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2個牡丹品種形態性狀的多樣性分析p 【摘要】:p 目的 分析p 22個牡丹品種形態性狀的多樣性,探討品種間遺傳差異,挖掘優異種質材料, 為了解不同牡丹品種的遺傳關系及種質資創新提供科學依據。 方法 對22個牡丹品種花色、花型、株高、株幅、花徑、葉長、葉寬、株型和葉型等表現型性狀進行賦值后, 采用歐氏距離計算品種間遺傳距離。并采用系統聚類分析p 法對22個牡丹品種的遺傳多樣性進行研究。結果以整個遺傳距離的總平均數作尺度對聚類圖的結果進行分類, 大致可將22個牡丹品種分為5 個類群, 類為銀紅巧對、雞爪紅、八寶鑲、重樓點翠、叢中笑、魏紫、煙籠紫、茄加紫;類為胡紅; 類為小胡紅、白玉蘭、罌粟紅、鳳
2、丹、大金粉、景玉、盤中取果、青山貫雪、墨剪絨、大紅一品、藍花魁;類為海黃;類為似荷蓮。劃分結果與系譜分析p 基本一致, 并把系譜來不清的品種劃分到相應的雜種優勢群。結論形態性狀的多樣性分析p 是檢測品種間遺傳差異的有效方法, 可為牡丹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開發應用奠定基礎。【關鍵詞】:p 牡丹; 形態學性狀;遺傳多樣性;聚類分析p 中圖分類號 S68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_)35-057-03Abstract Objective The morphological diversity of 22 Paeonia lactiflora cultivars was
3、 analyzed to e_plore the geic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eties and e_cellent germplasm materials, which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germplasm innovation.MethodThe geic distance based on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such as flower color, flower form, plant height, plant width,flower diameter,leaf lengt
4、h,blade width,plant type and leaf type were calculated by Euclidean distance.The system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geic diversity of 22 varieties.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2 cultivar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five groups.Group I consisted of Yinhongqiaodui, Jizhaohong, Ba
5、bao_iang, Chongloudiancui, Congzhong_iao, Weizi, Yanlongzi, Qiejiazi; Group consisted of Huhong; Group consisted of _iaohuhong, Baiyulan,Yingsuhong, Fengdan, Dajinfeng, Jingyu, Panzhongquguo, Qingshanguan_ue, Muojiaong, Dahongyipin, Lanhuakui; Group consisted of Haihuang; Group consisted of Sihelian
6、.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pedigree analysis.Moreover, cultivars with unkonwn pedigree were assigned to the established heterotic groups.Conclusion The diversity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detect geic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eties, which provides t
