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_第1頁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_第2頁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_第3頁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_第4頁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 25魯濱遜漂流記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長篇小說,本課內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組成。 魯濱遜漂流記敘述17 世紀有個叫魯濱遜的英國人,在航海中遇險,孤身一人流落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為了戰勝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點生產和生活資料,同大自然展開了頑強的斗爭。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難,但他經得起失敗的考驗,憑著艱苦的勞動,成功地在荒島上建起了房舍,開墾了農田,營造了羊圈,使荒島面貌有了改變, 他的生活也有了改變。經過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終于脫險,返回故鄉。梗概按魯濱遜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遇險島上”“建房定居” “養牧種植”“救星期五” “回到英國”,突出了魯濱遜惡

2、劣的生存環境,表現了他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干的特點。精彩片段寫的是魯濱遜初到島上的生活狀態和面對現實的思考。片段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前半部分寫魯濱遜在島上的憂郁而寂寞的生活:初到島上,魯濱遜由于缺乏紙筆,就用刀子刻柱留痕記錄時間;從船上雖得到了不少東西,但缺少的東西還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柵欄圍墻的工作非常吃力; 每天要為自己尋找食物。 后半部分,是魯濱遜對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環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與不幸好處和壞處公正地排列出來, 找到了值得感謝的東西, 對自己的處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后開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魯濱遜在嚴酷環境中心里的斗爭,是這個片段的重點, 這也是他身處

3、2 / 25絕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了解外國名著的內容,了解人物遇到的困難及戰勝困難的辦法,關注人物的命運,體會人物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二是激發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教學重點是了解名著大意,體會人物的人生態度,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欲望。教學目標:1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2關注人物命運,體會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3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愿望。學情分析:本文篇幅較長。教學過程要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先讓學生閱讀梗概,整體把握梗概內容, 簡單講述一些梗概中魯濱遜戰勝種種困難的經歷。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瀏覽精彩片段,

4、交流精彩片段的精彩之處,以及自己對魯濱遜的評價或讀后的感受。激起學生讀整本書的欲望。評價設計:1. 概括一下魯濱遜在荒島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2. 你喜歡魯濱遜嗎?請你用合適的詞語來概括出他是個怎樣的人?3 / 25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世界文學寶庫里,有許多中國的經典作品,還有許多外國名篇名著。 這些名篇名著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 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同學們,誰能說一說你讀過的外國名篇名著。學生交流。同學們,今天老師也想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2簡介作品,激發起閱讀梗概的興趣。18 世紀,歐洲最杰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

5、孩子應該讀讀這部小說。它出自英國作家丹尼爾 笛福之筆(板書:笛福(16601731) ,英國小說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蘇格蘭水手賽爾科克在海上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 四年后被救回英國。賽爾科克在荒島上并沒有作出什么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跡。但笛福塑造的魯濱遜卻完全是個新人,成了當時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說一經發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有人把它拍成了電影,有人把它編成連環畫,成為人們最喜愛的小說之一。這是一部怎樣的奇書呢?我們的課文第5 課給大家做了一些介紹。出示課題,齊讀課題。4 / 25二、閱讀梗概,了解主要內容1. 大家快

6、速瀏覽課文,看課文是用幾種來給我們介紹這部小說的?2. 分成了梗概和精彩片段兩種方式。那什么是梗概呢?課件出示:梗概是一種應用文體,常用來簡要介紹電影、電視和小說的情節。翻開一本書,一般能在封面、扉頁或封底上見到它。如果你想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 可以在編者推薦或內容介紹欄目中,先找到梗概了解一下。當你在網上瀏覽喜歡的影視劇,梗概又會幫你介紹劇情和演員,當我們制作一份好書推薦手抄報時,也會用到梗概。3. 文中的梗概向我們介紹了怎樣的故事呢?大家先快速的瀏覽一下。(學生瀏覽課文梗概中)師:誰來簡要地介紹一下?4. 交流這部小說的大意。(主要寫了遇難荒島的魯濱遜與自然斗爭,他在島上建房定居,養牧種植

