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方法(一)一、體味詞語含義與作用:1.聯系上下文體味詞語指代的內容。2.聯系上下文體味詞語概括的內容。3.體味詞語的表達效果,揣摩詞語的情味和色彩等附加意義。4.替換法: 用同義詞替換某個詞語,將形成的新句子與原句進行比較對照,通過比較,體會適當與否,分析原因,從而理解詞語的意思.二、品析句子的含義與作用:1.從在內容上的作用來理解2.從在結構上的作用來理解3.從藝術效果的角度來理解4.三不要:a不要拔高理解 b不要單一地理解 c不要孤立地理解三、析讀:1.明確語段的表達方式2.抓住語段的關鍵語句3.分析語段的結構方式四、鑒賞:1.鑒賞語段的表達作用2.鑒賞語段的內容組合3.鑒
2、賞語段的描寫筆法4.鑒賞語段的行文布局5.鑒賞語段的佳句,警句6.鑒賞語段中的人物形象7.鑒賞語段或平實或生動的語言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方法(二)五、語文解題方法歸類,閱讀的題目套用這些,比較快. 1、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2、表現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3、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4、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5、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6、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7、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
3、、神態、心理、外貌 8、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9、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10、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11、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12、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13、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14、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15、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16、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17、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18、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19、論證方
4、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20、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21、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遞進式。 22、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23、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方法(三)(一) 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
5、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 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6、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 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
7、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七)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征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夸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復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準確、生動、形象、凝練、精辟、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復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
8、 至于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總之,鑒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 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準確、簡明、規范。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方法(四)易混術語區分(一)“方式、手法”的區分 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
9、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表現手法: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征、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修辭:比喻、借代、夸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復。(二)“情”、“景”關系區別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后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
10、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三)描寫的角度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方法(五)初一語文閱讀題題型講解,現代文閱讀解題思路知識點精析: 現代文閱讀材料現在均取自課外,選材標準是文質兼美,意蘊深刻,體現人文內涵和素質教育導向。按課標精神,現代文閱讀要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態度、觀點、感情、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問。重點評價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具體考察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
11、感受等方面。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近年的現代文閱讀試題,已越來越重視對文章整體感悟能力的考查,而摒棄了那種相互割裂的、瑣碎的命題形式。重在考查學生對整篇文章融合貫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重在考查對文中信息的篩選、整理、理解、分析、綜合能力。我們在復習中,必須充分注意在課標精神指導下這一命題思路的改變。 現代文閱讀復習最忌諱的就是盲目地一味做題。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一方面的知識、能力有缺漏,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復習方案。一般的復習思路是:先根考試說明中列出的各種單元進行系統的復習,先將這些基礎知識復習透,在這基礎上,著重突破五個考點(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
12、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可以運用課內外典型材料對這幾點進行分項訓練。從應試的角度講,這幾點訓練到位了,考生才有一定的能力應對考試閱讀題的考查。最后再進行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小小說等各種文體的綜合閱讀訓練。 要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實踐。閱讀的基礎是語感,閱讀的本質是理解,閱讀的核心是領悟,閱讀的價值是創造。現在閱讀題更注重對考題;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關注考生在閱讀表達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創新意識。開放題的設置,為考生提供了思考、探索和發表獨立見解的空間,因此,我們在復習中,要將閱讀吸收和閱讀表達緊密結合。寫讀書筆記、佳作點評、讀后感、內容簡介、人物簡評之類的短文,進行不
