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二五”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規劃_第1頁
福建省“十二五”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規劃_第2頁
福建省“十二五”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規劃_第3頁
福建省“十二五”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規劃_第4頁
福建省“十二五”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福建省“十二五”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規劃(征求意見稿)目 錄前言前言.3第一章第一章 “十一五十一五”發展回顧發展回顧.41.1 主要成就.41.2 存在問題.6第二章第二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保護策略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保護策略.92.1 指導思想.92.2 基本原則.92.3 保護策略.10第三章第三章 保護設施建設目標和主要任務保護設施建設目標和主要任務.113.1 建設目標.113.2 建設標準.123.3 主要建設項目.14第四章第四章 投資安排及規劃實施投資安排及規劃實施.164.1 投資補助標準.164.2 資金規模與來源.164.3 規劃實施.17第五章第五章 保障

2、措施保障措施.185.1 制定相關辦法,完善保護機制.185.2 注重人才培養,加強隊伍建設.185.3 嚴格項目建設,強化監督管理.195.4 廣開融資渠道,保障資金投入.205.5 加大政策扶持,推進土地流轉.21前言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以下簡稱名鎮名村)是我省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省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村莊部落形成和演變的歷史過程,是鄉土福建的典型化代表和福建多元文化發展歷史的活化石,是福建豐富燦爛文化積淀的反映,是福建人民聰明與智慧的結晶,是難得的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截止 2010年底,我省擁有 23 個國家級、54 個省級名鎮名村。其中國家級名鎮 7

3、 個、名村 16 個、省級名鎮(鄉)20 個、名村 34 個。名鎮名村的保護是各級政府所應承擔的責任,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編制和實施福建省“十二五”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規劃 (以下簡稱規劃 ) ,對于加強福建省名鎮名村保護工作,保持傳統村落格局和建筑風貌的完整,改善基礎設施和環境條件,建立保護與發展的協調機制,繼承和弘揚八閩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根據閩政辦2009192 號文件,本規劃由省住房和建設廳負責組織編制。 規劃以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

4、區的若干意見 、省委實施意見 、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省委八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福建省委關于制定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指導,參照省發展改革委員會、省建設廳、省文化廳關于轉發全國“十一五”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進行編制,主要闡述未來五年福建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是政府引導和推進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工作的行動綱領,是制定名鎮名村保護與發展相關政策、安排重點項目投資建設的重要依據。本規劃基期年為 2010 年,規劃期 2011-2015 年。第一章 “十一五”發展回顧1.1 主要成就主要成就“十

5、一五”期間,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和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等一系列重大戰略的實施,全省名鎮名村保護工作進入了嶄新的發展時期。“十一五”期間新增名鎮名村 44 個,其中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5 個,歷史文化名村 13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8 個,歷史文化名村 18 個,使得我省名鎮名村總數達到 61 個,其中國家級名鎮名村 23 個,總數位居全國第三位,歷史文化名鎮名村體系初步形成。在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和資金投入方面,按照全國“十一五”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規劃的要求,在中央補助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的支持下,我省上杭縣古田鎮、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邵武市和平鎮、南靖縣

6、書洋鎮田螺坑村和武夷山市下梅村等 5 個名鎮名村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項目計劃總投資 4250 萬元,其中中央投資 638 萬,地方配套 3622 萬。上杭縣古田鎮與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均如期完成“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任務。晉江市金井鎮福全村等未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的國家級名鎮名村,南平市延平區峽陽鎮、泉州市安溪縣湖頭鎮等省級名鎮名村,也得到各級政府的資金投入,實施了保護設施建設。“十一五”期間,我省名鎮名村保護工作已初步取得成效,主要表現在:(一)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啟動(一)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啟動。 “十一五”期間,部分名鎮名村有計劃進行了保護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道路改造和路面硬化工程、古街巷

7、改造和卵石路面鋪設、停車場建設;鎮村內供排水管道的改造、消防設施的新建與改善;老舊電力電信線路的維護改造。初步緩解了這些名鎮名村基礎設施嚴重滯后的局面,改善了群眾的生活條件。如上杭縣古田鎮爭取國家扶持資金 166 萬元,地方自籌配套資金 500 萬元,實施了道路硬化、電力電纜及給排水管網下地工程,完善了市政配套,強化了古鎮風貌。(二)鎮村環境明顯改善(二)鎮村環境明顯改善。 “十一五”期間,結合我省家園清潔行動,名鎮名村開展了垃圾治理和改廁工作,創建省級綠色鄉鎮 13 個,省級生態鄉鎮(村)14 個,村鎮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三)保護規劃編制全面啟動(三)保護規劃編制全面啟動。 “十一五”期間,

