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光學系統 I_第1頁
典型光學系統 I_第2頁
典型光學系統 I_第3頁
典型光學系統 I_第4頁
典型光學系統 I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目視光學系統目視光學系統 141 眼睛的結構及其特性眼睛的結構及其特性1. 眼睛的結構眼睛的結構2. 眼睛的調節眼睛的調節 水晶體到網膜的距離是不變的。觀水晶體到網膜的距離是不變的。觀察不同距離的物體,水晶體的焦距自動察不同距離的物體,水晶體的焦距自動改變,使象清晰地成在網膜上。眼睛對改變,使象清晰地成在網膜上。眼睛對不同距離的物體的自動調焦的過程稱為不同距離的物體的自動調焦的過程稱為眼睛的調節。眼睛的調節。 遠點:眼睛自動調焦所可能看清最遠的點遠點:眼睛自動調焦所可能看清最遠的點近點:眼睛自動調焦所可能看清最近的點近點:眼睛自動調焦所可能看清最近的點明視距離:正常眼最方便和

2、最習慣的工作距離,它等于明視距離:正常眼最方便和最習慣的工作距離,它等于-250mm。 3. 眼睛的視角眼睛的視角 物體在網膜上所成象的大小決定于物體在網膜上所成象的大小決定于物體對人眼的張角,稱之為視角。物體對人眼的張角,稱之為視角。 同一位置,不同大小的物視角不同;同一位置,不同大小的物視角不同;同一物體,不同位置視角不同;同一物體,不同位置視角不同;4. 眼睛的缺陷及校正眼睛的缺陷及校正正常眼:遠點在無限遠,水晶體的像方焦點正常眼:遠點在無限遠,水晶體的像方焦點F在視網膜上。在視網膜上。近視眼:近視眼:F在視網膜前,戴負透鏡校正。在視網膜前,戴負透鏡校正。正常眼:正常眼:F在視網膜后,戴

3、正透鏡校正。在視網膜后,戴正透鏡校正。視度視度:非正常眼遠點距離的倒數,非正常眼遠點距離的倒數,R1/r (單位:折光度(單位:折光度 )視網膜上兩個像大小的比值等于相應的兩個視角正切的比值。視網膜上兩個像大小的比值等于相應的兩個視角正切的比值。眼鏡片的像方焦點正好和非正常眼的遠點重合。眼鏡片的像方焦點正好和非正常眼的遠點重合。4. 極限分辨角極限分辨角 所能辨別靠近的兩個點的極限值稱為所能辨別靠近的兩個點的極限值稱為分辨率分辨率。這剛能被眼睛。這剛能被眼睛分辨開的兩個點對眼睛的物方節點所張的角度,稱為分辨開的兩個點對眼睛的物方節點所張的角度,稱為極限分辨角極限分辨角。眼睛的眼睛的分辨率和極限

4、分辨角成反比分辨率和極限分辨角成反比。 D22. 1mmDmmDmm014526626/00055. 022. 1 由衍射理論:由衍射理論:若取若取 =0.00055mm,則眼睛的極限分辨角為,則眼睛的極限分辨角為: 5. 視角放大率視角放大率 目視光學儀器是幫助人眼擴大視覺功能的,它的作用大小用目視光學儀器是幫助人眼擴大視覺功能的,它的作用大小用視角放大率來描述。視角放大率來描述。 視網膜上像的大小和視角的正切成正比,因此,把同一目視網膜上像的大小和視角的正切成正比,因此,把同一目標用儀器觀察的視角標用儀器觀察的視角儀儀 和人眼直接觀察的視角和人眼直接觀察的視角 眼眼 二者正二者正切之比稱為

5、目視光學儀器的切之比稱為目視光學儀器的“視角放大率視角放大率”。眼儀tgtg 視角放大率實際表示了用儀器觀察和用人眼直接觀察時,視角放大率實際表示了用儀器觀察和用人眼直接觀察時,視網膜上像的大小之比,它描述了儀器放大作用的大小。視網膜上像的大小之比,它描述了儀器放大作用的大小。 143 放大鏡放大鏡fmm2500一、一、放大鏡的放大率放大鏡的放大率 注:注:目視光學儀器目鏡的工作原理和視角放大率的計算與放大鏡完目視光學儀器目鏡的工作原理和視角放大率的計算與放大鏡完 全相同。全相同。二、二、放大鏡的光束限制和視場放大鏡的光束限制和視場 zzzlahtglhtglahtg21tgfy22zlhy0

