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中醫-中醫基礎理論-病因_第1頁
廣中醫-中醫基礎理論-病因_第2頁
廣中醫-中醫基礎理論-病因_第3頁
廣中醫-中醫基礎理論-病因_第4頁
廣中醫-中醫基礎理論-病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 中醫基礎理論l要求:要求:l1.掌握中醫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掌握中醫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l3.掌握七情、勞逸、飲食內傷致病的規掌握七情、勞逸、飲食內傷致病的規律和特點。律和特點。l4.掌握水濕痰飲、瘀血、結石的基本概掌握水濕痰飲、瘀血、結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點。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點。l5.了解外傷、諸蟲、藥邪、醫過和先天了解外傷、諸蟲、藥邪、醫過和先天因素的致病概況。因素的致病概況。l病因:病因:就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六淫、癘氣、七情、飲食、勞逸、(六淫、癘氣、七情、飲食、勞逸、外傷、寄生蟲、藥邪、醫過、先天外傷、寄生蟲、藥邪、醫過、先天因素)因素)l探

2、求病因的方法:探求病因的方法:詢問發病經過,詢問發病經過,有關情況,以推求病因。對病證有關情況,以推求病因。對病證的臨床表現進行綜合分析,以(類的臨床表現進行綜合分析,以(類比)推求病因比)推求病因辨證求因。辨證求因。l分類:外感、內傷、病理產物形成及其它病因。l是指源于自然界,多以肌表、口鼻侵入是指源于自然界,多以肌表、口鼻侵入人而發病的病因。(六淫、癘氣)人而發病的病因。(六淫、癘氣)l一、概念與共同的致病特點一、概念與共同的致病特點l(一一)概念概念l六氣: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正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正常的自然界氣候。常的自然界氣候。l六淫: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

3、種外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含生物、理化因素感病邪。(含生物、理化因素)l包括:六氣太過/不及l非其時而有其氣 +人適應力l氣候變化急驟l(二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l1.外感性:外感性:多從肌表、口鼻侵入。多從肌表、口鼻侵入。l2.季節性:時令病季節性:時令病l3.地域性:地域性:與居住地區環境相關。與居住地區環境相關。l4.相兼性:相兼性:可單獨,也可相兼侵人。可單獨,也可相兼侵人。l5.轉化性:(轉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條件下,六淫致病在一定條件下,其證候可發生轉化。)其證候可發生轉化。)l1.概念:概念:凡致病具有風之輕揚、開泄、凡致病具有風之輕揚、開

4、泄、善動不居特性的外邪。(致外風病)春善動不居特性的外邪。(致外風病)春季的主氣。季的主氣。l2.風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風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l(1)風為陽邪,輕揚開泄,易襲陽位風為陽邪,輕揚開泄,易襲陽位(為(為陽邪)陽邪)二、六淫各致的性質與致病特點二、六淫各致的性質與致病特點l(2)風性善行而數變。風性善行而數變。l善行:風邪具有善動不居,游移不定的善行:風邪具有善動不居,游移不定的特性。特性。l數變:指風邪致病具有變幻無常,發病數變:指風邪致病具有變幻無常,發病迅速特點。迅速特點。l(3)風性主動。風性主動。致病具有動搖不定的特征。致病具有動搖不定的特征。l(4)風為百病之長。風為百病

5、之長。一是指風邪常兼他邪一是指風邪常兼他邪合而傷人,為外邪致病的先導。二是指合而傷人,為外邪致病的先導。二是指風邪襲人致病最多。風邪襲人致病最多。l1.概念:概念: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結、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結、收引特性的外邪稱為寒邪。(致外收引特性的外邪稱為寒邪。(致外寒病)寒為冬季主氣。寒病)寒為冬季主氣。l傷寒:傷寒:寒邪傷于肌表,阻遏衛陽。寒邪傷于肌表,阻遏衛陽。l中寒:中寒:寒邪直中于里,傷及臟腑陽寒邪直中于里,傷及臟腑陽氣。氣。l2.寒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寒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l(1)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為陰邪,易傷陽氣。l(2)寒性凝滯。寒性凝滯。(凝結、阻滯不通)(凝結、阻滯不通

