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技巧(吳觀樂)_第1頁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技巧(吳觀樂)_第2頁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技巧(吳觀樂)_第3頁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技巧(吳觀樂)_第4頁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技巧(吳觀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技巧(為知識產權研究會準備)吳觀樂Tel7002E-mail: glwu liu-主要內容撰寫前的準備工作 權利要求書的撰寫說明書的撰寫撰寫前的準備工作1 理解發明或實用新型內容(1) 確定涉及多少技術主題(2) 判斷是否屬于能夠授予專利權的主題(3) 確定是產品發明還是方法發明或以何者為主(4) 初步確認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及其如何解決(包 括與委托人溝通以充分開掘發明創造內容以及要求委 托人補充必要的專利申請材料)(5) 初步確定合案申請的多項發明創造是否具有單一性 2 現有技術的檢索和調查(1) 確定合適的保護范圍(2) 進_步

2、判斷合案申請是否符合單_性規定(3) 初步判斷可否將一些技術要點作為技術秘密予以保KJ3權利要求書的撰寫1撰寫權利要求書的主要步驟2 撰寫時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并列獨立權利要求的撰寫權利要求書的撰寫1.撰寫權利要求書的主要步驟(1) 在理解發明和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找出其主要技術特征,弄清各技術特征之間的關系及其 所起的作用;(2) 根據檢索和調研到的現有技術,確定與本 發明或實用新型最接近的對比文件;(3) 根據最接近的對比文件,進_步確定本發 明或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列出本發明或 實用新型為解決該技術問題所必須包括的全部必 要技術征;權利要求書的撰寫(續)1.撰寫權利要求書的主要步驟(續

3、)(4)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作比較,將它們共同的必 要技術特征寫入獨立權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本發明或 實用新型區別于最接近現有技術的必要技術特征寫入 特征部分,從而完成獨立權利要求的撰寫;(5)對其它附加技術特征進行分析,利用那些對申 請創造性會起作用的附加技術特征寫成相應的從屬權 利要求。結合具體實例(試電筆)說明如何按上述五個步 驟撰寫權利要求書。權利要求書的撰寫(續)1.撰寫權利要求書的主要步驟(1) 在理解發明和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找出其主要技術特征,弄清各技術特征之間的關系及其 所起的作用;° 76權利要求書的撰寫(續)測試觸頭1全透明或帶透明觀察窗其間充絕緣樹脂絕緣外殼2 左彈

4、簧3和右彈簧9E形同心電阻4 內為限流電阻5 外為分流電阻6手觸電極11識別電極7具體形狀1 (伸出2外)-3-5-8-9-11 (伸出2夕卜)1 (伸岀2外)-3-6-7 (伸出2外)1.撰寫權利要求書的主要步驟(1)在理解發明和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找出其主要技術特征,弄清各技術特征之間的關系及其所起的作 用;(2) 根據檢索和調研到的現有技術,確定與本發明 或實用新型最接近的對比文件;例如檢索調研得知的兩種現有技術: 美國早期專利文件 市場上常見的試電筆權利要求書的撰寫(續)1.撰寫權利要求書的主要步驟(1)在理解發明和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找出其主要技術特征,弄清各技術特征之間的關系及其 所起

5、的作用;(2)根據檢索和調研到的現有技術,確定與本 發明或實用新型最接近的對比文件;根據最接近的對比文件,進_步確定本發 明或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列出本發明或 實用新型為解決該技術問題所必須包括的全部必 要技術征;O 測試觸頭1絕緣外殼2 ,全透明或帶透明觀察窗OX 左彈簧3和右彈簧9 ,O E形同心電阻4 ,其間充絕緣樹徵O氤管8O手觸電極11O識別電極7 ,具體形狀XO 1 (伸出2外)-3-5-89-11 (伸出2夕卜)O 1 (伸出2外)國-6-7 (伸出2外)6測試觸頭1Ov絕緣外殼2 .全透明或帶透明觀察窗OX左彈簧3和右彈簧9 ,兇 E形同心電阻4 ,l5Ov160其間充絕

6、緣樹徵Ov骯管8Ov手觸電極11O 識別電極7 ,具體形狀XOv 1 (伸出2外)務5-8T-11 (伸出2夕卜)O 1 (伸出2外)-3-6-7 (伸出2外)權利要求書的撰寫(續)1.撰寫權利要求書的主要步驟(續)(4)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作比較,將它們共同的必 要技術特征寫入獨立權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本發明或 實用新型區別于最接近現有技術的必要技術特征寫入 特征部分,從而完成獨立權利要求的撰寫;1一種試電筆 在其絕緣外殼中 測試觸 頭限流電阻、氛管和手觸電極順序串 接,其特征在于:它還有一個與所述測 試觸頭(1)電連接的分流電阻(6) f該分流 電阻(6)的另一端與一個部分伸出絕緣外 殼的識別

