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件名:gps控制測量作業指導書 第2次修改文件編號:js/zg-xx/a 共 41 頁 第 40 頁gps 控 制 測 量作業指導書 受控文件 編號:js/zg-xx/a福州市勘測院目 錄1 目的與適用范圍22 引用標準23 術語24 概述與作業流程3第一部分 靜態gps控制測量65 主要技術指標要求與技術設計66 儀器設備的技術要求97觀測前準備工作98 外業觀測要求99 記錄要求1010 數據處理1111重測和補測1312 gps網平差1313數據處理成果整理和編寫技術總結1514成果驗收與上交資料15第二部分 gps rtk控制測量1615 基本規定1616 技術設計、選點、埋石171
2、7 觀測1818 資料整理1919 檢查驗收19附錄20附件1 gps控制測量外業觀測手簿21附件2 gps點之記22附件3 gps控制測量技術設計書(提綱)23附件4 gps控制測量技術總結(提綱)25附件5 福州市靜態控制測量成果資料范本27附件6 福州市gps rtk控制測量成果資料范本361 目的與適用范圍1.1 為了加強gps控制測量作業的規范化和確保gps控制測量作業獲取可靠的成果資料,以及對相關規范內容地補充和說明,制訂了本作業指導書,并作為我院gps控制測量作業與檢查驗收的依據。1.2 本規定第一部分適用于本院規定的二級以上gps控制測量作業的生產項目。作業指導書中未涉及到的技
3、術要求,應按照相關規范或項目技術設計書的要求執行。1.3 本規定第二部分適用于本院規定的三級導線精度以下精度的gps_rtk測量。使用gps_rtk布設二級以上控制點時,應編制專門的技術設計書來規范作業、保證精度。1.4 gps_rtk測量除了應符合本細則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和地方現行有關標準、規范、規程的規定。2 引用標準(1) 城市測量規范(cjj8-99) ,以下簡稱城規;(2) 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 (gb/t 18314-2001),以下簡稱gps規范;(3) 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 (cjj 73-97),以下簡稱gps規程;(4) 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 (ch
4、10021995),以下簡稱檢查驗收規定;(5) 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 (gb 12898-91),以下簡稱水準規范;(6) 凡是本指導書未規定的,一律按城規、gps規范、gps規程、水準規范,檢查驗收規定執行。(7) 凡是設計書、gps指導書與城規、gps規范、gps規程、水準規范、檢查驗收規定有矛盾時,一律按本指導書執行。3 術語3.1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3.2 wgs-84: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1984世界大地坐標系);3.3 觀測時段:測站上接收機開始接收衛星信號到停止接收的連續觀測時間間隔
5、,也稱時段;3.4 同步觀測:兩臺或兩臺以上的接收機對同一組衛星進行觀測;3.5 同步觀測環:三臺或三臺以上的接收機同步觀測所獲得的基線向量構成的閉合環;3.6異步觀測環:由非同步觀測所獲得的基線向量構成的閉合環;3.7數據剔除率:同一觀測時段中,刪除的觀測值個數與獲取的觀測值總數的比值;3.8天線高:接收機天線相位中心至測站中心標志面的高度;3.9 gps靜態定位測量:通過在多個測站上進行若干個時段同步觀測,確定測站間相對位置的gps定位測量;3.10 gps快速靜態定位測量:利用快速整周模糊度解算法原理所進行的gps靜態定位測量;3.11 單基線解:在多臺gps接收機同步觀測中,每次選取兩
6、臺接收機的觀測數據解算相應的基線向量;3.12 多基線解:從n(n3)臺接收機同步觀測值中,由n-1條獨立基線構成觀測方程,統一解算n-1條基線向量。3.13 pdop(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位置精度強弱度,為緯度、經度和高程等誤差平方和的開根號值,具體含義:歸因于衛星的幾何分布,天空中衛星分布程度越好,定位精度越高。3.13 rtk(real time kinematic 實時動態): 在進行動態測量時,基準站將已知 wgs84坐標和觀測數據實時用電臺傳給流動站,在流動站實時進行差分處理,得到基準站和流動站坐標差x,y,z;坐標差加上基準站坐標得到流
7、動站每個點wgs84坐標,通過坐標轉換參數轉換得出流動站每個點的平面坐標x,y和海拔高h。4 概述與作業流程4.1 概述gps技術測量涉及gps靜態定位測量和gps快速靜態定位測量,它與常規的測角、測距手段相比精度高、速度快、費用省及操作簡便等優點。gps技術測量可分為外業數據采集和內業數據處理,前者在站點上安置儀器接收衛星信號,后者是將接收機接收的衛星信號傳輸到計算機上,用相關的軟件進行基線處理和網平差獲得坐標成果。4.2 作業流程gps控制測量作業工藝流程圖接收到測量任務原有資料和相關資料收集編寫技術設計書生產準備實地踏勘、網形設計制定作業計劃外業數據采集外業選點、埋點數據處理與平差編寫技
