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風湯_眼科全書卷四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除風湯_眼科全書卷四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除風湯_眼科全書卷四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除風湯_眼科全書卷四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除風湯_眼科全書卷四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除風湯_眼科全書卷四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除風湯_眼科全書卷四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11.原方131.1.組成: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31.2.功效:瞼生風粟外障。131.3.來源:眼科全書卷四。131.4.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132.相似度100%:三黃丸132.1.組成:春3月:黃芩4兩,大黃3兩,黃連4兩。夏3月:黃芩6兩,大黃1兩,黃連7兩。秋3月:黃芩6兩,大黃2兩,黃連3兩。冬3月:黃芩3兩,大黃5兩,黃連2兩。132.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32.3.減:羚羊

2、角、山犀角、防風、知母、玄參、荊芥、桔梗、樸消132.4.功效:男子五勞七傷,消渴不生肌肉,婦人帶下,手足寒熱。男婦三焦積熱,上焦有熱攻沖,眼目赤腫,頭項疼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不美飲食;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五臟俱熱,生癰癤瘡痍。及治五般痔疾,糞門腫或下鮮血,小兒積熱。132.5.來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133.相似度64%:防風湯133.1.組成:防風(去叉)2兩,犀角(鎊)1兩,知母1兩,黃芩(去黑心)1兩,玄參1兩,桔梗(銼,炒)1兩半,羚羊角(鎊)1兩半,大黃(炒)半兩。133.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

3、黃連。143.3.加:犀角143.4.減:山犀角、荊芥、樸消、黃連143.5.功效:眼瞼生風粟。143.6.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一。144.相似度64%:洗心散144.1.組成:大黃、赤芍藥、桔梗、玄參、黃連、荊芥穗、知母、防風、黃芩、當歸尾各等分。144.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44.3.加:赤芍藥、荊芥穗、當歸尾144.4.減:羚羊角、山犀角、荊芥、樸消144.5.功效:火疳癥。生于睥眥氣輪,初起如粟瘡榴子一顆,小而圓,或帶橫長而圓,狀如豆,次后漸大,痛者多,不痛者少。144.6.來源:審視瑤函卷四。145.相似度64%:省風湯1

4、45.1.組成:防風、犀角、大黃、知母、玄參、黃芩、羚羊角(肝虛不用)、桔梗。145.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55.3.加:犀角155.4.減:山犀角、荊芥、樸消、黃連155.5.功效:肝熱火旺,瞳仁不清或細小。沉翳內(nèi)障。155.6.來源:銀海精微卷上。156.相似度62%:清心利膈湯156.1.組成:防風1錢半,荊芥1錢半,薄荷1錢半,桔梗1錢半,黃芩1錢半,黃連1錢半,山梔1錢,連翹1錢,玄參7分,大黃7分,樸消7分,牛蒡子7分,甘在7分。156.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

5、。156.3.加:薄荷、山梔、連翹、牛蒡子、甘在156.4.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156.5.功效:咽喉腫病痰涎壅盛。156.6.來源:奇效良方卷六十一。157.相似度58%:大力子湯157.1.組成:黃芩(酒洗)2錢,黃連(酒炒)2錢,桔梗1錢5分,甘草1錢,連翹1錢,鼠粘子(炒、研)1錢,玄參1錢,大黃(酒蒸)1錢5分,荊芥3分,防風3分,羌活3分,石膏1錢5分。157.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67.3.加:甘草、連翹、鼠粘子、羌活、石膏167.4.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樸消167.5.來源:古今醫(yī)鑒卷三。168.相似度5

6、8%:羚羊角飲子168.1.組成:羚羊角(銼末)、犀角(銼末)、防風、桔梗、茺蔚子、玄參、知母、大黃(炮)、草決明、甘草減半、黃芩(炒)、車前各等分。168.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68.3.加:犀角、茺蔚子、草決明、甘草、車前168.4.減:山犀角、荊芥、樸消、黃連168.5.功效:逆順障癥。168.6.來源:審視瑤函卷三。169.相似度58%:除風清脾飲169.1.組成:廣陳皮、連翹、防風、知母、元明粉、黃芩、玄參、黃連、荊芥穗、大黃、桔梗、生地各等分。169.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

