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校學生流動特點及其原因-基于《門戶開放報告》的分析_2_第1頁
美國高校學生流動特點及其原因-基于《門戶開放報告》的分析_2_第2頁
美國高校學生流動特點及其原因-基于《門戶開放報告》的分析_2_第3頁
美國高校學生流動特點及其原因-基于《門戶開放報告》的分析_2_第4頁
美國高校學生流動特點及其原因-基于《門戶開放報告》的分析_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美國高校學生流動特點及其原因基于門戶開放報告的分析    摘要:美國高等教育21世紀開始進入“全面國際化”階段,學生流動成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表征。美國高校學生流動以“流入”為主,主要來自中國、印度和韓國等亞洲國家,大多流向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和德克薩斯州,他們傾向于選擇能授予博士學位的院校,學習領域集中在經濟與管理、工程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及社會科學。美國出國學生中以大三、大四居多,時間絕大多數較短,主要流向英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部分開始考慮中國、日本。美國積極推動高校學生流動的原因在于維護世界領導地位,增加公立高校經費和推動高等教

2、育國際化。關鍵詞:美國高等教育,學生流動,合理歸因基金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留金發20153022號)新世紀以來,高等教育已然成為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各國競相發展的重點。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美國學生的旅居經驗,二戰后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逐步組織化、制度化。奈特(knight)認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是一個將跨國界/跨文化維度整合到高等教育的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的過程”。高等教育國際化視推動學者與學生為代表的人員流動為重要舉措,學生流動通常被理解為學生參與國家(地區)間的國際交流和移民流動等項目。1美國高等教育正步入“全面國際化階段”(com

3、prehensive internationalization)。2為實現全面國際化目標,美國政府與高校逐漸從單向接收國際生向雙向流動轉變,“9·11事件”后,美國政府提出“到2017年,100萬美國大學生赴外國交流學習的目標”,加快了高等教育國際化步伐。美國推行高等教育國際化戰略,核心目的在于維護其世界霸主地位,夯實世界領導基礎。1919年創辦的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作為獨立的非營利性機構,已發展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經驗最豐富的國際教育和培訓機構。她以提升和推動教育國際化為核心使命,致力于通過開展研究推

4、動全球高等教育對話和促進世界學術發展;以“向全世界開放”(opening minds to the world)為核心理念,堅持綜合、全球意識、合作、專業、卓越和服務原則。門戶開放報告(open doors)隸屬于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且受美國文化與教育部資助,涉及國外師生學習、交流、教學和美國學生在國外學習的綜合信息。3本文以門戶開放報告學生流動的數據為依據,對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中的學生流動狀況進行剖析。一、美國高校學生流動現狀及特點1.國外高校學生“流入”美國概況(1)美國高校國際生總量及其變化。二戰后,盡管高等教育國際化理念尚未問世,但非正式的、小規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初見端倪。有學者將美國高

5、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歷程劃分為興奮期、烏云期和協同防衛期三個階段。4圖1顯示,1953/1954年美國高校國際生數量為34000人,1983/1984年上升到339000人,2013/2014年該數量高達886000人,國際生數量60年增長了近25倍。美國憑借其先進的科學、技術及高等教育制度躍居全球領導地位,其他國家紛紛趨之若鶩、派遣大量留學生赴美國學習先進的理念與技術。圖1 1953/19542013/2014美國高校國際生數量變化情況資料來源:根據門戶開放報告數據整理。新世紀以來,美國高校國際生數量呈穩中有升發展態勢,近幾年,美國高校國際生呈加速增長趨勢。表1顯示,2002/2003年美國高校

6、國際生規模為586323人,2014/2015年增加到974926人,招收國際生數量十年間增幅超過66%。表1 20022015年美國高校國際生總數及其變化年份國際生總數(人)變化(%)美國高校學生總數(人)國際生所占比例(%)2002/20035863230.6166120003.52003/2004572509-2.4169110003.42004/2005565039-1.3172720003.32005/2006564766-0.05174870003.22006/20075829843.2176720003.32007/20086238057.0179580003.52008/200

7、96716167.7182640003.72009/20106909232.9204280003.42010/20117232774.7205500003.52011/20127644955.7206250003.72012/20138196447.2212530003.92013/20148860528.1212160004.22014/201597492610.0203000004.8注:“美國高校學生總數”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數據整理,其他數據根據門戶開放報告數據整理。(2)美國高校國際生類型分布。美國高校國際生可分四種類型:本科生、研究生、實習(培訓)生和非學歷教育學生。圖2顯示,