7、電極電連接。權利要求書的撰寫(續)1. 撰寫權利要求書的主要步驟(續)(3) 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作比較,將它們共同的必 要技術特征寫入獨立權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本發明或 實用新型區別于最接近現有技術的必要技術特征寫入 特征部分,從而完成獨立權利要求的撰寫;對其它附加技術特征進行分析,利用那些對申 請創造性會起作用的附加技術特征寫成相應的從屬權 利要求。IIII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電筆f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電阻(6)和限流電阻(5)是一個具有E 形縱截面的同心電阻(4),該同心電阻(4)的 中間圓柱體為限流電阻(5) f其外部圓環柱 體為分流電阻(6) f中間圓柱體略高于四周 的圓環柱體。3

8、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試電筆,其特征在于:所述識別電極(7)是_個圓環狀的彈性金屬 片f其從圓環內邊緣向中心伸出多個接觸爪f卡住所述同心電阻(4)外部圓環柱體的外表面 <該彈性金屬片外邊緣伸出所述絕緣外殼的中部 > 彎過來貼在該絕緣外殼的外 表面。4.按照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試電筆,其特 征在于:所述同心電阻(4)的中間圓柱體與外部圓環柱體之間形成的環形槽內填 充有絕緣樹脂。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電筆”其特征在 于:所述分流電阻(6)與限流電阻(5)平行 設置。權利要求書的撰寫(續)2. 撰寫時應注意的兩個問題(1)盡量撰寫出一個保護范圍較寬的獨立權利 要求,撰寫時應當弄清發明構

9、思,不要局限于發 明或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盡可能采取概 括性描述來表達技術特征。00Q001一種試電筆 在其絕緣外殼中 測試 觸頭限流電阻、氛管和手觸電極順序 串接f其特征在于:它還有一個與所述 測試觸頭(1)電連接的分流電阻(6)支路, 該分流電阻(6)支路兩端的連接使其在 測試時可與由所述限流電阻(5)和氛管 (8)構成的支路處于并聯、斷開兩種工 作狀態。權利要求書的撰寫(續)2 撰寫時應注意的兩個問題(1)盡量撰寫出_個保護范圍較寬的獨立權利要求,撰寫時不要局限于發明或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盡可能采取概括性描述來表達技術 特征。(2 )為增加專利申請取得專利的可能性和在 批準專

10、利后更有利于維護專利權,應針對不同的 具體實施方式撰寫從屬權利要求,層層設防。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電筆,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電阻(6)支路由一個分流電阻(6)和一 個部分伸出所述絕緣外殼(2)的識別電極(7)組 成,該分流電阻的一端與所述測試觸頭 電連接 > 另一端與該識別電極電連接。3. 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試電筆f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電阻和限流電阻是一個具有E形縱截面的同心電阻(4) f該同心電阻的中間!1!流電阻(6) f中間圓柱體略高于四周的圓環柱體。4. 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試電筆f其特征在于: 所述識別電極(7)是一個圓環狀的彈性金屬片f 其從圓環內邊緣向中心伸出多個

11、接觸爪 >卡住所述同心電阻(4)外部圓環柱體的外表面f該彈性金屬片外邊緣伸出所述絕緣外殼(2)的中部 > 彎過來貼在該絕緣外殼(2)的外表面。按照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試電筆f其特征在 于:所述同心電阻(4)的中間圓柱體與外部圓 環柱體之間形成的環形槽內填充有絕緣樹脂。5.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電筆”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電阻(6)支路由一個分流電阻(6)和一 個微動開關(串聯而成,該分流電阻支路的 一端與所述測試觸頭(1)電連接,另一端與所 述手觸電極(11)電連接。6.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電筆,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觸電極(11)是雙位雙接點按鍵式電極 (11,) >所

12、述限流電阻(5)和氛管(8)支路與該按 鍵式電極(11,)的兩個位置的接點均相連接,而 所述分流電阻支路的一端與所述測試觸頭 (1)電連接 > 另一端僅與該按鍵式電極(W)兩 個位置中一個位置的接點電連接。7. 按照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試電筆f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電阻(6)和限流電阻(5)是一個具 有E形縱截面的同心電阻(4) f該同心電阻(4) 的中間圓柱體為限流電阻(5) f其外部圓環柱體為分流電阻(6) f中間圓柱體略高于四周的環柱體。8. 按照權利要求8所述的試電筆f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電阻(4)的中間圓柱體與外部圓環柱體之間形成的環形槽內填充有絕緣樹脂。權利要求書的撰寫(續)2

