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病理考試_第1頁
臨床病理考試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資料 1、簡單設計一個免疫組織化學標記的方案來研究一個課題(一抗和二抗的名稱和來源,一 抗的定位預測;實驗方案,生物學意義和臨床意義,實驗設計(每個對照組的意義) 。結果 判斷 一抗:鼠抗人 VEGF 單克隆抗體; 二抗:羊抗小鼠生物素標記抗體; 一抗的定位預測:表達在肺組織的細胞漿中; 實驗方案: 選擇非小細胞肺癌組織、 癌旁組織、正常肺組織三組石蠟標本切片。通過抗體 標記 VEGF ,經過免疫組化染色后判定相關蛋白表達與肺細胞癌的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生物學意義: VEGF 是腫瘤血管生成和侵襲轉移過程中的關鍵因素, 可以通過其相關的特 異性受體選擇性作用于內皮細胞發揮作用。 臨床意義

2、: 通過了解非小細胞肺癌 VEGF 的表達, 可能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的轉移、 預后, 從而指導抗腫瘤治療。 實驗設計: 通過設立癌旁組織和正常肺組織的對照組, 對比所研究蛋白在不同組織中表達 的差異,進而得出實驗結論。 結果判斷: 免疫組化染色后,利用電腦的病理圖文報告分析系統進行結果判讀,對染色 結果定量分析。 掌握以下原則: 陽性細胞定位是否明確, 是胞膜、 胞漿還是胞核陽性間質清 晰,無背景著色;陽性細胞要在 5%以上,才能定為陽性;參考評價: V 5% -, 5 % 25 % + , 25 % 50 % H , 50 % HI o 2、免疫組化的應用范圍及盲點 范圍: 提高病理診斷準確性

3、; 對疾病的預后和治療的意義; 癌基因蛋白的應用; 對腫瘤增生程 度的評價; 微小病灶的發現;在腫瘤分期上的意義;指導腫瘤的治療; 免疫性疾病的輔助診 精品資料 斷;病原微生物的檢測; 盲點: 由于抗體稀釋度、多克隆抗體特異性問題、試劑盒選擇、操作中時間、溫度、染色過程 等因素使其在結果判斷上存在 “假陽性 ”和 “假陰性 ”;影響因素很多, 使結果判斷的標準化問 題尚難統一;存在抗原抗體交叉反應、抗原聯合表達等問題 3、何謂“套餐式”免疫標記?舉兩例說明 每一種組織的標記物必須用 2 種以上的抗體,除了能夠陽性正面證實的抗體,還要有能 陰性反面證實的抗體。 例如: a.Keratin,Vim

4、entin,LCA,S100 四種抗體組合。 Keratin 角蛋白,存在于上皮細胞, Keratin 陽性且其它陰性的結果可以篩選出可疑癌或生殖細胞瘤; Vimentin 波紋蛋白,存在于間質 細,LCA存在于血細胞,Vimentin和LCA陽性的結果可以篩選出可疑淋巴瘤; S-100存在 于神經內分泌細胞, Vimentin 和 S100 陽性的結果可以篩選出可疑神經內分泌腫瘤; Vimentin 陽性的結果可以篩選出可疑肉瘤。 b. 胃腸道間質瘤 GIST 檢測 CD117,DOG-1,CD34 ;鑒別平滑肌瘤及神經鞘瘤。 4、何謂靶向治療?舉兩例說明 在細胞分子水平, 針對已經明確的致

5、癌位點 (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的一個蛋白質分子, 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 ,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后會特異地作用于致癌位 點,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 舉例: 曲妥珠單抗用于治療 Her-2 陽性乳腺癌 吉非替尼治療 EGFR 陽性肺非小細胞肺癌 精品資料 5、靶向治療應用現狀 靶向治療是近年來腫瘤治療領域中的熱點,已經在肺癌、 胃腸間質瘤、 淋巴瘤、乳腺癌和 結直腸癌等治療中顯示了一定的療效。肺癌:部分非小細胞肺癌 EGFR 過表達 /突變,采用 EGFR 抑制劑進行靶向治療, 藥物有吉非替尼、西妥昔單抗等; 胃腸間質瘤:發病機制關鍵 在于 C-kit 基因功能獲得性突變以及由此導