7、,以頑強的意志生存了下來,還收留了一個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訓成了忠實的奴仆。28 年后,他救了一艘叛變船只的船長,回到英國。)(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概括能力)三、淺顯探討小說1再次默讀梗概,概括一下魯濱遜在荒島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難,5 / 25又是怎樣解決的。(1)住用木頭和船帆搭了一個簡易的帳蓬。(2)吃打獵、捕魚,畜養山羊,種糧食。(3)安全插下楊柳莊子防御。(4)孤獨救助“星期五” 。2魯濱遜在荒島上創造了生存的奇跡,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勇敢堅毅,樂觀積極,靠智慧解決困難等。)(設計意圖從中體會:魯濱遜有智慧、很勇敢、不怕困難,有頑強斗爭求生存的精神。 )四

8、、閱讀精彩片段剛才我們讀了小說的梗概。讓我們對小說的主要故事情節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人物形象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在原著中,有很多地方寫得引人入勝。接下來,我們來欣賞一個精彩片段。1. 先請大家瀏覽“片段”,想一想這個片段大致在小說中的哪個部分呢?(學生瀏覽精彩片段),班內交流。2. 速讀“片段”,你認為什么地方最精彩?(學生瀏覽片段)班內交流。3. 對照魯濱遜列出的“好處”和“壞處” ,一起來讀一讀。請男同學來讀“壞處”,女同學讀“好處”。邊讀邊想一想:這樣一個表格,給魯濱遜帶來了什么?讀完交流6 / 254. 在這種情況下,能知足安命是很重要的,能讓自己冷靜理智下來。魯濱遜是怎樣認為的呢?我

9、們來讀一讀他的話。出示齊讀: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從我最不幸的處境中取得一個經驗教訓,這教訓就是: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5. 師小結:不少名著,人們之所以喜歡它,往往是其中一些語言給人們很好的啟示,給人們帶來精神力量,6. 讀這個片段,你還覺得哪方面很精彩?7. 結合整個片段內容,試著用“從中,我感受到魯濱遜是的人”來說一句話。8. 師小結:魯濱遜漂流記之“精彩片段” ,敘述的是魯濱遜初到島上的生活狀態和面對現實的思考,表現了魯濱遜不怕困難、 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五、激發閱讀整本書的興趣。我們閱讀了梗概部分,又瀏覽了精彩片段,請大家

10、對照讀一讀,你猜想在梗概中,還有哪些部分也會很精彩?你還想了解什么?學生交流同學們有這么多的疑問,我們還是去看看原著吧。我相信,你一定會被小說精彩的情節所吸引。能解開心中的疑問, 還能發現值得珍藏的精彩語言。六、課堂檢測魯濱遜的經歷給了我們什么啟發?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困難7 / 25時,你是怎樣做的?應該怎樣做?(啟發聯系實際談)七、布置作業課下讀全書騎鵝旅行記教學設計一、介紹這本書和作者。1. 老師介紹: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兒童文學作品。這是一本在瑞典乃至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圖書,一本和作者同時印在紙幣上的圖書, 作者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因為這本書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尼爾斯騎

11、鵝旅行記是她唯一為兒童寫的長篇童話。現在已被譯成50 多種文字,還曾被改編為動畫片。這部作品生動講述了小男孩尼爾斯騎鵝旅行的有趣經歷,描繪了作者的祖國瑞典的美麗河山, 書中還穿插介紹了大量瑞典的民間傳說,讓小讀者在閱讀中懂得了真誠、勇敢、友愛和愛國,并獲得了豐富的地理和歷史知識。2. 學生找找書上介紹做好則和這本書的地方讀一讀。二、這本書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一個不愛學習,喜歡惡作劇的頑皮小孩“尼爾斯”,因為一次捉弄了小妖精, 而被小妖精用魔法變成一個只有拇指大小的人。他騎在他家的大白鵝背上, 跟著一群大雁出發作長途旅行。尼爾斯被雄鵝帶8 / 25進了雁群,原以為會受到大家熱情的歡迎,卻因為自己臭

12、名遠揚而遭到雁頭領阿卡的厭惡,尼爾斯決心痛改前非,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漸漸的,尼爾斯成了雁群中的一分子與拯救雁群的英雄,得到了阿卡及雁群的信任,他的性格與脾氣也慢慢地改變了通過了這一次奇妙的旅行,尼爾斯增長了許多見識,結識了許多朋友,也碰到過好幾個兇惡陰險的敵人。他在種種困難和危險中堅強的克服,受到了鍛煉,改掉了原先調皮搗蛋的毛病,成了一個品德高尚,樂于助人的好孩子。最后終于回到家中,恢復原形,變成了一個好孩子。三、書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歡誰?為什么?1. 書中有哪些人物?你能用一兩句話說說她們各自的特點嗎?(尼爾斯、莫頓、阿卡、狐貍斯密萊等等)2. 你最喜歡誰?為什么?一個是被小精靈變成了小精