8、已開展保護規劃編制的名鎮名村有45 個,尚有 16 個未編制或正在籌備規劃編制,統籌指導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與發展的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與發展規劃正在編制。(四)保護(四)保護意識逐步提高意識逐步提高。通過對名鎮名村保護的宣傳和歷史文化資源的普查,各級政府和當地群眾增強了名鎮名村的保護意識。如連城芷溪村的群眾自發成立保護歷史文化名村領導小組,積極做好保護規劃,持續跟蹤本村保護工作的開展,制止不良行為的發生。(五)社會經濟效益初見成效。(五)社會經濟效益初見成效。歷史文化資源的獨特價值,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一些名鎮名村已改變過去單純依靠政府投資建設的傳統模式,立足市場找準發展定

9、位,如武夷山市下梅村、城村,借助靠近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的優勢,挖掘本地資源、鄉土特色、旅游景觀,實施旅游開發,成為武夷山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業發展不僅保護了古村落的特色和文化內涵,同時也推動了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開展,提高了居民收入。又如福安市社口鎮坦洋村積極編制保護規劃,以享譽天下的“坦洋工夫”茶茶作坊的環境整治為龍頭,拆除違章建筑,凸顯茶文化內涵,歷史村落保護與特色產業發展互相促進,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專欄一:福建省專欄一:福建省“十一五十一五”期間獲得福建省綠色鄉鎮稱號、福建省生態鄉鎮(村)稱號的名鎮名村期間獲得福建省綠色鄉鎮稱號、福建省生態鄉鎮(村)稱號的名鎮名村福建省綠色鄉鎮福建省綠色

10、鄉鎮福建省生態鄉鎮(村)福建省生態鄉鎮(村)設區市設區市數數量量名名 單單相對應的名鎮名村相對應的名鎮名村數數量量名名 單單相對應的名鎮名村相對應的名鎮名村福州市1馬尾區亭江鎮馬尾區亭江鎮閩安村1馬尾區亭江鎮馬尾區亭江鎮閩安村漳州市1平和縣九峰鎮平和縣九峰鎮4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南靖縣書洋鎮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南靖縣書洋鎮石橋村南靖縣書洋鎮河坑村南靖縣書洋鎮田螺杭村泉州市2晉江金井鎮安溪縣湖頭鎮晉江市金井鎮福全村安溪縣湖頭鎮莆田市1涵江區白塘鎮涵江區白塘洋尾村三明市2尤溪縣洋中鎮寧化縣石壁鎮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寧化縣石壁鎮6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永安市貢川鎮三元區巖前鎮寧化縣石壁鎮清流縣賴坊鄉尤溪縣洋中

11、鎮桂峰村永安市貢川鎮三元區巖前鎮忠山村寧化縣石壁鎮清流縣賴坊鄉清流縣賴坊鄉賴坊村龍巖市4新羅區萬安鎮永定湖坑鎮上杭古田鎮漳平市雙洋鎮新羅區萬安鎮竹貫村永定縣湖坑鎮上杭縣古田鎮漳平市雙洋鎮1新羅區萬安鎮竹貫村新羅區萬安鎮竹貫村寧德市2蕉城區霍童鎮屏南縣棠口鄉蕉城區霍童鎮屏南縣棠口鄉漈頭村1蕉城區霍童鎮蕉城區霍童鎮南平市1光澤縣崇仁鄉光澤縣崇仁鄉崇仁村合計13141.2 存在問題存在問題“十一五”期間伴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名鎮名村保護工作依然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從保護設施建設方面看主要是:(一)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情況整體參差不齊。(一)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情況整體參差不齊。從整體上看,各鎮村保護

12、設施建設無論在投入力度、建設效果方面均存在一定差異。南靖、永定兩縣政府結合世遺申報工作,對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永定縣湖坑鎮等土樓群,依據申遺標準進行保護和整治,保護設施建設成效顯著;一部分國家級名鎮名村通過爭取中央財政資金和省市配套資金的投入,保護設施建設也取得一定成果。但全省尚有多數名鎮名村至今未開展實質性的保護設施建設,尤其是閩東、閩北等較僻遠地區的名村名鎮,保護設施建設較為落后,與前述地區存在較大差距。(二)名鎮名村保護工作在認識上存在偏差(二)名鎮名村保護工作在認識上存在偏差。不少名鎮名村熱衷于申報工作,對歷史文化資源的價值認識不足,對保護工作的嚴峻性也缺乏足夠認識,重申報輕保護,存

