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_第1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_第2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_第3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_第4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hóu)知識。 b.到處呈現一片衰(shui)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zài)途的寒冬。 c.魚類換核技術的成熟(shú)和兩棲(q)類換核的成功,使一批批從事良種培育工作的科學家激動不已。 d.輕輕松松嚼(jiáo)幾片脆脆的餅干,幾顆硬硬的糖果,感覺(jué)一下是什么聲音? 2、完成詞語填空。 銷聲 跡 風雪 途 周而 始 草木 枯 束手無 五彩斑 無動于 在 難逃

2、 3、填入下面句子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1)它有原子相距很近,從而變得極為 。 (2)金剛石中的碳原子被擠壓得異常 。 (3)噴發溫度極高,巖石會被 。 a 、細密 緊密 熔化 b、致密 嚴密 溶化 c、致密 緊密 熔化 d、細密 嚴密 溶化 4、指出下列句中詞義相同或相近的詞。 a、結果受到低溫的損害。 b、這種損失就可能避免。 c、越往北桃花開得越遲。 d、候鳥也來得越晚。 相同的:_ 相近的:_ 5、下面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恐龍無處不在是因為它們自己遷移的結果。 b、大約2億年前,泛大陸曾分裂成四部分。 c、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為大陸漂移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d、

3、斯石英和金剛石在溫度升到極高時,可以恢復到原始狀態。 6、下列關于說明順序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對于不同事物的說明,說明的目的不同,采用 的內容和說明順序要求不同;對于同一事物的說明,由于說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內容和說明的順序要求也可不同。 b、邏輯順序往往運用在闡釋事理的說明文中,它包括的內容很多。如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由難到易、由繁到簡、由局 部到整體、由具體到抽象,這些往往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 c、說明文的順序一般包括邏輯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程序順序四種。 d、按照事物發展的先后次序說明就是采用時 間順序說明。人物生平介紹、動植物生長過程、科學觀測記錄、生產流程說明、民族

4、歷史陳述等等,都可采用時間順序說明。 7、排列下列句子的順序。 “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 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幾十年前,人們發現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的。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獨立生存,那么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一些板塊 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面俯沖。 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 排列列序:_ 8、填空。 (1)竺可楨,_家,地理學家。他的大自然的語言是介紹_學的。 (2)談家楨在_一文里,介紹了“無性

5、繁殖”和“無性繁殖系”,這些現在統稱_。 9、結合大自然的語言一文,談談“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所含的物候知識。 二、閱讀理解 (一)沙塵暴十襲京城 暮春時節,理應鶯飛草長,風和日麗,卻得知京城再遭風沙襲擊。一則來自北京的消息是這樣 描述的:(25日)凌晨,一陣小雨夾著泥沙從天而降,泥漿附著在露天停放的車輛、嫩綠的樹葉和草坪上,污跡斑斑。泥漿雨過后,大風呼呼,塵沙滾滾,整個北京城漫天昏黃”這是北京第十次出現浮塵揚汐天氣。 短短幾個月里,類似的報道一再見諸報端,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十數年首的一則新聞所發出的“風沙緊逼北京城”的警報,那篇報道好像當時也很讓大家警覺了一下,議論了一番.但是,漸

6、漸地,這事便不再為公眾關注了。 可以想見,北方各地居民在奮力與沙災搏斗的同時,也一定會痛定思痛。與此同時,我更希望大家把視線南移。北方的“痛”決不只是北方才有的,它理應是大家共同的教訓。北方沙災固然與當地的地質水文特征不無關系,可是,長江水網地區同樣難保無虞,因為沙災在本質上與人對自然的“大不敬”相依相隨,而同樣的“大不敬”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似乎暫無荒漠化之憂的長江南北。其中最嚴重的問題之一, 就是對水資源的恣意糟蹋和野蠻汲采。 有一個道理,理解它完全不需要高深的知識:缺水會加劇旱情,干旱會使植被受損,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結果就是荒漠化。可以說,對缺水的嚴重程度估計不足、對水的消耗計劃不周,客

7、觀上 使北方土地荒漠化加劇。如今,類似問題正在長江南北重演。就在歷來被稱為“水網”的長江三角洲,人們不愛護奔流不息的江河,污染了地表水,就從地下找水喝。十幾 年光景,不少地方的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數十米之多,以致地面廣泛沉降,建筑物傾斜、開裂,如此等等,正與北方荒漠化的前奏如出一轍。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很多人至今仍對水資源“大不敬”,無非是覺得守著長江,何憂之有?殊不知,黃河兩岸也曾有綠陰蔽 日的年代,滄海桑田、人沙進退只在庭步之間。 據悉,水利部初步決定今后幾年內將在西部修建微型集雨工程1 700萬處,用以解決或改善人畜飲水困難,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補水面積。這個決定讓人看到一種希望集雨之類的節

