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唾液腺疾病_第1頁
第八章唾液腺疾病_第2頁
第八章唾液腺疾病_第3頁
第八章唾液腺疾病_第4頁
第八章唾液腺疾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打印本頁第八章 唾液腺疾病 題目答案分離版 題目答案結合版 字體:大 中 小 一、A11、正常人每日唾液總量為10001500ml,其中腮腺和下頜下腺的分泌量占A.50B.60C.70D.80E.90【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正常人每日涎液總量為10001500ml,其中90為腮腺和下頜下腺所分泌,而舌下腺僅占35,小涎腺則分泌更少。2、腺樣囊性癌常發生遠處轉移的臟器是A.腦B.骨C.肝D.腎E.肺【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腺樣囊性癌易侵入血管,造成血行性轉移,轉移率高達40%,為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中轉移率最高的腫瘤之一。轉移部位以肺最為多見。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單元測試

2、”知識點進行考核】 3、腮腺手術中尋找面神經頰支的標志是A.腮腺前緣B.腮腺導管C.腮腺上前緣D.耳屏前E.腮腺上緣【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面神經頰支:位于腮腺導管上方的稱為上頰支,位于導管下方的稱為下頰支,走行于導管上下方各10mm的范圍內。腮腺手術中尋找面神經頰支的標志是腮腺導管。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4、哪一解剖結構將腮腺分為深葉和淺葉A.面橫動脈B.腮腺導管C.面神經D.面后靜脈E.頸外動脈【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面神經將腮腺分為深葉和淺葉。5、發生于舌下腺的腫瘤其惡性腫瘤所占比例大約占A.30B.10C.50D.70E.90【正確答案】:

3、E【答案解析】:腮腺腫瘤中,良性腫瘤占大多數,約75%,惡性腫瘤只占少數,約25%;下頜下腺腫瘤中,良惡性腫瘤的比例比較接近,分別占55%和45%;舌下腺腫瘤中,惡性腫瘤的比例高達90%,良性腫瘤只占極少數(10%)。6、以下關于涎腺腫瘤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A.巨大混合瘤可不妨礙面神經功能B.腺淋巴瘤多見于老年男性,好發于腮腺后下極,可有消長史C.黏液表皮樣癌好發于小涎腺D.腺樣囊性癌侵襲性強,常出現疼痛和神經麻痹E.腮腺惡性腫瘤如術中見面神經穿過瘤體時應考慮切除面神經【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小涎腺是黏液囊腫和唾液腺腫瘤的好發部位。 粘液表皮樣癌發生在腮腺者最多,約占70%以上。小涎腺者

4、常見于腭部,其他部位,如磨牙后區、頰部、上唇、下唇等部位則少有發生。7、以下關于黏液表皮樣癌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A.女性多于男性,發生于腮腺者居多B.高分化黏表很少發生頸淋巴結轉移C.低分化黏表淋巴結轉移率高D.高分化和低分化者均應作選擇性頸清E.高分化黏表較低分化黏表常見【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黏液表皮樣癌手術治療為主,高分化者應盡量保留面神經,除非神經穿入腫瘤或與腫瘤緊密粘連。分離后的神經可加用術中液氮及術后放療以殺滅可能殘留的腫瘤細胞。高分化者如手術切除徹底,可不加術后放療,而低分化者宜加用術后放療。高分化者不必做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低分化者則應考慮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8、腮腺多

5、形性腺瘤切除術應采取A.沿包膜摘除腫瘤,保留面神經。B.包膜外正常組織處切除腫瘤,不保留面神經C.深葉腫瘤應協除腫瘤及全腮腺,均保留面神經D.淺葉腫瘤除切除腫瘤及淺葉保留面神經E.腫瘤及周圍部分腮腺組織切除不保留面神經【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多形性腺瘤的治療為手術切除,不能作單純腫瘤摘除,即剜除術,而應作腫瘤包膜外正常組織處切除。腮腺腫瘤應保留面神經,下頜下腺腫瘤應包括下頜下腺一并切除。由于腫瘤常位于腮腺后下極,可考慮作連同腫瘤以及周圍0.5cm以上正常腮腺切除的腮腺部分切除術。這種手術方式不同于剜除術,不會造成復發,但可保留腮腺導管及大部分腮腺的功能。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6、 ”知識點進行考核】 9、關于腺樣囊性癌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A.最常見于下頜下腺,其次為腭部小涎腺B.頸淋巴結轉移率低C.浸潤性極強,易沿神經擴散D.易血行轉移至肺E.不能依據有無骨質破壞來判斷頜骨是否被腫瘤侵犯【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腺樣囊性癌最常見于腭部小唾液腺及腮腺,其次為下頜下腺,發生于舌下腺的腫瘤,多為腺樣囊性癌。 10、腮腺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是A.圓柱瘤B.多形性腺瘤C.腺淋巴瘤D.腺瘤E.神經纖維瘤【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多形性腺瘤最常見于腮腺,是腮腺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A圓柱瘤呈圓形或結節狀,大小不等,但直徑多在24cm,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腫塊多呈實質性,質地稍硬

7、,無包膜。切面灰白或淡黃色,濕潤,部分可見微小囊腔,少數以大囊為主。 C腺淋巴瘤又稱乳頭狀淋巴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 lymphomatosum)或Warthin瘤。本病首先由Albrecht和Arzt(1910)報道,并稱之為乳頭狀淋巴囊腺瘤。Warthin(1929)報告2例并詳加描述,故以此命名。腺淋巴瘤的組織發生來源觀點不一,大多數人認為發生自殘存于鄰近淋巴結內的異位涎腺組織。經觀察在胚胎的腮腺區淋巴結內和典型的腺淋巴瘤附近的淋巴結內,均曾查見類似的腺管。免疫學研究證明本瘤組織中的淋巴組織,主要由T淋巴細胞及少數B淋巴細胞組成。超微結構觀察提示這些淋巴組織是

