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助聽器的試驗報告 (2)_第1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制作助聽器的試驗報告 篇一:電子系統設計實驗報告編號: 實驗報告 實驗課程名稱電子系統設計/單聲道助聽器 專業班級電信1202學生學號3120224531202246學生姓名陳曉琳高瑩 實驗指導教師顧智企 實驗課程名稱:電子系統設計part1 一、實驗項目名稱:單通道助聽器(分立元件) 二、實驗目的和要求: 1.學習單聲道助聽器(分立元件)電路的設計與調整方法2.掌握電子儀器和儀表的使用 三、實驗內容和原理: 1、系統組成框圖: 2、單元電路設計:1).聲音采集 這里的聲音采集是采用駐極體電容式咪頭。咪頭,是將聲 音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能量轉換器件,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個器件(電聲)。聲音信號經

2、過咪頭變成電信號,經過c1,c1作為耦合電容允許交流信號正常通過,而隔斷直流電流,使之對下一級放大電路工作點不會產生影響。2).一級放大 9014三極管是一種小電壓,小信號,小電流的npn型硅三極管。信號經過三極管一級放大,經過c2耦合電容允許交流信號正常通過,而隔斷上一級放大電路的直流電流,使之對下一級放大電路工作點不會產生影響。此為共射極放大電路,交流小信號通過耦合電容c1以電壓的形式加到三極管的be之間,以電流的形式通過be。電子(負電荷)的傳遞方向為eb。r2用來提供be接面適當的正向偏壓以及可使三極管進入線性工作區的電流。這個部分稱為輸入回路。r3用來提供bc接面適當的反向偏壓。電子

3、(負電荷)的傳遞方向為bc。集電極收集大量電子(負電荷),少數空穴(正電荷)漂移到基極與基極的空穴一起復合掉一部分e向c的電子(負電荷)。被復合掉的基區空穴由基極電源eb重新補給。由于e的電子濃度大于b,電位小于b,電源eb在補充空穴的同時帶來了從ebc的大量電子。三極管完成放大電流作用。放大了的信號電流通過rc在c極上產生壓降。這個壓降就是輸出端信號電壓,是交流,可以通過電容c2耦合出去。3).二級放大 此為共集電極放大電路,輸入信號與輸出信號同相,無電壓放大作用,電壓增益小于1且接近于1。4).信號輸出 喇叭將電信號轉換成聲音信號輸出 3、總電路圖及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它是一個由晶體三極

4、管構成的多級音頻放大器。9014(左)與外圍阻容元件組成了典型的阻容耦合放大電路,擔任前置音頻電壓放大;9014(右)、3ax31組成了兩級直接耦合式功率放大電路,其中:3ax31接成發射極輸出形式,它的輸出阻抗較低,以便與8低阻耳塞式耳機相匹配。 咪頭接收到聲波信號后,輸出相應的微弱電信號。該信號經電容器c1耦合到9014(左)的基極進行放大,放大后的信號由其集電極輸出,再經c2耦合到9014(右)進行第二級放大,最后信號由3ax31發射極輸出。 電路中,c4為旁路電容器,其主要作用是旁路掉輸出信號中形成噪音的各種諧波成份,以改善喇叭的音質。c3為濾波電容器,主要用來減小電池g的交流內阻(實

5、際上為整機音頻電流提供良好通路),可有效防止電池快報廢時電路產生的自激振蕩,并使喇叭發出的聲音更加清晰響亮。 4、調試過程及測試結果:(1)、檢查電路有否連接錯誤;(2)、用萬用表“通斷檔”測量電源正極-與正極連接的各點是否歐姆連接(即0歐姆);(3)、用萬用表“通斷檔”測量電源負極-與負極連接的各點是否歐姆連接(即0歐姆);(4)、用萬用表“*k檔”測量電源正、負極之間電阻應大于8k;(5)、連接電源3v,用手觸摸咪頭,聽喇叭有無聲音;(6)、如有聲音,進入輸入-輸出波形調節程序;如無聲音,則檢查電路;(7)、輸入-輸出波形調節:將信號發生器連接在咪頭兩端(注意探頭正、負極的連接),示波器連

