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KPI指標詳解菜鳥零基礎提升篇_第1頁
LTE-KPI指標詳解菜鳥零基礎提升篇_第2頁
LTE-KPI指標詳解菜鳥零基礎提升篇_第3頁
LTE-KPI指標詳解菜鳥零基礎提升篇_第4頁
LTE-KPI指標詳解菜鳥零基礎提升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TE-KPI指標詳解菜鳥零基礎提 升篇LTE指標詳解菜鳥零基礎提升篇1概述1.1 編寫目的本文檔目的是對LTE的性能指標進行 分類及解釋,為LTEKPI分析工作提 供指導。1.2 術語和縮寫無1.3 本文書寫約定本文每個性能指標都是按照下面的表格進行組織的性能指 標名稱統(tǒng)計時間粒 度統(tǒng)計區(qū) 域粒度指標取彳白指標意義指標定義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a)關于字段說明中的“性能指標名稱” 是指每個性能指標的中文名稱。b)關于字段說明中的“統(tǒng)計時間粒度” 一項,是指后臺每隔多長時間進行一 次數據的記錄。如果該粒度與前臺采 集的時間粒度一樣,則直接把前臺的 數據保存為一條記錄,如果后臺的粒 度大于前臺的粒

2、度,則把前臺的數次 采集數據迸行合并后作為一條記錄保 存。合并的方法有多種,看采集的對 象,如果是單純的累加則累加前臺數次采集的結果,如果是采集的測量量(比如發(fā)射功率),則進行平均值計算 后作為一條記錄保存。C)關于字段說明中的“統(tǒng)計區(qū)域粒度” 一項,在無線側,統(tǒng)計粒度是按照eNB 或cell進行數據統(tǒng)計。d)關于字段說明中的“指標取值項,表示該指標的取值建議,可能不同的無線環(huán)境下取值有所不同,需要按照具體的場景列出。e)關于字段說明中的“指標意義” 一45項,所填的是該指標對于無線網絡所表達的意義,也就是能夠衡量什么。0關于字段說明中的“指標定義” 一項,所填的是該指標的計算公式以及 相關的

3、說明。g)關于字段說明中的“用到的計數器 說明“ 一項,所填的是進行計算該指 標時所用到的計數器以及相關的說 明。h)關于字段說明中的“備注”一項,所填的是其它字段所沒有解釋到的, 需要注意的地方。1無線關鍵性能指標1.1覆蓋類指標1.1.1 RSRP性能指 標名稱RSRP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粒度指標取1;波指標意義RSRP是衡量系統(tǒng)無線網絡覆蓋率的重要指標。RSRP是一個表示接收信號強度的絕對值,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移動臺距離基站的遠近,因此這個KPI值可以用來度量小區(qū)覆蓋范圍大小。RSRP是承載小區(qū)參考信號RE上的線性平均功率。指標定義KPI計算公式:無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路測獲取數據1.1.

4、2 RSRQ性能指 標名稱統(tǒng)計時間 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粒度指標取彳自RSRQ載波指標意義實際系統(tǒng)覆蓋情況由RSRQ確定,RSRQ定義 為小區(qū)參考信號功率相對小區(qū)所有信號功率 (RSSI)的比值。對于LTE系統(tǒng)來說,當系統(tǒng)覆蓋范圍、用戶數、邊緣速率等網絡要求確定后, 我們基于鏈路預算和業(yè)務模型設定的小區(qū)參考 信號EPRE就為一個常數,其他信道功率基于 此值設定。所以,獲得參考信號RSRQ, 一定程 度上就可以確定小區(qū)其他信道的SNRo指標定義KPI計算公式:無用到的計數器說明無一備注 一路測獲取數據1.1.3覆蓋率性能指 標名稱統(tǒng)計時間 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粒度指標取彳自覆蓋率小區(qū)指標意義無線網絡的覆蓋率,反

