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的評價黃錦明 浙江萬里學院商學院副教授(浙江省寧波市錢湖南路8號,郵編 315100,手機email:huangjm6789)摘要:總體上,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資源密集型產品(初級產品)失去了國際競爭力和比較 優勢,工業制成品的國際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在增強,我國出口商品結構逐步優化,但優化的程度不 顯著。優化和提高勞動力資源結構,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是進一步優化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 主要對策。關鍵詞:出口商品結構、優化、評價方法、SITC、TC RCA一、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的評價方法按聯合國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的1位數進出口商品(貨
2、物)包括 10大類:0 食品和鮮 活動物,1 飲料和煙草,2 非食用原料,3礦物燃料等,4動植物油等,5化學品及其相關 產品,6 按原材料分類的制成品, 7 機械及運輸設備,8 雜項制品,9未分類的其他產品。通 常將0 4類初級產品定義為資源密集型產品,第6、8兩類制成品定義為勞動密集型產品,而5、7兩類制成品定義為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第9出口商品結構體現了一國經濟技術發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出口商品結構一般是沿著資源密集型商品(初級產品)t勞動密集型商品t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商品的路徑優化的。對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的衡量和評價有兩個層次的方法。(一)第一層次的評價方法第一層次的
3、方法是采用不同類型商品的出口額在一國商品總出口額中的比重變化反映一國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狀況。 一般以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在貨物出口總額中的比重、工業制成品中的勞動密集型產品與資本、 技術密集型產品占貨物出口總額的比重這兩個指標來衡量出口商品結構是 否優化。它是最普遍采用的方法。 如果一國以初級產品為主的出口商品結構向以工業制成品為主的 出口商品結構轉變, 在出口的工業制成品中, 以勞動密集型制成品為主的出口商品結構向以資本密 集型、技術密集型工業制成品為主的出口商品結構轉變,我們就說該國出口商品結構由低級結構向高級結構轉化,出口商品結構是優化的1。(二)第二層次的評價方法基本的度量方法是采用貿
4、易競爭力指數和顯性比較優勢指數來衡量。1、貿易競爭力指數(TC)貿易競爭力指數又稱貿易專業化指數,是指某一產業或產品的凈出口與其進出口總額之比。這一指標用來說明該產品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其公式為:TCiXj-MjXiMi其中,TC代表i類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X代表i類產品的出口額,M代表i類產品的進口額。TC的值一定是在-1與+1之間變動的。如果 TCQ則為出口專業化,表明該國是i類產品的凈出口國,i類產品具有較強的出口競爭力。當 TC=1時,表明該國對這種產品完全出口,此時體現了其具有最強的國際競 爭力水平。如果 TC指數=0,則說明該國對該產品的進出口值基本持平,此類產品的生產效率與國
5、際水平相當,其進出口純屬商品品種交換。如果一國的資源密集型產品的TC指數趨于下降,并小于0,接近-1 ;而工業制成品的TC指數大于0,尤其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TC指數接近1,則說明其出口商品結構在顯著優化。2、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顯性比較優勢指數( RCA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是一國某種出口商品在本國出 口中所占的比重與世界此類產品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之比。其公式為:RCAj 二Xj /XjW /w上式中,RCA為j國i類產品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Xj為j國i類產品的出口額,X為j國總出口額,W為世界i類產品出口額, W為世界總出口額。一般而言
6、,RCA值接近1表示中等的比較優勢,RCA直大于1表示一國的某種產品比其他國家的同種產品更具有比較優勢。在判定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時,一般都采用日本貿易振興協會(JETRO設定的劃分標準:RCA大于2.5,表示該產品具有極強的比較優勢;RCA在 1.25到2.5之間,表示該產品具有比較強的比較優勢;若RCA在 0.8到1.25之間,表示該產品具有中等的比較優勢。若小于0.8,則表示較弱的比較優勢2。該指標用于衡量一個國家某種產品的出口與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較而言是否具有相對優勢, 它剔除了國家總量波動和世界總量波動的影響,較好地反映了該產品的相對優勢。然而,RCA旨數只考慮了某種產業或產品出口所占的
7、相對比重,并沒有考慮該產業或產品的進口,在國與國之間存在產業間或產業內貿易的情況下,RCA指數可能會得出不正確的結論。若一國的資源密集型產品的 RCA值在不斷下降,并降至 0.8以下,而工業制成品,尤其是其 中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 RCA值在不斷提高,并介于 1.25-2.5之間,則說明其出口商品結構 顯著優化。盡管第一和第二層次這兩種方法由于計算較為簡便直觀,被廣泛用來衡量一國貿易商品結構變化以及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和比較優勢,但也存在不足之處。 這兩種指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是建立在生產要素不能在國際間自由流動的前提下的,一國的出口商品是純粹用本國的生產要素和資源的“本國產品”,這時這些指