13、靈的尼爾斯,一個是莫頓,是一只會飛的鵝。莫頓帶著尼爾斯跟著大雁飛。 沒想到家鵝竟神奇地飛上天和大雁們一起旅行。 于是尼爾斯開始了漫長而又危險的騎鵝旅行。一路上,他們破壞了狐貍斯密萊的許多詭計,從強盜山逃出來,尼爾斯差點被國王銅像踩扁,幸虧木偶幫助了他,還有打敗了灰田鼠兵團,救了小松鼠他們經歷了很多事情,克服了重重困難, 終于到了拉伯蘭。(1)說說尼爾斯:尼爾斯由一個不懂事的小孩,他出生在農民家庭, 起初家里有些貧窮,后來經過父母的努力慢慢的開始寬裕起來,9 / 25可是他整天捉弄動物, 后來惹火了住在牛棚里的小精靈,被變成了與小精靈一樣大小, 甚至還能聽懂各種動物的語言。在跟隨莫頓和雁群飛行的

14、過程中,學會了幫助別人、遵守諾言、為朋友能犧牲自己的大男孩。(2)說說莫頓:莫頓是尼爾斯家的鵝,是不愿服輸的代表,一開始飽受大雁的歧視,但為了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在挫折中成長,還遇到了自己心愛的一半鄧芬,它用自己的勤奮和努力, 贏得了大雁的尊重,贏得了愛情,也創造了自己幸福生活。(3)說說阿卡:阿卡是慈愛、智慧長者的化身,是雁群的領頭人,它和養子老鷹“高歌”之間的母子親情是那樣的高尚和偉大。四、文中哪件事讓你最感動?找出來仔細讀一讀。五、讀了這本書你有什么感想?1. 動物不僅是人類的好朋友,更是人類的好幫手。鴿子可以送信,能在茫茫大海里搜尋遇難的飛行員,昆蟲傳授花粉,花草樹木才會成長,我們才能吃

15、上香甜的瓜果,喝上牛奶和蜂蜜2. 人們應該保護好環境,不要傷害動物,動物是我們真摯的好朋友,讓我們放下手中的獵槍,不要殘殺、驅逐它們,給動物一個安身之處。否則,當地球沒有了飛禽走獸,沒有了花草樹木、河流,那將是個多么冷清,可怕、毫無生機的世界啊!3. 動物的情感和人的情感一樣,豐富而感性。真的!有時人類自以為很強大,看不起渺小的其他生物。熟不知,它們卻以另外一種方式報復人類的無知,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人,既然是萬物10/ 25之靈,就應該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和諧共處,一起珍惜地球提供我們的寶貴資源。4. 尼爾斯從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變成一個勇敢、幫助別人的好孩子。幫助別人是最快樂的,我也要做這

16、樣的孩子。“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給永遠比拿愉快”5. 讀完這篇故事,我學會了不能捉弄別人,要互相幫助。6. 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知道尊重他人,要熱心幫助別人,更讓我領略了瑞典的高山大河,森林草原,聆聽了許多動人的古老傳說。六、讀了這本書后你有什么愿望?1. 希望能有人讓我變小,我會十分高興地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人類和動物互相幫助,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2. 還希望有我們的作家把祖國的美麗山川和動聽傳說也寫下來,讓我們領略祖國的奇山異水,秀美風光;讓我們在動聽的神話傳說中感受祖國博大深厚的傳統文化。11/ 25湯姆索亞歷險記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分析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通過講

17、述湯姆索亞歷險的故事,說明了他是一個調皮、喜歡冒險,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義感的孩子。學習本課的目的 : 一是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復述課文; 二是體會湯姆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教育學生做一個勇敢、富有正義感的人; 三是學會欣賞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教學目標1. 學習生字詞語。2. 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復述課文。3. 體會湯姆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教育學生做一個勇敢、富有正義感的人。教學重難點重點: 復述故事情節,理解湯姆索亞是一個調皮、喜歡冒險,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義感的孩子。難點: 復述課文。教具準備1. 收集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資料。2. 教師自制簡單的課件。教學設計思路這篇課文節選自美國著名