13、在“等靠要”思想,不能積極主動開展后續工作,許多村鎮保護設施建設陷于停滯狀態。(三)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大(三)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大。由于“十一五”期間我省能夠爭取到中央財政補助的名鎮名村數量有限,省財政尚缺乏專項資金用于補助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地方政府或因財政原因,或因認識等方面問題更難以進行有效投入,各村鎮自籌資金能力較弱,因而分攤至各名鎮名村的保護設施建設資金捉襟見肘,嚴重影響各村鎮保護工作的正常開展。(四)保護規劃與地方建設缺乏有效銜接(四)保護規劃與地方建設缺乏有效銜接。一些名鎮名村或因保護規劃滯后,或因保護規劃思路與措施缺少實際效果和意義,使保護工作與地方開發建

14、設未能有效銜接,導致新建設施與名鎮名村環境風貌和歷史文化氛圍不協調,對名鎮名村整體風貌的原真性,空間格局的完整性造成了破壞。(五)名鎮名村保護工作缺乏強有力的監管(五)名鎮名村保護工作缺乏強有力的監管。名鎮名村的保護工作尚缺乏一套具體、細致的評估管理辦法。問責制度、摘牌制度或者瀕危的警告等更多停留在理論研討中,難以成為行之有效的制度,名鎮名村保護工作重要性尚未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視。公眾參與名鎮名村保護工作的機制尚未真正建立,群眾監督作用難以有效發揮。專欄二:福建省專欄二:福建省“十一五十一五”期間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情況期間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情況項項目目類類型型項目項目名稱名稱主要基礎設施建設

15、內容及規模主要基礎設施建設內容及規模總投資總投資(萬元)(萬元)中央中央投資投資(萬元)(萬元)地方地方配套配套(萬元)(萬元)備注備注歷史文上杭縣古田鎮1、道路硬化 21000 平方米,道路硬化穩定墊層 21000 平方米,道路硬化清除泥土 21000 平方米;2、給水管道4600 米,排水管道 4600 米,電力電線 3000 米, 2000kv1105166939列入國家“十一五”變壓器 2 臺,電力電線管道 3000 米;3、消防車 1 臺,人工攜帶式消防設備 10 部,消防栓 118 個,公共廁所 2 座,垃圾中轉站 1 座,垃圾運輸車 1 輛,垃圾運輸龍馬車(8個行政村)8 輛,

16、配建垃圾收集池 50 個,配建垃圾果皮箱 80 個。規劃,已完成永泰縣嵩口鎮道路改造和建設 25000 平方米,給排水管道建設 2000 米,電力、電信線路維護工程 1000 米,垃圾收集處理 1 項,公共廁所建設 8 處,環境綠化美化 1000 平方米,資源普查費、安防監控設施、警示設施設置、解說和標識系統361361國家級名鎮屏南縣雙溪鎮垃圾收集處理 1 項,公共廁所建設 1 座,環境綠化美化和重要節點空間整治457.6457.6省級名 鎮安溪縣湖頭鎮道路改造和建設 85000 平方米, 給排水管道建設 33000米,垃圾收集處理、公共廁所建設 4 座、環境綠化美化,資源普查費、安防監控設

17、施、警示設施設置、解說和標識系統等886.2148738.2省級名 鎮化名鎮南平市延平區峽陽鎮1、道路改造及路面硬化 18000 平方米,古鎮內街巷改造9500 平方米,卵石路面步行街道 2000 平方米,生態停車場 2500 平方米;2、水廠改造(日供水 3600 噸) 1 座,給水管網 6000 米,雨水管網 4000 米,污水管網 2000 米,污水處理站 1 座,變電站 10kv、250kv/a1 座,電力管網3000 米,電信管線 3000 米,廣播電視管線 3000 米;3、消防車輛 1 臺,消防栓 120 個,便攜式消防設備 100 個,消防管網 2500 米;公共廁所 10 座