8、細胞介導免疫反應的結果。故認為本病瘤組織內的淋巴樣成分來源于腮腺區正常或反應性淋巴結組織,不參與腫瘤的形成和生長。 D腺瘤(thyroid adenoma)是起源于甲狀腺濾泡細胞的良性腫瘤目前認為本病多為單克隆性,是由與甲狀腺癌相似的刺激所致。好發于甲狀腺功能的活動期。臨床分濾泡狀和乳頭狀實性腺瘤兩種,前者多見。常為甲狀腺囊內單個邊界清楚的結節有完整的包膜大小從不足110cm大小。 E神經纖維瘤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系外胚層和中胚層組織發生障礙所致。其特點是多系統、多器官受累而以中樞神經系統最為明顯,可引起多種腫瘤如錯構瘤、神經纖維瘤、腦膜瘤及膠質瘤等;多灶性是其最常見的病理特點。 【該題針

9、對“第八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11、關于腮腺良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哪項是錯誤的A.術前行活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B.可作穿刺細胞學檢查C.術中可行冰凍活組織檢查D.最好不作簡單的、順包膜剝離的剜出術E.術中應保留面神經【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對于腮腺部位的腫瘤,一般不主張活檢,以免造成腫瘤種植擴散,成不長久不愈的腮腺瘺。腮腺良性腫瘤的診斷的可以采用細針穿刺活檢,涂片作細胞學檢查,起到定性診斷 。12、關于腮腺多形性腺瘤手術的描述。錯誤的是A.單純腫瘤摘除術B.將腫瘤連同周圍腮腺組織一并切除術C.腫瘤在淺葉時,將腫瘤和腮腺淺葉一并切除術D.腫瘤在深葉時,將腫瘤連同全腮腺切除術E.各

10、種術式均要保留面神經【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腮腺多形性腺瘤手術:(1)行保留面神經腮腺淺葉切除術,術中不要損傷面神經各分支。(2)位于深葉者行保留面神經全腮腺切除術,深葉腫瘤向軟腭、咽側壁隆起者,不應經口內切除,應行保留面神經腮腺切除術,并通過下頜骨升支前移完整切除腫瘤,或暫時切斷升支作為進路切除腫瘤,術后將開支重新復位、固定。因為面神經很重要,腮腺多形性腺瘤不是惡性腫瘤,應該保留依據腮腺腫瘤手術的原則:良性腫瘤采取解剖分離保存面神經將腺葉及腫瘤一并切除是目前治療腮腺腫瘤的標準術式。依據腫瘤在腺體內的位置及術中情況決定切除的范圍:有切除面神經淺面腺體的淺葉切除術;有將面神經淺層及深面腺葉

11、切除的全腺葉切除術;也有在確認某一面神經分支的情況下,在正常腺組織內將腫瘤一并切除的區域切除變通術式。 絕對禁忌作簡單的、順包膜剝離的剜除術。混合瘤包膜厚薄不一,常不完整。位膜內常有瘤細胞侵入,小的結節有可能被殘留,這些都構成復發的基礎。如果在剝出時腫瘤破裂溢入術區,將來必定構成種植性復發。復發常是多中心結節,很難徹底根治。腺淋巴瘤本身有多發性可能,它的發生和淋巴結有密切關系。根據解剖學研究,腮腺內淋巴結主要分布在淺葉并沿面后靜脈在腺內下份分布,因此,切除這部分的腺葉和淋巴結是必要的。 腮腺良性腫瘤外科手術中必須遵循的兩條原則:一是保證面神經不受損傷,特別是顳面干;另一是禁忌弄破腫瘤包膜,否則

12、將會導致瘤細胞種植復發。有時神經緊貼腫瘤包膜,必須仔細分離。13、以耳垂為中心結節樣腫塊首先考慮為A.腮腺混合瘤B.皮脂腺囊腫C.耳下淋巴結D.脂肪瘤E.神經鞘瘤【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多形性腺瘤為腮腺混合瘤多形性腺瘤最常見于腮腺,其次為下頜下腺,舌下腺極少見。發生于小唾液腺者,以腭部為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但以3050歲為多見,女性多于男性。多形性腺瘤生長緩慢,常無自覺癥狀,病史較長。腫瘤界限清楚,質地中等,捫診呈結節狀,高起處常較軟,可有囊性變,低凹處較硬,多為實質性組織。一般可活動,但位于硬腭部或下頜后區者可同定而不活動。腫瘤長大后除表現畸形外,一般不引起功能障礙。當腫瘤在緩慢

13、生長一段時期以后,突然出現生長加速,并伴有疼痛、面神經麻痹等癥狀時,應考慮惡變。但有的腫瘤生長速度快慢不等,可突然生長加快。因此,不能單純根據生長速度來判斷有無惡變,應結合其他表現綜合考慮。(三)治療多形性腺瘤的治療為于術切除,不能作單純腫瘤摘除,即剜除術,而應作腫瘤包膜外正常組織處切除。腮腺腫瘤應保留面神經,下頜下腺腫瘤應包括下頜下腺一并切除。14、下頜下腺炎常見的原因是A.淋巴結炎B.冠周炎C.牙槽膿腫D.結石阻塞導管E.血源性感染【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涎石病是在腺體或導管內發生鈣化性團塊而引起的一系列病變。85左右發生于下頜下腺,其次是腮腺,偶見了上唇及唇頰部的小唾液腺,舌下腺很

14、少見。 涎石常使唾液排出受阻,并繼發感染,造成腺體急性或反復發作的炎癥。 15、舍格倫綜合征的臨床癥狀不包括A.口干B.腮腺腫大C.類風濕性關節炎D.干燥性角、結膜炎E.睪丸炎或附件炎【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睪丸炎是男性生殖系統的常見炎癥,可由多種致病因素引起的睪丸炎性病變,可分為非特異性、病毒性、霉菌性、螺旋體性、寄生蟲性、損傷性、化學性等類型。感染途徑以血行和淋巴管途徑多見,也可由尿道、精囊、輸精管、附睪逆行侵入睪丸。女性內生殖器官中,輸卵管、卵巢被稱為子宮附件。附件炎是指輸卵管和卵巢的炎癥。不是舍格倫綜合征的臨床癥狀。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16、以下關

