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第四章 血血 液液 循循 環環 制作:李建東制作:李建東 衛生部“十二五”規劃教材生理學理理 論論 知知 識識 課課 后后 自自 測測 知知 識識 拓拓 展展本章要求掌掌 握握:1.1.心肌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心肌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 2.2.心肌細胞生理特性及影響因素;心肌細胞生理特性及影響因素;3.3.心臟泵血過程及泵血功能調節,心臟功能評定指標,心臟泵血過程及泵血功能調節,心臟功能評定指標, 心力儲備;心力儲備;4.4.動脈血壓形成、正常值及影響動脈血壓因素;動脈血壓形成、正常值及影響動脈血壓因素;5.5.靜脈血回流、中心靜脈壓概念、正常值、意義;靜脈血回流、中心靜
2、脈壓概念、正常值、意義;6.6.微循環通路、組織液的生成;微循環通路、組織液的生成;7.7.神經系統、體液因素對心血管活動的調節作用。神經系統、體液因素對心血管活動的調節作用。8.8.冠脈循環的生理特點;冠脈血流量的調節。冠脈循環的生理特點;冠脈血流量的調節。心臟和血管心臟和血管- - 循環系統(心血管系統):循環系統(心血管系統): 運送血液,保證血液功能。血液在心臟的舒縮活運送血液,保證血液功能。血液在心臟的舒縮活動作用下,沿著心血管系統在全身周而復始地運動作用下,沿著心血管系統在全身周而復始地運行行-血液循環(血液循環(blood circulationblood circulation
3、)。)。通過血液循環:通過血液循環:1.1.運送營養物質和氧給組織細胞;運送營養物質和氧給組織細胞; 2.2.同時帶走組織內的代謝終產物同時帶走組織內的代謝終產物, ,送到各個排泄器官送到各個排泄器官( (腎腎, ,肺肺, ,皮膚等皮膚等) )排出體外;排出體外;3.3.內分泌系統的內分泌系統的H H及其他細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質及其他細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質, ,通過血液循環帶到靶組織、靶細胞;通過血液循環帶到靶組織、靶細胞;4.4.穩定內環境,防御功能;穩定內環境,防御功能;5.5.內分泌功能內分泌功能-心鈉素、內皮因子。心鈉素、內皮因子。心肌類型心肌類型: : 1.1.工作細胞工作細胞 心房
4、肌細胞,心室肌細胞心房肌細胞,心室肌細胞 2.2.特殊分化的心肌細胞特殊分化的心肌細胞 自律細胞:自律細胞:P P細胞,普肯耶細胞細胞,普肯耶細胞 非自律細胞:過渡細胞,結區細胞非自律細胞:過渡細胞,結區細胞第一節第一節 心臟的生物電活動心臟的生物電活動竇房結:竇房結:P P細胞、過渡細胞細胞、過渡細胞優勢傳導通路:優勢傳導通路:卵圓窩前方等處的心房肌纖維卵圓窩前方等處的心房肌纖維房室交界:房室交界:房結區、結區、結希區房結區、結區、結希區房室束及其分支:房室束及其分支:普肯耶細胞普肯耶細胞 普肯耶纖維網:普肯耶纖維網:普肯耶細胞普肯耶細胞心臟特殊傳導系統的組成和分布:心臟特殊傳導系統的組成和
5、分布:一、心肌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一、心肌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跨膜電位跨膜電位: 靜息電位靜息電位 (RP), 動作電位動作電位(AP) 內向電流內向電流: : 去極化去極化 外向電流外向電流: : 復極化或超極化復極化或超極化心肌細胞內液和外液中幾種主要離子的分布心肌細胞內液和外液中幾種主要離子的分布離子離子 濃度濃度(mmol/L) 平衡電位平衡電位(mV) 細胞內液細胞內液 細胞外液細胞外液 Na 10 145 +70K 140 4 -94Ca2 10-4 2 +132Cl- 9 104 -65(以心室肌細胞為例)以心室肌細胞為例) IK1 鈉內向背景電流鈉內向背景電流 (一
6、一)工作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工作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制1.1.靜息電位靜息電位2.2.動作電位動作電位SlowFast 不同于骨骼肌和神經細胞不同于骨骼肌和神經細胞不同的心肌細胞,其跨膜電位的幅度、不同的心肌細胞,其跨膜電位的幅度、 持續時間、波形、產生機制亦不相同持續時間、波形、產生機制亦不相同心室肌心室肌APAP特點:特點: 復極過程復雜復極過程復雜 持續時間長持續時間長 升降支不對稱升降支不對稱2.2.動作電位動作電位發生機制:發生機制:(1) 0期期(去極化過程去極化過程) : INa(2) 1期期(快速復極初期快速復極初期) : Ito(3) 2期期(平臺期平臺期) : I
7、Ca-L ,INa ,IK(4) 3期期(快速復極末期快速復極末期) : IK , IK1(5) 4期期(恢復期恢復期/靜息期靜息期) : Na泵泵 ,INa-Ca ,Ca泵泵鉀鉀外外流流I K通道通道激活激活 I ca-L通道通道激活激活Ito通道通道激活激活IK1通道通道激活激活INa通道通道激活激活2 2期平臺期:是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復極化期平臺期:是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復極化時間長的主要原因,是區別于神經和骨骼肌時間長的主要原因,是區別于神經和骨骼肌細胞動作電位的主要特征。細胞動作電位的主要特征。 自律細胞自律細胞APAP特點:特點:4 4期自動去極化期自動去極化 隨時間而遞增隨時間而遞