13、 撰寫時應注意的兩個問題(1)盡量撰寫出_個保護范圍較寬的獨立權利要求,撰寫時不要局限于發明或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盡可能采取概括性描述來表達技術 特征。(2 )為增加專利申請取得專利的可能性和在 批準專利后更有利于維護專利權,應針對不同的 具體實施方式撰寫從屬權利要求,層層設防。川4103丿0sLaaSMOMMX/ / / / /丿丿7/ / / / 丿X1. 一種包裝體,包括一個至少部分由透氣材料制成. 封裝有可產生或吸收氣體的物質的內包裝層,以及至少部分與該內包裝層相粘接、且用于使內包裝層的透氣材料部分與周圍環境相隔離的不透氣 外包裝層;其特征在于:該包裝體還包括與所述 不透氣外包裝

14、層相粘接、用于將所述不透氣外包 裝層撕開以使其內包裝層的透氣材料部分暴露在 外的帶狀或繩狀部件,該帶狀或繩狀部件至少有一端未與所述不透氣外包裝層相粘接而形成空余端頭。667圖26圖la圖lb圖3圖4121315201819圖5專體gg層 ii裝 _或包裝連包氣 11的條其件透 至上成聶不 擔直以狀述 讐此酸與 < r I I , I 丨 詈包分:包條其任幣 :!于夂i部長 在聶以番>sssi 晉分氣特包此撕或包 的誥賣幣到 倫制至0W1果的伸 當齧體且逐外延 疇冒包裝.1 Hui霍包|竺 韻 WMrss ,8a) 擺_氣龔形55連氣中透繩空 醬形不讀接書括第驀不裝捷形 -.iis1

15、2體或脣 12(-L13.種封裝有可產生或吸收氣體的物質的透氣性包 裝體的供給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 將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包裝體長帶上的帶狀 或繩狀部件的空余端頭纏繞在牽拉裝置上;(2) 沿著與不透氣外包裝層的表面成一定角度方 向牽拉該帶狀或繩狀部件,將包裝體長帶中各包裝 體的不透氣外包裝層逐個順次撕去,使各包裝體的 內包裝層的透氣性部分逐個順次暴露在外;(3) 沿該包裝體長帶的連接部將其依次切斷成各 個已被撕去不透氣外包裝層的透氣性包裝體;將上述各個透氣性包裝體逐個供給到規定場 所。14.種封裝有可產生或吸收氣體的物質的透氣性包 裝體的供給系統,包括:一個用于將權利要求12所述的包裝體

16、長帶中的 連續帶狀或繩狀部件連同與其相粘接的不透氣性 夕卜包裝層從包裝體長帶上剝離下來的旋轉輾組,_臺用于將已撕去不透氣外包裝層的包裝體長 帶拉入并沿其各個連接部將其切斷成各個封裝有 可產生或吸收氣體的物質的透氣性包裝體的牽拉 剪切機,以及用于將切斷后的各個透氣性包裝體依次投 放到相應場所的滑槽;所述旋轉棍組設置在所述牽拉剪切機的斜上EllEllEllELIELI方。1035L3122211012323512根據客戶所提供的有關其發明情況的介紹和其提 供的現有技術來看,該發明相對于該現有技術作了三 個方面的改進,解決了三個方面的技術問題:(1)將封閉片的刻痕線設計成非封閉的(包括進_ 步改進的

17、特征).使拉片和封閉片在開啟后仍與容器 保持連接,避免與容器頂蓋完全分離而污染環境;塵或其他臟物落入容器中;(3)在拉片靠近封閉片前端的下方設置了向下伸出 的鋒利凸尖(包括封閉片與拉片的連接點位置前移), 從而不會由于施力過大導致拉斷拉片而封閉片仍處于 封閉狀態而無法開啟。確琵喩吏贏也勰輕豔嚮歸蠡縊F808188878984865O'飲料容器封閉開啟裝置Ov由刻痕線圍成的封閉片Ov端部Ov根部X根部非封閉X終止處有凸起X封閉片為U形X封閉片為截去一端頭的橄欖形Ov拉片Ov與封閉片相連接o連接位置鄰近封閉片端部X為挪接或焊接X拉片端部下方設有向下延伸鋒利凸尖1. 一種飲料容器的封閉開啟裝

18、置,包括由刻痕線(11) 圍成的封閉片以及與該封閉片連接在一起的 拉片(3).該封閉片(2)包括一個可先被撕開的端部 (21)和_個根部(22),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3)與 所述封閉片相互連接的位置鄰近該封閉片的 端部(21)。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料容器封閉開啟裝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拉片(3)對應于所述封閉片(2)端部 (21)的一端下方設有向下延伸的鋒利凸尖(32),其 尖端靠近該封閉片(2)上表面的刻痕線(11)。3. 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飲料容器封閉開啟裝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圍繞成封閉片(2)的刻痕線(11)是 非封閉的,其彼此分隔開的兩端(13)終止在該封閉 片(2)

