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通信原理課程設計任務書一一、題目AM調制與解調系統的實驗驗證與建模仿真二、目的與要求1. 目的:(1) 要求學生熟練掌握AM調制解調的基本理論及其實現方法;(2)要求學生掌握二極管包絡檢波法原理;(3) 要求學生掌握通信系統建模仿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 要求 基本要求:(1)設計一個AM調制與解調系統并利用現代通信實驗箱進行搭建,觀察記錄實驗波形,并進行實驗分析;(2)利用Matlab/Simulink構建AM調制與解調系統模型,包括信號源,調制器、信道、解調器及示波器等,觀察記錄仿真波形,并進行仿真分析。創新要求:在基本要求達到后,可進行創新設計,如將頻分復用技術融入到AM傳輸系統,可以實
2、現兩路或多路模擬信號的傳輸。三、功能描述1. 信源產生正弦波、方波、鋸齒波等信號;2. 信號源信號的AM調制與解調。在發送端實現AM調制,能夠通過觀察波形及其頻譜;信道設置高斯白噪聲信,在接收端實現AM解調,能夠通過觀察波形及其頻譜,并能與輸入波形進行比對;3. 在發送端分別通過兩種解調方式完成對調制信號的解調;4. 模擬語音信號的AM調制與解調。在發送端通過麥克風發送實際的語音信號,通過AM傳輸系統傳輸,在接收端通過耳機(或揚聲器)能聽到所發送的語音信號。四、解決方案1. 功能分析,搞清楚系統功能和任務;2. 總體設計,確定模塊結構,劃分功能模塊,確定模塊間的聯系;3. 系統電路搭建,利用現
3、代通信實驗箱進行搭建系統電路,進行電路調試;4. 利用Matlab/Simulink構建AM調制解調系統模型,進行模塊參數設置。五、進度安排課程設計時間為兩周,分五個階段完成:1. 分析設計階段。指導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鉆研問題,明確設計,要求學生查閱資料,并進行分組討論。這一階段在第1-2天完成。2. 功能模塊設計階段。按照所選題目的功能要求,對整個系統及各功能模塊進行分析,找出實現方法,按照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這幾個步驟進行。這一階段在第3-5天完成。3. 實驗驗證和建模仿真階段。學生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系統的搭建與實驗驗證,以及完成系統的建模與仿真,指導老師應實時考
4、察學生實際的實驗動手能力與程序仿真調試能力。這一階段在第4-7天完成。4. 總結報告階段??偨Y設計工作,要求學生根據規定的格式撰寫課程設計報告。這一階段在第8-9天完成。5. 考核階段。這一階段在第10天完成。六、撰寫課程設計報告或課程設計總結總結報告包括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實驗過程或系統建模(重要功能部分)、測試的步驟和內容、課程設計總結、參考資料等。不符合以上要求者,則本次設計以不及格記。七、參考資料1. 樊昌信,曹麗娜.通信原理(第6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2. 達新宇等.通信原理實驗與課程設計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3. 邵玉斌.matlab/simulin
5、k在電子通信中的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4.ZY12Com23BG實驗指導書(通信原理),湖北眾友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編著,2008通信原理課程設計任務書二一、題目DSB調制與解調系統的實驗驗證與建模仿真二、目的與要求1. 目的:(1) 要求學生熟練掌握DSB調制解調的基本理論及其實現方法;(2)要求學生掌握同步檢波法原理;(3) 要求學生掌握通信系統建模仿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 要求 基本要求:(1)設計一個DSB調制與解調系統并利用現代通信實驗箱進行搭建,觀察記錄實驗波形,并進行實驗分析;(2)利用Matlab/Simulink構建DSB調制與解調系統模型,包括信號源,調制
6、器、信道、解調器及示波器等,觀察記錄仿真波形,并進行仿真分析。創新要求:在基本要求達到后,可進行創新設計,如將頻分復用技術融入到DSB傳輸系統,可以實現兩路或多路模擬信號的傳輸。三、功能描述1. 信源產生正弦波、方波、鋸齒波等信號;2. 信號源信號的DSB調制與解調。在發送端通過乘法器實現DSB調制,能夠通過觀察波形及其頻譜;信道設置高斯白噪聲信,在接收端實現DSB解調,能夠通過觀察波形及其頻譜,并能與輸入波形進行比對;3. 模擬語音信號的DSB調制與解調。在發送端通過麥克風發送實際的語音信號,通過DSB傳輸系統傳輸,在接收端通過耳機(或揚聲器)能聽到所發送的語音信號。四、解決方案1. 功能分
