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建設工程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培訓資料248號令培訓交通市政_第1頁
武漢建設工程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培訓資料248號令培訓交通市政_第2頁
武漢建設工程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培訓資料248號令培訓交通市政_第3頁
武漢建設工程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培訓資料248號令培訓交通市政_第4頁
武漢建設工程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培訓資料248號令培訓交通市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48 248號令號令 交通市政篇章交通市政篇章248248號令的制定說明號令的制定說明一、制定的必要性 市政府2003年制訂了武漢市城市市政公用和其他工程設施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市政府第142號令)(以下簡稱142號令)和武漢市城市建筑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市政府第143號令)(以下簡稱143號令)。 近年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湖北省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的相繼出臺以及城市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原142號令中有關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停車設施、市政設施和管線等方面的技術指標已不能適應新的城市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另外,原142、143號令只配有文字

2、及附表,許多條款僅從字面上較難理解,需要用通俗易懂的形式進行表述,便于對條款的解讀。 因此,為了進一步規范城鄉規劃管理工作, 在原142、143號令基礎上重新制定了武漢市建設工程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市政府第248號令)(以下簡稱248號令)。248248號令的制定說明號令的制定說明二、主要問題的說明(一)新增條款 1、為了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健康發展,248號令對常規公共交通規劃涉及的公交專用道設置以及公交場、站選址和用地標準等內容提出技術要求,并對軌道交通規劃涉及的軌道控制區和影響區的劃定提出了原則性要求。 2、為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提倡綠色環保健康的出行方式,248號令明確了綠道分類及建設標準

3、,對城市不同等級道路上人行過街設施平均間距,以及城市人行天橋結構外邊緣與周邊建筑的凈距等提出了技術規定。 3、為了加強對重大交通設施的安全保障和控制管理,248號令完善了鐵路、港口、機場等對外交通設施安全防護、凈空控制等相關管理規定。如建筑物與鐵路安全間距、城市道路與鐵路交叉控制方式、機場凈空保護、高壓燃氣管道、輸油管道安全控制等。 4、248號令增加了市政公用設施選址布局要求、衛生防護等相關規定內容。依據國家相關規范、標準,結合武漢市實際,重點針對生活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廠、垃圾轉運站、變電站等有環境影響的市政基礎設施,在選址布局、防護隔離等方面明確了相關技術管理規定。為保障城市飲用水和防洪

4、安全,對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及堤防保護區等提出了相關控制要求。248248號令的制定說明號令的制定說明二、主要問題的說明(二)調整內容 1、為了便于規劃管理人員、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及廣大市民對相關條款更好地理解,248號令在表達形式方面作了較大調整,在原政府僅有文字描述的基礎上,對容易產生歧義的條款采用圖示或表格的形式予以進一步闡釋說明。 2、細化了道路等級分類等技術標準:依據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并結合武漢市實際情況,248號令對規劃城市道路的等級分類、紅線寬度、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寬度等基本內容提出了具體技術標準,新增了城市綠道分類與寬度控制、高架快速路結構邊緣與沿線建筑最小間距要求等。

5、3、完善了停車設施規劃建設標準和要求:結合武漢市機動車增長和實際停車需求,針對原有建筑物停車配建標準過低的情況,適度提高了停車配建標準,并對商住合建商業配建停車、復合公共停車設施等相關內容進行了規定。同時,新增了建筑物配建停車位的標準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職能部門每3年評估一次,并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的規定,以更加科學合理的制定停車位配建標準。 4、完善了市政工程管線管理規定內容:在保留原142號令相關規定內容的基礎上,對各等級高壓電力走廊、燃氣走廊等市政管線走廊控制寬度提出了具體的寬度控制規定。 第七章第七章 交通工程交通工程u 城市道路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個等級,各級道