19、根部(22)的凸起處(12)。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飲料容器封閉開啟裝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圍繞成封閉片(2)的非封閉刻痕線 )呈U形,其在該封閉片(2)的端部(21)為圓弧形, 在該封閉片的端部(21)和根部(22)之間為兩根相互 平行的直線。5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飲料容器封閉開啟裝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圍繞成封閉片(2)的非封閉刻痕線 (11)為兩頭小中間大.且被截去一端頭的橄欖形, 其在該封閉片(2)的端部為圓弧形,從該封閉片(2) 的端部(21)到其根部(22)該封閉片(2)的寬度先逐漸 増大再逐漸減小。6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飲料容器封閉開啟裝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片(2)與所

20、述拉片(3)通過釧 接或焊接而連接成一體。權利要求書的撰寫(續)2撰寫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續)(3)在撰寫獨立權利要求時應當滿足下列要求: 彈疇嚕剪唏具有較寬的保護范圍,能夠最大限 清楚.簡要地限定專利要求保護的范圍;電池)進一步說明權利要求清楚這一要求的重要性。關于產品權利要求.尤其是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中采用材 料特征和方法特征進行限定的問題權利要求主題名稱的確定權利要求的開放式和封閉式表達方式 獨立權利要求前序部分省略部分特征的條件 組合物權利要求的撰寫規定過"權瞬,疇靈霰馥"以上"、"以下"、"超2撰寫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續)(

21、3)在撰寫獨立權利要求時應當滿足下列要求: 在合理的前提下具有較寬的保護范圍,能夠最 大限度地體現申請人的利益; 清楚、簡要地表述其保護范圍; 記載了解決技術問題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 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 以說明書為依據,即得到說明書的支持;上位概念概括或者并列選擇概括方式 功能性限定數值范圍2撰寫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續)(3)在撰寫獨立權利要求時應當滿足下列要求: 在合理的前提下具有較寬的保護范圍,能夠最 大限度地體現申請人的利益; 清楚、簡要地表述其保護范圍; 記載了解決技術問題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 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 以說明書為依據,即得到說明書的支持; 獨

22、立權利要求之間具有單_性; 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關于獨立權利要求 的其他規定。2撰寫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續)(4)在撰寫從屬權利要求時應當注意的幾個方面:從屬權利要求引用部分的主題名稱應當與被引用的 權利要求相同楚讚驟牒疆麟翳嚴清從屬權利要求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應當完整;從屬權利要求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也應當得到說明書的支持;當授權后面臨不得不縮小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情況時,能提供充分的修改余地; 從屬權利要求的數量應當適當.合理; 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關于從屬權利要求的其 他規定。3 并列獨立權利要求的撰寫同類型產品或方法的并列獨立權利要求必須體現出其技術方案與獨立權利要求具有同_發明構思

23、,即兩者應包含有相同的或者相應的特定技術特征。以試電筆和新型兩相三腳插頭插座為例加 以說明。1-一種試電筆 < 在其絕緣外殼中f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氛管 和手觸電極順序串接,其特征在于:它還有一個與所述測試 觸頭(1 )電連接的分流電阻(6 )支路,該分流電阻(6 )支 路的另一端與一個部分伸出所述絕緣外殼(2 )的識別電極(7 )相連接。2 一種試電筆,在其絕緣外殼中f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氛管 和手觸電極順序串接#其特征在于:它還有一個由分流電阻(6 )和微動開關(12 )串聯而成的分流電阻支路f該分流電 阻支路的一端與所述測試觸頭(1 )電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手 觸電極(11 )電連接。

24、3 種試電筆,在其絕緣外殼中f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氛管 和手觸電極順序串接,其特征在于:它還有_個與所述測試 觸頭(1 )電連接的分流電阻支路;所述手觸電極是一個雙位 雙接點按鍵式電極(11 '),所述限流電阻(5 )和氛管(8 ) 支路與該按鍵式電極(11')兩個位置的接點均相連接,而 該分流電阻(6 )支路僅與其中一個位置的接點電連接。1_種兩相三腳插頭,其三個插腳位置呈 三角形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個插腳 為扁金屬片,其中地線插腳的橫斷面沿半徑方向延伸,而另兩個插腳以該地線插腳 橫斷面的徑向走向為對稱軸,成八字形,其靠近地線插腳的一端與另一端相比更遠2 種兩命三孔插座,

25、其三個插孔位置呈 三角形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個插孔 橫斷面形狀是扁平長方形,其中地線插孔的橫斷面沿半徑方向延伸,而另兩個插孔 以該地線插孔橫斷面徑向走向為對稱軸, 成八字形,其靠近地線插孔的一端與另一 端相比更遠離對稱軸。權利要求書的撰寫(續)3 并列獨立權利要求的撰寫同類型產品或方法的并列獨立權利要求(2)不同類型發明的并列獨立權利要求為了體現出并列獨立權利要求與第一獨立權 利要求有相應的特定技術特征,并列獨立權利要 求的特征部分應體現出與第一獨立權利要求的技 術方案有技術上的聯系,其區別技術特征通常對 第一獨立權利要求的區別技術特征有依賴關系。以消音板.其制造方法和和專用模具(或沸 騰

