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雜交水稻制種技術(高級)_第1頁
三系雜交水稻制種技術(高級)_第2頁
三系雜交水稻制種技術(高級)_第3頁
三系雜交水稻制種技術(高級)_第4頁
三系雜交水稻制種技術(高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系雜交水稻制種技術用恢復系作父本和不育系雜交,生產雜交種子的過程,叫做雜交水稻制種。自1973年雜交水稻三系配套并投入大田生產以來,從最初每公頃制種幾十千克產量到現在每公頃制種 二、三百千克的產量,經歷了一個雜交水稻制種技術的形成階段、迅速發展階段、比較成熟階段,說明了雜交水稻制種的生產潛力是很大的。由于不同的緯度,不同的海拔,不同的雜交組合,在制種技術上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按一種模式去操作。各地應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 和不同的雜交組合對一些技術措施和指標作一些適當的調整。1.選好制種田(1) 選好本田。選擇水利條件好、排灌方便、陽光充足、病蟲害少、土壤肥沃、交通便 利的大面積成片田制種。(2)

2、 搞好隔離。水稻花粉粒小而輕,能隨風飛揚,花粉的傳播距離很遠,在風力較大的情況下,可傳播幾十米, 甚至上100米。據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對花粉隔離的試驗結果:距離10米的,花粉混雜率為百分之五點二;距離20米的,花粉混雜率在百分之二點三,距離30米的,花粉混雜率降到百分之一;距離40米以上的,才能杜絕異種花粉自然雜交。所以,制種田周圍50米以內,除父本外,不應有其它水稻品種,才能使不育系在開花期間,只接受單一父本的花粉,保證種子的純度。制種時的隔離方 法有以下四種:空間隔離、時間隔離、父本隔離和屏障隔離。2 安排好三期”三期"是指正確的播種期、適時的插秧期和最佳的抽穗揚花期,其中選擇父母

3、本最佳的抽 穗揚花期,使花期相遇,是關系到制種產量高低和成敗的關鍵。雜交水稻制種方式較多,主 要有春制、夏制和秋制等。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制種,首先要根據父母本的生長發育規律及其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安排好它們的抽穗揚花授粉期。其次要根據父母本各自從播種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數、葉齡、有效積溫倒推,算出父母本的播差期和播種期。再次要根據父母本各自的適宜秧齡期確定出適宜的插秧期。(1) 選擇最佳的抽穗揚花期。雜交水稻制種要注意把抽穗揚花期安排在氣溫、濕度適宜、雨水較少的季節,一般要沒有連續 3天以上的雨天。據資料介紹,秈型三系雜交稻親本理想 的抽穗揚花期要求日平均氣溫2428 C,花時氣溫2832 C,晝夜

4、溫差89C,相對濕度7585C,日照充足,有微風,在這種氣候條件下,父母本花期花時相遇好,開花正常,異 交結實率就高。如果日最高溫度高于35C或日最低溫度低于 20C,日平均溫度低于 22C,花時穗部氣溫低于 26 C或晝夜溫差過大,開花較少,異交結實率降低。田間相對濕度低于 百分之六十五或高于百分之九十,對開花授粉有明顯的不利影響。粳型三系雜交稻親本開花的適宜氣溫為2330C,下限溫度為1820C,略低于秈型雜交稻,但不同的親本之間存 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選擇最佳抽穗揚花期時,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所制的組合特性 而定。如長江中、下游地區制汕優63組合較適宜的抽穗揚花季節一般在8月上旬。因

5、為長江中、下游這一帶多數年份 6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現有規律性的雨日;7月份又有 火南風”的威脅,9月份中、下旬有 寒露風”低溫的危害。為了避過這些不利因素,制種應以夏制為 主,抽穗期安排到 8月中旬為宜,縮小秋制或者把秋制改為早秋制種。(2) 算準父母本播種差期。第一種,播始差期推算法,即生育期推算法。是根據同一父母本在同一地區,或自然氣 候條件大體相近的地區, 同一季節和大致相同的栽培管理條件下,一般來說從播種到始穗的天數是相對穩定的。根據這一原理,即可推出算出父母本的播始差期。播始差期的推算方法, 是將父本從播種到始穗的天數減去母本從播種到始穗的天數之差,就是這一組合父母本的播始差期。例如