8、約水、利用水的辦法,不但適用于西部,從某種意義上說 更適用于東都。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產生的效益必定更為可觀。去過悉尼奧運村的人一定會注意到,主運動場的頂部,特意安裝了集雨設施,所集雨水足以澆灌場內草坪,既節水又省錢,可謂“雙贏”。作為一個資源富國,其做法不無借鑒意義。在這方面,我們一向關注不多,研究不夠,是該奮起直追了。 通過對沙塵暴與水、與植被之間關系的追蹤,我們受到的觸動應當是多方面的。比如,漸進的環境污染會帶 來人無立錐之地的惡果,計劃不周的山水開發會給大地留下永難消失的傷疤,等等。在這些方面,警鐘已經一敲再敲,但愿我們不要愚蠢行動在前,苦果難咽隨后。事到如今,我們已經交不起如此昂貴的

9、“學費”了!(選自2000年4月27日人民日報) 10、文章開篇不直接寫沙塵暴,卻落筆于“鶯飛草長,風和日麗”,這是為什么? 11、北京第十次出現的浮塵揚沙天氣是什么樣子? 12、文中除了“第十次出現”以外還可以看出沙塵暴不止一次,請從文中找出。 13、那個“不需要高深的知識 ”就可以理解的道理是什么? 14、“類似問題正在長江南北重演”中的“類似問題”指的是什么?“在這方面,我們一向關注不 多”中的“這”指代什么? 15、人類“對水資源不大敬”的原因是什么? (二)被壓扁的沙子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紹夫的前蘇聯科學家發現,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純的沙子)處于超高壓的狀態,那么它的原

10、子相距很近,從而變得極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穩定,原子之間靠得太近以至于它們又出現相互排斥的趨勢,最后又變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間結合得極為致密,所以這種反彈變化進行得非 常緩慢,從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數百萬年。 金剛石的形成與此相同。金剛石中的碳原子被擠壓得異常緊密,它們同樣存在一個向外擴散并且恢復為普通碳的趨勢。在通常條件下,這也需要數百萬年。 如果你把溫度升得足夠高,就可使這種變化加快。增溫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們之間能夠相互分離,返回到原始狀態。因此,如果在850 的溫度下把斯石英加熱30

11、分鐘,它將變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愿意這樣做呢?) 16、下列這個句子所使用的說明方法是_。 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純粹的沙子)處于超高壓的狀態,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從而變得極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 為“斯石英”。 17、選段中所說的“普通沙子”和“斯石英”都是由_構成的。 18、“斯石英”與“金剛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19、“斯石英”變為“普通沙子”的速度可以加快,但必須把溫度升得足夠高,其原因是什么? (三)美國科學家閉門造人 在美國馬里蘭州的洛克維里市有一個神秘的機構基

12、因研究院。這是一個專門收集分類研究基因的地方。據科學家估計,人類大概有8 萬余條基因。這顯然是個很龐大的數目,但這8萬余條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廢基因呢?剔除廢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經組合,人類就可以“造”出來了嗎?基因研究院主席克萊爾弗拉斯特領導的小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試管中制造生命。 為了證明廢基因的存在,他們選擇了一種寄生蟲, 該蟲共有470條基因。他們把基因一條 條剝離,結 果發現有170條是多余基因。也就是說,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條基因一一加入試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條有生命的寄生蟲!“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險的禁區!我們必須停止實驗。我們必須等待倫理學家拿出結論。”基因研究院老板克

13、萊格文特下令暫停在實驗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 目前一個包括生命生態學家、哲學家、律師和倫理學家等 組成的小組對“人造生命”這一命題進行論證。但有 一點共識已經達成,那就是他們都認為,該項實驗已經予以證實,不存在一種創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術般的外力。 不管怎樣,一個可怕的前景已擺在人類面前:往試管中 加入一條條的基因 ,最終這些化學物品卻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類本身。 20、題目中的“造”字可用新近產生的詞來詮釋,這個新詞是_。 21、這篇文章的說明內容是_,說明順序是_,第段主要的說明方法是_。 22、第段畫線句的含義是什么? 23、美國科學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樣的進展?對美國科學家閉門造人持什么態度? 三、作文 美國作家克里騰登寫過一篇題為母親的價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親的日常工作可獲薪水,合理的年薪約為六萬美元。母親們做這些工作,做得細膩,做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