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己所能支配的資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慮的不是社會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對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會或者毋寧說必然會引導他選定最有利于社會的用途。”(引自國富論,郭大力、王亞南譯,商務印書館出版,下卷25頁);“由于每個個人都努力把他的資本盡可能用來支持國內產業,都努力管理國內產業,使其生產物的價值能達到最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會的年收入盡量增大起來。確實,他通常既不打算促進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進哪種利益。由于寧愿投資支持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1頁/共105頁 國內產業而不支持國外產業,他只是盤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產業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產物的價值
2、能達到最大程度,他所盤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這場合,像在其它許多場合一樣,他受著一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并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并不因為事非出于本意,就對社會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那些假裝為公眾幸福而經營貿易的人做了多少好事。 事實上,這種裝模作樣的神態在商人中間并不普遍, 用不著多費唇舌去勸阻他們。”(前引書,第27頁)。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2頁/共105頁 亞當斯密的經濟思想:人是理性的,是專為自己打算的,是受自我利益驅使的。如果任憑每個人都追求其自我利益,他同時也促進了社會利益。政府
3、不應當干預個人追求自我利益的過程,而應當遵循一種自由放任(Laissez-faire)政策。 亞當斯密竭力反對政府干預經濟的政策的本意,就是主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認為市場機制會像一只看不見的手,調節著整個社會需求,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要求。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3頁/共105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無形的手的說法似乎不太靈驗。因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使人們認識到社會這個系統并不總是運行得像想象的那么正常。這時有一只“有形的手”似乎常常在起作用即政府之手。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4頁/共105頁 在國民經濟的不同經濟部門之間存在著交流關系。這種交流可以看作是一種經濟輸送系統,
4、對這一系統的研究稱為投入產出分析。 哈佛大學的華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W. Leortief, 獲197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是投入產出分析之父,他在這一領域中的權威著作美國經濟結構,19191929出版于1941年,在該著作中詳細說明了投入產出分析的具體內容和應用方法。這部著作具有極大的時代意義,1941年以后,投入產出分析法被廣泛的應用。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5頁/共105頁投入產出模型 投入產出分析是通過投入產出模型實現的。投入產出模型是由投入產出表和一系列的線性代數方程組所構成的經濟系統數學模型,是應用最多的經濟模型。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6頁/共105頁投入產出分
5、析在我國的應用 我國自1974年編制投入產出表以來,在經濟工作中積極開展投入產出法的研究和應用工作,目前,各省市和部門,甚至大型企業都編制投入產出表。應用投入產出模型可以從數量方面考查國民經濟或企業內各部門之間生產與分配的數量依存關系,并可進行經濟分析和計劃綜合平衡工作,它是政府指導經濟發展的有利工具。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7頁/共105頁投入產出分析應用的拓展 自二十世紀70年代始,投入產出法擴大應用于包括核算環境污染、收入分配、財富與資金流量、國際貿易預測等新領域。列昂惕夫宣稱投入產出法是“把200英寸的望遠鏡交給經濟學科學,今天這門科學需要它的研究成果。”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
6、研室第8頁/共105頁第一節 投入產出分析與投入產出表 一、投入產出分析 投入產出分析,又稱投入產出法、投入產出技術、“部門聯系平衡”法,或稱“產業聯系(產業連關)”分析,是由美國 經 濟 學 家 瓦 列 昂 捷 夫 (Wa ssily W. Leontief)在本世紀30年代最早提出來的。它是通過編制投入產出表,建立起經濟系統各部分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系,從數量方面來研究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生產與分配的關系,反映和分析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產業間)的比例關系及綜合平衡的數學模型。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9頁/共105頁二、投入產出表 投入產出表是投入產出分析的核心。它是反映部門之間所有投入、產出關