8、標才能準確反映出該國的出口商品結構及其變化。然而,在貿易和投 資自由化的今天,不僅商品的自由流動日益增強,而且要素跨國流動也日益頻繁,商品生產中投入 的要素已不僅僅來自本國,來自多國都是普遍的現象。出口商品類型的不同只是代表了商品要素密集型的不同,而不能體現一國在出口商品生產過程中實際投入和貢獻的要素稟賦的狀況。因此,這 兩種評價方法已不能十分準確地判斷一國的要素稟賦優勢和出口競爭力,對出口商品結構的衡量難以做到真實準確,還要結合貿易核心競爭力、貿易經營主體和貿易方式來綜合判斷。二、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的評價(一)第一層次的評價:中國的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1、初級產品在我國出口中所占比重持續
9、下降,工業制成品所占比重持續上升。表1顯示了我國1980年以來出口商品結構變化情況。自1980年以來,初級產品在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中所占比重從 50%F降到2006年的5.5%,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工業制成品在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中所占的比重從 50%是高到2006年的94.5%,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表1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占我國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1980年六五時期“七五”時期“八五”時期“九五”時期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初 級 產 品504630181286.86.45.5工 業 制 成 品50547082889293.293.694.5資料來源:1980-“九五”時期數據轉
10、引自宋全成著邁向貿易強國一一中國外貿競爭力研究M,中國商務出版社,2004年9月3 。 2003-2006年數據來自商務部統計資料。2、工業制成品出口結構的變化: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比重超過勞動密集型產品比重 我們可通過與主要發達國家的比較來分析我國工業制成品出口結構。表2 :工業制成品出口商品結構的國際比較(單位:%)國 家年份工業制成品出口占貨物貿易出口的比重總體化學品及有關產品所占比重機械及運輸設備所占比 重其他制成品所占比重SITC5 to 9 (所有制成品)SITC 5 (資本技術密 集型制成品)SITC 7(資本技術密 集型制成品)SITC 6+8 (勞動密集型制成品)中國19907
11、1.46.017.447.9199584.06.121.156.9200088.24.833.150.3200390.64.442.843.3美 國199074.09.846.517.7199577.310.448.318.6200083.110.452.820.0200381.412.848.620.0日 本199095.95.470.919.6199595.16.770.318.2200093.87.268.718.0200392.98.066.918.0法 國199076.913.337.326.4199579.114.639.624.8200082.715.144.922.720038
12、2.316.742.822.9德 國1990一一一一199584.413.046.924.5200083.912.449.821.7200384.412.650.221.5英 國199079.212.540.326.4199581.512.243.725.6200082.112.447.722.1200383.016.244.422.4資料來源:(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 Handbook of Statistics 2004從表2我們可以發現,從動態上看,中國、美國和歐盟三國(指法國、德國和英國)的總體出口商品結構都表現出初級產品貿易比重的大幅度下降,工業制成品貿易比重的上升,制成品在出
13、口商品中占絕對主體地位。我國工業制成品出口占貨物貿易出口比重甚至超過了美國、法國、德國和 英國,略低于日本。仔細分解制成品出口的結構,我們發現,在美國、日本、法國、德國和英國等 發達國家,資本技術密集型的機械及運輸設備(SITC7)都是最重要的出口產品,該類產品的出口比重近十年來平均都超過了40%兩類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商品比重之和接近或超過60%動態地看,1990-2003年我國機械及運輸設備類產品的出口比重迅速上升,從1990年的17.4%提高到2003年的42.8%,與歐美該類產品的出口比重基本相當。從化學品及有關產品看,在歐洲出口貿易結構中 該類產品的出口比重都超過了12% 1990-20
14、03年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中化學品及有關產品(SITC5)的出口比重在不斷下降,從1990年的6.0%下降到2003年的4.4%,而同期美國、日本的化學產品的出口比重卻在不斷上升。我國SITC6和SITC8類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比重總體上在不斷下降。1990-2003年我國SITC5和SITC7這兩類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占貨物貿易的比重從23.4%上升到47.2%,2003年超過勞動密集型制成品SITC6+8所占比重近四個百分點。第一層次的分析表明,歐美日等國貨物出口結構以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占貨物貿易比重平均達到60%以上。我國經過20多年的發展,貨物貿易整體出口商