15、于舍格倫綜合征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A.多發生于中年以上婦女B.屬慢性炎癥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C.可合并唾液腺及淚腺的腫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結締組織瘸D.B超檢查可作為診斷該疾病的重要方法E.結節型者可行保存面神經的腮腺淺葉及腫塊切除【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診斷該疾病的重要方法就是診斷該疾病時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B超檢查不可作為診斷該疾病的重要方法舍格倫綜合征除詢問病史及一般體檢外,可作下列檢查以幫助診斷。 1施墨(Schirmer)試驗 用于檢測淚腺分泌功能。用5mm×35mm的濾紙兩條,置于瞼裂內13和中13交界處,閉眼夾持5分鐘后檢查濾紙濕潤長度,低于5mm則表明淚液分

16、泌減少。 2四碘四氯熒光素染色 又稱玫瑰紅染色。用1滴1四碘四氯熒光素滴入眼結膜囊內,隨即以生理鹽水沖洗,可在暴露的瞼裂角膜部位發現鮮紅的染色,是角膜上皮干燥狀態的典型表現。 3唾液流量測定 一般用5g白蠟咀嚼3分鐘,全唾液量低于3ml為分泌減少。 4唾液腺造影 主要表現為末梢唾液腺導管擴張,排空功能減退。 5放射性核素功能測定 病變較輕時。放射性核素攝取功能無明顯改變,只有分泌功能遲緩。病變較重時,攝取和分泌功能均低下。 6實驗室檢查 可有血沉加快,血漿球蛋白主要是7球蛋白增高,血清IgG明顯增高,IgM和IgA可能增高。自身抗體,如類風濕因子、抗核抗體、抗SS-A、SS-B抗體等可能陽性。

17、 7唇腺活檢 主要表現為腺小葉內淋巴、漿細胞浸潤、腺實質萎縮、導管擴張、導管細胞化生。17、關于急性化膿性腮腺炎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A.病原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B.腫脹以耳垂為中心C.腮腺導管口紅腫,可擠壓出膿液D.患者全身中毒癥狀明顯E.局部皮膚紅熱及觸痛不明顯【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急性化膿性腮腺炎患者全身中毒癥狀明顯,有高熱,脈率和呼吸加快,白細胞總數增加,中性粒細胞比例顯著上升,核左移,并出現中毒顆粒。皮膚發紅、水腫,呈硬性浸潤,觸痛明顯。18、涎腺炎的主要感染途徑是A.血源性感染B.淋巴源性感染C.逆行性感染D.損傷性感染E.醫源性感染【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涎腺炎的主

18、要感染途徑是逆行性的感染。細菌通過腮腺導管逆行感染。19、根治舌下腺囊腫的方法是A.抽出囊液B.抽出囊液,注入2碘酊C.摘除囊腫D.摘除囊腫及舌下腺E.行袋形縫合術【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根治舌下腺囊腫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沒有必要摘除囊壁。如舌下腺囊腫潛突入頜下區者,僅將舌下腺全部切除,吸盡囊腔內的涎液,加壓包扎即可。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20、關于下頜下腺炎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A.多為涎石造成唾液排出受阻繼發感染所致B.反復發作者下頜下腺可呈硬結性腫塊C.雙手觸診應從導管前部向后進行D.少數涎石X線片可能不顯影E.腺內涎石需作下頜下腺摘除術【正確答案】

19、:C【答案解析】:下頜下腺炎的時候常常伴有涎石病,因此在雙合診的時候一般是從后向前,以免將涎石推入導管深部或腺體。21、腫瘤是涎腺組織中最常見的疾病。其中腫瘤發病率最高的唾液腺為A.下頜下腺B.舌下腺C.腮腺D.唇腺E.腭腺【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腫瘤是涎腺組織中最常見的疾病,其中絕大多數是上皮性腫瘤,間葉組織來源的腫瘤較少見。最常見于腮腺,其次為下頜下腺,舌下腺極少見。發生于小唾液腺者,以腭部為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但以3050歲為多見,女性多于男性。22、涎石病好發于A.下頜下腺B.舌下腺C.腮腺D.唇腺E.腭腺【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涎腺導管或腺體內形成結石并引起一系列癥

20、狀及病理變化時,稱為涎石病,現為阻塞癥該疾病不多見,中年男性發病率高。頜下腺涎石最為常見,腮腺次之,導管內的涎石較腮體內的涎石為多,大多以慢性炎癥表現。少數病例可伴有膽道或尿路結石。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23、涎腺炎癥最多見于A.腮腺B.下頜下腺C.舌下腺D.唇腺E.腭腺【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腮腺是唾液腺疾病最多見的腺體,炎癥也是腮腺最多見。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24、涎石摘除術的適應證包括A.涎石在導管內,腺體有纖維化者B.涎石在腺體內,腺體未纖維化者C.涎石在導管內,腺體未纖維化者D.涎石在導管與腺體交接處E.涎石在腺

21、體內,進食有明顯腫脹者【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涎石病的治療目的是去除結石、消除阻塞因素,盡最大可能地保留下頜下腺這一功能器官。但當腺體功能喪失或腺體功能不可能逆轉時,則應將病灶清除。腺體纖維化提示腺體功能喪失。 1保守治療 很小的涎石可用保守治療,囑患者口含蘸有檸檬酸的棉簽或維生索C片,也可進食酸性水果或其他食物,促使唾液分泌,有望自行排出。 2切開取石術 適用于能捫及相當于下頜第二磨牙以前部位的涎石,無下頜下腺反復感染史,腺體尚未纖維化,99mTc功能測定腺體功能存在者。對于體積較大的下頜下腺導管結石,宜行導管再通術,使唾液從正常導管口排出。有利于術后下頜下腺功能的恢復。 3腺體切除術

