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錢鐘書的“化境”說簡介摘要:錢鐘書不僅是國學大師,而且在翻譯理論方面也有獨到見解。本文主要對 錢鐘書先生的翻譯理論“化境”說,從它的起源,背景以及內(nèi)涵等方面進行 簡單的闡釋,旨在讓廣大讀者對錢先生以及他的“化境”說有更深的了解。 關健詞:化境;翻譯理論;起源;背景;內(nèi)涵Abstract: Qian Zhongshu, a learned and versatile scholar, is well versed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learning. He is not only a master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b
2、ut also an original theorist in translation His most famous translation theory is sublimaion. This paper mainly explains the origincs, backgrounds and connotations of sublimaion in order to let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Mr Qiaii and his theory of sublimaionKey words: sublimaion; translation theory;
3、origincs; backgrounds; connotations一. 引言翻譯的標準是什么?關于翻譯的標準,清代翻譯家嚴復提出:優(yōu)秀的譯文應 該做到“信”“達”“雅”。即忠實于原文,筆譯流暢,文宇雅典。自嚴復“信、 達、雅”三字說問世以來,我國譯界對此問題的探討幾乎從未間斷過。綜觀起來 大體上分三類:一是主張繼承沿用“信、達、雅”標準,同時賦予它各種新的含 義,如勞隴先生的“雅”義新釋;二是主張揚棄譯界爭議最大的“雅”字,在 “信”、“達”的基礎上對嚴復的標準加以發(fā)展,給前人的理論注入新的內(nèi)容,如 劉重德教授的“信、達、切”;第三種主張是在對嚴復的“信、達、雅”全面剖 析之后,用新的標準
4、取而代乙 如傅雷先生的“神似”說,錢鐘書先生的“化境” 說等。在所有這些譯論中,錢鐘書先生的“化境”說尤為引人注目,譯界對它的理解和評價也特別耐人尋味。二. “化境”說的起源關于錢先生“化境”譯論或“化境”二字的來源,學界一直探尋不輟,不過 主要意見有三:1、來自佛經(jīng)文獻。有人說“化境”二字見于佛經(jīng)中的“禪悟化境”,指一種 擺脫俗世紛擾、圓融和諧的境界。佛經(jīng)中的“化境”帶有宗教的神秘意味,如華 嚴經(jīng)疏六:“十方國土,是佛化境。”指的是“佛經(jīng)中指可教化的境域。”辭海 將化境定義為“如來教化所及的境域”。2、來自金圣嘆的“化境”說。明清二際小說評點家金圣嘆在水滸序言 中曾把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境界分為三種
5、,即“圣境”、“神境”、“化境”。金氏迸而從 心與手的關系來說明這三種境界的:“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圣境也; 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神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文章之化 境也。”(金圣嘆水滸傳序一)關于“化境”,金圣嘆說:“夫文章至于手心 皆不至,則是其紙上無字、無句、無局、無思也。而獨能令千世萬世以下讀者讀 吾文章,其心頭眼官然有思,乃搖曳有局,乃鏗鏘有句,而怦怦有字。”(金圣嘆水滸傳序一)金氏所謂的“化境”乃是創(chuàng)作中的不寫之寫,屬于最高境界。3、來自王國維的“境界說”。中國的境界理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并把“境 界”和“道”作為人生和生存意義的最高理想和追求。王昌齡最早
6、提岀“物境”、“情境”、“意境”三境說,意境范疇正式誕生;劉禹錫提出的“境生于象外”對 意境的內(nèi)涵第一次正面界定;司空圖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致,味外 之旨”預示著由味到韻的轉(zhuǎn)化;清王士縝論詩創(chuàng)“神韻”說;王國維是境界理論 的集大成者,把境界推舉為美學的最高范疇。“言氣質(zhì),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 境界,本也;氣質(zhì),神韻,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隨之矣。”王國維認為“氣質(zhì)”,“神韻”是末,“境界”是本,從而把境界推進到本體的理論高度,第一次賦予 這一理想以成熟的理論形態(tài)。由此可以看岀,中國傳統(tǒng)文化賦予境界以形而上的 本體論意義。三. “化境”說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任何翻譯理論的形成都離不開特定的時代
7、背景,特別是國家在那一時期的政 治、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背景。所以研究錢鐘書的“化境”說,也應該在其相應的時 代背景下進行。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包括錢氏理論在內(nèi)所有翻譯理論的提岀,都 是為了滿足當時文學翻譯迅猛發(fā)展的需要。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揭開了我國 當代翻譯文學歷史的序幕。從此,我國的翻譯文學也進了嶄新的時期。然而遺憾 的是,由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當時被譯成漢語的主要是 一些進步的革命性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大多來于社會主義國家,特別是前蘇聯(lián)。 法國文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僅有屈指可的數(shù)十部古典文學名著被翻譯出版。 在文革時期,由于許多作家和文學翻譯家受到不公正的迫
