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浙江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 吳永平 楊瓊 賈鵬鵬 白鴻宇【摘 要】 為推動浙江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總結近年來浙江省內河航運發展取得的成效,以新時期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剖析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提出浙江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建設干支銜接、江海河聯通的內河航道網,打造集約高效、功能協同的現代化港口,構建經濟高效銜接融合的運輸服務體系,構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航運體系,打造智慧引領、安全高效的支持保障系統,構建共建共享的現代行業治理體系。【關鍵詞】 內河航運;高質量;內涵;發展路徑;浙江省浙江省水運資源豐富,擁有全
2、國首個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湖州市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為更好地貫徹新時期發展理念,服務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重大戰略,充分發揮浙江省內河水運優勢和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助推浙江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已成為當前發展的迫切需要和重要舉措。1 浙江省內河航運發展成效(1)“北提升、南暢通、東通海、西振興”的內河航道格局初步形成。近年來,浙江省內河重點航道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全國礙航閘壩改造示范工程富春江船閘擴建改造工程竣工,錢塘江中上游航道全線通航,杭平申線除桐鄉段外航道主線基本貫通,京杭運河“四改三”整治工程、京杭運河二通道、長湖申線西延等項目正在推進中。截至2019年底,全省內河
3、航道通航里程為 km,其中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里程達 km國家高等級航道網規劃等級達標率69%。“北提升、南暢通、東通海、西振興”的內河航道格局初步形成,促進了區域產業集聚發展,帶動了沿線城市發展和商業繁榮。(2)以主要港口為核心的規模化港區建設成效顯著。浙江省擁有杭州港、嘉興內河港、湖州港等3個全國內河主要港口,擁有紹興港、寧波內河港、蘭溪港、衢州港、青田港等5個地方重要港口。“十三五”期間,浙江省積極推進內河港口資源整合,重點建設了杭州東洲綜合作業區、嘉興內河國際集裝箱作業區、湖州安吉川達物流作業區等一批規模化、集約化作業區。2019年,全省內河港口擁有生產性泊位個、年通過能力3.8億t,較
4、2005年分別減少50%和增加30%,單個泊位平均通過能力增幅達164%,其中500噸級及以上泊位占比較2005年增加了22個百分點:泊位結構明顯優化,港口設施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港口對產業的集聚帶動作用初步顯現。(3)航運發展有效支撐了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浙江省經濟轉型發展。隨著長江經濟帶發展、交通強國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的深入推進,以及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浙江省大力推進內河航運發展,內河運輸逐步邁入升級發展階段,內河貨運量規模穩定,主要貨類結構不斷優化,大宗散貨占比持續下降,集裝箱運輸快速發展,主要貨類運輸組織更加合理、運輸效能不斷提升、運輸
5、服務水平顯著提高。2019年浙江省內河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4億t,較好地支撐了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浙江省經濟轉型發展。2019年全省完成貨物海河聯運量萬t,貨物江海聯運總量規模超過3億t,有效促進了區域對外開放。(4)以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為樣本的綠色發展取得初步成效。浙江省主動融入上海都市圈建設并全面推進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以湖州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建設為契機,加速形成內河水運轉型發展可復制、可推廣的“湖州經驗”,多證合一”、標準化建設成為全國首創,湖州航區的岸電建設、河海聯運、空水聯運成為綠色交通的新典范。全省推進船舶排放控制區建設,將內河通航水域全部納入船舶排放控制區實施范圍
6、,率先構建綠色航道評價體系,建成“美麗航道”400 km。2 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內涵(1)更加崇尚創新,提升航運裝備技術水平。創新是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注重的是解決航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問題。創新發展包含航運技術標準創新、航運裝備智能化水平提升、航運政策制度創新等,其中航運技術標準創新是先導,航運裝備智能化水平提升是關鍵,相關政策制度創新是保障。重點推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建筑信息模型、5g等新技術在航運領域的創新應用。(2)更加注重協調,推動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協調發展是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注重的是解決航運高質量發展要求下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協調發展要求鞏固和厚
