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五大災難征兆與預防_第1頁
煤礦五大災難征兆與預防_第2頁
煤礦五大災難征兆與預防_第3頁
煤礦五大災難征兆與預防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煤礦五大災難地征兆與預防 煤礦安全 , 警笛長鳴 .煤礦生產一般是地下作業 , 除了工作環境地惡劣 , 工作地點經常移動外 , 還要隨時受到礦井瓦斯、煤塵、礦井火災、礦井水災和冒頂等五大自然災害地驚擾 , 其中瓦斯爆炸是煤礦生產中最嚴重最常發生地災難事故 . 因此 , 加強煤礦地安全管理 , 防治災難事故地發生 , 是關系到煤礦職工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地大事. b5E2RGbCAP第一大災難: 冒頂 <頂板事故)頂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過程中 , 因為頂板意外冒落造成地人員傷亡、設備損壞、影響生產等事故 .頂板事故 , 冒頂前地預兆:1、 響聲 . 巖層下沉斷裂, 頂板壓力急劇加大時, 木支

2、架會發生劈裂聲, 緊接著出現折梁斷柱地現象;金屬支柱地活柱急速下縮 , 也會發出很大響聲 . 有時也能聽見采空區頂板斷裂地悶雷聲. p1EanqFDPw2、 掉渣 . 頂板嚴重破裂時 , 折梁斷柱就要增加 , 隨著就會出現頂板掉渣地現象 . 掉渣越多 , 說明頂板壓力越大 . 在人工頂板下 , 掉下地碎矸石和煤渣更多 , 這是發生冒頂地危險信號 . DXDiTa9E3d3、 片幫 . 冒頂前煤壁所受壓力增加 , 變地松軟 , 片幫煤比平時多 . 4、 裂隙 . 頂板地裂隙 , 一種是地質構造產生地自然裂隙 , 一種是由于采空區頂板下沉引起地采動裂隙 . 若裂隙加深加寬 , 說明頂板繼續惡化 .

3、 RTCrpUDGiT5、 脫層 . 頂板冒落前 , 往往出現脫層現象 . 檢查脫層要用“問頂”地方法 , 如果聲音清脆 , 表明頂板完好;頂板發出“空空”地響聲, 說明上下巖層之間已經脫層 . 5PCzVD7HxA6、 漏頂 . 破碎地偽頂或者直接頂 , 在大面積冒頂之前 , 有時因為背頂不嚴或者支架不牢出現漏頂現象 . 漏頂如不及時處理 , 會使得棚頂托空 , 支架松動 , 頂板巖石繼續冒落 , 就會造成沒有響聲地大冒頂 . jLBHrnAILg頂板事故地防治技術措施:1、局部頂板事故地防治措施 . 在采煤過程中發生局部頂板事故大多是由于采煤過程中懸漏破碎頂板得不到及時支護;或雖及時支護

4、, 但因支護方式不正確和支護質量不好;或對頂板情況未經查明 , 未采取針對性措施而造成地 . 為減少此類事故地發生 , 應該采取地措施有:做好頂板破碎地預測預報;合理選擇工作面推進方向;減少空頂面積和采取正確地支護方式, 加強地質工作等. xHAQX74J0X2、 大面積頂板事故地防治措施 . 根據直接頂和基本頂地運動形態不同采取不同地措施 . 對直接頂推垮型事故應做好頂板情況地預測預報工作 , 加強日常頂板控制 , 正確進行支護控制設計 , 合理選擇厚煤層下分層開切眼位置 . 對直接頂運動引起地壓垮型事故應正確進行控制設計 , 當直接頂在采區內地懸頂較大時應進行必要地人工處理 , 支架選型要

5、合理 , 在最末排要增設抬棚等特種支護措施等 . 對基本頂運動引起地壓垮型事故 , 在控制設計時應按照“給定變形”方針進行 , 選用可索支柱 , 確定合理地控頂距 . 對基本頂運動引起地砸垮型事故 , 首先要加強對頂板來壓地預測預報, 其次采取正確地支護方法 , 選擇合理地支架形式 , 提高支護密度, 避免直接頂和基本頂離層 . LDAYtRyKfE第二大災難:透水井下透水征兆:7、 煤壁或者巷道壁“掛紅 ”、“ 掛汗 ”;8、 巷道空氣變冷 ;9、 煤層發潮、發暗;10、 巷道產生 霧氣;11、 頂板來壓、淋水加大或者底板鼓起 有滲水;12、 有“ 咝咝”地水流聲 ;13、 有時有 臭雞蛋味

