地質狀況7二、巷道布置9(一)工作面巷道布置 9(二)巷道斷面及支護形式 9三、米煤方法及回米工藝 9(一)采煤方法 9(二)回采工藝 9四、生產能力11五、工作面設備配備及布置12(一)液壓支架 12(二)采煤機

2、主要技術特征 12(三)刮板輸送機主要技術特征 12(四)轉載機主要技術特征 12(五)破碎機主要技術特征 12(六)可伸縮膠帶輸送機主要技術特征 12(七)乳化液泵主要技術特征 12(八)噴霧泵主要技術特征 12(九)防爆固定變電站主要技術特征 12六、頂板管理12(一)工作面頂板管理 12(二)兩巷超前支護 13(三)端頭頂板管理 13(四)工作面安全出口的管理 13(五)支護材料存放管理 13(六)礦壓觀測 13七、生產系統13(一)運輸系統 13(二)通風系統 13(三)瓦斯抽采系統 14(四)供水系統 14(五)排水系統 14(六)供電系統 14(七)通訊照明和安全監測 14八、避災

3、路線及災害分析15(一)瓦斯、煤塵爆炸及火災避災路線 15(二)水災避災路線 15(三)災害分析 15九、一通三防15(一)通風系統 15(二)瓦斯管理 16(三)防滅火 16(四)綜合防塵 17十、勞動組織、正規循環和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18(一)工作方式 18(二)勞動組織 18(三)正規循環作業 18(四)綜采工作面工藝流程圖 18(五)工作面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18十一、安全技術措施 20(一)一般要求 20(二) 端頭、兩順槽頂板管理 20(三)防治水 20(四)“一通三防”及安全監控 20(五)機電設備管理 20(六)運輸管理 20十二、其他專項措施與管理規定 20(一)支架操作安全技

4、術措施 20(二)更換支架部件安全技術措施 21(三)順槽拆除幫、頂錨及剪網安全技術措施 21(四)通訊控制系統使用管理 21(五)巷道物料設備裝封車、運輸管理 21(六) 單體液壓支柱使用管理 21(七)液壓系統安全使用管理 21(八)煤質管理22(九)配備件管理22(十)工作面過斷層22(4一)初次放頂22(十二)災害預防防治措施 22(十三)“三位一體”及“手指口述”安全確認制度 22附件:一、作業規程學習和考試記錄二、作業規程補充學習和考試記錄三、作業規程復審記錄一、工作面概況(一)工作面位置1、工作面位置及范圍:描述采煤工作面所處的水平、采區以及在采區中的具體位置,地面標高(最高、最

5、低)。2、對應地表情況:包括地面村寨、公路、地貌、及建構筑物,有無水體,河 流及鐵路通過等。3、工作面四周采掘情況4、工作面回采對地表的影響:描述工作面的回采對地面設施可能造成的(二)工作面地質狀況1、煤層情況:煤層的走向、傾向、傾角及夾肝等。2、煤質情況煤 質 情 況Ma. d (%)Ad(%)Vdaf(%)Qgr.d(Mj /kg)Cdaf(% )std(% )Y(mm)工業牌號3、地質構造:大中型斷層、褶皺、陷落柱及古河流沖刷等地質構造情況。斷層參數一覽表斷層走向傾向傾角性質落差對回采的編號(0 )(0 )(0 )(m)影響程度4、影響回采地質情況影瓦斯響回煤塵煤的自燃r煤的品種采地溫的

6、 其 它 地 質 情 況地 壓普氏硬度煤層夾什直接頂直 接 底5、煤層頂底板情況煤頂底板名 稱巖石名稱厚度(m)巖性特征層老頂頂底直接頂板偽頂情直接底況老底6、水文地質情況工作面上覆有無含水層、承壓水及地表水體及河流通過情況。預計工作面回采期間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7、工作面幾何尺寸、儲量(1)幾何尺寸工作面傾向推進長度,工作面長度,煤厚。(2)工業儲量Q工=工作面長x傾向推進長度x煤厚x容重(3)可采儲量可采=Q工總x回采率二、巷道布置(一)工作面巷道布置(二)巷道斷面及支護形式(1)運輸順槽(2)回風順槽(3)切眼三、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藝(一)采煤方法工作面采用采煤的方法。(二)回采工藝1

7、、工序(1)割煤(2)移架(3)推移刮板輸送機2、工藝說明割煤方式、端頭進刀方式,進刀長度,截深。工藝流式:(1)割煤(2)裝煤(3)運煤(4)工作面支護3、采高4、工藝要求(1)割煤(2)移架(3)推溜5、質量標準工作面質量標準一覽表序 號項目小項名稱標準質量標準偏差一頂板 管理梁端煤壁冒落高度300mm不大于規定值工作面頂板接頂嚴實接頂嚴密尢浮右二工作回 支護工作面支架直士 50mm液壓支架初撐力24MPa不低于規定值的80%液壓支架中心距1500mm士 100mm支架頂梁與頂板最大仰俯角<7°相鄰支架上卜不能用錯差不超過側護板高的2/3架間空隙不超過200mm三安全出 口

