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體水液代謝與大禹治水藥師法味一,人體三大代謝之前言。藥師法味曰,人體有三大代謝,一是水液代謝,二是食物代謝,三是呼吸代謝。水液代謝者,即人體一身之水液代謝之出入也。即黃帝內經曰:“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也。食物代謝者,即人體吃食物后,消化吸收,運化排泄之過程。如飲食之重要,平常之人,半日不食則氣衰,一日不食則氣短乏力,七日不飲食則死。即黃帝內經曰:”黃帝曰:營衛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兩焦,以灌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于胸中,名曰氣海,出于肺,
2、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天地之精氣,其大常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而氣衰,一日則氣少矣”又言: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氣津液皆盡故也。黃帝內經言:”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臟,氣歸于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也。呼吸代謝者,古代言之甚少。以理推之,即全身皮毛和肺鼻與外界氣體之交換出入也。人體處處,無一處無氣,無一處無水精血,此三大代謝,為生命必須,至關重要。而作為呼吸心跳,其作用更是重要,不可片刻停留,停留即死矣。又如嬰兒之出生,若不呼吸,則不能活,為同樣道理。
3、人體生命,除此三大代謝,在也無其他另外代謝與外界交換。更何況,人體氣血陰陽本是一體,可互相轉換,若能熟知三大代謝,靈活運用,則可于治病法中游刃有余矣。是以,此三大代謝為生存之根本,生命之所必須也。得之則生,失之則死。而三大代謝正常,則人不病而壽長。若三大代謝失常,則人體諸病重生而壽妖,甚至斃命頃刻。因此,弄懂三大代謝,則人體諸病可去矣。遂作三大代謝探討。下面分別對三大代謝進行探討。一,水液代謝過程之總綱。地球了,百分之七十是海洋,而人了,百分之七八十也是由水組成的。皮膚毛發血液,以及各種組織器官等,無一處沒有水。所以了,古人講,天一生水,人是從水中進化而來的。人體了,若是沒有水的滋養,那就要死
4、了。水構成了人體穩定的內環境,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們來看具體情況。水液代謝了,以上已述,就是人體一身之水液代謝之出入也。具體而言,即黃帝內經曰:“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也。上面就是說,我們喝水或者食物水分,首先進入到胃腸,一方面由脾胃腸固攝,經過脾大小腸的消化吸收,上行到肺。一方面一部分水直接由胃腸下滲到膀胱。上到肺的部分,通過肺的一呼一吸之壓力,以及三焦的通調水道功能,一方面了把水液推向全身,滋養各個遠端組織和器官;另一方面遠端偏表皮利用完的水,一部分通過皮膚呼吸作用排到體外,另一部分由肺及
5、三焦把全身之組織器官之廢物代謝水收回來,下輸到膀胱。在膀胱這,一方面,進行氣化重吸收回到體內。一方面把不能利用的排出體外。這樣了,水液代謝就流通起來了,給各個組織器官提供了活動的內環境。這就是基本的人體水液代謝。由上面可知了,水液代謝是由各個臟腑共同完成的,一是脾胃腸的吸收,二是肺的宣發肅降功能,三是三焦包括心肝膽等的通調水道,四就是腎和膀胱重吸收氣化排泄的作用。若其中一環出問題,那么人體就會形成水液代謝病。具體來看。如果水在脾胃腸這出現問題。一是消化吸收向上問題,一是排泄向下滲透問題。這是陰陽升降的兩方面。這樣了就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1,消化吸收向上正常而向下滲透太過而病缺水。2,消化吸收向