7、heoretic base for new cultivar breeding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P.lactiflora in the future.Key words Paeonia lactiflora;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Geic diversity; Cluster analysis我國牡丹經過約1 500年的自然選擇與人工栽培,已形成了具有不同花瓣顏色、數目、花型和葉型的栽培品種近1 500個,現已遍布全國各主要城市。我國牡丹按分布現已形成了4 個主要的品種群1:中原牡丹品種群、西北牡丹品種群(甘肅、陜西、青海和寧夏
8、等省區)、江南牡丹品種群(安徽、浙江、江蘇,上海等省地)和西南牡丹品種群(四川省)。牡丹在長期的馴化栽培、自然和人工選擇下,形成了豐富的遺傳變異,再加上其能以多種方式繁殖,造成其遺傳關系模糊不清。到目前為止,對牡丹的親緣關系和遺傳多樣性仍然缺乏完整的了解2 。近年,植物形態學、解剖學、細胞核型分析p 及分子生物技術的發展為牡丹植物的分類和鑒定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 袁濤等3對花粉形態和植株的外部形態特征數據進行了聚類分析p (UPGMA ),結果顯示5 個種被明顯地區分,其中卵葉牡丹與矮牡丹親緣關系最近,其余依次為楊山牡丹與紫斑牡丹,四川牡丹與其他各種親緣關系較遠,延安牡丹性狀介于矮牡丹與紫斑牡
9、丹之間。袁濤等4 重點觀察了中國栽培牡丹在種級水平上的分類性狀,略去花型、瓣形、重瓣性等觀賞性狀,結合已有的工作和歷史文獻,認為中國栽培牡丹以多雜交起為主,起種為矮牡丹、紫斑牡丹、楊山牡丹、卵葉牡丹,少數品種直接起于1個野生種,如鳳丹系列品種直接起于楊山牡丹,少數傳統西北品種直接起于紫斑牡丹。Zhou等5基于形態學證據對芍藥屬牡丹組全部野生種40個居群進行了系統學分析p 。周波等6以21個有代表性的中國牡丹品種作為對照,對引自美國、法國和日本的68個品種的41個形態性狀進行了研究,基于形態性狀的聚類分析p 把所研究品種聚為兩類,且多數國外品種與國內品種形態差異比較明顯,說明不同來的牡丹品種之間
10、遺傳差異較大,建議在今后的育種工作中選擇與國內品種差異較大的國外品種作為親本。該研究利用系統聚類方法對22個有代表性的牡丹品種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p ,探討品種間遺傳差異,挖掘優異種質資,為了解不同牡丹品種的遺傳關系及種質資創新提供科學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材料 該研究中所用的22個牡丹栽培品種(表1),均來自我國芍藥種質資收集最全的安徽阜陽市西湖景區繁育基地(安徽阜陽),其形態差異主要集中于花色和花型。1.2 田間試驗 田間試驗于20_20_ 年在阜陽市西湖景區繁育基地進行。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3 次重復。每小區定株調查10 株。分別對以下性狀進行田間考查:花色、花型、株高、株幅、
11、花徑、葉長、葉寬、株型和葉型等。1.3 統計分析p 方法 多元分析p 采用劉來福7的計算方法,聚類分析p 采用常用的類平均法。1.3.1 數據標準差標準化。 對當年所有參試牡丹品種的花色、花型、株高、株幅、花徑、葉長、葉寬、株型和葉型等9個農藝性狀數據,進行聚類分析p 。由于9個農藝性狀單位不一致,故聚類分析p 前對株型、花色、花型、葉型的原始數據作標準差標準化變換12。Sy=1n-1ni=1(yi-)2,=1nni=1yi,式中n為品種數,為樣本均值,yi為樣本值。1.3.2 系統聚類及相關分析p 。2年的性狀平均數經正態標準化后,采用歐氏距離(Euclidean distance)計算成對
12、品種的遺傳距離。采用類平均法對遺傳距離矩陣進行聚類分析p 。對聚類分析p 結果計算共表型相關系數(copheic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矩陣。2個矩陣之間的相似性采用相關分析p 8。用DPS 3.01專業軟件9聚類。2 結果與分析p 2.1 田間性狀調查與室內考種 于20_20_ 年分別對花色、花型、株高、株幅、花徑、葉長、葉寬、株型和葉型等農藝性狀進行田間考查,對于2年的株型、花色、花型和葉型等農藝性狀平均數作標準差標準化變換,22個牡丹品種性狀賦值見表2。2.2 22個牡丹品種性狀的系統聚類分析p 對調查性狀作方差分析p ,并對原始數據作標準差標準化變換和性狀賦值