8、增 去極速度較去極速度較0 0期的慢期的慢 不同自律細胞的不同自律細胞的4 4期期 除極速度不一致除極速度不一致04 3 (二二)自律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自律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制遞增性凈內向電流的可能原因:遞增性凈內向電流的可能原因: 內向電流的逐漸增強內向電流的逐漸增強 外向電流的逐漸減弱外向電流的逐漸減弱 兩者兼有兩者兼有+ + +1.普肯耶細胞普肯耶細胞 (快反應自律細胞)(快反應自律細胞) 與心室肌細胞比較:與心室肌細胞比較:APAP相似(相似(2 2期較長)期較長)4 4期會自動去極化期會自動去極化自動去極化的機制:自動去極化的機制: I If f遞增遞增 I IK K遞
9、減遞減2.竇房結竇房結P細胞細胞 (慢反應自律細胞)(慢反應自律細胞) 與普肯耶細胞比較:與普肯耶細胞比較: 最大復極電位及最大復極電位及 閾電位的絕對值均較小閾電位的絕對值均較小 APAP幅度較?。s幅度較?。s70mV70mV) 0 0期時程較長(約期時程較長(約7ms7ms) 且速度較慢(約且速度較慢(約10V/s10V/s) 無明顯的無明顯的1 1、2 2期期 4 4期速度較快期速度較快圖4-3 竇房結P細胞的動作電位竇房結竇房結P細胞細胞的跨膜電位分為的跨膜電位分為0 0、3 3、4 4期期機制:機制:0: ICa-L 3: IK4: IK遞減,遞減,ICa-T,If遞增遞增I IK
10、 K通道失活通道失活I If f通道激活通道激活 I Ica-Tca-T通道激活通道激活I Ica-Lca-L通道激活通道激活I IK K通道激活通道激活二、心肌的生理特性二、心肌的生理特性電生理特性電生理特性機械特性機械特性興奮性興奮性傳導性傳導性自律性自律性收縮性收縮性(一)自律性(一)自律性組織細胞能自動發生節律性興奮的特性。組織細胞能自動發生節律性興奮的特性。衡量指標:自動興奮的頻率衡量指標:自動興奮的頻率1.心臟起搏點心臟起搏點正常起搏點:主導心臟正常興奮和跳動的部位。正常起搏點:主導心臟正常興奮和跳動的部位。 竇竇 性性 心心 律:律: 以竇房結為起搏點的心臟節律。以竇房結為起搏點
11、的心臟節律。 潛在起搏點:正常情況下不表現本身自律性的潛在起搏點:正常情況下不表現本身自律性的 自律組織。自律組織。異位起搏點:異常情況下控制心臟興奮和跳動異位起搏點:異常情況下控制心臟興奮和跳動 的潛在起搏點。的潛在起搏點。異異 位位 心心 律:律: 異位起搏點控制的心臟活動節律。異位起搏點控制的心臟活動節律。竇房結控制潛在起搏點的機制:竇房結控制潛在起搏點的機制:搶先占領搶先占領 超速驅動壓抑超速驅動壓抑 (竇房結)(竇房結)2.影響自律性的因素影響自律性的因素(1)4(1)4期自動去極化的速度期自動去極化的速度: :正變正變(2)(2)最大復極電位與閾電位之間的差值最大復極電位與閾電位之
12、間的差值: :反變反變abacacdeab (二二)興奮性興奮性組織或細胞對刺激產生動作電位的能力。組織或細胞對刺激產生動作電位的能力。 所有心肌細胞都具有興奮性所有心肌細胞都具有興奮性衡量指標:閾值衡量指標:閾值1.1.影響興奮性的因素影響興奮性的因素(1)(1)靜息電位與閾電位之間的差值:反變靜息電位與閾電位之間的差值:反變(2)(2)離子通道的狀態:離子通道的狀態: 靜息狀態(良好興奮性)靜息狀態(良好興奮性) 激活狀態(離子擴散激活狀態(離子擴散) ) 失活狀態(興奮性為零)失活狀態(興奮性為零) 2.2.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 SNPRRPERP(1)(1)有效不應期有
13、效不應期: : 絕對不應期絕對不應期+ +局部反應期局部反應期 興奮性為零興奮性為零(2)(2)相對不應期相對不應期: : 興奮性低于正常興奮性低于正常 (3)(3)超常期超常期: : 興奮性高于正常興奮性高于正常 3.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與心肌收縮活動的關系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與心肌收縮活動的關系(1)(1)不產生完全強直收縮不產生完全強直收縮: : 有效不應期特別長有效不應期特別長, , 收縮、舒張交替進行,收縮、舒張交替進行, 實現心臟泵血功能實現心臟泵血功能SNPRRPERP期前收縮期前收縮( (早搏早搏): ): 在有效不應期之后,心肌受到在有效不應期之后,心肌受到 人工或來自異位起搏點
14、的激動而產生的收縮。人工或來自異位起搏點的激動而產生的收縮。代償間歇代償間歇: : 期前收縮后一期前收縮后一段較長的心室舒張期。段較長的心室舒張期。代償間歇的機制代償間歇的機制: : 竇性興竇性興奮沖動落在期前收縮的奮沖動落在期前收縮的有效不應期上有效不應期上(2)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期前收縮與代償間性歇箭頭示刺激,曲線13,刺激落在有效不應期內,無反應。曲線46 ,刺激落在有效不應期之后,引起期前收縮與代償性間歇(三三)傳導性傳導性細胞傳導興奮的能力。細胞傳導興奮的能力。衡量指標:衡量指標:APAP的傳播速度的傳播速度 1. 興奮在心臟內的傳播興奮在心臟內的傳播(1)(1)傳
