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教育含義及其好處(教育意義)_第1頁
禮儀教育含義及其好處(教育意義)_第2頁
禮儀教育含義及其好處(教育意義)_第3頁
禮儀教育含義及其好處(教育意義)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_一、什么是禮儀教育?個人禮儀是一種文明行為標準, 是社會個體的生活行為規范與待人處世的準則,是個人儀表、儀容、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個體規定,是個人道德品質、文化素養、教養良知等精神內涵的外在表現。其核心是尊重他人,與人友善,表里如一,內外一致。個人禮儀是社會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這也是一種德,是一個人的公共道德修養在社會活動中的體現。對個人來說,個人禮儀是文明行為的道德規范與標準,就國家而論, 個人禮儀乃屬一種社會文化,它是構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一個國家文化與傳統的象征,更是一國治國教民的經典。從表面看, 個人禮儀僅僅涉及個人穿著打扮、舉手投足之類無關宏旨

2、的小節小事,但小節之處顯精神, 舉止言談見文化。 個人禮儀,作為一種社會文化,不僅事及個人,而且事關全局。若置個人禮儀規范而不顧,自以為是,我行我素,必然授人以筆柄,小到影響個人的自身形象,大到足以影響社會組織乃至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形象。事實如此,絕非無病呻吟, 聳人聽聞。無數事實證明了個人禮儀對一個社會的凈化與美化起著積極的作用。個人禮儀所形成的一種具有較強約束力的道德力量,使每一位社會成員能夠自覺按社會文明的要求, 調整行為,唾棄陋習,最終將自己的言行納入符合時代之禮的軌道,以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 可以說,個人禮儀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由此可見,個人禮儀不僅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

3、準高低和有無教養的尺度,而且也是衡量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個人禮儀應該以社會主義公德為基礎, 以個人品格修養、 文化素養為基礎, 如果只是在形式上下功夫,勢必事與愿違。 因為它無法從本質上表現出對他人的尊敬之心,友好精品資料_之情,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打動對方,感染對方,增進彼此間的友誼,融洽彼此間的關系。二、幼兒禮儀教育的必要性。國內外的不少研究表明:在個體的發展中,某些行為的習得有一個關鍵期,期間,個體處在一種積極的準備和接受狀態,如果給予必要的刺激和幫助,某種行為能力就會迅速發展起來,并產生長久的影響。學前期幼兒,可塑性強,易接受外界的各種的各種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會、學

4、習各種行為要求的理想時期,更是禮儀等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禮儀教育實質是培養人的教養,是教人如何尊重人, 如何與他人相處。 人是社會的人, 這就決定了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單純的學習知識和智力開發,而是要使人適應社會的需要, 推動社會的發展,并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人在社會中生活,必須要學會尊重他人,才能真正自立于社會,才能做到自尊自愛,才能營造出和諧融洽的人文環境和文明社會。現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萬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我們的教育要培養人,首先就要注重培養有教養、知禮儀的人。倡行禮儀教育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特別是在今天,針對“三千寵愛于一身”的獨生子女來說, 從小就受到過多的呵護

5、甚至溺愛,不少孩子在社會交往中, 往往習慣于以自我為主, 往往缺乏一種與人謙讓、 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關心、體諒別人,有時顯得智力有余而教養不足、缺乏必要的禮儀修養。 也有一些孩子因為不擅社交,孤獨無伴,而形成了任性、內向、偏執等不良性格。而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 最需要的恰恰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包容、 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因此,在幼兒園開設禮儀課,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學習如何做人,如何與人相處、交往、合作,不僅有利于孩子教養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發展,也有利精品資料_于提高下一代的綜合素質, 最終促進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起禮儀教育,曾經南京一所學校還提出“讓女生成

6、為淑女,讓男生成為紳士。”的校訓,在社會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社會廣泛爭論,剔除“淑女紳士”中的封建色彩,毋庸置疑,這個校訓中所蘊涵的“有修養、懂禮貌、豁達大度、講究謙讓”韻味是耐人尋味的。三、禮儀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功能(一)有利于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識幼兒由于接觸社會外界人士不多,主要生活在家庭和學校等場所,許多生活常識多比較缺乏,而通過禮儀教育可以使幼兒懂得許多生活常識諸如待人接物方面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知識。 在禮儀教育過程中, 通過學習進餐禮儀、 儀表儀態禮儀、行走禮儀、交往禮儀,兒童能夠懂得如何稱呼別人,問候他人,怎么樣與別人交談等方面的生活常識。(二)有利于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禮儀是人

7、類文明的基本要求,“禮俗可以保持秩序”禮也是社會個體道德素質的外在表現。通過禮儀教育,幼兒可以學會尊重長輩,團結同學,禮貌待人,遵守公共場所的社會公德, 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 增強道德自律能力, 正如教育家葉圣陶所言“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 就是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歲孩兒定八十”的經驗告訴我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孩提時代開始培養。因為幼兒期正處在個性及品性形成發展的重要時期,在人格形成方面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對幼兒實施禮儀教育是發展幼兒社會行為的重要內容、其意義深遠。(三)有利于幼兒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精品資料_我國向來被稱為“禮儀之邦”,有著注重禮儀的傳統美德。 從孔子時代的

8、“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到“舉案齊眉”“讓棗推梨”“虛席以待”“倒履相迎”“三顧茅廬”“程門立雪”,以禮待人的案例層出不窮,數不勝數,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在今天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和諧社會的構建,社會秩序的維持,人們的相互誠信和互相尊重仍然呼喚禮儀教育。通過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 幼兒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重禮儀、遵紀守法、顧全大局、尊敬師長、待人真誠有禮,做到“誠于中而形于外”。(四)有利于增強幼兒學會生存、學會共同生活的能力早在上個世紀 70 年代,國際 21 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一份幼兒教育未來方向的報告,即幼兒的“四個學會”:學會認知(learn tokno

9、w )、學會做事 (learn to do ) 、學會共同生活 (learn to live together) 、學會生存 (learn to be) 。在 21 世紀的今天,幼兒就真的應該學會四個方面,特別是在國際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前提下, 四個學會尤其重要。 禮儀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禮儀教育可以培養幼兒怎么樣學會與其他個體、 其他群體進行交流、溝通,可以培養幼兒的 EQ(情商),讓兒童能夠更好的生存。“不知禮,無以立也。”幼兒通過學習生活禮儀、學習禮儀、公共場所禮儀能夠知曉如何面對生活中的他者。從而有利于增強幼兒學會生存、學會共同生活的能力。(五)有利于促進幼兒的社會化個體社

10、會化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個社會環境,更需要教育的作用。“禮借助于普遍性來控制人,并通過教育使禮成為人的第二天性。”幼兒的社會化離不開禮儀教育的干預,“知書達禮”就是對幼兒社會化的一種表征。通過對幼兒社會生活方式的教育, 社會公德的禮儀教育如公共場所不得亂扔垃圾等, 幼兒獲得了精品資料_社會習慣,逐步趨向社會化。 所以說,禮儀教育在幼兒的個體社會化過程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六)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審美能力的發展禮儀教育還可以促進幼兒去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從而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優雅的穿著儀容,優美的走姿、站姿、走姿不無滲透著美,這種美不僅凈化了社會環境,而且也感染著幼兒個體。通過禮儀教育,幼兒能做到知禮、達禮、崇禮、用禮,塑造出全新的自我,它能夠充分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在英國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提出“紳士教育”的時候就開啟了幼兒的禮儀教育這個話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