22、 適用于涎石位于下頜下腺內或下頜下腺導管后部、腺門部的涎石。下頜下腺反復感染或繼發慢性硬化性下頜下腺炎、腺體萎縮,已失去攝取及分泌功能者。下頜下腺導管切開取石術后6個月,行99mTc下頜下腺功能測定,功能明顯低下者,結合臨床表現,亦可考慮行腺體切除術。 4其他治療方法 近些年來,一些學者根據碎石機粉碎泌尿系結石的原理,設計了適用于下頜下腺結石的碎石機,利用體外震波粉碎下頜下腺腺體及導管后部結石,將涎石裂解成直徑小于2mm,使其能自行或經刺激后隨唾液排出體外。有的采用激光碎石,也有的用纖維內窺鏡或氣囊進入下頜下腺導管取石,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尚待積累更多的經驗。 【該題針對“涎石病治療方法”知識

23、點進行考核】 25、腮腺良性肥大的改變屬于A.炎癥性B.非炎癥性C.病毒感染性D.特異性感染E.家族性【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唾液腺良性肥大是一種非腫瘤、非炎癥、慢性、再發性、無痛性腫大的唾液腺疾病。26、關于急性化膿性腮腺炎病因的說法不包括A.主要致病菌是鏈球菌B.常見于腹部大手術后C.常見于高熱或禁食的病員D.常見于體質虛弱、長期臥床的病員E.常見于急性傳染病或膿毒血癥的病員【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急性化膿性腮腺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及肺炎雙球菌較少見。發生急性化膿性腮腺炎的基本因素是機體嚴重脫水致唾液分泌減少或停止。腮腺區的創傷和鄰近組織急性炎癥的擴展,也可繼

24、發腮腺的急性炎癥。27、哪種疾患在青春期后有自愈趨勢A.急性化膿性腮腺炎B.慢性復發性腮腺炎C.流行性腮腺炎D.舍格倫綜合征E.腮腺良性肥大【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慢性復發性腮腺炎隨年齡增長,發作次數減少,癥狀減輕,大多在青春期后痊愈。慢性復發性腮腺炎具有自愈性,因此,治療以增強抵抗力、防止繼發感染,減少發作為原則。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28、哪項描述與混合瘤的臨床表現不符A.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3050歲多見B.一般呈圓形或橢圓形腫塊C.腫瘤質地硬,呈結節狀D.腫瘤生長緩慢,可伴有明顯疼痛E.混合瘤常發生予腮腺【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多形性腺瘤生長緩

25、慢,常無自覺癥狀,病史較長。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29、下列涎腺腫瘤最易侵犯神經的是A.黏液表皮樣癌B.腺泡細胞癌C.腺樣囊性癌D.腺癌E.導管癌【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腺樣囊性癌(一)概述過去曾稱“圓柱瘤”,也是最常見的唾液腺惡性腫瘤之一。(二)生物學行為及病理學特點腺樣囊性癌可以分為腺樣管狀型及實性型,前者分化較好,后者分化較差。腺樣囊性癌最常見于腭部小唾液腺及腮腺,其次為下頜下腺,發生于舌下腺的腫瘤,多為腺樣囊性癌。(三)臨床病理特點及其與臨床的關系腫瘤易沿神經擴散。腫瘤浸潤性極強。腫瘤易侵入血管,造成血行性轉移,轉移率高,為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中血

26、液循環轉移率較高的腫瘤之一;轉移部位以肺為最多見。頸淋巴結轉移率很低,一般不必作選擇性頸淋巴清除術;但位于舌根部的腺樣囊性癌淋巴結轉移率較高,可行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腫瘤細胞沿著骨髓腔浸潤。單純放療不能達到根治。腺樣囊性癌除實性型以外,一般生長緩慢,肺部轉移灶也進展緩慢,患者可以長期帶瘤生存。因此,即使出現肺轉移,如果原發灶可以得到根治,仍可考慮行原發灶的手術治療。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30、慢性復發性腮腺炎腮腺造影X線表現為A.導管移位,腺體內有充盈缺損B.造影劑外溢呈團塊狀C.導管中斷,或圓形、卵圓形充盈缺損,其遠心端導管擴張D.導管系統無異常改變或輕微擴

27、張,末梢導管擴張呈點狀、球狀E.只有主導管分層狀改變,沒有末梢導管擴張【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慢性復發性腮腺炎:腮腺造影顯示末梢導管呈點狀、球狀擴張,排空遲緩,主導管及腺內導管無明顯異常。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31、臨床上懷疑下頜下腺導管陽性結石時,首選以下哪種檢查A.下頜曲面斷層B.下頜下腺造影C.下頜骨側位片D.下頜骨后前位片E.下頜橫斷片+頜下腺側位片【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根據進食時下頜下腺腫脹及伴發疼痛的特點,導管口溢膿以及雙手觸診可捫及導管內結石等,臨床可診斷下頜下腺涎石并發下頜下腺炎。確診應作X線檢查,下頜下腺涎石投照下頜橫斷片及下頜

28、下腺側位片,前者適用于下頜下腺導管較前部的涎石,后者適用于下頜下腺導管后部及腺體內的涎石。鈣化程度低的涎石,即所謂陰性涎石,在X線片上難以顯示。在急性炎癥消退后,可用唾液腺造影檢查,涎石所在處表現為圓形、卵圓形或梭形充盈缺損。對于已確診為涎石病者,不作唾液腺造影,以免將涎石推向導管后部或腺體內。32、確定涎腺占位性病變首選的檢查方法為A.涎腺平片B.涎腺造影術C.B超D.CTE.磁共振成像(MRI)【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B超可確定涎腺是否有占位性病變,簡捷,價廉,可重復而無損傷。33、涎腺惡性腫瘤B超表現錯誤的是A.腫瘤形態不規則B.邊界不清楚,內部回聲均勻C.邊界不清楚,內部回升高度