8、術總結、資料整理隊檢檢查質檢辦檢查總工辦審定、驗收以上流程為gps控制測量作業工藝總流程圖,部分環節技術質量管理沒有明示,但應注意:其中“接收到測量任務”、“實地踏勘、網形設計”作業環節,作業單位應事前知會總工辦,并且對總工辦提出意見必須遵照執行。“實地踏勘、網形設計”作業環節在埋點完成后,必須經質檢辦檢查合格后,才能觀測。第一部分 靜態gps控制測量5 主要技術指標要求與技術設計根據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cjj 73-97)4.1,將城市或工程gps網劃分為二、三、四等和一、二級,在布網時可以逐級布設、越級布設或布設同級全面網。5.1 gps網的分級5.1.1 各等級gps網相鄰點間
9、基線長度精度用下式表示,并按表1規定執行。=式中:標準差,mm;a固定誤差,mm;b比例誤差系數;d相鄰點間距離,km;在跨等級施測的控制成果精度評定中,標準差計算需要作如下約束,a和b與該網平均邊長有關,套用相應等級,平均邊長為最外圈閉合環平均邊長。此目的為限制越級布網引起的限差過大,避免精度評定失真。5.1.2 各等級gps網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表1規定;相鄰點最小距離應為平均距離的1/21/3;最大距離應為平均距離的23倍。表1 精度分級等級平均邊長(km)固定誤差a(mm)比例誤差系數b(mm)最弱邊相對中誤差對應級別gps規范級別二等91051/120000比b級弱三等51051/8
10、0000c四等210101/45000d一級110201/20000e 二級<115201/10000比e級弱注:當邊長小于200m時,邊長中誤差應小于20mm。5.2 資料收集和技術設計5.2.1 接收任務作業隊、科室接收任務后,按照測繪項目負責人制度規定確定該項目的項目負責人(必要時由院部確定該項目的項目負責人)。5.2.2 資料收集項目負責人接到任務后,應明確任務的內容、要求,收集相關的圖紙、原有成果資料,了解測區范圍、測區概況以及測區內原有平面控制點情況,有條件應組織人員到測區現場進行踏勘。尤其在控制網的起算控制點來源以及相關技術參數上,要求可靠、嚴密、依據充分。要求附有權威單位
11、(如測繪局、勘測院、測繪隊)出具的控制點成果資料提供單,并有蓋章、簽字。若因特殊情況確實無法提供蓋章、簽字證明的,必須與總工辦協商解決,并要得到總工辦認可,同時提供必要的控制點檢核資料方可生效。5.3 布網技術要求5.3.1 各級gps網最簡獨立閉合環或附合路線的邊數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 最簡獨立閉合環或附合路線的邊數級 別二等三等四等一級二級閉合環或附合路線的邊數(條)68101010對用于基礎測繪的等級控制網布設、大型工程、長期工程或有特殊需要需利用gps技術作業的工程,需有書面的技術設計。在踏勘的基礎上,項目負責人設計最佳的布網方案和編寫技術設計書,并經總工辦審批后實施。(1) gps
12、網技術設計原則:gps網的布設應視其目的、要求的精度、衛星狀況、接收機類型和數量、測區已有的資料、測區地形和交通狀況作業效率綜合考慮,按照優化設計原則;在設計圖上應標出新的gps點的點位、點名和級別,還應標出相關的各類測量站點、水準路線及主要的交通路線、水系和居民地等。(2) gps網布設技術要求: 各等級gps網可布設成多邊形或附合路線; 各等級gps網最簡獨立閉合環或附合路線的邊數應符合表一的規定; 各等級gps網相鄰點間平均距離應符合表1規定。相鄰點間最小距離可為平均距離的1/3;最大距離可為平均距離的3倍; 布設的gps網原則上要求落在已知起算控制點構成的框架范圍內。特殊情況無法滿足時
13、,應提交總工辦商定解決可行的布網方案,備檔。 新布設的gps網應與附近已有的更高等級gps點進行聯測,聯測點數不少于3個; 為求得gps網點在某一參考坐標系中坐標,應與該參考坐標系中的原有控制點聯測,聯測的總點數不少于3點。在需用常規測量方法加密控制網的地區, gps點應有12方向通視; 為求得gps網點的正常高,應根據需要適當進行高程聯測。二、三等gps網每隔36點聯測一個高程點,四等以下等級網可依據具體情況確定聯測高程的點數; 各等級gps點按水準規范四等水準或與精度相當的方法進行高程聯測;5.4 外業選埋點5.4.1點位周圍空曠,障礙高度角不宜大于15°。5.4.2距離高壓輸電
14、線50米以上,距離強無線電發射源(如移動通信基站、電視信號發射塔等)200米以上。5.4.3避開大面積水域、玻璃墻等強反射面。5.4.4地面穩定易于保存,便于安置儀器和操作。5.4.5一般點位用統一的標志,臨時點位可用簡易標志。5.4.6 四等網以上參照gps規程5.2進行造標埋設,考慮城市一、二級gps點的破壞率高、埋標較難,可按我院預制的鑄鐵gps標志,直接埋設在水泥地上,有條件的應按gps規程5.2進行造標埋設。 5.5 航測控制測量的技術要求根據像片控制點的布設方案,以及影像刺點的有關要求進行作業;6 儀器設備與軟件的技術要求6.1 接收機的選擇:可按表3規定執行。表3 接收機的選擇級
15、 別項 目二等三等四等一級二級接收機類型雙頻雙頻或單頻雙頻或單頻雙頻或單頻雙頻或單頻標稱精度10mm+2ppm10mm+5ppm10mm+5ppm10mm+5ppm10mm+5ppm觀測量至少有l1、l2載波相位l1載波相位l1載波相位l1載波相位l1載波相位同步觀測接收機數332226.2 接收機的檢驗與維護具體參照gps規程6.2、6.3執行。6.3 gps數據處理與平差軟件:統一采用trimble geomatics office v1.6 (簡稱tgo)進行gps基線數據處理與平差處理。7 觀測前準備工作 7.1 項目負責人根據任務書的要求,組織好人員,進行分工,安排工作實施計劃。7.
