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密級: * 編號:*-*-*-* 物探方法實驗及儀器一致性驗報告 #有限公司二一七年六月二十日 物探方法實驗及儀器一致性驗報告 項目承擔單位(蓋章):編寫人: 年 月 日 審核意見:審 批 人: 年 月 日目 次1 任務概況32 探測方法試驗32.1試驗目的32.2 試驗內容32.3 投入的試驗儀器32.4 最小收發距試驗42.5 最佳收發距試驗52.6 最佳工作頻率試驗73一致性對比試驗73.1 參加試驗的儀器83.2 一致性對比試驗84結論9附錄1最小收發距試驗記錄表10附錄2最小收發距試驗曲線圖12附錄3最佳收發距試驗記錄表13附錄4物探方法試驗記錄表15附錄5 儀器一致性校驗記錄表17
2、1 任務概況開展地下管線普查對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城市規劃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義。隨著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飛速發展,查明地下管線現狀,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管線竣工資料,建立地下管線信息資料收集、更新、分發、服務統一管理的機制勢在必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7號)對加強地下管線的建設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開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的通知(建城20#179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省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豫建規#4號)提出了關于“縣級省轄市和縣級市在2017年底完成地下管線普查、加強管線統籌管理”的要求。#建設局
3、委托#限公司進行公開招標。#按照招投標程序中得#縣地下綜合管線現狀普查項目。2 探測方法試驗2.1試驗目的在不同地球物理條件的地區,當選用不同的地下管線探測儀進行探測作業時,由于采用不同的工作頻率、不同的發射功率,所產生的探測效果是不相同的,所以在進行大面積地下管線探測前,為了確定所選用的儀器和所采用的技術方法的有效性,要進行物探方法試驗。2.2 試驗內容通過本次方法試驗,實現下面內容:檢測各種管線探測儀器在#縣地下管線探測中的有效性,選擇在本測區有效、準確、適合、最佳的探測方法。檢測本測區管線普查工程中所投入的管線探測儀的工作參數,檢驗管線探測儀的探測精度是否滿足規范的要求,性能是否穩定、可
4、靠。確定管線探測儀的最佳工作頻率、收發距、最小收發距及探測方法。2.3 投入的試驗儀器根據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CJJ61-2003和本項目的技術設計要求,測繪院組織了物探人員投入管線探測儀2臺進行了試驗,投入的儀器設備見下表:序號規格型號儀器編號精度等級產地備注1RD8000SN#合格英國2RD8000SN#合格英國在進行試驗前,對英國產2臺RD8000管線探測儀進行了開箱檢查:儀器各按鍵、顯示屏等狀態良好,附件齊全;發射機、接收機自檢正常,可以進行試驗。2.4 最小收發距試驗2.4.1 試驗原理在地下無管線、無干擾的正常地電條件下,固定發射機位置,將發射機置于正常工作狀態,沿發射機方向,
5、用接收機觀測發射機場源效應的范圍和距離。改變工作頻率和發射功率,確定不同工作頻率和發射功率的場源效應的范圍和距離。當正常探測管線時,收發距應大于該距離,這個距離即為最小收發距。2.4.2試驗場地(1)試驗場地選擇的原則地形平坦;有足夠大的面積;無干擾管線。(2)試驗場地的選擇及探查對初步選擇的試驗場地,采用被動源法進行掃描,未發現有平行和重疊地下管線存在。繼續采用被動源法進行搜索,仍未發現有其它地下管線存在。最后選擇#縣#路西段作為試驗場地。2.4.3試驗方法(1)在試驗場地中央做一條20m長的標記線,作為試驗時的收發距離標記,其0m標記的位置作為發射機的放置位置,5m標記的位置作為接收機采集