6、)(3)寒性收引:寒性收引:收縮牽(拘)引。收縮牽(拘)引。l1.概念:概念:凡致病具有重濁、粘滯、趨下特性之凡致病具有重濁、粘滯、趨下特性之外邪稱為濕邪。(致外濕病)長夏之主氣。外邪稱為濕邪。(致外濕病)長夏之主氣。l2.濕邪的性質和致病特性。濕邪的性質和致病特性。l(1)濕為陰邪,易阻滯氣機,損傷陽氣。濕為陰邪,易阻滯氣機,損傷陽氣。l(2)濕性重濁:濕性重濁:重:沉重、重著。濁:混濁、穢重:沉重、重著。濁:混濁、穢濁(排泄物、分泌物)濁(排泄物、分泌物)l(3)濕性粘滯:濕性粘滯:粘:粘膩粘:粘膩癥狀的粘滯性。癥狀的粘滯性。l滯:停滯滯:停滯病程的纏綿性病程的纏綿性l(4)濕性趨下:易襲

7、陰位。濕性趨下:易襲陰位。l1.概念:概念: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斂清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斂清肅特性的外邪。(外燥病)為秋季肅特性的外邪。(外燥病)為秋季的主氣。的主氣。l溫燥:初秋,夏熱之余氣合燥。溫燥:初秋,夏熱之余氣合燥。l涼燥:深秋,近冬之寒氣合燥。涼燥:深秋,近冬之寒氣合燥。l2.燥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燥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l(1)燥邪干澀,易傷津液。燥邪干澀,易傷津液。l(2)燥易傷肺。燥易傷肺。l1.概念:概念:凡致病具有火熱升騰等特性的外邪稱凡致病具有火熱升騰等特性的外邪稱為熱邪。(致外熱病)為熱邪。(致外熱病)l溫為熱之漸,火為熱之極。溫為熱之漸,火為熱之極。l熱屬邪氣,熱多從外感

8、熱屬邪氣,熱多從外感;熱性彌散,火性結聚。熱性彌散,火性結聚。l火火-少火:溫煦、生化之正常陽氣。少火:溫煦、生化之正常陽氣。l-壯火:火熱之邪。(亢盛)壯火:火熱之邪。(亢盛)l火多由內生。火多由內生。“五氣化火五氣化火”;“五志化火五志化火”;“氣有余便是火氣有余便是火”l2.熱(火)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熱(火)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l(1)火熱為陽邪,其性炎上。火熱為陽邪,其性炎上。l(2)火熱易傷津耗氣。火熱易傷津耗氣。l(3)火熱邪易生風,動血。火熱邪易生風,動血。l(4)火熱邪易擾心神。火熱邪易擾心神。l(5)火邪易致瘡瘍。火邪易致瘡瘍。l1.概念:概念: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

9、炎熱、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熱、升散、兼濕特性的外邪。(致暑病)具明顯季升散、兼濕特性的外邪。(致暑病)具明顯季節性。(乃火熱所化,多挾濕)節性。(乃火熱所化,多挾濕)l暑病只有外感,沒有內生。暑病只有外感,沒有內生。l傷暑:起病緩,病情輕;中暑:發病急,病情傷暑:起病緩,病情輕;中暑:發病急,病情重重l2.暑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暑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l(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為陽邪,其性炎熱。l(2)暑性升散,擾神傷津耗氣。暑性升散,擾神傷津耗氣。l(3)暑多挾濕。暑多挾濕。l一、一、癘氣的基本概念癘氣的基本概念l癘氣:是一類具有強烈致病性與傳染性的外邪。癘氣:是一類具有強烈致病

10、性與傳染性的外邪。l傳染途徑:空氣、飲食、蚊蟲叮咬等。傳染途徑:空氣、飲食、蚊蟲叮咬等。l二、二、癘氣的致病特點癘氣的致病特點l1.傳染性強,易于流行。傳染性強,易于流行。l2.發病急驟,病情危篤。發病急驟,病情危篤。l3.一氣一病,癥狀相似。一氣一病,癥狀相似。l三、影響癘氣產生的因素三、影響癘氣產生的因素l1.氣候因素。氣候因素。l2.環境因素。環境因素。l3.預防措施。預防措施。l4.社會因素。社會因素。l一、一、七情的基本概念七情的基本概念l七情是指人的喜、怒、憂、思、悲、恐、七情是指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正常的情志變化。驚七種正常的情志變化。l致病條件:致病條件:突然、強

