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孟子見梁襄王》課堂實錄_第1頁
高中語文:《孟子見梁襄王》課堂實錄_第2頁
高中語文:《孟子見梁襄王》課堂實錄_第3頁
高中語文:《孟子見梁襄王》課堂實錄_第4頁
高中語文:《孟子見梁襄王》課堂實錄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高中語文:孟子見梁襄王課堂實錄 師:我們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了解到孟子曾堅持不懈的向各個諸侯國宣揚著自己的“仁政”思想,并且給國君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大家回憶一下在齊桓晉文之事一文中提出了怎樣的方案? 生:齊聲答道“保民而王” 師:在莊暴見孟子一文中他設計出怎樣的方案呢? 生:齊聲道“與民同樂” 師:很好,這些都是“仁政”思想的具體體現,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篇短文孟子見梁襄王一起看看他又提出了怎樣的方案?大家把書翻開做好準備,咱們先把文章齊讀一邊。 “孟子見梁襄王”一二 生:齊讀文章 師:黑板上寫出需要注意的字音,并加以強調。現在給大家五分鐘時間各人用自己的

2、方式來讀這篇文章。(關于用自己的方式來讀文章,在以前的課堂上給學生做過解釋,你可以大呼小叫的讀,可以鬼哭狼嚎般的讀,可以厚顏無恥的讀,把自己心中淤積下來的那種憤恨全發泄出來,要讓魔鬼的宮殿在地下動搖,以達到一種爽的境界) 五分鐘之后 師:文章比較簡短,想必大家對內容已有大致了解了。咱們先來看標題中的這個“梁襄王”他是何許人也? 部分學生讀下面解釋 師:史料上有一句話對這個人的一生進行了概括說他是“一生無所作為的平庸之君”。可以說他為國家的統一、繁榮昌盛沒做出多少貢獻。那大家知不知道他的父親是誰? 學生在下面解釋中看到他是梁惠王的兒子。 師:梁惠王這個人大家熟悉嗎? 學生搖頭表示不知道(個別學生

3、在下面喊道“不認識”、“沒見過”) 師:我們在高一時學過孟子的一篇文章叫寡人之于國也大家有沒有印象? 生:各種反應,表示學過這篇文章。 師:在這篇文章中孟子說服的對象是誰? 生:部分學生說道“梁惠王” 師:對,梁惠王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國君他治理國家盡心盡責。希望自己的國家強于別國,曾向當時的理論專家孟子虛心請教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國家更加強大,宏偉藍圖的偉大設計師孟子以他天才般的想像構造出了一個和諧的小康社會。今天他的兒子子承父業樂此不疲的又來向孟子請教如何治理國家這一問題。請同學們回答這個問題:這篇文章所記敘的兩人之間的對話是不是現場直播? 生:笑著說不是直播是轉播。 師:何以見得? 生:“出,語

4、人曰”說的是孟子從梁襄王那兒出來以后向別人說起這件事。 師:孟子首先談了一下自己對這個大王的印象,印象如何? 生:不好,說他根本不象一個國君,沒有國君的威嚴。 師:大家討論一下,當時孟子見到的梁襄王應該是怎樣一副打扮,或是有怎樣的舉動? 學生亂七八糟的議論著 師:在我們的心目中一國之君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1:嚴肅、令人生畏 學生2:衣著講究 學生3:舉止、言行得體 師:那根據大家心目中國君形象,推測一下梁襄王的形象,孟子說他不似人君。 生:遠遠看見孟子就張嘴大笑、衣冠不整、說話顛三倒四的 師:這梁襄王智力有問題要不一生無所作為。請在書上畫出他向孟子提出的幾個問題。 師:梁襄王向孟子提出的第一個

5、問題是什么? 生:問孟子天下如何才能平定。 師:我們分析這個問題,平定天下容易嗎? 生:很難。 師:它是一個綜合因素在起作用,不可能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所以說這個問題問的很大,讓人難以回答。就好像咱們同學經常會向我提問說“老師,語文怎樣才能考高分數?”再看書在第一個問題前面還有一個修飾語是怎么說的? 生:猝然而問曰 師:一見孟子也來不及行君臣之禮,先向孟子發鏢:老孟,我先給你出道題,答的好呢我盛宴款待你。孟子心想你這小毛孩,和我玩還嫩了點,相當年你爹還不是被我說的心悅誠服,你就盡管放馬過來吧。襄王一發鏢,果然是病貓,孟子針對他提出的問題做了怎樣的回答? 生:統一才能平定 師:統一國家責任重大,