18、,垃圾中轉站 2 座,垃圾運輸車 2 臺,垃圾收集點(垃圾箱等)100 個。1370.1634.5735.6省級名 鎮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1、道路硬化 16000 平方米,道路硬化 12000 平方米;2、給水管道 1000 米,排水管道 780 米,污水處理 350 立方米; 3、村鎮消防站 1 座,電動消防車 3 臺,自動報警系統 9 套,公共廁所 3 座,垃圾中轉站 1 座,配建果皮箱134 個。 685103582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已完成武夷山市武夷鎮下梅村道路改造:仿古路面改造、停車場、碼頭;給水管道、引水渠改造;電力電纜線路維護;人工攜帶式消防設備、消防栓;垃圾箱、垃圾車、垃圾

19、焚燒爐;公共廁所;鄒氏家祠、大夫第、閏秀樓、西水別業、隱士居等古民居的維護701.6701.6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晉江市金井鎮福全村道路改造和建設 12880 平方米,給排水管道建設 8340 米,消防設施 12 處,公共廁所建設 4 處,景點修繕 8 處1498.47224.571273.9國家級名村屏南縣甘棠鄉漈下村道路改造和建設 15750 平方米,垃圾收集處理 1 處,環境綠化美化和重要節點空間整治241241國家級名村屏南縣棠口鄉漈頭村道路改造和建設 1440 平方米,給排水管道建設 200 米,垃圾收集處理 1 項,環境綠化美化和重要節點空間整治65.3665.36國家級名村周寧

20、縣浦源鎮浦源村道路改造 63000 平方米,鯉魚溪上游調節水庫建設,電網和電信線網改造,設置消防栓 10 個,建設燜燒爐 1 座,配套放置垃圾箱 10 個,完成主街道兩側排污管網 1200 米、公園路排污管網 100 米,鯉魚溪景區內新植草皮 20 畝、種植各種觀賞類花木 1 萬多株,停車場、山門、公園、樓臺亭閣等旅游配套設施建設,資源普查和保護警示牌1193801113省級名村涵江區白塘洋尾村給排水管道建設 1500 米,垃圾收集處理 7 處,安防監控設施 3 處29.129.1省級名村歷史文化名村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道路改造和建設 10000 平方米,給排水管道建設、電力、電信線路維護

21、工程,垃圾收集處理和環境綠化美化,資源普查費、安防監控設施、警示設施設置、解說和標識系統等218218省級名村區管委會山亭鄉港里村仙游縣石蒼鄉濟川村道路改造和建設 2500 平方米,垃圾收集處理 1 處101.56101.56省級名村合 計8912.991356.077556.92注:資料來源全國“十一五”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規劃及各村鎮上報的統計數據整理第二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保護策略2.1 指導思想指導思想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護,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全面實施國務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堅持繼承中

22、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統一的精神,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改善名鎮名村群眾生活環境。以完善基礎設施和環境整治為重點,加大投入,強化管理,科學指導,力爭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使名鎮名村基礎設施水平得到明顯改善,歷史環境和傳統建筑風貌得到有效保護。2.2 基本原則基本原則扎實推進我省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必須把握以下五條基本原則:以人為本,重在實效。以人為本,重在實效。從解決名鎮名村原住民最急迫、最直接、最關心的基礎設施建設入手,進一步完善保護區內部道路、供排水、供電、垃圾收集等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科學規劃,注重運作。科學規劃,注重運作。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23、科學制定名鎮名村保護規劃,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逐步推進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工作。創新名鎮名村保護工作機制,激發名鎮名村發展活力。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形成部門分工、合力推進的工作局面。突出重點突出重點、整體帶動。整體帶動。堅持重點突破、整體帶動策略。在全面保護的基礎上,有重點地引導和發展我省紅色文化、武夷山“雙世遺” 、福建土樓、媽祖文化、客家始祖文化、海絲文化、船政文化和茶文化的典型代表性名鎮名村,打造我省歷史文化名片,促進我省文化強省戰略的實施。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強化政府在名鎮名村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中的責任主體地位,切實加大公共財政對名鎮名村保

24、護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以政府投資補助為引導,廣泛發動社會各方力量投資投勞,積極探索民間資本投入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的新辦法、新路子,逐步形成多元投入的新局面。協調發展、持續保護協調發展、持續保護。在完善基礎設施和環境整治的同時,進一步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統籌考慮文化遺產保護、城鎮化發展、新農村與和諧社會建設等各項事業,增強名鎮名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作用,促進遺產資源的有效保護與永續利用。 2.3 保護策略保護策略根據我省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資源條件、保護狀況及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在保護設施建設中,應分清輕重緩急、抓好重點工作。根據總體投資力度和建設時序,將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等級分為重點保護和

