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39-力學綜合類問題(一)一、選擇題1、(2019聊城)A,B兩個實心正方體的質量相等,密度之比A:B=81,若按甲、乙兩種不同的方式,分別將它們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則地面受到的壓力之比和壓強之比分別是()A. F甲F乙=11,p甲p乙=12 B. F甲F乙=11,p甲p乙=14C. F甲F乙=12,p甲p乙=21 D. F甲F乙=81,p甲p乙=182、(2019成都B卷)(多選)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每個滑輪的重力為10N,物體A的重力GA=100N,物體B的重力GB=40N,對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110N,使A以0.1m/s的速度勻速向右運動;撤去拉力F1,在A的右側加掛一
2、個與它相同的物體,如圖乙所示,對B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拉力F2,使A以0.2m/s的速度勻速向左運動。繩重及滑輪轉軸處的摩擦等次要因索忽略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圖中,A受到的摩擦力為110N B. 乙圖中,F2的大小為45NC. 乙圖中,P點處受到的拉力為145N D. 乙圖中,F2做功的功率為2W3、(2019婁底)水上救援需要打撈沉沒的貨物,我們將該情景簡化為如圖所示的物理過程,假設物體浸沒在水深h=0.5m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現利用彈簧測力計將物體從水中勻速提出,當物體有一半體積露出水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N,當物體全部離開水面后,彈簧測力計示數為4N,已知水的密度水=
3、1.0103kg/m3,取g=10N/kg,則()A物體在水面下的上升過程中所受浮力逐漸減小B物體在容器底部時,受到的浮力為1NC把物體從容器底部提出水面,拉力對物體需做功2JD物體的密度為2.0103kg/m3二、填空題4、(2019貴港)把一個密度均勻的圓柱體甲和裝有適量的某液體的圓柱形容器乙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它們的底面積之比S甲S乙=34,對桌面的壓強之比p甲p乙=41。若在圓柱體甲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高為8cm的物體,并平穩放入容器乙中,施加一個外力使物體剛好浸沒在深度為h乙的液體中(物體不與容器乙接觸,液體無溢出),此時甲對桌面的壓強p甲=p甲,乙對桌面的壓強p乙=2p乙且
4、p甲=p乙。則此時圓柱體甲對桌面的壓強p甲為_Pa,物體浸沒在液體后,容器乙中液體的深度h乙是_m(甲=1.2103kg/m3,容器乙的壁厚和質量均忽略不計,g取10N/kg)。5、(2019咸寧)如圖所示,杠桿AB放在鋼制圓柱體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桿AB能以凹槽兩端的C點或D點為支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長度AC=CD=DB,左端重物G=12N。當作用在B點豎直向下的拉力F足夠大時,杠桿容易繞 (選填“C”或“D”)點翻轉,為使杠桿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1= N的最小值,最大值F2= N。(杠桿、細繩的質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計)6、(2019荊州)小麗同學在探究“彈簧彈力大小與形變量關系
5、”時,發現同一根彈簧的彈力大小F與形變量x的比值k恒定。現小麗有兩根原長相等的彈簧1和2,已知k1:k21:2,當在兩根彈簧下分別掛同一物體靜止時,彈簧1和2伸長量分別為x1和x2,則x1:x2 。小麗通過查閱資料知道彈簧的彈性勢能Epkx2,此時彈簧1和2彈性勢能分別為Ep1和Ep2,則Ep1:Ep2 。小麗將彈簧1和2并聯懸掛一物體靜止時如圖甲,兩彈簧彈性勢能之和為Ep甲將彈簧1和2串聯懸掛同一物體靜止時如圖乙兩彈簧彈性勢能之和Ep乙,則Ep甲:Ep乙 。(已知如圖甲情況下懸掛重物時彈簧1和2伸長量相同,整個實驗中彈簧所受重力不計,且均處于彈性限度范圍內。)7、(2019無錫)小紅利用杠桿