6、路寬度規定如下:城市道路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個等級,各級道路寬度規定如下:第五十、五十一條第五十、五十一條 城市道路等級及寬度城市道路等級及寬度城市道路城市道路快速路快速路主干路主干路次干路次干路支路支路寬度寬度50-70m50-70m30-50m15-30mu 公共通道公共通道城市支路網密度不足區域,規劃控制公共通道。城市支路網密度不足區域,規劃控制公共通道。公共通道屬于地塊凈用地;公共通道屬于地塊凈用地;公共通道公共通道線形可結合總平面方案進行調整線形可結合總平面方案進行調整(下圖以武昌綠地中心為例);(下圖以武昌綠地中心為例);建筑物退讓公共通道距離不小于建筑物退讓公共通道

7、距離不小于2 2米;米;具有機動車通行功能的公共通道具有機動車通行功能的公共通道寬度不小于寬度不小于6 6米米。“一張圖一張圖”控制公共通道控制公共通道結合總平面方案調整公共通道結合總平面方案調整公共通道u城市道路機動車道寬度和劃線形成的路緣帶寬度規定如下:城市道路機動車道寬度和劃線形成的路緣帶寬度規定如下:設計車速(km/h)外側車道中間車道內側車道路緣帶大車道小車道大車道小車道大車道小車道80V1003.753.503.753.503.753.500.5060V803.753.503.503.253.503.250.5040V603.503.253.503.253.503.250.25V4

8、03.503.253.253.253.253.250.00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二條 機動車道寬度機動車道寬度u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處的車道寬度規定如下(確有困難的,可在上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處的車道寬度規定如下(確有困難的,可在上述標準基礎上減少述標準基礎上減少0.250.25米)米)設計車速(km/h)進口車道出口車道大車道小車道大車道小車道V603.253.003.503.2540V603.253.003.253.00V20m行人出入口行人出入口u 城市停車設施的規劃和設計應當符合下列要求:城市停車設施的規劃和設計應當符合下列要求:第六十三條第六十三條 停車設施停車設施20m泊位數量泊位數量出入

9、口數量出入口數量備注備注P501個雙向車道50P5002個出入口間距20mP5003個設置人流專用出入口(一)出入口數量(一)出入口數量u 城市停車設施的規劃和設計應當符合下列要求:城市停車設施的規劃和設計應當符合下列要求:第六十三條第六十三條 停車設施停車設施(二)出入口位置(二)出入口位置停車設施停車設施出入口出入口其他城市基礎其他城市基礎設施設施控制距離控制距離地下出入口道路紅線7.5m地面出入口人行天橋50m人行地道橋梁隧道引道道路交叉口 (三)停車設施出入口凈寬,單向車道的不小于5米,雙向車道的不小于7米;第六十三條第六十三條 停車設施停車設施 (四)停車設施應當按無障礙設計規范的規

10、定設置殘疾人停車泊位;停車設施出入口停車設施出入口5m7m (五)商業建筑規模大于10000平方米的商業、住宅混合建筑,其住宅和商業配建停車設施一般應當分開設置,并分別設置單獨的出入口;商業商業 (六)結合用地開發建設的公共停車設施應當設置獨立區域、單獨的出入口和明確的標志和誘導系統。第六十三條第六十三條 停車設施停車設施商業住宅混合建筑,其中商業建筑規模10000 m2商業停車場住宅停車場商業停車出入口住宅停車出入口商業配建停車場公共停車場商業停車出入口公共停車出入口u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人行過街設施平均間距應不大于400米;u 次干路、支路人行過街設施平均間距應當不大于250米;u 人行天

11、橋結構外邊緣與周邊建筑的凈距應當不小于3米;u 特殊困難情況下最小凈距不小于1.5米,但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第六十四、六十五條第六十四、六十五條 人行過街人行過街一般情況:3m特殊情況:1.5m(一)(一)建筑物與鐵路線、鐵路通訊架空線的安全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第六十六條第六十六條 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高快速鐵路高快速鐵路干線鐵路干線鐵路支線專用線支線專用線鐵路通信架空線鐵路通信架空線圍墻301083建筑物3212105附表附表7-7 建筑物與鐵路安全間距(單位:建筑物與鐵路安全間距(單位:m)注:1.鐵路以最外側軌道、通信線以最外側線的垂直投影計算起點,鐵路線路為路塹時取上限。 2.高