8、與端 頭支架機頭、機尾安全出口斷面(寬X 高)0.7 X1.8m2不小于規定值超前支護柱距1200mm不小于規定值超前支護排距不小于規定值超前支護長度不小于規定值超前支柱初撐力90KN不小于規定值四煤壁 輸送機煤壁直士 200mm端面距340mm不大于規定值輸送機平直死起伏符合規定要求五移架 放頂最大控頂距+150mm最小控頂距+150mm端頭密集切頂柱柱距500mm不大于規定值工作面質量標準一覽表序 號項目小項名稱標準質量標準偏差六的蒼 與 文明兩巷凈高不小于規定值無積水不大于規定值生產巷道清潔無浮石干、雜物符合規定要求材料設備分類整齊堆碼符合規定要求行人側寬度700mm不小于規定值七煤炭

9、回收回收率98%頂底煤丟失0浮煤凈2m2內浮煤平均厚度不超過30mm八機電 設備乳化泵、噴霧泵和液壓系統完好不漏液符合要求乳化液濃度3-5%不小于規定值乳化泵站壓力28-30Mpa不小于規定值工作回軸送機與轉載機搭接合理符合要求膠帶輸送機完好H架、托滾齊全工作面輸送機及轉載機完好刮板、螺絲齊全電纜懸掛、管子鋪設符合要求九安全 管理通風、防塵、絞車符合要求十質量管 理工作堅持支護質量和頂板動態監測,并有健全的分析和處理責任制四、生產能力(一)工作制度(二)循環進度(三)循環產量Q循=面長x采高x容重x回采率x循環進度(四)日產量Q日=循環產量x日循環數(五)月產量月=日產量x月日歷天數x循環率(

10、六)可采期T可=Q可采/ Q月五、工作面設備配備及布置(一)液壓支架工作面中間支架選用液壓支架型號1、支架主要技術特征2、支架支護強度驗算Pt=NX 9.8 XHX T(二)采煤機主要技術特征(三)刮板輸送機主要技術特征(四)轉載機主要技術特征(五)破碎機主要技術特征(六)可伸縮膠帶輸送機主要技術特征(七)乳化液泵主要技術特征(八)噴霧泵主要技術特征(九) 防爆固定變電站主要技術特征六、頂板管理預計直接頂初次垮落步距,老頂初次垮落步距,周期來壓步距。兩順槽支承 壓力超前影響范圍。(一)工作面頂板管理工作面安裝液壓支架數量,采空區頂板管理方法。泵站壓力及支架初撐力要求。1、正常工作時期頂板支護方

11、式2、移架推溜、清煤及溜前作業期間安全技術要求3、特殊時期的頂板管理(1)來壓及停采前的頂板管理(2)頂板破碎時的頂板管理4、過斷層時的頂板管理(二)兩巷超前支護工作面兩順槽超前支護距離,單體規格,支護形式,防倒措施及支設要求。(三)端頭頂板管理工作面兩端頭支護形式,防倒措施及支設要求。(四)工作面安全出口的管理頂板支護要求及出口高度及寬度要求等。(五)支護材料存放管理工作面支護材料種類、數量及碼放要求等。(六)礦壓觀測礦壓觀測儀器、方法及要求。七、生產系統(一)運輸系統1、運煤系統(1)運煤設備及裝、轉載方式(2)運煤路線2、輔助運輸系統(1)回風順槽側(2)運輸順槽側(二)通風系統1、新鮮

12、風流2、乏風流(二)瓦斯抽米系統(四)供水系統1、回風順槽側2、運輸順槽側(五)排水系統1、排水方式2、排水路線運順及回順分別說明3、排水設備及管路排水能力驗算及設備、管路的選型(六)供電系統1、供電系統供電路線選擇2、工作面供電設備負荷設備名稱數量型號電機額定容量(Kvy設備總功率(Kvy額定電壓(V)額定電流(A)采煤機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乳化泵噴霧泵合計3、變壓器容量的驗算(七)通訊照明和安全監測1、通訊工作面通訊系統設備型號、設備布置及集中控制說明等。2、照明工作面及順槽照明布置位置及間距。3、安全監測系統(1)監測儀器:監測儀器型號、數量及監測的設備。(2)安設要求及位置(3)瓦斯

13、傳感器的報警濃度及斷電范圍4、監測儀器管理內容5、瓦斯監測報警斷電裝置維護,定期用標準氣樣對傳感器進行調校,并測 試其斷電功能,保證系統正常工作。八、避災路線及災害分析(一)瓦斯、煤塵爆炸及火災避災路線當發生瓦斯、煤塵爆炸及火災時,所有人員首先戴好自救器,必須選擇最短路線,沿著逆風流方向進入到新鮮風流巷道中不受災害影響的安全地點。并在運輸順槽及回風順槽各安裝兩組壓風自救裝置。避災路線:1、運輸順槽側2、回風順槽側(二)水災避災路線當發生水災事故時,所有人員必須本著人往高處走的原則,經最短的路 線撤至安全地點。避災路線選擇(三)災害分析火災、煤塵、防治水、煤與瓦斯突出、頂板等方面九、一通三防(一