6、接在q1集電極和地之間(注意探頭正、負極的連接),調節信號發生器輸出頻率1khz、vp-p=20mv正弦信號,觀察示波器波形和讀出vout,記錄波形和vout;然后,將示波器連接在q2集電極和地之間,記錄波形和vout;最后,將示波器連接在喇叭兩端記錄波形和vout;(8)、放大倍數調節:改變r2值(由原68k改為33k),用示波器測量q1集電極和地之間兩端波形和vout,測量q2集電極和地之間兩端波形和vout,改變r4值(由原100k改為51k,200k),用示波器測量q2集電極和地之間兩端波形和vout,記錄r 5、r7值和測得的運放1腳、14腳和喇叭兩端波形和vout,列表表示;(9)

7、、測量整機的靜態和動態電流,切斷電源連線,串聯接入萬用表,置“直流電流檔”,記錄電流值,并計算整機功秏w。 四、實驗主要儀器設備:電源、信號發生器、示波器、萬用表 五、操作方法與實驗步驟 先了解電路圖的各個部分電路,了解各元器件的作用,再清點和檢測元器件,再根據電路圖,在電路板上合理地安排各個元器件的位置,要求簡單好看,再對各元器件進行焊接,細心處理好每一個焊點,保證焊接質量,焊好后剪掉多余的引線,對焊好的電路板要進行檢查,檢查有沒有短路或者斷路,最后再根據實驗要求進行調試。篇二:耳聾助聽器設計報告設計報告 一、設計要求 二、設計的作用、目的 1、設計作用: 2、設計目的: 三、設計的具體實現

8、 1、系統概述 (1)現狀及發展趨勢:什么是耳聾助聽器 一切有助于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障礙,進而提高與他人會話交際能力的工具、設備、裝置和儀器等。耳聾助聽器有電力的和非電力的兩類,后者目前已被廢棄。前者又有電子管式和晶體管式兩種。晶體管式耳聾助聽器最為靈巧輕便,于1950年問世后已取代電子管式而被普遍采用。集成電路的的問世又迅速地取代了“晶體管耳聾助聽器”,集成電路ic于1964年問世,其體種小,低耗電,穩定性更高。近年來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耳聾助聽器也逐步向智能化、體內化發展:1982年“駐極體麥克風”的問世實現耳聾助聽器微型化,靈敏度及清晰度更是達到了新的水平;而1990年隨著“電腦編程耳

9、聾助聽器”的問世,耳聾助聽器增益初步智能化調整,又讓耳聾助聽器達到了另一新水平。1997年,“數字耳聾助聽器”的增益智能化調整,使用極為方便,性能達到了更高的水平。 今天我們所用的大部分耳聾助聽器都是“數字電腦編程”的,根據我們每個人聽力損失的程度不同來調整,對我們的助聽效果又提高了一個層次,讓我們聽得更多。耳聾助聽器發展的趨勢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耳聾助聽器發展有三個主題: 1、小型化。從19世紀末的桌面大小到20世紀末的重量不足一克,耳聾助聽器外型尺寸越來越小。盡管目前還未找到進一步大幅度減小耳聾助聽器外型尺寸的有效方法,但作為趨勢,耳聾助聽器肯定會越做越小,越做越美觀。微型耳聾助聽器不僅是

10、制造商的希望,更是廣大耳聾助聽器使用者的要求; 2、個性化。隨著相關聽力知識的普及,人們會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聽力,同時也會發現聽力損失完全相同的聽力障礙者極少,每個聽障者的聽力狀況都有其特殊的一面。因此,為每個聽障者個別定制耳聾助聽器以保證使用效果必然會成為發展趨勢。 3、智能化:要想進一步提高助聽質量(比如清晰度)就必須使耳聾助聽器具備記憶能力、重新編碼能力等“智能”,比如抗噪聲、聲源定向定位、音質定位等各類類耳蝸性能。這一切,需要計算機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的支持。智能化耳聾助聽器已經開始受到廣泛重視,但作為商品還遠遠沒有成熟,遠遠不能滿足廣大特殊用戶的需求(3)原理特性: 耳聾助聽器的工作原理