29、不均勻D.可見多數簇狀強回聲或靶狀回聲E.有時可見聲影【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惡性腫瘤B超呈現周界不清楚,內部回聲不均,呈囊實性或有光團,后壁反射減弱或無。可見多數簇狀強回聲或靶狀回聲。二、A21、某患者58歲。左腮腺腫物發現2個月,生長較快,腮腺造影片顯示導管系統排列紊亂,中斷,腺泡不規則充盈缺損,造影劑外溢,可能的診斷為A.慢性復發性腮腺炎B.慢性阻塞性腮腺炎C.腮腺惡性腫瘤D.腮腺瘺E.涎石病【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腮腺造影片顯示腺泡不規則充盈缺損,造影劑外溢,且腫物生長較快,多見于腮腺惡性腫瘤。2、某患者在接受左腮腺淺葉切除+面神經解剖術后半年出現進食時左腮腺區皮出汗,其原

30、因可能是A.該區域面神經與交感神經錯位愈合B.該區域面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錯位愈合C.該區域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錯位愈合D.腮腺瘺E.耳大神經受損【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比較廣泛,刺激交感神經能引起腹腔內臟及皮膚末梢血管收縮、心搏加強和加速、新陳代謝亢進、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交感神經的活動主要保證人體緊張狀態時的生理需要。副交感神經系統可保持身體在安靜狀態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個方面:增進胃腸的活動,消化腺的分泌,促進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體的能量。瞳孔縮小以減少刺激,促進肝糖原的生成,以儲蓄能源。心跳減慢,血壓降低,支氣管縮小,以節省不必要的消耗,協助生殖

31、活動,如使生殖血管擴張,性器官分泌液增加。進食時候屬于副交感神經興奮,而皮膚潮紅、出汗則是興奮了交感神經。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3、患者男性,38歲。左側以耳垂為中心無痛性腫塊,呈結節狀,偶可自行消退,但又復發,并有時大時小癥狀,腫塊區皮膚瘙癢,可見局部皮膚粗厚,有色素沉著,末梢血象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1100/mm3。對于該病的治療首選A.抗炎治療B.抗過敏治療C.手術治療D.化療E.放療【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拓展性知識,僅做了解。此病為嗜酸性粒細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腫。對放射治療敏感,為此病的首選治療方法。 嗜酸性粒細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腫 常發生在204

32、0歲的成年人,絕大多數為男性。發病緩慢,病程較長。主要表現為軟組織腫塊,有時為多發,好發部位為腮腺區、眶部、顴頰部、下頜下、頦下、上臂等區,偶可自行消退,但又復發。并有時大時小的癥狀。腫塊無疼痛及壓痛,周界不清楚,質軟,但在不同時期有所不同:初期為軟橡皮樣,日久逐漸硬韌,當腫塊緩解的時再度變軟。腫脹區皮膚瘙癢,一般輕微,可隨著病程發展而逐漸加重。并可見皮膚粗厚及色素沉著。 化學檢查常見血液中白細胞輕度增多,特別是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可高達60%70%。 4、某患者45歲,右腮腺腫物發現2年生長緩慢。腮腺造影側位片顯示腮腺內腺泡類圓形充盈缺損,充盈缺損周圍可見半月形造影劑外溢,分支導管呈“抱球

33、狀”,可能的診斷為A.腮腺良性腫瘤B.腮腺惡性腫瘤C.慢性阻塞性腮腺炎D.腮腺腺體瘺E.涎石病【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良性腫瘤壓迫導管系統移位而呈抱球狀;惡性腫瘤則無上述表現而呈導管中斷、有碘油外溢呈碘油池。5、患兒男性,9歲,主因出現右耳下疼痛伴發熱2天,右耳垂為中心腫脹1天就診,血象檢查白細胞4.9×109L,淋巴分類占62。最可能的診斷是A.急性腮腺淋巴結炎B.急性化膿性腮腺炎C.慢性阻塞性腮腺炎D.流行性腮腺炎E.慢性復發性腮腺炎【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流行性腮腺炎大多發生于5到15歲的兒童,有傳染接觸史,常雙側腮腺先后或同時發生,一般一次感染后可 終身免疫。腮腺

34、腫大,充血,疼痛,但腮腺導管口無紅腫,唾液分泌清亮無膿液,血液中白細胞計數正常分類中淋巴細胞比例增高,急性期血液和尿淀粉酶可能升高。6、患者男性,37歲,右頜下區脹痛2周,進食時加劇,繼而減輕,體檢時最可能發現的是A.頜下腺導管口唾液分泌增多B.可捫及頜下腺導管結石C.開口困難D.頜舌溝隆起,舌上抬,形成“重舌”E.頜下區可觸及波動感【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涎石病的臨床表現:1.癥狀:阻塞癥狀:進食時,尤其在進酸性食物,相關腺體腫大和劇烈脹痛;進食后,癥狀逐漸緩解;可捫及結石;常伴慢性炎癥,有導管口充血,時有溢膿。2.診斷:典型的涎腺導管阻塞癥狀和病史;可捫及導管結石;并發炎癥者,腺體腫

35、痛,導管口紅腫,有膿性分泌物溢出;X線檢查可顯示涎石的形狀和部位。3.并發癥:涎石阻塞引起腺體激發感染,并反復發作。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7、女性,38歲,發現左耳垂后下腫物3年余,生長緩慢,近來生長加快。檢查觸診可及直徑約3cm類圓形質硬腫物。活動,與皮膚及腮腺基底均無粘連,表面有結節感。關于該患者的治療錯誤的是A.單純腫瘤摘除術B.將腫瘤連同周圍腮腺組織一并切除術C.腫瘤在淺葉時,將腫瘤和腮腺淺葉一并切除術D.腫瘤在深葉時,將腫瘤連同全腮腺切除術E.各種術式均要保留面神經【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認知層次:簡單應用解析:此題屬專業知識與理論試題,測試考