15、播途徑傳播途徑:特殊傳導系統(含優勢傳導通路)特殊傳導系統(含優勢傳導通路)(2)(2)傳播速度傳播速度 特點:房室交界的傳導速度最慢特點:房室交界的傳導速度最慢 末梢普肯耶纖維網的傳導速度最快末梢普肯耶纖維網的傳導速度最快 房室延擱的意義:使心室在房縮完成后(心室房室延擱的意義:使心室在房縮完成后(心室 充分充盈)才開始收縮以確保其射血功能充分充盈)才開始收縮以確保其射血功能2.影響傳導性的因素影響傳導性的因素(1)(1)心肌細胞的結構心肌細胞的結構心肌細胞直徑心肌細胞直徑: : 正變正變縫隙連接的數量和功能縫隙連接的數量和功能: : 正變正變(2)0(2)0期的速度和幅度期的速度和幅度:
16、正變正變(3)(3)鄰近部位膜的興奮性鄰近部位膜的興奮性 : 正變正變(四)收縮性(四)收縮性衡量指標:衡量指標:收縮力收縮力特點:特點:對細胞外液對細胞外液CaCa2 2的依賴性較大的依賴性較大 “全或無全或無”式收縮,同步收縮式收縮,同步收縮 不發生完全強直收縮不發生完全強直收縮 三、體表心電圖三、體表心電圖心電圖各波、段心電圖各波、段(期期)的意義及正常值的意義及正常值名稱名稱 意意 義義 幅度幅度(mV) 時間時間(s)P波波 兩心房去極化兩心房去極化 0.050.25 0.080.11QRS波群波群 兩心室去極化兩心室去極化 變化較大變化較大 0.060.10T波波 兩心室復極化兩心
17、室復極化 0.100.8 0.050.25PR間期間期 心房開始興奮到心房開始興奮到 心室開始興奮所需時間心室開始興奮所需時間 0.120.20PR段段 去極化通過房室交界等去極化通過房室交界等 傳至心室肌所需的時間傳至心室肌所需的時間 與基線同水平與基線同水平 0.060.14QT間期間期 兩心室興奮的總時程兩心室興奮的總時程 0.40ST段段 兩心室處于去極化狀態兩心室處于去極化狀態 與基線同水平與基線同水平 0.050.15第二節第二節 心臟的泵血功能心臟的泵血功能 心房或心室一次收縮心房或心室一次收縮和舒張構成的機械活和舒張構成的機械活動周期。動周期。一、心動周期一、心動周期收縮期收縮
18、期(systole) 舒張期舒張期(diastole)心動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動的順序和時間關系心動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動的順序和時間關系二、心臟的泵血過程二、心臟的泵血過程1.1.心室收縮期心室收縮期 (1)(1)等容收縮期等容收縮期 (2)(2)射血期射血期 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 減慢射血期減慢射血期2.2.心室舒張期心室舒張期 (1)(1)等容舒張期等容舒張期 (2)(2)心室充盈期心室充盈期 快速充盈期快速充盈期 減慢充盈期減慢充盈期 心房收縮期心房收縮期心室收縮和舒張時心瓣膜、血流方向的變化心室收縮和舒張時心瓣膜、血流方向的變化 時時 期期 主主 要要 內內 容容 特特 點點 時間時間(
19、s) 等容收縮期等容收縮期 心室收縮,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心室收縮,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 室內壓劇升,室內壓劇升, 0.05 房室瓣及動脈瓣均關閉房室瓣及動脈瓣均關閉 心室容積不變心室容積不變(最高值最高值) 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 心室繼續收縮,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心室繼續收縮,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 室內壓升至峰值,室內壓升至峰值, 0.10 房室瓣關閉,動脈瓣開放,心室快速射血房室瓣關閉,動脈瓣開放,心室快速射血 心室容積劇減心室容積劇減減慢射血期減慢射血期 心室繼續收縮,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心室繼續收縮,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 心室容積繼續減小心室容積繼續減小 0.15 房室瓣關閉,動脈瓣開
20、放,心室緩慢射血房室瓣關閉,動脈瓣開放,心室緩慢射血等容舒張期等容舒張期 心室舒張,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心室舒張,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 室內壓劇降,室內壓劇降, 0.07 房室瓣及動脈瓣均關閉房室瓣及動脈瓣均關閉 心室容積不變心室容積不變(最低值最低值)快速充盈期快速充盈期 心室繼續舒張,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心室繼續舒張,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 期末時室內壓降至最低,期末時室內壓降至最低, 0.11 房室瓣開放,動脈瓣關閉,心室快速充盈房室瓣開放,動脈瓣關閉,心室快速充盈 心室容積劇增心室容積劇增減慢充盈期減慢充盈期 心室繼續舒張,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心室繼續舒張,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 初始時室內壓
