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工井施工有限空間施工方案_第1頁
電纜工井施工有限空間施工方案_第2頁
電纜工井施工有限空間施工方案_第3頁
電纜工井施工有限空間施工方案_第4頁
電纜工井施工有限空間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萬年橋220千伏變電站110千伏出線(一期)工程有限空間作業施工方案及措施天津xx電力建設發展有限公司2020年04月萬年橋220千伏變電站110千伏出線(一期)工程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施工方案審批頁批準:(企業技術負責人)日期:審核:(公司安質部)日期:審核:(公司技木部)日期:編制:(項目總工)日期:一、編制目的1二、主要工程量1三、施工地點及日期1四、工作基本流程1五、安全措施2六、氣體檢測技術措施3七、項目管理組織機5八、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5九、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備設施 8一、編制目的為進一步落實國網天津電力公司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工作要求,預防和 控制因在有限空間內作業中毒、窒息等安全

2、生產事故的發生,切實保護作業人員 在本次工井內部電纜展放施工中的生命安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有關標準,結合現場施工過程中的實際情況,特編寫此施力'tK 0二、主要工程量1)打斷海潮西沽支線,由萬年橋站新出1回110kV線路與海潮西沽支線(西沽 側)對接,形成萬年橋站到西沽站的1回110kV電源2)打斷葛海西柄支線,由萬年橋站新出1回110k v線路與海潮西沽支線(西 潔側)對接,形成萬年橋站到西沽站的1回110kV電源。3)將110kV葛潮、葛海線于現狀110kV葛潮70#、葛海56件丁斷,并將此塔及 其至潮音寺變電站的架空線拆除,然后于其東南側新設N

3、1塔,N1塔與現狀110kV 葛潮69#、葛海55珊進行雙回架空連接,繼而由萬年橋220kV站新設2回110kV 電纜線路與原葛潮、葛海線(葛潔側)對接。形成萬年橋葛及萬年橋 大沽的兩回 110kV聯絡線;4)將原葛海線電纜由葛海線終端平臺摘下 ,然后重新與原葛潮線對接,形成 潮音寺至海門的電源線貫通;然后由萬年橋220kV站新設1回110kV電纜線路至 該海潮線(原葛潮線)的架構處,與葛潮線(海門側)T接,形成萬年橋至潮音寺海 門110kV聯絡線上的1回T接線。三、作業位置施工地點:本工程新建電纜工井。四、工作基本流程1 .有限空間作業任務的確定2 .進行作業風險識別,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及措施

4、。3 .填寫國網天津電力公司有限空間作業申請單,經領導審批簽字。4 .對進行有限空間作業人員培訓,(培訓包含氣體檢測儀的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防護、有限空間作業的風險及預防措施)工作任務明確。5 .對所施工的工井打開井蓋通風 30分鐘,對工井內現有氣體進行排放,通風 后再用氣體檢測儀器對工井內部氣體進行至少3次氣體監測,每次間隔15分鐘。同時對工井內進行機械設備通風。6 .氣體合格后方可下井布置作業,若氣體監測不合格需利用機械通風設備進行 持續通風,監測合格后方可繼續下井布置作業,通風設備不可停止或間斷。7 .若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響應應急預案。8 .施工完畢后,將暫時封閉的排管封閉物拆除,安

5、全工器具和施工工器具清點 整理,待人員撤離有限空間工作區域后,再關閉機械通風設施,人員點名后 方可離開施工現場。五、安全措施(一)作業前1 .對有限空間作業應做到“線通風、再檢測后監護在進入”的原則。在作業環 境條件可能發生變化時,應對作業場所中危害因素進行持續檢測,作業人員 工作面發生變化時,視為進入新的有限空間,應重新檢測后在進入。2 .對有限空間作業應確認無許可和許可性區別。3 .檢測有害氣體的物質濃度,未經許可所有人員禁止進入有限空間。4 .分析合格后編制施工方案,再辦理進入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審批表。5 .應選用合格、有效的氣體檢測儀設備,使用前應先進行氣體測試試驗,試驗 合格后再進場應

