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采礦學課程設計一、目的1、 初步應用采煤學課程所學的知識,通過課程設計加深對采煤學課程的理解。2、 培養采礦工程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對編寫采礦技術文件,包括編寫設計說明書及繪制設計圖紙進行初步鍛煉。3、 為畢業設計中編寫畢業設計說明書及繪制畢業設計圖紙打基礎。設計題目 某礦第一開采水平上山階段某采區自下而上開采k1、k2和k3煤層,煤層厚度、間距及頂底版巖性見綜合柱狀圖。該采區走向長度3000m,傾斜長度1100m,采區內各煤層埋藏平穩,地質構造簡單,無斷層,煤層傾角為16度。k1煤層屬簡單結構煤層,硬度系數f=2,k2和k3屬于中硬煤層,各煤層瓦斯涌出量較低,自然發火傾向較弱,涌水量也較小。
2、設計礦井的地面標高為+30 m 煤層露頭為-30m.第一開采水平為該采區服務的一條運輸大巷布置在k3煤層下方25 m的穩定巖層中,為滿足生產系統所需的其余開拓巷道可根據采煤方法的不同中由同學自行決定.附表1:設計采區綜合柱狀圖柱 狀厚度(m)巖 性 描 述 8.60灰色泥質頁巖,砂頁巖互層-8.40泥質細砂巖,碳質頁巖互層-0.20碳質頁巖,松軟6.90K1煤層,=1.30t/m34.20灰色砂質泥巖,細砂巖互層,堅硬-7.80灰色砂質泥巖3.0K2煤層,=1.30t/m3-4.60薄層泥質細砂巖,穩定·······
3、3;··········3.20灰色細砂巖,中硬、穩定2.2K3煤層,煤質中硬,=1.30t/m3。3.50灰白色粗砂巖、堅硬、抗壓強度6080Mps。24.68灰色中、細砂巖互層第一章 采區巷道布置 第一節 采區儲量與服務年限 1、采區的生產能力采區生產能力選定為120萬t/a 2、計算采區的工業儲量、設計可采儲量1.采區工業儲量由公式Zg=H*S*(m1+m3)*r (公式1-1) 式中 Zg- 采區工業儲量,萬t H- 采區傾斜長度,1100m S- 采區走向長度,3000m r- 煤的容
4、重 ,1.30t/m3 mi- 第i層煤的厚度,6.9+3.0+2.2=12.1m Zg=1100*3000*12.1*1.3 =5190.9(萬t)2.設計可采儲量 設計可采儲量 Zk=(Zg-p)*C (公式1-2) 式中:Zk- 設計可采儲量, 萬t Zg- 工業儲量 ,萬t p- 永久煤柱損失,萬t C- 采區采出率,厚煤層可取75%,中厚煤層取80%,薄煤層85%。 說明:p可取其為工業儲量的10%來計算,即p=10%*Zg Zk=(5190.9-5190.9*10)*80=3737.448萬t3.采區服務年限 由 T= Zk/(A*k) (公式1-3) 式中: T 采區服務年限,a
5、; A 采區生產能力,120萬t; Zk 設計可采儲量,3737.448萬t K 儲量備用系數,取1.4 T=3737.448 /(120*1.4) = 22.25 a4. 驗算采區采出率a. 對于k1中厚煤層: C=(Zg1-p1)/Zg1 (公式1-4) C 采區采出率,% ; Zg1 k1煤層的工業儲量,萬t ;p1 k1煤層的永久煤柱損失,萬t ; 說明:采區上邊界保護煤柱取30m,下邊界保護煤柱取35m,停采煤柱取20m,區段煤柱15m. Zg1=3000*1100*6.9*1.3=2960.1萬t p1=3000*(30+35+4*15)*1.3*6.9+(1100-30-35-4
6、*15)*(15+15+20+20+20+5+5)*1.3*6.9=423.8325萬tC=(Zg1-p1)/Zg1=(2960.1-423.8325)/2960.1=85%>75% 滿足要求b. 對于K2中厚煤層:C=(Zg2-p2)/Zg2 (公式1-5) C 采區采出率,% ; Zg2 k2煤層的工業儲量,萬t ; P2 k2煤層的永久煤柱損失,萬t ;說明: K2煤層與K1煤層相同。Zg2=3000*1100*3*1.3=1287萬tP2=3000*(30+35+4*15)*1.3*3+(1100-30-35-4*15)*(15+15+20+20+20+5+5)*1.3*3=18