7、黃、樸消、黃連。169.3.加:廣陳皮、連翹、元明粉、荊芥穗、生地169.4.減:羚羊角、山犀角、荊芥、樸消179.5.功效:粟瘡癥。脾經(jīng)風熱,瞼生風粟椒瘡,淚多難睜,沙澀摩睛疼痛,粟瘡如粟,其形黃軟;及脾經(jīng)濕熱,椒瘡如椒,其形紅硬。179.6.來源:審視瑤函卷四。1710.相似度58%:牛蒡芩連湯1710.1.組成:連翹1錢,牛蒡子(另研)1錢,玄參1錢,大黃3分,荊芥3分,防風3分,羌活3分,石膏1錢半,桔梗1錢半,甘草1錢,黃芩(酒炒)2錢半,黃連(酒炒)1錢半。1710.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710.3.加:連翹、牛蒡子、

8、羌活、石膏、甘草1710.4.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樸消1710.5.功效:大頭瘟,積熱在上,頭頂腫起,或面腫,多從耳根下起;并治煙瘴。1710.6.來源:回春卷二。1711.相似度57%:清咽利膈散1711.1.組成:金銀花1錢半,防風1錢半,荊芥1錢半,薄荷1錢半,桔梗1錢半,黃芩1錢半,黃連1錢半,山梔1錢,連翹1錢,玄參7分,大黃(煨)7分,樸消7分,牛蒡子7分,甘草7分。1711.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711.3.加:金銀花、薄荷、山梔、連翹、牛蒡子、甘草1811.4.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1811.5.功效:積熱

9、咽喉腫痛,痰涎壅盛,或胸膈不利,煩躁飲冷,大便秘結。積熱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及乳蛾喉痛,重舌木舌。1811.6.來源:外科理例_附方。1812.相似度55%:除濕壓熱飲1812.1.組成:細辛1兩,蒼術1兩,防風1兩半,知母1兩半,茺蔚子1兩半,桔梗2兩,大黃、黃芩、梔子仁、樸消。1812.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812.3.加:細辛、蒼術、茺蔚子、梔子仁1812.4.減:羚羊角、山犀角、玄參、荊芥、黃連1812.5.功效:拳毛倒睫。1812.6.來源:銀海精微卷上。1813.相似度55%:除熱飲1813.1.組成:黃芩(去黑心)1

10、兩,玄參1兩,桔梗(去蘆頭,炒)1兩,知母1兩,芒消1兩,防風(去叉)1兩,茺蔚子1兩,大黃1兩。1813.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813.3.加:芒消、茺蔚子1813.4.減:羚羊角、山犀角、荊芥、樸消、黃連1913.5.功效:丁翳毒熱。肝、心毒熱,上攻睛瞳而致釘翳根深,外障,睛中翳黑硬如釘子之形,其證疼痛赤澀,淚出羞明。1913.6.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一一。1914.相似度55%:防風湯1914.1.組成:防風(去叉)1兩,茺蔚子1兩,五味子1兩,知母(焙)1兩,桔梗(炒)1兩,玄參1兩,車前子1兩,大黃(銼,焙)1兩,細辛(去

11、苗葉)1兩,黃芩(去黑心)1兩。1914.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914.3.加:茺蔚子、五味子、車前子、細辛1914.4.減:羚羊角、山犀角、荊芥、樸消、黃連1914.5.功效:內(nèi)障圓翳,及澀翳。1914.6.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一二。1915.相似度55%:黃芩湯1915.1.組成:黃芩(去黑心)1兩,大黃(銼,炒)1兩,桔梗(炒)1兩,知母(焙)1兩,玄參1兩半,馬兜鈴1兩半,防風(去叉)2兩。1915.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915.3.加:馬兜鈴1915.4.減:

12、羚羊角、山犀角、荊芥、樸消、黃連2015.5.功效:眼風牽。痛如針刺,視物不能回顧。心臟伏毒熱氣壅在膈中而致外障,初患之時,微有頭痛目眩,眼系常急,夜臥澀痛,淚出難開,時時如針刺,漸生障翳,遮滿相牽。2015.6.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2016.相似度55%:火瘍洗心散2016.1.組成:知母、元參、防風、當歸、白芍、黃芩、黃連、桔梗、荊芥、黃柏。2016.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016.3.加:元參、當歸、白芍、黃柏2016.4.減:羚羊角、山犀角、玄參、大黃、樸消2016.5.功效:脾眥氣輪,初如椒瘡榴子,或圓或長,狀如紅豆者。

