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學復習講練第3講自然界的水2份帶答案_第1頁
2018年中考化學復習講練第3講自然界的水2份帶答案_第2頁
2018年中考化學復習講練第3講自然界的水2份帶答案_第3頁
2018年中考化學復習講練第3講自然界的水2份帶答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8年中考化學復習講練第3講自然界的水2份帶答案第3講自然界的水一、選擇題1. 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源。下列標志是我國“國家節水標志”的是() 2. 下列做法不屬于愛護水資源的是()A. 植樹造林,增加植被率B. 洗菜水用來澆花C. 生活中使用無磷洗衣粉D. 向河流中排放含N、P的富營養物質3. (2017舟山)2017年,聯合國把世界水日的主題定為“廢水”,關注重點是尋找各種方式來減少和再利用廢水。以下對不同工業廢水的處理措施及對應的方法類別,都正確的是()選項 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處理措施 方法類別A 不溶性顆粒物 加明礬 結晶法B 異味物質 加活性炭 吸附法C 氯化銅 加硫酸鈉

2、 過濾法D 純堿 加石灰水 蒸餾法4. (2017重慶A卷)重慶地區水資源總量較豐富,下列有關水的說法錯誤的是()A. 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B. 可用肥皂水區別硬水和軟水C. 水通電在正極獲得氧氣D. 活性炭可將自來水變為純凈水5. (2017廣州)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工業廢水需要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B. 明礬可以使硬水轉化為軟水C. 蒸餾海水和電解水的過程中發生的都是物理變化D. 蒸餾水、自來水都是純凈物6. (2017河南化學競賽)水是生命之源,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導學號12604181)A. 水由液態變成氣態時,分子間間隔變大B. 明礬凈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膠狀物

3、能吸附懸浮的雜質C.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D. 如果將水蒸干后有固體析出,這種水樣中一定含有雜質 7. (2017邵陽)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導學號12604182)A.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以增強水的導電性B. 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得到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C. 該實驗中所得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約為21D. 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二、填空題8. (2017綏化)水是生命之源,為了人類健康,我們應該愛護水資源。請回答下列問題。(1)自制簡易凈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_性。(2)凈水器中小卵石和石英砂起到_作用。(3)在常用的凈水方法中

4、,凈化程度最高的是_。9. (2017襄陽)水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1)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用化學符號表示)。(2)如圖是“電解水實驗”示意圖,圖中試管乙中的氣體是_。(3)生活中,人們常用肥皂水檢驗漢江水樣品是硬水還是軟水。肥皂水遇_(填 “ 硬水 ” 或 “ 軟水 ” )泡沫少、易起浮渣。10. (2017棗莊節選)上善若水,水育萬物,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2)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屆“世界水日”,宣傳主題是“Waste water”(廢水)。天然水的循環是重要的水體自凈方式,其能量來自于_,屬于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3)自來水是通過水廠生產出來符合相應標準的供人們生活、生產使用的水。其生產過程中加入液氯的作用為_。11. (2017龍東)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屆“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屆“中國水周”的第一天。愛護水資源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某化學興趣小組對學校附近的水質狀況進行了相關研究調查:(1)取回水樣,靜置后過濾,實驗室過濾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_;(2)可用_檢驗該水樣是硬水還是軟水;(3)日常生活中將硬水轉化為軟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