7、4.275萬tC=(Zg3-p3)/Zg3=(1287-184.275)/1287=86%> 80% 滿足要求c. 對于K3中厚煤層:C=(Zg2-p2)/Zg2 (公式1-5) C 采區采出率,% ; Zg3 k3煤層的工業儲量,萬t ; P3 k3煤層的永久煤柱損失,萬t ;說明: K3煤層的保護上山煤柱一側取30米,其余與K1煤層相同。 Zg3=3000*1100*2.2*1.3=943.8萬tP3=3000*(30+35+4*15)*1.3*2.2+(1100-30-35-4*15)*(15+15+20+20+20+5+5)*1.3*2.2=141.57萬tC=(Zg3-p3)/
8、Zg3=(943.8-141.57)/943.8=86.6%> 80% 滿足要求第二節 采區內的再劃分1. 確定工作面長 由已知條件知:該煤層傾向共有:1100m的長度。且采煤工藝選取的是較先進的綜采,一次采全高放頂煤法,由采煤學所學知識得知,綜放工作面長度一般為160m以上,巷道寬度為4m5m,本題目選取5m,且采區生產能力為120萬t/a,一個中厚煤層的一個區段便可以滿足生產要求,最終選定5個區段,區段煤柱選為15m,故工作面長度為: L=(1100-30-35-4*15)/5-5*2=185(m)2. 確定工作面生產能力采區生產能力的基礎是采煤工作面的生產能力,采煤工作面的生產能力
9、取決于煤層厚度、工作面長度和推進度。一個采煤工作面的生產能力可由下式計算: A0= L采*V0* m* C (公式1-5) 式中:A0 工作面生產能力,萬t/a ; L采 工作面長度;m, V0 工作面推進度.綜采面年推進度可達10002000m,取1080m。煤容重,t /m3C工作面采出率,一般為0.930.97,對于中厚煤層取0.95 A0= L采*V0* m* C=185*1080*(3.0+2.2)*1.3*0.95=128.3萬t3確定采區內工作面數目及接替順序由于采區生產能力為120萬t/a,且工作面生產能力為128.3萬t,對于K1煤層布置一個工作面便可滿足生產要求(
10、由于所選采煤機截深為600mm,一天共進6刀,故工作面生產能力為:0.6*6*120*6.9*1.3*0.95*300=145萬t),而對于K2,K3煤層可采取兩個工作面同時回采,以滿足生產要求。其具體回采順序如:表1.1所示: 表1.1 回采順序表1010210101102021020110302103011010410103102041020310304103031010610105102061020510306103051010810107102081020710308103071011010109102101020910310103091011210111102121021110312
11、10311k1 煤層K2 煤層K3 煤層對于k1 煤層,其厚度為6.9m,布置一個綜放工作面便可以滿足生產要求。對于3.0m的K2煤層和2.2m的K3煤層采取兩個工作面同時生產,以滿足生產要求。K1煤層開采順序:101021010110104101031010610105101081010710110101091011210111K2煤層開采順序:(10201,10203)(10202,10204)(10205,10207)(10206,10208)(10209,10210)(10211,10212)K3煤層開采順序:(10301,10303)(10302,10304)(10305,10307
12、)(10306,10308)(10309,10310)(10311,10312)說明:以上箭頭表示方向為工作面推進順序,括號內為同采工作面。第三節 確定采區準備巷道布置及生產系統 1確定采區內準備巷道布置 根據題目所選條件,完善采區所需的開拓巷道及準備巷道。還需兩條上山。2布置上山數目、位置及進行方案關于技術經濟比較:方案一 一煤一巖上山布置,運輸上山布置在k3煤層底板下10 m處,軌道上山布置在煤層中。方案二 兩條煤層上山布置,兩條上山均布置在k3煤層中方案三 兩條巖石上山布置,兩條上山均布置在k3煤層底板下方10m處3.可行性方案選擇(1.)技術因素比較綜觀以上三種方案,由于雙煤上山服務年
