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歸來宋官瓷(B)_第1頁
魂兮歸來宋官瓷(B)_第2頁
魂兮歸來宋官瓷(B)_第3頁
魂兮歸來宋官瓷(B)_第4頁
魂兮歸來宋官瓷(B)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魂兮歸來宋官瓷魂兮歸來宋官瓷本報記者 李紅軍進入年,禹州人信心十足,要做活做足鈞瓷文章,把鈞瓷打造成禹州的名片,河南的名片,甚至中國的名片。委實,走在禹州街頭,你能感受到那濃濃的鈞瓷氣息,街頭,店里,不經意間,你就會觸摸到生機盎然的鈞瓷,你也會感受到禹州人對鈞瓷的摯愛和追求。汝州人和寶豐人也不甘示弱,雄心勃勃要以汝瓷開發作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那么,作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官瓷現狀如何?“很多研究官瓷的陶瓷專家,都沒有看過官瓷啥模樣!”月日下午時許,我來到位于開封雙龍巷的中國北宋官瓷研究所,見到曾經親眼看到過北宋官瓷、并經過幾年時間試制出仿宋官瓷的王振宇先生時,他說。王先生見過,但那也是生平唯一

2、的一次,是經共和國副總理特批的一次。雖然已過去年,談到那次“相見”,王先生臉上還是流露出了欣慰、幸福、驕傲的神情,甚至頗有點兒“?!钡纳袂?。那是年的夏天。此前的年,接受了國家恢復官瓷研究項目的開封官瓷研究所(最初為開封市工藝美術試驗廠),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提供數據(當時提供數據資料的其實就是李鴻章的孫子李家治),成立了由王振宇、高菊德、何浩莊三人組成的研制小組,經過兩年數百次試制,燒出了他們自認為比較理想的仿宋官瓷。但流傳下來的宋官瓷究竟是什么樣子的?不僅他們不知道,很多研究陶瓷的專家也沒有親自看過。官瓷要進行鑒定,他們必須得看看宋官瓷,看看他們仿制的與之相比有多大的差距。但官瓷是國

3、寶,一般人根本不允許看。最后,成立了由王振宇、王清林、劉海詩及原美術公司宋書記等四人組成的赴京看官瓷小組,“托關系”、“走后門”,將他們要見官瓷的愿望和原委,傳到了共和國高層,北京六月酷熱里四個河南人的誠心感動了高層。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余秋里批示,由國務院辦公廳致函,特準他們四個到故宮博物院觀看傳世宋官瓷。聽到這個消息后,四個人幾乎一宿沒睡。王先生說,那感覺比第一次相親都興奮。當時,研究了多年陶瓷的故宮博物院著名陶瓷專家馮先銘先生,聽說這件事后,也極力要求他們讓出一個名額給自己,想去看看官瓷到底啥樣?但因為那天上午有一個日本團來訪,必須他接待,只得失之交臂,并成為終身憾事。那天上午時整,王振宇

4、先生等一行四人來到故宮,出示了有副總理批示的“國辦”函,從故宮后門、由院長親自領著,走進故宮。經過一關關簽字,再由一道道手的傳遞,最后,國寶呈現在四人面前,那是被一層層毯子包裹著的寶物,王先生還清楚地記得最外面一層是藍色絨布,剛開始,他們四人面面相覷,不敢輕易下手去揭,時間一分分過去,平靜平靜狂跳的心,王振宇們四圍站著,護衛著寶物,輕輕地、小心翼翼地掀開了第一層。整整翻開四層。盛裝官瓷的錦盒才展現在他們面前。一行字,像一道閃電,晃得他們的眼睛眨了幾眨,橫在他們面前的是“國家一級文物甲”。這行字下面,就是故宮存放的宋官瓷,總共四件,筆洗、花瓶、筆筒和尊。雖已事過年,王先生說,提到這件往事,他仿佛