13、2016.6.來源:眼科菁華錄卷上。2017.相似度55%:除風湯2017.1.組成:防風2兩,犀角1兩,大黃1兩,知母1兩,黃芩1兩,黑參1兩,桔梗1兩半,羚羊角1兩半。2017.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017.3.加:犀角、黑參2017.4.減:山犀角、玄參、荊芥、樸消、黃連2117.5.功效:瞼生風粟外障,眼瞼皮肉上下有肉如粟粒相似,唯多淚出澀痛,如米隱一般;積久年深,翳膜昏暗,漸漸加重。2117.6.來源: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2118.相似度55%:綠風羚羊飲2118.1.組成:黑參2錢,防風2錢,茯苓2錢,知母2錢,黃芩1

14、錢,細辛1錢,桔梗2錢,羚羊角1錢,車前子1錢,大黃1錢。2118.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118.3.加:黑參、茯苓、細辛、車前子2118.4.減:山犀角、玄參、荊芥、樸消、黃連2118.5.功效:內(nèi)障,已成綠風有余證。2118.6.來源:金鑒卷七十七。2119.相似度55%:落痔湯2119.1.組成:黃連1兩,黃柏1兩,黃芩1兩,大黃1兩,防風1兩,荊芥1兩,梔子1兩,槐角1兩,苦參1兩,甘草1兩,樸消5錢。2119.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119.3.加:黃柏、梔子

15、、槐角、苦參、甘草2119.4.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玄參、桔梗2119.5.功效:痔疾。用枯痔散后,其痔枯黑堅硬者。2219.6.來源:張氏醫(yī)通卷十四。2220.相似度55%:起痔湯2220.1.組成:黃連1兩,黃柏1兩,黃芩1兩,大黃1兩,防風1兩,荊芥1兩,梔子1兩,槐角1兩,苦參1兩,甘草1兩,樸消5錢。2220.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220.3.加:黃柏、梔子、槐角、苦參、甘草2220.4.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玄參、桔梗2220.5.功效:諸痔上枯藥之后,黑色堅硬,裂縫者。2220.6.來源:外科正宗卷八。22

16、21.相似度55%:清毒湯2221.1.組成:黃連1錢,黃芩1錢,防風1錢,荊芥1錢,桔梗8分,石膏8分,玄參8分,木通8分,山梔仁8分。2221.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221.3.加:石膏、木通、山梔仁2221.4.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大黃、樸消2221.5.功效:夏月大熱,痧癥初起。2221.6.來源:玉案卷六。2222.相似度55%:清咽利膈湯2322.1.組成:連翹1錢,黃芩1錢,甘草1錢,桔梗1錢,荊芥1錢,防風1錢,黨參1錢,大黃2錢,樸消2錢。2322.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

17、、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322.3.加:連翹、甘草、黨參2322.4.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玄參、黃連2322.5.功效:積熱,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及乳蛾,喉痹,喉癰,重舌,或胸膈不利,煩躁飲冷,大便秘結。2322.6.來源:外科選要_補遺方。2323.相似度55%:雙解散2323.1.組成:柴胡、干葛、荊芥、薄荷、黃芩、玄參、石膏、知母、甘草、桔梗、防風。2323.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323.3.加:柴胡、干葛、薄荷、石膏、甘草2323.4.減:羚羊角、山犀角、大黃、樸消、黃連2323.5.功效:陽明少陽,先傷積熱,又

18、冒表邪,郁于上焦,咽喉作痛。2323.6.來源:傷寒大白卷一。2324.相似度55%:犀角飲子2324.1.組成:犀角1兩,羚羊角1兩,大黃1兩,人參1兩,茯苓1兩,知母1兩,黃芩1兩,桔梗2兩,防風2兩。2424.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424.3.加:犀角、人參、茯苓2424.4.減:山犀角、玄參、荊芥、樸消、黃連2424.5.功效:眼小眥赤脈外障。2424.6.來源: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六。2425.相似度55%:羚羊角湯2425.1.組成:羚羊角(鎊)2兩,人參1兩,白茯苓1兩(去黑皮),玄參1兩,細辛1兩(去苗葉),黃芩1兩(