8、2015年在美國高校學習的國際生中,本科生為最大群體,占全部國際生的40.7%;研究生次之,占全部國際生的37.1%;以實習、培訓方式來美學習的學生,占全部國際生的10.0%;此外,還有12.2%的非學歷教育學生。圖2 2015年美國高校國際生學歷分布資料來源:根據美國門戶開放報告數據整理。表2 20022015美國高校國際生學歷結構分布年份本科生變化(%)研究生變化(%)非學歷學生變化(%)實習、培訓生變化(%)2002/2003260103-0.42678761.230551-11.22779322.22003/2004248200-4.62743102.420659-32.4293405

9、.62004/2005239212-3.6264410-3.62841837.63299912.52005/2006236342-1.2259717-1.8306117.73809615.42006/20072380500.72642881.83898627.4416609.42007/20082433602.22768424.84683720.15676636.32008/200926987410.92833292.35181210.66660117.32009/20102744311.72938853.7548035.8678041.82010/20112914396.22965740.9

10、592338.17603112.12011/20123093426.13004301.36956617.48515712.02012/20133399939.93112043.6735285.79491911.52013/20143707249.03298546.0794778.110599711.72014/20153988247.63622289.89358717.812028713.5資料來源:根據美國門戶開放報告數據整理。表2顯示,20022015年不同類型國際生數量發展速度并不均衡。其中,本科生規模在前4年連續下降,2006年后開始穩中有升,2008/2009年漲幅達最高值(10.9

11、%)。研究生層次國際生發展速度相對穩定,變化幅度基本保持在6.0%左右。非學歷教育國際生發展較不穩定,2003/2004年較于前一年下降32.4%,而2006/2007年比前一年增長27.4%,這與非學歷教育學生的身份相對自由不無關系。實習、培訓生近十余年一直保持較快發展速度,最快時增長36.3%,一定程度反映出目前國際高等教育中實習、培訓的市場前景喜人。(3)美國高校國際生國籍情況。向美國派遣留學生的國家(地區)中,以中國、印度、韓國等為代表的亞洲無疑是最為活躍的地區,這些國家近半個世紀來一直以美國為效仿對象,派遣大量人員赴美學習、交流。表3顯示,美國高校國際生所屬國別中,規模位居前4的均屬

12、亞洲,分別是中國、印度、韓國和沙特阿拉伯。其中,中國在美國高校學習的學生規模最為龐大,2013/2014年有274439人,2014/2015年多達304040人。其次是印度,2013/2014年印度派往美國的學生為102673人,2014/2015年增至132888人,占美國高校國際生的13.6%,漲幅高達29.4%,為所有赴美留學增長最快的國家。當然,盡管從人數看,派往美國學習的學生以亞洲國家居多,但就美國國際生總體分布而言,學生所屬國家(地區)仍呈多元局面。表3 2015年美國國際生數量前20名國家(地區)及學生數量排名國家2013/20142014/2015所占比重(%)變化(%)1中

13、國27443930404031.210.82印度10267313288813.629.43韓國68047637106.5-6.44沙特阿拉伯53919599456.111.25加拿大28304272402.8-3.86巴478.27中國臺灣21266209932.2-1.38日本19334190642.0-1.49越南16579187221.912.910墨西715.411伊朗10194113381211.212英國10191107431.15.413土耳其10821107241.1-0.914德國10160101931.00.315尼日利亞

14、792194941.019.916科威特728890340.924.017法國830287430.95.318印度尼西亞792081880.83.419尼泊爾815581580.80.020中國香港810480120.8-1.1總數886052974926100.0010.0資料來源:根據美國門戶開放報告數據整理。(4)美國高校國際生學習領域分布。美國高校國際生不僅來自世界各國家(地區),赴美學習的領域也呈多元化趨勢。圖3顯示,2014/2015年美國高校國際生所選學習領域涉及經濟與管理、工程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其中,選擇經濟與管理、工程學兩個專業的學生比例最高,均占全部

15、國際生的20.2%;其次是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占全部國際生的11.6%;選擇社會科學、物理與生命科學、藝術與應用藝術、強化英語的國際生分別占7.8%、7.6%、5.8%、5.0%;選擇法律與農業的相對較少,僅占1.4%和1.3%。圖3 2014/2015美國高校國際生學習領域分布圖資料來源:根據美國門戶開放報告數據整理。(5)美國招收國際生的院校分布。如表4所示,美國各高校中,國際生數量規模最大的是紐約大學,2014/2015年招收國際生數量多達13178人。其他招收國際生規模超過萬人的高校依次為南加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東北大學、普渡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其國際生人數分別為12334、11510、11330、11223、10559、10230、10209。此外,密歇根州立大學和華盛頓大學國際生數量均在8000人以上。從地區看,美國招收國際生數量最多的州依次為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和德克薩斯州,2014/2015年三個州招收國際生的人數分別為135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