7、系的數表(即矩陣表),這樣一張表的特定結構、經濟內容和運算形式的總體稱為投入產出(綜合平衡)模型。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10頁/共105頁1、投入產出表的類別 投入產出表根據其所囊括的空間范圍、包含的內容、所采用的計量單位、表的用途和時間因素等可以劃分為各種不同類型的表式。 (1)根據所囊括的空間范圍分:可以分為世界、全國、地區、部門、企業、地區間和國際間的投入產出表。 (2)根據所包含的不同內容分:可以分為產品投入產出表、產品和勞務投入產出表、勞動投入產出表、固定資產投入產出表、能源投入產出表、環境污染投入產出表、教育投入產出表等一些特殊用途的投入產出表。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1
8、1頁/共105頁 (3)根據所采用的不同計量單位分:可分為實物型和價值型投入產出表。在投入產出表中,前者是按實物單位(如噸、擔、米等)計量的,而后者則是按貨幣單位(如元)計量的。 (4)根據表的不同用途分:可以分為報告期和計劃期投入產出表。 (5)根據表內是否包括時間變化因素分:可以分為靜態表和動態表。靜態表(模型)主要分析、研究某一個時期的再生產過程;動態表(模型)則分析、研究若干時期的再生產過程,并研究各個時期再生產過程的相互聯系。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12頁/共105頁2、投入產出表的結構 用貨幣形式表現的產品投入產出表,與我國現行統計指標接近,應用最廣。因此,我們重點剖析價值型產
9、品投入產出表(以后簡稱為價值型投入產出表),通過它了解投入產出表的結構和基本原理。價值型產品投入產出表簡化的表式如表2-1所示。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13頁/共105頁表2-1 價值型產品投入產出表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 產產 出出 投投 入入中中 間間 使使 用用最終使用最終使用(產品產品)總總總總產產產產出值出值 部部 部部 部部 門門 門門 門門 1 2 n小小計計消消費費積積累累小小計計物物質質消消耗耗部門部門1部門部門2部門部門n X11 X12 X1nX21 X22 X2n Xn1 Xn2 Xnn U1U2UnW1W2WnZ1Z2ZnY1Y2YnX1X2Xn小小 計計
10、C1 C2 CnCWZYX活活勞勞動動消消耗耗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社會純收入社會純收入 V1 V2 Vn M1 M2 MnVM小小 計計 N1 N2 NnN總投入總投入(總產值總產值) X1 X2 Xn X第14頁/共105頁 價值型產品投入產出表是用貨幣形式從總體上反映國民經濟各生產部門的產品,在生產和分配使用間數量依存關系的有效工具。 投入產出表中的投入是指產品生產(物質生產)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電力、輔助材料、機器、設備、耐用工具、固定資產折舊和勞動力(即勞動對象、勞動手段和勞動力); 產出是指產品生產的總量及其分配使用的方向和數量,如用于生產消費(中間使用)、生活消費、積累(最終使用)。
11、 表的主欄包括物質消耗和活勞動消耗(新創造價值)兩大部分,反映各部門產品生產的價值構成; 表的賓欄包括中間使用和最終使用兩大部分,反映各部門產品分配和使用的方向。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15頁/共105頁表中四個象限的內涵 表中橫豎粗黑線將整個投入產出表劃分為四個組成部分,按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次序,分別稱為第、和象限。 第象限是由n個物質生產部門縱橫交叉組成的。橫行縱列是由同名稱同順序的物質生產部門組成。這部分是投入產出表的基本部分,主要是反映國民經濟各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生產與分配的關系。亦即各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投入與產出聯系。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16頁/共105頁 這種聯
12、系主要是由國民經濟的生產技術結構決定的。但是,由于這種聯系,也與部門的劃分及各部門產品的價格變動有關,因此,更確切地講,第象限是反映了各部門間在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耗上的技術經濟聯系。這種主要取決于生產技術條件的部門聯系,為分析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和運用數學工具進行平衡計算提供了依據。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17頁/共105頁 第象限主要是反映國民經濟各物質生產部門的總產品中,可供社會最終消費或使用的產品。從物質內容上看它主要包括: (1)直接用來滿足人民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的消費品; (2)基本建設投資用品,其中包括補償退役的勞動工具和勞動手段,以及保證未來擴大再生產所需的投資用品; (3)勞動對
13、象的儲備和后備用品; (4)用在出口方面的產品。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18頁/共105頁 從以上內容看,第象限可以從主要方面體現積累與消費的比例和構成,體現國民收入的實物構成。與第象限不同,第象限所反映的各因素之間的聯系,主要取決于社會經濟因素。所以,在模型分析計算中,常常把最終產品當作外生變量來處理。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19頁/共105頁 第象限主要是反映國民經濟各物質生產部門凈產出價值,即新創造價值。反映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以及必要勞動與剩余勞動(為社會勞動)的比例。 第象限從性質上講主要反映國民收入再分配過程。如非生產領域職工工資、非生產性企業和事業單位的收入等等,但并不能反
14、映再分配的全貌。由于這個象限在經濟內容上比前幾個象限更加復雜,到目前為止,人們對它的研究和利用還很少。所以,在編制投入產出表時省略了這一部分。如果要通過投入產出表反映國民收入再分配的全過程,則要從方法論的角度,研究整個投入產出表的項目設置等問題。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20頁/共105頁 總的說來,、象限表明了各物質生產部門所生產的產品的分配去向。、象限表明了各物質生產部門的消耗構成、物化勞動的轉移及新創造的價值。 投入產出表實際上就是一張平衡表,表中每行總計與每列總計相等,表明各部門總投入與總產出相等,因此人們又稱它為部門聯系平衡表。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21頁/共105頁3、投