16、2項目負責人就技術設計書中的技術要求及作業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向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作業人員認真學習相關的規定、技術標準和管理文件。7.3 準備好相關的儀器、工具、材料等設備及必要的手薄、圖紙資料等。7.4 除按規范要求對所使用的gps接收機進行嚴格的檢查外,還應檢查以下內容:a.光學對點器對點誤差3毫米;b.通電、接線檢查;c.清除過時記錄。8 外業觀測要求8.1觀測計劃。項目負責人根據測區地形和交通狀況、相應等級基線最短觀測時間等因素綜合考慮,編制觀測計劃表,按該計劃表對相關作業人員下達相應階段的作業調度計劃,并根據實際作業的進展情況,及時做出調整。8.2出測前檢查儀器可用存儲空間是否夠用
17、,更換電池,檢查儀器各螺絲是否旋緊。8.3儀器架好后檢查儀器是否已在工作狀態(有時在更換電池、架設儀器時不小心碰儀器電源開關),若儀器已在工作狀態應先關閉電源,等一切準備就緒后再開啟電源;從腳架上拆離儀器前檢查電源是否已關閉。8.4在接收信號過程中禁止在儀器周圍使用對講機、手機等,若確實需要使用也應在距離接收機10米以外低于接收機平面的地方時用。8.5觀測員要細心操作,觀測期間防止接收機震動,更不得移動,要防止人員和其他物體碰動天線或阻擋信號,不允許接收機關閉又重新啟動。8.6經認真檢查,所有規定作業項目均已全面完成,并符合要求,記錄與資料完整無誤,方可搬站。8.7各等級gps控制測量基本技術
18、要求按表4執行。表4 各級gps網測量基本技術要求規定等 級項 目二等三等四等一級二級衛星截止高度角(°)1515151515同時觀測有效衛星數44444有效觀測衛星總數66444觀測時段數221.61.61.0時段長度(分鐘)9060454040采樣間隔(秒)10301030103010301030時段中任一衛星有效觀測時間(分鐘)1515151515pdop66666注:1 在時段中觀測時間符合表三中第七項規定的衛星,為有效觀測衛星;2計算有效觀測衛星總數時,應將各時段的有效觀測衛星數扣除其間的重復衛星數;3 觀測時段長度,應為開始記錄數據到結束記錄的時間段;4 觀測時段數1.6
19、,指每站觀測一時段,至少60%測站再觀測一時段。5 對于時段長度、采樣間隔、時段中任一衛星有效觀測時間等項目,以上僅考慮靜態,對于快速靜態觀測方法應按照gps規范10.3.1執行。9 記錄要求9.1天線高(儀器高)應在開機前和關機后量取。9.2 接收機啟動前與作業過程中,應隨時逐項填寫測量手簿中的記錄項目,測量手簿格式、記錄內容及要求見附件一。9.3 各項記錄一律使用鉛筆,不得開叉和涂改,不得轉抄和追憶,如有讀、記錯,可整齊劃掉,將正確數據寫在上面并注明原因,其中天線高不得連環涂改。9.4 手簿整飾,存儲介質注記和各種計算一律使用藍黑墨水書寫。9.5 接收機內存數據文件卸到外存介質,不得進行任
20、何剔除、刪改和編輯,應及時備份一式兩份。并注明工程名、點名、點號、觀測單元號、時段號、文件名、采集日期、測量手簿編號等。10 數據處理10.1數據處理人員要求數據處理工作為gps測量過程的關鍵環節,一般由項目負責人親自負責或總工辦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要求數據處理人員熟悉掌握gps控制測量原理,掌握城市控制測量原理,熟悉有關坐標系統技術原理,熟練掌握tgo數據處理與平差軟件。10.2 基線向量解算10.2.1 軟件及要求各等級gps網基線解算及基線預處理可采用隨接收機配備的軟件(須經總工辦認可)。統一采用tgo gps數據處理與平差軟件。10.2.2 準備工作基線解算前,應按規范、技術設計書對外業
21、全部資料進行全面檢查。起算點坐標系應按以下優先順序采用:(1)國家gps a、b、c級控制網或其他高等級gps網控制點的已有wgs-84系坐標;(2)國家或城市較高等級控制點轉換到wgs-84系后的坐標值;(3)不少于觀測30分鐘的單點定位結果的平差值提供的wgs-84系坐標。10.2.3 解算方案a.根據外業施測的精度要求和實際情況、軟件的功能和精度,可采用多基線解或單基線解;b.每個同步觀測圖形只能選定一個起算點;10.2.4 基線向量解算基本要求a. 基線解算,按同步觀測時段為單位進行。按多基線解時,每個時段須提供一組獨立基線向量及其完全的方差協方差陣;按單基線解時,須提供每條基線分量及
22、其方差協方差陣;b. 二等以上gps網,基線解算可采用雙差解、單差解或非差解;c. 三等及以下各等級gps網,根據基線長度允許采用不同的數據處理模型;但是15公里內的基線,須采用雙差固定解。15公里以上的基線允許在雙差固定和雙差浮點解中選擇最優結果;d. 對所有同步觀測時間短于35分鐘的快速定位基線,必須采用合格的雙差固定解作為基線解算的最終結果。e基線處理過程要求提供處理記錄手簿,內容包含有:a、衛星高度角。b、通過、未通過基線。c、引用歷史工程gps基線。d、某衛星刪除、某基線處理有效觀測時間。e、其它。10.3外業數據質量檢核10.3.1 同一時段觀測值的數據剔除率,其值小于10%;10