6、南優 2號制種,其父本國際稻 24在上海地區5月上旬播種,從播種到始穗約 需105天。母本二九南1號a在6月下旬播種,從播種到始穗約需 52天,105天-52天=53 天,則父母本播始差期從理論上講為53天,在父本播種后到53天的時候播母本。 采用播始差期推算法計算父母本的播始差期,其優點是比較簡單容易掌握,但只適宜年際之間氣溫變化小的地區和季節制種,同時還應考慮到所用的種子是新種子還是陳種子,播種量的多少, 秧齡期的長短,秧苗素質的好壞,田間管理條件及當時的氣候特點等因素,不可簡單盲目照搬,以免造成花期不遇。第二種,葉齡差期推算法。根據同一父母本在同一地區、同一季節制種,不同年份,播 種期和

7、田間栽培管理條件大體相同的情況下,其主莖葉片數是相對穩定的。根據這一原理, 即可推算出父母本的葉齡(片)差,其方法是:將父本從播種到始穗的葉齡減去母本從播種到始穗的葉齡之差, 就是該組合父母本的播種葉齡差。例如南優2號在廣西博白制種, 父本國際24于2月上旬播種到始穗時葉齡為 18片葉,母本二九南1號a在3月下旬播種,從播 種到始穗時葉齡為10片葉,則父母本的葉齡差為 8片葉,就是說當父本國際24播種后長到 8片葉左右時,就播母本二九南1號a。應用這種方法,關鍵是要準確觀察父本的葉齡,從秧田到大田,要有專人定點定株定時觀察記載,每三天觀察一次,以第一期父本為準, 如果是三期父本,則以第二期父本

8、為準。一個點要觀察10株以上,從觀察到的全部株數中去掉一個最高葉片數和一個最低葉片數后的平均葉齡作為推算父母本播種期的依據。具體做法 是:首先定株。從秧田開始,按親本和秧田類型,各選擇有代表性的秧苗10株以上,按株編號,插桿子做標記,定為觀察對象,供觀察記載用的秧苗要分散選取,要有代表性。移栽 時,將這些秧苗插到有代表性的制種田,繼續對號進行觀察。 其次觀察記載。只觀察記載主莖葉片的生長情況。從主莖第一片完全葉算起,每長出一片完全葉,就用紅漆或紅印泥在葉 片上作個記號,以區別葉片長出的先后順序,每三天觀察一次,到父本葉齡接近母本播種期時,應每天都進行觀察。記載葉齡的方法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新葉現

9、心未展開時為 0.2葉;新葉伸出一半左右,但沒有完全展開時為0.5葉;新葉葉片全展開時為 0.8葉。每次觀察記載完畢,計算出平均數,以代表全田的葉齡。第三種,有效積溫差推算法。用父母本播種到始穗的有效積溫差來確定父母本播差期的方法,叫有效積溫差推算法。 一般感溫性的水稻品種在同一地區即使播種期不同,播種至抽穗有效積溫是相對穩定。一般水稻的生物學下限溫度為12C,上限溫度為27C。有效積溫的計算方法,就是把從播種到始穗每天大于12C和小于27C之間的溫度統統加起來,就是該親本從播種到始穗的有效積溫。有了父母本從播種到始穗期累計的有效積溫,就可以算出它們之間的有效積溫差。 例如南優2號在南寧制種,