26、液體傳熱壁其制造方法及專用鏟刮刀具)為 例加以說明。1 一種消音板,包括襯布和位于襯布之上的吸聲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聲層的表面為鋸齒形,其中鋸 齒的頂角為40°85。2 種制造權利要求1所述消音板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將拌勻的含水吸聲層原料注入開口的模具中然后在其上粘結敷設襯布,待吸聲層原料固結并干透后,將粘結在襯布上的吸聲層從模具中取出,其 特征在于:在向模具注入含水吸聲層原料之前,先 在該模具的鋸齒狀底壁上涂覆一層脫模劑。3 制造權利要求1所述消音板的專用模具,該模具帶有扁平形的空腔,其特征在于:該模具的底壁為鋸 齒形表面,該鋸齒的頂角為40°85。說明書的撰寫1 說

27、明書的充分公開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以及摘要的撰寫說明書的撰寫(續)1 說明書的充分公開(1)說明書充分公開的要求(法二十六條三款)說明書應當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 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準。清楚完整能夠實現這三者之間的關系為:說明書對發明或者實用新 型作出的清楚.完整的說明,應當達到所屬技術領域 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的程度。也就是說,說明書應該 滿足充分公開發明或實用新型的要求。(說明:考慮是否充分公開時可以考慮權利要求書 中的內容但不得考慮說明書摘要的內容。)說明書的撰寫(續)1 說明書的充分公開(續)(1)說明書充分公開的要求(續)凡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不能從現有技

28、術中直接.惟_地得出的內容 < 均應當在說明書中描述。克服偏見的發明或實用新型,應當在說明書中作出相應說 明,即在說明書中解釋為什么說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克服了偏 見,新的技術方案與偏見之間的差別以及為克服偏見所采用的 技術手段。由于缺乏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手段而被認為無法實現的五 種情況:(i)說明書中只給出任務和咸設想,或者只表明一種愿望 和成結果,而未給出任何使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施 的技術手段;說明書的撰寫(續)1 說明書的充分公開(續)(1)說明書充分公開的要求(續)(ii) 說明書中給出了技術手段,但對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 員來說,該手段是含糊不清的,根據說明書記載的內容

29、無法具 體實施;(iii) 說明書中給出了解決手段,但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 采用該手段并不能解決發明或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iv) 申請的主題為由多個技術手段構成的技術方案,對于其 中一個技術手段,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按照說明書記載的內容 并不能實現;(V)說明書中給出了具體的技術方案,但未給出實驗證據, 而該方案又必須依賴實驗結果加以證實才能成立。說明書的撰寫(續)1 說明書的充分公開(1)說明書充分公開的要求(法二十六條三款)(2)撰寫時如何處理說明書的充分公開與保留技 術秘密判斷說明書充分公開的依據(過)保留技術秘密要以充分公開為前提)如何處理充分公開與保留技術秘密之間的 關系說

30、明書的撰寫(續)2 說明書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1)說明書的組成部分及其撰寫規定(細則十八條)說明書的撰寫(續)1-說明書的組成部分名稱(1) 技術領域(2) 背景技術(3) 發明或實用新型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 有益效果(4 )附圖說明(5 )具體實施方式2. 每一部分前面寫明標題所述的3. 說明書應當用詞規范.語句清楚,并不得使用如權利 要求所述的”一類的引用語 > 也不得使用商業性 宣傳用語。匸對于書衣苜酸或氨基酸序列的發明專利申請,說明書應 包括序列表,并提交該序列表的計算機可讀形式的副本。2 說明書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1)說明書的組成部分及其撰寫規定(細

31、則十八條) (2)說明書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2 技術領域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1名稱清楚.簡要,寫在首頁正文部分的上方居中位置。 撰寫要求:(1) 與請棗書中的名稱一致,一般不超過25個字。(2) 采用本技術領域通用的技術名詞,最好采用國際 專利分類表中的技術術語,不得采用非技術名詞。(3) 清楚.簡要.全面地反映要求保護的發明或實用 新型的主題(名稱)和類型,以利于專利申請的分類。(4) 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商標.型號或者商品名稱, 也不得使用商業性宣傳用語。具體撰寫方法和注意點與獨立權利要求前序部分中寫明的要求保護的技術 方案的主題名稱