12、快速鐵路包括京廣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滬漢蓉快速鐵路、其他規劃的高速鐵路以及城際鐵路; 國家鐵路干線包括京廣鐵路、京九鐵路、漢丹鐵路、武九鐵路等國家鐵路。 (三)鐵路橋下凈空城市道路下穿鐵路時,鐵路橋下凈空應當符合城市道路控制凈空(附表7-9)的規定;城市道路與鐵路平交時,應當采取安全保護措施;第六十六條第六十六條 城市基礎設施的設計規范要求城市基礎設施的設計規范要求機動車機動車非機動車、人行非機動車、人行快速路5.02.8主干路5.02.8次干路4.52.8支路4.52.6附表附表79 城市道路控制凈空(單位:城市道路控制凈空(單位:m)注:當僅通行小客車時,城市道路控制凈空可適度降低,最小凈空

13、可采用3.5m。 第八章第八章 市政公用市政公用第六十七條第六十七條 市政公用設施選址市政公用設施選址(一)新建污水處理廠、各類垃圾處理廠周圍應建設綠化帶,并設有一定的防護距離,防護距離內不得有居住區、醫院、學校等環境敏感建筑,防護距離的大小由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確定;(二) 新建變電站應靠近負荷中心,中心城區內新建變電站應采用戶內式結構形式;(三) 新建消防站主體建筑距醫院、學校、影劇院、商場等容納人員較多的公共建筑的主要疏散出口不應小于50米;(四)新建一級加油站、一級加氣站、一級加油加氣站、CNG加氣母站、液化氣儲配站不得選址在中心城區內。 參照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

14、6-2002)執行。因一級站儲罐容積大,對周邊建筑及人群安全和環保方面的有害影響較大。第六十七條第六十七條 市政公用設施選址市政公用設施選址(一)新建獨立式的公共廁所外墻與相鄰建筑物距離一般不小于5米,周圍應設置不小于3米的綠化帶;(二)新建天然氣門站與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的規定;(三)消防站車庫門應朝向城市道路,至道路紅線的距離不小于15米;武展東路公廁水果湖消防站15m第六十八條第六十八條 市政公用設施規劃布局市政公用設施規劃布局(四)新建的加油站、加氣站、車輛清洗站宜采取合建方式集中設置。加油站、加氣站、加油加氣合建站分級及其設施建(構)筑物防護距離應

15、當符合附表8-1附表8-8的規定; 參照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執行 CNG(壓縮天然氣)指壓縮到壓力大于或等于10MPa且不大于25MPa的氣態天然氣 LPG(液化石油氣) LNG (液化天然氣) 指液化狀況下的無色流體,其主要組分為甲烷 公共廁所亦可考慮與加油加氣站合建。第六十八條第六十八條 市政公用設施規劃布局市政公用設施規劃布局(五) 新建生活垃圾轉運站應當符合附表8-9的規定。不能滿足上述間距和綠化隔離帶寬度要求或周邊既有建筑物為住宅、醫院、學校等環境敏感建筑時,其間距和綠化隔離帶寬度應符合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的相關要求。 目前,中心城區垃圾轉運站規模為中型站

16、,多在300噸/日左右,轉運站平面設計中需按照表中要求控制垃圾庫到建筑的間距,以及設置綠化隔離帶。第六十八條第六十八條 市政公用設施規劃布局市政公用設施規劃布局(六)市政公用設施出入口應當在城市道路交叉口50米以外設置。(七)其它市政公用設施的規劃布局應符合相關專項規劃和技術規范要求。第六十八條第六十八條 市政公用設施規劃布局市政公用設施規劃布局(一)中心城區內快速路、主干路、重要的次干路禁止新建架空的通信、電力及其他市政管線;(二)沿城市道路敷設的各類新建、改建、擴建管線,應當根據需求統籌合并敷設;(三)沿城市道路敷設的電力、通信、燃氣等箱柜一律不得設置在人行道內,應結合街頭綠化用地、沿街建