5、映了網絡的可用性。指標定義KPI計算公式:F=RSRP2R 且 RSRQ2S,其中:RSRP表示下行導頻信號接收功率;SINR表示接收導頻信號的信號質量;RSRP2R和RSRQ2S表示是否滿足條件,R和S是RSRP和RSRQ在計算中的閾值。如果RSRP2R和RSRQ2S都滿足,則F取值1,若有一個不滿足或都不滿足,則F取值0。計算之前首先排除 測試中的異常點,異常點指的是RSRP或RSRQ 的取值遠遠超出正常范圍之外。該公式表示如果某一區(qū)域接收信號功率超過某 一門限同時信號質量超過某一門限則表示該區(qū) 域被覆蓋。覆蓋率定義為F取值1的測試點在測試區(qū)所有 測試點中的百分比。注意,這里的覆蓋率指的是

6、區(qū)域覆蓋率,不是邊緣覆蓋率,邊緣覆蓋率的測試較為復雜,這里不考慮。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 路測獲取數據1.2呼叫建立類指標呼叫成功率是反映LTE系統(tǒng)性能最重 要的指標之一,也是運營商十分關注的指標。一個完整的呼叫接通率有多個層次:尋呼成功率、RRC連接建立成功率和E-RAB指配建立成功率。UE從接收到網絡發(fā)來的尋呼消息,到ERAB指派完成,完成一個完整呼叫 流程,包括主叫流程和被叫流程。信 令流程如下圖(參見3gpp ts 36.331、3gpp ts 23.401):UEeNBMMESGWPDN GW(1)1 RC ConneclioR lequest(2) F Connection S el

7、up(3) R IC Connexion $)n】plete(4) Service Re |uest (NAS signal (5) Initial Contest Setup R :quest / Attach A( cept(6) RI f Connection Rconfiguration(7) RRC Connection R:)nfiguralion Com)lete(8) Ini ial Conlesl Se呼 Response(9) Update Bearer Rt quest(10)Jpdate Bearer 窄(11) Update Bearer sponse(12) yda

8、te Bearer Re pone圖錯誤!文檔中沒有指定樣式的文字。1接入信令E RAB指派成功后,UE即可以開始進行數據業(yè)務,如瀏覽網頁、ftp下載 等。1.2.1 RRC連接建立成功率(業(yè)務相關)性能指標名稱RRC連接建立成功率統(tǒng)計時間粒度15分鐘、30 分鐘、1小 時、1統(tǒng)計區(qū) 域粒度Cell指標取199%指標意義反映eNB或者小區(qū)的UE接納能力,RRC連接 建立成功意味著UE與網絡建立了信令連接。RRC連接建立可以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與業(yè)務相關的RRC連接建立;另一種是與業(yè)務無關(如緊急呼叫、系統(tǒng)間小區(qū)重選、注冊等)的RRC連接建立。前者是衡量呼叫接通率的一個重要指標,后者可用于考察系統(tǒng)

9、負荷情況。指標定義eNB收到UE RRC建立請求之后決定是否為其建立RRC連接,RRC連接建立成功率(業(yè)務相關)用RRC連 接建立成功次數和RRC連接建立嘗試次數的 比來表示,對應的信令分別為:eNB收到的 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 次 數和 eNB 收到的 RRC CONNECTION REQ 次 數。該指標要求按不同業(yè)務類型分別進行統(tǒng)計。計算公式:RRC連接建立成功率(業(yè)務相關)=RRC連接建立成功次數(業(yè)務相關)/RRC連接建立嘗 試次數(業(yè)務相關)X100%用到的計數器說明RRC連接建立成功次數(業(yè)務相關)= RRC連接建立嘗試次數(業(yè)務相關)=備注業(yè)