32、相應。有幾項獨立權利要求的 > 它們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的主題名稱均應往名稱中得到體現。指要求保護的發明或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所屬或者直接應用 的具體技術領域,而不是上位的或者相鄰的技術領域,也不是 發明或實用新型本身。撰寫要求:(1) 該具體按術領域往往與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國際專利分類 表中可能分入的最低位置有關。(2) 應體現發明或實用新型的主題名稱和類型。(3) 不應包括發明或實用新型的區別技術特征。具體撰寫方法和注意點一般應按國際分類表最低分類位置來確定其所屬或者直 接應用的技術領域。要體現發明或實用新型的主題名稱和類型。潔。滯SWW求的鯛部分相應酥句是本發明涉及一種”本實說明書各個組

33、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3背景技術應當寫明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理解.檢索.審查有用的 背景技術 并且盡可能引證反映這些背景技術的文件。尤其要引證包含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中的獨立權 利要求前序部分技術特征的現有技術文件,即引證與發明或者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文件。說明書中引證的文件可以是專利文件,也可以是非專利文 件,例如期刊.雜志.手冊和書籍等。通常對背景技術的描述應包括三方面內容(1)注明其出處(引證專利文件的,至少要寫明專利文件的 國別.公開號,最好包括公開日期;引證非專利文件的,要寫 明這些文件的詳細出處);客觀地指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僅限于涉及 由發明或者

34、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解決的問題和缺點);決矗assr在這種問題和缺點的原因以及解3.背景技術(續)背嘉術部分引證的文件應滿足的三個要求引證文件應當是公開出版物(紙件和電子出版物等)。(2)引證外國專利或非專利文件的,應當以所引證文件公布或 發表時的原文所使用的文字寫明引證文件的出處及相關信息 必要時給出中文譯文,并將譯文放置在括號內。(3)所引證的非專利文件和外國專利文件的公開日應當在本申 請的申請日之前;所引證的中國專利文件的公開日不能晚于本 申請的公開日。(即,除引證申請日前的非專利文件.外國專利文件和中 國專利文件外 還可引證申請人本人在申請日前或申請日當天 向中國專利局提岀申請.在申請

35、日前尚未公開的專利申請文件, 但該引證文件的公開日不得晚于本申請的公開日。)如果引證文件滿足上述要求,則認為本申請說明書中記載了所引證文件中的內容。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3 背景技術(續)具體撰寫方法和注意點-除開拓性發明外,至少要引證一篇與本申請最接近的現有 技術。-必要時可再引用幾篇較接近的現有技術但不必詳細說明 形成現有技術的整個發展過程。-對引用申請人本人在先申請文件的處理方法(對于那些就滿足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要求而言必不可少的內容,不能采用引證其他文件的方式撰寫,而應當將 其具體內容寫入說明書)4 發明或實用新型內容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方案有益效果說明書各個組

36、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4發明或實用新型內容(續)1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指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要解決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記載的技術方案應當能夠解決這 些技術問題。具體要求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2)用正面的、盡可能簡潔的語言客觀而有根據地反映發明 或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3)不得采用廣告式宣傳用語。可以列出一個或多個技術問題,但同時應當在說明書中 描述解決這些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當一件申請包含多項發明 或實用新型時,列出的多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應當都與一個總 的發明構思相關。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4發

37、明或實用新型內容(續)1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續)具體撰寫方法和注意點-針對最接近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結合本發明或實用新型所 取得的效果提出。-應當體現出所有獨立權利要求技術方案的主題名稱和類型采用的格式語句是:"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關于從屬權利要求進一步解決的技術問題的兩種處理方式4發明或實用新型內容(續)2)技術方案說明書中記載的技術方案是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核 心。技術方案是對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利用了自然規律 的技術手段的集合。技術手段通常是由技術特征來體現的。具體要求(1)清楚完整地寫明技術方案 < 即清

38、楚.完整地描述發明或 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這一 部分至少應反映包含全部必要技術特征的獨立權利要求的技術 方案 <還可以給出包含其他附加技術特征的逬一步改逬的技術 方案(即從屬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說明書中記載的這些技 術方案應當與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相應技術方案的表述相一致。4發明或實用新型內容(續)2)技術方案(續)(2)首先寫明獨立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其用語應與獨立 權利要求的用語相應或相同,以發明或實用新型必要技術特征 的總和形式闡明其實質,必要時說明這些技術特征總和與其效 果之間的關系。(3)然后,可以通過對其附加技術特征的描述,反映對其 作進一步改進的

39、從屬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4)如果一件申請中有幾項發明或者幾項實用新型,應當 說明每項發明或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4發明或實用新型內容(續)2)技術方案(續)具體撰寫方法和注意點首先用一個自然段說明發明或實用新型的主要構思,以發 明或實用新型必要技術特征總和形式來闡明發明或實用新型的 實質內容對于只有一個獨立權利要求的專利申請來說,這一段應針 對獨立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通常可采用獨立權利要 求的概括性詞句來闡明其技術方案。4發明或實用新型內容(續)2)技術方案(續)具體撰寫方法和注意點(續)-對于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同類發明或實用新型的獨立權利 要求的專利申請來說,這一段最好先相應于這些技術