18、作家馬克吐溫的同名長篇小說。故事12/ 25情節生動曲折,語言通俗易懂,人物特點鮮明。故事內容貼近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 有利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本課的設計圍繞課文的重難點,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交流、討論,用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去讀書,讓學生自行探究課文內容,提高閱讀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成為學生的主人。 給學生更多發揮自己語言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發現、質疑,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特點。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理清課文條理,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一、談話導入、激起興趣1. 同學們,你們喜歡冒險嗎 ?你有過冒險的經歷嗎 ?試著講一講。2. 貪

19、玩、渴望冒險,不喜歡被約束,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今天,我們要學習的 湯姆索亞歷險記 是一部美國同名長篇小說中的節選內容, (板書課題 : 湯姆索亞歷險記 )這部書是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 (板書: 馬克吐溫美國作家 ) 3.( 出示湯姆索亞的插圖 )這個小男孩叫湯姆索亞他驚心動魄的歷險連大人都稱羨不已,今天,我們一同來認識他。講一講。生齊讀。介紹課前收集馬克吐溫的相關資料,簡介作者,縮短了孩子與作者的距離,也縮短了與文本的距離。13/ 25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 自學生字詞。(1) 學生自讀課文,借助拼音或工具書學習生字、理解詞語。(2) 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1)讀詞語 : 恐怖 吱聲

20、發誓 輕蔑 津津有味蔚藍本 無所謂 凄慘(提示 學生注意 : 讀準“吱、蔑、津” 3 個字的讀音。“怖、吱、蔚、凄”等字,可以讓學生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字形。“津”字要與形近字“律”比較。 “蔑”字比較復雜,書寫是要寫正確。) 2)理解詞語 : 不假思索 : 用不著想。毛骨悚然 : 形容很害怕的樣子。不寒而栗 : 不寒冷而發抖。輕蔑: 輕視,看不起。津津有味 : 形容有滋味 ; 有趣味。凄慘: 凄涼,悲慘。2.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思考: (1) 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 (課文主要講了湯姆索亞和哈克貝利在墳場探險時目睹了一起兇殺案,湯姆勇敢地站出來指出真正的兇手。 還講同學蓓姬

21、過生日時,湯姆又和大家一起去山洞探險,湯姆和蓓姬迷了路, 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在山洞里發現了兇犯喬。脫險后,湯姆告訴人們喬在山洞里,應把14/ 25他救出來,接受審判。當人們打開山洞時,發現喬已經餓死了。) (2) 你覺得湯姆索亞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文中哪部分內容直接寫出了這一特點 ? (湯姆索亞是個聰明、調皮而又富有正義感的男孩,而且喜歡冒險。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直接寫出了這一特點。) (3) 你又是通過哪些事情體會到的呢? (湯姆索亞的調皮、喜歡冒險主要體現在兩件事上,一是他和哈克貝利半夜到墳場去練膽,二是他不顧同學的勸阻,到山洞探險。) (湯姆索亞的正義感主要體現在他勇敢地站出來,在法庭上指證殺死

22、大夫的不是波特, 而是喬。當知道人們已用大鐵門把山洞鎖死時,又告訴人們喬還在山洞里, 他犯了罪應判刑, 但不能讓他憋死在山洞里。) 動筆把課文中的生字圈畫出來。借助注音讀準字音,用自己喜歡的辦法記憶字形。同桌間互讀互認。不理解的詞語互相交流。(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 讀后交流。培養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的能力。回答問題要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三、課堂小結,布置作業通過同學們自己的閱讀,我們知道了湯姆索亞這個男孩的特點,那么他的聰明、調皮、正義感、冒險,課文又是如何具體來寫的呢?15/ 25下節課,我們再來仔細研究。作業: 朗讀課文

23、。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 復述故事情節,理解湯姆索亞是一個調皮、 喜歡冒險,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義感的孩子。一、復習引入1. 同學們,還記得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筆下的那個小男孩嗎?他有什么特點呢 ? 2. 這節課,我們就來仔細地學習課文,相信這位小男孩就會留在你的記憶里。說一說。自然地引出對本節課的學習。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1. 湯姆索亞的聰明、調皮、正義感、冒險,在文中又是如何具體的描述的呢 ?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你認為哪些情節寫得精彩或者哪個地方最能打動你,多讀幾遍,從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呢? (3) 匯報小組學習所得,教師點撥指導。調皮、冒險 : (1) 湯姆索亞和哈克貝利半夜到墳場去練膽,目