11、烈、持久(超過人突然、強烈、持久(超過人的生理調節范圍)的生理調節范圍)l七情直接影響內臟、氣血導致疾病的發七情直接影響內臟、氣血導致疾病的發生或誘發生或誘發內傷七情內傷七情l二、二、七情與內臟精氣的關系七情與內臟精氣的關系l五臟精氣血五臟精氣血物質基礎物質基礎情志活動情志活動l病理病理/生理:臟腑氣血變化影響生理:臟腑氣血變化影響情志情志變化變化三、三、七情內傷的致病特點七情內傷的致病特點(一一)直接傷及內臟直接傷及內臟l1.七情首先影響心神七情首先影響心神(各臟應之)(各臟應之)l2.七情損傷相應之臟七情損傷相應之臟l七情太過七情太過:l怒傷肝怒傷肝l傷心(喜)傷心(喜)思傷脾(心、肝、脾

12、為主思傷脾(心、肝、脾為主)l恐傷腎恐傷腎l憂傷肺憂傷肺l3.數情交織,多傷心肝脾數情交織,多傷心肝脾l4.易損傷潛病之臟腑易損傷潛病之臟腑l潛病:是指病證已經發生存在但無明顯臨潛病:是指病證已經發生存在但無明顯臨床表現是病證。床表現是病證。l(二二)影響臟腑氣機影響臟腑氣機l怒則氣上:怒則氣上:過怒則肝氣上逆,血隨氣逆。過怒則肝氣上逆,血隨氣逆。l喜則氣緩:喜則氣緩:暴喜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暴喜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l悲則氣消:悲則氣消:過度悲憂會損傷肺氣。過度悲憂會損傷肺氣。恐則氣下:恐則氣下:過恐使腎氣不固,氣泄于下。過恐使腎氣不固,氣泄于下。l驚則氣亂:驚則氣亂:突然受驚,心氣渙散,

13、神無突然受驚,心氣渙散,神無所歸。所歸。l思則氣結:思則氣結:思慮過度,致脾氣郁結。思慮過度,致脾氣郁結。l五志化火:七情所致之氣郁,過久五志化火:七情所致之氣郁,過久化熱。化熱。l(四四)多發為情志病多發為情志病l情志病:因情志刺激而發的疾病;情志病:因情志刺激而發的疾病;因情志刺激而誘發的疾病;其他原因情志刺激而誘發的疾病;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異常的病證。因所致但具有情志異常的病證。l(五五)七情變化影響病情七情變化影響病情l一、一、過勞過勞l勞力過度:勞力過度:“勞則氣耗勞則氣耗”,損傷形體,損傷形體勞神過度:勞神傷血(心脾)勞神過度:勞神傷血(心脾)l房勞過度:房勞傷精(腎)房勞過度

14、:房勞傷精(腎)l二、二、過逸過逸l氣血水不暢氣血水不暢l過逸過逸l全身虛弱(脾不健運全身虛弱(脾不健運氣血虛)氣血虛)l用腦過少,神氣衰弱用腦過少,神氣衰弱一、飲食不節一、飲食不節過饑:氣血生化乏源過饑:氣血生化乏源郁久化熱郁久化熱過飽:食積過飽:食積聚濕生痰聚濕生痰氣血不暢氣血不暢二、二、飲食不潔飲食不潔1.胃腸道病胃腸道病2.寄生蟲病寄生蟲病3.食物中毒。食物中毒。l三、三、飲食偏嗜飲食偏嗜l五味偏嗜:五味偏嗜:本臟之氣盛,而乘已所勝之本臟之氣盛,而乘已所勝之臟。臟。l寒熱偏嗜:寒熱偏嗜:l過食生冷寒涼過食生冷寒涼損脾胃陽氣損脾胃陽氣內生寒濕內生寒濕l偏嗜辛溫燥熱偏嗜辛溫燥熱胃腸積熱胃腸

15、積熱化燥傷陰化燥傷陰l偏嗜飲酒:內生濕熱偏嗜飲酒:內生濕熱l食類偏嗜食類偏嗜l水濕痰飲、瘀血、結石(既是病理產物水濕痰飲、瘀血、結石(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又是致病因素)一、一、痰飲痰飲l痰飲是機體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痰飲是機體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產物。l濕聚為水,積水為飲,飲凝成痰。濕聚為水,積水為飲,飲凝成痰。l稠濁為痰,清稀為飲,更清為水。稠濁為痰,清稀為飲,更清為水。l l 有形之痰:視之可見,聞之有聲,觸之有形有形之痰:視之可見,聞之有聲,觸之有形l痰痰l無形之痰:辨證求因無形之痰:辨證求因/治療反證治療反證l(一一)痰飲的形成痰飲的形成l外感六淫外感六淫l內傷七情內