21、降至最低,初始時室內壓降至最低, 0.22 房室瓣開放,動脈瓣關閉,心室緩慢充盈房室瓣開放,動脈瓣關閉,心室緩慢充盈 心室容積緩慢增加心室容積緩慢增加心房收縮期心房收縮期 心房收縮,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心房收縮,房內壓室內壓動脈壓, 心房主動射血,心房主動射血, 0.10 房室瓣開放,動脈瓣關閉,心室主動充盈房室瓣開放,動脈瓣關閉,心室主動充盈 期末心室容積增至最大期末心室容積增至最大 心動周期中壓力、瓣膜和血流的變化心動周期中壓力、瓣膜和血流的變化心動周期中心房壓力的變化心動周期中心房壓力的變化: 房縮房縮 a升波升波 V血入房血入房 v升波升波室縮室縮 c升波升波 房血入室房血入室 y降波
22、降波室射血室射血 x降波降波室縮室縮 :室室-A壓力梯度壓力梯度 升高升高 ,動脈瓣開,心室射血,動脈瓣開,心室射血室舒:室舒:房房-室壓力梯度升高,房室瓣開,心室充盈室壓力梯度升高,房室瓣開,心室充盈(75%) 房縮:房縮:房房-室壓力梯度升高,心室繼續充盈(室壓力梯度升高,心室繼續充盈(25%)房舒、室舒:房舒、室舒:中心中心V壓降低,壓降低,V回流回流心房心室在泵血中的作用心房心室在泵血中的作用: :心音的產生心音的產生S S1 1 調低,較響,持續時間較長,標志心室收縮開始調低,較響,持續時間較長,標志心室收縮開始S S2 2 調高,較弱,持續時間較短,標志心室舒張開始調高,較弱,持續
23、時間較短,標志心室舒張開始1.1.搏出量搏出量 一側心室一次一側心室一次 收縮射出的血量。收縮射出的血量。三、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定三、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定 2.2.射血分數射血分數 1255570/12570搏出量占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的百分比。搏出量占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的百分比。 55%65%3.3.每分輸出量每分輸出量 ( (心輸出量心輸出量) ) 一側心室每分鐘射出的血量。一側心室每分鐘射出的血量。 心輸出量心輸出量= =心率心率搏出量搏出量 CO=HRCO=HRSVSV =75 =75次次/min/min70ml=5250 ml/min 70ml=5250 ml/min 男:男:4.54.56.
24、0L/min6.0L/min,女:低約,女:低約10%10%4.4.心指數心指數 以每平方米體表面積計算的心輸出量。以每平方米體表面積計算的心輸出量。 靜息心指數靜息心指數: : 安靜、空腹時的心指數。安靜、空腹時的心指數。 心輸出量心輸出量56L/min,體表面積體表面積1.61.7m2 心指數心指數3.03.5L/(minm2 ) 5.5.心臟做功量心臟做功量 搏功:搏功:心室一次收縮所作的功。心室一次收縮所作的功。 = =搏出量搏出量血液比重血液比重( (平均動脈壓平均心房壓平均動脈壓平均心房壓) ) (mmHg)mmHg)13.6(g/cm13.6(g/cm3 3) )9.8079.8
25、07(1/1000)(1/1000) 每分功每分功:心室每分鐘作的功。:心室每分鐘作的功。= =搏功搏功心率心率如搏出量為如搏出量為70 ml70 ml,MAPMAP為為92 mmHg92 mmHg,平均心房壓為,平均心房壓為6 mmHg6 mmHg,血液比重為,血液比重為1.0551.055,心率為,心率為7575次次/ /分鐘,分鐘,則搏功為則搏功為0.847 J0.847 J,每分功為,每分功為63.5 J/min63.5 J/min。 四、心泵功能的貯備四、心泵功能的貯備心輸出量安靜時:心輸出量安靜時:5L/min 5L/min 運動時:運動時:252530L/min30L/min最大
26、輸出量:一側心室每分鐘射出的最大血量。最大輸出量:一側心室每分鐘射出的最大血量。心力貯備:心輸出量隨機體代謝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心力貯備:心輸出量隨機體代謝需要而增加的能力。1.1.心率貯備心率貯備 2 22.52.5倍倍 160160180 180 次次/ /分鐘分鐘2.2.搏出量貯備搏出量貯備 舒張期貯備舒張期貯備15 ml15 ml 收縮期貯備收縮期貯備353540 ml40 ml140 ( ml )1512570554015五、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五、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 ( (一一) )搏出量搏出量 1.1.前負荷前負荷 2.2.后負荷后負荷 3.3.心肌收縮能力心肌收縮能力 1.1.前負