6、制成一種多功能桿秤,使用前,杠桿左端低,右端高,她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直至杠桿處于水平平衡,她取來質量均為100g的實心純金屬塊a和b、合金塊c(由a、b的材料組成)。她將a掛在A處,且浸沒于水中,在B處掛上100g鉤碼,杠桿恰好處于水平平衡,如圖所示,測得OA50cm,OB40cm,則a的密度為 g/cm3接下來,她分別將b、c掛于A處并浸沒于水中,當將鉤碼分別移至C、D處時,杠桿均水平平衡,測得OC30cm,OD34cm,則合金塊c中所含金屬a和金屬b的質量之比為 。(水1.0103kg/m3)三、解答題8、(2019萊蕪)如圖甲所示,將邊長都為10cm的正方體A和B用細線(質量忽略不計)
7、連接在一起,放入水中,A和B恰好懸浮在水中某一位置,此時容器中水的深度為40cm,B下表面距容器底6cm。當把細線輕輕剪斷后,物塊A上升,物塊B下沉,最后A漂浮在水面上靜止,且A露出水面的體積是它自身體積的,B沉到容器底后靜止(物塊B與容器底不會緊密接觸),如圖乙所示。(A和B都不吸水,水的密度水1.0103 kg/m3,g取10N/kg)求:(1)甲圖中物塊B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2)物塊A的密度;(3)圖乙中物塊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4)物塊B從圖甲位置下落到圖乙位置的過程中重力對物塊B做的功。9、(2019泰州)如圖,使用杠桿提升重物,拉力F豎直向下,重物勻速緩慢上升,相關數據如下表:求
8、:AOBFG(1)拉力所做的功.(2)拉力做功的功率.(3)此過程中,該杠桿的機械效率.10、(2019連云港)如圖甲所示,拉力F通過滑輪組,將正方體金屬塊從水中勻速拉出至水面上方一定高度處。圖乙是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象。不計動滑輪的重力、摩擦及水和空氣對金屬塊的阻力,g=10N/kg,求:(1)金屬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2)金屬塊的密度;(3)如果直接將金屬塊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對地面的壓強大小。11、(2019重慶A)小楊選擇了兩個高度分別為10cm和6cm,底面積SASB13的實心均勻的圓柱體A、B進行工藝品搭建,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圖1所示。他從A的上表面沿水平
9、方向截取高為h的圓柱塊,并將截取部分平放在B的中央,則AB對桌面的壓強隨截取高度h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求:(1)圓柱體A的密度;(2)從A截取h6cm的圓柱塊平放在B的中央,B對桌面的壓強增加量;(3)圖2中a的值。12、(2019寧波)如圖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個重為8N、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物塊M,M與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內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請解答下列問題: (1)當t=140s時,物塊M在水中處于_(填“沉底”“懸浮”或“漂浮”)狀態。 (2)當t=140s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是多少? (3)圖乙中a的值是多少
10、? (4)在040s和40s140s兩個階段,浮力對物體做功分別是多少? 13、(18-福建B卷)學校機器人興趣小組進行“精準吊裝”實驗,n塊長短不一的長方體木塊均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機器人將木塊按長度從小到大依次吊裝并對稱疊放。已知木塊的密度相同,高度均為h=0.2m,密度均為=0.5103kg/m3,長度分別為a1、a2、a3、a4an,且長度比為a1:a2:a3:a4:an=1:2:3:n;g取10N/kg。(1)求吊裝前長度為a1的木塊對試驗平臺的壓強;(2)若該平臺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Pm=1.5104Pa,平臺上最多能疊放幾塊木塊?(3)若吊裝某木塊的過程中需要克服木塊重力做功60J,