5、還能聽到自己心的狂跳聲。很靜,人都好像不呼吸了。世界仿佛也停止呼吸了。“這是國家一級文物甲,如果碎了!誰打碎的,不用審了,就是極刑!”院長的聲音很輕,可是像炸雷,把每個在場人的心,狠狠“震”了一下?!澳且豢滔肟?,想痛痛快快哭一場!”王先生說。“開片”很大,透著一股皇家的“霸道”和無他。口部有細微的紫色,底部沒有上釉的地方也隨意著黑色,“紫口鐵足”,王先生那一刻想起書中人們對官瓷的形容。入定了,走進官瓷深處,便有一種境界頓生,感覺,恍如一池皺皺的春水,蕩漾開來,水波粼粼、漣漪道道;走開了,又被罩在古色古香里,品味著古樸宏偉,高穆渾雅。心仿佛一下子變得很大很開闊,一刻兒涌動著古韻幽香,一忽兒又俏潤

6、出沉靜素雅;一剎那升騰著“王者”大氣,轉瞬間又歸于簡簡單單。這就是官瓷。再次回到北京炎熱的街頭,王振宇等四人有了一個共同的感覺:這輩子值了。從故宮博物院回來后,王振宇等人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但也增強了信心,他們發誓,一定要研制出宋官瓷。經過數百個配方試驗,多窯燒制,到年,他們攜帶自己的作品,趕往北京再次請教專家,并得到專家認可。年月,著名陶瓷專家傅振倫、鄧白、李國楨。葉喆民、汪慶正、宋伯胤等來到開封,對王振宇等試制的官瓷進行了鑒定,一致認為:“仿制品釉色如玉,風格逼真,可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收藏的宋官瓷傳世品媲美?!蹦暝氯盏娜嗣袢請蟮热珖襟w大都報道了此事。遺憾的是,雖然仿宋官瓷已經研

7、制成功,但它的發展不盡如人意。由于缺乏資金,加上經營不善,現在,王振宇先生基本閑著,而研究的成果也閑著。在官瓷研究所窯爐和制胚車間,記者看到,沒有進行生產,一切都顯得冷冷清清,與鈞瓷生產的興旺景象形成鮮明對比。一位研究所人員介紹,因為冬天天冷不易干燥才停止了生產,而另一位研究所負責人員則坦言了目前存在的尷尬:銷路不好,官窯基本處于停產狀況,研究所現在不是獨立的機構,好幾年前,由于經營不善,研究所被開封市第一印刷廠兼并,現在印刷廠效益不好,準備把研究所所在的樓出售給別的單位。實際上,困境不只是官瓷研究所一家,開封生產官瓷的總共三家,除官瓷研究所外,還有當時參與研制官瓷的高菊德先生和何浩莊先生,他

8、們的窯場目前也都處于停產狀態。高菊德先生說,家里積存了幾千件,只有等賣一部分再生產。坐在實際上已不是官瓷研究所地盤的樓上,王先生臉上帶著與他多歲年齡不太相符的滄桑,他說,難道這是宿命,官瓷注定“生產壽命”不長?北宋官瓷生產的時間很短,從公元年(也有說年)宋徽宗自己建窯燒制,到年靖康之變,總共不到年,后來,金人南侵,北宋官窯便湮沒于歷史塵埃中。官瓷遺址在哪里?年,往前看,是一個遙遠而漫長的歷程;當成為過去的時候,只是彈指一揮間。如果說時間是流動的歷史,那么空間就是凝固的歷史,物化的歷史。流動的歷史意味著過去,是記憶,而固態化的歷史往往就是現在,是佐證,過去與現在的融會形成公正客觀沒有爭議的歷史。

9、當我們走到官瓷這段歷史的時候,常常會感到一種無奈和尷尬,因為它是歷史,卻沒有留下自己的足跡。宋代五大名瓷中的鈞窯、汝窯、哥窯、定窯,分別找到了當初生產的窯址或窯群,還出土了大量瓷片,而獨獨北宋官瓷,迄今為止,沒有發現生產它的窯址,甚至碎片也沒有找到。但所有關于官瓷的記載,卻在證明著它的存在。南宋顧文負暄雜錄記載: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葉寘在坦齋筆衡中也說:大觀間,汴京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宣政即宣和、政和年間宋徽宗年間的稱號。官瓷歷史的民間“記載”,則是一個“家有萬貫,不如有官瓷一片”的故事,說的是北宋徽宗年間,有個地方小官王成,父輩留給他一塊玲瓏剔透的太湖石,鑲在檀木盆內,珍藏在內室