10、務相關的RRC連接建立包括建立原因是MT-Access 和 MO-Data 兩種。1.2.2 RRC連接建立成功率性能指標名 稱統(tǒng)計時間粒 度統(tǒng)計區(qū) 域粒度指標取 值RRC連接建 立成功率15分鐘、30 分鐘、1小 時、1 天、Cell 、eNB99%指標意義反映eNB或者小區(qū)的UE接納能力,RRC連接建立成功意味著UE與網絡建立了信令連接, 是進行其他業(yè)務的基礎。可用于考察系統(tǒng)負荷 情況。指標定義eNB收到RRC建立請求之后決定是否建立。RRC連接建立成功率用RRC連接建立成功次 數和RRC連接建立嘗試次數的比來表示,對應 的信令分別為:eNB收到的RRCCONNECTION SETUP C

11、OMPLETE 次數和RNC 收至U 的 RRC CONNECTION REQ 次數。計算公式:RRC連接建立成功率=10叱:連接建立成功次數/RRC連接建立嘗試次數X100%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1.2.3 ERAB建立成功率性能指標 名稱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 粒度指標取 值E-RAB 建立成功率15分鐘、30分 鐘、1小時、 1天、Cell99%指標意義E-RAB建立成功指eNB成功為UE分配了用戶 平面的連接,反映eNB或小區(qū)接納業(yè)務的能力。 可用于考慮系統(tǒng)負荷情況。指標定義MME(2) RR(3) RRC(b E-RAB Setup Request /Session Management

12、 Request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ponnection Recnliguralion Comp ete(4) E,RAB Setup ResgmseERAB是指用戶平面的承載,用于UE和CN之間傳送語音、數據及多媒體業(yè)務。E-RAB建 立由CN發(fā)起。當E-RAB建立成功以后,一個 基本業(yè)務即建立,UE進入業(yè)務使用過程。 E-RAB建立成功率統(tǒng)計要包含三個過程:初始Attach過程,UE附著網絡過程eNB中收 到的UE上下文可能會有E-RAB信息,eNB 要建立;Service Request過程,UE處于已附著到網絡 但RRC連接釋放狀態(tài),這時E RAB建立

13、需要包含RRC連接建立過程;Bearer建立過程,UE處于已附著網絡且RRC連接建立狀態(tài),這時ERAB建立只包含RRC 連接重配過程;E-RAB建立成功率用E-RAB指派建立嘗試次 數和E-RAB指派建立成功響應次數的比表ZjS 9 oKPI計算公式:ERAB建立成功率=(Attach過程ERAB建立成功數目+Service Request過程E-RAB建立成功數目+承載建立過程E-RAB建立成功數目)/ (Attach過程E-RAB請求建立數目+Service Request過程E-RAB請求建立數目+承載建立過程E RAB請求建立數目)X100%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1.2.4無線接通率性能

14、指 標名稱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 粒度指標取 值無線接 通率15分鐘、30分 鐘、1小時、1天、Cell指標意義反映小區(qū)對UE呼叫的接納能力,直接影響用 戶對網絡使用的感受。指標定義由于通常一個呼叫建立首先需要觸發(fā)RRC建 立,所以綜合考慮接通率,需要把RRC連接 建立成功率和E-RAB建立成功率聯合起來。KPI計算公式:無線接通率=E-RAB建立成功率義RRC連接 建立成功率(業(yè)務相關)X100%用到的計數器說明見“RRC連接建立成功率(業(yè)務相關)”和1.2.5 ERAB建立阻塞率這個指標是E-RAB建立失敗情況的一個子 集,是否需要單獨列出?性能指 標名稱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 粒度指標取 值

15、E-RAB建立阻 塞率15分鐘、30分 鐘、1小時、1天、Cell指標意義反映eNB或者小區(qū)的業(yè)務接納控制能力和資源 負荷情況。指標定義KPI計算公式:E-RAB阻塞率=接納拒絕的ERAB數/請求接納的E-RAB數X100%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參考2.2.4,要包含E-RAB建立的三種場景1.3呼叫保持類指標1.3.1 RRC連接異常掉話率性能指標名稱統(tǒng)計時間粒 度統(tǒng)計區(qū) 域粒度指標取彳白RRC連接異常 掉話率15分鐘、30分鐘、1小 時、1Cell指標意義對處于RRC連接狀態(tài)的用戶,存在由于eNB異常釋放UE RRC連接的情況,這種概率表示基站RRC連接保持性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戶對 網絡的