6、道 .上述征兆 , 并不是每一個工作面透水前都一定全部出現 , 有時可能發現一兩個 . 一旦發現有透水征兆 , 必須停止作業 , 采取措施, 并報告礦調度室 . Zzz6ZB2Ltk礦井防治水災地方法:分為地面防治水和地下防治水.1、地面防治水是防止或者減少地面水流入井下地重要措施 . 要有齊全地礦區水文地質資料 , 掌握礦區地面水、最高洪水位、降水量和山洪等情況 , 慎重選擇井口位置 , 修筑防洪堤壩或者排水溝 , 加固河床 , 排出積水 , 填平洼地和塌陷區地措施 . dvzfvkwMI12、井下防治水是一項十分艱巨細致地工作 , 在開采地各個環節都要防治井下水 . 首先要做好礦井水文觀測

7、與水文地質工作 , 查明礦井水源和可能涌水通道 , 為防治水提供依據 . 其次 , 在采掘工作中, 必須遵循“有疑必探 , 先探后掘”地原則 , 遇到下列任何一種情況時 , 都必須探水前進: rqyn14ZNXI3、接近被淹井巷或者小窯、老空區.4、接近溶洞、含水斷層、含水層或者接近積水區.5、上層有積水 , 在下層進行采掘活動 , 兩層之間地距離小于安全厚度地要求.6、探水地區內掘進 , 一次掘進長度達到了允許掘進地長度, 或者探水孔地超前距離已達到規定地限度 .7、采掘工作面發現出水征兆.8、突然發現斷層 , 對另一盤地水文地質情況不熟悉.9、打開隔離煤柱放水 .10、接近有出水可能地鉆孔

8、.11、采掘工作面接近各類防水煤柱線, 為確保煤柱尺寸 , 要提前探明情況 .12、在強含水層上 , 工作面進行帶壓開采 , 對強含水層水壓、水量、裂隙等情況不清楚 , 對隔水層厚度變化情況不清楚 . EmxvxOtOco探清楚水源后 , 可采取有計劃地排水 , 留足夠尺寸地防水隔離煤柱把水源與回采區域隔開 , 在適當地點建立水閘門防止井下局部透水影響其他地區和采用注漿堵水等措施, 防止水害事故發生. SixE2yXPq5第三大災難 :火災井下火災分為:內因火災和外因火災.一般情況下 , 內因火車引發事故地機率大 , 內因火災主要是指煤炭自燃地火災 .煤炭自燃有其特定地條件:1、煤有自燃傾向性

9、, 且以破碎狀態存在;2、有連續供氧條件;3、有積聚氧化熱地環境;4、上述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存在, 缺一不可 .煤炭自燃地預報:人體直接感覺 . 如能在巷道內聞見煤油味、汽油味和輕微芳香氣味 , 表明自燃已經發展到自熱階段地后期;當人接近火源附近時會有頭痛、悶熱、精神疲憊等不適應地感覺;巷道內能看見霧氣以及支架上出現水珠 . 6ewMyirQFL使用氣體成分分析法 . 用儀器分析和檢測煤在自燃過程中釋放出地氣體成分 , 預報火災 .對于煤炭自燃地預防:從煤炭自燃地四個基本條件來看 , 預防煤炭自燃地方法就是控制漏風條件和控制熱量積聚兩方面 , 具體措施有:3、加強煤層自燃發火地早期識別 . 根據

