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談魯迅的童趣情懷_第1頁
從《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談魯迅的童趣情懷_第2頁
從《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談魯迅的童趣情懷_第3頁
從《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談魯迅的童趣情懷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談魯迅的童趣情懷 摘要: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雜文是魯迅一生運用最多的文學形式。通過雜文,表現出他不屈不撓與舊勢力戰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魯迅雜文形象性很強,具有濃郁的藝術色彩。魯迅的小說寫的是平凡人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魯迅先生的小說富于獨創性,具有非常突出的個人風格。社戲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作品中少有的描寫童年及農村生活見聞的故事的文章,反映出魯迅獨特的童趣和童心情懷關鍵詞:魯迅 童趣 審美特征 真善美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

2、才,“魯迅”是他1918年為新青年寫稿時使用的一個筆名。他的文章有的嚴峻凜然,有的清新雋永,有的鋒芒畢露,有的潑辣犀利,有的意味深長,多姿多彩不拘一格。而社戲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則是魯迅作品中少有的描寫童年及農村生活見聞的故事的文章,其風格和內容與其它創作有很大不同,但這兩篇作品卻反映出魯迅獨特的童趣和童心情懷。一·社戲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內容和背景社戲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是寫作者童年的生活經歷。魯迅的外婆住在鄉下,母親帶他去看外婆,在那里他認識了一群小伙伴,經歷了許多好玩的事情。在“百草園”有不必說更不必說的美麗景物,有長媽講的美女蛇的傳說,冬天下雪后有捕鳥的快樂。在三味書屋當

3、老師抑揚頓挫的讀書時,學生們卻獨自嬉戲去了。魯迅小時候由于家道中落,父親生病,自己奔走與學校和當鋪之間,但他卻能做到時時早,事事早。雖然也曾經有過不幸,苦難的經歷。但它并沒有影響魯迅對少年時期難得的歡樂時光的回憶。二社戲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寫作手法及語言描寫的特點1.白描及詳略有致的人物形象刻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像一首優美的散文詩。文字素樸雋美,幾乎全是白描,然而神態逼真,形象飛揚。白描之所以生動,首先在準確,菜畦綠油油、水汪汪的,所以“碧綠”;石井欄多年經人攀爬,自然“光滑”;皂莢樹干粗枝繁,用“高大”修飾再好不過;桑椹已經熟透,因此“紫紅”;油蛉鳴聲細弱恰似“低唱”,蟋蟀聲調鏗鏘,故如

4、“彈琴”;覆盆子果實小巧玲瓏,因而“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這些都是以一詞繪寫了物象的形態,敘事寫人更是簡潔素凈,掃雪、搬食、支篩、拉線、捕鳥層次繁多的過程,僅用百來字就栩栩如生地勾畫了出來。遇艷、識妖、驚恐、脫獲,曲折緊張的美女蛇故事,也僅用兩百來字便說得清清楚楚。在描寫課讀時,運用“有念”四個排句,那內容均是古書的摘句,照理比較枯燥,但一經排列組合,卻化腐朽為神奇,幻成一幅生動的形象,展現了書房中搖頭晃腦,人聲鼎沸的讀書情景。社戲的景物描寫極具特色。從色彩、氣味和聲響等方面,描繪了月夜行船、船頭看戲、午夜歸航這幾個畫面,情景交融,充滿水鄉特色。色彩如豆麥的“碧綠”,遠山的“淡黑”,月光的“

5、皎潔”,漁火、燈光的“紅”,航船的“白”;氣味如豆麥和水草的“清香”等;聲響如船行的“潺潺”聲,孩子們的笑聲,橫笛的“宛轉,悠揚”,諸方面寫得簡潔干凈,生動傳神。社戲還塑造了一群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如雙喜、阿發、桂生等。這些小伙伴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我”看不成戲,“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開船時“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萬一;看戲時桂生殷勤地為“我”買豆漿舀水;回家的路上阿發以“我們的大得多”為由,建議去“偷”自家的豆。這些都是他們純真童心的突出表現。雙喜是小伙伴中“最聰明的”,好像小伙伴的小領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現得最為突出:他心細如發,聰明伶俐,當“我”

6、看不成戲,“急得要哭”時,雙喜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的理由;鐵頭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很失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來安慰“我”,表現了大哥哥般的親切體貼;他能拿主意,當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大家都已經厭倦但又不好說回去的時候,又是他提議回家;回程時大家偷阿發家的豆,雙喜后又勸止大家“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說明他善于為他人著想。總之,作品中無論是白描的寫實還是對孩子們詳略有致的形象刻畫,突出了魯迅創作過程中刻意表現出的童年生活的樂趣。 2.語言活潑生動富有表現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先從百草園生活寫起,點出那里曾經是“我的樂園”。為什么說是