23、.3.2 復測基線的長度較差,兩兩比較應滿足下式的規定: 2式中:相應級別規定的精度(按實際平均邊長計算)。10.3.3 各等級gps網同步環閉合差中,三邊同步環中只有兩個同步邊成果可以視為獨立的成果,第三邊成果應為其余兩邊的代數和。由于模型誤差和處理軟件的內在缺陷,第三邊處理結果與前兩邊的代數和常不為零,其差值應小于下列數值:/5 /5 /5式中:相應級別規定的精度(按實際平均邊長計算)。10.3.4 三等以下各等級網、及二等gps網外業基線預處理結果,其異步環(獨立閉合環)或附合路線坐標閉合差應滿足:3333式中:n閉合環邊數相應等級規定的精度(按實際平均邊長計算)=11 重測和補測11.
24、1未按施測方案要求,外業缺測、漏測、觀測時段數不足,或數據處理后,觀測數據不能滿足表4(各等級gps網測量基本技術要求規定)要求,有關成果應及時補測。11.2允許舍棄在復測基線邊長較差、同步環閉合差、異步環閉合差或附合路線閉合差質量檢核中超限的基線,而不必進行該基線或與該基線有關的同步圖形的重測,但必須保證舍棄基線后的獨立環所含基線數,不得超過表2(最簡獨立閉合環或附合路線的邊數)的規定,否則,應重測該基線有關的同步圖形。11.3由于點位不滿足gps控制測量要求而造成一個測站多次重測仍不能滿足各種限差檢核要求時,可以布設新點重測或者舍棄該點,但必須經相關部門的批準。11.4對需補測或重測的觀測
25、時段或基線,要具體分析原因,在滿足表4(各級gps網測量基本技術要求規定)要求的前提下,盡量安排一起進行同步觀測。11.5補測或重測的分析應寫入數據處理報告。12 gps網平差12.1測量平差計算人員要求gps網平差工作為gps測量過程的關鍵環節,一般由項目負責人親自負責或總工辦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要求平差工作人員熟悉掌握gps控制測量原理,掌握城市控制測量原理,熟悉有關坐標系統技術原理,熟練掌握tgo數據處理與平差軟件。12.2 二等gps網無約束平差與整體平差,參照gps規范12.5.2、12.5.3執行。12.3 三等以下gps網無約束平差12.3.1 在基線向量檢核符合要求后,以三維基線
26、向量及其相應方差協方差陣作為觀測信息,以一個點的wgs-84系三維坐標作為起算數據,進行gps網的無約束平差。無約束平差須提供各點在wgs-84系三維坐標、各基線向量及其改正數和其精度信息;12.3.2 無約束平差中,基線分量的改正數絕對值(、 )應滿足下式:333式中:為相應級別規定的基線精度。否則,認為該基線或附近的基線存在粗差,應在平差中采用軟件提供的自動方法或人工方法剔除,直至上式滿足。12.4 三等以下gps網約束平差利用無約束平差后的可靠觀值,可選擇在wgs-84坐標系(必要時)、國家坐標系或地方獨立坐標系下進行三維約束平差或二維約束平差。平差中,對已知距離和已知方位,可以強制約束
27、,也可以加權約束。平差結果應有相應坐標系中的三維或二維坐標、基線向量改正數、基線邊長、方位、轉換參數及其相應的精度信息。約束平差中,基線分量的改正數與經過粗差剔除后的無約束平差結果的同一基線相應改正數較差的絕對值(、)應滿足下式222式中:相應級別規定的精度否則,認為作為約束的已知坐標、已知距離、已知方位中存在在一些誤差較大的值應采用自動或人工的方法剔除這些誤差較大的約束值,直至上式滿足。12.5 福州市區gps數據平差處理規定平差處理中,坐標系統直接采用中央子午線經度為119°1823.05134(根據福州資用坐標換算得到),橫軸(y)加常數為430564.642米(相當于500公
28、里常數)。13 數據處理成果整理和編寫技術總結13.1 原始觀測記錄(包含接收機內存數據文件)要求備份,基線解算、無約束平差和約束平差的過程資料及成果要求備份,并打印成兩份,打印成果要裝訂成冊,注明目錄、資料內容。備份要求:通過院局域網將所有數據、文檔備份到服務器上。13.2 gps控制測量成果(包括點之記),必須通過院地理信息中心開發的福州市控制點管理系統軟件功能進行錄入,錄入成果待質檢辦檢查,總工辦審定合格后,項目成果提交才算完整。13.3 由項目負責人編寫外業技術總結。(1)測區范圍與位置,自然地理條件,氣候特點,交通及電訊等情況;(2)任務來源,測區已有測量情況,項目名稱,施測目的和基