6、上正常而向下滲透太少,水液蓄積而病水多。3,向下滲透正常而消化吸收向上太過,而造成病缺水,腸道干燥。4,向下滲透正常而消化吸收向上不足,則病水液液停留。5,向上消化不足,向下滲透也不足而病水多。6,向上消化和向下滲透太過而病水不足。如果水液在肺這里了,也是一樣的。肺有宣發和肅降的功能,就是陰陽兩方面。一是向外,一是向內。所以病病也有這幾種情況。1,向外宣發正常而向下肅降回收排泄不足而病水液停留。2,向外宣發正常而向下肅降回收排泄太過而病水不足。3,肅降正常而宣發太過而病水不足。4,肅降正常而宣發不足而病水液停留。5,宣發肅降俱不足而病水液停留。6,宣發肅降而俱太過而病水不足。如果水液在三焦這里
7、,也是這樣,一陰一陽。三焦主通調水道,從上走下。同樣有個太過與不及的問題。因為這里很隱晦,古來對這里的認識比較小,就不舉例說明了。但是我們可以思考一點,那就是三焦,在上并于心肺而宣發水液。在中而并于脾胃腸而運化水液。在下并于肝腎膀胱而排泄水液。這就是黃帝內經說的,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如果水液在腎膀胱這了。也像肺一樣。有排泄和重吸收的功能,這兩者也是一陰陽。所以也可分為。1,如果重吸收向上正常而排泄太過則病水不足。2,如果重吸收向上正常而排泄不足而病水液停留。3,如果排泄正常而重吸收不足而病水液停留。4,如果排泄正常而吸收太過則病局部水不足。5,排泄和重吸收俱不足而病水液停留。6,排泄
8、和重吸收俱太過則病局部水不足。值得說明的是,水液病,大概可分兩種,一是病水不足而成燥癥,一是病水太多而成濕癥。燥濕相因,為一陰一陽。然后陰陽又可分三陰三陽即六種病水情況。三個病水不足,三個病水太過。這是從局部根源上來討論的,但是了人體是一個整體。有時往往會同時出現病水液停留成濕癥和病缺水成燥癥的情況。此時了,需要我們抓住病根在哪,看到底是誰引起誰的。比如下邊蓄水而成水停而上部缺水而干燥。這是水液分布不均的問題,是因為下邊水液不不化而導致水液無法上承。所以此時需要溫陽化水,把水液送上去,兩者就好了。這點要注意。下面了我們來具體看。二,脾胃腸胃病而病水。1.脾胃消化功能差而下滲力正常。上面已講,水
9、進入胃腸,一方面是經過脾胃的消化吸收直接運到肺,一方面是水直接還沒吸收就通過胃腸滲透到膀胱去了,這部分了,比較少。水液了,在腸道,不能下到大腸就會腸鳴而便干,或者因為脾胃消化水的能力差,則水運到肺的就少。而肺又把水液輸向全身,現在水少了,全身了就會形成燥證。皮膚干燥啊,口渴啊,發熱啊這些。水停胃腸的情況。這個治法了,一方面是健脾胃,增加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一方面了就是要增加胃腸使水下滲膀胱的功能。這就解決了。如果便溏怕冷不口渴,不喜歡飲水的了,比如就可以用理中加茯苓桂枝生姜湯。這樣來看脾胃腸病水的情況就簡單了。所以,如果脾胃的下滲作用正常,而脾胃的消化吸收水分的功能差,那么就會使水停留在胃腸形
10、成水液聚集在胃腸的的情況而出現腸鳴啊便溏啊的情況,如果還有全身或上身皮膚干燥了,可以增加些附子細辛麻黃等,來增加宣水氣化能力。這就是內經說的,辛以潤之。如果腸道有水腸鳴而便干了,可以用到金匱的己蜀葶立丸。2,脾胃消化功能正常而下滲力差。主證:腸鳴腹脹,或干嘔,小便不利,大便溏或便干,或發熱困倦乏力院痞嘔惡等等。病機:脾胃消化功能可以,而下滲力差,故有小便不利或口渴的情況。治法:以滲透利水為主。方利:小半夏湯或五苓散類。熱結者用豬苓湯。濕熱困阻影響肝膽發黃的用茵陳蒿湯類。或中暑而上吐下瀉則可用藿香正氣水類等3,脾虛不固,過于下滲。主癥:小便過多或尿糖,身體乏力或消瘦,干燥等。病機:脾虛不固,下滲