6、試驗數據的起始位置,以后每隔1m標記一個接收機的采集點位置,直至20m標記的位置為止。(2)將發射機放置在0m標記的位置,使其走向的方向與標記線的走向方向相同。打開發射機電源開關,調整好工作頻率和發射功率,使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3)打開接收機電源開關,調整工作頻率與發射機的工作頻率相同,再調整增益或靈敏度到70并保持不變,使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4)試驗時,用接收機在5m標記的位置開始采集試驗數據,以后每隔1m采集一次,邊采集邊記錄,直至20m標記的位置為止,一個試驗段結束。(5)變換工作頻率和發射功率,保持接收機的增益或靈敏度大小與前相同繼續試驗,即重復(4)采集數據至全部試驗結束。2.4
7、.4資料整理(1)試驗數據詳見:附錄1 最小收發距試驗記錄表。(2)將每臺儀器的試驗數據分別輸入計算機,繪制發射機場源效應隨收發距離增大而減小的曲線圖,詳見:附錄2 最小收發距試驗曲線圖。2.4.5試驗結果通過試驗可以看出:(1)發射功率相同、工作頻率不同時,工作頻率較低的場源效應較強,傳播距離較遠,則接收機的讀數較大,最小收發距也較大。(2)工作頻率相同、發射功率不同時,發射功率較大的場源效應較強、傳播距離較遠,則接收機的讀數較大,最小收發距相應也較大。同理,接收機的增益或靈敏度越大,最小收發距也越大。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地下管線探測儀、不同的工作頻率、不同的發射功率、不同的接收機增益或靈敏
8、度下的最小收發距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實際探測工作中,只要大于最小收發距進行探測,就可避免發射機場源效應的影響。2.5 最佳收發距試驗2.5.1試驗原理將發射機置于無干擾的已知單根管線上,接收機沿管線走向不同距離進行管線中心埋深的測定,以探測的管線中心埋深與實際的管線中心埋深差值最小的距離為最佳收發距。2.5.2試驗場地(1)試驗場地選擇的原則地形平坦;試驗管線的平面位置、埋深等數據為已知;沒有其它干擾管線。(2)試驗場地的選擇及探查根據上述原則,選擇緯三路西段為試驗場地,選擇通訊管線作為試驗管線。對選擇的試驗場地,采用實地調查、儀器探查、釬探等方法,取得了試驗管線的平面位置、埋深等數據。通過探
9、查得知,試驗管線附近其他管線對此干擾很小,不會影響試驗結果。2.5.3試驗方法(1)在試驗管線正上方做一條50m長的標記線,作為試驗時的收發距離標記,其0m標記的位置作為發射機的放置位置,10m標記的位置作為接收機采集試驗數據的起始位置,以后每隔5m標記一個接收機的采集點位置,直至50m標記的位置為止。(2)將發射機放置在0m標記的位置,使其走向的方向與標記線的走向方向相同;或將發射機直接連接在0m標記的位置。打開發射機電源開關,調整好工作頻率和發射功率,使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3)打開接收機電源開關,調整工作頻率與發射機的工作頻率相同,再調整合適的增益或靈敏度大小,使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4
10、)試驗時,用接收機在10m標記的位置開始采集試驗數據,以后每隔5m采集一次,邊采集邊記錄,直至50m標記的位置為止,一個試驗段結束。(5)變換工作頻率和發射功率,調整合適的接收機增益或靈敏度大小繼續試驗,即重復(4)采集數據至全部試驗結束。2.5.4資料整理試驗數據詳見:附錄3 最佳收發距試驗記錄表。2.5.5試驗結果通過試驗可以看出:(1)在一定的收發距離范圍內,地下管線探測儀探測的管線中心埋深與管線的實際中心埋深差值小,說明探測精度高,滿足探測技術要求。這個收發距離即為最佳收發距。(2)在最佳收發距范圍外,地下管線探測儀探測的管線中心埋深與管線的實際中心埋深差值有的小、有的大,說明探測精度
11、不高,但都滿足探測技術的要求。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地下管線探測儀、不同的工作頻率、不同的發射功率下的最佳收發距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實際探測工作中,只要在最佳收發距范圍內進行探測,就可達到最佳探測效果。2.6 最佳工作頻率試驗2.6.1試驗地點在緯三路西段側,選擇在實地可見地下管線平面位置、并可直接量測地下管線埋深管線的地點,作為此次最佳工作頻率試驗的地點。2.6.2試驗方法(1)采用夾鉗法,變換不同的工作頻率,調節合適的發射機功率、接收機增益或靈敏度,對通信管線進行探測,將探測出的管線平面位置和埋深與實際的管線平面位置和埋深對比,選取最佳工作頻率。(2)采用感應法,變換不同的工作頻率,調節合