40、方案的 共同構思進行描述,然后再用幾個自然段分別描述相應技術 方案。請來說,應分兩個或多個自然段描述,所描述內容應體現出對于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類型發明獨立權利要求的申鑑翩漏鑑髒嚴相應扌支術騒翩針r韻融屬權利e4發明或實用新型內容(續)3)有益效果應當清楚.客觀地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 具有的有益效果。直接帶來的.或者是由所述的技術特征必然產生的技術效果。有益效果與發明或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有關,但又不 相同。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指發明或實用新型要解決現有技術中 所存在的問題。有益效果是指由構成發明或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有益效果是確定發明是否具有顯著進步.實用新型是否具有 進步的

41、重要依據。通常,有益效果可以由產率.質量.精度和效率的提高能耗原材料.工序的節省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的簡便 環境污染的治理與根治有用性能的出現等方面反映出來。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4發明或實用新型內容(續)3)有益效果撰寫有益效果的具體方式(1)對結構特點的分析和理論說明相結合的方式(2)列出實驗數據的方式不得只斷言其有益效果,最好通過與現有技術進行比較而得 出O° -對機械、電氣等技術領域,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結合發明或者 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作用方式加以說明。一對化學領域,大多數情況要借助實驗數據來說明。引用實驗數據說明有益效果時,應當給出必要的實驗條件和 方法。-

42、對于目前尚無可取的測量方法、而不得不依賴于人的感官判 斷的,例如味道、氣味等,可以采用統計方法表示的實驗結果來 說明有益效果。5 附圖說明說明書有附圖的,應給出附圖說明。具體要求(1)寫明各幅附圖的圖名、并且對圖示的內容作簡要說明。(在零部件較多的情況下,允許用列表的方式對附圖中具體零部件名稱列表說明)(2)附圖不止一幅時,應當對所有的附圖(按順序)作出 說明。通常的格式起始句為:”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在這之后再給出各幅圖的圖名。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6 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是說明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充分公開、 理解和再現發

43、明或者實用新型,支持和解釋權利要求極為重要。具體撰寫要求(1) 應當詳細描述申請人認為實現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優選的 具體實施方式。在適當情況應舉例說明;有附圖的應當對照附圖 進行說明。(2) 優選的實施方式應當體現申請中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 術方案,并應當對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征給予詳細說明,以支持權 利要求O(3) 對優選的實施方式的描述應當詳細,使發明或實用新型所 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6具體實施方式(續)(4)實施例的數量應當根據發明創造的性質、所屬技術領域、 現有技術狀況以及要求保護的范圍來確定。當一個實施例足以支 持所概括的技術方案時,可以只給出一個實施例;當

44、權利要求概 括的技術方案不能從一個實施例中找到依據時,應當給出一個以 上的不同實施例,以支持要求保護的范圍;當權利要求相對于背 景技術的改進涉及數值范圉時,通常應給出兩端值附近(最好是 兩端值)的實施例,當數值范圈較寬時,還應當給出至少一個中 間值的實施例。(5)對于產品發明或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或實施例應當描述產 品的機械構成、電路構成或者化學成分,說明組成產品的各部分 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于可動作產品,必要時還應當說明其動作過 程或者操作步驟。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6 具體實施方式(續)(6) 對于方法發明,應當寫明步驟,包括可以用不同參數或參 數范圍表示的工藝條件。(7) 對

45、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或者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技術 特征,一般可以不作詳細描述,但對發明或實用新型區別于現有 技術的特征以及從屬權利要求中的附加技術特征應當足夠詳細地 描述,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該技術方案為準。(8) 對于那些就滿足充分公開發明或實用新型而言必不可少的 內容,不能采用引證其他文件的方式撰寫,而應當將其具體寫入 說明書。(9) 對照附圖描述具體實施方式時,使用的附圖標記或者符號 應當與附圖所示一致,放在相應部件的名稱之后,不加括號;(10) 在申請內容十分簡單情況下,在說明書技術方案部分已 對要求保護的主題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時,則在這部分就不必 再作重復說明。說明書各

46、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6具體實施方式(續)幾點需要特別說明的問題說明書是否充分公開與引證在先申請文件的關系。.化學領域充分公開的特殊要求化學產品化學產品的確認、制備、用途和使用效果 化學方;原料物質.工藝步驟和工藝條件,方法對 目的物質性能的影響 所取得的效果化學產品用途發明所使用的化學產品.使用方法和權利要求以說明書為依據與實施例的數量的關系概括性描述.功能性限定.數值范圉為防止出現專利申請文件修改超范圉應當盡可能在原申請文件中寫明可能需進行概括的技術特征或優選的技術特征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7.說明書附圖附圖是說明書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用圖形補充說明 書文字部