15、入產出表中的數據假設 投入產出表的形成基于以下三個假定: 第一,各種商品與各物質生產部門是一對一的對應關系。也就是說,一種產品(商品)僅僅由一個產業提供,產品與產業活動不存在一對多的對應關系(無替代技術的規定),也不存在多對一的對應關系(不存在結合生產)。這一假定,規定了編制投入產出表時部門分類方法與處理數據的方法,在實際編表時,要考慮如何滿足這一理論上的要求。 第二,各部門使用的投入量,與該部門的生產水平成正比。即生產水平如果增加兩倍,所使用的原材料的投入量也增加兩倍(比例性)。換言之,各原材料的投入原單位是一定的。因此,不存在規模經濟性,生產水平與投入量的關系是規模不變的關系。 工商管理學
16、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22頁/共105頁 第三,各部門分別進行生產活動的效果之和,與這些部門同時進行生產活動的總效果相等。這意味著,各生產活動之間不存在相互干涉,以經濟學專門術語來說,即不存在外部經濟性以及外部不經濟性。把它稱之為在經濟行為間存在著可加性,由于這一可加性,部門的綜合是可能的。 以上述三個假定為基本前提,投入產出分析模型便可建立起來了。其中,第二和第三,規定了模型要滿足的線性假定,所以,分析模型被稱為線性模型。投入產出理論被稱為線性理論的一種。這一線性假定,富于操作性,給實際計算上帶來了很多方便。由于這一高度的實用性,投入產出分析在現實的經濟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
17、研室第23頁/共105頁 但實際上,這些假定并非都能得到滿足。對第一個假定來說,在生產城市煤氣時,作為原料,既可以用煤炭,也可以用石油。而且,使用煤炭生產煤氣時,同時作為副產品又生產了焦炭。對第二個假定來說,石油、鋼鐵產業等正由于有規模的經濟性才取得了今天這樣的發展。對第三個假定:在經濟活動中,實際存在著諸如產業公害等外部不經濟性,這已成為令人關注的重要社會問題。 從經濟學中生產函數的角度分析:第一和第二有關技術固定的假定,是完全忽略掉了技術的可替代性,一種行得通的解釋是,理論上雖然存在著可替代性,但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各個產業在某一個時期的某一項生產中,只是采用一種必要而有效的生產技術。工商
18、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24頁/共105頁第二節 投入產出模型的平衡方程(基本方程)一、產品分配平衡方程(組)(行模型) 表2-1中的、象限,表明了各物質生產部門所生產的產品按用途(按使用價值)的分配,即把它們的產品用以供給縱列諸物質生產部門當作生產的投入(生產性消耗)和當作最終產品的使用情況(各部門生產和分配使用間的平衡關系)。亦即:中間使用+最終使用=總產出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25頁/共105頁 用表21中的符號反映上述平衡等式,得到:n1jiiijXYX), 2 , 1(ni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 這一方程稱為投入產出綜合模型的產品分配方程組,它表達了社會產品在社會再生產中的
19、實物運動。第26頁/共105頁二、產值構成平衡方程(組)(列模型) 表2-1中的、象限表明了縱列各物質生產部門對橫行諸種產品和勞動的投入,即投入到相應的物質生產部門中去的勞動對象、勞動手段和活勞動,也就是縱列各部門生產性消耗的構成情況。 從價值角度看,一是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C),其物質內容是生產中所消耗的原料、材料、燃料、運輸、電力、設備磨損等等;二是勞動者的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V),其物質內容是活勞動消耗;三是勞動者為社會的勞動新創造的價值(M),即純收入(包括稅金和利潤),也是活勞動消耗。亦即:物質消耗+活勞動消耗=總投入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27頁/共105頁 用表21中的符
20、號反映上述平衡等式,得到: 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加上新創造的價值,恰好等于總產品產值。這一方程稱為投入產出綜合模型的產值構成方程組(或消耗平衡方程組或生產方程組或費用平衡方程),它表達了社會產品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價值形成和價值增殖過程。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n1ijjijXNX)n, 2 , 1j (第28頁/共105頁 在不考慮進出口的情況下,用表2-1中存在如下平衡關系: 橫行各部門的總產出量與對應同名稱的縱列部門的總投入量相等。三、行模型與列模型的關系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n1jiji00YXn1ijij00NX) n, 2 , 1ji (0000ji 即當時,第29頁/共105
21、頁 從整個國民經濟看,各部門生產的總投入與分配使用的總產出應該相等,即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 n1in1jn1iiijn1in1jjn1jijYXNXn1in1jjiNY 上式表明,在不考慮進出口因素的情況下,整個國民經濟最初投入(包括折舊與新創造價值)的總量和最終使用量的平衡情況。 由此可知, 第30頁/共105頁結論 從本質上說,所謂投入產出模型,基本上就是上述兩個方面的線性代數平衡等式的方程體系。它反映了:總產品=中間產品+最終產品 (從左到右) 總產值=物質消耗+凈 產 值 (從上到下)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31頁/共105頁四、有關投入產出表的說明 1、投入產出法的起源