29、本精度要求;(3)施測單位,施測起止時間,作業人員數量,技術狀況;(4)作業技術依據;(5)作業儀器類型、數量、精度以及檢驗和使用情況;(6)點位觀測條件的評價,埋石與重合點情況;(7)聯測方法、完成各級點數與補測、重測情況,以及作業中發生與存在問題的說明;(8)外業觀測數據質量分析與野外數據檢核情況。13.4 由項目負責人編寫內業技術總結。(1)數據處理方案、所采用的軟件、所采用的星歷、起算數據、坐標系統,以及無約平差、約束平差情況;(2)誤差檢驗及相關參數和平差結果的精度估計等;(3)上交成果中尚存問題和需要說明的其他問題、建議或改進意見;(4)各種附表與附圖。(5)將外業技術總結統合整理
30、形成項目技術總結報告。14 成果驗收與上交資料14.1 成果驗收(1)成果驗收按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 (ch 10021995)進行。交送驗收的成果,包括觀測記錄的存儲介質及其備份,內容與數量必須齊全、完整無損,各項注記、整飾應符合要求。(2)驗收重點包括:a. 實施方案是否符合規范、本指導書和技術設計要求;b. 補測、重測和數據剔除是否合理;c. 數據處理軟件是否符合要求,處理的項目是否齊全,起算數據是否正確;d. 各項技術指標是否達到要求。14.2 上交資料用gps控制測量的零星控制項目(指一級以下)技術要求可適當放寬,上交資料可參照范本(附件五)。對控制范圍超過5平方公里或甲方要求由院外
31、部門檢查驗收時,應嚴格按本指導書和相關規范的技術規定執行,上交資料嚴格以下內容提交:(1)測量任務書(或合同書)、gps控制測量技術設計書;(2)控制網起算控制點資料聯;點之記、選點資料和埋石資料,有條件還需環視圖、測量標志委托保管書;(3)儀器檢驗包含:接收機鑒定和檢驗資料、水準儀及水準尺檢驗資料;(4)外業記錄包含:接收機內存數據文件、測量手簿及其他記錄手簿;(5)計算資料包含:復測基線長度較差報告,同步環閉合差報告,異步環(獨立閉合環)或附合路線坐標閉合差報告、三維無約束平差報告、二維約束平差報告;(6)gps控制測量坐標成果表;(7)gps點網圖、水準路線圖;(8)技術總結和成果驗收報
32、告。第二部分 gps rtk控制測量15 基本規定15.1 gps_rtk測量可使用于三級導線以下精度的控制測量、工程測量、地形測量、市政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地籍測量。測設點位精度應符合相關規范相應指標。15.2 gps_rtk測設的控制點是滿足專門工程需要的,其他工程借用時必須進行必要的關聯性檢測。15.3 對于長線路工程,應先布設靜態gps控制點后再進行gps_rtk作業。15.4 對于范圍大、施工周期長的工程,應布設永久性的gps靜態控制點。15.5 對于同一工程需要進行基準站換站作業時,必須進行重合點校核,校核精度要符合城市測量規范cjj8-99中的有關要求。15.6 gps_rtk基
33、準站要選擇觀測條件好、距離測區近、等級高的已知點。對于使用不同等級的已知點,gps_rtk作業半徑應小于表5規定,控制點稀疏的困難地區可適當放寬。表5 gps_rtk 基準站控制點等級及作業半徑基準站控制點等級二等三、四等一、二級作業半徑(km)64215.7 圖根點點位中誤差要求為±5cm,取2倍點位中誤差(10cm)作為兩次測量坐標值較差的限差。gps rtk觀測點位中誤差m=±,其中1、2、為兩次點位觀測值之差的1/2,n為總點數。15.8 對儀器內設定的各種設置,在作業過程中不得進行任何變動。16 技術設計、選點、埋石16.1 資料準備和技術設計:作業前應充分收集測
34、區內已有的有關測繪資料(如地形圖、已知點成果和點之記),并對資料進行分析,選取用于架設基準站的控制點和校核點及新測點的設計,做好作業策劃,必要時應編寫技術設計書。16.2 踏勘和選點:根據設計,進行實地踏勘,逐點落實設計的點位。選做基準站的控制點和校核點與實地對應情況,點位與周邊的觀測環境情況,新布設點位是否合適,實地選擇點位,埋設永久或半永久測量標志。點位選擇應該視野開闊,遠離高大的建(構)筑物、反射面、樹木,遠離強電場磁場及電磁波發射源等干擾源,符合gps_rtk對點位和環境的要求。實地繪制點之記,栓距不宜少于三個。16.3 控制點編號定為6位,第一位“r”代表rtk成果;第二位為15數字
35、,分別代表:1工程隊,2數字化隊,3管線隊,4規劃隊,5恒圖公司;后四位表示順序點號。16.4 選用經檢驗合格的接收機和電臺,接收機的選用、檢驗、維護應符合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cjj73-97中第六章儀器設備的技術要求。17 觀測17.1 基準站17.1.1 基準站應架設在城市等級控制點上,必須使用木質腳架,對有定向要求的天線應進行定向。為了使無線電信號具有最大的覆蓋范圍,數據鏈發射臺應設在制高點上,基準站設在制高點上能保證觀測到足夠多的gps衛星。17.1.2 不在等級控制點上架設基準站時,檢核點不少于2個。由于福州市采用地方平面直角坐標系,任何架設基準站方法均要求校正點不少于2個。
