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化學總復習專題6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第一單元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課后達標檢測蘇教_第1頁
2019屆高考化學總復習專題6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第一單元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課后達標檢測蘇教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一單元 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課后達標檢測一、選擇題1. 2016 年 10 月 19 日凌晨,神舟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火箭升空的動力主要來源于化學能B. 神舟十一號飛船的太陽能帆板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動能C. 天宮二號中的氫氧燃料電池將電能轉換為化學能D. 天宮二號利用太陽能將水加熱分解為氫氣和氧氣解析:選 A。A 項,火箭升空的動力主要來源于推進劑之間的化學反應,屬于化學能,正確;B 項,神舟十一號飛船的太陽能帆板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錯誤;C 項,天宮一號中的氫氧燃料電池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錯誤;D 項,天宮二號利用太陽能將水電解為氫氣

2、和氧氣,錯誤。2.(2018 湖北高三模擬)已知2Q(I)=2H 20(1) + 02(g)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曲線 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反應過程A. 途徑n與途徑I相比,可能是加入了二氧化錳B.2 mol H202(1)的能量高于 2 mol H20(1)的能量c.其他條件相同,產生相同量氧氣時放出的熱量,途徑I大于途徑nD.其他條件相同,產生相同量氧氣時所需的時間,途徑I大于途徑n解析:選 G 途徑n中活化能較低,可能是加入催化劑,A 項正確;由圖可知題給反應為放熱反應,2 mol H202(1)的能量高于 2 mol H20(1)和 1 mol O2(g)之和,B 項正確;該

3、反 應放出的熱量與途徑無關,C 項錯誤;途徑n中加入催化劑,降低了活化能,化學反應速率更快,D 項正確。3.沼氣的主要成分是 CH4,已知 0.5 mol CH4完全燃燒生成 CO 氣體和液態 H2O 時,放 出 445 kJ 熱量,則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中正確的是()A. 2CH(g) + 4Q(g)=2CQ(g) + 4fO(l) H= 890 kJ molCH4(g) + 2Q(g)=CQ(g) + 2fO(l) H= 890 kJ molB.-2C. CH4(g) + 2Q(g)=CQ(g) + 2HO(I)3 H= 890 kJ molD. CH4(g) + Q(g)=CC2(g) +

4、HbO(l)H= 890 kJ mol解析:選 Co0.5 mol CH4完全燃燒生成 CO 氣體和液態 H2O 時,放出 445 kJ 熱量,即 1 mol CH4完全燃燒生成 CO 氣體和液態 H2O 時,放出 890 kJ 熱量。根據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 規定,要注明物質的聚集狀態,標出反應的熱效應,只有C 項正確。4. (2018 云南高三模擬)已知:1CO(g) + H20(g)=CQ(g) + H2(g)H2CH(g) + HbO(g)=CO(g) + 3f(g) “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若 CO 的標準燃燒熱為貝UH2的標準燃燒熱為 HHB. 反應 CH4(g) + CO(g)=

5、2CO(g) + 2f(g)的H=AHC.若反應的反應物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總能量,則H20解析:選 Bo A 項,由 CO(g) + 1/2O2(g)=CQ(g) H ,反應得:H2(g) +1/2O2(g)=H2O(g),標準燃燒熱要求生成液態水,錯誤; B 項,目標反應可由反應獲 得,正確;C 項,H20 表示放熱反應,說明反應物能量高,錯誤;D 項,反應為放熱反應,H H Br) 298 kJ molB.表中最穩定的共價鍵是 H F 鍵C.- H2(g) 2H(g) H= 436 kJ mol11D.H2(g) + F2(g)=2HF(g) H= 25 kJ mol解析:選 Do 由于 H

6、 Br 鍵的鍵長在 H Cl 鍵和 H I 鍵鍵長之間,所以其鍵能在 H Cl 鍵和 H- I鍵之間,A 正確;表中 H F 鍵的鍵能最大,所以 H- F 鍵最穩定,B 正確;斷裂 1 mol H-H 鍵吸收 436kJ 能量,C 正確;D 項,H=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 (436一 1 一 1+ 157 568X2) kJ mol = 543 kJ mol , D 錯誤。6.已知: Cu(s) + 2H (aq)=Cu (aq) + Hb(g)H422HO(I)=2H2O(l) + Q(g)H232Hz(g) + Q(g)=2H2O(l)HB則反應 Cu(s) + HbQ(l) +