13、同表達方式的訓練,練就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在自由閱讀中擴大視野,在讀寫互促中提高能力。考點透析 作品賞析是對文學作品的一種審美認識,包括對藝術形象的具體感受,對作品思想的情感體驗,對文學內容的深入領悟,對作品語言的品析評點,對寫作手法的鑒別欣賞等。主要考點有:1 體味作品的意境; 2 感受文章的主旨;3 體驗作者的情感; 4 分析人物的形象;5 把握文章的結構; 6 品味語言的特色;7 評論作品的內容; 8 表達自己的見解;9 賞析文章的美點。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方法(六) 知識概括 1 從語言的角度:(1)用詞之美-找精美的動詞、形容詞、疊詞及成語等。(作用:用詞精辟準確,把事物說得形象具體;使
14、用成語,為文章增色。) (2)修辭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擬人句、對偶句、反問句等。(作用:比喻使語言生動形象;排比使語言氣勢磅礴、感情強烈;擬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對偶使語句形式整齊、音韻鏗鏘;反問句增強語氣) (3)句式之美-如駢句、長短句、對偶句、也有排比句,還有運用一組關聯詞語的句子等等。(可從語言優美、清新雋永、真摯樸實、不落俗套、靈活多變、富有表現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處) 2 從結構層次的角度: 一般有并列結構(顯得層次清楚)、遞進結構(論述步步深入)、總分結構(觀點明確、內容具體)。3從文體知識的角度: 記敘文-記敘的要素、記敘的材料、記敘的方法 說明文-說明的對象、說明的順序、
15、說明的方法 議論文-論點的提出、論據的運用、論證的方法 小 說-小說的要素、小說的內容、小說的主題 散 文-散文的線索、散文的主旨、散文的意韻4從表達方式的角度: 如敘議結合,寓情于景,或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幾種表達方式融為一體(這樣使文章極富表現力) 特別是描寫:(1)從不同的感覺來描寫(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2)以動襯靜,動靜結合 (3)正面與側面,直接與間接 (4)人物描寫的多種方法(外貌、語言、神態、動作、心理)環境描寫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時代背景;襯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渲染環境氣氛。5從表現手法的角度: 襯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揚結合、正反對比、側面烘托、虛
16、實結合、以小見大、運用第二人稱抒情 還有 卒章顯志、巧設懸念、首尾呼應、鋪墊映襯、一線串珠、明線暗線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方法(七)一、 整體閱讀,把握中心 整體閱讀一篇現代文,先要做到以下兩點:首先要了解一些非文本的相關信息,如文章的作者,寫作的時間,及作品后面的注釋等。因為這些容易被人忽視的細節,往往是解讀文章的關鍵。其次是對文本內容的整體認識,它包括:(一)理清文章脈絡,即了解文理。做到知曉文章每一部分內容是什么,從哪些角度說的,段與段的關系,以及它們是如何彼此照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的。(二)在理清文脈的前提下,跳出文章之外,博觀而約取,歸旨攝要,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對于大閱讀而言,看不清文
17、章的中心主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就容易犯斷章取義的錯誤。 二、提取信息,綜合加工 (一)理解型試題 其主要考查的要點是:一是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 對詞語含義的理解題 對詞語含義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三種情況:一是對指代作用的詞語內容的理解,如“其”“這”等。對于此類試題從技術層面上講先應找到指代對象的位置、范圍,再根據語境確定指代對象、內容;最后將答案代入原文分析是否恰當。二是對運用修辭手法詞語的理解。對于此類試題先要弄清修辭手法的自身特點,然后借助原文界定其具體含義。三是對術語(概念)的理解。先要從文章中找到與之相關的信息群,之后對其進行加工整理,使之轉化為通俗的
18、文字。 2. 對文句含意的理解題 對文句含意的理解題往往是針對那些內涵比較豐富,主旨比較晦澀的句子,這些句子常常有以下特點:一是結構復雜;二是在文章中起關鍵作用,如文眼句、總括句、過渡句等。三是使用修辭手法;四是信息量比較大;五是主旨含蓄或內涵豐富,如具有潛在意、引申意、雙關意、多重意的句子。對于這些語句的理解都應緊密地結合語境,首先要分析文句與相鄰語句之間的關系,如復指、比較、呼應、總分、分總、說明、闡述、解說等,之后結合文章的中心主旨挖掘其深層含意。 (二)分析綜合型試題 現代文閱讀中最常見的試題類型是根據試題要求對一些信息進行加工改造,重新整合的分析綜合型試題。從近年來的全國試題來看,其
19、主要考查的要點為:第一、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二、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第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這種題的實質是以信息加工為主要任務,其主要解題方法有三類: 1.蚌中取珠。即答案是原文中的原句,你只要細心搜尋,將這個原生態的句子從文章中摘出來即可。 2.沙里淘金。 有的答案散落在文章里,需要我們在鎖定閱讀區間之后,從中篩選擇取關鍵詞,并對其進行簡單的緊縮、摘引、加工組合。 3.百花釀蜜。 在文章中實在難以找到合適的詞句進行加工時,或是對于一些專業性較強或內容比較晦澀的語句,就需要我們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后,再對其進行合理的轉化、整合。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作答時應盡量使用原文原句,故而答題以前應先分清類型,區分主次,權衡輕重,或篩選引用,或摘引緊縮,或添加補充,或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醫保基礎政策解讀考試題庫:題庫及答案
-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全真模擬卷(口語表達與文學素養訓練試題)
- 2025年導游資格證考試筆試模擬試卷:旅游地理知識應用題
- 2025年司法考試刑法模擬檢測試卷:刑法分則案例分析與應用
-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古詩詞《長恨歌》鑒賞練習題
- 2025年一建考試《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工程經濟與造價管理經典案例題庫
- 2024年六安舒城萬佛湖水源保護和旅游管理委員會國企招聘1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廣州美術學院《國學典籍》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財經大學《信息產業MBA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設計與市場》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GB/T 12227-2005通用閥門球墨鑄鐵件技術條件
- GA/T 832-2014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圖像取證技術規范
- 以問題為導向的健康照顧教學課件
- 2021年湖北理工學院輔導員招聘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消防設備設施維護保養臺賬
- 新版《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講解
- 烏靈膠囊幻燈課件
- DBT29-265-2019 天津市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資料管理規程
- DB44∕T 1188-2013 電動汽車充電站安全要求
- 環網柜出廠檢驗規范標準
- 人教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八單元(單元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