6、這是需要智謀與手段的。孟子并沒有給他說具體的做法,只是籠統的說要統一天下才能平定,這話說的一點沒錯,可是具體操作起來是相當復雜的。孟子心想你襄王給我出一個大的難以回答的問題,我就給你提供一個難以具體操作的答案。這也就是我剛才舉的例子,學生問我語文如何才能考高分,我就回答學好了就能考高分。 生:下面議論怎樣才能學好? 師:憑梁襄王的智商能否領悟孟子這句話所蘊涵的禪機? 生:不能。因為他有疑惑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誰能統一天下呢? 師:統一天下,在我們看來這一重任非一國之君莫屬,這是不可爭議的事情,在那個年代,每一個國君都有統一天下的野心,為了生存這也是必須的。而這個梁襄王卻可笑的問孟子誰能統一天下

7、,看來這個人很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這個能力,所以想早早知道自己會死在誰的手上。我們想孟子假如說統一天下的人就是您梁襄王的話,這個大王會有怎樣的反應? 生:他會不相信,因為他覺得自己沒這個能力才向孟子問誰能統一天下。 師:假如孟子對他說大王統一天下與你無緣,你根本就不是這塊料,我們的天下會由誰誰來統一。那梁襄王會不會因為孟子說了實話而興奮? 生:我想梁襄王肯定會生氣的,誰愿意讓別人當著自己面說自己不行。 生:孟子可能會因此招致殺身之禍。 師:同學們的擔心不無道理,可咱們的孟老先生是經過無數次的論辯的,他的應變能力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針對這一問題做出了怎樣的回答? 生:不喜歡殺人的人就能統

8、一天下。 師:不把殺人作為自己的唯一嗜好的人就能統一天下,在那個戰亂紛紜的年代,各個國君就是靠非常殘酷的暴力手段來維持國家的統一以及自己的欲望,所以很少有哪位國君視民如子。孟子看來君王只有愛惜老百姓國家才能強盛。他說“民為貴,君為輕”不殺民其實就是他民貴思想的具體體現。不能隨便殺人這個要求很簡單,大家能不能做到? 生:(笑)能做到,可是我們也統一不了天下。 師:由此看來,要統一天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隨便殺人只是治理國家最根本的條件。但在那些已經習慣殺人的國君們看來,不隨便殺人而讓別人聽自己的那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他不理解于是又向孟子提出了自己怎樣的疑慮? 生:誰還會來歸順他呢。 師:孟子是如

9、何回答的? 生:說天下人都會歸順他的。 師:這個回答我想梁襄王就更不能理解了,孟子也深知這個實際情況,就沒等他再問就主動進一步解釋,并且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給梁襄王打了個比方使他更加容易理解。同學們讀一下這個比喻,思考這個比喻的本體是什么?或用這個比喻想說明怎樣一個問題? 生:大多學生沉默不語,個別有參考書的照上面的解釋小聲讀著 師:孟子將人民盼望不嗜殺的君王,喻為七八月間的旱苗盼雨。“禾苗”喻“百姓”,“雨”喻“君恩”,“旱”喻“寡恩”,苗的“槁”與“興”喻人心向背。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君恩對于百姓的重要性及施行“仁政”的好處。禾苗一旦遇到及時的雨水,就沒有什么力量能遏止它的生長。根據這個比

10、喻進一步聯系到當時的社會實際,揭示了當時存在的問題,并做出了自己的預見說什么? 生:只要有哪位國君不喜好殺人,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脖子來盼望他,歸順他。 師:這里對老百姓的歸順有做了一個比喻,是什么? 生:好比水往低處流。 師:人們長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是一種現象,當然后面有支配它的規律,古人在自然規律面前顯得無能為力,所以說它不可阻擋。但在今天人們利用科技手段就可實現這種水往高處流的這種場面,不是有句廣告說“水往高處流有泵不用愁”嗎? 師:大家看書中“沛然”一詞為何意? 生:洶涌澎湃 師:這就是說君王如果愛惜老百姓,那么老百姓歸附他就象“不盡長江滾滾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氣勢,任何力量無法阻擋的涌到君王的身邊,大家說國君會怎樣? 生:(笑)會被淹死 師:一說到水大家很自然的就想到“淹死”原因是大家不會游泳所以替人家擔心。有句古語說“君是舟,百姓是水,水 生:(學生以他們前所未有的熱情奪去了我的話語權,齊聲說道)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 師:大家既然懂得這個道理,那么一個愛惜百姓的國君會不會被淹死? 生:不會 師:好了,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就是這些,大家一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