7、析,搞清楚系統功能和任務;2. 總體設計,確定模塊結構,劃分功能模塊,確定模塊間的聯系;3. 系統電路搭建,利用現代通信實驗箱進行搭建系統電路,進行電路調試;4. 利用Matlab/Simulink構建AM調制解調系統模型,進行模塊參數設置。五、進度安排課程設計時間為兩周,分五個階段完成:1. 分析設計階段。指導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鉆研問題,明確設計,要求學生查閱資料,并進行分組討論。這一階段在第1-2天完成。2. 功能模塊設計階段。按照所選題目的功能要求,對整個系統及各功能模塊進行分析,找出實現方法,按照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這幾個步驟進行。這一階段在第3-5天完成。3. 實驗
8、驗證和建模仿真階段。學生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系統的搭建與實驗驗證,以及完成系統的建模與仿真,指導老師應實時考察學生實際的實驗動手能力與程序仿真調試能力。這一階段在第4-7天完成。4. 總結報告階段。總結設計工作,要求學生根據規定的格式撰寫課程設計報告。這一階段在第8-9天完成。5. 考核階段。這一階段在第10天完成。六、撰寫課程設計報告或課程設計總結總結報告包括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實驗過程或系統建模(重要功能部分)、測試的步驟和內容、課程設計總結、參考資料等。不符合以上要求者,則本次設計以不及格記。七、參考資料1. 樊昌信,曹麗娜.通信原理(第6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
9、0062. 達新宇等.通信原理實驗與課程設計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3. 邵玉斌.matlab/simulink在電子通信中的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4.ZY12Com23BG實驗指導書(通信原理),湖北眾友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編著,2008通信原理課程設計任務書三一、題目FM調制與解調系統的實驗驗證與建模仿真二、目的與要求1. 目的:(1) 要求學生熟練掌握FM調制解調的基本理論及其實現方法;(2) 要求學生熟練掌握FM調制解調的實現方法;(3) 要求學生掌握通信系統建模仿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 要求 基本要求:(1)設計一個FM調制與解調系統并利用現代通信實驗箱進行搭建
10、,觀察記錄實驗波形,并進行實驗分析;(2)利用Matlab/Simulink構建FM調制與解調系統模型,包括信號源,調制器、信道、解調器及示波器等,觀察記錄仿真波形,并進行仿真分析。創新要求:在基本要求達到后,可進行創新設計,如實現調頻立體聲廣播的傳輸。三、功能描述1. 信源產生正弦波、方波、鋸齒波等信號;2. 信號源信號的FM調制與解調。在發送端實現FM調制,能夠通過觀察波形及其頻譜;信道設置高斯白噪聲信,在接收端實現FM解調,能夠通過觀察波形及其頻譜,并能與輸入波形進行比對;3. 模擬語音信號的FM調制與解調。在發送端通過麥克風發送實際的語音信號,通過FM傳輸系統傳輸,在接收端通過耳機(或
11、揚聲器)能聽到所發送的語音信號。四、解決方案1. 功能分析,搞清楚系統功能和任務;2. 總體設計,確定模塊結構,劃分功能模塊,確定模塊間的聯系;3. 系統電路搭建,利用現代通信實驗箱進行搭建系統電路,進行電路調試;4. 利用Matlab/Simulink構建AM調制解調系統模型,進行模塊參數設置。五、進度安排課程設計時間為兩周,分五個階段完成:1. 分析設計階段。指導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鉆研問題,明確設計,要求學生查閱資料,并進行分組討論。這一階段在第1-2天完成。2. 功能模塊設計階段。按照所選題目的功能要求,對整個系統及各功能模塊進行分析,找出實現方法,按照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
12、設計這幾個步驟進行。這一階段在第3-5天完成。3. 實驗驗證和建模仿真階段。學生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系統的搭建與實驗驗證,以及完成系統的建模與仿真,指導老師應實時考察學生實際的實驗動手能力與程序仿真調試能力。這一階段在第4-7天完成。4. 總結報告階段??偨Y設計工作,要求學生根據規定的格式撰寫課程設計報告。這一階段在第8-9天完成。5. 考核階段。這一階段在第10天完成。六、撰寫課程設計報告或課程設計總結總結報告包括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實驗過程或系統建模(重要功能部分)、測試的步驟和內容、課程設計總結、參考資料等。不符合以上要求者,則本次設計以不及格記。七、參考資料1. 樊昌信