11、所有耳聾助聽器不外由傳聲器(話筒)、放大器和受話器(耳機)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傳聲器為聲電換能器,將外界聲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輸入放大器后使聲壓放大到1萬乃至幾萬倍,再經受話器輸出這個放大后的聲信號。耳聾助聽器還應包括電池能源以推動機器工作。由于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聽覺損傷機能差異也不同,因此裝置音量調節、音調調節、最大聲輸出調節、電話拾音等設備,以及o-m-t(關斷話筒電話)三檔開關都是不可缺少的。耳聾患者絕大多數是感音神經聾,其中相當多的人具有重振陽性現象。他們對小聲聽取感到困難,但稍響的聲音又難以忍受,響度感覺的動態范圍明顯縮小。由于電子學上采用agc或pc線路實現壓縮和限幅功能,以使這類聾

12、人較滿意地應用耳聾助聽器克服聽覺障礙。耳聾助聽器的性能及指標 一個合格的耳聾助聽器至少應考慮下述六項性能指標: 1、頻率范圍。低檔耳聾助聽器的頻率范圍至少在3003000hz,普通耳聾助聽器高頻應達到4000hz,高級耳聾助聽器的頻率范圍可在808000hz之間。 2、最大聲輸出或飽和聲壓級(sspl)。實際上代表了耳聾助聽器的最大功率輸出。使用耳聾助聽器時的最大聲輸出應低于患耳的不舒適閾,尤其對重振陽性的患耳,必須控制最大聲輸出以保護患耳。 3、最大聲增益。主要表示耳聾助聽器的放大能力,各國生產的耳聾助聽器增益多在3080db之間。一般說,耳聾程度輕的要選擇增益小的,程度重的應分別選用增益中

13、等的或大的耳聾助聽器。在具體使用中耳聾助聽器上都備有使聲增益在一定范圍內變動的音量調節開關。選配適合的耳聾助聽器可依一些公式預先計算,最簡易的方法是按照純音聽力圖,對500、1000、2000hz三個音頻的增益補償調節,以其閾值的一半或稍多為宜,多能獲得滿意效果。 4、頻率響應和音調調節。為滿足聾人聽力要求,耳聾助聽器應提供各種不同的頻率響應,頻率不同反應在聽覺上就是音調不同。為了使耳聾助聽器的頻響比較符合聾人的聽力損失特點,音調調節鈕上設置一些不同音調,通常l代表低音,n為正常,h為高音。 5、信號噪聲比(s/n)。耳聾助聽器耳機放大后的輸出往往是語言信號和惱人的噪聲同時存在,信號噪聲比值越

14、大,語言信息輸出的質量也越好。優質耳聾助聽器的信噪比可達40db左右,至少應保證30db以上。 6、諧波失真。為了能高地傳輸放大后的聲信號,耳聾助聽器的失真度應越小越好,按規定失真應小于10,而小于5的基本上可以保持語言的逼真性。 2、電路設計、仿真與分析(1)主要參數及計算:(2)元器件選擇:vt 1、vt2選用9014或3dg8型硅npn小功率、低噪聲三極管,要求電流放大系數100;vt3宜選用3ax31型等鍺pnp小功率三極管,要求穿透電流iceo盡可能小些,30即可。b選用cm-18w型(10mm×6.5mm)高靈敏度駐極體話筒,它的靈敏度劃分成五個擋,分別用色點表示:紅色為

15、-66db,小黃為-62db,大黃為-58db,蘭色為-54db,白色-52db。本制作中應選用白色點產品,以獲得較高的靈敏度。b也可用藍色點、高靈敏度的crz2-113f型駐極體話筒來直接代替。xs選用ckx2-3.5型(3.5mm口徑)耳塞式耳機常用的兩芯插孔,買來后要稍作改制方能使用。改制方法參見圖2所示,用鑷子夾住插孔的內簧片向下略加彎折,將內、外兩簧片由原來的常閉狀態改成常開狀態就可以了。改制好的插孔,要求插入耳機插頭后,內、外兩簧片能夠可靠接通,拔出插頭后又能夠可靠分開,以便兼作電源開關使用。耳機采用帶有csx2-3.5型(3.5mm)兩芯插頭的8低阻耳塞機。 r1r5均用rtx-

16、1/8w型碳膜電阻器。c1c3均用cd11-10v型電解電容器,c4用ct1型瓷介電容器。g用兩節5號干電池串聯而成,電壓3v。(3)仿真電路圖 (4)pcb電路板模擬圖(5)工作原理: 一、工作原理 耳聾助聽器的電路如圖所示,它實質上是一個由晶體三極管vt1vt3構成的多級音頻放大器。vt1與外圍阻容元件組成了典型的阻容耦合放大電路,擔任前置音頻電壓放大;vt 2、vt3組成了兩級直接耦合式功率放大電路,其中。vt3接成發射極輸出形式,它的輸出阻抗較低,以便與8低阻耳塞式耳機相匹配。 駐極體話筒b接收到聲波信號后,輸出相應的微弱電信號。該信號經電容器c1耦合到vt1的基極進行放大,放大后的信