16、感受指標定義KPI計算公式:RRC連接異常掉話率=異常原因導致的RRC連接釋放次數/ (RRC連接建立成功次數 +RRC連接重建立成功次數)X 100%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1.3.2 ERAB掉話率性能指 標名稱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粒 度指標取彳自 1E-RAB掉話率15分鐘、30分 鐘、1小時、 1天、Cell指標尾康義反映系統(tǒng)的通訊保持能力,是用戶直接感受的重要性能指標之一指標定義eNB由于某些異常原因會向CN發(fā)起E-RAB釋放請求,請求釋放一個或多個無線接入承載(E RAB)o當UE丟失、不激活、或者eNB 異常原因,eNB會向CN發(fā)起UE上下文釋放 請求,這也會導致釋放UE已建立的所有

17、E-RAB oKPI計算公式:E-RAB掉話率=(因異常原因eNB請求釋放的E-RAB數目+因異常原因eNB請求釋放UE上下文中包含的E-RAB數目)/ E-RAB建立成功數目義100%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1.4移動性管理類指標1. LTE系統(tǒng)內切換介紹LTE系統(tǒng)內切換和CDMA/WCDMA 系統(tǒng)內切換不同,只有硬切換沒有軟切換,UE都是斷開服務小區(qū)的通信鏈 路后再接入到目標小區(qū)。切換觸發(fā)原因有:a)因為網絡覆蓋觸發(fā),當UE檢測到鄰小區(qū)信號質量高于服務小區(qū)信號一 定門限,且服務小區(qū)信號質量低于 某一門限時,網絡會觸發(fā)UE進行 切換;b)因為網絡負荷觸發(fā),當UE服務小區(qū)負荷過載而鄰區(qū)負荷較低,且

18、UE 檢測鄰區(qū)信號質量滿足一定門限 時,網絡會觸發(fā)UE進行切換;c)因為業(yè)務觸發(fā),當UE所在服務小區(qū)不支持UE發(fā)起的某種業(yè)務,而鄰接小區(qū)支持這項業(yè)務,且UE檢測 鄰區(qū)信號質量滿足一定門限時,網絡可以觸發(fā)UE進行切換;d)因為速度觸發(fā),當eNB判斷UE移 動速度超過或低于某個速度,同時UE所在網絡部署了高速、低速小區(qū) 時,eNB將UE切換到對應小區(qū)以 更好的提供網絡服務;LTE切換類型劃分:LTE切換可分為系統(tǒng)內切換和系統(tǒng)間切換,系統(tǒng)內切換又可根據載頻配置 情況分為同頻和異頻,系統(tǒng)間切換包 括與所有3G系統(tǒng)(CDMA、WCDMA、 TD-SCDMA)的切換,下面通過這些 分類來全面反映系統(tǒng)切換性

19、能。2.LTE與其他系統(tǒng)切換介紹在當前無線運營競爭格局下,由于牌 照、運營策略等多種原因,不同運營 商往往籌建不同無線技術的網絡;對 于同一運營商,由于網絡升級的過渡 性及綜合業(yè)務服務質量考慮,也會籌 建多種制式網絡。而對于終端用戶而 言,全球無縫服務是必然趨勢,所以 不同制式網絡間切換非常重要。對于LTE來說,存在和3G各種制式(CDMA2000 、 WCDMA 、TD-SCDMA)網絡切換的需求,甚至也存在和2G GSM網絡、B3G WiMAX網絡切換的需求。系統(tǒng)間切換能力直 接影響用戶(往往是高端用戶)對網 絡服務的滿意度。LTE網絡和各種其他網絡的切換過程基本相同,均通過兩種網絡核心網