6、致的 Kit 蛋白異常活化,治療藥物有伊馬替尼、 蘇尼替尼。 乳腺癌: Her-2 過表達, 治療藥物赫賽汀, 是靶向 Her-2 胞外區的人單克隆抗體。 存在的問題: 一些癌癥的分子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使得靶向藥物的應用范圍受到限制。 存在不良反應。臨床療效存在個體差異性。靶向治療藥物耐藥。 6、分子病理學臨床應用的進展,舉例說明 肺癌的分子病理學 胃腸道間質瘤 (GIST) 的分子病理學 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學: 在我國, 乳腺癌已經成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居女性惡性 腫瘤死亡率的首位。研究發現,有 20-30% 的乳腺癌患者,臨床表現為乳腺癌顯著擴散,化 療效果差且易早期復發,預

7、后較差,原因是這些患者均為 Her-2 陽性,且 Her-2 過度表達。 Her-2/neu 基因是一種原癌基因,參與調控細胞生長、增殖及分化,是公認的重要腫瘤標記 之一。30% 的浸潤性乳腺癌和 70% 的導管原位癌存在 Her-2 基因過表達。 Her-2 陽性同時預 示著腫瘤對內分泌治療和常規 CMF 方案相對耐藥。經 FDA 批準的乳腺癌細胞 Her-2 的檢 測僅有兩種,a.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測定 C-erbB-2蛋白表達;b.熒光原位雜交法 (FISH法) : 定量檢測 Her-2 基因擴增,是 Her-2 診斷金標準, 注射用曲妥珠單抗(赫賽汀)是用于治療 Her-2 FISH 陽

8、性乳腺癌患者的分子靶向藥物 結直腸癌的分子病理學 惡性淋巴瘤的分子病理學 7、免疫病理、超敏反應、腫瘤免疫逃逸的概念 精品資料 免疫病理學: 研究免疫系統功能異常和免疫應答所引起的病理現象的科學, 設計范圍較廣, 包括自身免疫病、超敏反應、免疫缺陷、免疫增生等。 超敏反應: 又稱變態反應, 是指機體受同一抗原物質再次刺激后產生的一種異常的或病理 性的免疫應答。 腫瘤免疫逃逸: 機體免疫系統具有免疫監視功能, 當體內出現惡變細胞時, 免疫系統能夠 識別并通過免疫機制特異地清除這些“非己”細胞,抵御腫瘤的發生發展。然而,惡變細胞在 某些情況下能通過多種機制逃避機體的免疫監視,在體內迅速增殖,形成腫

9、瘤。 8、自身免疫病有哪些共同特征,為什么體內會產生自身抗原,發生組織損害的可能機制 共同特征 : 病程反復發作、慢性遷延; 血清 Ig 升高,自身抗體升高、與自身成分起反應的致敏淋巴細胞; 重疊:一個患者同時患兩種或更多的屬同一類的自身免疫病; 治療: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劑能緩解; 與遺傳、性別和年齡有關。 自身抗體產生: 自身抗原物理、化學、生物等性質的改變; 外來交叉抗原激活; 隱蔽抗原的釋放; 表位擴展:自身反應性 T 細胞不斷識別自身抗原的隱蔽決定簇。 發病機制: 抗原因素:自身 Ag 性質的改變;交叉抗原的作用;隱蔽 Ag 的釋放;表位擴展。 機體免疫功能的異常:1. MHC-

10、H類Ag表達f; 2.免疫調節異常:包括調節性 T細胞 亞群異常、協同刺激分子異常表達、多克隆激活作用、凋亡途徑異常等; 精品資料 遺傳因素; 其他因素年齡性別神經內分泌等其他因素。 9、免疫調節異常的機制有哪些,調節性 T 細胞的特點、功能及其與疾病的關系 機制: 自身抗體對細胞的溶解作用:H型過敏反應,補體依賴的細胞毒作用、 ADCC (抗體依 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 ; 免疫復合物對組織的損傷作用: 川型過敏反應; 致敏T細胞對組織的損傷作用: W型過敏反應。 調節 T 細胞: 調節性 T 細胞是一具有免疫調節(或免疫抑制)作用的細胞群,能夠主動抑制自身反 應性 T 細胞的活化,維