17、號由其集電極輸出,再經c2耦合到vt2進行第二級放大,最后信號由vt3發射極輸出,并通過插孔xs送至耳塞機放音。 電路中,c4為旁路電容器,其主要作用是旁路掉輸出信號中形成噪音的各種諧波成份,以改善耳塞機的音質。c3為濾波電容器,主要用來減小電池g的交流內阻(實際上為整機音頻電流提供良好通路),可有效防止電池快報廢時電路產生的自激振蕩,并使耳塞機發出的聲音更加清晰響亮。 四、心得體會及建議心得體會: 1、通過這次課程設計,加強了我們動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我們通過這個方案包括設計了一套電路原理和pcb連接圖,和芯片上的選擇。這個方案總共使用了74ls248,cd4510各

18、兩個,74ls04,74ls08,74ls20,74ls74,ne555定時器各一個。 2、在設計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情況,就是心里想老著這樣的接法可以行得通,但實際接上電路,總是實現不了,因此耗費在這上面的時間用去很多。 3、我沉得做課程設計同時也是對課本知識的鞏固和加強,由于課本上的知識太多,平時課間的學習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運用各個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試內容有限,所以在這次課程設計過程中,我們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對于其在電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認識。 平時看課本時,有時問題老是弄不懂,做完課程設計,那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而且還可以記住很多東西。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時看課本,這次

19、看了,下次就忘了,通過動手實踐讓我們對各個元件映象深刻。認識來源于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和最終目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這個期末測試之后的課程設計對我們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4、在制作pcb時,發現細心耐心,恒心一定要有才能做好事情,首先是線的布局上既要美觀又要實用和走線簡單,兼顧到方方面面去考慮是很需要的,否則只是一紙空話。 5、在畫好原理圖后的做pcb版時,由于項目組成員對單面板的不熟悉,導致布線后元件出現在另一邊,增加了布線難度,也產生很多不曾注意的問題,今后要牢記這個教訓,使以后布線更加順利。 6、經過兩個星期的實習,過程曲折可謂一語難盡。在此期間我們也失落過,也曾一度熱情高漲

20、。從開始時滿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復雜心情,點點滴滴無不令我回味無長。 生活就是這樣,汗水預示著結果也見證著收獲。勞動是人類生存生活永恒不變的話題。通過實習,我才真正領略到“艱苦奮斗”這一詞的真正含義,我才意識到老一輩電子設計為我們的社會付出。我想說,設計確實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樂,在如今單一的理論學習中,很少有機會能有實踐的機會,但我們可以,而且設計也是一個團隊的任務,一起的工作可以讓我們有說有笑,相互幫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間歡樂在這里灑下,大學里一年的相處還趕不上這十來天的合作,我感覺我和同學們之間的距離更加近了;我想說,確實很累,但當我們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時,心中也不免產生興奮;正所謂

2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同樣可以為社會作出我們應該做的一切,這有什么不好。我們不斷的反問自己。也許有人不喜歡這類的工作,也許有人認為設計的工作有些枯燥,但我們認為無論干什么,只要人生活的有意義就可。社會需要我們,我們也可以為社會而工作。既然如此,那還有什么必要失落呢。于是我們決定沿著自己的路,執著的走下去。 同時我認為我們的工作是一個團隊的工作,團隊需要個人,個人也離不開團隊,必須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某個人的離群都可能導致導致整項工作的失敗。實習中只有一個人知道原理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讓每個人都知道,否則一個人的錯誤,就有可能導致整個工作失敗。團結協作是我們實習成功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保證。