22、與發展 如前述,投入產出法是由俄國數學家、美籍經濟學家華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W. Leortief),以蘇聯的國民經濟平衡表為基礎于1925年提出的。受法國數理經濟學派里昂瓦爾拉斯(L. Walras)的全部均衡論的影響,從而使投入產出表更加完善。1931年,列昂惕夫利用美國國情普查資源編制了19191929年的投入產出表。1941年又闡明了投入產出分析的內容。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使用。1953年列昂惕夫與其他經濟學家合作,出版了美國經濟結構研究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32頁/共105頁 一書,闡述了投入產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發展。由于他從事于投入產出分析,而于19
23、73年獲第五屆諾貝爾經濟學獎。 投入產出分析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深度方面的發展,如外生變量的內生化,靜態模型向動態模型的發展,投入產出模型與線性規劃模型的結合,消耗系數變動的預測,等等;二是在廣度方面即應用范圍的擴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世紀50年代以來,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區域產業構成分析、區域之間的相互聯系分析、國際貿易、人口、教育、資源利用及環境保護研究等各個方面。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33頁/共105頁2、經濟部門的劃分 投入產出分析,首先碰到的就是部門分類的標準問題。部門劃分的正確與否和詳細程度,會直接影響到模型的分析能力和應用效果。 從投入產出理論上看,首選,按照是否直接創造物質
24、產品或是增加物質產品的價值為標準,把全部國民經濟部門劃分為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兩大類。工業、農業、服務于生產的郵電業、貨物運輸業、銀行和保險業等屬于物質生產領域的物質生產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34頁/共105頁 部門;生活服務機關、教育、衛生、旅客運輸、服務于居民和非生產性部門的郵電業等,則屬于非物質生產領域的非物質生產部門。大家知道,只有物質生產部門的生產性勞動才創造產品,也只有在各物質生產部門之間才存在生產技術性聯系這是投入產出模型的基礎。只有嚴格區分了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界限,才能科學地制訂模型,并使該模型能正確地反映社會再生產過程和比例關系。僅如此還不夠,為全面
25、反映社會再生產過程和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和比例,還要把國民經濟各部門劃分成更小的單位。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35頁/共105頁 這里所說的“部門”,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由企業歸口行業而組成的經濟部門,而是指“產品類”或同類性質的“產品類”。前者著重于行政隸屬關系的“企業部門”,它是為了便于行政管理上的需要。后者是側重于產品的性質的“產品部門”,即由性質完全相同的“產品類”組成的部門。它是為了滿足平衡分析上的需要。部門的結構或部門的比例,是指“產品部門”之間的結構和比例,而不應是“企業部門”之間的結構和比例。因為不同的企業部門,可能存在著產品性質相同的企業(工廠),所以由企業歸口行業來組成部門,
26、必然會掩蓋部門之間的真實比例。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36頁/共105頁 編制以價值表現的投入產出表,要求用“產品類”來劃分部門。這就產生了編制投入產出表與現行管理體制之間的矛盾,由“企業部門”過渡到“產品部門”就得進行必要的抽樣調查或典型估算。 其次,要解決根據什么標準劃分“產品類”的問題。“產品部門”要求按產品的經濟用途(從使用價值角度考察)和產品的生產消耗構成及工藝技術條件上的同類性(從價值形成角度考察)來劃分經濟部門。但按用途和構成來分類產品,產品的(部門的)種類必然很多,這不但給資料的搜集工作帶來很大困難,而且在許多情況下對經濟平衡和計劃管理來說也是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3
27、7頁/共105頁 不必要的。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計劃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搜集資料及加工計算的可能,來適當地確定部門的分類程度。一般說來,部門的分類越是詳細(模型的規模大),則模型的效能越高。詳細分類部門可多達二三百個,比較簡單的分類不超過3040個,以價值表現的投入產出表,部門數目在50200個左右為宜。 一般來說,部門的劃分應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1)規模適當。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38頁/共105頁 編表規模的確立則應考慮以下四個主要因素: 政府部門的需要; 以往同類投入產出表的規模和編制經驗; 當前國民經濟標準分類狀況; 綜合部門和基層調查單位的管理工作水平和統計工作水平。)。如
28、主要用于分析產業結構和長期預測,不妨粗一些;主要用于政策分析和短期計劃,則要求細一些。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39頁/共105頁 (2)內容全面。即投入產出表盡可能包括所有各個部門的經濟活動。它既包括物質生產領域,又包括非物質生產領域;既包括國內聯系,又包括國際交往。 (3)突出重點。即在同等編表規模和分析范圍的條件下,部門的劃分突出重點。宜根據編表的目的,把重點研究的部門劃得細一些,一般部門劃得粗一些。如在編制部門投入產出表時,本部門的劃分可以細到所要求的程度,而其它部門則可以粗一些,以便能深入研究本部門內部各行業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系,又能粗略地研究本部門與其它部門之間的關系。 工商管理學
29、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40頁/共105頁3、各部門間的技術經濟聯系 (1)雙向聯系和單向聯系 一般地說,在第一部類即生產資料生產部類內部許多部門之間的關系是雙向聯系,即相互消耗、相互提供產品的聯系。如煤電。另一種是單向聯系,即先行部門為后續部門提供生產資料,但后續部門不再返回。如棉花布服裝,最后進入消費領域,不再返回其它部門生產過程中去。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41頁/共105頁 (2)順聯系和逆聯系:從整個國民經濟考察,所有部門間的聯系往往構成一個蛛網式或連鎖式的封閉聯系。從原料的生產開始順次經過各個加工階段,最后生產出成品;如從礦石開采、農業原料生產開始,順次經過冶煉、初步加工,然后生產出
