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教案 (1)_第1頁
第一課時教案 (1)_第2頁
第一課時教案 (1)_第3頁
第一課時教案 (1)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端午的鴨蛋第一課時教案教材分析:本單元課文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涉及的文章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及民間藝術妙趣橫生。包括沈從文的云南的歌會,蕭乾的吆喝,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等。本單元的課文意在讓學生關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間文化,并通過這些有聲有色的民俗風情去感受自己日常生活中蘊涵的無窮樂趣。而本文端午的鴨蛋是本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又屬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鴨蛋,讓我們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濃郁民俗風情,通過本課的學習意在讓學生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汪曾祺所寫的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賞析他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特色。我們的學生距課文所敘述的年代較遠,加之學生的經歷有限,很難

2、與作者產生共鳴。學生的情感調動是學習本文的前提,有感情的朗讀,細心地品讀是教學的關鍵。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 1、理解文章行文從容、語言優美的風格。2、學會品味富有深意和特色的重要語句,以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情感。3、多角度解讀課文,引導學生讀書就是讀社會。過程與方法: 以情景感受,重點研讀,活動品味的方式進行學習活動。情感態度價值觀1、體味民俗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2、理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蘊涵的人生情趣和詩意之美。教學重點1.從結構上、思想上整體把握文章。2.注意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注日常生活細節的習慣。3注意語言的積累,學習本文自然傳神的表現手法。教學難點學習本文的語言藝術和

3、寫作技巧。教法學法:基于以分析,為了讓學生能學有所獲,貫徹新課程標準上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本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有以下考慮:首先要考慮學習的主體,即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如果較長時間不改變教學方法,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所以教學設計第一點就是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并進行適當變化,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及較高的注意力,教學設計的第二點在于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的思考,文章中有部分字詞是必須掌握的,可以考慮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與問答法解決,針對教學重點,可采用情景激勵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較法及引導法,針對文章難點,主要考

4、慮采用點撥法、分析法、提問法、詮釋法等,力求能通過恰當的教學方法來使學生把握重點、突破難點。依據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反復讀,感悟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特色。 2、情境設置法:在本節課上,充分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3、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當然,無論采用什么教學方法,最終還得落實到學生身上,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

5、,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學生課堂上的學法重點就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上,整體把握課文時可采用默讀法、圈點勾畫法,之后,可采用問答法,最后由學生發言、總結,以鞏固知識、培養能力,讓學生能有一點收獲、有一點提高和發展。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2、朗讀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課文語言的韻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合作探究,解決問題。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認真預習課文,掌握字詞,結合工具書,

6、查閱資料,搜集有關民間商販吆喝的知識。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人多媒體視頻簡介端午節師:傳統節日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體現,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民族凝聚力的體現,它就像烙印打在了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靈魂上,我們甚至可以透過這些傳統節日,去了解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炎黃子孫。我們今天來學習的一篇回憶性文章是關于端午的。二、簡介端午風情端午節包粽子、吃鴨蛋洋溢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香包除外形活潑多樣之外,也有趨吉避兇的含意。 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艾草或蒲草,小孩子身上掛著艾虎的香囊,男人喝雄黃酒,傳說有避邪、求吉祥的作用。 三、走近作者汪曾祺(19201997),

7、江蘇高郵人,作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記事等小說,苦瓜是瓜嗎吃食的文學等散文。 他講究語言藝術,行文如同隨意聊天,于自然平淡中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處。所作小說多寫童年、故鄉,寫記憶里的人和事,清淡委婉中表現和諧的人生意趣。 汪曾祺的語言特點汪曾祺先生是一位非常講究語言藝術的作家,他曾經談到自己在語言上的追求:平淡 而 有味,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汪曾祺的語言,熔書面語與口語于一爐,將古漢語與現代漢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平實、自然之中又時時流露出典雅雍容,顯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養和語言功力。 四、字詞積累腌鴨蛋yn 籍貫jí 車胤yìn 門楣m&#

8、233;i 粽子zòng 避邪xié 莧菜xiàn門檻kn 蝎子xi 肅然起敬sù 囊螢映雪náng 城隍廟huáng這些詞,你會解釋嗎?肅然起敬: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敬佩的心情與有榮焉:因而也感到榮幸。囊螢映雪:晉朝車胤和孫康利用螢火蟲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讀書的故事;后形容讀書刻苦勤奮。五、配景朗讀六、整體感知1、你覺得這篇課文寫了哪幾方面內容?分別用小標題概括。2、你認為作者要表達什么思想感情?端午的鴨蛋端午的風俗(1段)-家鄉的鴨蛋(23段)-端午的鴨蛋(46段)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對故鄉的熱愛。七、走進課文 了解風俗(一)

9、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寫作順序是怎樣安排的?1. 系百索子2. 做香角子3. 貼五毒4. 貼符5. 喝雄黃酒6. 放黃煙子7. 吃“十二紅”(炒莧菜、油爆蝦、咸鴨蛋 )出示圖片1、系百索子2.做香角子3.貼五毒,貼符4、喝雄黃酒,畫“王”字5.鴨蛋絡子 線繩結成的網狀的袋子(二)作者為何對家鄉的鴨蛋久久不能忘懷?對家鄉咸鴨蛋的難以忘懷,實際上并不是作者個人的心態。這是人類普遍的心理。兒時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會籠罩上一層異樣的光輝!(三)作者如此津津樂道“咸鴨蛋”有意義么?1.愛生活,從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發現快樂,發現詩意。2.流露出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對故鄉的熱愛!八、順序安排作者先介紹端午節的一般習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 而后又詳細介紹了家鄉特有的風俗:“放黃煙子”、吃“十二紅”,進而引出家鄉的特產高郵鴨蛋和“掛鴨蛋絡子”的習俗。先總說后分說(具體說)九、結構板書端午的風俗1. 系百索子2. 做香角子3. 貼五毒4. 貼符5. 喝雄黃酒6. 放黃煙子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