22、而這次實習也正好鍛煉我們這一點,這也是非常寶貴的。對我們而言,知識上的收獲重要,精神上的豐收更加可喜。挫折是一份財富,經歷是一份擁有。這次實習必將成為我人生旅途上一個非常美好的回憶。篇三:西電電子創新實驗大報告 電子產品創作設計課程項目設計論文題目:助聽器設計院系:電子工程學院 班級:021251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助聽器制作摘要: 助聽器(hearingaid)是一個有助于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障礙,進而提高與他人會話交際能力的工具、設備、裝置和儀器等。廣義上講凡能有效地把聲音傳入耳朵的各種裝置都可以看作為助聽器,狹義上講助聽器就是一個電聲放大器,通過它將聲音放大使聾人聽到了原來聽不清楚,聽不到的

23、聲音,這種裝置就是助聽器。當前助聽器主要分為模擬助聽器與數字助聽器兩種。其中模擬助聽器是不管患者的聽力損失曲線形狀,對聲音進行統一的放大,而數字助聽器是根據患者的聽力損失曲線形狀進行精確的補償。由于數字助聽器對聽力的補償效果及患者的殘余聽力保護效果都要較模擬助聽器更好,所以當前國內市場主要銷售的產品以數字助聽器為主。助聽器從佩戴位置及外形的角度又可分為耳背式助聽器,耳內式助聽器,耳道式助聽器,完全耳道式助聽器,100%隱形助聽器等。發展史助聽器(hearingaid)是一種供聽障者使用的、補償聽力損失的小型擴音設備(全聾的患者無法通過助聽器聽到聲音),其發展歷史可以分為以下七個時代:手掌集音時

24、代、炭精時代、真空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微處理器和數字助聽器時代。人類最早、最實用的“助聽器”可能是聽障者自己的手掌。將手掌放在耳朵邊形成半圓形喇叭狀,可以很好地收集聲音,也可以阻擋了部分來自耳后的聲音,雖然這種方法的增益效果在中高頻僅為510db,而且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助聽器,但是這是最自然的助聽方法。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傾聽別人講話時用手掌來集音的情況。許多哺乳動物都有碩大的耳朵,所以它們的聽力比人要好得多。受到手掌集音的啟發,一些有心人先后發明了各種形狀的、簡單的機械裝置,如象嗽叭或螺號一樣的“耳喇叭”,木制的“聽板”、“聽管”,象帽子和瓶子一樣的“聽帽”、“聽瓶”,象扇子和動物翅膀

25、一樣的“耳扇翼”,以及很長的象聽診器一樣的“講話管”,等等。由于人們認為聽管越長集音效果越好,所以有的聽管竟長達幾十厘米,甚至一米多。聽別人講話時用手拿著聽管伸到別人的嘴邊,樣子滑稽可笑,但卻使聾人提高了聽力。同時,也提醒講話者盡量大聲講話。這種簡單的機械助聽裝置一直使用了幾百年,直到十九世紀,才逐漸被炭精電話式助聽器取代。1878年,美國科學家bell發明了第一臺炭精式助聽器。這種助聽器是由炭精傳聲器、耳機、電池、電線等部件組裝而成。 1890年,奧地利科學家ferdinantalt制備出了第一代電子管助聽器。 1904年,丹麥人hansdemant與美國人ressehutchison共同投

26、資批量生產助聽器。到二十世紀40年代,已經有氣導和骨導兩種類型的助聽器了。這個時期的助聽器在技術上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和提高,雖然能夠滿足一些聾人的需要,但是,還有許多缺點,如噪聲太大,體積笨重如17寸電視機,不易攜帶,等。1920年,熱離子真空管(熱陰極電子管)問世不久,就出現了真空管助聽器。隨著真空管技術的不斷發展,助聽器體積逐漸變小,實現了主機和電池的分離。1921年,英國生產了第一臺商業性電子管助聽器。由于電子管需要兩個電源供電(一是加熱電子管中的燈絲,使之發放電子;二是驅動電子通過電柵到達陽極),因此這種助聽器體積大而笨重,雖然增益和清晰度較好,但幾乎無法攜帶。隨著時間的推移,汞電池代替了鋅電池,使電池的體積顯著減小,電池與助聽器終于可以合為一體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出現了如印刷電路和陶瓷電容等新技術材料,使得一體式助聽器的體積顯著縮小,這樣,助聽器就可以隨身攜帶了。逐漸地,助聽器也采用了削峰(peakclipping,pc)和壓縮(automaticgaincontrol,agc)等技術。 1943年,開始研制集成式助聽器,將電源、傳聲器和放大器裝在一個小盒子內,為現代盒式助聽器的雛形。同年,丹麥建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