30、各種設備、工具和成品,這叫做順聯系。但是,往往后續部門又返回去成為先行部門生產的前提條件。如煤炭電力機械制造(采煤設備)煤炭開采,這就叫逆聯系。順聯系與逆聯系構成一個連鎖式的封閉聯系。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42頁/共105頁 (3)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之間既存在直接聯系也存在間接聯系。直接聯系就是部門間直接發生產品的消耗關系。如煤電;間接聯系就是通過一系列中間環節(其它部門)而發生的部門間的間接消耗聯系。如煤采煤設備電。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43頁/共105頁4、投入產出法的特點 (1)它從國民經濟是個有機整體的觀點出發,綜合研究各個具體部門間的技術經濟聯系,既
31、有綜合指標(如社會總產品、中間產品、國民收入、積累基金、消費基金等),又有按產品部門(或大類產品分組)的分解指標,二者有機結合,形成一張投入產出表。 (2)投入產出表用棋盤式表式把各部門的投入與產出關系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它能從生產消耗和分配使用兩個方面來反映產品在部門間的運動過程同時,也反映了產品的價值形成過程和使用價值的運動過程。反映了生產和(生產)消費的同一性,提供了所有部門間相互消耗和相互提供產品的內在聯系。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44頁/共105頁 (3)投入產出表通過各種系數(物質消耗系數、完全消耗系數、勞動消耗系數、生產基金占用系數、生產性積累占用系數等),一方面反映了在
32、一定技術水平和生產組織條件下國民經濟各部門間的技術經濟聯系;另一方面用以測定和體現社會總產品和中間產品、社會總產品和最終產品之間的數量聯系。既反映部門間的直接聯系,又反映部門間的全部間接聯系。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45頁/共105頁 (4)投入產出表本身是一個經濟矩陣,就是一個部門聯系平衡模型,可運用現代數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機進行運算,同時可與數學規劃和其它數量經濟方法相結合,發展成為經濟預測、政策模擬和計劃擇優的經濟數學模型。因此,與現代數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技術的結合,可說是投入產出法的重要特點之一。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46頁/共105頁5、進口與出口的處理 一般的處理方法是將出
33、口列入第象限作為一個列向量,但是對進口的處理具體處理方法不盡相同。因為進口產品與離開生產過程作為最終產品的出口產品不同,它會有一部分用于生產消耗(即進口分為競爭進口和非競爭進口)。因此,它在表內的處理不像“出口”那么簡單,通常可采用四種方法進行處理: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47頁/共105頁 (1)差額法。在進出口比例很小,且對國內生產影響不大,僅將進出口作為“調節余缺”的“平衡項”時采用此法,即將進出口差額(出口進口或出口、進口分別單列)作為一列置于第象限;進口單獨一列時,其數值為負。 (2)向量法。當進口產品在生產消耗中數量不大時采用此法(即非競爭進口時),即將進口總起來列作一行置于
34、第象限中。 (3)矩陣法。當進口產品的品種和數量均較多時采用此法,即在第象限的流量表中將國內生產和進口分列(進口按行業在第象限列作多行)。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48頁/共105頁 (4)混合法。主要的進口品以非競爭進口方式處理,其余的進口品則以競爭進口方式處理。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消除了部門內各項競爭進口系數的不同,避免了部門內競爭進口方式的由于進口品消費率的不同造成的分析誤差。這是既簡便又實用。具體表格形式如下: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49頁/共105頁混合法處理進口的具體表格形式 產出產出 投入投入農業農業 工業工業 消費消費 投資投資 出口出口進進口口 生產生產總額總額農農 業
35、業81680020-24100工工 業業19100307010-29200非競爭進口非競爭進口34000-7附加價值附加價值7080生產總額生產總額100200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50頁/共105頁第三節 直接消耗系數和完全消耗系數一、直接消耗系數的概念及求法 直接消耗系數,又稱投入系數,是指某一個部門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單位總產出直接消耗各部門的貨物或服務的數量(直接消耗系數的經濟意義是生產單位產品j所消耗的產品i的數量)。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51頁/共105頁 直接消耗系數的計算方法是用各部門的總產量去除各該部門所消耗的其它部門的產品數量。也可以說是用各物質生產部門的總產品價
36、值去除它所消耗的生產要素分量即投入要素分量。若用aij表示生產單位第j種產品所消耗的產品i的數量,則由表21有: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jijijXXan, 2 , 1j , i第52頁/共105頁全部直接消耗系數組成的矩陣 稱為直接消耗系數矩陣。 從上式可以看出,直接消耗系數也是一種產品對另外一種產品的直接消耗定額,或稱單耗。它是以各物質生產部門間的生產技術聯系為基礎的。例如,煉一噸鋼所消耗的煤炭、所耗用的電力等,都是由生產技術條件決定的。由此緣故,直接消耗系數也稱為生產技術系數或技術系數。部門間的直接消耗系數,也就是部門間的結構系數或部門比例,它表明了部門間的直接聯系強度。工商管理學院