36、生對腮腺多形性腺瘤手術治療原則的掌握情況。該題首先考查考生對腮腺區腫物良、惡性的判斷,然后是考查考生是否可判斷出該腫物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可能性大。診斷正確后則應該知道腮腺多形性腺瘤單純腫瘤摘除術是錯誤的,因腮腺多形性腺瘤為臨界性腫瘤,包膜不完整,如行單純摘除術易造成術后復發。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8、男性,10歲,雙腮腺反復腫脹3年,每年腫脹45次,每次持續1周,無口干、眼干癥狀,腮腺造影有點球狀擴張,合適的處理為A.理療B.多飲水,按摩腺體,保持口腔衛生,必要時抗感染治療C.應行雙腮腺手術切除D.腮腺內注入甲紫致腺體萎縮E.主導管結扎治療【正確答案】:B【答案解

37、析】:解析:此題是專業知識理解與分析試題,測試考生對兒童復發性腮腺炎診斷的理解以及掌握治療方法的程度。此題正確答案是多飲水,按摩腺體,保持口腔衛生,必要時抗感染治療。此患兒雙腮腺反復腫脹3年,每年腫脹45次,每次持續1周,無口干、眼干癥狀,腮腺造影有點狀及球狀擴張,這些臨床表現均是兒童復發性腮腺炎的特征。本病多發生于患兒,兒童期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易發生逆行性感染,待患兒發育成熟后可以自愈。因此,對此病應采用保守治療,選擇答案B,這是最佳處理方法。9、男性,50歲,左腮腺區無痛性腫塊數年。鏡下見腫瘤由上皮和淋巴樣組織組成,上皮成分形成不規則囊腔,細胞排列成假復層,間質中淋巴細胞密

38、集,并形成淋巴濾泡。病理診斷為A.多形性腺瘤B.肌上皮瘤C.基底細胞腺瘤D.嗜酸性腺瘤E.沃辛瘤【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解析:此題為常見的涎腺腫瘤沃辛瘤的病理表現方面的考題。顧名思義,沃辛瘤由腺上皮和淋巴成分構成。腫瘤形成較多的囊樣腔隙,內有假復層排列的腺上皮襯覆,間質中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并形成淋巴濾泡,答案應選E。三、A3/A41、男性,36歲,進食時左側下頜下區腫脹疼痛。進食后數小時方可逐漸消退。下頜下腺導管開口處紅腫,輕壓腺體導管口溢膿。【正確答案】:【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1>、首選的檢查方法是A.下頜橫斷(牙合)片B.下

39、頜前部(牙合)片C.曲面體層片D.下頜骨后前位片E.下頜下腺造影【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有助于診斷下頜下腺阻性結石最為有效的影像學方法,是下頜橫斷(牙合)片。<2>、進行觸診檢查時,應該A.從導管前部向后單手觸診B.從導管前部向后單手單指觸診C.從導管前部向后雙手觸診D.從導管后部向前雙手觸診E.從導管后部向前單手觸診【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為了避免在檢查時把下頜下腺導管結石推向深處,雙合診應遵循從下頜下腺導管后部向前雙手觸診的原則。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3>、本病最可能的診斷是A.化膿性舌下腺炎B.下頜下間隙感染C.下頜

40、下腺結石并發下頜下腺炎D.舌下腺結石E.急性舌下腺炎及下頜下腺炎【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下頜下腺導管結石及其導致的下頜下腺炎的特征性表現是:進食腫脹,食后一段時間消失。本病符合這樣的表現,考慮是上述疾病。而本病的鑒別診斷中,不包括舌下腺炎癥,后者在臨床上亦十分少見。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4>、應注意與本病作鑒別診斷的疾病不包括A.舌下腺腫瘤B.下頜下腺腫瘤C.下頷下淋巴結炎D.下頜下間隙感染E.化膿性舌下腺炎【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下頜下腺導管結石及其導致的下頜下腺炎的特征性表現是:進食腫脹,食后一段時間消失。本病符合這樣的表現,考慮

41、是上述疾病。而本病的鑒別診斷中,不包括舌下腺炎癥,后者在臨床上亦十分少見。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5>、如果確診涎石位于下頜下腺導管與腺體交界處,則治療多采用A.下頜下腺導管取石術B.下頜下腺導管結扎術C.下領下腺切除術D.保守療法E.抗生素治療【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位于下頜下腺腺門處的結石,位置深在、取出困難,而且還常伴發下頜下腺的炎癥,故應該行下頜下腺切除術。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2、女性,55歲,右耳垂下無痛性腫塊逐漸緩慢長大6年。觸診腫塊界限清楚,活動,約4cmX5cm大小,表面呈結節狀,中等硬度,

42、與皮膚無粘連。【正確答案】:【答案解析】:<1>、該病最可能的診斷是A.皮脂腺囊腫B.耳下淋巴結轉移癌C.腮腺多形性腺瘤D.腮腺沃辛瘤E.慢性淋巴結炎【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多形性腺瘤生長緩慢,常無自覺癥狀,病史較長。腫瘤界限清楚,質地中等,捫診呈結節狀,高起處常較軟,可有囊性變,低凹處較硬,多為實質性組織。一般可活動,但位于硬腭部或下頜后區者可固定而不活動。腫瘤長大后除表現畸形外,一般不引起功能障礙。 <2>、如果腫塊近期生長加速,并出現疼痛、瘤體固定等征象,則應考慮診斷為A.皮脂腺囊腫惡變B.惡性多形性腺瘤C.多形性腺瘤惡變D.轉移癌E.沃辛瘤惡變【正確答案】