47、分的描述,使人能夠直觀地、形象化地理解發明或者 實用新型的每個技術特征和整體技術方案。對于機械和電學領域中的專利申請,說明書附圖的作用尤其 明顯。說明書附圖應當清楚地反映發明或實用新型的內容。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必須有附圖;對發明專利申請,用文字 足以清楚.完整地描述其技術方案的,可以沒有附圖(換言之, 機械.電學.物理領域中涉及產品結構的發明說明書也必須有 附圖)。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7.說明書附圖(續)具體要求(1) 有幾幅附圖時,幾幅附圖可繪在一張圖紙上,并按照 "圖1、圖2”的順序排列。(2) 附圖標記應當使用阿拉伯數字編號。說明書文字部分中 未提及的附圖標記

48、不得在附圖中出現,附圖中未出現的附圖標 記不得在說明書文字部分提及。(3) 在用于表示同一實施方式的各幅圖中,表示同一組成部 分(同一技術特征或者同一對象)的附圖標記應當一致。(4) 附圖中除必需的詞語外,不應當含有其他注釋;但對于流程圖、框圖一類的附圖,應當在其框內給出必要的文字或符號。附圖中的詞語應當使用中文,必要時可以在其后的括號里注明原文。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7 說明書附圖(續)具體要求(續)(5) 附圖的大小及清晰度,應當保證在該圖縮小到三分之二 時仍能清晰地分辨出圖中的各個細節,并適合于用照相制版、 靜電復印、縮微等方式大量復制。LI(6) 說明書附圖應當用制圖工

49、具和黑色墨水繪制,線條應當均勻清晰、足夠深,并不得著色和涂改,不得使用工程藍圖。(7) 剖面圖中的剖面線不得妨礙附圖標記線和主線條的清楚 識別。(8) 幾幅附圖可以繪制在一張圖紙上,一幅總體圖可以繪制 在幾張圖紙上,但應保證每一張上的圖都是獨立的,而且當全 部圖紙組合起來構成一幅完整總體圖時又不互相影響其清晰程 度。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7 說明書附圖(續)具體要求(續)(9) 附圖的周BI不得有與圖無關的框線。附圖總數在兩幅以上 的,應當使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并在編號前冠以"圖"字, 該編號應當標在相應附圖的正下方。(10) 附圖應當盡量垂直繪制在圖紙上

50、,彼此明顯地分開。當 零件橫向尺寸明顯大于豎向尺寸必須水平布置時,應當將圖的頂 部置于圖紙左邊。同一頁上各幅圖的布置應采用同一方式。(11) 同一附圖中應當采用相同比例繪制,為使其中某一組成 部分清楚顯示,可以另外增加_幅局部放大圖。(12) 附圖除特殊情況(如顯示金相結構或組織細胞)外”不得使用照片作為附圖。(13) 說明書附圖應當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寫頁碼.(14) 附圖集中放在說明書文字部分之后。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8說明書摘要(1)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所公開內容的概要,即寫明發明或實用新型的名稱和所屬的技術領域,清楚地反映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的要

51、點及主要用途,其 中以技術方案為主。摘要可以包含最能說明發明的化學式。(主要描述發明或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要點,其余部分可用盡可能簡單的語句來概括)說明書中有附圖的,應指定并提供一幅最能反映該發明 或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主要技術特征的附圖作為摘要附圖。(摘要附圖應當是說明書附圖中的一幅)附圖的大小及清晰度應當保證在該圖縮小到4厘米x 6厘 米時,仍能清楚地分辨出圖中的各個細節。說明書各個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寫(續)&說明書摘要(續)(4)摘要文宇部分不得用發明名稱作為標題。摘要文宇部 分(包括標點符號)不得超過300字f不分段。(5)不得使用商業性宣傳用語。(6)摘要文宇部分出現的附圖標記

52、應當加括號。通用的格式起始句為:本發明(實用新型)涉及一施行修改后的專利法的過渡辦法1.第二條規定:修改前的專利法的規定適用于申請日 在2009年10月1日前(不含該日,下同)的專利申請 以及根據該專利申請授予的專利權;修改后的專利 法的規定適用于申請日在2009年10月1日以后(含該 曰下同)的專利申請以及根據該專利申請授予的 專利權;但本辦法以下各條對申請日在2009年10月1 日前的專利申請以及根據該申請授予的專利權的特 殊規定除外。前款所述申請日的含義依照專利法實施細則的 有關規定理解。2 第七條規定: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 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在2009年10月1日 以后變更委托或者變更專利代理機構的,適用修改 后的專利法第十九條的規定。施行修改后的專利法實施細則的過渡辦法第二條規定:修改前的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規定適用于申請 日在2010年2月1日前(不含該日,下同)的專利申 請以及根據該專利申請授予的專利權;修改后的專 利法實施細則的規定適用于申請曰在2010年2月1曰 以后(含該日,下同)的專利申請以及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