37、信息管理教研室 nnijaA第53頁/共105頁 直接消耗系數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它直接反映了各種產品之間的經濟聯系和消耗構成(它反映了該部門與其它部門之間直接的技術經濟聯系和直接依賴關系),對不同時期直接消耗系數的對比分析,可以從中發現企業技術進步情況,促進改善經營管理和增產節約;同國內外同類企業消耗系數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生產技術水平和企業管理水平上的差距。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54頁/共105頁 利用直接消耗系數,可以改寫投入產出基本方程組。 由直接消耗系數的定義可得: 這樣分配方程和組可改寫為: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jijijXaXn, 2 , 1j , ii
38、ijn1jijXYXan, 2 , 1i第55頁/共105頁寫成矩陣向量形式即為: 生產方程組可以改寫為: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YX)AI ( .(1)Y)AI (X1 .(2) 或jjjn1iijXNXan, 2 , 1j 或NX)AI (c .(3)第56頁/共105頁(3)(3)式中: 為物質消耗系數矩陣 。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cn2c1cn1iinn1i2in1i1 ica000a000aaaaA第57頁/共105頁 (3)式建立了總產值與新創造價值間的關系,如果要建立新創造價值與總產值的聯系,則可通過下式: 即由各部門新創造價值占總產值的比重所組成的矩陣,它也可以從表2
39、1通過計算勞動報酬系數與社會純收入系數來得到。其計算公式為: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N)AI (X1c .(4)AI (c可稱為新創造價值系數矩陣,第58頁/共105頁 由于各部門的物質消耗系數與勞動報酬系數、社會純收入系數之和等于1,即: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jjvjXVan, 2 , 1j.(5)jjmjXMan, 2 , 1j.(6)1aaamjvjcjn, 2 , 1j.(7)mjvjcjaaa1n, 2 , 1j.(8)第59頁/共105頁 對于投入產出基本方程(1)和(3),設其系數矩陣A已給定。這樣它們都是具有n個方程2n個變量的線性方程組。如果把最終產品和新創造的價值
40、作為外生變量,則它們均變成具有n個方程n個未知數的線性方程組,于是就可以對它們進行求解了。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二、列昂惕夫(Leontief)矩陣理論上已經證明 )AI ( 是可逆矩陣, 因此上述的投入產出方程組: YX)AI (第60頁/共105頁關于X的解唯一存在,并可表示為: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Y)AI (X1矩陣)AI ( 在投入產出分析和1)AI (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分別稱為列昂惕夫矩陣和列昂惕夫逆矩陣(或列昂惕夫乘數)。 第61頁/共105頁(I-A)-1的意義 由最終需求(產品)誘發的生產可以表示為: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Y)AAAI (Y)AI (Xr2
41、1YAAYY2 上式右邊各項的經濟意義是:首先,為了直接滿足最終需求Y,生產量 X(1)=Y是必要的;接著,為了生產 X(1) ,必須有原材料,這可由 X(1)與直接消耗系數矩陣A相乘得到, 第62頁/共105頁 它是 X(2)=AX(1)=AY;同樣,下面是生產量X(3) = AX(2)=A2Y ;以此類推,為了得到最終需求Y,總生產量X為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Y)AI (YAAYYXX11r2) r ( 以上推導過程說明,列昂惕夫逆矩陣是表示生產波及狀態的乘數。由于列昂惕夫逆矩陣具有的經濟意義,其用途十分廣泛,因此逆矩陣系數表通常與投入產出表一起公之于眾。 第63頁/共105頁工商
42、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若記 ,其中 對一單位j產品的最終需求,所必須的i產品的生產量。這是因為,j產品如果是1,其它為0,則最終需求誘發的各產品的生產額X為:nnij1)b()AI (ijb意味著njijj1nnnj1ninij1 in1j111bbb010bbbbbbbbbX第64頁/共105頁 因此,列昂惕夫逆矩陣的各縱列,例如j列表示的是,當有一單位j產品的需求時,誘發出的各產品的生產量,每個產業受到多大的生產誘發效果,通過列昂惕夫逆矩陣可以一目了然。此時,對本部門的直接效果是1,另外,因為還有通過其它部門對本部門的間接波及效果,一般,該值要大于1。這樣,列昂惕夫逆矩陣的數據特征是,主對
43、角線上元素一般大于1,其它則小于1。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65頁/共105頁 當第一次產業的最終需求增加一個單位時,第一次產業除了本身增加一個單位的產出之外,受其他產業中間投入增加的波及影響,還要多生產0.1486各單位,即第一次產業因最終需求增加一個單位,它必須增加1.1486單位的產出。對第二次產業來講,由于第一次產業的最終需求增加了一個單位而對中間投入增加的要求所導致的波及效果是0.2003,即第二次產業必須增加0.2003個單位的產出,才能滿足第一次產業最終需求增加一個單位的要求。同理,第三次產業必須增加0.1428個單位的產出,才能滿足第一次產業最終需求增加一個單位的要求。對
44、于第二次產業和第三次產業最終需求的增加,也可進行同樣的分析。第66頁/共105頁1、影響力系數 影響力系數是反映當國民經濟某一部門增加一個單位最終使用時,對國民經濟各部門所生產的生產需求波動及程度。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列昂惕夫逆矩陣的各列之和 iijb表示的 是,當j部門有一個單位的需求時,它對于所有產業產生的總生產的總效果。因此,要想看看哪個部門對所有產業造成的總效果大,只要求出偏離所有部門的平均值的程度就可以了。這一系數就叫影響力系數。 第67頁/共105頁即 因此,該系數大于1的部門,即影響力大于所有產業部門的平均值。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n1jn1iijn1iijbn1b