19、去黑心),車前子1兩,防風1兩(去叉),桔梗1兩(銼,炒),知母(焙)1兩。2425.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425.3.加:人參、白茯苓、細辛、車前子2425.4.減:山犀角、荊芥、大黃、樸消、黃連2425.5.功效:綠風內(nèi)障。2425.6.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一二。2426.相似度54%:黃連解毒湯2426.1.組成:黃連、黃芩、黃柏、山梔、牛蒡子、甘草、防風、荊芥、知母、石膏、桔梗、玄參、木通。2526.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526.3.加:黃柏、山梔、牛蒡子、甘草

20、、石膏、木通2526.4.減:羚羊角、山犀角、大黃、樸消2526.5.功效:時令暄熱,麻痘初發(fā)熱。2526.6.來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2527.相似度50%:羚羊角散2527.1.組成:羚羊角5錢,防風5錢,人參5錢,知母5錢,白茯苓5錢,玄參5錢,桔梗5錢,細辛2錢,車前子2錢,黃芩2錢,枸杞子、熟地。2527.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527.3.加:人參、白茯苓、細辛、車前子、枸杞子、熟地2527.4.減:山犀角、荊芥、大黃、樸消、黃連2527.5.功效:棗花翳內(nèi)障。2527.6.來源:眼科全書卷三。2528.相似度50%:涼

21、膈散2528.1.組成:防風、荊芥、桔梗、山梔、玄參、石膏、薄荷、黃連、天花粉、牛蒡子、貝母、大黃各等分。2528.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628.3.加:山梔、石膏、薄荷、天花粉、牛蒡子、貝母2628.4.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黃芩、樸消2628.5.功效:咽喉腫痛,痰涎壅盛,膈間有火,大便秘澀。2628.6.來源:外科正宗卷二。2629.相似度50%:化斑湯2629.1.組成:荊芥、防風、桔梗、甘草、牛蒡子、蟬蛻、黃連、石膏、黃芩、連翹、葛根、知母。2629.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

22、大黃、樸消、黃連。2629.3.加:甘草、牛蒡子、蟬蛻、石膏、連翹、葛根2629.4.減:羚羊角、山犀角、玄參、大黃、樸消2629.5.功效:斑疹已現(xiàn),身熱不減,色赤熱渴。2629.6.來源:醫(yī)級卷七。2630.相似度50%:清咽抑火湯2630.1.組成:連翹1錢5分,片芩1錢,梔子1錢,薄荷7分,防風1錢,桔梗2錢,樸消1錢,黃連1錢,黃柏5分,知母1錢,玄參1錢,牛蒡子1錢,大黃1錢,甘草5分。2630.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630.3.加:連翹、片芩、梔子、薄荷、黃柏、牛蒡子、甘草2730.4.減:羚羊角、山犀角、黃芩、荊芥

23、2730.5.功效: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初起或壯盛人,上焦有實熱者。2730.6.來源:壽世保元卷六。2731.相似度50%:升麻飲2731.1.組成:升麻半兩,黃連(去須)半兩,羚羊角(鎊)半兩,玄參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葛根(銼)半兩,大黃(銼)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防風(去叉)半兩,甘菊花半兩,人參3分,甘草(炙,銼)1分,知母1分。2731.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731.3.加:升麻、麥門冬、葛根、羌活、甘菊花、人參、甘草2731.4.減:山犀角、荊芥、桔梗、樸消2731.5.功效:口內(nèi)生瘡

24、,齒跟肉爛。2731.6.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一七。2732.相似度50%:除熱飲2732.1.組成:黃連、黃柏、黃芩、玄參、防風、知母、連翹、柴胡、龍膽草、蔓荊子、桔梗、茺蔚子。2732.2.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732.3.加:黃柏、連翹、柴胡、龍膽草、蔓荊子、茺蔚子2832.4.減:羚羊角、山犀角、荊芥、大黃、樸消2832.5.功效:勞傷肝心二經(jīng),或性躁急促之人,啼哭含情之婦,情欲強制,郁傷于肝心,而致釘翳根深,赤澀難開,痛牽頭腦,淚出,羞明怕日,釘入翳深,接引黃仁。2832.6.來源:眼科全書卷五。28271. 原方1.1. 組

25、成: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2. 功效:瞼生風粟外障。1.3. 來源:眼科全書卷四。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2. 相似度100%:三黃丸2.1. 組成:春3月:黃芩4兩,大黃3兩,黃連4兩。夏3月:黃芩6兩,大黃1兩,黃連7兩。秋3月:黃芩6兩,大黃2兩,黃連3兩。冬3月:黃芩3兩,大黃5兩,黃連2兩。2.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3. 減: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玄參、荊芥、桔梗、樸消2.4. 功效:男子五勞七傷,消渴不生肌肉,婦人帶下,手足寒熱。男婦