11、太過,水液及營養物質直滲膀胱而多尿尿糖等。(注,有點類似糖尿病之多飲多尿尿糖)治法:培土治水,減少滲透(不能用茯苓澤瀉桂枝等),增加吸收。方藥:白術生姜根據寒熱加減。治法:去邪熱,復升降。方:增液承氣類加減。4,下滲正常或減少而消化吸收過于抗盛主癥:腹脹,便秘,口渴,發熱,或盜汗出。病機:體內邪熱,消化抗盛,水液缺少,而便秘腹脹,口渴發熱等。方:麻子人丸,承氣湯類。5,下滲過少且消化過少。主證:腹脹大如鼓,大小便閉等。病機:脾氣絕或邪結。治法,駿下攻積逐水方:6,消化下滲俱太過主證:發熱,口干口渴,飲食抗盛,小便利,大便干等。病機:多由邪熱集于中,風火相散上下。水進入脾胃腸,一是消化吸收,宣發
12、水液向上運輸到肺。一方面是一部分水在胃腸道直接下滲到腎膀胱。這兩方面,一方面出問題,腸道的水液都會受到影響。像仲景法,有時尿多去茯苓,桂枝,加白術,就是減少水液的下滲里,把水液攔起來,人體水液就多了。三,肺水代謝病。肺代謝水的功能,一是宣發水液向全身,一是回收遠端組織代謝的廢物水回來下輸到膀胱。下行由三焦所主。所以肺代謝水病情況有1,宣發正常而回收差,2,宣發正常而回收抗盛,3,宣發不足而回收正常,4,宣發抗盛而回收正常。5,回收宣發俱不足。1,宣發正常而回收差主癥:肌膚或組織積水,皮下水腫,以上半身為主,或胸間積水。或發熱或咳嗽或發熱困倦等。病機:肺氣失宣,水液停留胸隔或肌表。治法:宣肺化氣
13、,發汗去水。方:水在表者而肌表水腫偏于上半身者,麻黃加術湯或麻黃薏仁甘草湯等。水停胸隔而喘咳,胸悶者,大小青龍等治療。2.宣發正常而回收太過,病水不足。主證:以干燥證為主,口干口渴,小便利或有熱而超熱盜汗等,病機:肺氣收斂太過利水太過。治法,宣發補水。方藥:沙參脈動湯等。3.宣發不足而回收正常。主癥:胸隔或皮膚肌表水腫,發熱,或鼻流清涕等。主癥:胸隔膨脹,水腫,喘咳,痰鳴鹿鹿,氣短,不能臥,全身水腫,身體蠕動等。病機:宣降俱廢,水液停留。治法:熱結則寒藥駿下逐水。寒則大溫氣化行水。方:略。4.宣發太過而回收正常。主癥:或有熱,或不降,導致宣發太過,水液大量丟失,形成燥證,而口渴發熱或低熱盜汗出
14、等病機:發散太過,失水。治法:收斂滋潤。方:沙參麥冬湯等加減。5,回收宣發俱不足。病機:肺回收不足,代謝廢水停留胸間或肌表。治法:宣發肺氣,增加回收能量力。方藥:偏肌表而惡風者,防己黃芪湯類等。水偏于胸隔者,大小青龍湯類。6,發散和回收俱抗盛,主癥:口渴喜飲,發熱汗出,小便多,等病機:邪熱內擾,上下而逆干燥。治法:清熱養陰。方:略水液到肺,通過呼吸和心跳的作用產生的壓力,一推一吸,把水液推向全身,滋養各個部分,然后在把廢水收回來,通過三焦下排到膀胱腎。其實其他血液營養五臟也是這樣。心肺為人體最大的常用動能。就像發動機一樣。雖然其根在腎。腎又通于腦。腦的神經作用又澆灌全身,即四逆散與腎氣丸加減類
15、。三:三焦水液。水飲到肺后,通過三焦通調水道功能,把廢物水排到膀胱,然后氣化而出。內經言,三焦主通調水道。少陽三焦系統,經上焦心肺,中焦膽脾胃,下焦大小腸膀胱等排除體外。若勿用下法,則會導致水停胸脅形成結胸痞癥等。即分別使邪氣陷于上焦,中焦下焦而導致水氣停留。1,邪陷上焦。大小陷胸湯等癥。2,邪陷中焦,即瀉心湯癥與柴胡桂枝干姜湯癥十棗湯等。3,邪陷下焦。因為時間的關系,很多沒有整理出來,先整個思路,大家一起去討論學習少陽系統了,本來要從肝算起,肝從下走上與厥陰心包相連,心包又出于相表里的手少陽三焦經脈,然后少陽三焦經脈又與足少陽膽經相連,從上走下。少陽膽又與肝相連。如果過早用下法用下法。就會使
16、這個系統精氣分別陷于上中下三焦。而形成負壓,于是造成水液或其他搏結不散。而容易形成上焦心肺胸隔,的大小結胸證。本來外之邪,表之邪,用下法,也會在體內形成負壓而氣血雜物搏結。在中焦就容易形成瀉心諸湯證。如果影響水液就會形成水液證。甚至肝腹水這些都可以納入這個系統了。少陽堵住了,膽汁向下排泄不利,水液就會堵在腹部,下不了膀胱,于是就容易形成肝腹水。四:腎水。水到腎膀胱,經過腎膀胱陽氣的蒸騰,水在此一方面重吸收,一方面陽氣推出意外。所以病的情況也有以下幾種。1,陽氣不及,重吸收和排便能力差。(1)重吸收差則導致體內缺水而口渴,加上陽氣推動能力差,則水液在膀胱停留而出現水腫腹大,小便不利,無力,或口渴