11、持自身免疫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病的發生。調節性 T 淋巴細胞 /致病 性 T 淋巴細胞平衡是機體調節免疫反應的重要模式之一,其紊亂可能是很多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發病機制,并與腫瘤等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心肌病: 由不同原因 (遺傳性病因多見) 引起的心肌病變導致心肌機械或心電功能障礙, 常表現 為心室肥厚或擴張, 可局限于心臟本身, 亦可為系統性疾病的部分表現, 最終可導致心源性 死亡或進行性心力衰竭。 AKAP : A 激酶錨定蛋白是一組結構各異但功能相關的蛋白質,因其具有與 PKA 結合的特性。 目前研究發現 AKAP 除了作為 A 激酶錨定分子外,還是會聚和傳播高度有序的細胞信號的

12、一個平臺, 在心肌細胞的收縮、 能量代謝、離子通道的啟閉、 基因表達等方面均扮演重要角 色。 Z 線: 精品資料 每條肌原纖維表面有明暗相間的帶交替排列, 分別稱為明帶和暗帶, 明帶中央有一根深 色的線稱為 Z 線,兩條相鄰 Z 線之間的一段肌原纖維稱為肌節。 橫紋肌: 肌肉中的一種,包括骨骼肌和心肌。 1 骨骼肌:每個肌原纖維的明帶暗帶都與鄰近肌原 纖維的明帶暗帶準確地排在同一水平面上, 因此整個肌細胞顯示出橫紋, 也稱隨意肌。 2心 肌為心臟所特有的肌肉組織, 由心肌細胞組成。 肌原纖維的結構與骨骼肌的相似, 但橫紋不 明顯。其顯著不同點在于心肌細胞有閏盤,閏盤對興奮傳導有重要作用。心肌除

13、有收縮性、 興奮性和傳導性外,還有自動的節律性。 肌小節的結構: 在光學顯微鏡下, 我們可以看到肌原纖維沿長軸呈現有規則的明暗交替的帶狀區域, 分 別稱之為明帶和暗帶。暗帶的中央有相對較亮的區域稱之 H 帶。 H 帶的中央可見一條橫向 暗線,叫做“M線”。明帶的中央也有一條橫向的暗線,稱為 “Z線(Z line )” , Z線為 中間纖維。兩條相鄰的Z線之間包含著中間的暗帶和兩側各 1/2的明帶,其長度在靜息時為 2.02.5卩m,這樣的一段結構叫做“肌小節”,它是肌纖維收縮的基本功能單位。 心肌細胞的鈣信號: 肌膜上動作電位沿 T 管膜傳至肌細胞內部,激活 T 管膜和肌膜上的 L 鈣通道,少

14、量鈣 離子內流,與 JSR 膜中鈣結合位點結合,再引起 JSR 膜中鈣釋放通道開放,結果使鈣離子 水平上升百倍。鈣觸發心肌收縮,然后激活 JSR 膜上鈣泵,回收鈣離子,心肌舒張。 心肌病的主要分類和各自的主要特征: 擴張性心肌病:左心室 (多數 )或右心室有明顯擴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 縮功能減退,以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為基本特征。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 率較高。 肥厚性心肌病: 是一種遺傳性心肌病, 以心室非對稱性肥厚為解剖特點, 是青少年運動猝死 最主要原因之一。根據左心室流出道有無梗阻可分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限制性心肌病: 以心室壁僵硬增加、 舒

