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單元同步測試四參考word_第1頁
九年級單元同步測試四參考word_第2頁
九年級單元同步測試四參考word_第3頁
九年級單元同步測試四參考word_第4頁
九年級單元同步測試四參考word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九年級單元同步測試思 想 品 德(第四單元)說明:試題共80分,考試時間60分鐘。請將選擇題答案填寫在答題表格內。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2分)1、鄧小平同志說:“我們共產黨人既有最高理想,在不同歷史階段又有代表那個階段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奮斗綱領。”那么,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實現共產主義 B推翻帝、官、封三座大山的統治 C建立新中國 D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線。失去了路線,只好停止前進了。生活既然沒有目的,精力也就枯竭了。”這話告訴我們 A美好人生需要遠大理想 B樹立理想就會有

2、美好生活 C實現理想需要人生規劃 D生活是否幸福與理想無關3、中央電視臺有則廣告:“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少兒節目有這樣一句話:“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這兩句話 A意思是說只要你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B表明人生需要理想,才會一程一程向前推進 C說明只要樹立理想就能獲得成功 D告訴我們有付出就能有收獲4、小紅的媽媽是一位教師,小紅受媽媽影響,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立志做一位優秀的幼兒教師。小紅的這一志向,屬于她的 A學業理想 B職業理想 C道德理想 D生活理想5、世界是在發展變化的。要推動理想的實現,我們必須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具體理想,以 A縮短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B拉大理想與現實的距離C適應自

3、己的需要 D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優勢6、和諧社會,人人共享;促進和諧,人人有責。作為當代中國青年,我們應該自覺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 具有開放的胸懷,并富于創造精神 自覺行使建議權和監督權,盡到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 遵紀守法,做負責任的公民A B C D7、右圖告訴我們我國尚未進入小康社會 我國已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 我國還有部分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各地區之間發展很不平衡 我國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不平衡的小康 A B C D8、古人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實質上是強調 A人活著就是為了含辛茹苦 B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C牢記并發揚

4、艱苦奮斗精神 D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9、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退休了,他在跟大學生演講時多次說過:“靠愿望和祈禱是不行的,實現理想必須動手去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些話告訴我們A只要動手去做就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B任何理想的實現都離不開艱苦奮斗 C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 D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 / 710、“所有成功的大門都是虛掩著的。不過,虛掩著的大門不會自動打開請你進去,而是要靠你的雙手用力才能把它推開。”這句格言告訴我們 A只要付出不懈努力就會獲得成功 B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于良好的機遇C個人努力是獲得成功的唯一條件 D艱苦創業

5、是實現理想的必由之路11、2009年4月23日,復旦大學正式將38歲的遼寧三輪車夫蔡偉列入博士生擬錄取名單。蔡偉僅有高中文憑,當過工人、擺過小攤,但憑借著20多年的不懈努力自學,終于獲得讀博機會。三輪車夫蔡偉的成才經歷啟示我們 要珍惜在學校學習的機會 要學會積極、主動、自覺地學習 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機遇永遠垂青有充分準備之人 A B C D12、以下關于學習壓力的看法全面的是A學習壓力可以激發我們的干勁和潛能        B學習壓力會使焦慮不斷增加C學習沒有壓力可能使我們的學習覺得非常輕松D適度的學習壓力會使我們表現得更加積極,過度的學習

6、壓力則影響我們水平的發揮13、在學習中,我們經常看到這種現象:有的同學平時很好,但考試時卻考不出好成績,而有的同學平時學習不是很拔尖,考試成績卻很好。這些現象給我們的啟示是A平時學習不要太用功,考試時臨場發揮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B學習壓力越小越好C正確認識學習壓力和克服考試焦慮是考試取得成績的重要條件D只要正確認識學習壓力和克服考試焦慮就能取得好成績14、在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有的同學的可選項比較多,有的同學的可選項少或極少。產生這個區別的根本原因是 A家庭條件的不同 B個人準備的不同 C學習環境的不同 D人生追求的不同15、我們即將畢業,應做好升學或職業選擇的心理準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沒有

7、必要現在就開始認真思考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B在現實社會中,考慮未來職業選擇應以個人興趣為出發點C在現實社會中,一旦選擇職業后就專心工作,不必繼續學習D無論升學還是就業都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16、2009年8月13日人民日報載文指出,學習是我們增長才干、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如果我們不抓緊學習、不抓好學習,不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就難以完成肩負的歷史責任,甚至難以在這個時代立足。為此,我們應該做到 A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B理智面對學習的壓力 C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D終身學習,持續發展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8分)17

8、、忘記遠大理想(共產主義理想)只顧眼前,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離開現實工作(共同理想)而空談遠大理想,就會脫離實際。這是因為A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必然趨勢 B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C最高理想可以取代共同理想 D實現共同理想為實現最高理想提供物質條件和思想基礎 18、2010年世博會在中國上海舉行,開放的中國和騰飛的上海本身就是2010年世博會最好的品牌。上海世博會以中國的國家品牌和上海的城市品牌為依托,立意高遠、別具風格。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因此我們青少年學生應該A樹立全球觀念,迎接機遇與挑戰 B關心祖國和世界的發展 C培養開放、平等、參與的國際意識 D努力

