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結構的程序設計高明區滄江中學趙建初_第1頁
循環結構的程序設計高明區滄江中學趙建初_第2頁
循環結構的程序設計高明區滄江中學趙建初_第3頁
循環結構的程序設計高明區滄江中學趙建初_第4頁
循環結構的程序設計高明區滄江中學趙建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循環結構的程序設計教學設計單位: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滄江中學授課者:趙建初聯系手機系e-mail:45450879qq.com循環結構的程序設計教學設計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滄江中學趙建初一、課前分析1、教材分析本課選自由佛山市教育局組織編寫的信息技術(初中版·第三冊)第二單元第四課循環結構的程序設計。設計為1個課時。教材的知識點主要包含for循環結構的語句格式和應用。循環結構是最為常用的語法結構之一,在程序設計中頻繁出現,是三大基本結構中難度最大的一個,其作用是使一段程序反復執行本節課重點是掌握for循環結構的格式,并能運用其來編制簡單的小程序。難點是解決問題的

2、方法和思路,要繪制好流程圖,確定循環變量和循環體,把解決問題的步驟清晰、直觀地表示出來。本節課的學習會使學生對算法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為實現獨立編程起到關鍵性作用。2、學生分析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解題能力還不是很強,學習循環結構應該有一定的難度。另外,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對順序結構程序和分支結構程序有關語句有一定的了解,這此已有的知識基礎對學習循環結構會有一定的幫助,但要將某項任務轉化為重復多次執行時,就有了一定的困難。因此本課的重點之一讓學生了解計算機運算速度快和重復處理的優勢,從而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

3、技能:了解循環的概念、理解循環結構的基本思想;把握for循環的基本結構;理解for循環的執行過程;嘗試采用循環結構編寫簡單的程序,解決實際問題。2、過程與方法:通過思考、討論、講授等形式,了解循環結構程序設計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作用。初步學會從簡單問題出發,運用for循環結構解決數學問題,體驗循環結構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感受、交流親歷vb程序設計的過程,通過在實際的問題中分析提煉循環結構,從程序設計領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構建循環語句程序設計思維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for循環的基本結構和執行過程2

4、、教學難點:根據需要采用循環結構解決實際問題,并提煉出for循環的基本結構。四、教學準備1、visual basic 6.0、程序例子(6個)、流程圖(3個)、ppt教學課件(1個)2、多媒體教學平臺、網絡教室五、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1、情景引入:同學們,我們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有沒有進行過1000米的長跑測試啊?我們學校的跑道每一圈是200米。那么,我們在每跑一圈的時候,是不是都會想一下:究竟還有多少圈啊?2、引出知識點:我們能不能把這個過程用流程圖的方式描述出來啊?3、設計程序的流程圖:我們在這里假設s為已跑的路程,200米為一圈,在起跑之前路程s0,

5、然后在沒有跑滿10000米的情況下,每跑一圈,路程就增加了200米,即s200,所以ss+200。這里s就象一個累加器,在原有流程上修改,如下圖所示1、學生思考、回答:1000米的長跑測試簡直就是地獄式折磨,是我們最害怕的體育項目。2、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圖出算法的流程圖。3、通過教師的解說,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累加器的概念。在學生理解了循環結構的基礎上,趁熱打鐵,提出變量(s周長)以及賦值語句(ss+200)的概念。通過對循環結構流程圖的兩次繪制,使學生從原來的生活實際,上升到了算法與程序的階段。(二)逐步深入,學習語句格式1、我們曾聽過一個著名的故事:德國著名的數學家高斯在9歲的那年用很短的時

6、間計算出了小學老師布置的任務:對自然數從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對50對構造成和101的數列求和為(1100,299,398),很快得到了結果:5050。但他的同學們使用傳統的累加法,算了一節課仍未得到結果。同學們:如果我們現在相同的辦法,把同學們的手中的筆換計算機,你們想想:如果讓計算機和高斯比一比,誰會更快一些呢?2、和學生一起畫出對自然數從1到100的求和的流程圖:3、循序漸進,引出for循環語句的格式:【for循環格式】(板書)for 循環變量=初值to 終值step 步長 語句組(循環體)next 循環變量說明:(1)for和next必須成對出現。(2)循環變量用于控制循