45、j部門的影響力系數第第68頁/共105頁2、感應度系數 感應度系數反映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增加一個單位最終使用時,某一部門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應程度,也就是需要該部門為其他部門的生產而提供的產出量。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列昂惕夫逆矩陣的各行之和 表示的是, 各部門產生一單位的最終需求時,i部門受到的影響程度。偏離平均值的程度叫做感應度系數。 jijb第69頁/共105頁即 因此,該系數大于1的部門,其感應度高實際上,在直接和間接的原材料投入高的部門,一般其影響力系數大,而中間需求比率高的部門,一般其感應度系數大。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n1in1jijn1jijbn1bi部門的感應度系數第第
46、70頁/共105頁產業關聯強度的中國實證第71頁/共105頁至于生產方程組: 求解非常簡單,可直接寫出其解的形式為: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NX)AI (cn1iijjja1NXn, 2 , 1j 上式給出了各物質生產部門總產值與新創造價值(凈產值)之間的換算關系。 第72頁/共105頁三、完全消耗系數的概念及計算 部門之間的直接聯系,加上部門之間的間接聯系,稱為部門之間的完全聯系。同理,從生產消耗的觀點看,部門之間的直接消耗,加上部門之間的間接消耗稱為完全消耗。完全消耗系數反映了部門之間的完全消耗。也就是說,完全消耗系數是指某一部門每提供一個單位的最終產品,需要直接和間接消耗(即完全消耗
47、)各部門的產品或服務數量。即完全消耗系數是全部直接消耗系數和全部間接消耗系數之和。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73頁/共105頁 完全消耗系數,即表示國民經濟第j個生產部門生產單位產品對第i個部門產品的完全消耗系數直接消耗與完全消耗的總和,則有完全消耗系數計算公式: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若用 表示第j種產品對第i種產品的ijbkjn1kikijijababn, 2 , 1j , i 完全消耗系數計算公式的獲得,可通過下圖來幫助理解。第74頁/共105頁采煤直接與間接消耗電力簡圖 a57 a18 a17 a16 a15 a14 a13 a79 a26 a69 a47 a36 a89 a19
48、 采煤9 采煤設備6 鋼2 鋼材7 坑木8 機床3 電力1 生鐵4 耐火材料5 a12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75頁/共105頁完全消耗系數計算公式的意義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于相應的單位產品j對i的直接消耗單位產品j對產品i的完全消耗系數等 ijbija,加上單位產品j對產品i的間接消耗kjn1kikab。kjn1kikab表示:在單位產品j的生產中,直kja;而每單位產品k在接消耗產品k的數量為 其生產中又直接和間接消耗了產品i即單位產品k對產品i的完全消耗量ikb,兩者的乘積第76頁/共105頁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kjikab便等于通過中間產品k實現的單位產品j對產品i的
49、間接消耗量。對中間產品k求和即kjn1kikab就是單位產品j對產品i的全部間接消耗。 借助于列昂惕夫逆矩陣,很容易(可直接)得到完全消耗系數。將其計算公式用矩陣形式可表示為:BAAB上式可改寫為:A)AI (B第77頁/共105頁 上式說明,在完全消耗系數矩陣與列昂惕夫逆矩陣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兩者僅差一個單位陣。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因 存在,故得:1)AI (1)AI (AB又因為:I)AI ()AI)(AII ()AI (AB111所以:I)AI (B1第78頁/共105頁 完全消耗系數既反映了國民經濟各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直接聯系,也反映了它們之間的間接聯系。或者說它考慮到一切銜
50、接部門的聯系關系。由于完全消耗系數解決了間接消耗(間接費用)的換算問題,因此它更全面、更深刻、更本質地反映部門間聯系,這對正確地確定價格和貫徹經濟核算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79頁/共105頁 如果說直接消耗系數是從總產品的角度來考察產品之間的消耗關系,它說明了每生產一個單位總產品,對各部門產品的消耗量,那末,完全消耗系數則是從最終產品角度來考察部門之間的消耗關系的,它說明每生產一個單位最終產品,對各部門產品的消耗量。 完全消耗系數的求得,不僅在經濟的結構分析上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在經濟的預測和計劃計算方面也有重要的應用。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80頁/共105頁四
51、、應用舉例 設國民經濟分為甲、乙、丙三個生產部門,根據統計資料,編出了簡化的投入產出表如下表所示。如果假定生產技術條件不變,當各部門的總產出分別為400、200和100時,試求出各生產部門的最終產品數量。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 產產 出出 投投 入入物物 質質 生生 產產 部部 門門最最 終終產產 品品總產出總產出甲甲乙乙丙丙物物 質質生生 產產部部 門門甲甲50602070200乙乙40304040150丙丙20151055100新創造的價值新創造的價值904530總總 產產 值值200150100第81頁/共105頁解答: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由公式,可得直接消耗系數矩XjXaij
52、ij陣為:10. 010. 010. 040. 020. 020. 020. 040. 025. 0A第82頁/共105頁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于是列昂惕夫矩陣為:90. 010. 010. 040. 080. 020. 020. 040. 075. 0)AI (求得列昂惕夫逆矩陣為:2935. 12861. 02488. 08458. 06294. 15473. 07960. 09453. 06915. 1)AI (1第83頁/共105頁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由公式得完全消耗系數矩陣B為:I)AI (B12935. 02861. 02488. 08458. 06294. 05473.