10、父本國際24 一般有效積溫為1133C, 母本二九南一號a有效積溫為690C, 1133 C - 690 C = 443C, 443C就是南優2號父母本同時始穗的有效積溫差。 從父本國際24播種后的第二天起,將每天大于12C以上的溫度(日 平均溫度)累加起來,當加到 443 C的那一天,即為母本二九南一號a的播種期。應用此方 法,雖然可以避免由于年度間溫度變化所引起的誤差,但還是避免不了秧田期間因栽培管理不同所造成秧苗生長快慢的誤差。以上三種方法,如果單獨使用某一種算法來安排父母本的播種差期,都有不足的地方。因此,各地在制種過程中,都要將三種方法綜合起來考慮,以確定播差期。大多數地方的經驗是,

11、以生育期為基礎,積溫作參考,葉齡差為依據,結合父母本特性來確定其播差期。春 制由于氣溫不穩定,大多用葉齡差法,參考積溫差和生育期; 夏制和秋制由于氣溫比較穩定, 大多采用生育期法,參考葉齡和積溫差。在實際操作的時候,還要考慮到父本播種的遲早, 當年氣溫變化、水肥條件以及秧苗素質等再來稍作調整。 如父本比往年播種提早,而播后的 氣溫也比往年偏低, 生育期往往會略有延長, 主莖葉片數也會稍有增加, 因此母本可以推遲 一點播種。(3) 適時插秧期。在安排好最佳抽穗揚花期和播種差期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組合父母本 的特性安排適齡的插秧期。所謂適齡,不僅包括秧苗播種到插秧所需要的天數,而且還包括秧苗葉片的多

12、少,即葉齡。不同稻類的品種,主莖葉片數不同。一般育大苗秧時,早稻品種 秧苗葉片數控制在該品種主莖葉片數的百分之四十五內比較適宜;中稻品種秧苗葉片數控制在該品種主莖葉片數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較好,超過這個范圍,秧苗容易出現老化現象甚至產生早穗。同時,適齡秧適期栽插,能使秧苗在本田有足夠的營養生長期,以利于長出一定數 量的根系和分蘗葉片,為下一階段的幼穗發育、抽穗結實等生殖生長奠定基礎。3 培育適齡多蘗壯秧俗話說:秧好一半谷”,培育適齡多蘗壯秧是制種獲得高產的基礎。據象州縣農科所調查,在南優2號制種田,二九南1號a帶兩個以上分蘗的壯秧,始穗期比不帶分蘗的弱秧提早5天,單株分蘗多5.9個,每株平均實粒數

13、多 6.3粒,增產百分之四十一點五。壯秧的標準有 三條:第一,扁蒲粗壯分蘗多。母本秧齡2023天,有56片葉,秧苗要是三叉苗,帶2 3個分蘗;父本秧齡 3237天,一、二、三期父本要有10、9、8片葉,相應要帶48個蘗。第二,根系發達白根多。秧苗移栽前長出的那些黃褐色的老根,一般插到大田后很快死 去,只有那些白色粗壯的新根,帶到大田里才能繼續生長,新根、白根越多,移栽后返青快,分裂快。父母本秧苗在移栽時,每粒谷苗白根應在20條左右。第三,秧苗均勻整齊,葉色濃綠,葉片肥厚而挺立,沒有病蟲危害。培育適齡多蘗壯秧,要抓好以下幾個環節:(1)做好秧田。秧田要選擇土質好,肥力中上等,背風向陽,排灌方便,

14、遠離村莊,禽 畜不易危害的田塊。秧田要做到田平、溝直、泥融。1.6米開廂,溝寬17厘米、深10厘米,四周開好圍溝,如果是春制,還要準備好農膜拱架等。秧田要多施有機肥,在播種前1015天,每公頃施豬牛糞或人糞尿 1500018000千克作基肥,播種前一天,每公頃再施600 750千克磷肥、357千克鉀肥、150千克碳酸氫銨作面肥。(2)種子處理。浸種前要搶晴將種子翻曬12天,增加種子的活力。篩選種子,除去混雜于種子中的發芽谷粒、泥塊、病粒等。浸種時先用鹽水選種,除去秕谷,再用百分之五 十的多菌靈500倍或百分之五十的托布津1000倍液,也可以用百分之二十的強氯精300倍液進行種子消毒,藥液一定要