7、“我的樂園”呢?“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一句式將兒童眼中百草園的無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油蛉、蟋蟀、蜈蚣、斑蝥,還有何首烏,等等,這些看似毫無趣味的小東西,在孩子的眼里卻充滿了勃勃生機,更不用說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無限情趣的東西了。雖然這么有意思,但是有一處誰都不敢去,是什么地方呢?這就是長著很長的草的地方。為什么呢?“因為相傳這園里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于是,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本身雖然讓人有點害怕,有點擔心,卻強烈地吸引著孩子們,引發了他們的好奇心,也給百草園增添了幾許神秘色彩。百草園的冬天又是怎樣的呢?“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于是又想到雪

8、地里捕鳥,那快樂、那情趣,自在其中了。這是百草園的生活,抓住“我的樂園”來寫,滿溢著生機和活力。 慢慢地,“我”長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讀書,“我”不得不離開“我的樂園”了。巧妙地將自己的百草園生活過渡到了隨先生讀書的學習生涯。文章接著寫在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魯迅曾經在三味書屋生活了7年,他對當年三味書屋的陳設記憶猶新,對老師的“和藹”、自己的“恭敬”歷歷在目,從中不難體會到他對這段生活的深情。這一部分,作者選取了幾個片段,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私塾教育的若干側面。從學生來說,一是敬慕老師的淵博,喜歡提問,愿意了解新知;二是一有機會便跑出去玩,尋找讀書以外的樂趣;三是趁老師讀書入神,在座位上做各

9、種游戲、畫畫兒等。從這幾個片段不難看出,當時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嚴厲,孩子們還是有相當多的自由的。作品中的景物描寫寫景也生動有趣。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石井欄之所以“光滑”,是因為井經過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為童年的魯迅多次好奇地摸過它。說黃蜂“肥胖”,不僅是它的體態較別的昆蟲肥大,而且體現了兒童特別的感覺。叫天子忽然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單寫出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還表現出兒童的羨意。至于寫油蛉“低唱”、蟋蟀“彈琴”,更是兒童特有的感受。第二,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菜畦的“碧綠”,桑葚的“紫紅”、菜花和蜂的“黃”是寫顏色

10、,“肥胖”“高大”“臃腫”“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是寫形狀,這兩者都從視覺上寫;鳴蟬的“長吟”,蟋蟀的“彈琴”,是從聽覺上寫;覆盆子“又酸又甜”寫的是味覺:這真叫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這里實際上包括了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蟬鳴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這與下文寫到的冬天的百草園合起來成為完整的四季圖,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巧。第三,層次井然,條理分明。先用兩句“不必說”寫百草園整體,再寫局部的“泥墻根一帶”,這是一種順序。第一個“不必說”由低到高寫靜物,第二個“不必說”由高到低寫動物,這又是一種順序。整體是從植物寫到動物,局部是從動物寫到植物,這又是一種順序。這幾種順序配合起來,

11、使寫景不僅有序,而且活潑多姿。社戲中寫“我”、雙喜、阿發一行人看社戲回去在途中摘羅漢豆的事,其中寫到“阿發,阿發,這邊是你家的,這邊是六一公公家的,我們偷哪一邊的呢?雙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說。我們也都跳上岸。阿發一面跳,一面說道,且慢讓我來看一看罷。他于是往來的沒,摸了一回,直起身來說道,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其中寫阿發勸大家偷他家的羅漢豆,可以看出阿法的大氣與爽快,沒有成人味,符合兒童的天真“撥、點、磕、退、上、架”用得好,寫出少年朋友們的駕船技巧,還襯托出去看戲的愉快心情。讀這些作品,感受其活潑生動語言,它把我們帶入到一個充滿童心的樂園中,3.從兒童特殊的眼光去觀察世界,去反映生活

12、。從百草圓到三味書物中,寫到少年魯迅為什么要離開百草圓而去三味書屋時,作者以這樣的筆調去寫“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隔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不能常到百草園了”。這發自內心的稚嫩的心聲,是當時魯迅最真切的呼喚,他不明白為什么要離開百草園?為什么要去書塾?魯迅從兒童的眼光、心理去猜測離開百草園的原因。文中的幾種猜想都是認為干了壞事才被送到書塾里去受到懲罰。孩子天真、淳樸傳遞著童真、童趣。如百草園中寫到“單是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