53、 07960. 09453. 06915. 0B設三個部門的最終產品數量分別為 、 、 1Y2Y3Y,則由公式X)AI (Y得三個部門的最終產品數量為:第84頁/共105頁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304020010020040090. 010. 010. 040. 080. 020. 020. 040. 075. 0YYY321如果已經給出最終產品、 、 1Y2Y3Y的值,要求出總產出1X、 2X、 3X的值,只要利用公式Y)AI (X1即可。第85頁/共105頁第四節 實物形態的投入產出模型 以實物量作為計量單位所構造的投入產出模型稱為實物形態的投入產出模型。這種模型有利于分析部門的產品運
54、動,做好物資平衡工作和生產計劃工作。 一、實物形態的投入產出表的基本結構 實物型投入產出表,是以各種產品為對象,以不同的實物計量單位編制出來的。實物形態的投入產出表比價值形態的投入產出表簡單,表2-2給出了實物型的投入產出表的基本形式。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86頁/共105頁表22 實物型產品投入產出表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 產出產出 投入投入中中 間間 使使 用用最最 終終產產 品品總總產產品品12n產產品品1X11X12X1nY1X12X21X22X2nY2X2nXn1Xn2XnnYnXn活勞動消耗活勞動消耗V1V2 Vn V第87頁/共105頁 實物型投入產出表只有一個平衡方程
55、式分配方程組與一個勞動力分配使用平衡方程: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n1jjVViin1jijXYXn, 2 , 1i, 第88頁/共105頁二、直接消耗系數和完全消耗系數的計算 1、直接消耗與直接消耗系數 直接消耗是指生產j種產品直接消耗i種產品的數量;生產單位j種產品對i種產品的直接消耗,稱為直接消耗系數,又稱投入系數或技術系數,一般用aij表示。它表明了國民經濟的生產技術結構。產品直接消耗系數的計算公式為: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jijijXXa n, 2 , 1j , i第89頁/共105頁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活勞動消耗系數:表示 在生產單位第j種產品生產過程中,對活勞動的直接
56、消耗量。這些系數不是由個別企業個別生產單位的生產條件決定的。它們反映了社會在該種產品生產過程中對其它產品和活勞動的平均消耗水平。jjj0XVa n, 2 , 1j第90頁/共105頁 無論直接消耗系數還是活勞動系數,在現實中都要受到下列幾個因素的影響: 該部門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的高低; 產品結構和不同種類的產品性能、特點,即使是同類產品,由于要求不同,產品對于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或能源的消耗水平也會相差很大; 現行價格水平的變動,特別是貨幣價值的升降會隨著技術的變化或勞動生產率的變動而變化; 生產者的素質提高。 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91頁/共105頁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如價值型投
57、入產出表相似,利用直接消耗表示系數矩陣nnij)a (A,可將分配方程組改寫為:XYAX即:YX)AI (或 I)AI (B1由 IB)AI (1知: YBYY) IB(X第92頁/共105頁第五節 實物與價值模型的優點及局限性 一、實物模型 1、優點 最初的投入產出理論,是建立在對實物模型研究的基礎上的,因為這樣可以把種類產品生產與分配使用間的平衡關系,完全看作是由生產的技術條件所決定的。由于實物模型是根據國民經濟中的大類產品來制訂的,所以它具有以下優點: (1)可以避免價格變化的影響(價格與價值背離),如實地反映了生產中的生產技術聯系。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教研室第93頁/共105頁 (2) 有利于同現行的計劃、統計、定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9-2025年一級注冊建筑師之建筑結構能力檢測試卷B卷附答案
- 2025年3月隱蔽工程影像存檔補充協議條款
- 自由探索的班級工作計劃
- 2025商務合同談判策略全解「」
- 2025寫字間租賃合同
- 設計有趣的班級互動游戲計劃
- 閑置鋼管改造方案范本
- 如何讓年度工作計劃更具可持續性
- 課程與德育融合的創新實踐計劃
- 2025家庭護理服務合同范例
- 22 陳涉世家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CNC加工工藝知識培訓教材(PPT4)
- 《運動員選材》課件
- 陜09J16 管溝及蓋板圖集
- 大地保險公司涉刑案件管理制度
- 智齒防治課件
- 自動裝配生產線相關項目實施方案
- 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的作業管理
- 《養老機構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背景與意義
- 中建滑模專項施工方案
- 變色漆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