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及拉壓強度的實驗研究_第1頁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及拉壓強度的實驗研究_第2頁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及拉壓強度的實驗研究_第3頁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及拉壓強度的實驗研究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及拉壓強度的實驗研究    鄭廷俊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步驟,同時對影響再生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進行了試驗研究,希望本文能夠為相關人員的工作提供些許參考性建議。關鍵詞:再生混凝土配合比;拉壓強度的實驗;研究隨著我國建筑工程行業的不斷發展,再生混凝土的應用已經比較普遍。但是,再生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不同,其自身強度的影響因素比較多。為了進一步優化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必須對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及拉壓強度進行實驗研究。一、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步驟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材料組成更加復雜,且在配合比設計的過程中還

2、需要相應的增加用水量。因此,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步驟與普通混凝土要復雜的多,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步驟:(1)明確混凝土骨料的最大粒徑以及坍落度;(2)計算出再生混凝土的配制強度;(3)計算出再生混凝土的水灰比;(4)按照再生混凝土通常的表觀密度及其與普通混凝土的對比,明確粗、細骨料的具體用量,并且選擇合適的砂率及用量;(5)選擇再生混凝土的粗細骨料的取代率,求出附加水的用量,將其與相應的普通混凝土的用水量相加,得到每立方米再生混凝土的用水量;(6)按照計算出的水灰比數值以及單位用水量,求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二、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及拉壓強度的實驗研究本文主要對再生粗骨料與天然砂這種組合形

3、式下,水灰比、水泥強度、砂率與最大粒徑對再生混凝土強度的影響進行研究。(一)試驗用原材料(1)粗骨料。本次試驗所用的原材料是來自某個舊路面的路面混凝土。(2)細骨料。細骨料則采用某河里面的河砂,是中砂的一種。(3)攪拌用水。普通的城市自來水(4)水泥。水泥則采用某建材公司生產的普通的硅酸鹽水泥。(二)幾種因素對再生混凝土強度所產生的影響(1)水灰比。本次試驗分別配制了水灰比為0.67、0.57、0.50、0.44、0.40的再生混凝土試塊,并將其均在標準條件下養護30天,之后對其抗壓強度進行測量(下同),配比情況如下:四組混凝土的水灰比分別為0.67、0.50、0.44、0.40;用水量均為2

4、00kg;水泥用量分別為300kg、400kg、450kg、490kg;砂率均為36%、35%、34%、33%;粗骨料分別為1301kg、1200kg、1145kg、1090kg;細骨料分別為700kg、600kg、580kg、540kg;坍落度分別為50、27、25、0。通過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知:水灰比越大,再生混凝土的強度越小,而且再生混凝土強度受水灰比的影響比較明顯,水灰比由0.50增加到0.55,再生混凝土的強度減小了10.8mpa。所以,本文試驗中的水灰比基本為0.501。(2)水泥強度。本次試驗分別采用強度為34.5(代號a)與強度41.3(代號b)的水泥,配制出分別具有0

5、.65、0.55、0.45水灰比的再生混凝土試塊。配比情況如下:三組混凝土的水灰比逐漸減少,分別為0.65、0.55、0.45;用水量均為200kg;水泥用量逐漸增加,分別為298kg、350kg、423kg,砂率均為35%;粗骨料分別為1201kg、1180kg、1135kg;細骨料分別為660kg、640kg、600kg;而坍落度分別均為19、22、32。通過分析試驗結果可知,通常情況下,水灰比相同時,強度比較高的水泥配制出的再生混凝土30d的抗壓強度比較高,并且水泥強度對再生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比較大。(3)砂率用強度為33.4的水泥配制出砂率分別為25%、35%、40%、45%,且間隔

6、均為5%的再生混凝土試塊,配比情況如下:四組混凝土的水灰比均為0.50;用水量均為200kg;水泥用量均為400kg;粗骨料逐漸減少,由1組至4組分別為1360kg、1187kg、1050kg、970kg;細骨料逐漸增加,由1組至4組分別為445kg、620kg、730kg、800kg;而1組坍落度均為0、2組的坍落度為29、3組的坍落度為43、4組的坍落度為39。由實驗結果可知:當砂率處在25%時,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最低,而在35%時,再生混凝土的強度是最高的。由此可知,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砂率保持在35%左右是最佳的。(4)最大粒徑。本次試驗分別取最大粒徑為40、31.5、20、10

7、mm的再生粗骨料,在確保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配置再生混凝土試塊。配比數據如下:四組混凝土的水灰比均為0.50,用水量均為200kg,水泥用量均為400kg,砂率均為33%,粗骨料均為1200kg、細骨料均為340kg,而1組、2組的坍落度均為0;3組、4組的坍落度分別為25和32。通過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知,最大粒徑越小,再生混凝土的強度越高。但是,當最大粒徑在20mm時,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值處于最大,而最大粒徑是31.5與40mm時,混凝土強度的差值比較小,只有在最大粒徑是10與20時,差別在最大。由此可見,原始混凝土破碎的最大粒徑處在20mm時,是最佳的再生混凝土骨料。三、結論通過本次試驗,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水灰比、水泥強度、砂率以及最大粒徑均是再生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影響因素,其中砂率的影響程度最小:(2)在對中低強度的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設計時,水灰比的最佳值大概為0.5;(3)最佳的砂率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