26、三焦積熱,上焦有熱攻沖,眼目赤腫,頭項疼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不美飲食;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五臟俱熱,生癰癤瘡痍。及治五般痔疾,糞門腫或下鮮血,小兒積熱。2.5. 來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3. 相似度64%:防風湯3.1. 組成:防風(去叉)2兩,犀角(鎊)1兩,知母1兩,黃芩(去黑心)1兩,玄參1兩,桔梗(銼,炒)1兩半,羚羊角(鎊)1兩半,大黃(炒)半兩。3.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3.3. 加:犀角3.4. 減:山犀角、荊芥、樸消、黃連3.5. 功效:眼瞼生風粟。3.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一。4

27、. 相似度64%:洗心散4.1. 組成:大黃、赤芍藥、桔梗、玄參、黃連、荊芥穗、知母、防風、黃芩、當歸尾各等分。4.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4.3. 加:赤芍藥、荊芥穗、當歸尾4.4. 減:羚羊角、山犀角、荊芥、樸消4.5. 功效:火疳癥。生于睥眥氣輪,初起如粟瘡榴子一顆,小而圓,或帶橫長而圓,狀如豆,次后漸大,痛者多,不痛者少。4.6. 來源:審視瑤函卷四。5. 相似度64%:省風湯5.1. 組成:防風、犀角、大黃、知母、玄參、黃芩、羚羊角(肝虛不用)、桔梗。5.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

28、大黃、樸消、黃連。5.3. 加:犀角5.4. 減:山犀角、荊芥、樸消、黃連5.5. 功效:肝熱火旺,瞳仁不清或細小。沉翳內(nèi)障。5.6. 來源:銀海精微卷上。6. 相似度62%:清心利膈湯6.1. 組成:防風1錢半,荊芥1錢半,薄荷1錢半,桔梗1錢半,黃芩1錢半,黃連1錢半,山梔1錢,連翹1錢,玄參7分,大黃7分,樸消7分,牛蒡子7分,甘在7分。6.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6.3. 加:薄荷、山梔、連翹、牛蒡子、甘在6.4. 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6.5. 功效:咽喉腫病痰涎壅盛。6.6. 來源:奇效良方卷六十一。7. 相似度58%

29、:大力子湯7.1. 組成:黃芩(酒洗)2錢,黃連(酒炒)2錢,桔梗1錢5分,甘草1錢,連翹1錢,鼠粘子(炒、研)1錢,玄參1錢,大黃(酒蒸)1錢5分,荊芥3分,防風3分,羌活3分,石膏1錢5分。7.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7.3. 加:甘草、連翹、鼠粘子、羌活、石膏7.4. 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樸消7.5. 來源:古今醫(yī)鑒卷三。8. 相似度58%:羚羊角飲子8.1. 組成:羚羊角(銼末)、犀角(銼末)、防風、桔梗、茺蔚子、玄參、知母、大黃(炮)、草決明、甘草減半、黃芩(炒)、車前各等分。8.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

30、、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8.3. 加:犀角、茺蔚子、草決明、甘草、車前8.4. 減:山犀角、荊芥、樸消、黃連8.5. 功效:逆順障癥。8.6. 來源:審視瑤函卷三。9. 相似度58%:除風清脾飲9.1. 組成:廣陳皮、連翹、防風、知母、元明粉、黃芩、玄參、黃連、荊芥穗、大黃、桔梗、生地各等分。9.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9.3. 加:廣陳皮、連翹、元明粉、荊芥穗、生地9.4. 減:羚羊角、山犀角、荊芥、樸消9.5. 功效:粟瘡癥。脾經(jīng)風熱,瞼生風粟椒瘡,淚多難睜,沙澀摩睛疼痛,粟瘡如粟,其形黃軟;及脾經(jīng)濕熱