15、浸沒種子,浸種消毒時間1224小時,然后用清水洗凈藥液后再進行浸種。浸種方法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多起多落浸種法。種子消毒后,先將種子浸種12小時,以后每天起落 45次,每次起水12個小時,但要保持谷殼濕潤,每次落水 不少于6小時,避免種子吸水不足,而影響種子發芽率。第二種是日浸夜露法。將消毒后的 種子裝入紗網袋、尼龍網袋或者透氣的麻袋內,吊在清潔的水里,流水里更好,以種子沒入水中為度。白天將種子浸入水中讓其充分吸水,促使種子體內的酶類活動,夜里將種子取上來,薄攤于室內蔑簟或草席上通氣。以后每天這樣反復進行,直至種子露白后進行催芽。第三種是間歇浸種催芽法。將消毒后的種子,第一天在清水內浸種12小

16、時,然后將種子從水里拿出來薄攤于室外草席上露籽過夜,第二天再在清水里浸種 12小時后,再拿上來放到40 C的溫水里浸510分鐘,然后保溫催芽,每隔68小時用溫水淋種子1次,注意上下翻動, 以利受熱均勻和適當通氣, 促使發芽整齊、粗壯。在催芽時一定要把握好溫度, 做到高溫(35 38C)破胸,恒溫(2528C)催芽,當芽長到半粒谷長,根長到一粒谷長時,就可搶晴播 種。(3)稀播勻播。秧田播種量的多少,對秧苗素質影響極大。稀播勻播能提高秧苗素質,培育出多蘗壯秧。一般來說,秧田播種量要根據母本及各期父本要求的秧齡長短來定,秧齡長的可以播稀些,秧齡短的可適當播密些,具體每公頃秧田的播種量可用公式計算:

17、秧田播種量(千克/公頃)=(50秧齡天數)X7.5如秧齡為30天的,每公頃秧田播種量則為 150千克。播種時要帶秤下田,按每公頃播種量分廂過秤,分次播種,先少后補,落谷均勻,疏密一致,播后壓種,蓋好蓋種肥,以種子 不見天為度。這樣能使秧苗個體有均勻的營養面積和空間,通風透光好,增加日照,提高光 合利用率,增加養分的積累,使群體分蘗生長健壯一致。在制種基礎好地方,可采取兩段育秧,有利于培育多蘗壯秧,提高成穗率與單位面積穎花量。具體做法是:整好秧田后,頭段 每公頃均勻播種1500千克,當秧苗長到 2.5葉時就寄插,秧苗素質隨寄插密度不同而不同。 實踐證明,雙株或三株寄插,密度一般以10.0厘米X3

18、.6厘米為宜。寄插田的管理措施與秧田基本相同。從寄插田移栽到制種田的時期要適宜,早中熟組合為78葉期,遲熟組合為89葉期。(4)秧田肥水管理。在三葉期前,保持溝中有水,廂面濕潤不裂口,以利增氣,促使扎根直苗。如晴天廂面過干,可灌一次跑馬水保持廂面濕潤,高溫烈日的中午,廂面不能留水層,以防燙死種苗。三葉期后以濕為主促分裂,必要時,適當烤田,以防秧苗徒長,移栽前 57天灌水上廂面,上水后不能再斷水,以免增加拔秧困難。在施肥方面,父本1葉1心期施斷奶肥,每公頃用尿素 60千克左右;2葉1心期施攻蘗肥,每公頃用尿素6090千克;3葉1心施壯蘗肥,每公頃用尿素 3745千克,56葉開始露田煉苗,促穩長,