12、適的發射機功率、接收機增益或靈敏度,對通訊管線進行探測,將探測出的管線平面位置和埋深與實際的管線平面位置和埋深對比,選取最佳工作頻率。2.6.3資料整理試驗數據詳見:附錄4 物探方法試驗記錄表。2.6.4、試驗結果通過試驗可以看出:RD8000系列地下管線探測儀的最佳工作頻率是33kHz。3一致性對比試驗由于不同類型的地下管線探測儀在相同地球物理條件的地區,在相同的發射頻率、發射功率下產生的場強不同。其施加給相同位置,同一類地下管線也會引起不同的場強效應。為了觀察其在相同的發射頻率、發射功率下的探查結果是否一致,故在地下管線探測前都要在測區內,對投入使用的地下管線探測儀進行一致性對比校驗,檢校
13、投入測區施工的探測儀探測精度是否滿足規程要求,其性能是否穩定可靠。3.1 參加試驗的儀器本次試驗投入探測儀器共2臺,是由英國雷迪公司生產的RD8000探測儀,儀器配件齊全、完好,使用正常。此系列管線探測儀是管線探測專用儀器,其具有探測精度高、抗干擾性強、效率高、性能穩定等特點,在國內專業隊伍中使用普遍。發射機可采用直接、夾鉗、感應等不同激發方式連續發射8kHz、33kHz和65kHz等不同工作頻率的信號供探測者選用。接收機具有多種探測方式與變頻探測功能。除接收發射機的工作信號探測管線外,還可利用50Hz被動源做工頻搜索探測電纜及部分金屬管線,另外,還具有根據發射機發射的信號來指示管線負載電流方
14、向,從而判別區分相鄰管線的功能。3.2 一致性對比試驗所有參加一致性校驗的儀器及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通信線纜激發方式采取夾鉗法和感應法。平面位置測定采取極大值法,深度測定采取70%法。一致性測點總計20個,不同頻率測試三次,通信20個點。試驗結果詳見附錄5儀器一致性校驗記錄表。將試驗測定數據按規程進行統計計算,結果如下:儀器一致性定位均方差:M均s =±儀器一致性定深均方差:M均h =±式中:m總觀測次數,即參加校驗的所有點上全部觀測次數之和:n參與校驗的點數。探測儀一致性校驗結果顯示:(1)參與試驗的物探點平均限差分別為:深度平均限差為±15cm;平面
15、平均限差為±10cm。(2)儀器一致性定深均方M均s差±2.5cm,小于平面平均限差的三分之一。(3)儀器一致性定位均方差M均h為±2.6cm,小于深度平均限差的三分之一。同點2臺探測儀測深最大誤差為7cm,平面位置最大為7cm,均在限差要求之內。一致性定位、定深均方差均小于規程規定限差,各探測儀中誤差均小于規程規定限差,精度滿足要求。經校驗儀器性能穩定,誤差波動幅度較小,滿足本工程要求。4結論(1)投入本工程并參加試驗的地下管線探測儀的最小收發距,一般為小于于20m。只要探測時的收發距大于最小收發距,就可避免發射機場源效應的影響。(2)投入本工程并參加試驗的地下
16、管線探測儀的最佳收發距,一般為2030m。只要在最佳收發距范圍內進行探測,就可獲得最佳探測效果。(3)投入本工程并參加試驗的地下管線探測儀的工作頻率的選擇:應優先選用33kHz,而以82KHz、65kHz、8kHz為輔。(4)探測電力、通訊管線時激發方式可用感應法和夾鉗法,當管線帶有高壓電流時,為安全起見用感應法為宜。探測燃氣金屬管道時一般用感應法。(5)由試驗數據顯示,本次投入使用的2臺地下管線探測儀在相同的工作頻率下性能穩定、一致性良好。在不受其它鄰近管線干擾的情況下,各儀器的定位和定深精度均較高。檢校結果達到規程要求,符合工程生產要求,可投入本工程施工生產。(6)管線定位宜采用峰值法,測
17、深宜采用70%測深法。(7)對于非金屬管道,砼管主要用于排水,可以開井使用“L”尺直接量取深度,個別超長地段采用內插法求得。大管頸燃氣PE管采用地質雷達能取得一定的探測效果,但對于小管徑的PE、PVC非金屬管線目前尚無良好的探測手段。主要通過管線權屬單位有關技術人員現場指正、并參考施工圖和竣工圖的方式解決,并輔以開挖、釬探手段進行驗證,各種手段均不能達到探測效果的少量管線最終在工作報告中加以客觀說明,提醒使用方使用資料時注意。附錄1最小收發距試驗記錄表最小收發距試驗記錄表(1)項目名稱:#縣地下綜合管線現狀普查 試驗地點:#路西段儀器型號:RD8000 儀器編號:# 增益:70(dB) 試驗日