36、17.1.3 應避免選擇容易產生多路徑發射效應的點位作為基站點,同時避開電波干擾而導致信號中斷,甚至衛星失鎖;這些電波干擾源主要有:高壓輸電線、蜂房電話、電站、電臺、電視發射臺、雷達站、移動通訊設備等。17.1.4 開機、關機前應分別量取gps接收機天線的高度,兩次互差不大于3mm,并做好記錄。每隔一段時間應對儀器設備的狀態進行檢查,確保在作業過程中儀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中。17.1.5 運輸轉移過程中,不得出現設備無緩沖震動情況,以免gps接收機天線的幾何中心與相位中心的常數發生變化。17.1.6 對基準站輸入必需的控制點信息并檢查“天線類型輸入”的正確性。17.2 流動站17.2.1 初始
37、化時應符合下列條件:pop值<6;衛星高度截止角>15º;有效的觀測衛星數5顆。17.2.2 流動站跟蹤桿應有一個三角支架,測量時跟蹤桿的圓氣泡必須嚴格居中。17.2.3 在開始作業前應檢查“天線類型輸入”的正確性,并對一個以上已知點進行校核(校核點必須是二級以上控制點),點位誤差不大于±5cm,在測區周圍如有相關的已知點也應加測校核。17.2.4 電子手簿在記錄觀測數據時應是gps_rtk觀測值的固定解。17.2.5 gps_rtk固定解在穩定收斂至mm級精度,開始觀測,穩定一分鐘后開始記錄并存儲,記錄不得少于2次,記錄觀測時間不得少于2分鐘,坐標分量兩次較差
38、10mm,取較近兩次平均值為成果坐標,記錄點號在原點號后順序加-1、-2、-3等。17.2.6 重新對儀器進行初始化,間隔30秒,gps_rtk固定解在穩定收斂后,開始觀測記錄,坐標值與17.2.5中的該點所有記錄值點位較差2.5cm,點號在原點后加“-y”。17.2.7 為保證控制點的預期使用,每項工程應提供3個以上的坐標成果,每個控制點與另外至少一個控制點通視,控制點間距離不宜小于120m。必要時應利用現狀地形條件進行檢核。17.2.8 采用gps_rtk測量中的放樣功能,只可以在開闊場地撥地測量中運用,且必須應利用現狀地形條件進行檢核。17.2.9 采用gps_rtk測量進行點位坐標的測
39、設,應進行必要的檢核,保證數據100正確。18 資料整理控制點坐標值取兩次觀測值符合限差要求的測量點坐標值取平均作為正式成果。18.1 gps_rtk成果單獨成冊時應包括:(1) 封面;(2) 目錄;(3) 說明;(4) 坐標成果表;(5) 實測網圖(按比例繪制);(6) 外業記錄手簿;(7) 原始數據記錄簿(包含基準站、校核站信息,實測點最少三個坐標值、記錄時間、儀器高、觀測精度(rms值)等有關記錄);(8) 檢驗記錄及說明;18.2 gps_rtk成果不單獨成冊時,提交(4)、(5)、(6)、(7)四項。資料整理參照附件6 福州市gps rtk控制測量成果資料范本編制。19 檢查驗收19
40、.1 檢查驗收19.1.1 外業(1) 原始記錄應按要求現場記錄,字跡要清晰、整齊、美觀,不得涂改、轉抄。(2) 外業觀測結束后,應及時將數據結果錄入計算機硬盤,并進行數據備份。(3) 電子手簿內存數據文件轉存到外存介質上時,不得進行任何剔除、修改,不得調用任何對數據實施重新加工組合的操作指令。19.1.2 內業(1) 已知數據點號、坐標和基準站儀器高輸入的正確性。(2) 作業前檢核已知點記錄是否滿足要求。(3) 測點成果點位精度指標、作業半徑情況。(4) 保證成果正確性的重復觀測記錄數據情況。(5) 測點間成果的符合性。19.2 分隊檢查合格后,應填寫過程控制跟蹤表,評定質量分,完成各項簽名
41、后上交質檢部門。19.3 質檢部門質檢員檢驗合格后填寫檢驗結論,評定質量分,完成各項簽名后上交總工室審核、簽發。19.4 分隊備份完全檔案,定期上交數據備份中心。附錄本指導書由院總工辦組織編制、歸口解釋和管理。本指導書起草人:高昭良、陳琳、吳增銘、林起忠、林賢恩; 本指導書審核人:高昭良;本指導書審定人:陳瑞霖本指導書批準人:錢兆向。附件1 gps控制測量外業觀測手簿gps控制測量外業觀測手簿項目名稱作業部門接收機號觀 測 員時段序號點 號點 名天 線 高觀測起止異常情況記錄:福州市勘測院 日期: 年 月 日附件2 gps點之記gps點之記日期:2000年9月 6日 記錄者:吳增銘 繪圖者:吳
42、增銘 校對者:溫曉東點名及種類gps點點 名彭湖山土 質土點 號2001相鄰點(名、號、里程、通視否)葉洋(2001)、湖坪(2004)標石說明(單、雙層、類型)舊點混凝土鋼芯、國家一等點、舊點舊點名彭湖山所 在 地閩侯縣.白沙鎮交通路線福州白沙上洋所在圖幅號 7-50-71-甲 1:5萬概略位置 x: 2907671 y: 413686 n: 26°16 e: 119°49備注附件3 gps控制測量技術設計書(提綱)1 測區概況。內容包含:測區行政隸屬情況,測區范圍與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條件,氣候特點,地形、交通及通訊等狀況。2 任務來源及工作量內容包含:任務的來源,下達