7、環體的執行次數。(3)循環體由一個或多個語句組成。(4)當步長為1時,step1可省略不寫;4、程序執行過程分析第幾次循環循環開始時i的值執行next之后i的值i與終值比較執行下一次循環否?123100123100234101<100<100<100>100執行執行執行停止1、學生分組比賽:(全班分2大組)第一大組使用高斯的辦法對1到100的求和。第二大組使用計算機編程對1到100的求和。程序如下:s=0for i=1 to 100 s=s+1next iprint s2、和教師一起畫出對自然數從1到100的求和的流程圖,了解求和程序的運算過程。3、齊聲朗誦for循環格

8、式一次,加深對for循環格式的印象。4、學生觀察、思考比賽結果:手工計算的時間為:5分鐘;電腦計算的時間為:1秒。通過兩個小組的對比,讓學生感受使用循環結構解決實際問題的優勢,激發學生繼續學習循環結構的求知欲。在繪圖流程圖時,給出適當的指引,引入變量i,程序每執行一次,i就累加1,也就是在i的值上面加1,形成ii1,從而進一步說明計數器的概念。for循環格式是本課的重點內容。我們通過兩個實際問題的解決,再水到渠成引出for循環的基本格式,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通過分析已有的簡單程序的執行過程,慢慢滲透程序設計的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從模仿開始,逐步過渡到獨立進行程序設計。(三)學以致用,設計簡單

9、程序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分析閱讀已有程序,對循環結構又有了進一步理解,但我們不能僅局限在看懂、讀懂程序上,我們的目的是要自己完成程序設計。下面我們參照例題,按照老師介紹的程序設計步驟,試著分小組研究,每小組編制1個簡單的循環結構的程序,對比各小組的程序運行時間。全班分成6個學習小組,各小組任務如下:第1組:求1到10的和;第2組:求1到103的和;第3組:求1到104的和;第4組:求1到105的和;第5組:求1到106的和;第6組:求1到107的和;要求學生編寫的程序好簡單,只需要在例子程序上稍作改動即完成,本練習目的兩個,其一是讓學生讀懂循環結構,其二是讓學生感受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四)突破難

10、點,嘗試獨立編程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分析閱讀已有程序,對循環結構又有了進一步理解,但我們不能僅局限在看懂、讀懂程序上,我們的目的是要自己完成程序設計。我們的編程思路是:首先要進行審題,認真分析題目需要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目的,然后從已知條件出發,分析經過哪些處理才能解決問題。再把分析出來的處理步驟用流程圖表示出來,最后用vb語言描述出各個解題步驟,程序設計就不會讓你束手無策。下面我們就參照例題,按照老師介紹的程序設計步驟,試著來編制1個小程序。全班分成6個學習小組,各小組任務如下:第1組:打印1到10這10個數;第2組:打印20到50這30個數;第3組:打印50到100這50個數;第4組:求

11、40內能被2整除的數;第5組:求60內能被3整除的數;第6組:求100內能被6整除的數;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編程,在一次次嘗試中獲取分析、解決問題的經驗。(五)歸納小結,反思提高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循環結構,其根本目的主要在于幫助我們解決實際的問題。在你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有沒有碰到一些問題,能否利用我們今天學的循環結構優化、解決?本節課我們的學習重點是for循環結構的格式和功能,希望大家能運用for循環語句進行程序設計,提高自己的編程水平。學生聽講、做筆記小結這節課所學習的for循環結構的格式,梳理好學生的思路,加深學生的印象。六、教學附件附件1:課堂附加題國王與國際象棋發明者(給學有余力的對計

12、算機編程的濃郁興趣的學生的題目,讓他們更深入地應用for循環結構)古印度國王要褒獎他聰明的宰相達依爾發明國際象棋,問他想要什么。達依爾回答說:“陛下只要在國際象棋棋盤的第一個格子中放1顆麥粒,第二個格子中放2顆麥粒,第三個格子中放4顆麥粒,依此類推,即以后每個格子中的麥粒都是前一格的2倍。如此放滿64個棋格,我就心滿意足了。”國王聽后,不禁暗笑宰相傻瓜。但是沒過幾天,國王卻憤怒得要砍掉達依爾的頭。國王為什么要殺掉自己聰明的宰相呢?提示:1、使用for循環結構程序設計的思想;2、假設1000顆麥子的重量約為1千克,1噸=1000千克,算一算宰相向國王要了多少噸麥子?附件2:板書設計1、for 循環變量=初值to 終值 step 步長 語句組(循環體)next 循環變量2、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算法)制作流程圖編寫vb代碼3、循環變量的值“超過”終值時才終止循環過程。附件3:教學評價1、學生能否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堂操作,能完成多少?2、學生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