17、等情況。輕者可用五苓散或腎氣丸,重者可用真武湯類。(2)如果膀胱腎氣虛,氣化排便不利,泛益心肺則會出現喘咳氣短不得臥等情況。治法,用桂苓甘五味甘草湯加附子等,溫陽去水,平沖降逆。(3)進入經脈則身體或四肢蠕動,心中悸動等。治法用苓桂術甘湯或真武湯加減用藥等。(4)如果泛益肌表關節,則出現四肢或全身水腫等。用苓桂術甘湯等加減用藥。2,如果有邪熱,或氣陷膀胱與腎,則會出現氣化太過或小便過多不利的情況。(1)如果熱化太過小便不利口渴等,可用豬苓湯或八正散或四逆散加減用藥。(2)如果熱化太過,口渴而小便利,可與導水液從大便而走,兼清熱養陰。(注:提壺揭蓋法)水到腎,也有個重吸收向上和排泄向下的兩方面,
18、或者說陰陽吧。水液我們知道,他的出路了,有大便,小便,口鼻腔呼吸,和全身皮毛的蒸發作用。廢水,最主要是從皮膚和小便排除。所以如果小便不利,那么就容易產生水腫。如果皮毛不開也容易水腫,皮毛屬肺,一般用發散法。小便不利,一般用利尿法。這兩方面可以互相影響。因為人體是一個密閉的。如果皮毛不開,有時會引起小便不利的情況,這是應為,皮毛不開,體內形成一個負壓把小便吸住,然后就下不來,此時了就需要用發汗法,開肺表氣,于是沒有這個壓力,于是小便就出來了。這在中醫來說,叫提壺揭蓋法。就象有時倒水,如果不把蓋揭開,里面形成負壓,就不容易把水倒出來,這也是一樣的道理。反過來,如果表皮不開,我們用發汗結果也不出汗,
19、而小便又不利了,這時就需要利小便,來打開這負壓,兩頭一開,水液就散開了。同樣,大便和皮毛也有這種關系,這屬于一個大法。但是,要注意,平常人 ,平常人不能亂這么用。因為平常人,上下皮毛都是通的,如果你又給他發汗,又給他利小便,那么就會出現他體陰液衰竭的情況,或者閉于中。肺合皮毛,腎合三焦膀胱腠理,心布于表,汗法,實際牽涉到心,腎,肺三藏。你想啊,就像一個兩頭開的柔軟的管道一樣,如果你同時兩頭抽里面的氣,那么中間就會憋下去。一樣的道理。同樣,發汗法和攻大便法通常也是不能同時用的,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提壺揭蓋雖然為大法,也不能亂用。通常,先解表,后和里。這也是原則問題。通常說的尿毒癥,其實也是腎膀
20、胱的滲透力差了。但是了,原因根源也在陰陽上求。上面講的與水液代謝關系密切的脾肺三焦和腎,各自的情況。下面講的是整體調理,就是整體把人體這個水液代謝給轉起來,有局部必有整體,有整體必有局部,這個是少不了的,知道整體在來看局部就要簡單的多。整體調理法。講到整體調理法,我覺得了,就要必然講到真武湯。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么。木金火水,一氣周流的四象。玄武就是專指水的,而真武湯以玄武北水命名,我們也知道,他肯定是治水的。北方主水,應于人體腎臟,腎臟了,又主一身之水液,所以一病水,則五臟六腑一身之水液都會受到影響。可水寒辱土脾胃腸,水寒凌心,水寒射肺皮膚四肢,水寒木郁。這樣,五臟都收到影響了。而
21、真武湯了,就是根據人體水液整體失調而設的。以真武命名是因為全身水液由北方玄武腎所統攝。所以,真武湯就是專門治水的,下面了,我們看下,真武湯。真武湯了,是仲景用于治少陰病,水液代謝失常的。原文一共只有兩條,一條出在太陽篇,一條出在少陰篇。為什么會出現在太陽篇了,那是因為體內腎陽虛,水液停留,然后誤用了汗法,傷了陽氣,激動體內水液,導致水液彌漫全身的情況,所以有一條列在了太陽篇。水液了,由腎所主,但是了他卻與各個臟器都有關。脾胃腸,肺心,三焦肝膽,還有腎膀胱都有關系。而這個真武湯病癥了,病情非常重,全身水液失常,人可能都快要死了。你看原文啊,心下悸(影響到心了),頭眩,身潤動(影響到肝了),振振欲
22、辟地,小便不利(本身腎病),下利嘔吐(影響到脾胃腸了),喘咳不得息(影響到肺了)等。這就是說啊,病人已經全身水腫,心律失常,身體抽動,頭腦思維那些都不正常,可能沒多久就要死了。于是了用到了真武湯。整體調理,把人體整個水液都運轉起來。然后人才有好的可能。所以,這個真武湯是個整體調理方,不早眼于局部,而是著眼于整體。知道整體,那么在來看局部就簡單多了。我們看下原文怎么說的:真武湯癥:傷害條文8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辟地者,真武湯主之。這條了,是講太陽病啊,用了發汗法,出汗之后,病還不解,這個人還發熱,并且了心驚動有些心律失常了,然后身體抽搐,就像要摔倒一