10、。據說,這塊石頭到快下雨時,能生云起霧,鄉鄰有人彈琴奏樂,它能隨時發出同樣的回聲。后來被蔡京知道后,強行讓他進獻到皇宮。在蔡京家,王成看到官瓷瓶后,為圖報復就偷了官瓷瓶,結果被皇帝召見時不小心摔在地上,只落得幾個瓷片回家。幾家富商聽說王成從皇宮帶了幾片官瓷,都愿以萬貫相購,哪怕得一片也行。王成見這些人都很有身份,只好賣了三片,剩下一片死活不賣。他對客人說:“我以祖傳家寶換得幾片官瓷,差點丟了性命,已愧對先人啦?!睆拇司土袅恕凹矣腥f貫,不如有官瓷一片”的說法。這種附會的故事當然經不起推敲,但從一個側面,同樣說明了官瓷曾經存在。站在北宋官瓷研究所樓窗前,王振宇先生指著大片大片低矮的貧民窟一樣的房子

11、說,官瓷遺址肯定有,也許就在這一帶房屋下;曾經有人說,開封縣陳留鎮可能是生產官瓷的地方,王先生多次到那里考察,但最后排除了陳留官瓷窯址的說法,想想,官瓷的大部分造型都是宋徽宗設計的,窯離皇城一遠,那豈不是很不方便?高菊德先生說,官窯不但有,而且就在開封,他贊成已故陶瓷專家馮先銘先生的觀點。在故宮博物院院刊年第期“哥窯”問題質疑中,馮先銘先生說:“官窯的地址不易找到。它的燒造規模小,延續的時間也短,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主要還是因為官窯生產對民間是絕對保密的,因而在它棄窯時,一般也要按照宮廷的旨意,徹底毀掉,不留痕跡。這就是考古調查至今未發現官窯地址的根本原因。傳世哥窯的窯址未被發現也不能不與此

12、有關?!瘪T先銘先生過世后,他的學生李輝炳提出了一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他認為壓根兒就沒有北宋官窯,支撐他的理由有三點,一是在開封沒有發現窯址,二是沒有燃料基地,三是沒有原料李輝炳先生的觀點顯然是一家之言,記者翻看辭源,找到了一條這樣的注釋:官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北宋大觀間京師置窯造瓷。胎骨有白、灰、紅之分。其土取自汴東陽翟,陶煉極精。釉色有天青、翠青、粉青、月下白、大綠。粉青為上,淡白次之。紋片細如蟹爪,以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傳世有盆、尊、壺、爐、花澆人面杯、水注、筆筒、臂擱、瓷印、印泥盒等物品。南渡后有邵成章提舉修內司造瓷器,稱內窯,又號邵局,通稱南宋官窯。窯址在杭州鳳凰山下。皆襲

13、汴京遺制。釉色微帶粉紅,濃淡不一。其后又在郊壇下立新窯,窯址在杭州烏龜山西麓,質量不如舊窯精好。走出官瓷研究所的時候,天色已晚,華燈初上,黃暈的燈光將開封襯得更加神秘??粗《氲墓懦菈凸乓獍蝗坏姆滤谓ㄖ路饋淼搅朔比A盛世的宋代。我來到鼓樓廣場,坐在一個小攤位前。擺在面前的是個粗瓷碗,碗里盛的是餛飩,據說宋代就有這樣的餛飩。年,歷史有風云變幻,有滄桑更迭?;始矣贸闪斯哦?,百姓用的,可還是這樣充滿活力。眼前恍惚閃出一個場景,宋代的皇室們原本用的是定州瓷,有一天,宋徽宗在用羹時,突然發覺碗邊上有些粗糙,有點兒硌嘴,就不再用定州瓷,轉而用支釘燒制邊緣光滑細膩的汝州瓷。宋徽宗趙佶是一個失敗的政治家