20、網 關之間的交互完成切換信息的傳遞, 對于接入網來說,系統(tǒng)間切換和系統(tǒng) 內切換沒有太大差別。下面給出系統(tǒng)間切換出和系統(tǒng)間切換 入流程,本文LTE與其他所有系統(tǒng)間 切換均參考此流程。從LTE網絡切換到其他無線網絡流 程:圖錯誤!文檔中沒有指定樣式的文字。2從其他無線網絡切換到LTE網絡流 程:SourceeNBSourseMMETarget RANiV/7TjCN&ANC(2)Handover Requ(1) Handover initiationorward Relocation Requ3St ise1Plete3stAckorward Relocation Res(x)(4)Allocat

21、ion ResourceHandover Reques(7)Handt(6)Fver command fron other RANfy Fonvard Relocation Coi(8)RRC Connection Setup Procedure(9)RRCConnection Rec( 1 Handover Confinfiguration rm() Handover Not(11圖錯誤!文檔中沒有指定樣式的文字。31.4.1 eNB內切換成功率性能指 標名稱統(tǒng)計時間 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粒度指標取彳自eNB內 同頻切 換成功 率15分鐘、30分鐘、1 小時、 1天、.eNB指標意義反映了 eNB內

22、小區(qū)間切換的成功情況,保證用 戶在移動過程中使用業(yè)務的連續(xù)性,與系統(tǒng)切換 處理能力和網絡規(guī)劃有關,用戶可以直接感受 到。指標定義UEeNBRC Reconfiguretic n/ Handover Coniman dRRC Connection Setup ProcedureRRC Connection Reconfit uration /Handover Confim KPI計算公式: eNB內切換包含同頻和異頻兩種情況,需要分別統(tǒng)計eNB內同頻切換成功率=eNB內同頻切換成功次數/ eNB內同頻切換請求次數X100%eNB內異頻切換成功率=eNB內異頻切換成功次數/ eNB內異頻切換請求次

23、數X100%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1.4.2 X2 口切換成功率性能指標 名稱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 粒度指標取 值X2 口切換 成功率15分鐘、30分鐘、 1小時、1 天、.Cell oreNB指標意義反映了與其他eNB存在X2連接的情況下,UE在 基站間的切換成功情況,與系統(tǒng)切換處理能力和網 絡規(guī)劃有關,是用戶直接感受較為重要的指標之O指標定義X2 口切換包含同頻切換和異頻切換兩種情況,對于 每種情況,需要統(tǒng)計切換出和切換入兩個指標: 1. X2 口同頻切換:X2 口同頻切換成功率(小區(qū)切換出)=X2 口同頻 切換出成功次數/X2 同頻切換出嘗試次數(本小 區(qū))X100%;X2 口同頻切換成功

24、率(小區(qū)切換入)=X2 口同頻 切換入成功次數(本小區(qū))/X2 同頻切換入嘗試 次數X100%;2. X2 口異頻切換:X2 口異頻切換成功率(小區(qū)切換出)=X2 口異頻 切換出成功次數/X2 口異頻切換出嘗試次數(本小 區(qū))X100%;X2 口異頻切換成功率(小區(qū)切換入)=X2 口異頻 切換入成功次數(本小區(qū))/X2 異頻切換入嘗試 次數X100%;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當eNB根據UE測量上報決定UE要切換,且 目標小區(qū)與eNB無X2連接,就進行通過核心 網的S1切換。S1切換成功率反映了 eNB與其 他eNB通過核心網參與的UE切換成功情況, 與系統(tǒng)切換處理能力和網絡規(guī)劃有關,是用戶直 接

25、感受較為重要的指標之一指標定義IEcNBcNgciSolBMPrecTargetSoikfCdTatWEMMESGWSG7PDN GW(1(1Measurement Rport(2) HandovcRequiredward Relocationtcqucsl(4) Create Beircr Requestxlatc Bearer ReqicstWise91) RRC Reconfig Jiandover Comr(13) Hand。、(3) Foi(6l HandoverRequest(5 l Create Beircr Response Create Beircr Request(7) H