43、:C【答案解析】:當腫瘤在緩慢生長一段時期以后,突然出現生長加速,并伴有疼痛、面神經麻痹等癥狀時,應考慮惡變。但有的腫瘤生長速度快慢不等,可突然生長加快。因此,不能單純根據生長速度來判斷有無惡變,應結合其他表現綜合考慮。 <3>、對診斷幫助最小的影像學檢查是A.CT檢查B.MRI檢查C.B超檢查D.腮腺造影檢查E.腮腺平片【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腮腺X片在沒有造影劑的情況下,只要用于排除腮腺區的陽性結石。對于腫瘤性病變,幫助不大。<4>、最不宜采用的治療方法是A.保留面神經順包膜將腫瘤剜除B.如果腫瘤位于腮腺淺葉,則保留面神經將淺葉及腫瘤一并切除C.如果腫瘤位于腮

44、腺深葉,則保留面神經將腫瘤及全腺葉一并切除D.保留面神經在正常腺組織內將腫瘤一并切除E.無論腫瘤位于淺葉或深葉均切除全腺葉及腫瘤,保留面神經【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腮腺腫瘤無論良性惡性,局部剜除術都不是正規的治療方法,因為有可能造成腫瘤的局部種植和(或)轉移。3、女性,55歲,眼干、口干5年,右腮腺腫物3年,逐漸加重,現已出現咀嚼及吞咽困難。右腮腺腫物2cmx3cm大小,表面光滑,無壓痛,未見面癱征象。有類風濕關節炎病史15年。【正確答案】:【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1>、若對該患者行腮腺造影檢查,其表現中不正確的是A.腺體排空功

45、能差B.主導管可呈花邊樣或蔥皮樣改變C.分支導管數目減少、變細D.末梢導管不同程度萎縮E.腫瘤樣改變【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舍格倫綜合征腮腺造影的典型表現應為末梢導管擴張,而不是萎縮舍格倫綜合征造影表現分為以下4型: 1.腺體形態正常,排空功能遲緩。 2.唾液腺末梢導管擴張 典型表現為:主導管多無改變。腺體內分支導管數目減少、變細。末梢導管不同程度擴張;除末梢導管擴張外,有些病例可伴有主導管改變。主導管變粗呈臘腸狀,有的邊緣不整齊,呈羽毛狀、花邊樣、蔥皮狀。3.向心性萎縮 在造影片上僅見主導管及某些分支導管,周緣腺體組織不顯影。4.腫瘤樣改變 腺體內出現占位性病變改變,鄰近的導管移位,似

46、良性腫瘤改變。如有造影劑外溢,則似低度惡性腫瘤改變。當X線片表現為多處導管中斷,并伴有不規則的腺泡充盈缺損時,則為惡性腫瘤的X線表現。<2>、本病例首選的治療方法是A.保存面神經的腺葉與腫塊切除B.0.5甲基纖維素對癥治療C.漱口水含漱D.激素治療E.中醫中藥治療【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本題知識點為舍格倫綜合征。首選手術切除,其余治療措施均為對癥處理,不能作為對本病例首選的治療方法。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4、男性,48歲,左耳下無痛性包塊3年半。檢查:腫物4cmX3cm,界清,質中,無壓痛,可活動,導管口無紅腫,分泌液清亮。【正確答案】:【答

47、案解析】:<1>、不應考慮的檢查方法是A.穿刺細胞學檢查B.腮腺造影C.術中冷凍活檢D.CT檢查E.活檢【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腮腺腫物禁忌活檢,否則可能引起腫瘤的種植。此病例是左腮腺腫物,術前最好診斷方法是針吸細胞學檢查,明確腫物性質。此腫物據描述部位位于腮腺淺葉。如位置深可做CT檢查,了解病變位置及范圍,也可以手術中將腮腺與腫瘤完整摘除后,術中冷凍明確性質。腮腺造影對腮腺腫瘤診斷可以采用,但診斷價值不如B超與CT,多用于腮腺慢性炎癥、舍格倫綜合征、涎瘺等。<2>、該患者經”“锝核素掃描,腫塊有核素濃聚,應考慮的診斷是腮腺A.多形性腺瘤B.沃辛瘤C.淋巴結炎D.

48、神經鞘瘤E.囊腫【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腮腺沃辛瘤的特征性表現之一,是99m锝核索掃描,腫塊有核素濃聚現象。其他特征包括;年齡、性別、吸煙史和腫瘤發生的部位等。<3>、最合理的治療方法應是A.放療B.化療C.腫瘤切除術D.腫瘤及全腮腺切除術E.腫瘤及區域性腮腺切除術【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目前臨床對腮腺沃辛瘤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腫瘤及區域性腮腺切除術。5、患者46歲,右側腮腺反復腫大兩年,自述每于進食時右側腮腺憋脹感,并伴輕微疼痛,晨起時自覺口腔內有咸味分泌物,口干不明顯。檢查見右側腮腺輕度增大,中等硬度,輕微壓痛。導管口稍紅,可觸及發硬、呈條索狀的導管,擠壓腺體可從導

49、管口流出混濁的“雪花樣”唾液。【正確答案】:【答案解析】:<1>、該病最可能的診斷是A.舍格倫綜合征B.慢性阻塞性腮腺炎C.腮腺淋巴結炎D.腮腺結核E.流行性腮腺炎【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男性發病略多于女性,大多發生于中年。多為單側受累,也可為雙側。患者常不明確起病時間,多因腮腺反復腫脹而就診。約占半數患者腫脹與進食有關;發作次數變異較大,多者每次進食都腫脹,少者1年內很少發作,大多平均每月發作一次以上。發作時伴有輕微疼痛,這是因為進食時唾液分泌增加并黏稠,排出受阻所致。有的患者腮腺腫脹與進食無明確關系,晨起感覺腮腺區發脹,自己稍加按摩后即有“咸味”液體自導管

