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四首》導學案_第1頁
《古代詩歌四首》導學案_第2頁
《古代詩歌四首》導學案_第3頁
《古代詩歌四首》導學案_第4頁
《古代詩歌四首》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古代詩歌四首知識目 標1 .了解古代詩歌體裁的有關知識。2 .朗讀并背誦詩歌,感受詩中洋溢著的飽滿激情。目 力 能標體味各首詩中作者所創造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寫 法。情感目 標感受詩中洋溢著的飽滿激情,領會詩歌中所表達的感 情和生活情趣。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 .了解作者以及代表作品。2 .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受詩中洋溢著的飽滿激情。2.理解情景交融的寫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誰知道在我國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別有哪種文學體裁發展得最有成就?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唐詩、宋詞、元曲)的確,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的國度,以 古老的詩經發端,優秀的詩歌作品浩如煙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四

2、首膾炙人口 的詩篇。二、教學新課?目標導學一:學習觀滄海(一)常識簡介1.作者簡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毫縣)人。東漢 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先后削平呂布等割劇勢力。于建 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后逐漸統一了北【教學備注】II教學提示II補充義學常識、寫作 背景,幫助學生更好 理解詩歌內容和作者 情感;拓展學生的知 識面。方。善詩歌,步出復門行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 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 活也有所反映。2.寫作背景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是步出夏門行中的一章。 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

3、誓師北 伐,七月出盧龍寨,登臨碣石山。他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 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二)朗讀指導1 .學生自讀,把握四言詩的誦讀節奏。2 .教師范讀,正音解詞。(或播放錄音)3 .學生齊讀,要求準確整齊,有節奏感4 .學生借助注釋,疏通詩歌內容翻譯: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三)合作探究1 .全詩圍繞哪個字展開來寫的?全詩

4、以“觀”字統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 見。2 .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現實的?哪些詩句是 想象的?II學法指導II詩歌節奏可以按 音節兼顧意義來劃 分。四言詩每句一般 讀成“二二”節拍, 如:東臨/碣石,以觀 /滄海。II學法指導II“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星漢燦爛,若出 其里”是古詩文中“互 文見義”。即文字上 只交待一方,而意義 彼此互見。句中不但 說:“日月之行”, 也說“星漢之行”; 不但說“星漢燦爛”, 也說“日月燦爛”。 合起來說,“日月星 漢之運行與燦爛,均 若出于滄海之中”。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第二層(“水何澹澹” 至“洪波涌起”):描寫海

5、水和山島。這一層全是寫現實中的實景。第三層(“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 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最后兩句是附文, 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容無關。3 .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 ?“日月之行”四句寫大海,全用虛寫,卻表現了大海有包容 天地的氣概,更顯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4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詩言志”詩人寫滄海,抒發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這種 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 H標導學二:學習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常識簡介1 .作者簡介李白,字太白,自號清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世稱“詩仙”。2 .

6、寫作背景詩人王昌齡于天寶8年被貶偏遠之地,當時李白正在揚州,聽 說此事,便寫下此詩,寄托對朋友的牽掛。II學法指導II七言詩每句一般 讀成二二二三節拍, 如:楊花/落盡/子規 啼,聞道/龍標/過五 溪。(二)朗讀指導1 .學生自讀,把握七言詩的誦讀節奏。2 .教師范讀,正音解詞。(或播放錄音)3 .學生齊讀,要求準確整齊,有節奏感4 .理解大意(學生概述,老師補充指正)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的時候, 聽說你路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 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三)合作探究1 .詩中融情入景,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的句子是哪兩句?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2 "

7、;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一名句運用了什 么修辭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擬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將“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 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3末句“隨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 一詞,有兩種解釋:一與 成語“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貴州省西 部桐梓縣,古稱夜郎國;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縣。細讀課 文,分析一下哪種解釋更合理。據上句中,“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可知,這里“夜郎”即 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縣。4聯系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寫作背景思考一下, 李白在詩的開頭寫景為什么選取“楊花” “子規”來寫 ?寫“楊花”且“落盡”

8、是先點時令,這樣的“暮春”在古詩 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候,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三、板另設計1 需的氣概;海波T洪波涌起日月出其中 雄心壯志星以出其里聞王昌齡左遷 v子規:不如歸去龍標遙有此寄明月:陪牛友人關懷、思念第2課時學習目標1 .學習次北固山下,體會敘事寫景的哲理美。2 .學習天凈沙 秋思,理解詩歌的優美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思鄉之情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 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寫鄉愁的詩,且 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 聯而聞名于天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這首詩。二、教學新課?