6、用。6 .應急救援人員必須在距施工現場 30米內待命,要求配備正壓式呼吸器或長 管面具等隔離式呼吸器具、擔架、安全繩、救生索、安全梯、頭頂照明燈、 應急通訊報警器材。7 .現場設立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警示牌。8 .建立健全通訊系統,保證作業人員能與監護人進行有效的安全、報警、撤離 等雙向信息交流。(二)作業中1 .所有有關人員均應遵守有限空間作業的職責和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2 .施工作業期間機械通風設備未經許可禁止關閉或暫停,發現故障立即排查及時更換備用的機械通風設備。3 .機械設備的運動、活動部件都應采用封閉式屏蔽,各種傳動裝置應設置防護 裝置。采用的電源應

7、確保安全。4 .有限空間的施工區域應設置防護欄和警示標志,如夜間施工應設置警示燈, 及加設照明裝置。5 .當工作面的作業人員意識到身體出現異常癥狀時,應及時及時向監護者報 告,并可自行撤離有限空間工作面,不得強行作業,氣體檢測負責人立即對 工作面進行氣體檢測。6 . 一旦發生事故,所有相關人員應迅速撤離現場,并及時查明原因,立即采取 有效、正確的措施進行急救,注意防止因施救不當造成事故擴大。(三)作業后1 .清理現場,做到文明施工的標準化2 .作業完成后,實施班后會,總結今天施工中的安全、技術等問題,并詢問個 別施工人員的心得體會,總體考量施工中的交叉作業的安全隱患排查,施工 人員與安全監護人

8、員的相互溝通效果,安全質量是否存在實質性問題,及處 理意見。六、氣體檢測技術措施1 .選用氣體檢測設備時,應根據有限空間存在的氣體危害而定。電纜隧道、電 纜管井作業,一般應選用四合一復合性氣體檢測儀(包括:氧氣、可燃氣、 硫化氫、一氧化碳)。儀器應直接讀數,并具有聲、光、振動報警功能和數 據存儲功能。根據井深不同選用相應的測試采樣管。2 .各類氣體檢測范圍警告數值,正常的含氧量為19.5%-22% (VOL體積百分含 量):可燃氣體的濃度應低于爆炸下的10% (10%LEL :有毒氣體的濃度, 須低于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1-2007所規定的濃度要求(如:硫化氫10mg/m3

9、; 一氧化碳20mg/m3)。各單位應核實、正確設 置氣體檢測的報警值。3 .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項目部嚴格執行“先檢測、后作業”的原則,根據作 業現場和周邊環境情況,檢測有限空間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在作業環境條 件可能發生變化時,對作業場所中危害因素進行持續或定時檢測。對隨時可能產生有害氣體或進行內防腐處理的有限空間作業時,每隔30分鐘進行分析如有一項不合格以及出現其他情況異常,立即停止作業并撤離作業人員; 現場經處理檢測符合要求后,項目部重新進行審批并安排繼續作業。實施檢 測時,檢測人員必須處于安全環境,未經檢測或檢測不合格的,嚴禁作業人 員進入有限空間進行施工作業。4 .檢測指標包括氧濃

10、度值、易燃易爆物質(可燃性氣體、爆炸性粉塵)濃度值、 有害氣體濃度值5 .等檢測工作要求符合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GBZ159.6 .做到有限作業空間內氣體排放暢通,對于工井排管施工時,應采用氣球、管 口蓋或封堵泥暫時將無水排管孔內封堵,預防其他工井內氣體循環,減少氧 氣輸送空間,降低井內排放氣體負荷總量。7 .機械通風點的放置要求,根據風向在下風口處工井口安置機械通風設備,通 風設備接地牢固可靠,絕緣性能可靠。(附圖)I"排風示意圖8 .根據井內的不可估計氣體密度分析的不同,可在井內設高、中、低三個位置 的檢測點,確保檢測科學,確保檢測面的廣泛化(附圖)I體檢潮高度