31、,椒瘡如椒,其形紅硬。9.6. 來源:審視瑤函卷四。10. 相似度58%:牛蒡芩連湯10.1. 組成:連翹1錢,牛蒡子(另研)1錢,玄參1錢,大黃3分,荊芥3分,防風3分,羌活3分,石膏1錢半,桔梗1錢半,甘草1錢,黃芩(酒炒)2錢半,黃連(酒炒)1錢半。10.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0.3. 加:連翹、牛蒡子、羌活、石膏、甘草10.4. 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樸消10.5. 功效:大頭瘟,積熱在上,頭頂腫起,或面腫,多從耳根下起;并治煙瘴。10.6. 來源:回春卷二。11. 相似度57%:清咽利膈散11.1. 組成:金銀花1

32、錢半,防風1錢半,荊芥1錢半,薄荷1錢半,桔梗1錢半,黃芩1錢半,黃連1錢半,山梔1錢,連翹1錢,玄參7分,大黃(煨)7分,樸消7分,牛蒡子7分,甘草7分。11.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1.3. 加:金銀花、薄荷、山梔、連翹、牛蒡子、甘草11.4. 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11.5. 功效:積熱咽喉腫痛,痰涎壅盛,或胸膈不利,煩躁飲冷,大便秘結。積熱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及乳蛾喉痛,重舌木舌。11.6. 來源:外科理例_附方。12. 相似度55%:除濕壓熱飲12.1. 組成:細辛1兩,蒼術1兩,防風1兩半,知母1兩半,茺蔚子1兩半,

33、桔梗2兩,大黃、黃芩、梔子仁、樸消。12.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2.3. 加:細辛、蒼術、茺蔚子、梔子仁12.4. 減:羚羊角、山犀角、玄參、荊芥、黃連12.5. 功效:拳毛倒睫。12.6. 來源:銀海精微卷上。13. 相似度55%:除熱飲13.1. 組成:黃芩(去黑心)1兩,玄參1兩,桔梗(去蘆頭,炒)1兩,知母1兩,芒消1兩,防風(去叉)1兩,茺蔚子1兩,大黃1兩。13.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3.3. 加:芒消、茺蔚子13.4. 減:羚羊角、山犀角、荊芥、樸消

34、、黃連13.5. 功效:丁翳毒熱。肝、心毒熱,上攻睛瞳而致釘翳根深,外障,睛中翳黑硬如釘子之形,其證疼痛赤澀,淚出羞明。13.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一一。14. 相似度55%:防風湯14.1. 組成:防風(去叉)1兩,茺蔚子1兩,五味子1兩,知母(焙)1兩,桔梗(炒)1兩,玄參1兩,車前子1兩,大黃(銼,焙)1兩,細辛(去苗葉)1兩,黃芩(去黑心)1兩。14.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4.3. 加:茺蔚子、五味子、車前子、細辛14.4. 減:羚羊角、山犀角、荊芥、樸消、黃連14.5. 功效:內(nèi)障圓翳,及澀翳。14.6. 來源:圣濟

35、總錄卷一一二。15. 相似度55%:黃芩湯15.1. 組成:黃芩(去黑心)1兩,大黃(銼,炒)1兩,桔梗(炒)1兩,知母(焙)1兩,玄參1兩半,馬兜鈴1兩半,防風(去叉)2兩。15.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5.3. 加:馬兜鈴15.4. 減:羚羊角、山犀角、荊芥、樸消、黃連15.5. 功效:眼風牽。痛如針刺,視物不能回顧。心臟伏毒熱氣壅在膈中而致外障,初患之時,微有頭痛目眩,眼系常急,夜臥澀痛,淚出難開,時時如針刺,漸生障翳,遮滿相牽。15.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16. 相似度55%:火瘍洗心散16.1. 組成:知母、元參、

36、防風、當歸、白芍、黃芩、黃連、桔梗、荊芥、黃柏。16.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6.3. 加:元參、當歸、白芍、黃柏16.4. 減:羚羊角、山犀角、玄參、大黃、樸消16.5. 功效:脾眥氣輪,初如椒瘡榴子,或圓或長,狀如紅豆者。16.6. 來源:眼科菁華錄卷上。17. 相似度55%:除風湯17.1. 組成:防風2兩,犀角1兩,大黃1兩,知母1兩,黃芩1兩,黑參1兩,桔梗1兩半,羚羊角1兩半。17.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7.3. 加:犀角、黑參17.4. 減:山犀角、玄