15、張功能降低、 充盈受限而產生臨床右心衰癥狀的一類 心肌病。患者心房明顯擴張,但早期左心室不擴張,收縮功能多正常, 室壁不增厚或輕度增 厚。 精品資料 目前心臟病治療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的方向 心臟病基因檢測共識: 13 種遺傳性心臟病 (包括長 QT 綜合征、 Brugada 綜合征、 短 QT 綜合征、心房顫動、肥厚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擴張性心肌病等) 。 心肌再生與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療 干細胞治療心臟病 MIRNA 、 LNCRNA 在心臟病的作用。 研究方向:基因監測,治療,細胞信號通路研究 10 、基因病理 檢測特定疾病所包含的某種基因,簡單的如單基因突變,也包括多基因、環境、不穩

16、定 DNA 和表觀遺傳所引起的復雜的基因遺傳模式的改變。 11 、疾病環境和基因的分子基礎 酶的改變:苯丙氨酸羥化酶,剪切點突變引起苯丙酮尿癥 酶抑制劑的改變:a 1抗胰蛋白酶,錯義突變引起肺氣腫和肝臟疾病 受體的改變: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缺失或點突變引起家族性高膽固醇 轉運或載體蛋白的改變:剪切點突變引起B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缺失或點突變引起囊 性纖維化 凝血因子的改變:缺失、插入和無義突變引起血友病 A 結構蛋白的改變:原纖維帶白基因突變引起馬方綜合征 生長調節: Rb 基因引起視網膜母細胞瘤 12 、分子病理的應用,舉例說明 診斷:從小分子水平篩查疾病;闡明病因;更全面的理解疾病 治療:

17、靶向治療 預后:特定分子類型所代表的疾病結果 13 、 GWAS 精品資料 全基因組關聯分析, 是指在人類全基因組范圍內找出存在的序列變異, 即單核苷酸多態性 (SNP ),從中篩選出與疾病相關的 SNPs 。 14、外顯子組測序及其主要步驟 外顯子組測序技術師利用目標序列捕獲技術將全基因組中的所有外顯子區域 DNA 序列捕 獲并富集后再進行高通量測序獲得蛋白編碼區域 DNA 的基因組分析方法。 主要步驟:目標序列富集、 DNA 測序、生物信息學統計 M 蛋白: 漿細胞或 B 淋巴細胞單克隆惡性增殖所產生的一種大量的異常免疫球蛋白,其本質是一 種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的片段。 MGUS : 意

18、義不明的單克隆丙球蛋白病,實驗室檢查在穩定狀態期間,血清 M蛋白水平(v3g/dl) 或尿M蛋白水平(V 300mg/24h)均較低,其他血清免疫蛋白水平正常并且尿本周蛋白陰性, 骨髓象僅見輕度漿細胞增多。 許多病例表現為良性, 然而有 25%的患者在 20 年后可進展為 B 細胞惡性腫瘤或多發性骨髓瘤,此時才出現臨床癥狀 .病程不可預測。 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癥狀: 骨痛、貧血及出血、反復感染、腎臟損害、高鈣血癥、高粘滯血癥、高尿酸血癥、神經 系統損害、淀粉樣變性、肝脾腫大 15 、引起急性肺損傷的病因 直接損失:肺炎、煙霧和有毒氣體吸入、淹溺 精品資料 間接損失:膿毒癥、輸血、休克等 16

19、、急性肺損傷的病理機制 炎癥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血管內皮細胞、血小板)及其釋放的炎癥介質時啟動 早起炎癥反應的兩個主要因素,炎癥細胞產生多種炎癥介質和細胞因子,最重要的是 TNF- a和IL-1,導致大量中性粒細胞在肺內聚集、激活,并通過呼吸爆發釋放氧自由基、蛋白酶 和炎癥介質, 引起靶細胞損害, 表現為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肺泡上皮細胞損傷, 肺微血管 通透性增高和微血栓形成, 大量富含蛋白質和纖維素的液體滲出至肺間質和肺泡, 形成非心 源性肺水腫,透明膜形成。 17 、哮喘的分子病理機制及常用的動物模型 18 、肺纖維化的機制 肺泡上皮反復發生微小損傷后的異常修復。 反復的微小損傷導