15、品結構得到較大改善,初級產品出口比重持續下降,制成品出口比重2003年已達到90%上。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比重在不斷下降,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比重則大大提高,甚至開始超過勞動密集型制成品,中國出口制成品結構在不斷優化。但與美日法德英等國相比,我國資本和技術 密集型產品出口所占比重還相差十多個百分點。(二)第二層次的分析1、中國出口商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TC)表3: 1980-2004年中國出口商品貿易競爭力指數年份初級產品(SITC0-4工業制成品(SITC5-9化學產品(SITC5輕紡橡膠礦冶 產品及其制品(SITC6機械及運輸設備(SITC7雜項制品(SITC819800.134-
16、0.181-0.444-0.018-0.7150.67919850.447-0.462-0.534-0.453-0.9080.29419860.332-0.351-0.369-0.310-0.8780.45019900.234-0.031-0.2120.176-0.5010.71619940.0900.077-0.323-0.094-0.4020.7611995-0.0210.083-0.3100.058-0.2520.7371996-0.0760.065-0.340-0.049-0.2160.7381997-0.0880.165-0.3070.032-0.0930.7821998-0.057
17、0.164-0.1610.102-0.0610.7851999-0.1480.116-0.397-0.016-0.0820.7632000-0.2930.114-0.4260.009-0.0540.7422001-0.2680.098-0.4110.022-0.0600.7052002-0.2650.093-0.4260.044-0.0380.6722003-0.3530.081-0.4270.039-0.0130.5862004-0.4870.110-0.4260.1510.0300.514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80-2005 )和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1985-2004 )有關數
18、據計算而得從表3我們可以看出:(1)我國初級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從1986年開始持續下降,并在1995年開始轉為負值,并持續至今,這說明我國初級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持續下滑。(2)我國工業制成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總體呈現上升趨勢。1994年,該指數由負轉正,說明我國工業制成品開始擺脫競爭劣勢,但至2004年,該指數一直只是略大于零,說明我國工業制成品的總體國際競爭力十分 微弱。(3)作為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中的化學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長期以來一直是負值,且未見 改善,說明我國在這一類產業上始終處于競爭劣勢狀態,嚴重缺乏國際競爭力。(4)作為勞動密集型的雜項制品產業的貿易競爭力指數一直較高,呈現出較強的
19、國際競爭力。而另一類勞動密集型產品一一輕紡產品、橡膠產品、礦冶產品及其制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則在正負間徘徊,沒有表現出明 顯的競爭優勢或劣勢。2、中國出口商品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同樣按照1位數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計算我國出口商品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結果如 表4所示。從表4中,我們可看出,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顯性比較優勢在于資源密集型產品(SITC0-4 ),其次是勞動密集型產品。1995年以來,我國資源密集型產品的RCA值均小于1,說明我國在資源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已經不具有顯性比較優勢。RCA直最高的是SITC8和SITC6,雜項制品和輕工產品這兩類勞動密集型產品成為我國主要出口
20、商品,說明我國的比較優勢集中于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在2003年之前,中國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一直處于顯性比較劣勢,但相對于SITC5的RCA旨數的下降趨勢,SITC7的RCA旨數一直呈現出較快的上升趨勢,并在近三年中顯示出中等 的比較優勢。表4: 1980年以來有關年份我國各類出口商品的RCA旨數年份SITC0SITC1SITC2SITC3SITC4SITC5SITC6SITC7SITC819801.720.491.420.890.530.821.270.111.8919851.940.462.011.790.790.691.240.101.4819901.460.481.230.830.64
21、0.701.260.492.2619950.940.830.720.540.600.641.350.542.8220010.840.350.520.340.130.501.180.862.5720020.780.310.450.300.080.441.170.942.4520030.710.250.370.270.050.411.141.062.3220040.600.240.310.250.060.401.181.132.2120050.580.190.310.210.090.431.201.172.20根據聯合國世界貿易統計數據計算綜合第一和第二層次的分析,我們得出結論:20世紀80年代以