8、害,他們迸一步研究翻 譯理論的熱情和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挫傷了,以至于這一階段成為新中國成立 以來中國翻譯史上最低潮的時期。在這種情況下,鐘鐘書憑借一名作家和學者的 髙度責任感,又一次投身于翻譯問題的研究中。1962年和1964年間他發(fā)表了三 篇重要的文章,通感(1962)、讀v拉奧孔)(1962)、林紓的翻譯(1964)。這 些論文以一條主線相互關聯(lián),即中西方語言和文藝美學的比較研究,特別是在第 三篇文章中,他探討了翻譯和文學交流方面的很多問題,提出了文學翻譯的最高 理想“化境”。四“化境”說的內(nèi)涵錢先生的“化”,是從說文解字的一段訓詁文字中引申岀來的。漢代文 字學者許慎有一節(jié)關于翻譯的訓詁
9、,義蘊頗為豐富。說文解字卷六口部 第二十六字:“釦 譯也。從口,化聲。率鳥者系生鳥以來乙 名曰“同”, 讀若 篤,。”南唐以來,“小學”家都申說“譯”就是“傳四夷尺鳥獸之語”,好 比“鳥媒”對“禽鳥”所施的引“誘”,“譌”、“訛”、“化”和“嵐”是同一個字。“譯”、“誘”、“媒”、“訛”、“化”這些一脈通連、彼此呼應的意義,組成了研究 詩歌語言的人,所謂“虛涵數(shù)意” (manifold meaning),把翻譯能起的作用、難于 避免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透示出來了。顯而易見,錢先生的“化”,指的是翻譯“所向往的最高境界”。而對于“化”, 錢先生又進一步作了較為詳盡的論述:文學翻譯的
10、最高標準是“化”,把作品從 一國文字轉(zhuǎn)成另一國文字,既能不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露岀生硬牽強的痕跡,又 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風味,那才能說算得上入于“化境”。換句話說,譯文對原作應 該忠實以致于讀起來不像譯本。因為作品在原文里決不會讀起來像經(jīng)過翻譯似 的。因此我們廿看出錢鐘書認為“化”應該包含以下涵義:1. “化”同時包含改變形式和保留內(nèi)容或思想和風格。2. 翻譯應該“達”,應該和譯入語語法規(guī)則保持一致。3. 翻譯應該在內(nèi)容思想風格上忠于原作。在形式轉(zhuǎn)變過程中,譯者不得“從 心所欲,不逾矩”。4. “徹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實現(xiàn)的理想”。因此,“化”是翻譯的最高境界,是翻譯的最高理想。錢鐘書的理論深度已
11、經(jīng)觸尺翻譯本體論層面,涉及到翻譯本質(zhì)、過程、作用、語言與思想的距離等重 大理論問題。作為最高理想和境界的“化境”超越了一切功利性的價值判斷與倫 理標準,追求的是一種忘我的審美愉悅境界,體現(xiàn)的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存在。同 時,作為最高理想和境界的“化境”也超越了現(xiàn)實世界,進入原作者所描繪的精 神世界,透過語言之表,體會象外之象,韻外之旨,模仿其神情,仿佛其語氣, 譯者與原作融為一體,不知何者為主,何者為客,從而達到“游心化境”。五.結語錢鐘書先生的“化境說”建立在其英漢翻譯的豐富實踐基礎之上,他本人在 翻譯實踐上的巨大成就,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 “化境說”是“文學翻譯的最 高理想”,同時也為其實踐性提供了最為有力的證據(jù)。如果不站在本體論的理論 高度,那就不能真正理解“化境”的理論精髓;如果單純把“化境”看作標準 或方法,那就掩蓋了 “化境”所包容的豐富內(nèi)涵,也就降低了錢鐘書的理論水平。 因為標準是衡量事物的準則和尺度,翻譯標準是翻譯批評的依據(jù),主要功能在于 評價譯文的質(zhì)量,指導翻譯實踐,規(guī)范翻譯行為。從形而上的最高理想和最高境 界到形而下的翻譯標準,中間有著太遠的距離,二者是不可直接通約的。錢鐘書 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續(xù)簽勞動合同的文書準備
- 資源開發(fā)效率評估-全面剖析
- 2024年中山市高校畢業(yè)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筆試真題
- 情感化導覽系統(tǒng)的設計路徑-全面剖析
- 皮革電商市場潛力分析-全面剖析
- 2024年淮南市招聘村級后備干部筆試真題
- 中和試驗快速檢測材料-全面剖析
- 2024年德陽市旌陽區(qū)衛(wèi)生事業(yè)單位招聘專業(yè)技術人員筆試真題
- 2024年安徽建工集團招聘筆試真題
- 美術館藏品保護技術-全面剖析
- 廣州小學六年級英語下冊知識點歸納和習題(全冊)
- 節(jié)能評審和節(jié)能評估文件編制費用收費標準
- 2023-2024年《勞務勞動合同樣本范本書電子版模板》
- 中國居民口腔健康狀況第四次中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diào)查報告
- MOOC 數(shù)據(jù)挖掘-國防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培訓
- 第13課+清前中期的興盛與危機【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2024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蘇軾臨江仙課件大學語文完美版
- 《施工測量》課件
- 情緒健康管理服務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