24、睹了一起兇殺案。(2) 山洞“誰也不知道里面有多深” ,通道“黑乎乎的”說明山洞很危險。但湯姆索亞和蓓姬“走在最前面”“津津有味地欣賞洞里16/ 25的景觀” “不顧同學們的勸阻,一直往前走” ,從這里可以體會到湯姆索亞喜歡冒險。正義感: (1) 湯姆索亞開始出庭時, 看到喬鐵青的臉, “心里害怕得要命”,說話“有點吞吞吐吐”后來他“話越來越多,聲音也越來越大,越來越自然了”,他講出了事情的經過。湯姆索亞覺得不去作證,波特就會受到冤枉,他良心不安。 最后他打定主意決定出庭作證。從這里可以看出湯姆索亞富有正義感。(2) 當湯姆索亞從山洞中脫險后,他告訴撒切爾法官,喬還在山洞里,應該把他救出來審判

25、他。 這進一步說明了湯姆索亞是一個有愛心、富有正義感的孩子。堅強: 湯姆索亞和蓓姬在迷路后,沒有找到回去的路,帶的食物已經吃完了,蠟燭也快用光了, 兩人又累又惡,蓓姬越來越覺得沒有希望了,但湯姆索亞知道不能泄氣, 安慰蓓姬一定會找到出口回到父母的身邊,這些說明了湯姆索亞是個堅強、關心他人的好孩子。(1) 自讀課文。(2) 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來交流,學生可能認為事件精彩,可能認為語言精彩,只要有所體會就可。教師根據學生的感悟,相機引導,對于表現人物特點的重要情節,要讓學生多讀幾遍,來進一步體會,并增強記憶,為復述打下基礎。17/ 25三、練習復述課文1. 說說你讀了湯

26、姆索亞歷險記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2. 簡要復述課文先自己簡要說說湯姆索亞的故事,再在小組里說說,最后面向全班說。四、總結全文1. 學習了本篇課文,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2. 把湯姆索亞歷險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其他人聽。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 通過交流學習一些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引導學生閱讀文學名著,學會對書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2. 留意作品中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并從中感知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閃光點。3. 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人物。4. 錘煉語言,品味語言的夸張性,理解重要詞語的深刻涵義和表達作用,并發揮想象,學會仿寫夸張性句子。5. 對比不同譯者筆下的文學

27、名著語言,學會琢磨語言,體會各自語言的巧妙之處,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6. 理解并積累古人不同年齡的不同稱謂。18/ 25教學重點難點1. 通過交流學習一些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引導學生閱讀文學名著,學會對書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2. 留意作品中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并從中感知人物形象。3. 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人物。第一課時一、回憶人物形象1.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同樣也沒有完全一樣的兩個人。 本組課文讓我接觸了一些外國文學作品,那些血肉豐滿、性格鮮明的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短篇和長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都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成為某一類人物的典

28、范代表,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2.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魯濱孫、湯姆?索亞、尼爾斯。二探究人物的評價方法(一)從作品情節評價人物1. 下面請同學們觀察一段由課本上摘錄的話,仔細品味一下課文中描寫了一個怎樣性格的湯姆索亞?出示段落:“湯姆躺在一張沙發上.直到風箏線不夠用了為止。”2. 學生歸納反饋:充滿虛榮心的湯姆。3. 你還能從課文的那些情節中的找出不一樣湯姆?19/ 25學生從課本內容中,找出具體內容,說出自己的感受。4. 師總結歸納: 引導學生閱讀文學名著,從具體的情節中,學會對書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 (板書:作品情節)(二)從人物描寫評價人物1. 下面請同學們觀察一段由課本上摘錄

29、的話,仔細品味一下課文中描寫了一個怎樣的桑娜?出示段落:桑娜 “用頭巾裹住睡著的孩子, 把他們抱回家里 .讓他們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連忙把帳子拉好” 2. 學生歸納反饋。3. 你還能從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找出類似的人物描寫嗎?學生從課本內容中,找出具體內容,說出自己的看法。5. 總結歸納:留意作品中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并從中感知人物形象 ,找到人物精神的閃光點。 (板書:人物描寫)(三)多方位評價人物。1. 下面請同學們觀察一段由課本上摘錄的話,仔細品味一下課文中描寫了一個怎樣的尼爾斯?出示段落:“尼爾斯心里想:父母從教堂回來時,發現雄鵝不見了,他們會傷心的。”你從中看到了一個怎么