14、,卻是一個成功的藝術家,他追求精美雅致艷麗,崇尚古色古香。他的書畫藝術更是一絕,被世人稱之為“瘦金體”,他不滿足于別人的燒制,干脆把官瓷匠人招到汴梁,親自設計出了一個個式樣讓他們燒制。宋徽宗喜歡藝術,所以連吃也要講藝術。因為是官家獨有,專供御用,絕不進行市場交易,所有制品禁錮宮中,高墻聳立,宮門森嚴,就連文武重臣也只有偶爾看看的份兒。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陌生也就合情合理。所以關于官瓷的民間傳說,幾乎很難找到。相信宋時的百姓,跟現在的百姓差不多,談起官瓷像是談另一個世界的事兒,宋徽宗燒制瓷器的窯爐,肯定不會像禹州或汝州那樣,爐火熊熊,綿延數里,它也許只是一個窯,也許只是幾個,這窯也絕對不可能讓普

15、通百姓看到。所以,金兵打到開封之前,外人(指皇室以外的人)根本無緣見到官瓷,金兵到來,所有宮中所藏的奇珍異寶被盡數擄去,這樣后世才有官瓷流傳到民間。年,年代太久遠,當我們再次凝視這段歷史的時候,我們已無法準確描繪當時的真實。歷史不能用想象補充,在對待歷史的時候,我們所能采取的唯一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嚴謹,就是客觀。包括對待故宮博物院的收藏,包括上海博物院的收藏,甚至包括上海博物院現今唯一一片拇指指甲大小的一個官瓷片。王振宇老先生說,幾乎所有的專家,在談及上述館藏時,都只能用“藝術”來科學表述,他們從不敢肯定這些官瓷就是北宋官瓷,但他們肯定依南宋官瓷的燒造技藝,不可能達到館藏的水平。這就是唯物辯證

16、法。所謂北宋官瓷就是宋徽宗時代汴京開封官瓷。靖康之變后,趙宋王朝南渡,定都臨安(今杭州),朝廷因襲北宋舊制重建官窯。南宋官窯有兩個,先立者為修內司窯,后立者為郊壇下窯。最早記載南宋修內司窯的文獻是南宋葉寘的坦齋筆衡:“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后苑,號邵局,襲故京遺制,置窯于修內司,造青銅,名內窯。”北宋也罷,南宋也罷,大都擺脫不了宋徽宗復古仿古影響。透過南宋官瓷,觸摸到北宋官瓷,造型多仿秦漢古銅器、玉器,結構規整,棱角挺拔,古樸莊重,氣魄宏偉,造型卻別于古銅、玉器,在裝飾藝術上,塑造追求天然。古銅器、玉器的繁華紋飾圖案,被官瓷幽深的自然開片紋面取代。線條更加洗練,突出地表現了它的造型美,形成了獨

17、特的風格,為了更好地突出釉色的美,以及釉質內在的美,紋飾極少,僅少數器物上,恰到好處地飾有幾道弦紋,達到疏淡典雅的高度藝術境界。走在開封的大街上,折進一條條小胡同,我心里知道,這實際上已不是宋代的那個城了。因為宋代的那個城已被黃河水淹沒在地下,連同它以后的那個明代的城也早已淹沒在地下。現在的城下面,埋著兩個城,一個宋城,一個明城。那么作為城里的北宋官窯呢?或許就埋在城下,或許就在金兵打來之時,宋徽宗命人砸碎埋了,也或許在金兵撤走后,被不知哪個好奇的老百姓拆回家壘鍋臺了。這或許也就是藝術品的最終宿命,也或許是人們對待藝術品的不同態度。在賞者眼里,藝術是心目中的高山仰止,是高臺遠望,是可望而不可即