7、2H+(aq)=Cu2+(aq) + 2HaO(l)的H是()11A.H=Hi+2H2+2H311B.H=AH+2Hb2AH3C.AH=AH+2A Hz+2AHD.AH=2AH+A Hz+ A f1 1解析:選 A。利用蓋斯定律,由+X2 +X-可得所求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即AH1 1=AH+ AH2+刁AHbo7. (2018 陜西模擬)如圖是金屬鎂和鹵素反應的能量變化圖(反應物和產物均為 298 K時的穩定狀態)。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是( )= 0-flfl:-524晦 IT rj -WJO-641J(McQJ-I 200-1L24(MgFJ反應過穆A. Mg 與 F2反應的AS0B. Mg

8、F(s) + Br2(l):=MgBr2(s)+F2(g)AH= 600 kJ -mol1C.MgBr2與 Cl2反應的AH0D.化合物的熱穩定順序:MgQMgBMgCQMgF解析:選 Do A 項,Mg 與 F2反應生成固態 MgF,氣體分子數減小, AS0,AS0解析:選 BoA 項,等質量時硫蒸氣的能量高,燃燒生成等量的SO 放出熱量多,錯誤;B 項,濃硫酸稀釋時放出熱量,正確;C 項,石墨能量低,更穩定,錯誤;D 項,該反應是 熵減的反應,能自發進行,說明反應放熱,錯誤。9.(2017 高考江蘇卷)通過以下反應可獲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sOCb)。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1C(s) +

9、H2O(g)=CO(g) + H2(g)H=akJ mo12CO(g) + H2O(g)=CO(g) + H2(g)一 1H=bkJ mol3CO(g) + 3H2(g)=CH3OH(g) + HO(g)1 Hs=ckJ mol42CHOH(g)=CHOCH:g) + HO(g)1H4=dkJ molA. 反應、為反應提供原料氣B. 反應也是 CO 資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十宀11d1C. 反應 CHOH(g)=2CHOCH:g) + qHOQ)的 H=- kJ mol一1一 1D.反應 2CO(g) + 4H2(g)=CH3OCl3(g) + H2O(g)的 H= (2b+ 2c+d) kJ m

10、ol解析:選 Co 反應的產物為CO 和 H2,反應的產物為CO 和也反應的原料為CQ和 H2, A 項正確;反應將溫室氣體CO 轉化為燃料 CHOH B 項正確;反應中生成物HOd1為氣體,C 項中生成物 H2O 為液體,故 C 項中反應的焓變不等于kJ mol , C 項錯誤;依據蓋斯定律,由X2 +X2 +,可得所求反應的焓變,D 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0. (1)化學反應中放出的熱能與反應物和生成物在斷鍵和成鍵過程中吸收和放出能量 的大小有關。已知:H2(g) + Cl2(g)=2HCI(g) H= 185 kJ/mol ,斷裂 1 mol H H 鍵吸收的能量 為 436 kJ,斷裂

11、 1 mol Cl Cl 鍵吸收的能量為 247 kJ,則形成 1 mol H Cl 鍵放出的能 量為。(2)燃料燃燒將其所含的化學能轉變為我們所需要的熱能。已知:1CH(g) + 2Q(g)=CQ(g) + 2fO(l)61H= 890.3 kJ mol2C(石墨,s) + Q(g)=CQ(g)1H= 393.5 kJ mol一 132H(g) + Q(g)=2H2O(|)H= 571.6 kJ mol標準狀況下 22.4 L 氫氣和甲烷的混合氣體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放出588.05 kJ 的熱量,原混合氣體中氫氣的質量是 _ 。根據以上三個熱化學方程式,計算C(石墨,s) + 2H2(g

12、)=CH4(g)的反應熱 H為_ 。解析:(1)H2(g)+ Cl2(g)=2HCl(g)H=- 185 kJ/mol ,該反應的H=舊鍵斷裂吸收的能量一新鍵形成放出的能量,設形成 1 mol H Cl 鍵放出的能量為xkJ,貝 U H= 436 kJ mol+ 247 kJ mol 2xkJ mol = 185 kJ mol ,解得x= 434,所以形成 1 mol H Cl 鍵放出 434kJ 的能量。設混合氣體中 CH4的物質的量為a, H2的物質的量為b,a+b= 1 mol, 890.3 kJ mol1xa+ 571.6 kJ mol1 2 3xb/2 = 588.05 kJ,解得a