11、吊裝下一塊需要做功120J,則在吊裝下一塊需要做功多少?14、(2019達州)如圖所示,工人準備用一根最多能承受400N力的繩子(若超過繩子將斷裂)繞成的滑輪組先后打撈水中材料相同、體積不同的實心物體A和B完全露出水面的物體A被此裝置勻速提起時繩子達到最大拉力。已知動滑輪的質量為20kg(繩的質量、繩與滑輪的摩擦、滑輪與軸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均不計,連接動滑輪與物體間的鋼繩不會斷裂,g10N/kg)。求:(1)物體A完全露出水面后以0.5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物體A的重力和工人拉力的功率分別是多少。(2)在物體A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物體A的密度是多少。(3)若
12、用該滑輪組打撈體積為50dm3的物體B時,物體B最多露出多少體積時繩子將斷裂。15、(2019桂林)小段用如圖17所示裝置,使用一根杠桿AB和滑輪的組合將一合金塊從水中提起,滑環C可在光滑的滑桿上自由滑動。已知合金密度=1.1104kg/m3:所用拉力F為500N,且始終豎直向下;O為支點,且AO=4OB: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75%。若杠桿質量、杠桿與支點間摩擦不計,整個過程中合金塊始終未露出水面。求:(1)當拉力F向下移動距離為l.2m時,拉力F對杠桿所做的功?此時繩子對杠桿B點的拉力?(2)合金塊的體積?16、(2019威海)如圖所示,某考古隊用滑輪組將重4.8103N,體積為100dm3的
13、文物打撈出水,定滑輪重100N滑輪組上共有三根繩子a,b和c,其中a是懸掛定滑輪,b繞在定滑輪和動滑輪上,c懸掛文物,整個打撈過程始終緩慢勻速提升文物,文物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5%(水1103kg/m3,g10N/kg,繩重、滑輪與軸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均忽略不計)。請解答下列問題:(1)文物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動滑輪的重力是多大?(3)在整個打撈過程中,a、b、c三根繩中哪根繩承受的拉力最大?該繩至少要承受多大的拉力?17、(2019孝感)水平桌面上有一容器,底面積為100cm2,容器底有一個質量為132g、體積120cm3的小球,如圖甲所示(水1.0103k
14、g/m3,g10N/kg) (1)向容器中注入質量為1.6kg的水時,水深13cm,如圖乙所示,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2)再向容器中慢慢加入適量鹽并攪拌,直到小球懸浮為止,如圖丙所示,求此時鹽水的密度1;(3)繼續向容器中加鹽并攪拌,某時刻小球靜止,將密度計放入鹽水中,測得鹽水的密度21.2103kg/m3,求小球浸入鹽水的體積。18、(2019大慶)善于奇思妙想的小強及其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溫度為20)進行綜合實驗。 (1)該小組想研究“密度計的工作原理”。圖甲所示是密度計的簡化模型,在一根粗細均勻的玻璃管內放一些小鉛粒使其能豎直漂浮在液體中,設玻璃管浸入液體的深度為h液,該液體密度為液,密度
15、計漂浮在水中時浸入水中的深度為h水,水的密度為水,則浸入液體的深度h液 (用給出的物理量表示),由此可知,此密度計漂浮在煤油(密度為0.8103kg/m3)中時浸入深度h煤油 h水(填數值),密度計刻度特點是 (選填選項前序號上小下大 上大下小 均勻 上疏下密 上密下疏)。(2)該小組想繼續探究“某液體的密度和溫度的關系”,設計了如圖乙所示裝置,長為0.6m的絕緣輕質杠桿ab懸掛在高處,可繞O點轉動。杠桿a端的輕質細線懸掛一體積為1103m3的實心合金塊,浸沒在燒杯內的液體中。b端輕質細線懸掛的銅柱在上下移動時能帶動滑片P移動。滑片P重力和摩擦不計。若電源電壓為3V,滑動變阻器標有“100 1
16、A”字樣。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量程為015mA的電流表,為保證電路安全,定值電阻R的最小阻值是 。小強在給該液體加熱過程中發現,電流表示數減小,則可得出該液體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除燒杯內的液體外,裝置中其他物體的熱脹冷縮忽略不計,合金塊始終浸沒)。(3)該小組還想利用此裝置繼續測量該合金塊的密度。已知該燒杯中液體在溫度為20時的密度為1.1103kg/m3。杠桿水平平衡時,銅柱質量為2kg,點O距杠桿b端0.2m,則合金塊的密度是 kg/m3。(g取10N/kg)專題39-力學綜合類問題(一)一、選擇題1、(2019聊城)A,B兩個實心正方體的質量相等,密度之