22、來,總體上,我國出口商品結構沿著資源密集型產品(初級產品)t勞動密集型商品t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商品的路徑在逐步優化, 但優化的程度不顯著。我國資源密集型產品(初級產品)失去了國際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工業制成 品的國際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在增強。工業制成品中,我國國際競爭力和比較優勢格局呈現勞動密集 型商品強的現狀,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商品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存在增強的趨勢。我國最具有國際競爭 力和比較優勢的出口商品是勞動密集型的雜項制品;我國資本技術密集型的機械、運輸設備類產品 的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在提高,但化學品及其相關產品處于劣勢。需要指出的是: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的評價還需要結合外貿的核心競爭力、外貿經
23、營主體和貿易方式。我國外貿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豐富廉價勞動力及其衍生的加工組裝能力,是位于較低層 次的;而發達經濟體的外貿核心競爭力在于資本、技術創新、品牌運營和出口渠道優勢,是位于較 高層次的。我國外貿核心競爭力的發揮主要是靠引進FDI實現的,外資憑借其高端核心競爭力將勞動密集型產品加工生產、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勞動密集型加工裝配環節轉移到我國,利用我國的 勞動力,在我國從事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我國外貿的主要經營主體,其占我國 進口、出口和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持續增長,目前均超過55%外商投資企業占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從1998年的73.6%提高到2004年的87.3%,
24、其中外商獨資企業所占比重 2002年達到54.76%, 2004年提高到65唬,外商投資企業已經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主力。外資主導的加工貿易出 口成為我國的主要出口貿易方式,2000年以來加工貿易出口占我國出口額的比重平均保持在55%右的高水平,是我國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加工貿易出口額中我國當地配套增加值只占40%而外商進口料件價值占60%這就是為什么既計算了出口又計算了進口的我國工業制成品TC直上升幅度較小(說明國際競爭力提高幅度較小),而僅僅計算了出口的我國工業制成品的第一層次指標上升幅度更 為顯著的原因。我國出口商品對外資技術、品牌和出口渠道的依賴度是很高的,外資從中獲取了巨 額利
25、潤。因此,在外國生產要素進入我國的環境下,我國勞動密集型出口商品占貨物貿易出口額比 重的提高、其TC直和RCA值的提高是在流入型FDI的帶動下實現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商品占貨物貿 易出口額比重的提高、TC直和RCAt的提高更多地具有地理意義。三、進一步優化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主要對策建議1、優化和提高勞動力資源結構 我國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擁有世界最龐大的勞動力資源,勞動力是我 國真正的最大比較優勢。我國出口商品結構演化的進程表明,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我國外貿發展順 應了我國要素稟賦的比較優勢,充分發揮豐富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漸進推進工業化,增強資源 加工和利用的深
26、度,提高要素稟賦結構,使得我國出口商品結構逐步從資源密集型商品為主轉向勞 動密集型商品為主,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商品呈現出比較優勢增強的趨勢,出口商品結構逐步優化。我國的勞動力素質總體水平不高,截至目前,我國充分發揮了非熟練和半熟練勞動力為主的要 素結構的比較優勢,使我國出口規模和出口商品結構都有所提高。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顯性比較 優勢指數大于 1,高于資源密集型產品和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而新興工業化國家在20 世紀 80 年代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大約在 2.0-3.0 5 ,這說明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仍有 很大增長空間。但是我國的工資水平近年來有了較大幅度的上漲,今后對低素質勞動力的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五年級學生國旗下演講稿《夏至的悄悄話》
- 學校學生會秘書部工作總結模版
- 學校讀書活動總結模版
- 工行撤銷委托協議
- 客服年終總結模版
- 學前兒童發展 課件 第2章 胎兒的發育與出生
- 反比例函數知識點總結模版
- 銅川市重點中學2025屆八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勾股定理思維導圖+題型總結模版
- 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護理
- 綠色制造與金屬冶煉產業轉型
- 《倉儲物流管理》課件:優化倉儲與物流效率
- 健康教育在校園的多元化實踐案例
- 育嬰師三級(高級)技能考核題答案
- 民法典與醫療損害
- DB51T 2615-2019 機關周轉房管理服務規范
- 基于大數據的西安游客行為分析研究
- 鋼筋混凝土蓄水池設計方案
- 伊斯蘭教完整版本
- 鐵路反恐防暴安全知識
- 面試官認證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