43、任務的目的、用途及意義;測量的點數(新點數、起算點數、水準點數、檢核點數);gps點的平面坐標系統和高程系統;測量任務的范圍、精度和密度要求、提交成果資料的項目和時間,完成任務的經濟指標。3 作業技術依據。內容包含:規范、規程、國家標準、測量任務書及作業指導書。4 已有資料內容包含:施測區域的各類圖件,如1:1萬1:10萬比例尺地形圖、交通圖等;施測區域的已有各類控制點成果,如三角點、水準點、gps點成果資料以及技術設計與總結等;測區有關的地質、交通及通訊等方面資料;測區控制點的分布及對控制點的分析、利用和評價。5 布網方案內容包含:gps網點的基本圖形及相應的連接方式(如點連接、邊連接、網連
44、接等);gps網結構特征的測算;點位布設略圖(gps設計網圖)的繪制。6 選點與埋標內容包含:gps點位的基本要求;點位標志的選用及埋設方法;點位的點名及編號等。7 觀測內容包含:儀器選用及檢驗、觀測時段數、觀測計劃的制定及人員組織安排;對觀測工作的基本要求;對數據采集提出注意的事項;對觀測數據質量提出的分析和評價要求。8 數據處理內容包含:使用的軟件和數據處理基本方法;確定原有控制點作為起算點的方法(方案);各項閉合差檢驗指標和點位精度評定指標。9 完成任務的措施內容包含:要求措施具體,方法可靠,在實際工作中具有可行性。10 提交成果內容包含:指導書正文中第14項內容及各種附表與附圖。附件4
45、 gps控制測量技術總結(提綱)1概述1.1 測區概況。內容包含:測區范圍與位置,自然地理條件,氣候特點,交通及通訊等情況,以及對實施測量的影響評價。1.2 任務概況。內容包含:任務來源,項目名稱,施測目的及施測單位等。2已有資料內容包含:測區已有測量情況,已有資料的基本精度,利用情況評價。3作業技術依據。內容包含:測量實施過程所引用的規范、國家標準、測量技術設計書及作業指導書。4外業施測4.1 施測方案內容包含:施測起止時間,作業人員數量,技術狀況;作業儀器類型、數量、精度以及檢驗和使用情況;聯測方法,觀測時段。4.2 選埋點。內容包含:點位觀測條件的評價,埋石與重合點情況。4.3 觀測數據
46、質量評價。內容包含:外業觀測數據質量分析與野外數據檢核情況;完成各級點數與補測、重測情況,以及作業中發生與存在問題的說明。5內業數據處理內容包含:數據處理方案、所采用的軟件、所采用的星歷、起算數據及精度情況、坐標系統,以及無約平差、約束平差情況;誤差檢驗及相關參數和平差結果的精度估計等。6上交成果資料內容包含:指導書正文中第14項內容及各種附表與附圖7技術結論內容包含:根據測量數據結果對gps網作整體精度評價,并對上交成果中尚存問題和需要說明的其他問題、建議或改進意見,以及經驗體會。附件5 福州市靜態控制測量成果資料范本工 程 編號: 福州市控制測量資料(范本)委托單位: 61731部隊 地
47、段: 浦上路 類 型: gps控制測量 測量時間: 2006.04 .01 福州市勘測院福州市湖東路188號 電話:05917848911福 州 市 控 制 測 量 資 料總 工:審 核:檢 查:工程負責:福州市勘測院2006年04月01日123工程gps控制測量報告一 技術說明1.布設方案及精度等級:利用已有資料城市三等gps點妙峰山、繽紛園兩個起算點和浦上路1個城市一級gps點kc2為檢核點,在甲方指定位置布設2個gps點(a、b);整個作業過程嚴格按規范進行,平面觀測成果達到gps 一級(相當城市一級導線點精度)精度要求,高程利用xx等級水準控制點:xx、xx,觀測成果達到四等水準精度要
48、求。2.儀器與軟件:gps接收機:trimble 4600ls,標稱精度固定誤差a:10毫米,比例誤差系數b:5ppm?;€解算與數據處理平差處理: trimble geomatics office v1.6。3.基線解算:共有m基線一次通過,n條基線采用其他處理方法通過,平差采用所有基線,0條基線被刪除,基線刪除率為0。重復設站率為0。最外圈環閉合基線4(n)條,平面閉合差hn0.002m;垂直閉合差vn0.004m;整網3節點閉合環數目10個,所有閉合環最差水平閉合差hmax0.003m;最差垂直閉合差vmax0.005m。4平差處理在wgs-84基準橢球下無約束平差,有采用“交替的”純量