13、。對品種遺傳距離的類平均法聚類結果(圖1)進行共表型相關分析p ,表明品種遺傳距離矩陣與類平均法聚類樹表型相關系數矩陣的相關系數為0.812,達極顯著,說明聚類結果可靠。若以整個遺傳距離的總平均數作尺度對聚類圖的結果進行分類,可將供試材料劃分為5 個類群,類為銀紅巧對、雞爪紅、八寶鑲、重樓點翠、叢中笑、魏紫、煙籠紫、茄加紫;類為胡紅; 類為小胡紅、白玉蘭、罌粟紅、鳳丹、大金粉、景玉、盤中取果、青山貫雪、墨剪絨、大紅一品、藍花魁;類為海黃;類為似荷蓮。3 結論與討論目前牡丹育種工作還是以人工定向雜交選擇為主。中國牡丹品種多樣,再加上從日本、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引入的優良品種,為牡丹育種工作提供了便利
14、。但現有國內牡丹品種大多親緣關系不清,且多為近品種,遺傳背景相近,存在育種工作效率低下,品種出新率低的問題。因此,牡丹組內遠緣雜交已成為種質資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10。張海平等11對睡蓮屬(Nymphaea alba)植物的形態性狀進行了聚類分析p ,認為熱帶睡蓮和耐寒睡蓮在形態性狀方面存在明顯差異。蔡健等12利用AFLP標記和形態學性狀檢測皖北地區小麥主栽品種遺傳多樣性,研究結果表明:基于品種表現型計算的遺傳距離的聚類結果,基本上是與AFLP標記計算的遺傳相似系數的聚類結果相一致,而且基于表現型聚類結果進行了共表型相關分析p ,分析p 結果表明,品種遺傳距離矩陣與類平均法聚類樹表型相關系數矩陣
15、的相關系數為0826,達極顯著相關,說明聚類結果可靠。筆者利用2 年田間試驗對22個牡丹品種的遺傳多樣性進行了研究,通過農藝性狀調查,形態學分析p ,利用類平均法聚類,成功地將供試材料劃分為5個類群,劃分結果與系譜親緣相比基本一致。對聚類分析p 結果進行共表型相關分析p 表明,品種遺傳距離矩陣與類平均法聚類樹表型相關系數矩陣的相關系數為0.812,達極顯著相關,說明了聚類結果的可靠性。其結果可為合理利用牡丹種質資、培育牡丹新品種提供依據。【參考文獻】:p 1 玨.中國牡丹與芍藥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2 周志欽,潘開玉,洪德元.牡丹組野生種間親緣關系和栽培牡丹起研究進展J.園藝學報
16、,20_3,30(6):751-757.3 袁濤,王蓮英.幾個牡丹野生種的花粉形態及其演化、分類的探討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9,21(1):17-21.4 袁濤,王蓮英.中國栽培牡丹起的形態分析p J.山東林業科技,20_4(6):5-7.5 ZHOU Z Q,PAN K Y,HONG D Y.Phylogeic analyses of Paeonia section Moutan(tree peonies,Paeoniaceae)based on morphological dataJ.Acta phytota_onomica sinica,20_3,41(5):436-446.6 周波,江海東,張秀新,等.部分引進牡丹品種的形態多樣性J.生物多樣性,2021,19(5):543-550.7 劉來福.作物數量性狀的遺傳距離及其測定J.遺傳學報,1979,6(3):349-355.8 鐘揚,陳家寬,黃德世.數量分類的方法與程序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47.9 唐啟義,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員工培訓方案試題及答案
- 提升質量工程師考試應試能力的技巧試題及答案
- 智能交通設施維護與管理研究試題及答案
- 關鍵任務質量工程師試題及答案
- 發電廠除氧器的熱力系統及運行(熱力發電廠課件)
- 智慧交通管理創新試題及答案
- 強化課程電氣師資格試題及答案
- 實戰經驗分享于紡織機械操作試題及答案
- 機械工程師資格證書考試復習資料試題及答案
- 質量工程師資格考試相關法律法規解析試題及答案
- 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下冊全套測試卷
- 塞外山城張家口
- 13.外墻涂料工程質量樣板驗收表格
- 玻璃馬蹄焰池窯課程設計說明書
- 多發傷及復合傷的搶救處理流程
- 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
- 歷史學科中考復習方法交流
- GB/T 6284-2006化工產品中水分測定的通用方法干燥減量法
- GB/T 4025-2010人機界面標志標識的基本和安全規則指示器和操作器件的編碼規則
- GB/T 223.14-2000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鉭試劑萃取光度法測定釩含量
- GB/T 22080-2016信息技術安全技術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