13、限較長,巷道維護困難,因此否決方案二。(2.)經濟因素比較(2.1)運輸上山掘進費用:兩方案相同(2.2)軌道上山掘進費用:方案一:1100*1284*1.2=169.488萬元方案三:1100*1578*1.2=208.296萬元(2.3)上山聯絡巷掘進費用:方案一:0方案三:1.2*4*1152*20=11.0592萬元(2.4)采區上部車場掘進費用:兩方案相同(2.5 )采區絞車房掘進費用:兩方案相同(2.6)運輸上山維護費用:兩方案相同(2.7)軌道上山維護費用:方案一 1100*90*1.2*22.25=264.33萬元方案三 1100*40*1.2*22.25=117.48萬元(2
14、.8)上山聯絡巷維護費用:方案一 0方案三 1.2*4*20*80*22.25=17.088萬元(2.9)運輸上山運輸費用:兩方案相同(2.10)軌道上山運輸費用:兩方案相同(2.11)井巷輔助費用:方案一:0方案二:1.2*20*4*23*951=209.9萬元各方案總計費用(相同工程項目除外):方案一433.818萬元方案三 563.8232萬元 從如上的經濟比較中,可以看出一煤一巖上山所需的總費用要比雙巖上山所需的總費用要少,因此在經濟上更加合理,沿煤層掘進具有超前探煤作用。同時我國的煤巷支護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錨噴支護技術,完全可以滿足煤層上山的需要。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可采用在
15、K3煤層中布置軌道上山,在K3煤層下方10m處布置運輸上山。即:選中一煤一巖上山方式布置生產系統。3 確定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方式.K1煤層為厚煤層,單獨開采時,可滿足生產要求,故先開采K1煤層,K1煤層采完后,接著采K2,K3煤層??紤]到K1煤層生產能力較大,礦井年產120萬噸,且礦井瓦斯涌岀量較低,選用雙巷掘進。 4在采區巷道布置平面圖內,工作面布置及推進的位置應以達到采區設計產量為準。由于k1,k2,k3煤層采取聯合布置的開采方式,且巖體較穩定,煤層上山易維護,故在k1煤層兩側各留15m邊界煤柱,在上山附近留20m的停采煤柱。煤層適合綜采一次采全高放頂煤。k2,k3煤層一次采全高。5K1煤
16、層上、下區段交替期間同時生產的通風系統如圖1.1圖1.1 通風系統圖(見下頁)6采區上、中、下部車場選型采區上部車場選用單道順向平車場;采區下部車場選用大巷裝車頂板繞道式,由于煤層傾角為16。,而且頂底板圍巖穩定,所以選用該形式的車場。 采區中部車場該采區開采近距離煤層群,軌道上山布置在底板巖石中,傾角為16°,向區段石門甩車。軌道上山和石門內均鋪設600mm軌距的線路,軌形為15kg/m,采用1.5t礦車單鉤提升,每鉤提升3個礦車,要求甩車場存車線設雙軌高低道。斜面線路布置采用二次回轉方式。 第二章 采煤工藝設計第一節 采煤工藝方式的確定1. 選第一煤層,即k1煤層為對象設置采煤工
17、藝。且k1煤層厚度為6.9m,屬于中硬煤層,故可用綜合機械化采煤一次采全高放頂煤工藝。2.選用國產設備經查采礦設計手冊得知:根據煤層的實際情況,選用MG300-W采煤機,參數如下: 采高 2.03.7m 適應煤層硬度 f=13 煤層傾角 35° 截深 630mm 滾筒直徑 2.0 m 牽引式 無鏈 牽引力 400KN 牽引速度 06 m/min 滾筒中心距 8390 mm 機身高度 1600 mm 臥底量335mm 該滾筒采煤機由雞西煤機廠制造。2. 采煤與裝煤落煤方式:采用雙滾筒采煤機直接落煤。進刀方式: 斜切進刀,雙向割煤。采放比:由經驗可知,采放比在1:13之間為合理,故取采3
18、m放3.9m。采放比為:1:1.3。截深:采煤機截深選為630mm。上下缺口長度:2025m。放煤步距:由于頂煤厚度較大,則放煤步距采用兩采一放。放煤方式:單輪、間隔、多口放煤。(實踐證明:該方式丟煤少,混矸少,又易于實現高產高效,故采用。)3. 運煤運煤選用SGZ764/500型可彎曲刮板輸送機。SGZ764/500型可彎曲刮板輸送機技術特征表:型號SGZ764/500型規格性能運輸能力t/h1100設備高度m200傳送速度m/s1.21刮板鏈型式雙鏈規格30*108t破斷負荷kn1107間距mm1080偶合器型號介質減速器速比1:308L布置方式平布電動機型號KBYD680/250功率2*