18、期:2017年06月20日接收機試驗讀數頻率(kHz)336583功率()255075100255075100255075100收發距(m)558.631.4655.228.384.6799.547.525.267.791.3874.038.593.021.651.675.0954.129.975.716.840.157.180.81042.924.961.989.714.533.348.965.91136.290.122.354.478.111.630.542.257.31230.073.019.244.466.990.09.824.734.347.11324.659.991.010.135
19、.050.755.77.119.225.132.51422.449.277.87.425.437.049.85.312.917.924.61516.136.756.874.55.618.326.236.33.410.213.719.11611.827.142.655.14.916.222.529.62.08.311.416.5179.722.533.548.54.013.920.025.61.86.69.813.9187.217.927.439.63.111.316.221.41.56.08.612.4196.617.225.332.92.810.015.119.21.35.47.310.32
20、05.215.722.127.52.48.413.217.50.83.76.98.7試驗者:# # 記錄者:#最小收發距試驗記錄表(2)項目名稱:#縣地下綜合管線現狀普查 試驗地點:#西段儀器型號:RD8000 儀器編號:SN7# 增益:70(dB) 試驗日期:2017年06月20日接收機試驗讀數頻率(kHz)336583功率()255075100255075100255075100收發距(m)558.631.4655.827.384.8799.647.225.367.191.4873.7389321.151.275.8953.829.276.61639.658.181.81043.424.6
21、61.389.515.234.148.265.41135.590.321.75578.911.130.542.758.3123073.119.745.467909.525.13447.91324.359.791.210.734.649.955.77.518.424.3331422.749.477.86.424.736.449.84.512.918.124.11516.336.856.674.65.418.127.236.339.41320.11610.927.342.555.15.717.123.429.61.98.411.616178.522.433.748.5414.220.625.62.
22、85.610.614.818717.827.639.62.711.816.621.41.76.79.312.819717.525.532.92.910.714.919.22.15.86.611.3204.115.522.327.52.38.512.617.50.82.96.19.7試驗者:# 記錄者:#附錄2最小收發距試驗曲線圖最小收發距試驗曲線圖(1)最小收發距試驗曲線圖(2)附錄3最佳收發距試驗記錄表最佳收發距試驗記錄表(1)項目名稱:#縣地下綜合管線現狀普查 試驗地點:#西段儀器型號:RD8000 儀器編號:SN2# 管線類型:電力 實際埋深:1.43 激發方式:感應定位方式:電磁法 定
23、深方法:百分比70%法序號收發距(m)不同工作頻率(kHz)下的探測埋深(m)336583151.451.471.482101.471.441.503151.441.501.454201.451.461.465251.421.461.476301.461.481.427351.481.421.488401.451.441.429451.461.421.4010501.431.431.42試驗者:# 記錄者: #最佳收發距試驗記錄表(2)項目名稱:#縣地下綜合管線現狀普查 試驗地點:#西段儀器型號:RD8000 儀器編號:SN# 管線類型:電力 實際埋深:1.43 激發方式:感應定位方式:電磁法
24、 定深方法:百分比70%法序號收發距(m)不同工作頻率(kHz)下的探測埋深(m)653383150.260.230.212100.240.250.223150.240.220.244200.220.200.205250.200.190.216300.200.210.217350.220.240.218400.220.250.239450.220.230.2110500.220.230.21試驗者:# 記錄者: #23附錄4物探方法試驗記錄表物探方法試驗記錄表(1)工程名稱:#縣地下綜合管線現狀普查試驗 單位:# 儀器型號RD8000 儀器編號:SN# 試驗日期:2017年06月20日 管類管