11、參照小總圖氣體檢椅點七、項目管理組織機本工程由天津三源電力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施工,施工組織管理人員詳見:管理組織結構圖建設單位代表公司總經理王公司主管經理 馮冠項目經理王監理單位代表李亮專職質量員顧專職技術員李專職安全員付專職材料員吳小,現場負責人施工一隊施工二隊八、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為確保有限空間作業人員生命財產安全,根據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教材 的要求,現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特編制本應急預案。(一)危險源及危險性評估有限空間作業主要危險源為:缺氧窒息、中毒、燃爆、淹溺、高處墜落、觸電、機械傷害以上危險源如果達到了立即威脅生命和健康濃度(IDLH)就會對人造成傷亡事故,因此定位高度危險源。

12、(二)應急預案啟動程序1 .預案預警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后,檢測人員進行不間斷檢測,當發現氣體檢測 儀數據迅速升高立即通知監護人員,監護人員向現場負責人發出危險預警信號, 并向作業人員發出撤離信號;2 .預警響應現場負責人接到預警信號后立即下達啟動有限空間應急預案指令,各小組按照預定搶救程序進行搶救。工井被急救人員示意圖:三角架體井11有限空間作業(I .井內) 飛人員急救示意圖 !-11 n n(三)應急處置方案1.發生事故后后勤保障組立即向上級報告并撥打119和110,以盡快得到消防隊員和急救專業人員的救助。2 .應急救援分為:自救、無需進入救援、進入救援。如消防和急救人員不能及時到達

13、事故現場而組織救援時:盡可能采用非進入救援;救援人員未經批準, 不得進入有限空間進行救援;以下情況采取最高級別防護措施后方可進入救 援:有限空間內有害環境性質未知;缺氧或無法確定是否缺氧;空氣污染濃 度未知、達到或超過IDLH濃度。3 .自救:由于危害的緊急性與急迫性,并且進入人員最清楚其自身的狀況與反 應,通過自救方式進行撤離比等待其他人員的救援更快、更有效,同時,有 可避免其他人員的進入。因此,進入作業的過程中,如果作業人員發現缺氧 或檢測儀器出現報警時,必須 立即停止作業,并迅速撤離。4 .無需進入的救援:當作業人員失去直覺,上方作業人員通過系在5 .進入作業人員身上的全身式安全帶和安全

14、純,將作業人員拉出作6 .業場所,在地面采取有效心肺復蘇術等措施進行救護。7 .進入式救援:由于作業人員無法自行離開危險場所、無需進入救8 .援失敗時,經現場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采取進入式救援。救援方法如下:向對 作業環境不間斷送風,檢測人員持續監測有害氣體濃度,進入救援人員佩戴 正壓式呼吸器、防暴照明燈、防暴通訊器材進入有限空間,隨時向地面負責 人報告情況,將作業人員拖到井口,地面作業人員利用三腳架將受傷人員拉 出有限空間,后勤保障急救人員對受傷人員采取心肺復蘇術,直到專業救護 人員到現場受傷人員接受專業救護后方可停止心肺復蘇術。(四)應急救援組織應急救援組組長:XXX155226XXXX應急救

15、援組副組長:XXX155226XXXX應急救援組副組長:XXX155226XXXX應急救援組成成員:1、XXX (通信指揮)電話155226XXXX2、XXX (物資供應)電話155226XXXX3、XXX (車輛調度)電話155226XXXX4、XXX (現場救援)電話155226XXXX5、XXX (現場救援)電話155226XXXX(五)救援小組職責(1)組長是組織全面救援工作的總指揮;(2)副組長負責協調總指揮和現場指揮工作;(3)柏勇負責報警和通知周邊的人員疏散及接應救援車輛;(4)王玉剛負責物資搶險救援工作組織義務;(5)柏富斌負責電力、能源的供應和切斷工作;(6)柏富錦負責人員的疏散和清點的工作;(7)陳麗梅負責車輛調控、接送傷員就醫的工作。應急救援小組是在應急情況下啟動的組織,在采取救援行動時第一考慮人員 的救護,在人員救援完成后在考慮其他財產的救護。救援順序為:人員救助、醫 療救護、工程搶險、警戒與交管、人群疏散、環境保護、現場監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