30、樣的尼爾斯?跟我們平時認識的尼爾斯一樣嗎?2. 學生歸納反饋。3. 你還能舉出其他的人物嗎?20/ 254. 總結歸納: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人物。每個人,每件事都有多面性,我們不能以偏概全。 (板書:多方位、多角度)三、拓展研析1. 首先,我們來個小測驗, 測測大家的觀察力如何 ?請大家欣賞下面的圖畫,認真觀察,猜猜圖中的人物分別是誰?學生自由歸納,教師解答。同學們如何通過幾幅靜態的圖片來確定人物的呢?明確概念: 通過人物具有獨特個性的外貌。外貌描寫就是對人物的面容、神態、表情、衣著、姿勢等的描寫。下面就請大家根據靜態的文字來猜猜人物吧!2. 猜猜他是誰。學生歸納猜測。這段文字中的魯迅和

31、前段文字所描寫的魯迅有何不同之處?學生歸納。明確概念: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人物。每個人,每件事都有多面性,我們不能以偏概全。3. 看文猜人,請同學看下列例文, 分析人物的性格和作者描寫中側重的部分。學生歸納、分析。歸納知識點: 抓住特點 , 描寫重點 , 體現個性。引導學生閱讀文學名著,從具體的情節中,學會對書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4. 討論閱讀方法下面我們就來討論, 有哪些好的閱讀方法, 可以更好地評價人物,感知人物形象,能夠讓我們走進經典的外國文學作品。21/ 25(1)小組討論(2)全班交流(3)各小組代表發言,全班共同總結:a通過交流學習一些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引導學生閱讀文

32、學名著,學會對書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b.留意作品中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并從中感知人物形象 , 找到人物精神的閃光點。c.學會從多方位、 多角度的評價人物。每個人,每件事都有多面性,我們不能以偏概全。d選擇后要盡可能讀完整作品, 可采取見縫插針式的閱讀方式,有時間就讀,連續幾天讀完一部,能夠感知人物形象的全面性。e在開始閱讀一部作品前,可以先瀏覽作家生平簡介、譯者的話、序言、后記和內容簡介等,把握主要內容后再開始閱讀。這樣能夠更好的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四、課堂小結葉圣陶先生說過: 描寫人物 , 假若只就人的共通之點來寫, 則只能保存人的類型 ,不能表現出某一個人。 要表現出某一個

33、人 , 須抓住他給予我們特殊的印象。 我們可以多聯系曾經學過的外國名著,運用外國文學作品的閱讀方法,感知人物形象,發現人物的閃光點,交流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第二課時詞句段的運用22/ 25一. 讀一讀, 你發現了什么富得(流油)氣得(火冒三丈)思念(一日三秋)窮得(揭不開鍋)1. 先讓學生自由讀一讀例句,重點讀讀括號里的詞語。2. 想一想 , 你明白了哪些詞語的意思3. 請小組合作,讓學生用形象的動作或語言解釋詞語的意思4. 請學生談一談自己發現了什么, 括號里的詞語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小結: 括號里的詞語部分都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板書: 1.修辭手法:夸張)二. 再讀一讀 , 說說下列句

34、子的表達效果1. 教師簡單介紹”夸張” : 夸張是為達到某種表達需要,對事物的形象 , 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 2. 讀下面的例句 , 感受三句話表達的意思,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又什么不同的地方,并提出疑問。( 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別使用擴大夸張. 第二句也使用了縮小夸張,讓我們知道了春節馬上就要到了,時間的緊迫性。) 3. 學生品句子 ,請說一說夸張的作用是什么? 夸張的作用 : a.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23/ 25b.烘托氣氛 , 增強感染力c.增強聯想 , 創造氣氛 . 教師提醒應該注意的地方. a.夸張不是浮夸 , 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 b.夸張不能和事實距離過近. c.夸張要注意文體特征, 如科技說明文 , 說理文章就很少使用夸張手法 , 以免歪曲事實 . 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