17、比A:B=81,若按甲、乙兩種不同的方式,分別將它們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則地面受到的壓力之比和壓強之比分別是(B)A. F甲F乙=11,p甲p乙=12 B. F甲F乙=11,p甲p乙=14C. F甲F乙=12,p甲p乙=21 D. F甲F乙=81,p甲p乙=182、(2019成都B卷)(多選)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每個滑輪的重力為10N,物體A的重力GA=100N,物體B的重力GB=40N,對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110N,使A以0.1m/s的速度勻速向右運動;撤去拉力F1,在A的右側加掛一個與它相同的物體,如圖乙所示,對B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拉力F2,使A以0.2m/s的速度勻速向左運
18、動。繩重及滑輪轉軸處的摩擦等次要因索忽略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D )A. 甲圖中,A受到的摩擦力為110N B. 乙圖中,F2的大小為45NC. 乙圖中,P點處受到的拉力為145N D. 乙圖中,F2做功的功率為2W3、(2019婁底)水上救援需要打撈沉沒的貨物,我們將該情景簡化為如圖所示的物理過程,假設物體浸沒在水深h=0.5m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現利用彈簧測力計將物體從水中勻速提出,當物體有一半體積露出水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N,當物體全部離開水面后,彈簧測力計示數為4N,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kg/m3,取g=10N/kg,則(D)A物體在水面下的上升過程中所受浮力逐漸
19、減小B物體在容器底部時,受到的浮力為1NC把物體從容器底部提出水面,拉力對物體需做功2JD物體的密度為2.0103kg/m3二、填空題4、(2019貴港)把一個密度均勻的圓柱體甲和裝有適量的某液體的圓柱形容器乙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它們的底面積之比S甲S乙=34,對桌面的壓強之比p甲p乙=41。若在圓柱體甲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高為8cm的物體,并平穩放入容器乙中,施加一個外力使物體剛好浸沒在深度為h乙的液體中(物體不與容器乙接觸,液體無溢出),此時甲對桌面的壓強p甲=p甲,乙對桌面的壓強p乙=2p乙且p甲=p乙。則此時圓柱體甲對桌面的壓強p甲為_Pa,物體浸沒在液體后,容器乙中液體的深度
20、h乙是_m(甲=1.2103kg/m3,容器乙的壁厚和質量均忽略不計,g取10N/kg)。【答案】960 125、(2019咸寧)如圖所示,杠桿AB放在鋼制圓柱體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桿AB能以凹槽兩端的C點或D點為支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長度AC=CD=DB,左端重物G=12N。當作用在B點豎直向下的拉力F足夠大時,杠桿容易繞 (選填“C”或“D”)點翻轉,為使杠桿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1= N的最小值,最大值F2= N。(杠桿、細繩的質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計)【答案】D 6 246、(2019荊州)小麗同學在探究“彈簧彈力大小與形變量關系”時,發現同一根彈簧的彈力大小F與形變量x的比值
21、k恒定。現小麗有兩根原長相等的彈簧1和2,已知k1:k21:2,當在兩根彈簧下分別掛同一物體靜止時,彈簧1和2伸長量分別為x1和x2,則x1:x2 。小麗通過查閱資料知道彈簧的彈性勢能Epkx2,此時彈簧1和2彈性勢能分別為Ep1和Ep2,則Ep1:Ep2 。小麗將彈簧1和2并聯懸掛一物體靜止時如圖甲,兩彈簧彈性勢能之和為Ep甲將彈簧1和2串聯懸掛同一物體靜止時如圖乙兩彈簧彈性勢能之和Ep乙,則Ep甲:Ep乙 。(已知如圖甲情況下懸掛重物時彈簧1和2伸長量相同,整個實驗中彈簧所受重力不計,且均處于彈性限度范圍內。)【答案】(1)21;(2)21; (3)29。7、(2019無錫)小紅利用杠桿制
22、成一種多功能桿秤,使用前,杠桿左端低,右端高,她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直至杠桿處于水平平衡,她取來質量均為100g的實心純金屬塊a和b、合金塊c(由a、b的材料組成)。她將a掛在A處,且浸沒于水中,在B處掛上100g鉤碼,杠桿恰好處于水平平衡,如圖所示,測得OA50cm,OB40cm,則a的密度為 g/cm3接下來,她分別將b、c掛于A處并浸沒于水中,當將鉤碼分別移至C、D處時,杠桿均水平平衡,測得OC30cm,OD34cm,則合金塊c中所含金屬a和金屬b的質量之比為 。(水1.0103kg/m3)【答案】右;5;23三、解答題8、(2019萊蕪)如圖甲所示,將邊長都為10cm的正方體A和B用細