27、荷前負荷 或指或指 心室肌的初長度心室肌的初長度 心室舒張末期容積心室舒張末期容積 心室舒張末期心房內壓力心室舒張末期心房內壓力 常用心室舒張末期壓力來表示常用心室舒張末期壓力來表示 前負荷對搏出量的影響前負荷對搏出量的影響 心室功能曲線:心室功能曲線: 15mmHg15mmHg以下,升支以下,升支 異長自身調節異長自身調節(Staring(Staring機制機制) ) 151520mmHg20mmHg,趨平坦,趨平坦20mmHg20mmHg以上,平或輕度下傾以上,平或輕度下傾原理:肌小節原理:肌小節 膠原膠原f f,肌,肌f f走勢及排列走勢及排列 初長度初長度 興奮興奮- -收縮耦聯收縮耦
28、聯( (鈣,親和力鈣,親和力) )意義:對搏出量進行精細調節,平衡心室射血量意義:對搏出量進行精細調節,平衡心室射血量和回心血量和回心血量心室功能曲線 長度-張力曲線左圖:骨骼肌 右圖:心肌 AT:主動張力 RT:靜息張力通過心肌本身初長度的改變引起心肌收通過心肌本身初長度的改變引起心肌收縮強度變化,繼而影響搏出量的調節??s強度變化,繼而影響搏出量的調節。異長自身調節(異長自身調節(Staring機制機制) 意義:防止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和容積發生意義:防止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和容積發生 過久和過度的改變過久和過度的改變心室充盈量心室充盈量= =靜脈回心血量靜脈回心血量+ +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心室射血
29、后剩余血量靜脈回心血量取決于:心室充盈時間:正變靜脈回心血量取決于:心室充盈時間:正變 靜脈回流速度:正變靜脈回流速度:正變充盈量大充盈量大, ,搏出量多;充盈量少,搏出量少。搏出量多;充盈量少,搏出量少。主主A壓越高,等容收縮期越長,壓越高,等容收縮期越長,射血時間推遲并縮短,心肌射血時間推遲并縮短,心肌縮短程度和速度降低,射血縮短程度和速度降低,射血速度減慢,搏出量減少速度減慢,搏出量減少整體時:主整體時:主A壓在壓在80170mmHg變化,通過異長自身調節而變化,通過異長自身調節而恢復搏出量恢復搏出量 張力-速度曲線 a:乙酰膽堿 b:正常 c:去甲腎上腺素2.2.后負荷后負荷 指動脈血
30、壓指動脈血壓 3.3.心肌收縮能力心肌收縮能力影響因素:興奮影響因素:興奮-收縮耦聯各環節收縮耦聯各環節 胞質內胞質內CaCa2 2濃度濃度 橫橋活動各步驟的速率橫橋活動各步驟的速率 活化橫橋數目活化橫橋數目 ATPATP酶的活性等酶的活性等 指心肌不依賴于外部負荷而改變其收縮功能的內在特性指心肌不依賴于外部負荷而改變其收縮功能的內在特性 。張力-速度曲線 a:乙酰膽堿 b:正常 c:去甲腎上腺素等長調節:通過心肌收縮能力這個與初長度等長調節:通過心肌收縮能力這個與初長度無關的因素改變而實現對心臟泵血功能調節。無關的因素改變而實現對心臟泵血功能調節。(二二)心率(心率(Heart rate,
31、HR)一定范圍內,一定范圍內,HR增快,心輸出量增加增快,心輸出量增加但但HR過快過快 160180次分鐘次分鐘 過慢過慢 骨骼肌及內臟血管骨骼肌及內臟血管 冠脈及腦血管冠脈及腦血管 動脈動脈 靜脈靜脈 口徑愈小,分布密度愈高口徑愈小,分布密度愈高ACh縮血管神經纖維的作用縮血管神經纖維的作用 器官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量減少器官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量減少 前前/ /后阻力比值增大,組織液重吸收增多后阻力比值增大,組織液重吸收增多 靜脈收縮,回心血量增多靜脈收縮,回心血量增多 BPBP升高,血液重新分配升高,血液重新分配(2)(2)舒血管神經纖維舒血管神經纖維 交感舒血管神經纖維交感舒血管神經纖維
32、AChAChMRMR副交感舒血管神經纖維副交感舒血管神經纖維 AChAChMRMR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經纖維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經纖維 SP? ATP? SP? ATP? 血管活性腸肽神經元血管活性腸肽神經元 VIPVIPVIPRVIPR(二二)心血管中樞心血管中樞 與心血管反射有關的神經元集中的部位。與心血管反射有關的神經元集中的部位。1.1.延髓心血管中樞延髓心血管中樞 基本心血管中樞基本心血管中樞 縮血管區縮血管區 延髓頭端腹外側區延髓頭端腹外側區引起心交感緊引起心交感緊張、交感縮血管緊張張、交感縮血管緊張 舒血管區舒血管區 延髓尾端腹外側區延髓尾端腹外側區抑制縮血管區的抑制縮血管區的活動活動
33、心迷走中樞心迷走中樞 延髓背核、疑核延髓背核、疑核引起心迷走緊張引起心迷走緊張 傳入傳入N N接替站接替站 孤束核孤束核2.2.延髓以上延髓以上 腦干、大腦、小腦、下丘腦等整合心血管活動腦干、大腦、小腦、下丘腦等整合心血管活動和機體其他功能和機體其他功能 (三三)心血管反射心血管反射 1. 1. 頸頸A A竇、主竇、主A A弓壓力感受性反射弓壓力感受性反射血壓變化經壓力感受器等反射弧活動血壓變化經壓力感受器等反射弧活動而維持血壓于穩態的反射。而維持血壓于穩態的反射。afferent fiberefferent fiber壓力壓力R心血管心血管BPBP中中樞樞 (1)壓力感受器壓力感受器 壓力感