50、口流出,隨之局部感到松快。臨床檢查腮腺稍增大,能捫到腫大的腮腺輪廓,中等硬度,輕微壓痛。導管口輕微紅腫,擠壓腮腺可從導管口流出混濁的“雪花樣”或黏稠的蛋清樣唾液,有時可見黏液栓子。病程較久者,可在頰黏膜下捫及粗硬、呈索條狀的腮腺導管。<2>、為明確診斷需作腮腺造影檢查,一般采用的造影劑是A.40泛影葡胺B.60泛影葡胺C.20碘化油D.10碘化油E.60碘化油【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一般采用的造影劑是60泛影葡胺,還可用40%碘化油。<3>、該患者最可能的腮腺造影表現為A.造影劑外溢B.導管移位,呈密集線柬狀,腺體內有充盈缺損C.導管中斷,或圓形、卵圓形充盈缺損D

51、.主導管擴張,粗細不均,似臘腸樣改變,末梢導管擴張E.主導管呈蔥皮狀改變,末梢導管變細或消失【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病因:多由局部因素引起。導管口粘膜損傷,愈合后瘢痕引起導管口狹窄較常見;少數由導管結石或異物引起。導管系統長、較窄,易于唾液淤滯也是原因之一。特點:多見于中年,男性略多于女性,多為單側受累。患者常不明確起病時間,多因腮腺反復腫脹就診。約半數患者腫脹與進食有關;有的腮腺腫脹與進食無明確關系,晨起腮腺發脹,可有“咸味”液體自導管口流出。臨床檢查腮腺稍腫大,腮腺導管口可有渾濁的“雪花樣”或粘稠的蛋清樣唾液,有時可見粘液栓子。久病者腮腺導管為粗硬的條索狀。診斷與鑒別

52、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腮腺造影診斷。造影示主導管、葉間、小葉間導管部分狹窄、部分擴張,呈臘腸樣改變。部分伴有點狀擴張。但均為先有剖導管擴張,延及葉問、小葉間導管后才出現點狀擴張。6、患者女性,43歲。雙側腮腺區反復腫大伴口干、眼干,咽部亦有干燥、異物感。臨床檢查可見雙側腮腺腫大,質軟。無壓痛。口腔黏膜干燥,發紅。腮腺導管口無紅腫,擠壓腮腺可見少量清亮液體自導管口流出。【正確答案】:【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1>、為明確診斷,需進一步作一系列檢查,其中對診斷幫助不大的是A.施墨試驗B.腮腺平片C.腮腺造影D.唇腺活檢E.空腹血糖【正確答

53、案】:B【答案解析】:除詢問病史及一般體檢外,可作下列檢查以幫助診斷。 1施墨(Schirmer)試驗 用于檢測淚腺分泌功能。用5mm×35mm的濾紙兩條,置于瞼裂內1/3和中1/3交界處,閉眼夾持5分鐘后檢查濾紙濕潤長度,低于5mm則表明淚液分泌減少。 2四碘四氯熒光素染色 又稱玫瑰紅染色。用1滴1四碘四氯熒光素滴入眼結膜囊內,隨即以生理鹽水沖洗,可在暴露的瞼裂角膜部位發現鮮紅的染色,是角膜上皮干燥狀態的典型表現。3唾液流量測定 一般用5g白蠟咀嚼3分鐘,全唾液量低于3ml為分泌減少。4唾液腺造影 主要表現為末梢唾液腺導管擴張,排空功能減退。5放射性核素功能測定 病變較輕時。放射性

54、核素攝取功能無明顯改變,只有分泌功能遲緩。病變較重時,攝取和分泌功能均低下。6實驗室檢查 可有血沉加快,血漿球蛋白主要是7球蛋白增高,血清IgG明顯增高,IgM和IgA可能增高。自身抗體,如類風濕因子、抗核抗體、抗SS-A、SS-B抗體等可能陽性。 7唇腺活檢 主要表現為腺小葉內淋巴、漿細胞浸潤、腺實質萎縮、導管擴張、導管細胞化生。<2>、為了鑒別診斷,詢問病史時,不包括A.糖尿病史B.婚育史C.藥物史D.頭頸部放療史E.全身關節疾病史【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舍格倫綜合征的確切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根據一些研究結果表明,以下三種情況可能與發病有關:1免疫系統的先天異常。

55、2病毒性疾病改變細胞表面的抗原性,成為獲得性抗原刺激,刺激B細胞活化,產生抗體,引起炎癥反應。3前兩種情況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獲得性外源刺激的外因,又有易于感染的特異性遺傳因子的內在因素。組織病理學表現有三個特點:腺實質萎縮、淋巴細胞浸潤和肌上皮島形成。根據炎癥的嚴重程度,可將病變分為了期:早期為導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局灶性腺泡萎縮。中期淋巴細胞浸潤及腺實質萎縮更為明顯,導管系統出現上皮化生及肌上皮細胞增殖。肌上皮島形成:開始時上皮島內遺留導管腔,隨著淋巴細胞浸潤增加,殘留的導管腔消失,上皮島出現玻璃樣變,外層的基底膜逐漸破壞,即為末期病變。除大唾液腺外,小唾液腺也出現類似的組織學改變:導管擴張、淋巴細胞浸潤,腺泡萎縮、腺小葉破壞、腺體明顯硬化。舍格倫綜合征是由淋巴細胞介入,主要破壞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癥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口腔、眼和其他部位粘膜干燥,常合并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90發生于中年婦女。 此處主要從它的病因及病變性質上考慮。只有婚育史無意義。7、患者男性,59歲,發現右側耳垂前腫物8個月來診。自述腫物進行性長大,近1個月來增長較快,并伴有疼痛。檢查發現右腮腺區以耳垂為中心可觸及一腫物,大小約3.5cm×3cm×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