23、線(質量忽略不計)連接在一起,放入水中,A和B恰好懸浮在水中某一位置,此時容器中水的深度為40cm,B下表面距容器底6cm。當把細線輕輕剪斷后,物塊A上升,物塊B下沉,最后A漂浮在水面上靜止,且A露出水面的體積是它自身體積的,B沉到容器底后靜止(物塊B與容器底不會緊密接觸),如圖乙所示。(A和B都不吸水,水的密度水1.0103 kg/m3,g取10N/kg)求:(1)甲圖中物塊B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2)物塊A的密度;(3)圖乙中物塊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4)物塊B從圖甲位置下落到圖乙位置的過程中重力對物塊B做的功。【答案】(1)3.4103Pa (2)A=0.6103 kg/m3(3)400
24、Pa(4)0.84J9、(2019泰州)如圖,使用杠桿提升重物,拉力F豎直向下,重物勻速緩慢上升,相關數據如下表:求:AOBFG(1)拉力所做的功.(2)拉力做功的功率.(3)此過程中,該杠桿的機械效率.【答案】(1)100 J(2)200 W(3)80%10、(2019連云港)如圖甲所示,拉力F通過滑輪組,將正方體金屬塊從水中勻速拉出至水面上方一定高度處。圖乙是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象。不計動滑輪的重力、摩擦及水和空氣對金屬塊的阻力,g=10N/kg,求:(1)金屬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2)金屬塊的密度;(3)如果直接將金屬塊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對地面的壓強大小。【答案】(
25、1)80N (2)2.7103kg/m3 (3)5.4103Pa11、(2019重慶A)小楊選擇了兩個高度分別為10cm和6cm,底面積SASB13的實心均勻的圓柱體A、B進行工藝品搭建,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圖1所示。他從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為h的圓柱塊,并將截取部分平放在B的中央,則AB對桌面的壓強隨截取高度h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求:(1)圓柱體A的密度;(2)從A截取h6cm的圓柱塊平放在B的中央,B對桌面的壓強增加量;(3)圖2中a的值。【答案】(1)圓柱體A的密度是2103kg/m3;(2)從A截取h6cm的圓柱塊平放在B的中央,B對桌面的壓強增加400Pa;(3)圖2中a
26、的值是3cm。12、(2019寧波)如圖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個重為8N、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物塊M,M與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內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請解答下列問題: (1)當t=140s時,物塊M在水中處于_(填“沉底”“懸浮”或“漂浮”)狀態。 (2)當t=140s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是多少? (3)圖乙中a的值是多少? (4)在040s和40s140s兩個階段,浮力對物體做功分別是多少? 【答案】(1)當t=140s時 ,假設物塊M浸沒在水中, 物塊受到的浮力:F浮力=水gV排=1.0103kg/m310N/kg10
27、-3m3=10N; 因為10N8N, 所以F浮力G,那么物塊上浮,最終漂浮(2) t=140s時,容器內的水重為: G水=水gV水=1.0103kg/m310N/kg510-6m3/s140s=7N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為:F=G物+G水=8N+7N=15N;(3) 物塊M漂浮時, 它受到的浮力F浮=G物=8N;此時,F浮=水gV排=水gSha=8N所以ha= = =0.08m=8cm;(4) 040s階段:W=F浮s=F浮0m=0J(或物體沒有運動,做功為0J)40s140s階段:浮力恒為8N,浮力做功W為:W =F浮s=8N(0.12m0.08m)=0.32J13、(18-福建B卷)學