16、傷七情肺脾腎肝肺脾腎肝氣化失常氣化失常水停而成水停而成l飲食勞逸飲食勞逸三焦膀胱三焦膀胱ll(二二)痰飲的致病特點痰飲的致病特點l1.阻滯氣血運行阻滯氣血運行l2.影響水液代謝影響水液代謝l3.致病廣泛,變化多端。致病廣泛,變化多端。l4.易擾蒙蔽心神。易擾蒙蔽心神。l瘀血是指體內血液停滯,不能正常循行。瘀血是指體內血液停滯,不能正常循行。既指積于體內的離經之血,又包括阻滯既指積于體內的離經之血,又包括阻滯于臟腑經脈內運行不暢的血液。于臟腑經脈內運行不暢的血液。l(一一)瘀血的形成瘀血的形成l外邪、情志、飲食、勞逸、外傷外邪、情志、飲食、勞逸、外傷氣氣血功能失調血功能失調瘀血瘀血l1.血出致瘀

17、血出致瘀l2.氣滯致瘀氣滯致瘀l3.因虛致瘀:因虛致瘀:陽氣不足,失于溫煦,運血陽氣不足,失于溫煦,運血無力;陰虛脈道失于濡潤而僵化。無力;陰虛脈道失于濡潤而僵化。l4.血熱致瘀:血熱致瘀:煎灼津液,迫血妄行。煎灼津液,迫血妄行。l5.血寒致瘀血寒致瘀l1.易于阻滯氣機易于阻滯氣機l2.影響血脈運行影響血脈運行l3.影響新血生成影響新血生成l4.病位固定,病證繁多病位固定,病證繁多l(三三)瘀血致病的病證特點瘀血致病的病證特點l1.疼痛:疼痛:多刺痛,固定痛,拒按,夜間多刺痛,固定痛,拒按,夜間加劇。加劇。l體表:局部青紫腫脹體表:局部青紫腫脹l2.腫塊腫塊l體內:癥塊,質硬,固定。體內:癥塊

18、,質硬,固定。l3.出血:出血:血色紫暗血色紫暗/夾有血塊夾有血塊l4.望診:望診:面色、口唇、爪甲、舌質青紫面色、口唇、爪甲、舌質青紫/晦暗;舌有瘀斑晦暗;舌有瘀斑,舌下靜脈曲張、肌膚甲舌下靜脈曲張、肌膚甲錯。錯。l5.脈象:脈象:澀、結、代澀、結、代。l是指體內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滯為病的砂石樣病是指體內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滯為病的砂石樣病理產物或結塊。理產物或結塊。l(一一)結石的形成結石的形成l1.飲食不當:飲食不當:偏嗜肥甘厚味,偏啖酒酪,內生偏嗜肥甘厚味,偏啖酒酪,內生濕熱,淤結成石;或空腹食柿;或水質問題。濕熱,淤結成石;或空腹食柿;或水質問題。l2.情志內傷:情志內傷:肝失疏泄,膽汁蘊結肝失疏泄,膽汁蘊結,煎熬成石。煎熬成石。l3.服藥不當。服藥不當。l4.體質差異體質差異l5.久病損傷久病損傷l(二二)結石的致病特點結石的致病特點l1.多發于肝膽、胃、泌尿系多發于肝膽、胃、泌尿系l2.病情較長,病情輕重不一。病情較長,病情輕重不一。l3.易阻滯氣機,損傷脈絡。易阻滯氣機,損傷脈絡。l水濕停滯水濕停滯-痰痰有形的病理產物有形的病理產物l血液瘀阻血液瘀阻-瘀瘀阻滯氣機阻滯氣機互相影響互相影響l濕熱煎熬濕熱煎熬-石石病程長病程長,致病廣致病廣l l一、外傷一、外傷l二、諸蟲二、諸蟲l三、藥邪三、藥邪l藥邪:是指因藥物加工、使用不當而引起疾病藥邪:是指因藥物加工、使用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