13、,曹麗娜.通信原理(第6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2. 達新宇等.通信原理實驗與課程設計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3. 邵玉斌.matlab/simulink在電子通信中的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4.ZY12Com23BG實驗指導書(通信原理),湖北眾友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編著,2008通信原理課程設計任務書四一、題目數字基帶傳輸系統的實驗驗證與建模仿真二、目的與要求1. 目的:(1) 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數字基帶傳輸的基本理論及其系統結構;(2)要求學生掌握模數轉換技術、時分復用技術;(3) 要求學生掌握數字基帶傳輸系統建模仿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 要求 基本要求:
14、(1)設計一個數字基帶傳輸系統并利用現代通信實驗箱進行搭建,設計數字基帶傳輸系統并利用現代通信實驗箱進行搭建,其中要求包括:信源PCM編碼模塊、時分復用模塊、解復用模塊、基帶同步提取模塊、PCM譯碼模塊等;信道選擇高斯白噪聲信道,觀察記錄實驗波形,并進行實驗分析。(2)利用Matlab/Simulink構建一個數字基帶傳輸系統系統模型,包括信號源、PCM編碼模塊、時分復用模塊、信道、解復用模塊、PCM譯碼模塊、眼圖及星座圖等,觀察記錄仿真波形,并進行仿真分析。創新要求:在基本要求達到后,可進行創新設計,如將基帶碼型變換技術融入數字基帶傳輸系統的基本架構中。三、功能描述1. 信源產生正弦波、方波
15、、鋸齒波等信號;2. 雙路模擬信號分別PCM編碼、時分復用后送入信道傳輸;3. 從接收到的復用信號中提取同步信號,并時分解復用,然后分別PCM譯碼還原;4. 改變信道參數,通過眼圖分析判斷系統的性能。四、解決方案1. 功能分析,搞清楚系統功能和任務;2. 總體設計,確定模塊結構,劃分功能模塊,確定模塊間的聯系;3. 系統電路搭建,利用現代通信實驗箱進行搭建系統電路,進行電路調試;4. 利用Matlab/Simulink構建AM調制解調系統模型,進行模塊參數設置。五、進度安排課程設計時間為兩周,分五個階段完成:1. 分析設計階段。指導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鉆研問題,明確設計,要求學生查閱資
16、料,并進行分組討論。這一階段在第1-2天完成。2. 功能模塊設計階段。按照所選題目的功能要求,對整個系統及各功能模塊進行分析,找出實現方法,按照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這幾個步驟進行。這一階段在第3-5天完成。3. 實驗驗證和建模仿真階段。學生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系統的搭建與實驗驗證,以及完成系統的建模與仿真,指導老師應實時考察學生實際的實驗動手能力與程序仿真調試能力。這一階段在第4-7天完成。4. 總結報告階段??偨Y設計工作,要求學生根據規定的格式撰寫課程設計報告。這一階段在第8-9天完成。5. 考核階段。這一階段在第10天完成。六、撰寫課程設計報告或課程設計總結總結報告包括需求分
17、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實驗過程或系統建模(重要功能部分)、測試的步驟和內容、課程設計總結、參考資料等。不符合以上要求者,則本次設計以不及格記。七、參考資料1. 樊昌信,曹麗娜.通信原理(第6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2. 達新宇等.通信原理實驗與課程設計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3. 邵玉斌.matlab/simulink在電子通信中的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4.ZY12Com23BG實驗指導書(通信原理),湖北眾友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編著,2008通信原理課程設計任務書五一、題目數字帶通傳輸系統的實驗驗證與建模仿真二、目的與要求1. 目的:(1) 要求學生熟練掌
18、握數字調制(2ASK/2FSK/2PSK/DPSK)與解調的基本理論;(2) 要求學生掌握數字通信系統建模仿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各種調制與解調的實現方式。2. 要求 基本要求:(1)設計一個數字調制(2ASK/2FSK/2PSK/DPSK)與解調系統并利用現代通信實驗箱進行搭建,觀察記錄實驗波形,并進行實驗分析;(2)利用Matlab/Simulink構建數字調制(2ASK/2FSK/2PSK/DPSK)與解調系統模型,包括信號源,調制器、信道、解調器及示波器等,觀察記錄仿真波形,并進行仿真分析。創新要求:在基本要求達到后,可進行創新設計,如將模數轉換技術、時分復用技術融
19、入數字帶通傳輸系統的基本架構中,可以實現多路模擬信源的2ASK(2FSK/2PSK/DPSK)傳輸。三、功能描述1. 信源產生正弦波、方波、鋸齒波等信號;2. 信號源信號的2ASK(2FSK/2PSK/DPSK)調制與解調。在發送端實現2ASK(2FSK/2PSK/DPSK)的調制,能夠通過觀察波形及其頻譜;信道設置高斯白噪聲信,在接收端實現2ASK(2FSK/2PSK/DPSK)的解調,能夠通過觀察波形及其頻譜,并能與輸入波形進行比對;3. 在發送端分別通過兩種解調方式完成對調制信號的解調;4. 模擬語音信號的2ASK(2FSK/2PSK/DPSK)調制與解調。在發送端通過麥克風發送實際的語