26、andoverkquest Ack(10)er Commandyward Rclocati*(9) Create Be*ircr Responsen Response rarer Request(11) Create B, (12) Create B(arer Response)Forward SRNSContextntext Ackaidingurction/nand(I5)cNB Stalls Transfer(U(17)(18)cNBS尸onvard SRNS C.talus Transfer(19) Data Fon.iover Notify)mp!ctc,omplclc Ack(25

27、) Update Barer Request(20) RRC Connection Setup Procedure21) RRC Conncc / Handolion Rcconfigurat er Confirmon(22 l Han (23) Forv(24) Fo9rd Relocation Cward RelocationJ28 ) Update Be2F(26) L(27) U ircr Response軻c Bearer ResjS1 口切換包含同頻切換和異頻切換兩種情況, 對于每種情況,需要統(tǒng)計切換出和切換入兩個指 標:1. S1 口同頻切換:S1 口同頻切換成功率(小區(qū)切換出)

28、=S1 口同 頻切換出成功次數/S1 口同頻切換出嘗試次數 (本小區(qū))X100%;si 同頻切換成功率(小區(qū)切換入)=S1 同 頻切換入成功次數(本小區(qū))/S1 口同頻切換入 嘗試次數X100 %;2. S1 口異頻切換:S1 異頻切換成功率(小區(qū)切換出)=S1 異 頻切換出成功次數/S1 異頻切換出嘗試次數 (本小區(qū))X100%;S1 異頻切換成功率(小區(qū)切換入)=S1 異 頻切換入成功次數(本小區(qū))/S1 口異頻切換入 嘗試次數X100%;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性能指標名稱統(tǒng)計時間統(tǒng)計區(qū)域粒度指標取值1.4.4 系統(tǒng)間切換成功率(LTEvoCDMA)粒度系統(tǒng)間切換成功 率15分鐘、30Cel

29、l or eNB分鐘、1小(LTECDM 時、.、1指標意義反映了 LTE系統(tǒng)與CDMA系統(tǒng)之間切換的成功情況,對于網規(guī)網優(yōu)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是用戶直 接感受的性能指標。表征了無線系統(tǒng)網絡間C切 換(LTEvfCDMA)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也一定 程度反映出LTE/CDMA組網的無線覆蓋情況。指標定義系統(tǒng)間切換針對LTE網絡來說分為切換出成功率 和切換入成功率。KPI計算公式: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出成功率LTE-CDMA = 1- (LTE-CDMA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出失敗次數/ LTE-CDMA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出準備次數X 100%);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入成功率CDMA-LTE = 1- (CDMA-LTE

30、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入失敗次數/ CDMA-LTE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入準備次數X 100%);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區(qū)分小區(qū)類型和eNB類型1.4.5 系統(tǒng)間切換成功率(LTEvWCDMA)性能指標名稱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粒度指標取值系統(tǒng)間切換成15分鐘、30Cell or eNB(LTEWCDMA)分鐘、1小 時、1 天、.指標意義反映了 LTE系統(tǒng)與WCDMA系統(tǒng)之間切換的成功 情況,對于網規(guī)網優(yōu)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是用戶 直接感受的性能指標。表征了無線系統(tǒng)網絡間C 切換(LTEvfWCDMA)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也 一定程度反映出LTEAVCDMA組網的無線覆蓋情 況。指標定義系統(tǒng)間切換針對LTE網絡

31、來說分為切換出成功率 和切換入成功率。KPI計算公式: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出成功率LTE-WCDMA = 1- (LTE-WCDMA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出失敗次數/ LTE-WCDMA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出準備次數X 100%);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入成功率 WCDMA-LTE = 1- (WCDMA-LTE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入失敗次數/ WCDMA-LTE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入準備次數又 100%);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 區(qū)分小區(qū)類型和eNB類型1.4.6 系統(tǒng)間切換成功率(LTEvTDSCDMA)性能指標名稱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粒度指標取值系統(tǒng)間切換成 功 率 (LTETD-S CDMA)15分鐘、30分鐘、1小時、1 天