14、)通風系統1、通風方式2、工作面風量計算(1)根據煤礦安全規程一百零三條的規定進行風量計算按瓦斯涌出量驗算: 3Q > 100q 采 K 采m/min式中:q-一一回采工作面瓦斯絕對涌出量,根據已經回采的5-3煤層,35303 綜采工作面實際瓦斯涌出量,在正常回采時,瓦斯涌出量為11.71m3/min ,采空區埋管抽放及高位瓦斯抽放鉆孔抽放 4.5m3左右,因此,35303綜采工作面 瓦斯涌出量取7.21m3/計算K采一一回采工作面瓦斯不均衡系數,(2)按工作面最多工作人數計算Q >4Nm3/min式中:N一一采煤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取 Np= 40(3)按采煤工作面溫度與風

15、速關系計算Q =60VSK式中:Q工作面所需風量m3/minV 工作面合理風速。510月份氣溫較高,取1.2m/s;其它月份取 1.0m/sS 有效通風斷面,取 S= 5 (M-0.3) m2M 一一煤層開采厚度,取1.8mK采煤工作面面長調整系數,取K=1.2(4)按風速進行校驗按最低風速驗算:按最高風速驗算: 根據以上風量計算結果,取最大值。(二)瓦斯管理(三)防滅火1 .煤層自然發火的征兆2 .防滅火措施1)均壓防火2)巷道準備期間的防火措施3 )加強采煤工作管理4)采煤工作面必須備有不小于90米的軟管,并要求采面進、回風巷的防塵 水管必須隨時保證距工作面出口不大于 20米,并保證隨時有

16、水,一旦采煤工作 面出現異常情況能及時充分利用防塵水管救災,同時要求回運順每隔50m有三通 閥門。3、發生火災事故時的處理(1)出現大于300?的高溫或一氧化碳0.0024%寸的處理方法(2)發生明火時的處理方法(3)滅火方法直接滅火法隔絕滅火法綜合滅火法(4)工作面設置消防器材的位置、種類及數量(四)綜合防塵1、工作面管網供水系統(1)工作面用水量(2)供水管網管徑選擇(3)供水管路的安裝2、割煤時防塵措施(1)采煤機的截齒的維護(2)采煤機的內外噴霧降塵(3)架間噴霧降塵(4)煤流運輸環節的防塵措施(5)水幕防塵設施(6)通風降塵。(7)個體防護(8)粉塵濃度的測定(9)防止煤塵爆炸的措施

17、 (10)隔絕煤塵爆炸的措施(11)防塵工作的管理十、勞動組織、正規循環和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一)工作方式(二)勞動組織工作面人員配備情況。工作面勞動組織表工 種割煤一班割煤二班檢修班工區在冊班長采煤機司機刮板機司機轉載機司機膠帶機司機支架工泵站工電站工浮煤清理工端頭維護工防塵工送飯工維修電工維修鉗工運料工油脂三鐵工材料員辦事員驗收員技 術 員區長、副區長合計(三)正規循環作業(四)綜采工作面工藝流程圖(五)工作面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工作面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廳P名稱單位指標廳p名稱單位指標1工作回走向m17截齒消耗個/萬t2工作卸卸長m18循環進度m3回米回積2 m19循環廠量t4工作回傾角度20日

18、進度m5工業儲量萬t21日r#t6回采煤量萬t22月產量t7煤層名稱23年產量萬t8煤牌號24可米期月9煤層厚度m25回采率%10煤層傾角度26采煤方法11煤谷重t/m327工作制度12煤硬度f28巷道布置13直接頂厚度m29坑木消耗nV萬t14老頂厚度m30乳化油消耗kg/萬 t15直接底厚度m31油脂消耗kg/萬 t16割煤高度m32直接工效t/工卜一、安全技術措施(一)一般要求(二) 端頭、兩順梢頂板管理1、端頭頂板管理2、巷道頂板管理(三)防治水(四) “一通三防”及安全監控(五)機電設備管理1、電氣維修2、采煤機3、刮板輸送機4、轉載機使用管理規定5、膠帶輸送機使用與管理6、液壓泵站使用管理7、油脂、乳化液管理(六)運輸管理1、工作面運輸大件措施2、慢速絞車拉大件措施3、絞車運輸措施十二、其他專項措施與管理規定(一)支架操作安全技術措施1、一般規定2、支架防滑措施3、支架防倒措施4、提架措施5、工作面調整支架安全措施6、倒架、歪架的處理及安全措施(二)更換支架部件安全技術措施1、施工準備2、設備運輸3、更換操作4、工作面液壓膠管及支架液壓配件更換5、支架檢修、更換立柱安全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