7、植水運自身優勢,著力補齊港航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短板,解決航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問題,聚力提升航道網絡化水平和港口現代化水平,正確處理好港口、航道的規劃建設與城市、產業、生態、水利、綜合交通等的關系。(3)更加倡導綠色,促進綠色航運體系建設。綠色發展是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體現。綠色發展要求著力解決航運發展與資源環境間的矛盾,將綠色作為發展要素貫穿于內河航運規劃、設計、施工全過程,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重點建設美麗航道,打造綠色港口,推廣清潔運輸,構建綠色航運體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4)更加厚植開放,合力推進多式聯運發展。開放發展是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在內
8、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體現,注重的是解決航運高質量發展中多種運輸方式協調聯動、拓展水運輻射范圍的問題。圍繞構建陸海內外聯動開放格局,加快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充分發揮浙江省通江達海、水網密布的區位優勢,促進江海河聯運發展。(5)更加推進共享,優化完善行業治理體系。共享發展理念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航運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體現,注重的是提升人民群眾對行業服務的獲得感、體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享發展圍繞現代化行業治理體系優化完善,重點強調跨區域設施共建共用和跨部門數據整合共享,人人享用航運發展成果和便利,享受法治化營商環境和信用良好的市場環境,享有航運安全保障和人才發展環境。3
9、 浙江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路徑3.1 建設干支銜接、江海河聯通的內河航道網(1)推進國家高等級航道網高標準貫通。加快京杭運河、杭甬運河、長湖申線、湖嘉申線、杭申線、杭平申線、乍嘉蘇線、杭湖錫線、錢塘江等國家高等級航道建設,推進長三角高等級航道網高標準貫通,對接嘉興港、寧波舟山港、上海港等沿海主要港口,構筑水網地區暢通的江河海聯運通道,適時推動浙贛運河溝通工程建設。(2)加快浙北內河集裝箱運輸通道建設。提升京杭運河、杭申線、杭平申線、東宗線、長湖申線、湖嘉申線、杭湖錫線、乍嘉蘇線、杭甬運河、錢塘江及其中上游航道等浙北內河集裝箱運輸通道的通過能力;著力解決橋梁通航凈高不足的問題,改造局部低于 級標
10、準的航段,通過橋梁改造,形成可讓裝載3層集裝箱的船舶通行無阻的運輸通道,實現96 teu集裝箱船舶直達沿海港區。(3)提升部分地區重要航道通航標準。推進溝通重要城市、礦區、工業基地等具有較大運輸需求的支流航道及海港的疏港航道的建設,加快東苕溪、蘆墟塘、嘉于線、椒江、浦陽江、杭甬運河蕭紹復線、江山江、高新線、德新線、上虞疏港線等航道建設,進一步提升航道通航標準和通過能力,將航道規劃為級及以上通航標準。(4)因地制宜發展其他支流及庫湖區旅游航道。支持具有一定客貨運輸需求的其他支流航道建設,適時推動淥渚江、杭平申線復線(辛江塘)、硤尖線、嘉海線(長水塘)、杭湖錫線復線、濱海大河等支線航道建設;結合沿
11、線旅游資源布局,打造甌江上游庫區、梅湖線安吉延伸線、馬金溪、蕭余線(浙東古運河)、杭湖錫線西復線等旅游航道。3.2 打造集約高效、功能協同的現代化港口(1)完善全省內河港口布局。加快發展杭州港、嘉興內河港、湖州港等3個主要內河港口,積極發展紹興港、寧波內河港、金華港、麗水港、衢州港等5個地區重要內河港口,適度發展其他一般內河港口,引導全省港口分工協作、結構優化,以主要港口和地區重要港口為依托,優化集裝箱、煤炭、金屬礦石等主要貨類布局。(2)高起點謀劃核心樞紐港區建設。加強規模化、專業化樞紐型港區的長遠發展謀劃及港口岸線、后方用地、疏港通道線位等港口資源的規劃、管控和保護,逐步在全省范圍內打造杭
12、州運河港區、嘉興內河港城郊港區、湖州港吳興港區等一批協調發展能力強、服務水平更高的樞紐型港區;統籌布局內河多式聯運港區,加快發展嘉興港海河聯運綜合樞紐。(3)促進港口資源整合與岸線高效利用。長江三角洲地區土地、岸線等資源十分緊張,應牢固樹立集約高效利用港口岸線、土地等資源的理念,主動做好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協調,嚴格控制港口岸線規劃利用總量,分類盤活存量港口岸線,加快老舊、小散碼頭分類治理、提質升級,推進閑置碼頭功能改造、資源重組,鼓勵企業自備碼頭向社會開放經營。(4)推進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加強港口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產業及園區規劃、綜合交通規劃、旅游規劃等的銜接協調;促進港口與后方物流園區
13、、工業園區規劃統籌、功能配套,引導受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沿江臨港集聚發展,積極對接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推動區港聯動發展;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強旅游客運碼頭規劃建設和庫區便民碼頭建設。3.3 構建經濟高效銜接融合的運輸服務體系(1)推進標準化專業化運輸船舶發展。繼續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加快江海河聯運船型研發應用,研發推廣特定航線江海直達集裝箱船型和散貨船型,加快開展杭甬運河、甌江航道海河直達船型的研究,推進浙北內河裝載3層集裝箱的船舶標準化船型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支持相關港口、航道及礙航橋梁的改造工程,形成集裝箱、煤炭、礦石等貨物運輸的直達與中轉相互補充的江海運輸體系