10、煤層自燃各階段地特點 , 進行預測預報 , 及時準確地發現煤層自燃 , 適時采取措施防止煤層自燃 . kavU42VRUs4、開拓、開采技術措施 . 合理選擇巷道地布置形式 , 采取合理地采煤方法和先進地開采技術 , 提高采出率 , 加快回采速度 , 及時封閉采空區 . y6v3ALoS895、加強通風管理 . 選擇合理地通風系統 , 建立通風管理制度 , 提高通風構筑物地質量 , 防止漏風;利用調壓法減少漏風量 . 利用預防性灌漿和阻化劑防火 . M2ub6vSTnP小知識:阻化劑<retarder)阻止煤炭氧化自燃地化學藥劑.其實是催化劑地一種,如核反應中地石墨.當催化劑地作用減慢反

11、應速率時,稱為負催化劑或阻化劑 .通常由于正催化劑用得比較多,所以一般如不特別說明,催化劑都是指正催化劑不指阻化劑 .在化學上 ,凡是能減小化學反應速度地物質皆稱為阻化劑(inhibitors>. 0YujCfmUCw,1、其作用機理是:1 )增加煤在低溫時地化學惰性,或提高煤氧化地活能;2 )形成液膜包圍煤塊和煤地表面裂隙面;3)充填煤柱內部裂隙;4 )增加煤體地蓄水能力;5)水分蒸發吸熱降溫.實質是降低煤在低溫時地氧化速度,延長煤地自然發火期.eUts8ZQVRd2、目前最常用地阻化劑, 有煤礦使用地阻化劑:氯化鈣<CaCl2:H20 )、氯化鎂<MgCl2:6H2O&g

12、t;、氯化銨 <NH4Cl> 、水玻璃 (XNa2O.ySi02)以及工業廢液等. 從目前地應用結果來看 ,氯化鈣、氯化鎂、氯化鋁、氯化鋅等氯化物對褐煤、長焰煤和氣煤有較好地阻化效果;水玻璃、氫氧化鈣對高硫煤有較高阻化率.sQsAEJkW5T3、應用阻化劑防火地主要方法是:表面噴灑、用鉆孔向煤體壓注以及利用專用設備向采空區送入霧化阻化劑.壓注和噴灑系統有移動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三種. GMsIasNXkA例外 , 預防明火點燃;預防井下放炮引火;預防電器引火;預防摩擦撞擊火花等 .礦內滅火方法有:直接滅火、隔絕滅火、聯合滅火.5、直接滅火 . 在發火初期, 火區范圍與規模較小時,

13、采用水、砂、巖粉、化學滅火器或其他滅火工具直接滅火 , 或者挖除火源地方法 , 直接撲滅礦井火災 . TIrRGchYzg6、隔絕滅火 . 礦井火災無法直接撲滅時 , 在火區地所有通道內修建防火密閉墻 , 阻止新鮮空氣進入火區 , 使火災因缺氧而熄滅. 7EqZcWLZNX7、聯合滅火 . 直接滅火與隔絕滅火聯合使用 , 也就是先用防火密閉墻封閉火區 , 再采用其他方法 <如灌漿、注入惰性氣體和調節風壓等)加速火災熄滅 . lzq7IGf02E第四大災難:礦塵礦塵:巖塵和煤塵 , 產生于采掘、放頂、支護 <特別是錨噴支護)以及運輸提升等過程 .礦塵地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14、對人體健康地危害 . 可引起職業病 , 如塵肺病 、慢性中毒和皮膚病;降低工作場所能見度 , 使工傷事故增多 . zvpgeqJ1hk( 2)燃燒或爆炸 . 井下煤塵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燃燒或爆炸 , 造成人員傷亡 , 損壞設備 , 甚至摧毀整個礦井 .( 3)加速機械磨損 , 減少精密儀器地使用時間 .小知識:煤礦塵肺病是指工人長期吸入浮塵而引起地肺部組織纖維化病變地總稱 . 煤礦塵肺病包括矽肺病、煤矽肺病和煤肺病, 其中矽肺病對人體危害最大 . 長期從事巖巷掘進地工人因接觸巖石而發生地塵肺病稱為矽肺病;煤矽肺病患者多是長期從事巖巷掘進和采煤工種地工人;煤肺病患者多是長期在煤層中從事采掘地工人預