49、類型加權,x 方檢測 (a=95%)通過。基準轉換至北京1954基準橢球,用橫軸墨卡托投影,中央子午線119°1823.05134,橫軸(y)加常數430564.642m,有采用“交替的”純量類型加權,無約束平差通過后,用已知點坐標固定進行二維約束平差,有采用“交替的”純量類型加權,x 方檢測 (a=95%)通過。5高程測量與計算:采用幾何水準測量方法進行測量,作業過程嚴格按城市測量規范,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成果均取位至0.001米,高程基準為羅零高程系。(線路較長或復雜時,應采用嚴密平差)。6精度指標統計 本次gps控制測量平均邊長3.58km(討論:最外圈基線平均邊長),按三等g
50、ps網技術要求,a=10mm,b=5mm,最弱邊相對中誤差1/80000。標準差=20.5mm(1)基線解算結果(見基線解算結果統計報告)a.最外圈閉合環4節點(n=4):平面閉合差hn0.002m2,符合要求;垂直閉合差vn0.004m2,符合要求;b.整網3節點閉合環數目10個,所有閉合環最差水平閉合差hmax0.003m2,符合要求;最差垂直閉合差vmax0.005m2,符合要求。(2)平差后最終成果為“福州城市地方平面直角坐標系”平面坐標,最大點位誤差mkc2=10mm,檢核點kc2成果坐標與已知坐標較差為42mm,未超過限差50mm。 (3)其他需要說明二 控制網略圖*.dwg三 坐
51、標成果表*.doc(由*.csv直接導入形成,禁止手工輸入)。點之記(三等、四等點之記,其他點位說明)。四 基線統計報告123工程gps基線處理報告.html123工程gps向量數據報告.html123工程最外圈環閉合差報告.html123工程3點環閉合差報告.html五 三維無約束平差報告 123工程三維無約束平差報告.html六 三(二)維約束平差報告 123工程二維約束平差報告.html七 基線處理手簿八 外業手簿九 非福州地區起算點控制資料有效件(簽名、日期)控制網起算控制點資料聯(有簽字蓋章的原件)。關于*.html文件,與其他所有資料以工程名為目錄在分隊備檔,在存檔說明頁中注明文件
52、位置。192.168.101.98控制測量歸檔工程名十 gps控制測量說明(提供給甲方)說 明我院受福建衛生學校委托,在工地范圍內布設二個平面控制點(mhg3、mhg4)和二個bm點,平面點采用gps控制測量技術進行測定,高程點采用topcon精密水準儀進行測量。各點成果見附后控制成果表。成果精度指標均符合要求,可提供使用。福 州 市 勘 測 院2004年07月07日十一福建衛生學校 gps控制測量成果表(提供給甲方應去除已知點)點 號平面等級x 坐 標(米)y 坐 標(米)高 程(米)高程等級標 志類 型點 之 記mhg2級2880862.000425337.000 6.831等外福州市勘測院交叉口西南花圃邊緣mhg5級2880737.000 425449.000 6.435等外福州市勘測院公交車站南第二根路燈旁mhg3級2880609.000 425579.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廣告位承包租賃合同書】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2025企業租賃合同范例
- 2025網絡安全保險合同書
- 2025存量房買賣合同示范文本(版)
- 2025年墻壁粉刷工程施工合同
- 安徽省滁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英語試題(含答案)
- 環保招租廠房合同協議
- 環保閥門采購合同協議
- 生存物資采購合同協議
- 電力遷改施工合同協議
- 2024-2025學年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壽昌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檢測數學試卷(含答案)
- DB31-T 1564-2025 企業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范
- 總包單位與分包單位臨時用電管理協議書
- 2025屆浙江省溫州市高三二模數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浙江國企湖州新倫供電服務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四川成都農業科技中心招聘考試真題2024
- 淄博藝術中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北京豐臺高三一模化學試題及答案
- 云南省氣象局歷年招聘考試真題庫
- 江蘇省南通市、宿遷、連云港、泰州、揚州、徐州、淮安蘇北七市2025屆高三第二次調研英語英語參考答案及聽力材料、評分標準
- 2025廣東醫科大學輔導員考試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