34、受器的傳入沖動頻率與壓力感受器的傳入沖動頻率與A A管壁管壁擴張度擴張度(BP)(BP)成正比。成正比。Intrasinusal pressure(mmHg)Firing of carotid sinus nerve (imp/s)(2)(2)傳入神經及其與中樞的聯系傳入神經及其與中樞的聯系 (3)(3)反射效應反射效應 延髓頭端腹外側區延髓頭端腹外側區延髓尾端腹外側區延髓尾端腹外側區孤束核孤束核EAA+GABA_頸頸A竇竇壓壓力力R興興奮奮心負性變時心負性變時變力變傳導變力變傳導主主A弓弓壓壓力力R興興奮奮孤孤束束核核延延髓髓背背核核疑疑核核延延髓髓腹腹外外側側部部心心輸輸出出量量減減少少心
35、迷走心迷走NN心交感心交感NN交交感感縮縮血血管管NNV舒舒回心血回心血脊脊髓髓血血壓壓升升高高血血壓壓降降低低EAAEAAA舒舒阻力阻力+ +- -(4 4)壓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義)壓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義: :維持血壓穩態維持血壓穩態 壓力感受性反射的重調定:壓力感受性反射的重調定:在慢性高、低血壓患者中,壓力感受性反射在慢性高、低血壓患者中,壓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線右上或左下移位的現象。功能曲線右上或左下移位的現象。2.2.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適宜刺激:牽張刺激適宜刺激:牽張刺激 化學物質化學物質 大多數心肺感受器受刺激時引起的效應大多數心肺感受器受刺激時
36、引起的效應是交感緊張減弱,心迷走緊張加強,導致心是交感緊張減弱,心迷走緊張加強,導致心率減慢、心輸出量減少、總外周阻力降低,率減慢、心輸出量減少、總外周阻力降低,故動脈血壓下降。故動脈血壓下降。 3.3.頸頸A A體、主體、主A A體化學感受性反射體化學感受性反射意義:在低氧、窒息、失血、意義:在低氧、窒息、失血、 A A壓過低、酸中毒時壓過低、酸中毒時 才對心血管活動起明才對心血管活動起明 顯調節作用以保證腦顯調節作用以保證腦 心供血供氧心供血供氧頸頸A體體興興奮奮主主A體體興興奮奮孤孤束束核核呼呼吸吸中中樞樞膈膈NN脊脊髓髓+ +呼吸肌呼吸肌活動增強活動增強心率心輸出量心率心輸出量冠脈舒冠
37、脈舒骨骼肌及腹臟的血管縮骨骼肌及腹臟的血管縮腎上腺髓質激素腎上腺髓質激素心率心輸出量心率心輸出量腦心血腦心血腹腔內臟血腹腔內臟血肋間肋間NN呼呼吸吸深深快快直接作用直接作用間接作用間接作用二、體液調節二、體液調節 (一一)腎素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血管緊張素系統腎血灌注腎血灌注 或血鈉或血鈉 等多種機制引起腎等多種機制引起腎近球細胞分泌腎素(酸性蛋白酶)近球細胞分泌腎素(酸性蛋白酶)血管緊張素血管緊張素 ( (七肽七肽) )血管緊張素酶血管緊張素酶A A血管緊張素轉化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血管緊張素血管緊張素 ( (八肽八肽) )血管緊張素血管緊張素 ( (十肽十肽) )腎素腎素血管緊張素原血管緊張
38、素原血管緊張素血管緊張素 的作用的作用 血壓血壓微微A縮致外周阻力縮致外周阻力微微V縮致回心血量縮致回心血量促交感促交感N釋放釋放NE 交感縮血管緊張交感縮血管緊張促球狀帶釋醛固酮促球狀帶釋醛固酮 促動物覓水飲水促動物覓水飲水血量血量(二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 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興奮興奮R、R ,作用作用:心:正性變時變力變傳導心:正性變時變力變傳導(1R)BP血管:皮膚、腎、胃腸等處血管血管:皮膚、腎、胃腸等處血管R興奮興奮 致血管收縮;而骨骼肌、肝、心等致血管收縮;而骨骼肌、肝、心等 處血管處血管2R興奮致血管舒張,外周興奮致血管舒張,外周 阻力變化不大阻力變化不大
39、 血液重新分配血液重新分配 臨床上常用作強心藥臨床上常用作強心藥 去甲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興奮興奮R 1R 2R A縮致外周阻力縮致外周阻力 BP V縮致回心血縮致回心血 對心臟的直接正性作用可被降壓反射的對心臟的直接正性作用可被降壓反射的 間接作用掩蓋間接作用掩蓋心率心率 臨床上常用作升壓藥臨床上常用作升壓藥 作用:作用:(三三)血管升壓素血管升壓素 腦血管舒張,心率減慢,腦血管舒張,心率減慢,CO減少減少V2RBP血量血量V1R增強壓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增強壓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緩沖緩沖BP升高升高腎保水腎保水血管收縮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外周阻力生理量生理量大劑量大劑量垂體后葉貯存并釋放入血垂
