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豆進出口貿易問題研究_第1頁
我國大豆進出口貿易問題研究_第2頁
我國大豆進出口貿易問題研究_第3頁
我國大豆進出口貿易問題研究_第4頁
我國大豆進出口貿易問題研究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我國大豆進出口貿易問題研究    陳旻賢摘 要: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進行,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一定成效。近年來,我國大豆種植面積波動平緩、單產趨于穩定。經濟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人們對大豆的需求量迅速增長,對大豆產業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然而,我國大豆進出口貿易卻具有一些缺陷,其中存在著大豆生產規模小、儲備體系不健全、對外依存度過高等問題。總結了我國大豆供求關系所存在的矛盾,對歷年大豆生產、消費及進出口貿易量進行梳理,闡述大豆進出口貿易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建議。關鍵詞:大豆生產;大豆消費;進出口貿易:f74 :a doi:10.193

2、11/ki.1672-3198.2018.23.0251 我國大豆供求矛盾1.1 大豆生產及消費量變化大豆及其豆制品包含著對人體十分重要的豆蛋白、氨基酸、維生素e等,因此多年來大豆產品流通于全世界,在消費者群體中飽受追捧。通過總結歷史數據得出,在2000年以前,大豆產量一直運行在比較平穩的軌道上,未發生劇烈變動。在1978年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大豆產量從1978年的757萬噸增至1987年的1218.4萬噸。至1994年,大豆產量達到1599.9萬噸。2004年大豆產量創歷史極值,達1740.4萬噸。2007年產量縮小,僅為1272.5萬噸。隨后,由于國家價格支持政策的推廣,2008年恢

3、復性增長了200萬噸。其后開始下滑,至2013年,大豆產量跌破1200萬噸。與產量下跌相反的是,國內大豆消費量卻逐年增加。大豆消費量從1995年的1381.20萬噸,增加到2013年的7508.13萬噸,年均增長率為9.86%。由此可推出,現階段國內大豆生產與消費的偏離程度越來越大,幾乎達到不可自我調和的地步,供需形勢嚴峻。因此,振興我國大豆產業,需要社會各階層及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從加大對財政投入開始,構建集產銷為一體的新型產業體系,促使我國大豆產業又好又快發展。1.2 大豆進出口貿易量變化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整理的中國大豆進出口貿易量統計數據顯示,自1961年到我國加入wto

4、(即2000年)期間,我國大豆凈進口量一直在1000萬噸以下。除1961-1968年間大豆凈進口量為負值,其余時間都在不斷上漲,這說明我國大豆產業的對外依存度逐步提升。至2000年,大豆凈進口量為1020.82萬噸,首次突破了1000萬噸。2003年我國大豆凈進口量突破了2000萬噸。2007年更是突破了3000萬噸。2009年突破4000萬噸。2010年突破5000萬噸。2015年突破8000萬噸。從2016年數據分析,我國大豆產量約1100萬噸,而國內大豆消費量竟高達9700萬噸,這就需要從國際市場進口8600萬噸大豆來滿足國內需求。這表明我國目前面臨的大豆產量缺口急速擴大,面臨的糧食安全

5、威脅度也逐步增大。2 我國大豆生產及貿易問題2.1 大豆生產規模小近年來,我國大豆生產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大豆播種面積及單產下降,播種面積的急速下滑帶來了大量國內大豆產業依賴于國際進口的問題。由于大豆單位面積產量與利潤空間相對較低,比起其他如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來說,面臨著管理成本高、病蟲害頻繁、勞動力需求大等不利因素。在有限的耕地資源下,大豆播種面積較四大主糧播種面積比例極低,并且逐年下降。以本世紀以來我國糧食播種結構的變化為例,雖然玉米播種面積大幅上升,然而小麥與大豆的播種面積卻迅速下降。東北既是大豆的主產區,也盛產玉米,過于重視玉米生產就必然忽視大豆,這是基于商品的替代性所決定的。與國際大

6、豆生產面積增長程度相反,我國大豆播種面積逐年下降。相關數據表明,全球大豆種植面積由1998年的6300萬公頃增至2015年的1.13億公頃,而我國大豆播種面積卻由850.01萬公頃下降到了650.52萬公頃。主要原因就是大豆種植收益過低,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極大影響。加之政策引導不到位,缺乏戰略性規劃,自然帶動不了大豆產業的健康發展。2.2 大豆儲備體系不健全國外大豆品種繁多,進口價格低廉,數量巨大,對我國大豆產業產生了強烈沖擊,下表為2008-2013年間我國大豆臨時收儲量(萬噸)與所占產量比例。數據表明,2008年我國大豆臨時收儲數量為670萬噸,占大豆產量的43.1%。到2009年,大豆