25、徑(mm)信號激發方式工作頻率(Hz)收發距(m)深度探測(cm)實際深度(cm)深度誤差(cm)平面定位方式平面誤差(cm)備注電力感應32.8251421431電磁法3電力感應65.5251461433電磁法3電力感應83251471434電磁法5路燈100夾鉗32.82022193電磁法2路燈100夾鉗65.52020191電磁法4路燈100夾鉗832020191電磁法5探測者:# 記錄者:#物探方法試驗記錄表(2)工程名稱:#縣地下綜合管線現狀普查試驗單位:#儀器型號RD8000 儀器編號:# 試驗日期:2017年06月20日 管類管徑(mm)信號激發方式工作頻率(Hz)收發距(m)深
26、度探測(cm)實際深度(cm)深度誤差(cm)平面定位方式平面誤差(cm)備注電力感應32.8251461433電磁法3電力感應65.5251481435電磁法3電力感應83251421431電磁法5路燈100夾鉗32.82020191電磁法4路燈100夾鉗65.52021192電磁法5路燈100夾鉗832021192電磁法4探測者:$ 記錄者:#附錄5 儀器一致性校驗記錄表儀器一致性校驗記錄表(1)工程名稱:#縣地下綜合管線現狀普查儀器型號、編號:RD8000、SN7#試驗單位:#試驗日期:2017年06月20日管線類型實際埋深(cm)材質工作頻率(kHz)平面誤差(cm)探測埋深(cm)定
27、深誤差(cm)結果備注通信91銅85976合格通信81銅84854合格通信94銅8690-4合格通信81銅8679-2合格通信89銅83945合格通信89銅85923合格通信90銅8484-6合格通信82銅83853合格通信93銅82996合格通信76銅84793合格通信79銅8575-4合格通信84銅84906合格探測者:#記錄者:#儀器一致性校驗記錄表(2)工程名稱:#縣地下綜合管線現狀普查儀器型號、編號:RD8000、SN7#試驗單位:#試驗日期:2017年06月20日管線類型實際埋深(cm)材質工作頻率(kHz)平面誤差(cm)探測埋深(cm)定深誤差(cm)結果備注通信91銅8589-2合格通信79銅82856合格通信90銅8584-6合格通信80銅84844合格通信84銅84873合格通信78銅82824合格通信86銅85926合格通信78銅8273-5合格探測者:#記錄者:#儀器一致性校驗記錄表(3)工程名稱:#縣地下綜合管線現狀普查儀器型號、編號:RD8000、SN#試驗單位:#試驗日期:2017年06月20日管線類型實際埋深(cm)材質工作頻率(kHz)平面誤差(cm)探測埋深(cm)定深誤差(cm)結果備注通信91銅331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2025年七年級英語下學期期末模擬卷(二)-解析版
- 數字智慧方案浪潮智慧城市智慧停車解決方案
- 2024年玉米酒精糟回收蛋白飼料成套設備(DDGS)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儀表工試題(初級)練習試題
- 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
-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研究
- 財務管理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應變能力測試試題及答案
- 專業分析初級會計實務試題及答案
- 中國人壽考試試題及答案
- 威海海洋考試試題及答案
- 活性炭濾池施工方案
- 木模木支撐施工方案
- 基于STAMP的航空安全理論與實踐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服務與服務意識培訓課件
- 護士服飾禮儀(護理禮儀課件)
- 創新思維與創業實驗-東南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焊接H型鋼的矯正
-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23年版)
- 基因奧秘智能型水潤抗衰深層治療操作流程
- 大學生創業計劃書word文檔(三篇)
- 土工織物防護施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