9、學習,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19、九年級2班李麗的理想是成為航天科學家,做夢都想成為一個清華大學的學子,于是她目前要報考汕頭金山中學,并且做好各科的復習計劃、安排好每天的復習時間。她每天都積極備考,風雨無阻,精力充沛,終于完成第一個目標,考上了金山中學。這說明 A只要對理想作出規劃就能實現夢想 B有了理想的目標才不會迷失方向C實現理想,需要對人生作出規劃 D理想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做出努力,理想就不會是夢想20、第24屆廣東省青少年創新大賽以“體驗·創新·成長”為主題,旨在推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蓬勃發展,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青少年為本,廣泛普及科學知識,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質,

10、鼓勵優秀人才的涌現。之所以要大力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是因為 A創新精神是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B我國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C創新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 D具備創新精神,我們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開辟新的天地21、一些同學每次考試前總會覺得身體不適,而考后卻能自愈,這是一種典型的“考試焦慮癥”。要克服這種現象,這些同學應該 A進行自我激勵,增強取勝的信心 B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進行適度運動 C認真學習,充分準備,以實力增強信心 D考試前把學習放在一邊,徹底放松身心22、當前許多城市提出建設學習型城市,努力構建社會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和網絡,培養和造就各類人才。建設學習型城市 A是

11、發展先進文化的一種有效形式 B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質 C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 D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三、綜合探究題(30分)(一)簡答題:(6分)材料:某農校果林專業的小輝畢業了。父親要他留在城里工作。小輝想,我學的是果林專業,應當回到農村的廣闊天地里去干一番事業。他的決定在家里引起了軒然大波。家里節衣縮食供他上學,就是為了讓他跳出農門,誰料他卻回家種地。“你走,我沒有你這樣的不孝之子!”他提著行李走進家門的時候,父親把他大罵一頓。難道回鄉真的錯了嗎?他望著遠方的一片蔥蘢,那是家鄉的800畝蘋果園。由于不會科學栽培,到了結果年限的果樹仍然不掛果,村里的人早就叫苦不迭

12、了。這里難道不是我實現理想的沃土嗎?小輝在果園里搭了一個小木棚,運用在農校學到的知識給果樹治病、修枝、疏花整個一年多時間,忙得不可開交。收獲的季節到了,他的幾畝果園收入數萬元,他成了當地的“蘋果大王”。成功后的小輝把他的栽培技術毫無保留的傳給鄉親及來自四面八方的求學者,帶動大家一起致富。從該材料中,我們得到哪些感悟?(至少3點)(二)辨析題:(10分)24、有人說:現代社會,文盲不僅僅指“不識字的人”。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可能有人在某種程度上會成為新的文盲。如不會外語、計算機的人,不能與人很好相處、不能與環境協調一致、情感缺失的人,都可能成為21世紀的“文盲”。 他說的話對嗎?(三)實踐探

13、究題:(14分)材料一:今年年初以來,我國西南五省的旱情不斷加重,河水斷流、水井干涸、農田龜裂,群眾生活陷入空前危機,特別是云南、貴州、廣西部分地區的旱情已達到特大干旱等級,部分地區旱情甚至百年一遇。截至3月23日,此次西南地區大旱已致使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5省(區)61306萬人受災,18071萬人飲水困難,40萬公頃良田顆粒無收。材料二:我們同在藍天下。無數次,我們揮動愛心的翅膀,一同攜手為地震災區募款、愛心助學、扶貧濟困、關愛地球環境,這一次,我們再次攜手,與西南地區的受災民眾一起對抗這場人定勝天的戰役。萬水千山總是情。為幫助西南旱災地區的受災民眾解決生活的燃眉之急,市紅十字會、

14、藍天義工、今日視線欄目組,以愛的名義,緊急發起“春泉行動”。活動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參加,有企業積極響應的,有孫子牽著爺爺的的手前來捐款的,有小區保潔員不忘獻愛心的。最終“春泉行動”籌集物資超過110萬,全部捐獻給災區人民。(1)材料一給我們什么警示?(2)從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抗擊西南大旱“人定勝天”的理由有哪些?(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為西南災區做些什么?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應該培養什么素質?九年級單元同步測試(四)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2分)15 DABBA 610 DDCBD 1116 DDCBDD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8分)17、BD 18、A

15、BCD 19、BCD 20、ACD 21、ABC 22、ABD三、綜合探究題:(30分)(一)簡答題:(6分)我們要善于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長處,據此確定自己前進的方向,做出最佳選擇,并為自己的選擇擔負起責任;我們應抓住有利條件,發揮自身才能,積極進取,努力創業,實現自我價值,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科技致富;學會自主自立自強,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腳踏實地,全力以赴,實現理想;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通過先富者帶動和幫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答到其中任意三點即可,6分)(二)辨析題:(10分)答:(1)這個

16、觀點是正確的。(2)人類進入21世紀,知識門類激增,大量的邊緣學科涌現,知識更新周期不斷縮短,信息化特征明顯。這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一個更加注重開發人類自身的資源、潛力與價值的時代。因此,我們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才能應對未來知識的挑戰,更好地與環境協調一致,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正意義,提高個人的尊嚴,掌握走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實際知識和技能。(3)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成為時代所需要的“知識分子”。(三)實踐探究題:(14分)(1)材料說明環境問題和資源問題說到底是發展問題。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口的劇增、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生態的危機等一系列的世界性問題,已經直接威脅到我們和子孫后代的生存。我們應該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2)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的激勵;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