40、體后葉貯存并釋放入血下丘腦視上核、室旁核合成下丘腦視上核、室旁核合成ADH(四)血管內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質(四)血管內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質1.1.舒血管物質舒血管物質 PGI2 EDRF 舒舒張張血血管管切應力切應力切應力、低氧切應力、低氧SP/5-HT/ATP/AChNE、ADH、Ang內皮超極化因子,鉀外流多,抑鈣通道內皮超極化因子,鉀外流多,抑鈣通道cAMP對抗縮血管物質對抗縮血管物質降低縮血管緊張降低縮血管緊張EDRF(內皮舒張因子)內皮舒張因子).NO舒張血管,降血壓舒張血管,降血壓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CNSCNS的遞質、信使物質的遞質、信使物質2.2.縮血管物質
41、縮血管物質切應力、凝血酶等切應力、凝血酶等縮血管縮血管內皮素內皮素NO、心房鈉尿肽等、心房鈉尿肽等內皮素內皮素舒血管舒血管ET-1、 ET-2、 ET-3、血管腸收縮肽、血管腸收縮肽ETBRETARETCRET-1作用于血管作用于血管SM的的 ETARIP3及及DG縮血管縮血管ET-1作用于內皮作用于內皮C的的 ETBRNO及及PGI2舒血管舒血管(五五)激肽激肽 低分子激肽原低分子激肽原 血管舒張素血管舒張素高分子激肽原高分子激肽原 緩激肽緩激肽 水解失活水解失活作用:舒血管,使作用:舒血管,使CapCap通透性增加通透性增加 血漿激肽釋放酶血漿激肽釋放酶組織激肽釋放酶組織激肽釋放酶(六六)
42、心房鈉尿肽心房鈉尿肽心房受牽心房受牽 血量增多血量增多頭低足高頭低足高浸入水中浸入水中心鈉素增多心鈉素增多血量減少,血量減少,BPBP降低降低利尿、利尿鈉利尿、利尿鈉; ; 舒血管舒血管, SV, SV減少減少, HR, HR減慢減慢; ;ADHADH及腎素及腎素-Ang-Ang-醛固酮醛固酮減少減少(七七)前列腺素前列腺素1.1.調制其他激素的作用及神經遞質的釋放調制其他激素的作用及神經遞質的釋放 PGPG抑制交感抑制交感N N釋放遞質,并降低釋放遞質,并降低SMSM對對NENE和和AngAng的敏感性的敏感性2.2.調節血壓和局部血量調節血壓和局部血量 舒血管:舒血管:PGEPGE2 2、
43、PGIPGI2 2 縮靜脈:縮靜脈:PGFPGF22(八)阿片肽(八)阿片肽血管舒張,血壓降低血管舒張,血壓降低內啡肽內啡肽 應激應激 內毒素內毒素針刺穴位針刺穴位短暫升壓短暫升壓交感活動減弱交感活動減弱 血管壁阿片血管壁阿片R R 接頭前阿片接頭前阿片R R迷走活動增強迷走活動增強內啡肽內啡肽腦啡肽腦啡肽強啡肽強啡肽(九)組胺(九)組胺組織損傷組織損傷炎癥炎癥過敏過敏effecteffect組胺釋放組胺釋放舒張血管,舒張血管,CapCap及微及微V V通透性增大通透性增大 水腫水腫三、局部血流調節三、局部血流調節(一一)代謝性自身調節機制代謝性自身調節機制 低氧低氧/ /腺苷、腺苷、COCO
44、2 2、H H+ +、乳酸等、乳酸等舒血管舒血管意義:代謝增強,局部血流量增多,向組織意義:代謝增強,局部血流量增多,向組織 提供更多的氧并帶走代謝產物。提供更多的氧并帶走代謝產物。(二二)肌源性自身調節機制肌源性自身調節機制 肌源性活動肌源性活動: :血管平滑肌本身經常保持一定血管平滑肌本身經常保持一定 的緊張性收縮。的緊張性收縮。罌粟堿、水合氯醛或氰化物可抑制罌粟堿、水合氯醛或氰化物可抑制SMSM意義意義阻力阻力維持灌流量穩定維持灌流量穩定CapCap前阻力血管收縮前阻力血管收縮灌注壓灌注壓四、動脈血壓的短期調節和長期調節四、動脈血壓的短期調節和長期調節 短期調節:神經反射短期調節:神經反
45、射長期調節:腎長期調節:腎- -體液控制系統包括體液控制系統包括: : 血管升壓素血管升壓素 腎素腎素- -血管緊張素血管緊張素- -醛固酮系統醛固酮系統 1 1誘發高血壓誘發高血壓 2 2誘導心肌缺血誘導心肌缺血 3. 3. 誘發心律失常誘發心律失常 4 4損害血小板功能損害血小板功能 5 5破壞血管內皮功能破壞血管內皮功能 五、社會心理因素對心血管活動的影響五、社會心理因素對心血管活動的影響第五節器官循環第五節器官循環 一、冠脈循環一、冠脈循環(一一) 冠脈循環的解剖特點冠脈循環的解剖特點 左冠脈左冠脈左室前部左室前部右房右房 右冠脈右冠脈左室后部、右室左室后部、右室右房右房 A A垂直穿
46、過心肌壁,易受壓影響供血垂直穿過心肌壁,易受壓影響供血 CapCap數數心肌心肌f f數數 = 11 = 11 (交換充分)(交換充分) 冠狀冠狀A A側支細小側支細小 (易心梗)(易心梗)(二二) 冠脈循環的血流特點冠脈循環的血流特點 (1 1)途徑短,血流快,血壓較高)途徑短,血流快,血壓較高(2 2)血流量大()血流量大(安靜時占心輸出量安靜時占心輸出量4%4%5%5%)(3 3)心肌攝氧能力強)心肌攝氧能力強(需靠增血流量來供更多的氧)(需靠增血流量來供更多的氧)(4 4)血流量易受心肌收縮的影響)血流量易受心肌收縮的影響 冠脈流量在舒張早期達到最高峰冠脈流量在舒張早期達到最高峰(左室