13、,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又如“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鑒賞,這是荒圓,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的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百草園里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翻斷磚、按斑蝥、拔何首烏、摘覆盆子、捕鳥,這些活動都是魯迅筆下,兒童在百草園里的專利。兒童是純美的,具有的天真、淳樸童趣。兒童在非常簡單的事情中得到愉悅,表現出天真。社戲中我們去看

14、戲,看到“屹立在莊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臺,模胡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就在這里出現了。”“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見臺上有一個黑的長胡子的背上插著四張旗,捏著長槍,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雙喜說,那就是有名的鐵頭老生,能連翻八十四個筋斗,他日里親自數過的。我們便都擠在船頭上看打仗,但那鐵頭老生卻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幾個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陣,都進去了,接著走出一個小旦來,咿咿呀呀的唱。雙喜說,“晚上看客少,鐵頭老生也懈了,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呢?”我相信這話對,因為其時臺下已經不很有人,鄉下人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覺去了,疏疏朗朗的站著的不過是幾十個本村和鄰村的

15、閑漢。”這些都是從兒童的思維去想事物,見到好的景物就以為是仙境,鐵頭老生不顯真本領是因為看的人少,心里泄了氣。是從戲臺底下很少的人看出來的。這些都反映了魯迅無憂無慮和天真爛漫的兒童情懷。三魯迅作品反映的童趣情懷的審美特征1. 魯迅也是普通人有嚴肅的一面,也有富于童心情趣天真的一面。作為一個文學家,魯迅先生文學的思想性以及革命性是不可言喻,他的雜文能夠針砭時弊,不僅是因為他對現實的深刻認識,對民族的強烈使命感,還有他深厚的文學功底。魯迅先生的小說富于獨創性,具有非常突出的個人風格。在選材方面,他真實地再現了現實生活,通過高度的概括,塑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從平凡的生活里提煉出不平凡的主題,充

16、分體現了現實主義特征。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阿q是“精神勝利者”的典型,受了屈辱,不敢正視,反而用自我安慰的方法,說自己是“勝利者”。祥林嫂是舊中國農村中勤勞、善良、質樸、頑強的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屢遭不幸,走投無路,最后在“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如此”的地主階級歡天喜地的“祝福”聲中悲慘地死去。這些都直至罪惡的封建制度,表現了他嚴肅的革命的一面。而社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則表現了魯迅對人間真情的期盼和向往,極富浪漫主義的美好情懷。尤其是社戲,描繪的江南農村風光,描繪作者和農村小伙伴們月夜駕船去看社戲的歡快情景,他們之間天真純樸的友誼,以及農村孩子熱情、爽直的性

17、格,都躍然紙上,如詩如畫,令人心想神往。其中如孩子們看戲時最討厭“只唱不做的老旦”而特別愛看“能連翻八十四個筋斗的鐵頭老生”,以及孩子們在歸途中搶著“偷摘”自家田里的蠶豆等細節,描繪孩子們天真、無私的心理狀態,其生活氣息之濃,人物形象之鮮明,景物描寫之富有詩意,藝術審美內容之深厚,沒有切身感受是無法創作出如此具有審美價值的小說作品。2.魯迅反映童趣情懷的作品是魯迅對人生的另一種態度,肯定人的真善美的另一種表達。魯迅的外祖母家住在農村,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農民的生活。家庭的變故和變故后的人生體驗,也使魯迅從少年時候起就親近下層人民。特別是在他祖父入獄的前后,他不得不到農村的親戚家避難,長時期住

18、在農村。在那里,他與農村的孩子們成了朋友,與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劃船,一起看戲,有時也一起到他們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們之間,沒有相互的歧視和仇視,而是相互關心,相互友愛。社戲正是對于故鄉具體的描繪,蘊含其中的是對故鄉的一腔摯愛,都體現在生活其中的人身上。魯迅一生都把他與農村小朋友這種樸素自然、真誠單純的關系當作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系而懷念著,描寫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敘事生動,寫人也出色,最感人的是塾師形象。作品一開始便以簡潔的線條描繪出他古樸的形象,接著,以肯定語句,介紹了他的品性。在魯迅的筆下,這位老先生似乎也并不太“嚴厲”,學生行禮,他在一旁“和藹”地回拜,備有一條“戒尺”,定有“罰跪”的規則,但都不“常用”。通常也只是“瞪幾眼”,大聲嚷道:“讀書”。管制似乎也并不太嚴,學生不是都能溜到小花園里頑皮,課間也能偷偷地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