6、5002注:注:放大鏡的視場與放大率、放大放大鏡的視場與放大率、放大 鏡口徑、觀察距離有關。鏡口徑、觀察距離有關。 144 顯微系統顯微系統一、一、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及視角放大率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及視角放大率 1111ffx22250fmm2121250ffmm21ffffmm250例:用兩個焦距都是例:用兩個焦距都是50mm的正透鏡組成一個的正透鏡組成一個10倍的顯倍的顯微鏡,問物鏡、目鏡的倍率及物鏡和目鏡之間的間隔?微鏡,問物鏡、目鏡的倍率及物鏡和目鏡之間的間隔?二、二、顯微鏡的光束限制顯微鏡的光束限制 1. 孔徑光闌:孔徑光闌:a. 單組低倍顯微物鏡,鏡框是孔徑光闌;單組低倍顯微物鏡,鏡框是

7、孔徑光闌; b. 復雜物鏡一般以最后一組透鏡的鏡框作為孔徑光闌;復雜物鏡一般以最后一組透鏡的鏡框作為孔徑光闌; c. 對于測量顯微鏡,孔闌在對于測量顯微鏡,孔闌在物鏡的象方焦面上,構成物方遠心光路。物鏡的象方焦面上,構成物方遠心光路。 用顯微鏡觀察體時,眼瞳應與出射光瞳重合。用顯微鏡觀察體時,眼瞳應與出射光瞳重合。 若孔闌設置在物鏡像方焦面,則出瞳位于顯微系統后焦面上。若孔闌設置在物鏡像方焦面,則出瞳位于顯微系統后焦面上。若孔闌位置不同,與光學筒長若孔闌位置不同,與光學筒長相比為一小量,則出瞳可近似認為在相比為一小量,則出瞳可近似認為在目鏡像方焦面附近一固定位置。目鏡像方焦面附近一固定位置。2

8、. 顯微系統的出射光瞳直徑顯微系統的出射光瞳直徑 顯微鏡應滿足正弦條件,有顯微鏡應滿足正弦條件,有 :UnyyUnsinsinUtgfa目Ufasin目物物fyy1UnfUsinsin物NAfUnfa顯顯sinUnNAsin令令NA NA 稱為顯微鏡的數值孔徑,是表征顯微鏡特性的重要參量稱為顯微鏡的數值孔徑,是表征顯微鏡特性的重要參量 NAD5003. 顯微鏡的視場光闌和視場顯微鏡的視場光闌和視場 在顯微物鏡的象平面上設置了視場光闌來限制視場。由于顯微物在顯微物鏡的象平面上設置了視場光闌來限制視場。由于顯微物鏡的視場很小,而且要求象面上有均勻的照度,故不設漸暈光闌。鏡的視場很小,而且要求象面上

9、有均勻的照度,故不設漸暈光闌。 顯微鏡的視場以線視場,即成像物體的最大尺寸表示,它由視顯微鏡的視場以線視場,即成像物體的最大尺寸表示,它由視闌的大小決定。線視場闌的大小決定。線視場y與視闌大小與視闌大小y的關系為:的關系為:物yy224. 顯微鏡的景深顯微鏡的景深 顯微鏡的放大率越高,數值孔徑越大,景深越小。顯微鏡的放大率越高,數值孔徑越大,景深越小。 NAnmmNAf ndx2502三、顯微鏡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三、顯微鏡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1. 分辨率(用分辨距離分辨率(用分辨距離表示)表示)1)兩個發光點的分辨率:)兩個發光點的分辨率:NAUn61. 0sin222. 12)不發光物體的

