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提升路徑研究_第1頁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提升路徑研究_第2頁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提升路徑研究_第3頁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提升路徑研究_第4頁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提升路徑研究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提升路徑研究    雍莉莉+宋恒恒+謝心怡摘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加之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互聯網+”帶動的社會經濟實體的蓬勃生命力影響下,大學生創業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在此熱潮下,高校創新創業實踐體系構建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能力提升為目標,從現狀優劣勢分析,探究“互聯網+”大背景下提升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路徑。關鍵詞:互聯網+;創新創業;實踐體系:g642.0 文獻標志碼:a :1674-9324(2017)27-0146-02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創新高校人才培

2、養機制,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因此,鼓勵大學生創業,并借助高校平臺為其創造合適的實踐體系便成為當務之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并將其納入國家戰略層面。該報告還針對各高校提出“實施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支持到新興產業創業”的期望與目標。一、互聯網+創新創業實踐體系現狀分析“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技術早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領域,一場信息化的顛覆性變革正悄無聲息地持續發酵。各高校內,教師學生早已習慣于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實施教學任務,多媒體教學已成為常態。因此,在許多高校大力鼓勵引導學生進行創業的號召下,以搭建創新創業新媒體平臺、積極拓展實踐基地、積

3、極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創新創業實踐體系正發展壯大。但該體系是否真正使得“互聯網+”與高校創新創業緊密聯系,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保障與支持,完成能力提升目標,還待商榷。1.體系優勢。(1)政策扶持,國家鼓勵,社會認可度高。國家已數次在大會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因此,大學生的創業工作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各級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面向大學生廣泛宣傳自主創業政策,與當地企業達成共識,集資引資創建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器基地(創業園)1,借此來吸引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為大學生創業創造了有力后援。同時,部分高校與這些創業園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定期組織、輸送后備軍,使得這些創業園成為課外

4、實踐拓展基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強有力的平臺。(2)互聯網創業門檻低,風險小。互聯網創業不受時間地理等客觀條件約束,無須龐大的實體辦公場地、設施,無須過于繁冗的程序流程,有時僅依靠數臺電腦便可隨時開始經營,流動性極強。同時網絡購物渠道特有的前期資金投入少,風險小的優勢也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大學生創業壓力,為大多數創業學生接受認可。(3)大學生思維活躍,創新能力強。在高等教育熏陶下的大學生,思維迸發,眼界開闊,除了接受專業知識技能外,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培養與提高。同時大學生接收新事物的能力強,技能掌握快,與時俱進,善于從身邊發現學習,利于尋找創業信息與想法,為“大眾創業,全民創新”這一社會總體創新大

5、基調注入新鮮血液和活力。2.體系劣勢。(1)相關體系制度不完善,具體實行較為困難。我國創業環境依舊存在的較多問題:包括資金保障、政府政策及配套設施、企業核查審批流程、知識產權的取得與保護、電子商務環境等各個方面。目前,我們還沒有一套完整能夠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法律法規,針對大學生的優惠政策力度也不太差強人意,特殊照顧方面就更微不可記了。數據表明,與2015年相比,2016年選擇創業的應屆畢業生比例明顯下降,比例由2015年6.3%降低至2016年的3.1%。2(2)“互聯網+”區域發展不平衡。我國幅員遼闊,各區域經濟教育發展差異性明顯。尤其是網絡教育,有些地區仍存在如計算機普及率偏低,網絡基礎

6、設施偏差,網絡質量和穩定性有待提高,上網費用過于昂貴的現狀,這就極大阻礙了“互聯網+”的廣泛傳播,從而進一步抑制了大學生網絡創業。(3)創業教育尚未獨立于高校教育。“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創業,需要傳統行業與網絡科技的有效結合。這種融合需要教師在系統的創業教育中加強互聯網創業案例內容分析,用海量的實例讓大學生掌握在互聯網+時代下創業所需要的互聯網技術知識、大數據分析能力、商業管理知識、法律、市場競爭等知識,同時還要注重大學生對技術應用性與綜合實踐性。(4)對體系認識淺顯。如今在校任職的教師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學院派”,只專注于書本理論知識,無法較好地將理論和實踐相銜接,沒有認識到實踐體系的核心

7、“實踐”的重要性。他們對于創業教育的理解停留于課堂教學,采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落后,所舉案例陳舊,思維慣性大,無法與社會主流創業方向對接,時代感和實用性不強,不能給學生與時俱進的實戰經驗,遠遠不能滿足創業學生的實際需求。對于創業的學生來說,他們最需了解掌握的是企業的運作經營與管理,以及對于商機的發現把握,而這些,僅僅依靠書本理論是不夠的。(5)經驗不足,創業定位盲目。目前,雖然有部分學生懷著極大的熱情投身創業,但遺憾的是,他們對于創業缺乏經驗,想法激進,很容易盲目跟風扎堆。由于我國多年的應試教育和尚待完善的實踐體系,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受到思維僵化的窘境,對自己創業的目標定位模糊,自主創業出現了

8、許多低水平的復制模仿。這種缺乏自主創新的核心競爭力的創業必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無情淘汰。(6)缺乏獲取啟動資金的機會。在利用“互聯網+”進行創業的大學生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是考慮到資金投入風險問題。而大學生這一群體,對于資金的籌集本身就有困難,所以便需要引入啟動資金來促使其創業。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提升路徑研究1.搭建創新創業新媒體平臺。在網絡基礎設施、硬件條件足以能夠支持的條件下,各高校應考慮利用多媒體平臺對學生“互聯網+”創業進行引導。學校應投入資金和師資調研力量,引入多種模式,如商戰、創業之星等多種模擬競賽培訓使學生對創業有更直觀的感受。同時,學??梢耘c社會創業成功人士形成合作關系

9、,通過網絡定期分享自身成功經驗和對市場未來的預估展望。通過新媒體平臺,學生能夠了解行業最新動態、政策方向,明確自身創業的總趨勢和發展方向。并利用互聯網這個廣闊平臺與人溝通交流,尋找商機,開拓視野,逐步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2.積極拓展實踐基地。各高校應與各創業基地形成良好合作關系,與地方企業達成合作共識,充分利用起創業園區得天獨厚的優勢?;蛟谛冉⒛M實踐基地,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投身于創業實踐,真正了解企業經營運作模式,從而解決學生提起創業僅停留在書本理論、想法簡單激進、沒有自身創新理念的困境。爭取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在一次次摸索中前進,為今后自己的創業汲取寶貴經驗。3.積極實施大學生創

10、新創業訓練計劃。有了外部基礎設施的強力支撐,高校內部的教育體系也應健全。不應拘泥于課堂教學等傳統理論指導,而是應該與上述的新媒體平臺、實踐基地相結合,根據本校學生的創業情況,如積極性、創業大體方向等制定合身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學校也應將該計劃列入重點發展項目,積極引入實踐能力較強的創新創業人才,帶領學生們深入創業實踐。參考文獻:1肖軍,陳柳.大學生互聯網創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3,(20).2報告:2016年畢業生創業比例同比下降一半db/ol.(2016-05-18)中國日報網.abstract:in the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11、,innovation" background,coupled with the vigorous vitality of the internet thinking further practice "internet plus" driven by social economic entiti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has a hitherto unknown opportunity. in this upsurge,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syste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bility to target,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e path to enhance the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