19、使葉片直立 不披垂,葉色青綠。母本1葉1心期,每公頃施尿素60千克,2葉1心期,每公頃施尿素112千克。父母本移栽前34天要施起身肥,每公頃施尿素3745千克,以增加返青能力, 促 進返青成活。同時要注意防治稻薊馬、稻瘟病等病蟲的危害。秧苗移栽時,做到三帶”帶蘗、帶肥、帶泥移栽。4、施足底肥,合理密植(1) 施足底肥,配方施肥。制種田要搭好高產苗架,必須適氮、高磷、鉀栽培,氮、磷、鉀的比例約為1:1:1.5。父本的底肥每公頃可用牛欄肥1200千克、過磷酸鈣 60千克,先堆漚57天,在第二期父本插秧前施入父本行內,接著插第二期父本,插后5天深施一次球肥。球肥配方為每公頃尿素60千克,氯化鉀45千

20、克,豬牛糞750千克,肥泥土 1050千克,加適量的水混合,用手取100150克捏成團,離每棵父本稻蔸7厘米左右施一個球肥,深約7厘米。母本的生育期較短,在施肥上應采用一次入庫,全層施肥”方法,以利控制劍葉長度。母本移栽前三天,制種田每公頃施人畜糞1500022500千克,堆漚過的油枯 450600千克,碳酸氫銨375450千克,氯化鉀150225千克,過磷酸鈣750千克,硫酸鋅2230千克, 加呋喃丹3045千克一并施入,將泥推平融合后插母本。(2) 擴大行比。行比是指繁殖田或制種田父本與母本行數的比例。行比愈大,母本就愈 多,基本苗數就多。父本植株高于母本植株,高差越大其行比可適當大些。春

21、制和夏制,由 于父本營養生長期較長、分蘗多、花粉量大,行比也應適當大些。雜交水稻超咼產制種關鍵技術水稻是我國消費人口最多的作物。自 80年代雜交水稻制種產量取得重大突破以來, 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迅速擴大,近 10年來種植面積一直占水稻總面積的一半左右,產量則占 水稻總產量的60 %。現將我們多年實施的大面積超高產制種關鍵技術歸結下。一、建立制種基地制種基地的條件必須滿足雜交水稻制種所需要的條件如隔離、光照、溫度、土壤肥力、排灌系統等。在此前提下,選擇海拔300500m丘陵山區為好。因山區隔離條件好,平均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相對濕度高5%10%,風速小,親本播始歷期延長23天,有利于種子產量和質

22、量的提高。、合理安排花期和播差期,保證花期花時完全相遇雜交稻制種要達到最佳花期, 既要求抽穗揚花期的天氣適合揚花授粉,又要求父母本盛花期最大程度地相遇。實踐證明,父母本最佳抽穗揚花期要求:晴天多,無連續3天以上陰雨天氣,11: 0014: 00氣溫大于23C小于35C,相對濕度75% 90%,晝夜溫差8C左右。 因此,首先要根據基地氣候條件選擇最佳揚花授粉期,再根據親本生育特性確定播差期。一般1期父本制種時,安排母本比父本早12天始穗;2期父本制種時,父本早母本1天或同期始穗,才能達到盛花相逢。 但在實施中還要認真搞好花期預測,及早調節。確定播差期 的方法是:葉差與時差相結合,以葉差為主,時差

23、為輔。若父本前期出葉速度快,應延長葉 差,縮短時差;反之則縮小葉差,延長時差。1期父本制種葉差比 2期父本制種相應縮小0.5 0.7葉,時差縮短 3 4天。三、加強栽培管理,創建高產群體(一)培育多蘗壯秧并適齡移栽實踐證明,要創制種高產穩產,應以秧田攻蘗為主,大田攻苗為輔。父母本均應統一浸種、消毒和催芽,分戶育秧;父本要兩段育秧,母本要勻播、稀播,并使用多效唑促秧苗矮壯多蘗。母本播種量在150 180kg/hm2之間,秧田與大田面積比為1: 2.5 3.0。秧苗1葉1心時施尿素3037.5kg/hm2 :作斷奶肥,并用 1200g/hm2多效唑對水600kg均勻噴 施。2葉1心時施尿素45.0