10、分辨率:)不發光物體的分辨率:NANA5 . 0垂直照明:垂直照明:傾斜照明:傾斜照明:NA NA , 時,時, ,分辨率,分辨率(浸液物鏡,紫光光源)(浸液物鏡,紫光光源)2. 有效放大率有效放大率便于眼睛分辨的角距離為便于眼睛分辨的角距離為 42該角距離在眼睛的明視距離該角距離在眼睛的明視距離250mm250mm處所能分辨的距離處所能分辨的距離,可表示為:,可表示為:換算到物空間,換算到物空間, ,取,取NA5 . 0設所用照明的平均波長為設所用照明的平均波長為0.00055mm, 有有近似為:近似為: 顯微鏡的放大率取決于物鏡的分辨率或數值孔徑。當使用比有效顯微鏡的放大率取決于物鏡的分辨

11、率或數值孔徑。當使用比有效放大率下限放大率下限(500NA)更小的放大率時,不能看清物鏡已分辨出的某些更小的放大率時,不能看清物鏡已分辨出的某些細節。若用比有效放大率上限細節。若用比有效放大率上限(1000NA)更高的放大率,是無效放大,更高的放大率,是無效放大,并不能使被觀察物體的細節更清晰。并不能使被觀察物體的細節更清晰。 四、顯微物鏡四、顯微物鏡主要光學特性參數有:主要光學特性參數有:1. 放大率放大率 :物1f 物2. 數值孔徑數值孔徑NANA:NANA決定了物鏡的分辨能力決定了物鏡的分辨能力4. 工作距離:從物鏡的第一個面頂點到物面的距離。工作距離:從物鏡的第一個面頂點到物面的距離。

12、 5. 物鏡的通光口徑:物鏡的通光口徑:UnNAsintgUlD 23. 線視場:線視場:顯微物鏡的基本類型:顯微物鏡的基本類型:五、顯微目鏡五、顯微目鏡主要光學特性參數有:主要光學特性參數有:1. 視覺放大率:視覺放大率:目f 25002. 目鏡的線視場(由視場光闌的大小決定)目鏡的線視場(由視場光闌的大小決定)3. 鏡目距(出瞳距離):鏡目距(出瞳距離):mmlZ64. 目鏡的通光口徑:目鏡的通光口徑: 由漸暈系數及幾何關系決定由漸暈系數及幾何關系決定例:一個顯微鏡物鏡的垂軸放大倍率為例:一個顯微鏡物鏡的垂軸放大倍率為-3-3倍,數值孔徑為倍,數值孔徑為0.20.2,共軛距,共軛距L L為

13、為180180毫米,物鏡框為孔闌,目鏡焦距為毫米,物鏡框為孔闌,目鏡焦距為3030毫米,求毫米,求顯微鏡的視覺放大率顯微鏡的視覺放大率物鏡焦距物鏡焦距物鏡的物象距物鏡的物象距出瞳直徑出瞳直徑出瞳距離(鏡目距)出瞳距離(鏡目距)斜入射光照明,波長為斜入射光照明,波長為0.550.55微米,求其分辨率微米,求其分辨率物鏡通光孔徑物鏡通光孔徑系統的總焦距系統的總焦距 六、顯微鏡的照明系統六、顯微鏡的照明系統1. 透明物體:利用照明系統發出的光線直接照射到物體上,經過透透明物體:利用照明系統發出的光線直接照射到物體上,經過透射后,進入顯微鏡成像。射后,進入顯微鏡成像。1)臨界照明:)臨界照明:a)特點

14、:)特點: 光源經過聚光鏡所成之像與物平面重合光源經過聚光鏡所成之像與物平面重合 相當于物平面上置光源相當于物平面上置光源b)光路圖:)光路圖:c)缺點:光源表面亮度不均勻或明顯表現出燈絲的結構,影響)缺點:光源表面亮度不均勻或明顯表現出燈絲的結構,影響顯微鏡的觀察效果。顯微鏡的觀察效果。d)要求:)要求: 聚光鏡應有與顯微物鏡相同或稍大的聚光鏡應有與顯微物鏡相同或稍大的NANA 聚光鏡前放置的可變光闌為聚光鏡的孔闌聚光鏡前放置的可變光闌為聚光鏡的孔闌 改變孔闌大小,可改變進入物鏡光束的孔徑角,使之與改變孔闌大小,可改變進入物鏡光束的孔徑角,使之與物鏡的物鏡的NANA相適應相適應 瞳瞳 瞳,視

