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_第1頁
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_第2頁
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質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園內設備也日趨完善,錄音機、鋼琴和豐厚的音樂磁帶,不僅是有,而且可以是班班配備齊全。然而,當我們漫步走到其中,偶然聽到了孩子們那毫無動感的歌唱聲,看見了孩子們那面無表情的單調又機械的律動神態和對于每天播放的音樂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的場景,再猜想一下此時此景教師的教育反思,到底我們幼兒園里的音樂教育對孩子們的成長影響有多少呢?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中指出幼兒園教育必須 “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 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 ”, “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識和技能,忽視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

2、傾向 ”。我猛然覺得不斷總結和提煉教育者有效的教育行為與策略,提高音樂對孩子們的影響教育,已迫在眉睫。美國著名的音樂家艾倫 ·科普蘭說得好 “你要理解音樂,再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了 ”;“聽 ”的媒體對象即是聲音, 聲音又是大千世界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無聲即不成世界。而 “美妙動聽 ”的樂聲與 “煩躁刺耳 ”的噪聲之間并無太大本質上的區別。我們若問孩子 “你喜歡什么樣聲音? ”孩子們真實的回答一定是 “不確定。 ”就讓我們也用同樣的問題,自我思考一下,你將也會發現:對聲音的感受是如此的奇妙,聲音對人情緒的影響每每都顯得格外直接,然而,這也是種無法用貼切的語言將其表達出來的一種感覺而

3、已。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它需要準確的音高,良好的音質,更需要將各個孤立的樂音有機地組合,使其流動,顯示出音的生命活力。音樂藝術又是一種象征性的藝術,它所表達的內容本質上更具有不確定性。人們是通過對音調、節奏等手段造成的特定音響作為媒介,引起某種聯想而達到對音樂的感受, 而其中的聯想動作的卻是因人而異, 因情而定了。音樂美感的獲得和人們對音樂內容的把握需要欣賞者積極的聯想,通過聯想使音樂與自身的一切相聯系,進而把象征性的音樂具體化。這就需要聽者在音樂中的聯想必須是一種高級思維,是他在對作品感受、聽想作品內涵的基礎上的想象,是把自己的經歷、知識與作品所表達的內涵相聯系,進而認識、理解作品的過程。

4、本著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理解和對音樂欣賞教育的探討,我在幼兒園大班,對40名孩子,做了一些嘗試性教學研究,感覺孩子們在整個 “聽 ” 活動下,進步是十分明顯的:一保持自然和安靜是孩子們 ”靜聽 ”的環境準備。保持寬松自然的情緒,擁有獨立安靜的環境是十分重要的“聽 “環境。我在每次的聽活動前,首先要關注的是每個孩子情緒狀態,大致了解孩子們的情緒后,先請孩子們稍稍休息(引導語: “閉上眼睛,什么也不去想,休息一會 ”),讓孩子們保持基本情緒穩定,保持心平氣和,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們能有著比較寬松的心境,有著靜心而不煩躁的心理準備;再是,請孩子們一同整理活動空間,將室內空間盡量騰空,所有課桌椅移到

5、走廊,并關上門窗,防止外來干擾,并提供人手一塊小座墊,確保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相對比較獨立的個人活動空間, 此時教師的引導語用: “請小朋友找個寬敞的地方,用自己覺得坐的舒服的姿勢, 坐好 ”,其間, 關注孩子們之間的相互影響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二適宜的聲響資料是孩子們“愛聽 ”的必備條件。根據孩子視覺發展的年齡特點,在起初的 “聽 ”活動中,提供畫面生動的視頻動畫,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我挑選了一些孩子們喜愛的動畫片片段和一些音樂啟蒙電腦課件作為孩子們最初音樂欣賞的材料, 如黑貓警長、哪吒等動畫故事中的一些帶有強烈情節變化的片段和 wawayaya 走進音樂世界 等,讓孩子們多次反復地欣賞,指

6、導他們將其中故事的變化與音樂背景結合著看,并學著遷移性聽和辨,初步感受到音樂背景和聲響效果對故事情節的推動和造勢的作用,并以自身對其聲響的傾聽和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嘗試地感受著此時此刻故事中角色形象心情變化,師的引導語: “看,故事中的 ······,他怎么了?聽,這時候的聲響是什么?你覺得這個時候為什么要用這樣的音樂和聲響呢? ”在孩子們看見角色和情節的變化時, 引導孩子們更多地注意到音樂背景聲音的變化,將孩子們無意的注意逐步轉向對聲音的有意關注,并初步了解和體會到故事情節的變化與聲響效果間的一定聯系。待孩子們有了一定的聽辨能力后,就采

7、取不依賴圖象的效果,單一的聽賞音樂錄音的聲音題材。從一些孩子們熟悉的標題音樂作品開始聽,祝你生日快樂.mp3 、找朋友.mp3、睡吧小寶貝 .mp3等到選擇一些膾炙人口的名曲小狗圓舞曲(肖邦).mp3、玩具兵進行曲(耶賽爾) .mp3、野蜂飛舞(里姆斯基 ·克薩克夫) .mp3等等等,教師的引導語: “認真聽一聽,這音樂是怎么樣的, 聽到這音樂, 你有什么樣的感覺?最想做什么呢? ”孩子們從帶有暗示性的聽轉向富有個性的自我欣賞中,都需要好的音樂素材,它們激發了孩子們愛聽、樂聽、會聽的情感欲望。三 . 欣賞性的指導方法是孩子們 “樂聽 ”的關鍵。教師在孩子們聽的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對

8、孩子們的聽的表現和聽的效果影響都是十分明顯的。該以什么樣的角色參與指導,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真正地感受的音樂中的內容。聲音的多變性,音樂的豐富內涵和所表達內容具有的不確定性,給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間,我們不應該將其單一地“解剖 ”。在活動中 “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 合作者、引導者 ”,教師同時還應成為孩子們學習活動的 “欣賞者 ”,嘗試著走近孩子聽的世界,而并不要擅自走進孩子,更不能以我們自認為是豐富而資深的閱歷,來限制和更改孩子的“聽 ”:方法一:閉眼聽為排除視頻效果對聽覺能力的影響,引導孩子們能輕松自然的聽學習閉上眼睛,不受干擾,專心傾聽,是 “聽”的基本方法。方法二:開放性指導在

9、孩子們聽的歷程中,教師語言提示和指導是開放型的(少用暗示性,不用選擇性)是關鍵。更多的應該關注到每個孩子活動中的表情和動作的變化,力求做到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方法三:聯系生活地聽我們將音樂、聲響中的一些片段,請孩子們反復聽辨,并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聯系, 師的引導語 “想一想, 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也聽過這聲音 (或節奏 )? ”方法四:追求不同的“聽 ”后表達由于孩子們年齡特點的限制和個性差異的不同,而聽又是一種個人內化的行為表現,鼓勵 “孩子們的一百種語言 ”的表達是目的。在了解孩子們的表達時,應允許孩子們有的用動作表情、體態來演繹自己的感覺,有的可用語言描述,有的可以用哼唱表達,還有的也可用繪畫表現等等,只要是孩子自己的東西,哪怕只是表達其中的一點點,都加以鼓勵和支持。因為,我們始終認為,孩子們能積極參與 “聽 ”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們所表達的就是 “一個不受干擾地濃縮了主觀和客觀經驗的地方 ”馬拉古奇說。總之,我們力求每次的 “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