17、筑布局進行綜合考慮,隱蔽設置,保持道路空間通透、整潔;第六十九條第六十九條 市政管線規劃設計市政管線規劃設計(四)110、220及500千伏電力架空線走廊控制寬度分別為30米、40米和75米;參照城市電力規劃規范執行,電力架空線與回路有關,以上為單回路控制寬度,對于多回路的電力走廊,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外塔(桿)線等級標準單邊推算,綜合控制。電力走廊以內不得建設和電力無關的其它建(構)筑物。第六十九條第六十九條 市政管線規劃設計市政管線規劃設計(五)高壓燃氣管廊(P4.0MPa)控制寬度不小于100米,高壓A管廊(2.5MPa P4.0MPa)控制寬度不小于60米(管道采取有效保護措施時,控制寬度

18、不小于30米),高壓B管廊(1.6MPa 4.0MPa,包括忠武線、淮武線、中石化川氣東送、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外環高壓、中石油江南線、武石化至八十萬噸乙烯管廊線、武宜線等。沿三環線及聯絡線為次高壓,壓力均1.6MPa,控制寬度不小于13米(含保護措施)。燃氣走廊內不得建設除燃氣設施以外的建(構)筑物。第六十九條第六十九條 市政管線規劃設計市政管線規劃設計(六)埋地輸油管道同地面建構筑物的最小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1、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與城鎮居民點或獨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離不宜小于15米,與飛機場、海河港碼頭、大中型水庫和水工建(構)筑物、工廠的距離不宜小于20米,與鐵路平行敷設時

19、管道應敷設在距離鐵路用地范圍邊線3米以外;2、液態液化石油氣管道與鐵路平行敷設時,管道中心線與國家鐵路干線、支線(單線)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分別不應小于25米、10米,與城鎮居民點公共建筑的距離不應小于75米;3、與高速公路、一二級公路平行敷設時其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范圍邊界不宜小于10米;4、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同軍工廠、軍事設施、易燃易爆倉庫、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最小距離應同有關部門協商解決,但液態液化石油氣管道與上述設施的距離不得小于200米;敷設在地面的輸油管道同建構筑物的最小距離應按以上規定的距離增加1倍。與專業管線的敷設距離應按照相關國家標準執行。第六十九條第六十九條 市政管

20、線規劃設計市政管線規劃設計(七)架空管線之間及其與城市建(構)筑物之間的最小水平面凈距和最小垂直凈距應當分別符合架空管線之間及其與建(構)筑物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附表8-1010)、架空管線之間及其與建(構)筑物之間交叉時的最小垂直凈距(附表8-1111)的要求;參照城市電力規劃規范執行。第六十九條第六十九條 市政管線規劃設計市政管線規劃設計(七)城市地下管線的敷設應遵循有壓管線讓無壓管線、支管線讓干管線、臨時管線讓永久管線的原則。敷設管線的水平、垂直凈距應分別符合地下敷設工程管線之間及其與建筑物之間的最小水平凈距(附表8-1212)、地下敷設工程管線交叉時的最小垂直凈距(附表8-1313)的

21、要求,不得妨礙相鄰管線通過、危及公共安全;參照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執行,目前該規范正在修訂,修訂后按照新規范執行。第六十九條第六十九條 市政管線規劃設計市政管線規劃設計機場導航、廣播通訊發射、無線電、微波、氣象等需設置專用走廊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堤防、泄洪區、防災避難場所、污水處理廠、醫療等危險廢物處置場所、垃圾處置場等需劃分保護范圍和設置衛生防護距離、大氣環境防護距離的,由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相關專項規劃予以控制。對于具有安全、環境要求的重大市政設施,控制專用走廊、設置保護范圍和衛生防護范圍,應依據相關專項規劃和行業主管部門正式意見予以控制。第七十條第七十條 專用走廊、保護線及防護距離專用走廊、保護線及防護距離機場凈空目前涉及四處:天河機場、黃陂武警直升機、公安廳直升機、陽邏軍用機場。除陽邏機場控制的為相對高程以外,其它均為絕對高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