24、52.5kg /hm2作分蘗肥,3葉1心時施尿素60kg /hm2加鉀肥 37.5kg作壯秧肥,移栽前5d用尿素75kg/hm2作送嫁肥。3葉前濕潤灌溉,3葉后灌淺水, 移栽前灌深水,注意防治病蟲害。父本6.5葉移栽,有3 4個蘗;母本5.5 6葉移栽,有2 3個分蘗,秧苗帶蘗率 90%以上。(二)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影響制種產量的主要因素是母本穗數和每穗實粒數,與千粒重關系不大。所以父母本要有適宜的行比。合理的父母本行比依制種組合不同而異,早熟組合以2: 1416,中熟組合2:16 18 ,遲熟組 合2 : 18 20為宜。父本株行距為16.7cm烏3.3cm ,母本株行 距為13.3cm松

25、.3cm,父母本間隔23.cm。父母本均插2粒谷,分別插足4.5萬和43.5萬穴/ hm2, 保證抽穗時父本有效穗120萬/ hm2,母本有效穗 360萬/ hm2,穎花比為1: 3。(三)采取多種途徑提高異交結實率雜交水稻制種異交結實率的高低對產量起著決定性作用。提高異交結實的途徑有多種,其中最簡單有效措施是:培養強壯父本。超高產制種宜采用1期父本,它具有花粉密度大、花期集中等優點,可增產 10%15 %。具體做法是父本移栽時大田應開溝施農家肥12 15t/ hm2,碳銨和過磷酸鈣各225kg / hm2,返青后追尿素 150kg / hm2作分蘗肥,并根據情況施適量微肥如鋅肥等,以后結合母

26、本追肥一并進行,使父本每穴成穗30個以上。培育理想劍葉。理想劍葉的定向培育應早施和巧施氮肥,移栽前結合大田整地,以有機肥為主, 肥料一次入庫。在劍葉生長敏感期(幼穗分化I川期)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控制劍葉在20 25cm之內。巧用激素。即合理使用九二O”以消除母本包頸,提高柱頭外露率。九二O在母本見穗5%10%時噴施,連續噴 3天,每天一次,上午 8: 00 10: 00噴施,總 用量180270g/hm2 (視不育系特性),每次對水600 700kg/hm2均勻噴施,3次用量的 比例為2: 5: 3,第2、3次父母同時噴。另用九二C”養花,即正常噴施后隔1天,每天09: 0010: 00用

27、15g/hm2單噴母本,連續養花 3天,能有效延緩柱頭老化。此外應結合 使用其他花時調節劑如增效調花寶、九二C”增效劑、調花靈和硼肥等,這些激素對提早花時、提高結實率有顯著作用。如在母本破肚時噴30 45g/hm2增效調花寶,或在盛花期前噴750ml / hm2調花靈或硼砂,可提早母本花時30min,提高結實率5% 8%。輔助授粉。 人工輔助授粉是提高結實率的重要一環。開花期堅持每天在10: 3012: 30于父本散粉高峰期趕粉34次,改傳統的拉繩趕粉為雙桿趕粉(桿長160cm),輕推、重搖、慢回手。遇陰雨天搶雨停間隙或雨后現晴及時趕粉。四、及時除雜,適時收曬純度和質量是雜交稻種子的效益和生命

28、,雜交一代種子純度每下降 1個百分點,大田栽培產量下降80 100kg/ hm2。因此在整個制種過程中不但要嚴格隔離異源花粉,還要在秧苗 期、分蘗盛期、破口期和成熟期,根據株葉型、葉色、長勢、熟期等嚴格去雜去劣,保證父 母本田間雜株率 0.5%以下。種子一旦成熟,應及時收割,單獨脫粒、曬干,揚凈入袋,嚴 防機械混雜,保證種子質量。雜交水稻制種技術雜交水稻制種的單位面積產量是由單位面積內的有效穗、每穗穎花數、結實率、千粒重幾個方面來決定的,要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即奪取水稻制種的高產,必須采取以下措施:一、推廣一期父本制種技術:一期父本抽穗歷期比二、三期父本的要縮短3 5天,父母本同時抽穗率達 7