47、)舒張期血流量(左室)舒張期血流量 收縮期血流量收縮期血流量舒張期舒張期A A血壓的高低和心舒期的長短是影響冠脈流量的主要因素血壓的高低和心舒期的長短是影響冠脈流量的主要因素外周阻力增大,心率變快,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多。外周阻力增大,心率變快,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多。 (三三)冠脈血流量的調節冠脈血流量的調節1.1.心肌代謝水平心肌代謝水平 正變正變 (H+、CO2、PGE、乳酸、緩激肽等增多亦舒冠脈)、乳酸、緩激肽等增多亦舒冠脈)ADPADPAMPAMP舒冠脈舒冠脈冠脈血冠脈血 POPO2 2代謝代謝ATPATP2.2.神經調節神經調節 舒冠脈舒冠脈冠脈血冠脈血縮血管略強縮血管略強冠脈冠脈RR心代
48、謝心代謝心交感心交感N N舒舒血血管管冠脈無明顯舒縮冠脈無明顯舒縮低對抗低對抗心迷走心迷走N N興奮直接舒冠脈,但被代謝降興奮直接舒冠脈,但被代謝降3.3.體液調節體液調節 縮冠脈縮冠脈 ADH ADH、AngAng舒冠脈舒冠脈代謝代謝 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 E E、NE NE (似心交感(似心交感N N)二、肺循環二、肺循環 (一一)肺循環的生理特點肺循環的生理特點1.1.血流阻力小、血壓低血流阻力小、血壓低 2.2.肺血容量變化大肺血容量變化大 (二二)肺循環血流量的調節肺循環血流量的調節 1.1.神經調節神經調節 2.2.肺泡氣的氧分壓肺泡氣的氧分壓 3.3.血管活性物質對血管的影響血管
49、活性物質對血管的影響三、腦循環三、腦循環 (一一)腦循環的特點腦循環的特點1.1.血流量大,耗氧量多血流量大,耗氧量多 2.2.血流量變化較小血流量變化較小 3.3.許多物質不易進入腦組織許多物質不易進入腦組織 (二二)腦血流的調節腦血流的調節 1.1.自身調節自身調節 2.CO2.CO2 2和和O O2 2分壓對腦血流量的影響分壓對腦血流量的影響 3.3.腦的代謝對腦血流的影響腦的代謝對腦血流的影響 4.4.神經調節神經調節(三三)腦脊液的生成與吸收腦脊液的生成與吸收 主要由腦室脈絡叢上皮細胞和室管膜細胞分泌,亦有少主要由腦室脈絡叢上皮細胞和室管膜細胞分泌,亦有少量來自軟腦膜血管和腦毛細血管
50、濾出的液體。量來自軟腦膜血管和腦毛細血管濾出的液體。腦脊液主要通過蛛網膜絨毛進入硬膜靜脈竇的血液。每腦脊液主要通過蛛網膜絨毛進入硬膜靜脈竇的血液。每天生成與吸收的腦脊液量為天生成與吸收的腦脊液量為800ml800ml。腦脊液的功能腦脊液的功能保護作用保護作用作為腦和血液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作為腦和血液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減輕腦對顱底部神經及血管的壓迫減輕腦對顱底部神經及血管的壓迫回收蛋白質回收蛋白質(四四)血血-腦脊液屏障和血腦脊液屏障和血-腦屏障腦屏障 血-腦脊液屏障:由無孔的毛細血管壁和脈絡叢中的特殊載體系統組成。作用:物質選擇性通過 血-腦屏障:由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基膜和星狀膠質細胞
51、的血管周足組成。作用:限制物質在血液和腦組織之間的自由交換。血-腦脊液屏障和血-腦屏障可防止血中有毒物質侵入腦組織,對于保持腦組織周圍環境的穩定有重要意義。 1.心臟活動的正常起搏點是A.右心房 B.右心室C.竇房結D.普肯耶纖維2.心室肌的后負荷是指A.大動脈血壓B.心房壓C.收縮末期心室容積D.舒張末期心室容積3.第二心音的產生主要是由于A.半月瓣開啟時的振動B.半月瓣關閉時的振動C.房室瓣關閉時的振動D.房室瓣開啟時的振動4.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平臺期是哪些離子跨膜流動的綜合結果?A.Na+內流、Cl-外流 B.Na+內流、K+外流 C.Ca2+內流、K+外流 D.Na+內流、Cl-外流
52、5.房室延擱的生理意義是A.使心室肌不會產生完全強直收縮B.增強心室肌收縮力C.延長心室肌舒張期D.使心房心室不同步收縮6.影響正常舒張壓的主要因素是 A.大動脈管的彈性 B.心輸出量 C.阻力血管的口徑 D.血液粘滯度7.關于減壓反射,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A.也稱為壓力感受性反射B.對搏動性的血壓改變更加敏感 C.是一種負反饋調節機制D.在平時安靜狀態下不起作用8.當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的傳入沖動增多時,可引起A.心迷走神經傳出沖動減少B.交感縮神經傳出沖動減少 C.心率加快 D.動脈血壓升高9.下列物質中,升壓作用最強的是A.血管緊張素B.腎上腺素C.去甲腎上腺素D.緩激肽10.關于交感神經對心臟的作用,下列哪一項敘述是錯誤的?A.末梢釋放的遞質是去甲腎上腺素B.可使心率加快、心縮力加強 C.使心輸出量增加 D.使心室舒張末期容積增大思考題思考題 動脈血壓是如何形成的?機體如何保持動脈血壓相對穩定?科科 學學 史史 話話 心血運動論 哈維認為動物的血液與人的血液具有相似之處,他通過定量計算和邏輯分析,證明人體及一些動物體內的血量是有限的,血液只能以循環的方式在體內流動。他通過解剖和活體觀察實驗,發現動物的心臟就像水泵,收縮時把血液壓出來,舒張時又充滿了血液,指出血液循環的動力在于心臟的機械作用。他證明動脈是將血液從心臟輸出的血管,靜脈是將血液輸回心臟的血管。血液受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