23、樣,還頭眩,于是用真武湯。為什么不好了,因為這不是單純的太陽病,病根在腎,陽氣虛,用陽氣虛,然后誤用了汗法,傷了陽氣又激動里面的水液,于是造成水液滔天的情況。這就用到了真武湯,整體調整,疏通全身水液。古時也有大禹治水的故事,說啊,古時洪水滔天,大禹的父親去治水,他用了堵法,于是洪水沒有得到治理。后來大禹又去治水,而是用了疏通法,三過家門而不入,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傳說,于是后來洪水被治理好了。316條: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茯苓芍藥,白術,生姜各三兩,附子一枚炮。(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
24、兩,干姜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干姜二兩, 若嘔者,加生姜5兩。真武湯非常有意思。 白術,生姜,白芍,茯苓,附子 五味藥 ,一般人用來治水。這條了,在少陰篇。就是講啊,腎陽虧虛,里面有水液停留,水液排不出去,而到處跑。你看啊,小便不利,如果影響脾胃腸就會大便下利或嘔吐,腹痛,如果影響肺就形成喘嗽不得臥,泛益肌表了就形成四肢沉重等,此時就用真武湯整體疏通調理。大家注意看,這里面了大有趣機。 如果結合內經里描述的整個水液代謝來看, 就有意思了。 黃帝內經曰:“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25、。”我們看啊,飲入于胃,游益精氣,上脾,脾氣散津,上輸于肺。就是啊,喝水,經過胃脾腸道的消化吸收,然后一部分脾散津氣于肺,然后在宣到全身,一部分了從腸道滲透到膀胱去。然后我們看真武湯,附子, 白術,生姜, 茯苓,白芍。其中了,茯苓白術生姜,就把精氣從脾散到肺了。白術可以健脾運化精氣,就是增加水的消化吸收能力。茯苓增加腸道使水液下滲膀胱的作用。生姜了,一是增加脾的散精氣能力, 一個是使肺的精氣宣發到全身去并且把便表的廢水從汗恐排出去。把精氣運到全身去,代謝在遠端要產生廢水吧,于是用白芍作用于三焦,收斂相火,然后三焦通調水道,把廢水收回來送到腎膀胱去。因為三焦主通調水道么,并且少陽膽隨三焦相火化氣
26、,從上走下,有助于三焦的通調水道的作用。簡單例子, 熬夜后早上起來會眼睛水腫。 就是熬夜引動少陽三焦相火,亢于上不下行而失于通調水道的功能。 則會眼睛這些有輕微水腫。 況且, 大家看柴胡劑時, 因為少陽不降,也有很多水結的條紋。這也是證據,內經證據還要多。所以用白芍有助于斂陰和營,把遠端水液回收回來,收相火,引膽經下行而可以調水道,引水液下行到腎和膀胱。在腎和膀胱了,水液在陽氣的蒸騰下,一是對水液進行重吸收,一是固攝小便并且在陽氣的推動下排除小便這雙向作用。于是加附子助陽氣的蒸騰重吸收和固攝排泄水液的作用。而茯苓了甘淡利水,在這里了又有利于水液在腎和膀胱的滲透力,增加小便過濾,排小便的作用。簡
27、單例子, 熬夜后早上起來會眼睛水腫。 就是熬夜引動少陽三焦相火,亢于上不下行而失于通調水道的功能。 則會眼睛這些有輕微水腫。 況且, 大家看柴胡劑時, 因為少陽不降,也有很多水結的條紋。 一個真武湯,就快把全身水液代謝給解決了。 其解決的還不僅是水。 人體氣與水與津血,都是成液體狀態。 都可以互換, 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說,用好了真武湯,那個將會不得了。 到真武湯的地步,已經是非常嚴重的病情了。 所以,真武湯是個整體調理方。 著眼于五臟的功能恢復,而不僅僅就是腎。我們在看加減法。1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干姜一兩。這個了,是腎陽虧虛,水液停留,上攻到肺,于是就喘咳,如果嚴重點就會連