9、H標導學二'學習次北固山下(一)常識簡介1 .作者簡介王灣,唐代詩人。生卒年、字號均不詳。洛陽 (今屬河南) 人。2 .寫作背景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陽, 旅于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里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 與卜了這首詩。3 .文章體裁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詩。律詩共八句,一二兩句為首 聯,三四兩句為頷聯,五六兩句為頸聯,七八兩句為尾聯;每 句后九個字,叫五百。(二)朗讀指導1 .學生聽讀,把握五言詩的誦讀節奏。2 .教師正音解詞,學生自讀。(可以播放課文朗讀的視頻或 音頻文件。)3 .理解大意翻譯: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漲滿, 兩岸之間水面寬

10、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教學備注】II教學提示II補充義學常識、寫作 背景,幫助學生更好 理解詩歌內容和作者 情感;拓展學生的知 識面。II學法指導II五言詩一般是二個節 拍,一一一或一一一。 如: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海日/ 生/殘夜,江春/入/舊 年。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 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 到洛陽去。(三)合作探究1 .這首詩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從哪些地方可以看 出?初春。青山、綠水、潮平、風正、江春。2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哪兩句詩集中表達 了這種感情?思念故鄉。鄉書何

11、處達?歸雁洛陽邊。3 .想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如果 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 似乎江面與岸齊平,船上人視野也因之開闊。“懸”是端直高 掛的樣子,風“正”表明順風,同時又是和風,因此帆便端直 高掛了。4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一聯,歷來被人稱道。請 選一個角度,作簡要分析。5 1)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 趣;(2)表現了時光匆匆,光陰荏苒。?目標導學二:學習天凈沙 秋思 T m T - 1 t" (一)常識簡介1 .作者簡介:馬致遠,元代著名戲曲作家。他與關漢卿、 鄭光祖、白樸

12、并稱元代四大戲曲作家。II教學提示II“小橋流水人2 .文體簡介:從詩歌的體裁看,天凈沙 秋思是一首 散曲。“天凈沙”是曲牌名,相當于可以填詞歌唱的樂譜;“秋 思”是題目,意思是秋天的思念。馬致遠的散曲,以小令天凈沙秋思最為有名,被譽 之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愁”,就會想 到這篇作品。因為它僅用28個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 泊他鄉的游子的悲哀。(二)朗讀指導與訓練1 .劃分這首散曲的誦讀節奏。提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 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2 .教師范讀,學生齊讀,整體感知大意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 發出凄厲的

13、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三)合作探究1 .天凈沙 秋思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 點?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 馬。這些都是凄清、悲涼、感傷之景。2 .哪句可以作為點睛之筆,道出了游子的情懷?斷腸人在天涯。3 .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歸納主題。通過凄清、悲涼、感傷的秋景描寫,表現羈旅游子的孤苦 寂寞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4 .根據詩歌內容展開想象,寫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數 150字左右。家”是以樂景反襯哀

14、 景,“小橋流水人家” 雖好卻不是自己的家 鄉,有家歸不得,更 加悲從中來,肝腸寸 斷。學法指導:把詩歌描述成畫面,答題要點如下:1.找 全景物;2.加修飾語;3.展開聯想、想象;深秋,夕陽西下。古道上,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獨4.語言流暢生動。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馬。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 看到將要歸巢的烏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之上的 小橋,看到溪水流經的幾戶人家,炊煙裊裊,充滿幸福溫馨, 而他此刻卻有家難歸,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 宿在何處?獨自承受長夜漫漫,怎么能不悲從中來,肝腸寸斷。(四)比較閱讀天凈沙 秋思與次北固山下在主旨方面有何異同?次北固山下和天凈沙 秋思都抒發了游子的鄉愁,但 作者流露的情緒不完全一致。次北固山下描寫詩人在船上 的所見所思,表達了他在異地他鄉的熱切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的思鄉之情。天凈沙秋思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 真切的表現出淪落人的孤寂之情。三、板書設計(枯)藤(小)橋(古)道夕陽(西下)留(流)(西)(斷胸)人(在天涯)天逢沙秋思(昏)鴉殘夜、樹 水 風次北固山下帆山水一色、風光怡人;秋原黃昏行旅圖雁一一惆悵頓生、思念家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