15、防塵肺病地關鍵是降低工作面地礦塵濃度 , 使其符合礦塵地衛生標準 , 即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地最高允許濃度 . 我國成熟地經驗是采取綜合防塵措施 , 包括:濕式鑿巖、加強通風、噴霧灑水、水炮泥、沖洗巖幫以及個人防護等 . NrpoJac3v1煤塵爆炸及其預防:煤塵爆炸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 缺少任何一個條件都不可能造成煤塵爆炸 .( 1)煤塵本身具有爆炸性 .( 2)煤塵必須懸浮在空氣中 , 且濃度在爆炸極限范圍內 <一般下限濃度為 3050g/m3, 上限濃度為 1000 2000g/m3 )1nowfTG4KI( 3)存在高溫引燃熱源 .煤塵地引燃溫度變化范圍較大 ,一般為7008

16、00煤塵爆炸地預防:( 1)防塵措施 .防塵措施一般有減塵、降塵、排塵、除塵等綜合措施 .減少生產環節中煤塵地產生量 ,降低空氣中地煤塵濃度 ,是防塵措施中最積極有效地方法 .具體采用地方法有煤層注水、采空區注水、水封爆破、噴霧灑水、控制風速和清掃落塵 .fjnFLDa5Zo( 2)防爆措施 .消除井下引爆火源 ,井下引爆火源主要有:放炮產生地火源、電器火花、摩擦火花、瓦斯爆炸和煤炭自燃等.tfnNhnE6e5( 3)隔爆措施 .為了限制煤塵爆炸范圍擴大 ,避免煤塵、瓦斯連續爆炸 ,防止災情蔓延 ,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在礦井兩翼、相鄰采區、相鄰煤層或者工作面之間 ,必須用巖粉棚或者水棚隔開.H

17、bmVN777sL第五大災難:瓦斯在井下采掘過程中 ,煤與巖石常常一瞬間被從煤體中拋出 , 并噴出大量瓦斯 , 這種現象叫煤與瓦斯突出 , 簡稱為 " 突出 ". 煤與瓦斯突出事故不僅會造成采掘工作面和通風系統地破壞 ,同時大量煤與瓦斯以極快地速度噴出 ,還可能會充塞巷道 ,造成人員窒息和瓦斯爆炸、燃燒及煤 <巖)埋人事故 .煤與瓦斯突出前 ,一般都有預兆 ,沒有預兆地突出極少 .突出預兆可分為有聲預兆和無聲預兆 .有聲預兆:煤層發出劈裂聲、悶雷聲、機槍聲、響煤炮以及氣體穿過含水裂縫時地吱吱聲等 .聲音由遠到近 ,由小到大 ,有短暫地 ,有連續地 ,時間間隔長短也不一

18、致;煤壁還會發生震動和沖擊 ,頂板來壓 ,支架發出折裂聲 .有時還發出咝咝地空氣流動動聲 ,這可能是爆炸前爆源吸入大量氧氣所致 . 無聲預兆:工作面頂板壓力增大 ,煤壁被擠壓 , 片幫掉渣 ,頂板下沿或底板鼓起;煤層層理紊亂、煤暗淡無光澤、煤質變軟;瓦斯忽大忽小 , 煤壁發涼 , 打鉆時有頂鉆、卡鉆、噴瓦斯等現象 .井下工作人員發現上述預兆后 , 應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及時采取措施;情況嚴重時 ,應立即停止作業 ,迅速迎著風流撤出 . 近年來 ,由于黨和國家地重視和廣大科技人員地努力 ,煤礦采取了許多安全防護措施 ,如石門揭穿煤層時放震動炮 , 采掘工作面遠距離放炮 ,設避難所、壓風自救系統和佩戴隔離式自救器等 , 這些措施對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起到了一定地作用 .V7l4jRB8Hs瓦斯爆炸地條件是:一定濃度地瓦斯、高溫火源地存在和充足地氧氣.1、瓦斯濃度瓦斯爆炸有一定地濃度范圍,我們把在空氣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地濃度范圍稱為瓦斯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界限為 5 16 .當瓦斯濃度低于 5時 ,遇火不爆炸 ,但能在火焰外圍形成燃燒層,當瓦斯濃度為 9 5時 ,其爆炸威力最大 (氧和瓦斯完全反應 >;瓦斯濃度在 16以上時 ,失去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