20、音信號,通過數字帶通傳輸系統傳輸,在接收端通過耳機(或揚聲器)能聽到所發送的語音信號。四、解決方案1. 功能分析,搞清楚系統功能和任務;2. 總體設計,確定模塊結構,劃分功能模塊,確定模塊間的聯系;3. 系統電路搭建,利用現代通信實驗箱進行搭建系統電路,進行電路調試;4. 利用Matlab/Simulink構建AM調制解調系統模型,進行模塊參數設置。五、進度安排課程設計時間為兩周,分五個階段完成:1. 分析設計階段。指導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鉆研問題,明確設計,要求學生查閱資料,并進行分組討論。這一階段在第1-2天完成。2. 功能模塊設計階段。按照所選題目的功能要求,對整個系統及各功能模
21、塊進行分析,找出實現方法,按照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這幾個步驟進行。這一階段在第3-5天完成。3. 實驗驗證和建模仿真階段。學生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系統的搭建與實驗驗證,以及完成系統的建模與仿真,指導老師應實時考察學生實際的實驗動手能力與程序仿真調試能力。這一階段在第4-7天完成。4. 總結報告階段??偨Y設計工作,要求學生根據規定的格式撰寫課程設計報告。這一階段在第8-9天完成。5. 考核階段。這一階段在第10天完成。六、撰寫課程設計報告或課程設計總結總結報告包括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實驗過程或系統建模(重要功能部分)、測試的步驟和內容、課程設計總結、參考資料等。不符合以上
22、要求者,則本次設計以不及格記。七、參考資料1. 樊昌信,曹麗娜.通信原理(第6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2. 達新宇等.通信原理實驗與課程設計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3. 邵玉斌.matlab/simulink在電子通信中的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4.ZY12Com23BG實驗指導書(通信原理),湖北眾友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編著,2008通信原理課程設計任務書六一、題目脈沖編碼調制系統的實驗驗證與建模仿真二、目的與要求1. 目的:(1) 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抽樣信號量化的基本原理;(2)要求學生掌握脈沖編碼調制的基本原理;(3) 要求學生掌握脈沖編碼調制系統建模仿真的
23、基本思路和方法。2. 要求 基本要求:(1)設計一個脈沖編碼調制系統并利用現代通信實驗箱進行搭建,觀察記錄實驗波形,并進行實驗分析;(2)利用Matlab/Simulink構建脈沖編碼調制系統模型,包括信號源,調制器、信道、解調器及示波器等,觀察記錄仿真波形,并進行仿真分析。創新要求:在基本要求達到后,可進行創新設計,如設計實現差分脈沖編碼、增量調制系統,并與脈沖編碼調制系統進行性能比對。三、功能描述1. 信源產生正弦波、方波、鋸齒波等信號;2. 信號源信號的PCM編譯碼。在發送端實現PCM編碼,能夠通過觀察波形及其頻譜;信道設置高斯白噪聲信,在接收端實現PCM譯碼,能夠通過觀察波形及其頻譜,并能與輸入波形進行比對;3. 模擬語音信號的PCM編譯碼。在發送端通過麥克風發送實際的語音信號,先PCM編碼,經信道傳輸,在接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6課《表里的生物》精美課件
- 稻谷種植與農產品市場分析考核試卷
- 秋天的早晨初三語文作文
- 描寫雨的初三語文作文
- 拒絕平庸的初三語文作文
- 體育表演藝術培訓與指導考核試卷
- 畜產品加工與畜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考核試卷
- 礦山石材的開采對地貌影響考核試卷
- 搪瓷噴漆房通風系統考核試卷
- 三年級數學脫式計算題
- GB/T 44569.1-2024土工合成材料內部節點強度的測定第1部分:土工格室
- 引水隧洞回填灌漿技術交底
- 送達地址確認書(樣本)
-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記錄表格范例范例
- 房建工程風險點臺賬
- 數學-二年級(下冊)-人教版-《混合運算-解決問題》教學課件
- 行政訴訟證據(39頁)ppt課件
- T∕CHAS 10-4-13-2020 中國醫院質量安全管理 第4-13部分:醫療管理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 量化策略設計及實戰應用PPT通用課件
- 器官移植PPT課件
- 茶藝-認識茶具(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