14、。(2)促進運輸結構調整和集裝箱運輸發展。積極引導浙北地區集裝箱陸路運輸向水路運輸轉移,加強錢塘江中上游運輸組織,促進浙西地區貨物通過錢塘江、杭甬運河、浙北航道運往海港;鼓勵企業開展糧食、礦砂、精對苯二甲酸(pta)和水泥熟料等貨種“散改集”,支持杭州、嘉興、湖州開展“散改集”運輸示范工作;繼續推行內河集裝箱船舶過閘綠色通道制度和免收過閘費政策,研究出臺促進內河集裝箱運輸發展的優惠政策。(3)大力發展海河聯運和多式聯運。推動內河與公路、鐵路的信息資源共享,統一技術標準和服務規則,發展以港口為樞紐、“一單制”為核心的多式聯運;發揮嘉興港既有海河聯運港區功能,加快海河聯運碼頭布局建設,推進港口多式
15、聯運集疏運及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四港”聯動互聯共享的交換服務體系、標準服務體系和數據服務體系;加快建立全省海河聯運推進機制,形成以浙江省海港集團為龍頭的海河聯運聯盟。(4)積極提升港航綜合服務功能和水平。發展港口全程供應鏈服務功能,統籌港口物流資源,推動港口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密切合作,搭建港口供應鏈平臺,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無縫銜接的定制化、差異化港口全程供應鏈服務;以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為依托,加快拓展現代航運服務功能;加快口岸通關一體化,做好與浙江政務服務“一張網”系統的銜接,逐步實現與浙江“單一窗口”和國家標準版全面的互聯互通。(5)大力發展水上旅游客運。結合運河文化帶建設打造航運文化
16、走廊,高標準打造水上旅游特色精品航線,加快發展沿江、環湖地區水上觀光旅游、游艇等深度體驗型出行服務,打造“出行即出游”消費新模式;以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三江兩岸”水上旅游開發為重點,打造江南特色水上線路和夜游產品;因地制宜提升農村和庫湖區內河客運設施質量和水平,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3.4 構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航運體系(1)建設生態文化的美麗航道。合理確定航道開發強度,建立航道建設與生態保護融合的發展機制,廣泛應用綠色環保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推進以京杭運河湖州段、杭平申線浙江段、錢塘江中上游衢州段等為代表的綠色航運示范工程建設;推進航道護岸生態修復,對骨干航道沿線損毀、缺失、變形的
17、護岸進行修復加固;促進航道綠色低碳養護,完善常態化航道養護管理跟蹤分析機制;結合詩路文化帶、運河古鎮、文化公園建設,打造交旅融合、游運一體的美麗生態航道,將京杭運河杭州市區段建設成為大運河文化帶航運文化示范航段。(2)打造節能環保的綠色港口。加強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的統籌規劃建設,在各港口總體規劃編制過程中統籌考慮建設需求和岸線使用;繼續推行“船上儲存交岸處置”為主的“零直排”船舶水污染治理模式,實現內河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全面建成;加強港口節能減排,實施既有工藝、設施設備節能環保改造,統籌推動新建碼頭環保設施建設使用;推廣應用綠色照明、港口儲能、變頻控制等節能新材料
18、、新技術、新工藝。(3)推廣低碳節能的清潔運輸。繼續推進100400總噸內河運輸貨船加裝生活污水存儲裝置,推進漁船按有關標準配備防污染設備,限期淘汰船舶污染物處理裝置和污染物收集儲存能力不達標的船舶;研究推進太陽能、風能、氫能、lng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應用,推進lng加注站點布局和lng動力船型研究;加快港口碼頭岸電設施建設和改造,運用財政補貼、稅費減免等多種手段,加大岸電使用扶持力度,鼓勵需求大、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加快發展,形成示范帶動效應。3.5 打造智慧引領、安全高效的支持保障系統(1)加快推進智慧港航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水運
19、行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自動化集裝箱、散貨碼頭建設;充分運用“互聯網+安全”手段,推進智慧海事工程成果在浙江航區全面運行,加快智慧海事二期建設,開展智慧和應急處置系統及大數據處理和智能決策分析系統建設;基于港航綜合數據平臺和智能感知平臺,集成開發“監控、執法、監督”閉環管理的港航智慧監管平臺,提高智能監管水平。(2)提升水上安全監管與應急救助能力。推動重點航段、船閘等重要節點的交通感知網絡與交通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建設,對vts、cctv等安全監控系統進行“補點”和升級,建設完善船舶吃水自動檢測、智能巡航、船舶交通環境要素監測預報、橋區防撞監視等監管系統,打造京杭運河八堡船閘“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等示范工程;繼續加強省管內河水上搜救能力,建立健全全省內河航運應急救助指揮體系,重點加強對錢塘江中上游等新建、改建、擴建航道水上搜救工作的指揮、協調、處置。(3)打造綜合港航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加快推進港航綜合管理與服務平臺的建設和應用,形成集航運、港口物流、船舶交易、臨港產業、行業管理和政策服務等為一體的港航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依托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和港航電子數據交換(edi)中心,積極建設大宗散貨、集裝箱江海聯運等公共信息平臺。3.6 構建共建共享的現代行業治理體系(1)推進行政審批提質提效。以權力清單為基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