19、250*125電壓v11404、 支護與處理采空區k1煤層厚度6.9m,煤層結構簡單,因此為減少煤柱損失,采用綜放回采工藝。為提高煤的冒放性和采出率,減少煤層,并考慮到礦壓和煤層傾角較大時的支架穩定性,放頂煤支架選擇低位雙輸送機ZFS400015/32L型,其技術特征如下表:分類型號初撐力KN支護強度Mpa拉架力KN外型長m重量t放煤方式低位雙輸ZFS400015/32L36940.7286515.9插板式無脊背5、架中心距:1.5m6、移架方式有依次順序、分組交錯和成組整體順序式三種。且由于分組交錯式,移架速度快,能滿足采煤機快速牽引的需要,適用于頂板比較穩定的高產工作面。故選用分組交錯式。
20、7支護方式 由于k1煤層f = 2,為防止片幫和冒頂,因此選用及時支護。8端頭支架 經查采礦設計手冊得到:BY540-13.5/33.5端頭支架(掩護式),支架參數如下: 支撐高度 1.333.35 工作阻力 5400KN 初撐力 2922 KN 支護強度 0.66 Mpa 該支架由北京煤機廠制造。9超前支護方式和距離由于采用綜放開采,支撐壓力分布范圍大,峰值點距煤壁前方 5-15m,分布范圍10-30m,所以超前支護的距離為25m。 選用單體支柱和金屬鉸接頂梁支護。鉸接頂梁的長度為1200mm。 10計算工作面的支架需求量 N = L * E 式中: N 工作面支架數目,取整數; L 工作面
21、長度,m; E 架中心距; N = 185/1.5 = 123(架) 端頭支架:由于巷道寬度為5m,而架寬為1.42 m,因此選3架,即,兩端共有6架。 11處理采空區 一般采用全部跨落法處理。 第二節 工作面合理長度的驗證1煤層地質條件該采區內的兩層可采煤層的地質條件對于布置高產高效工作面非常有利。煤層厚度適中,傾角不大且頂底板穩定,無明顯影響生產的地質構造,瓦斯涌出量較低,自然發火傾向較弱,涌水量也較小,便于布置較長的工作面進行回采。2. 工作面生產能力 工作面的設計生產能力為:A0= L采*V0* m* C=128.3萬t。 K1煤層的實際生產能力為:A1=L*E*N*r*M=137.8萬t A1與 A0的差值在允許的范圍內,可以達到生產要求,工作面的長度確定的合理。3. 運輸設備及管理水平采區生產選用的設備均為國內先進的的生產設備,能滿足工作面的長度、產量和進度的要求,管理較高,有利于生產。4.頂板管理及通風能力該采區的頂板較穩定,工作面可以適當的加長,綜放工作面的長度一般在160以上,所以選擇的工作面的長度合適。另外,工作面長度與通風無直接的關系,但對于瓦斯涌處量較低的K1、K2、K3煤層,工作面的風速可以適當的減小,通風能力可以降低一些。5.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6課《表里的生物》精美課件
- 稻谷種植與農產品市場分析考核試卷
- 秋天的早晨初三語文作文
- 描寫雨的初三語文作文
- 拒絕平庸的初三語文作文
- 體育表演藝術培訓與指導考核試卷
- 畜產品加工與畜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考核試卷
- 礦山石材的開采對地貌影響考核試卷
- 搪瓷噴漆房通風系統考核試卷
- 三年級數學脫式計算題
- AQT3034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導則
- 《居家養老服務規范》
- 應急物資倉庫管理制度(4篇)
- 西安老城根Gpark策略課件0816
- 2024全國高考歷史真題之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 《圖書館管理系統》課件
- 《人民幣國際化》課件
- 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自行成交版
- 2023年高考真題-政治(福建卷) 含答案
- 幼兒園小班認識小動物課件
- 標本采集錯誤應急演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