29、0%左右,比二、三期父本制種增加20 30%,在增加花粉密度的同時,提高了花粉利用率,父母本盛花相遇的機率顯著提高,克服了花期重疊的問題;父本花粉量增多,花粉密度增大,異交結實率提高。栽培技術工對父本實行規范化管理,保證大田營養生長期,增加總苗數和有效分蘗,提高有效穗數,促早生快發,縮短母本出穗歷期,為花期相遇創造理想良好的條件。為使父母本盛花相遇,在安排父母本花期時要求早熟組合母本早于父本12天始穗,中熟組合要求父母本同時抽穗,遲熟組合要求早于母本1 2天始穗。父本插雙株或三株,力爭父本每畝有效穗達 7 10萬株,穎花數達 700 900萬。二、推廣增加單位面積內母本總穎花數的綜合農藝措施:

30、一要根據不同組合確定好父母本播差期,選擇適當的父母本播種期和移栽期,搞好花期預測和調整。二要保證母本用種量,大田用種量保證在 2.7-3.0Kg/畝,同時采取稀播育壯秧,育優質分蘗秧苗。三是把父母本行比定為 2:14 或 2:16,盡量多插母本,母本插足基本苗, 每蔸插雙株帶蘗秧,插植密度2X 13.2c m,通過以上措施,使每畝母本有效穗達到20 23萬,總穎花數達到 21002400萬。四是科學施肥,母本每畝要達 2000萬朵以上穎花, 需純 N17.5Kg , N、P、K 比例為 2:1:1.5,堅持以基肥和有機肥為主。五是合理灌溉,前期濕潤, 灌水相間管理,中期灌淺水,后期干濕灌溉,為

31、制種奪取高產打下基礎。三、推廣綜合措施,提高異交結實率,增加千粒重。在全面推行一期父本措施的基礎上, 還需采取一系列綜合措施, 如施用多效唑、 KH2PO4 、 尿素和硼肥調節花期,重視后期施肥,以及始穗及齊穗期葉面噴施“P20”、“KH2PO”4 、尿素等,迅速解除母本包頸,加大開穎角度,提高午前花比例,從而提高父母本花時相遇率, 達到加快灌漿速度, 尤其是增強弱勢花的灌漿能力, 以增加千粒重。 在父本散粉高峰期采取 人輔助授粉方法,增加母本柱頭授粉機會,提高異交結實率,從而提高制種產量。四、堅持綜合防治稻粒黑粉病:黑粉病是分布較廣的一種水稻病害,嚴重影響種子質量。隨著面積的擴大,病害發生也

32、 日趨嚴重,一般年份黑粉病發病率為 515%,主要是土壤、種子帶菌和花期侵染,因此, 在防治措施要狠抓以下幾點: ( 1 )制種田實行輪作或翻耕后播種綠肥。 ( 2)種子用 8%的鹽 水泡種,淘汰病粒, 并用 500 倍的強氯精浸種消毒, 浸種時間為 8 12 小時, 浸種后用清水 洗凈。( 3)始花期和盛花期分別用 20%的粉銹寧乳劑 1000 倍液(每畝 50克)或 50%多菌 靈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每畝 100 克)噴霧防治。 同時在制種的各個時期切實抓好病蟲害的 綜合防治工作。兩系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利用光 (溫)敏核不育系作母本和恢復系作父本, 將它們按比例種到同一塊田里, 用人工