15、場瞳,視場 視場視場2)柯拉照明:)柯拉照明:a)特點:把)特點:把光源像成在物鏡入瞳面上。光源像成在物鏡入瞳面上。 b)光路圖:)光路圖:c)優點:可消除臨界照明物平面上光照度不均勻的特點。)優點:可消除臨界照明物平面上光照度不均勻的特點。d)要求:)要求: 光源通過前置鏡光源通過前置鏡L L成像在聚光鏡前可變光闌成像在聚光鏡前可變光闌J J2 2上,聚光鏡再上,聚光鏡再把此光源像再次成在物鏡的入瞳上;在緊靠把此光源像再次成在物鏡的入瞳上;在緊靠L L后面設另一可變光闌后面設另一可變光闌J J1 1,具有均勻的亮度,被聚光鏡成像在物面上。調節具有均勻的亮度,被聚光鏡成像在物面上。調節J J2

16、 2 ,可使之與不同數,可使之與不同數值孔徑的物鏡相匹配;調節值孔徑的物鏡相匹配;調節J J1 1 ,可改變物平面上的照明范圍,使之能,可改變物平面上的照明范圍,使之能與不同倍率物鏡的視場相適應。與不同倍率物鏡的視場相適應。 視場視場 瞳,瞳瞳,瞳 視場視場2. 非透明物體的照明系統:非透明物體的照明系統: 不透明物體利用側面自然光或不透明物體利用側面自然光或側面加小燈泡進行照明,靠物體側面加小燈泡進行照明,靠物體的反射光或散射光進入物鏡成像。的反射光或散射光進入物鏡成像。另外,利用物鏡本身兼作聚光鏡。另外,利用物鏡本身兼作聚光鏡。光源經半透半反鏡和顯微物鏡照光源經半透半反鏡和顯微物鏡照明物體

17、,物體的反射光再經物鏡明物體,物體的反射光再經物鏡和半透半反鏡成像。和半透半反鏡成像。3. 暗場照明:暗場照明: 利用特殊的照明系統實現傾斜照射試樣,主要的照明光線利用特殊的照明系統實現傾斜照射試樣,主要的照明光線不能進入物鏡視場,而能夠進入物鏡成像的只是試樣表面的不能進入物鏡視場,而能夠進入物鏡成像的只是試樣表面的微粒所散射或衍射的光線。微粒所散射或衍射的光線。 148 望遠系統望遠系統一、工作原理及光學特性參數一、工作原理及光學特性參數光學參數:光學參數: f f1 1、f f2 2、D/ D/ ff、2 2、2 2、D D、DD D D物物、 D D目目、 l lZ Z 2121212f

18、fffff二、視覺放大率二、視覺放大率21fftgtgtgtg眼儀 tgftgf212122fDfDDD三、分辨率及工作放大率三、分辨率及工作放大率望遠鏡的分辨率用極限分辨望遠鏡的分辨率用極限分辨角來表示角來表示 :mmD014 若設人眼的分辨率為若設人眼的分辨率為 60 06 3 . 201406mmDmmD D與與成反比,與分辨率成正比成反比,與分辨率成正比以上求得的視覺放大率是滿足分辨率要求的最小視覺放大率,稱之為以上求得的視覺放大率是滿足分辨率要求的最小視覺放大率,稱之為正常放大率。正常放大率。 工作放大率:是正常放大率的工作放大率:是正常放大率的1.52倍倍1. 開普勒望遠鏡開普勒望遠鏡21ffDDtgtg1fytg1)2) 筒長:筒長: L= f f1 1+ f+ f2 23) 出瞳距(鏡目距)出瞳距(鏡目距)lz zLlz2111fllzz四、望遠鏡系統的光束限制四、望遠鏡系統的光束限制2. 伽利略望遠鏡伽利略望遠鏡五、望遠物鏡五、望遠物鏡主要光學參數:主要光學參數: D/ D/ ff、ff、2 2 這些特性參數決定了望遠鏡的分辨率,像的主觀亮度,這些特性參數決定了望遠鏡的分辨率,像的主觀亮度,和系統的外形尺寸。和系統的外形尺寸。六、望遠目鏡六、望遠目鏡1、目鏡的視場角:、目鏡的視場角: tgtg2、鏡目距:、鏡目距: l 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