32、、.Cell or eNB指標意義反映了 LTE系統(tǒng)與TD-SCDMA系統(tǒng)之間切換的 成功情況,對于網規(guī)網優(yōu)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是 用戶直接感受的性能指標。表征了無線系統(tǒng)網絡間 C切換(LTEvf TD-SCDMA)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也一定程度反映出LTE/ TD-SCDMA組網的無線 覆蓋情況。指標定義系統(tǒng)間切換針對LTE網絡來說分為切換出成功率 和切換入成功率。KPI計算公式: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出成功率LTE- TD-SCDMA = 1- (LTE- TD-SCDMA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出失敗次數/ LTE- TD-SCDMA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出準備次數X 100%);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入成功率TD-SC

33、DMA -LTE = 1- (TDSCDMA LTE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入失敗次數/ TD-SCDMA -LTE系統(tǒng)間小區(qū)切換入準備次數X 100%);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區(qū)分小區(qū)類型和eNB類型1.5時延類指標1.5.1 UE從Idle態(tài)到Active態(tài)轉換時延性能指標名稱Idle-Active轉換時延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 域粒度 eNB指標取指標意義此指標表示UE從idle態(tài)轉換到active態(tài)的時間, 直接影響呼叫(E-RAB)建立、TAU等過程的時 延,是衡量用戶網絡接入時延感受的重要指標之 一,下圖是LSTI定義并且大多數廠家認可的idle 到active狀態(tài)轉換時延,從第1步到第18步。(

34、IDLE ,State / _zMME1 DdiylDeRACH Schedjlna Pnoj2. RACH Promote.3. Procss&ng delay n10. RRC Conrecbon Setup Compcete NAS Service Request7. Processing delay in eNB11. Processing delay in eNB12. Connection RoqucsL14. Connectkxi Sctur13. Processingdelay in MME16. Safety M(x Command RRC Connection Reconf

35、iguration15. Processingdelay in eNB-18. RRC Connectkxi RecaihguralM Conipiclo指標定義UE從PRACH接入到RRC重配完成之間的時間。用到的計數器說明無一備注一建議在UE側測量1.5.2 Attach 時延性能指標 名稱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 域粒度指標取彳自 !AttacheNB指標意義Attach時間表示UE完成網絡注冊需要的時間,是衡量用戶網絡接入時延感受的重要指標之一。下圖是Attach過程,我司定義Attach時延為第1步到第30步。,Detach.State J x.yeNBi . Detoy la-RACH

36、Scredjlnu Peb.2. RACH Prcmble.3. Proces&ngOeiay in eMB10. ARC Connecbon Setup Comptete*NAS Attach Request. PDM Connection Request7. Processing delay in eNB11. Processingdelay in eNB12. Initial UE Message15. DLlnror mallonT ransfer16. Proces&ngAuinen!k:aliondelay m UE17. OLlnrof mationT ransferAutner

37、tk:alion18. UPLINK MAS TRANSPORTAutbenbcabon14. DOWNLINK NAS TRANSPORT Auinenbcabon21. DLlnrofmationTransferSecurity22. Processingdelay n UE23. DLlnfofmabonTransferSecurity24. UPLINK NAS TRANSPORT Security20. D6VNLINK NAS TRANSPORT Security13. Processing delay in MME19. Processing delay in MME25. Pr

38、ocessingdelay in MME27. Proces&ngdelay in eNB26. Connectkxi SgIuq.,Active,Slate ;28. Safely M(x Command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30. RRC Connectkxi Reaxinguration Cccnpiclo指標定義UE從PRACH接入到網絡注冊完成的時間。 用到的計數器說明無備注建議在UE側測量1.5.3用戶面時延性能指標名稱用戶面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 域粒度eNB指標取指標意義LSTI定義用戶面時延包括空口時延、EPC時延和E2E時延三部分,是R