20、致肺泡上皮凋亡, 上皮異常 激活產生多種生長因子和趨化因子誘導固有成纖維細胞增生, 趨化循環心啊為細胞到肺臟損 傷部位,刺激上皮基質轉化 EMT 和成纖維細胞分化為肌成纖維細胞,促進成纖維細胞和肌 成纖維細胞灶的形成。 肌成纖維細胞增生分泌過量細胞外機制, 導致纖維瘢痕形成、 風窩囊 形成、非結構破壞和功能喪失。 炎癥細胞浸潤 (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漿細胞 ),后期膠原增多、成纖維細胞增生、肺胞壁 增厚,肺泡上皮細胞化生為鱗狀上皮細胞。肺泡上皮損傷與異常修復。內源性肺泡 II 型上 皮細胞 Shp2 敲除導致自發肺纖維化 19 、分子病理學在肝臟疾病發病機制研究中的作用和意義 20、分子病理學

21、在肝纖維化診治中的作用和前景 。 精品資料 21 、抗胰蛋白酶缺乏癥的發病機制及病理學特征 最常見的a 1-AT基因突變型是 S型和Z型,都屬于單堿基改變型。 S突變型是a 1-AT基 因的外顯子川中發生單個堿基取代, 致使合成的a 1-AT分子中的264GIU被264Val代替;Z 突變型是a 1-AT外顯子E中發生單個堿基取代,其合成的a 1-AT分子中的 342GIU 被 342Lys代替 a 1-AT缺乏癥患者的純合子和雜合子的肝細胞內質網內,可見過碘酸 Schiff 試驗( periodic acid schiff , PAS )陽性的耐淀粉酶顆粒。 22 、HMGB1 在肝臟疾病中

22、的作用和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 HMGB1 是一種高度保守的廣泛表達的核蛋白,活化的單核 /巨噬細胞 HMGB1 可以主動 釋 HMGB1 ,壞死細胞可以被動釋放 HMGB1 。胞外的 HMGB1 通過 RAGE 和 TLR4 等受體 發揮促炎癥因子的作用。 毒性損傷的肝細胞或缺血肝細胞釋放大量的 HMGB1 ,后者使巨噬 細胞活化, 再進一步加重對乙酰氨基酚相關性肝炎或缺血再灌注性肝損傷。 HMGB1 可能是 調節急性肝衰竭時巨噬細胞活性的一個有效的分子靶標。 23 、腫瘤細胞起源 當機體內一種正常細胞響應某種特定基因突變而癌變, 這種正常細胞就被稱之為對應癌癥 的細胞起源。 24、分子診斷對指

23、導惡性膠質瘤臨床治療的重要性 1p/19q缺失預測膠質瘤亞型以及預后, MGMT啟動子甲基化決定放化療敏感性 25、 什么是腫瘤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 )?請列舉可能造成腫瘤異質性的原因?就個人 的理解談談腫瘤異質性對于腫瘤分型帶來哪些挑戰? 異質性:同一腫瘤中可以存在有很多不同的基因型或者亞型的細胞。 因此同一種腫瘤在不 同的個體身上可表現出不一樣的治療效果及預后, 甚至同一個體身上的腫瘤細胞也存在不同 的特性和差異。腫瘤微環境和基因突變。同一腫瘤的不同部位可能有不同的分子亞型, 更難 精品資料 以對腫瘤做明確的分型。 26、 神經退行性疾病 是一類慢性、隨著年齡增長而進行性加

24、重的神經系統疾病,由神經退行性病變而引起。 27、 以阿爾茨海默病為例,簡述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相關蛋白異常聚集的原因 基因突變或過表達可導致相關蛋白生成增加 蛋白質折疊異常影響蛋白質的降解和清除 28、 簡述蛋白質異常聚集引起神經退行性病變的機理 凋亡信號通路的激活 必要細胞因子的捕獲 離子通道的形成 氧化應激的產生 29、 EMT 上皮細胞在形態學上發生向間質細胞表型的轉變并獲得遷移的能力。 30、 瓦伯格效應 腫瘤組織的代謝明顯增強,即使在有氧條件下腫瘤細胞仍主要利用糖酵解提供能量, 因而 其耗糖速度遠大于正常細胞,這種現象被稱為瓦伯格效應或有氧糖酵解。 31、乳腺癌分子分型包括那些 管腔上