13、= 0.5 mol ,b= 0.5 mol,所以 Hk 的質量 為 0.5molx2 gmol1=1.0 g。反應 C(石墨,s) + 2H2(g)=CH4(g)由反應+得,即該反應的反應熱 H=1 1 1 1393.5 kJ mol 571.6 kJ mol + 890.3 kJ mol = 74.8 kJ mol1答案:(1)434 kJ (2)1.0 g 74.8 kJ mol11 化學反應過程中一定伴隨著能量變化,某同學通過如下實驗進行探究。I.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通過如圖實驗測出,燒杯中的溫度降低。Ba(OH)2 8fO 與 NHCI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1圖中尚缺少的一種

14、儀器是 _ 。2實驗時環形玻璃攪拌棒的運動方向是 _。a上下運動b .左右運動c.順時針運動d .逆時針運動3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_( 中和熱AH=157.3 kJ mol )。掘度計護玻璃樺*呱仃、7從反應熱的角度分析,該反應屬于 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從氧化還原角度分析,該反應屬于 _(填“氧化還原”或“非氧化還原”)反應; 從基本反應類型角度分析,該反應屬于 _反應。n.測定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中和熱(實驗裝置如圖所示)。r環雉班端攪拌棒一 1 1該同學每次分別取 0.50 molL50 mL NaOH 溶液和 0.50 molL30 mL 硫酸進 行實驗,通過多

15、次實驗測定中和熱 H= 53.5 kJ mol1,與57.3 kJ mol1有偏差,產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 _ (填字母)。a. 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b. 用量筒量取 NaOH 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c. 分多次把 NaOH 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d. 用溫度計測定 NaOH 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硫酸溶液的溫度解析:n.(4)實驗測定中和熱 H= 53.5 kJ mol1與一 57.3 kJ mol1有偏差,是因為實驗過程中熱量有散失。此實驗中硫酸過量,用量筒量取NaOH 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使 NaOH 的量偏多,所測中和熱數值應偏大。答案:1Ba(OH)2 8H2O+2NHCI=B

16、aCb+ 2NH H2O+ 8H2O(2) 吸熱非氧化還原復分解n.(1)溫度計(2)a1 11亠(3) NaOH(aq) +fSQ(aq)=NqSQ(aq) + H2O(l)H= 57.3 kJ mol1或12NaOH(aq)+ ”SC4(aq)=Na2SQ(aq) + 2fO(l)H= 114.6 kJ mol (4) b12.白磷、紅磷是磷的兩種同素異形體,在空氣中燃燒得到磷的氧化物,空氣不足時生成 P4Q,空氣充足時生成 P4O。(1)已知 298 K 時白磷、紅磷完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P4(白磷,s) + 5Q(g)=P4O(s)1H= 2 983.2 kJ mol51填靑8

17、P(紅磷,s) + 4Q(g)= 4P4O0G)1Hb= 738.5 kJ mol則該溫度下白磷轉化為紅磷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_4 54已知 298 K 時白磷不完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P4(白磷,s) + 3Q(g)=P4Q(s)H=1 638 kJ mol1。在某密閉容器中加入62 g 白磷和 50.4 L 氧氣(標準狀況),控制條件使之恰好完全反應。則所得到的P4O。與 F4C6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_ ,反應過程中放出的熱量為_。5已知白磷和 PCls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現提供以下化學鍵的鍵能(kJ mol1) : P P198, Cl Cl 243 , P Cl 331。則反應 F4(白磷

18、,s) + 6Cl2(g)=4PCl3(s)的反應熱 H=9解析:(1)根據蓋斯定律,由第一個反應第二個反應x4,可得:P4(白磷,S)=4P(紅磷,s) H= 2 983.2 kJ mol1 ( 738.5 kJ mol1)x4 = 29.2 kJ mol1。(2)n(白物質的量分別為xmol、ymol。貝 Ux+y= 0.5 , 5x+ 3y= 2.25,解得x= 0.375 ,y= 0.125。一 1 一 1反應過程中放出的熱量為2 983.2 kJ molx0.375 mol + 1 638 kJ molx0.125 mol=1 323.45 kJ。(3)根據圖示,1 分子 P4、PCh 中分別含有 6 個 F F 鍵、3 個 F C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