39、TD時間,見下圖。其中空 口時延是在良好的信道質量和系統(tǒng)空載下測試。 時延測試可采用ping方法。EPC latencyE2E latency指標定義在預調度情況下,空口時延要v5ms, E2E時延要 UE,上行為 UEeNB。KPI計算公式:小區(qū)MAC層上行流量=MAC層接收的數據速 率小區(qū)MAC層下行流量=MAC層發(fā)送的數據速 率eNB MAC層上行流量=eNB所有小區(qū)MAC層接收的數據速率之和eNB MAC層下行流量=eNB所有小區(qū)MAC層發(fā)送的數據速率之和單位為bps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計算公式為:小區(qū)MAC層上行(下行)速率=所有TTI調度 的上行(下行)TB Block Size之

40、和/TTI總數 PDCP 層流量性能指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指標取標名稱粒度彳自PDCP層流量15分鐘、30分 鐘、1小時、 1天、CelloreNB指標意義反映系統(tǒng)PDCP層負荷情況,一定程度表示網絡負荷情況以及系統(tǒng)處理能力。指標定義分為上行和下行分別進行統(tǒng)計,下行為eNB-UE,上行為 UEeNB。KPI計算公式:小區(qū)PDCD層上行流量=小區(qū)PDCP層接收的 數據速率 小區(qū)PDCP層下行流量=小區(qū)PDCP層發(fā)送的 數據速率eNB PDCD層上行流量=eNB所有小區(qū)PDCP 層接收的數據速率之和eNB PDCP層下行流量=eNB所有小區(qū)PDCP 層發(fā)送的數據速率之和 單位為bps

41、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計算公式為:小區(qū)PDCP層上行(下行)流量=小區(qū)PDCP層 所有TTI收到(發(fā)送)的數據量之和/ TTI總1.6.2無線資源利用率 PUSCH PRB平均利用率性能指標 名稱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 粒度指標取 值PUSCHPRB平均 利用率15分鐘、30分 鐘、1小時、 1天、Cell指標意義反映系統(tǒng)無線資源利用情況,為系統(tǒng)是否需要擴 容以及系統(tǒng)算法優(yōu)化提供依據指標定義分配給PUSCH的PRB使 KPI計算公式:PUSH PRB平均利用率=PUSCH PRB利用率平均強用情況。統(tǒng)計周期內所有TTI用到的計數器說明47備注計算公式為:TTI PUSCH PRB 利

42、用率=每 TTI PUSCHPRB使用數/每TTI PUSCH PRB總數PDSCH PRB利用率平均值 PDSCH PRB平均利用率性能指標 名稱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 粒度指標取 值PDSCHPRB平均 利用率15分鐘、30分 鐘、1小時一.、 1天、Cell指標意義反映系統(tǒng)無線資源利用情況,為系統(tǒng)是否需要擴 容以及系統(tǒng)算法優(yōu)化提供依據指標定義分配給PDSCH的PRB使用情況。KPI計算公式:PDSH PRB平均利用率=統(tǒng)計周期內所有TTI備注計算公式為:TTI PDSCH PRB 利用率=每 TTI PDSCHPRB使用數/每TTI PDSCH PRB總數 PRACH資源平均利用率性能指標 名稱統(tǒng)計時間粒度統(tǒng)計區(qū)域 粒度指標取 值PRACH資源平均 利用率15分鐘、30分 鐘、1小時一.、 1天、Cell指標意義一定程度反映系統(tǒng)接入能力,為系統(tǒng)參數優(yōu)化提 供依據指標定義KPI計算公式:PRACH資源平均利用率=PRACH資源使用數/ PRACH資源配置數用到的計數器說明用到的計數器說明備注PRACH資源是考慮時域、頻域、碼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