28、躺都躺不下,呼吸氣短,等危重情況。所以了,主要矛盾跑到肺去了,肺主宣發肅降水液么,現在水停在這里了,比如會呼吸不暢,而發生喘咳,甚至全身水腫的情況。于是了加細辛干姜溫化水飲,加五味子收納腎氣。2.若小便利者,去茯苓。小便利為什么還去茯苓了。小便利了,是因為陽虛,氣化能力不足,膀胱和腸道的水液的下滲增加了。其主要原因是陽虛,水液不化,不能重吸收或消化不了,所以去茯苓。 3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干姜二兩。這里了,矛盾又在脾去了,影響到了脾。脾陽虛,水液消化不了,滲透力也差,于是造成水液走入腸道,于是去去白勺之陰寒。加上干姜二兩。白芍了,他是陰寒性的,可以降三焦相火和柔肝利膽,也有利尿作用。這里脾陽虛,所以去白芍。如果出現相火不降,而脾陽又不是很虛了,上熱而口干口苦,那么了還要大量用白芍。4,若嘔者,加生姜5兩。這里了,是水液影響到胃了,胃氣上逆,于是就出現了嘔吐,于是加生姜散胃里的水氣。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全身的一個水液做一個基本了解。但是了,我們人體,氣血津液,都是一體的,比如血少的汗少,汗多的血少。所以,如果靈活運用就不僅僅是水液代謝的問題了。血汗同源,氣又與血同源,陰陽互根,精又與血同源,對,陰陽又互根 濕聚又成水,水聚成飲,飲聚成痰 這樣括開來就寬了。我們看傷寒這么多方,大部分都是調理水液的,舉個例,用擴展真武湯的用法,一般來治水。但不僅僅陷于治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子隊列數據一致性-全面剖析
- 2024年臨沂市工業學校招聘教師筆試真題
- 2024年海南省農業學校招聘筆試真題
- 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 跨領域數據脫敏方法研究-全面剖析
- 海洋能源技術創新與應用-全面剖析
- 窗口期生態監測方法-全面剖析
- 醫療機構安全生產投入計劃
- 幼兒園教師職業發展計劃
- 網絡安全監測監控措施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二次調研考試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
- 廣西《疼痛綜合評估規范》(材料)
- 2025年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內蒙古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美容師考試與法律法規相關知識及試題答案
- 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方案
- 2025-2030中國藥用活性炭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1年中國竹鼠養殖及深加工行業投資研究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 超星爾雅學習通《國際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2025章節測試附答案
- 第13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對外交流 教案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新課標
- 固體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建議書案例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