18、,但在另外一些人眼里,藝術只是屁股下的一方小凳,路邊的一抔黃土,倒不如粗瓷碗來得更實在。官瓷代表一種人生哲學粗略瞟一眼官瓷,首先映入你眼簾的是大大的開片,那開片仿佛是不經意間留下的,充滿了隨意,絕無一點人為的痕跡。它貫穿了宋徽宗的精神,一種道學“出世”的精神。不只在官瓷上,鈞瓷上,汝瓷上,在所有有宋徽宗痕跡的地方,都留下了這樣的精神。清靜無為,超脫出世,對于個人來講,是一種境界,但對于國家機器來說,卻是致命的弱點,是一種悲哀。所以宋徽宗難免挨打當俘虜,所以宋徽宗只有丟掉了祖上留下的豐厚殷實的基業,丟掉了一代興旺繁榮的盛世。想想也是,宋徽宗你好好當你的皇帝罷了,偏偏熱衷于設計官瓷造型,還搞什么藝

19、術。結果畫沒真正畫好,辛辛苦苦燒造的官瓷也沒保住,讓金兵把所有汴京城里的寶貝擄掠而去。作為一個皇帝或領導,不患不精,就怕不通,不患不通,就怕不能兼容并蓄。學學人家乾隆,對待紀曉嵐與和珅等大臣的方法,多聰明啊。什么事都干又什么事都不干的皇帝才是好皇帝,什么事都懂又都不懂的皇帝才是好皇帝,不懂裝懂,懂的又裝糊涂,這才是領導藝術。所以宋徽宗給后人發展官瓷留下了一道難題。他把官瓷內在的出世精神傳給了后人,讓后人籠罩在官瓷的精神里,卻要在入世的環境里生存,充滿了尷尬。月日下午,我走進官瓷老藝人高菊德先生設在開封南京巷的官瓷店。店里,幾個人在打牌。我走進去的時候,幾個人詫異地看我,眼里充滿了狐疑?!斑@是官

20、瓷店嗎?”“是??!”再無下文。幾個人只是看你,依然打自己的牌,沒有人問是不是買官瓷。那神情仿佛要我求他們才肯賣。想起在禹州市,走進一家鈞瓷店,主人熱情迎上來,詳細介紹各個品種的鈞瓷,那熱情仿佛要“熔化”了你。在北宋官瓷研究所,一談到官瓷的發展現狀,研究所李所長和兩位副所長,還有王振宇先生等開封官瓷藝人無不扼腕嘆息,感嘆于官瓷的銷路不好,感嘆資金困難、生產幾乎處于停滯狀態。開封的官瓷藝人在等,等政府投資,等政府創造條件,讓官瓷有大的發展。他們還舉例說,在浙江,當越窯恢復后,政府非常支持,無償提供場地,動員當地各公司送禮都送越窯瓷器,結果很快發展起來了,產品供不應求。這好像也不是絕對真理。在禹州神

21、垕,政府曾經投資生產鈞瓷,但后來官辦的都停產了,孔家、苗家等私人鈞窯,起步的時候都是個人借錢研制的,現在都很紅火。晉佩璋老先生多歲了,還在琢磨鈞瓷,鈞瓷的配料,鈞瓷的燒制,鈞瓷的復古等等。他手中的鈞瓷都很值錢,有的還非常值錢,也不乏買家,但因為研究鈞瓷,錢都燒進了窯里,守著金窩,他現在很窮,想出書都出不起?;蛟S這就是鈞瓷和官瓷的兩種不同處世哲學,兩種不同境界,兩種不同精神。關鍵是,作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官瓷,將來到底該以什么樣的面目呈現在世人面前?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政府、官瓷藝人都值得思考的問題。離開開封之前,我在開封大街小巷轉悠,想找一家官瓷店。但沒有找到。我不甘心,坐上出租車,再一次條條街道細心地尋找。還是沒有找到。我問出租車司機,知不知道哪兒有官瓷?司機說,找找看吧!結果,司機拉我到了棗園街,說,你到這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