37、參、荊芥、樸消、黃連17.5. 功效:瞼生風粟外障,眼瞼皮肉上下有肉如粟粒相似,唯多淚出澀痛,如米隱一般;積久年深,翳膜昏暗,漸漸加重。17.6. 來源: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18. 相似度55%:綠風羚羊飲18.1. 組成:黑參2錢,防風2錢,茯苓2錢,知母2錢,黃芩1錢,細辛1錢,桔梗2錢,羚羊角1錢,車前子1錢,大黃1錢。18.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8.3. 加:黑參、茯苓、細辛、車前子18.4. 減:山犀角、玄參、荊芥、樸消、黃連18.5. 功效:內(nèi)障,已成綠風有余證。18.6. 來源:金鑒卷七十七。19. 相似度55%:

38、落痔湯19.1. 組成:黃連1兩,黃柏1兩,黃芩1兩,大黃1兩,防風1兩,荊芥1兩,梔子1兩,槐角1兩,苦參1兩,甘草1兩,樸消5錢。19.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19.3. 加:黃柏、梔子、槐角、苦參、甘草19.4. 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玄參、桔梗19.5. 功效:痔疾。用枯痔散后,其痔枯黑堅硬者。19.6. 來源:張氏醫(yī)通卷十四。20. 相似度55%:起痔湯20.1. 組成:黃連1兩,黃柏1兩,黃芩1兩,大黃1兩,防風1兩,荊芥1兩,梔子1兩,槐角1兩,苦參1兩,甘草1兩,樸消5錢。20.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

39、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0.3. 加:黃柏、梔子、槐角、苦參、甘草20.4. 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玄參、桔梗20.5. 功效:諸痔上枯藥之后,黑色堅硬,裂縫者。20.6. 來源:外科正宗卷八。21. 相似度55%:清毒湯21.1. 組成:黃連1錢,黃芩1錢,防風1錢,荊芥1錢,桔梗8分,石膏8分,玄參8分,木通8分,山梔仁8分。21.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1.3. 加:石膏、木通、山梔仁21.4. 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大黃、樸消21.5. 功效:夏月大熱,痧癥初起。21.6. 來源:玉案

40、卷六。22. 相似度55%:清咽利膈湯22.1. 組成:連翹1錢,黃芩1錢,甘草1錢,桔梗1錢,荊芥1錢,防風1錢,黨參1錢,大黃2錢,樸消2錢。22.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2.3. 加:連翹、甘草、黨參22.4. 減:羚羊角、山犀角、知母、玄參、黃連22.5. 功效:積熱,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及乳蛾,喉痹,喉癰,重舌,或胸膈不利,煩躁飲冷,大便秘結。22.6. 來源:外科選要_補遺方。23. 相似度55%:雙解散23.1. 組成:柴胡、干葛、荊芥、薄荷、黃芩、玄參、石膏、知母、甘草、桔梗、防風。23.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

41、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3.3. 加:柴胡、干葛、薄荷、石膏、甘草23.4. 減:羚羊角、山犀角、大黃、樸消、黃連23.5. 功效:陽明少陽,先傷積熱,又冒表邪,郁于上焦,咽喉作痛。23.6. 來源:傷寒大白卷一。24. 相似度55%:犀角飲子24.1. 組成:犀角1兩,羚羊角1兩,大黃1兩,人參1兩,茯苓1兩,知母1兩,黃芩1兩,桔梗2兩,防風2兩。24.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4.3. 加:犀角、人參、茯苓24.4. 減:山犀角、玄參、荊芥、樸消、黃連24.5. 功效:眼小眥赤脈外障。24

42、.6. 來源: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六。25. 相似度55%:羚羊角湯25.1. 組成:羚羊角(鎊)2兩,人參1兩,白茯苓1兩(去黑皮),玄參1兩,細辛1兩(去苗葉),黃芩1兩(去黑心),車前子1兩,防風1兩(去叉),桔梗1兩(銼,炒),知母(焙)1兩。25.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5.3. 加:人參、白茯苓、細辛、車前子25.4. 減:山犀角、荊芥、大黃、樸消、黃連25.5. 功效:綠風內(nèi)障。25.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一二。26. 相似度54%:黃連解毒湯26.1.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山梔、牛蒡子、甘草、防風、荊芥、知母、石膏、桔梗、玄參、木通。26.2. 原方對照: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樸消、黃連。26.3. 加:黃柏、山梔、牛蒡子、甘草、石膏、木通26.4. 減:羚羊角、山犀角、大黃、樸消2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