33、輔 助授粉的辦法生產雜種一代的過程, 叫兩系制種。 兩系制種和三系制種母本都是靠異交結實, 在制種的原理上基本一樣, 所以兩系制種完全可以借用三系制的技術和成功經驗。 兩系制種 與三系制種最大差別是不育系,兩系制種的不育系育性,是受一定的溫、光條件所控制的,目前所用的光(溫)敏核不育系,一般在大于13、45小時的長日照和日均溫度高于24C的條件下,表現為雄性不育,可以制種;當日照長度短于13.45小時和日平均溫度低于 24C時, 不育系的育性發生變化,由不育轉為可育,自交結實,不能制種,只能用于繁殖。光(溫) 敏核不育系因受光、 溫的嚴格限制, 一般只能夏制, 而不能象三系春、 夏、秋季都可以

34、制種。 因此,在兩系制種時,要根據光(溫)敏核不育的特點,抓好以下幾點:1、選用育性穩定性好的光(溫)敏核不育系。 兩系制種時,首先要考慮不育系的育性穩定性,選用在長日照條件下不育的下限溫度低(23.5C),短光照條件下可育的上限溫度較高,光敏溫度范圍較寬的光(溫)敏核不育系。如粳型光敏核不育系 N5088S、7001S、31111S等,在長江中、下游 2932°N內陸平原 和丘陵地區的長日照條件下,都有 30天左右的穩定不育期,在這段穩定的不育期制種,風 險很小。溫敏型的秈型核不育系培矮64S,由于它的育性主要受溫度的控制,對光照的長短要求沒有光敏型核不育那么嚴格,只要日平均溫度穩

35、定在 23.3 C以上,不論在南方或北方稻區制種,一般都能保證制種的種子純度。但這類不育系在一般的氣溫條件下繁殖產量很低。2、選擇最佳的安全抽穗揚花期兩系制種父母本的抽穗揚花期安排, 不僅要考慮開花天氣的好壞, 而且必須使母本處在穩定的不育期內抽穗揚花。不同的母本(不育系) ,穩定不育的時期不同,要先觀察母本的 育性轉換時期, 在穩定的不育期內選擇最佳開花天氣, 即最佳抽穗揚花期, 然后根據播始歷 期從抽穗揚花期往后倒推算出父母本的播種期。 例如鄂粳雜 1 號在湖北的江漢平原制種, 母 本 N5088S 多年觀察其穩定的不育期從 7 月底至 8 月底,個別年份稍有提前或推遲,再從 7 月底至

36、8 月底這段穩定不育期內, 根據不育系抽穗揚花期所需要的溫度和濕度, 選擇最佳的 抽穗揚花期。 湖北江漢平原 7 月底至 8 月上旬這一段正是高溫低濕季度, 對水稻抽穗揚花和 受精結實均極為不利, 而 8 月下旬一般年份都會出現幾天連續的陰雨天氣,對揚花授粉也不利,只有 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里,常有 “陣雨 ”天氣,能起到降溫增濕的作用。因此,不論秈 型、粳型的光(溫)敏核不育系在湖北江漢平原制種,抽穗揚花期應安排在 8 月中旬為宜。 例如母本N 5088 S播始歷期為105天,父本R 187播始歷期113天,父母本的抽穗揚花期定 到 8 月 13 日左右,倒推父本播種期就在 4 月 25 日左右播種,母本就在 5 月 3 日左右播種, 父母本的播差期 8天左右,葉差 1.5片葉。粳兩系制種的播差期安排主要以時差為主,同時 參考葉齡差和有效積溫差;而秈兩系制種以葉齡差為主,同時參考時差和有效積溫差。3、強化父本栽培就目前應用的幾個兩系雜交組合父母本的生育期都相差不很大,有的雜交組合父母本生育期還是倒掛的,如華粳雜 1號,母本7001 S的播始歷期比父本 1514還要長12天,搞不 好就形成母強父弱, 父本穎花量少, 母本異交結實率低。 象這樣的雜交組合制種更要注重父 本的培育。 具體方法: 一是父本實行兩段育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