28、校機器人興趣小組進行“精準吊裝”實驗,n塊長短不一的長方體木塊均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機器人將木塊按長度從小到大依次吊裝并對稱疊放。已知木塊的密度相同,高度均為h=0.2m,密度均為=0.5103kg/m3,長度分別為a1、a2、a3、a4an,且長度比為a1:a2:a3:a4:an=1:2:3:n;g取10N/kg。(1)求吊裝前長度為a1的木塊對試驗平臺的壓強;(2)若該平臺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Pm=1.5104Pa,平臺上最多能疊放幾塊木塊?(3)若吊裝某木塊的過程中需要克服木塊重力做功60J,吊裝下一塊需要做功120J,則在吊裝下一塊需要做功多少?【答案】(1)103Pa (2)5 (3)2
29、00J14、(2019達州)如圖所示,工人準備用一根最多能承受400N力的繩子(若超過繩子將斷裂)繞成的滑輪組先后打撈水中材料相同、體積不同的實心物體A和B完全露出水面的物體A被此裝置勻速提起時繩子達到最大拉力。已知動滑輪的質量為20kg(繩的質量、繩與滑輪的摩擦、滑輪與軸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均不計,連接動滑輪與物體間的鋼繩不會斷裂,g10N/kg)。求:(1)物體A完全露出水面后以0.5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物體A的重力和工人拉力的功率分別是多少。(2)在物體A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物體A的密度是多少。(3)若用該滑輪組打撈體積為50dm3的物體B時,物體B最
30、多露出多少體積時繩子將斷裂。【答案】(1)1000N, 600W(2)2.5103kg/m3(3)25dm3 15、(2019桂林)小段用如圖17所示裝置,使用一根杠桿AB和滑輪的組合將一合金塊從水中提起,滑環C可在光滑的滑桿上自由滑動。已知合金密度=1.1104kg/m3:所用拉力F為500N,且始終豎直向下;O為支點,且AO=4OB: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75%。若杠桿質量、杠桿與支點間摩擦不計,整個過程中合金塊始終未露出水面。求:(1)當拉力F向下移動距離為l.2m時,拉力F對杠桿所做的功?此時繩子對杠桿B點的拉力?(2)合金塊的體積?【答案】(1)600J;2000N;(2)0.03m316、(2019威海)如圖所示,某考古隊用滑輪組將重4.8103N,體積為100dm3的文物打撈出水,定滑輪重100N滑輪組上共有三根繩子a,b和c,其中a是懸掛定滑輪,b繞在定滑輪和動滑輪上,c懸掛文物,整個打撈過程始終緩慢勻速提升文物,文物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5%(水1103kg/m3,g10N/kg,繩重、滑輪與軸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均忽略不計)。請解答下列問題:(1)文物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動滑輪的重力是多大?(3)在整個打撈過程中,a、b、c三根繩中哪根繩承受的拉力最大?該繩至少要承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蘭州工商學院《譜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終止合同書協議書
- 作業之道模板
- 二零二五版店面轉讓協議書樣板
- 二零二五版執業藥師租賃合同書范例
- 二零二五版汽車運輸合同書標準文本
- 二零二五版電子商務公司股權分配協議書
- 二零二五股權轉讓回購協議范例
- 音樂時光穿梭
- 常用擔保貸款合同模板
- 《電力建設工程起重施工技術規范》
- 乳腺腺病超聲診斷
- 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下冊)長方體(二) 練習四
- 電子商務的區塊鏈與加密貨幣
- DB35T 2082-2022 人民防空疏散基地建設基本要求
- 2023年中國少女發育內衣行業發展白皮書
- 再生鋁商業計劃書
- 江蘇省蘇州市2022-2023學年二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調研試卷(含答案)
- 邊緣人格障礙患者辯證行為治療的療效研究
- 化學期中成績分析
- 江蘇省期末試題匯編-04-認識圖形(二)(選擇題經典常考題)-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蘇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