7、收儲量降至265萬噸。隨后幾年,大豆收儲數量與所占產量比例一直保持著較高水平。但在2012年,受美國大豆減產事件影響,我國大豆托市收儲數量相對減少。我國大豆儲備體系存在諸多問題,如防蟲害包裝、霉變控制、倉庫濕度監控、運輸技術等還有著一些欠缺。中央與地方相關部門權責劃分不明,這就造成中央責任集中、地方責任缺失的現象。大豆倉儲與市場信息未得到有效結合。這些年,隨著國內大豆臨時收購價與生產成本的上漲,導致了消費低迷、進口壓力增大、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此外,國家倉儲壓力過大,對市場的調節能力明顯減弱,也是大豆儲備體系不健全的一部分。2.3 大豆對外依存度高隨著國際大豆市場的不斷增長與國內大豆產業的不斷

8、萎縮,我國對大豆的需求越來越大,需要進口大量大豆來補充供需缺口。十多年來,國內大豆進口依存度已從2000年的40%上升到2013年的84%。2016年大豆進口量已突破8000萬噸。過度依賴國際進口,對我國大豆產業造成了巨大威脅。2015年,美國、巴西、阿根廷與中國大豆產量占全世界總量的86.8%,美國、巴西、阿根廷三國大豆總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89.2%,而我國大豆進口依存度達到了88.6%。我國雖然是世界第四大豆生產國,但由于國內消費量持續上升,導致了大豆產品的供不應求。自2000年以來,我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相比1996年,大豆市場剛開放時,進口依存度只有7.73%,至2015

9、年上升到88.6%,增長了10.5倍。雖然我國在豆蛋白產品上有一定的定價權,依賴低廉價格占據市場比重,但過度尋求價格優勢也時常帶來與進口國的貿易爭端,如競爭對手采取反傾銷、反補貼措施等。3 對策建議3.1 優化大豆生產結構當今,我國大豆在國際市場上依舊處于弱勢地位,要扭轉這種不利因素的前提便是優化大豆生產結構。基于此,應當充分發揮大豆主產區的區位優勢,例如東北地區,利用其適合大豆生長的氣候環境進行科學種植。加強當地招商引資,扶持大豆生產合作社的建設。積極推廣有機大豆種植,嚴禁添加任何化學制劑,保證純天然生產。推進大豆副產品的開發,提升豆蛋白在大豆產品中所占比重,以打破發達國家長期對大豆的壟斷地

10、位。政府也要積極進行政策上的調節,促進大豆產業的發展。3.2 完善大豆儲備體系我國大豆產業萎縮的主要因素是政府不重視與市場化程度輕。要解決這類問題,應當從wto“綠箱”政策框架下調整收購價格水平,以直接補貼豆農收益,有效避免“豆賤傷農”現象。在儲備層面,應運用具有強大市場經營能力的公司,逐步完善商業周轉儲備系統。可借鑒發達國家的有關做法,如政府對商業周轉儲備給予貸款貼息、輪換費用、保管費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市場化的大豆儲備系統機制,如政府完善相關公共服務、出臺相關規定、制定價格、監督執行。在管理層面,由中央政府成立專門的國家大豆儲備管理機構,合理劃分中央及地方的儲備責任。3.3 健全大豆進

11、出口貿易機制健全我國大豆進出口貿易機制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包括完善法律法規、構建安全儲備體系、發揮外貿協會職能等。在制定進出口法律法規方面,必須要在wto框架下,結合我國進出口與國內產業具體發展情況進行擬定,相關部門要對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執行進行有效監督。政府應加大對國內相關行業的監管,以宏觀調控決定資源配置。在構建安全儲備體系方面,允許在保證大豆國家安全條件下進行適當進口,降低大豆貿易依存度,鼓勵國內種植生產,促進安全儲備體系的建設完善。實現大豆進口途徑與地區多元化,降低大豆進口風險。在發揮外貿協會職能方面,應積極發揮行業協會與進出口貿易協會的作用,維護貿易主體的合法利益。建立發達的國內金融市場體系,為我國進出口貿易提供安全的經濟環境。參考文獻1曾學明.我國大豆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09):89-97.2柳蘇蕓.我國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及其效果研究d.北京: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