25、皮A型 管腔上皮B型 Her2過表達型 基底樣型 正常乳腺樣型 精品資料 32、 簡述組蛋白密碼學說 轉錄因子能夠識別和結合靶基因的啟動子,而表觀遺傳修飾酶或分子進行動態轉錄調控。 33、 基底樣乳腺癌有哪些特征 多發年輕女性 占10-15%,多見于重度乳腺癌 極容易轉移,多轉移至肺和腦 常有brcal突變 不能使用激素和抗 her2治療 對化療不敏感 34、 腫瘤細胞EMT的特征有哪些 E-cadheri n的減少或丟失 ZO-1的丟失和重定位 上調vimentin、a-SMA和FN等的表達 MMPs表達增加,降解基質 35、 膀胱原位癌定義及臨床病理意義 膀胱原位癌是尿路粘膜移行上皮細胞的

26、惡性增生, 累及整個粘膜層,同時伴有或不伴有膀 胱淺表性癌,其臨床生物學行為早期常出現局部的浸潤和遠處的轉移。 因此膀胱原位癌被定 義為具有潛在浸潤傾向和轉移可能的膀胱惡性腫瘤, 而非癌前病變。病理學特征是膀胱粘膜 層扁平的、細胞分級較高的移行上皮內癌, 累及整個黏膜層,通常伴有黏膜的典型和非典型 增生。 36、 前列腺上皮內瘤變的意義及鏡下主要特點 PIN為前列腺的癌前病變, 發生并局限于前列腺導管或腺泡內, 非浸潤且不形成腫塊, 可 精品資料 以進展成為前列腺癌,也可能不進展,常與前列腺癌并存。低倍鏡下, 和周圍正常腺體比有 明顯深染,核擁擠,但結構是良性結構,高倍鏡下有明顯增大的核仁。

27、37、 膀胱尿路上皮癌細胞遺傳學和分子改變特點 9號染色體單體或9p或9q缺失常見,9號染色體改變主要見于淺表乳頭狀腫瘤, 13q缺 失見于侵襲性腫瘤,17p缺失或p53突變。發生的分子模式包括兩條途徑:一條是 9號染 色體抑癌基因缺失引起淺表乳頭狀腫瘤,在此基礎上發生 p53改變,腫瘤發生浸潤。另一 條是通過p53突變先導致原位癌,再發生 9號染色體缺失,發展為浸潤癌。 38、 腎活檢病理診斷需借助哪些技術手段 化學染色;免疫熒光;電子顯微鏡 39、 腎小球常見的基本病變 細胞增生;基底膜增厚和斷裂;炎性滲出和壞死;玻璃樣變和硬化 40、 狼瘡腎的分型及其病理特征 I型:系膜微小病變;n:系

28、膜增生;川:局灶階段性;w:彌漫增生;v:膜性;w:硬 化 41、 糖尿病腎病的分期及其病理特征 1期:GBM增厚;2期:系膜基質輕度增生;3期:系膜基質重度增生;4期:系膜基質 結節增生,K-W結節形成;5期:硬化 42、 移植腎病各階段的病理特征 精品資料 超急性排斥反應(V 24h):毛細血管彌漫性微血栓形成 急性細胞性排斥反應(3-5d ):腎間質小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和免疫母細胞浸潤 急性血管性排斥反應(6d-6m ):腎動脈分支內皮細胞腫脹、變性和脫落,小動脈血栓形 成伴出血性梗死 慢性排斥反應( 6m):閉塞性血管炎,內膜纖維性增厚, GBM增厚,雙層化,腎間質 硬化 43、 什么是 Barrett esophagus 食管下段的復層鱗狀上皮被單層柱狀上皮替代的一種病理現象,可伴腸化或無腸化 44、 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區別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基本病變是上皮細胞變性,小凹上皮增生及固有膜內炎性細胞的浸潤, 偶見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腸化生, 主要累及胃黏膜淺層, 胃腺體始終正常,沒有破壞或數目 減少,進一步發展固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