25、一般保護兩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村鎮其保護建設工作重點、建設內容、扶持力度等方面區別對待。重點保護重點保護 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對福建土樓、武夷山名鎮名村組群、古田會址、連城培田等基本成熟的名鎮名村品牌拓展完善,對寧化縣石壁鎮、邵武市和平鎮、屏南縣雙溪鎮、周寧縣浦源鎮浦源村等保護建設具有一定基礎的名鎮名村品牌重點培養。重點保護的名鎮名村中,福建土樓群鎮村應嚴格按照世遺標準,進一步完善環境整治、生態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結合我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四個十大精品旅游項目的思路,重點扶持武夷山名鎮名村組群、上杭古田、連城培田、寧化石壁、邵武和平、屏南雙溪、周寧浦源等名鎮名村的保護設施建設,通過基礎

26、設施建設、環境整治、動態監管建設工作,于規劃期內改善村鎮環境面貌,改善居民居住環境質量,為村鎮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為名鎮名村開發旅游及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奠定基礎。本規劃將我省 28 個名鎮名村列入重點保護村鎮。一般保護一般保護 未列入上述建設的其余 33 個名鎮名村,其主要工作是積極保護現有文化遺存,通過安全防衛設施,動態監管建設,使之避免繼續遭受破壞。專欄三:專欄三:“十二五十二五”福建省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重點村鎮名錄福建省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重點村鎮名錄建設等級建設等級村鎮名稱村鎮名稱數量數量(個)(個)重點保護永定縣湖坑鎮、永定縣下洋鎮初溪村、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南靖縣書洋鎮塔下

27、村、南靖縣書洋鎮石橋村、南靖縣書洋鎮河坑村、武夷山市五夫鎮、武夷山市武夷鎮下梅村、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上杭縣古田鎮、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連城縣廟前鎮芷溪村、寧化縣石壁鎮、邵武市和平鎮、永泰縣嵩口鎮、福州市馬尾區亭江鎮閩安村、長樂市航城鎮琴江村、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山亭鄉港里村、泉州市泉港區后龍鎮土坑村、長汀縣三洲鄉三洲村、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忠山村、福安市社口鎮坦洋村、福鼎市管陽鎮西昆村、屏南縣棠口鄉漈頭村、屏南縣甘棠鄉漈下村、屏南縣雙溪鎮、周寧縣浦源鎮浦源村28一般保護未列入上述名單的其他名鎮名村33第三章 保護設施建設目標和主要任務3.1 建設目標建設目標根據

28、我省名鎮名村的實際狀況和未來發展要求, “十二五”期間我省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的總體目標是:著力提高全省名鎮名村的服務保障能力,確保名鎮名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名鎮名村內部的火災隱患和險情普遍得以控制,鎮村環境逐步改善,名鎮名村的歷史風貌得以保存和延續,文化遺產資源得以有效保護和永續利用。具體目標是:基礎設施服務水平逐步提高基礎設施服務水平逐步提高。 “十二五”期間,結合全省農村公路網絡化建設,設置名鎮名村公交站點,增開客運線路,進一步改善名鎮名村外部交通條件;對名鎮名村內部道路進行改造;完善名鎮名村的給排水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名鎮名村飲水安全建設任務,使各村鎮自來水普及率達到 80%,保證當地

29、群眾日常用水需求;加快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因地制宜推廣清潔能源技術,對名鎮名村內部年久老化的電力電信線路進行維護改造,減少火災隱患,實施線路隱蔽式埋設,架設路燈;完善名鎮名村郵政服務,推進名鎮名村通信設施建設。鎮村環境明顯改善。鎮村環境明顯改善。加強名鎮名村的生態修復和環境美化,促進名鎮名村開展綠色鄉鎮和生態村鎮建設,在現有 14 個生態村鎮的基礎上, “十二五”期間每年鼓勵名鎮名村建設生態村鎮 5 個以上,爭取在規劃期末 60%以上的名鎮名村建設成為國家級或省級生態村鎮。結合全省農村“家園清潔行動” 、 “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行動和“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等工作,爭取在規劃期末,各名鎮

30、名村均達到福建省綠色鄉鎮標準 。名鎮名村品牌初顯。名鎮名村品牌初顯。依托我省十大生態旅游精品、十大濱海旅游精品、十大文化旅游精品和十大紅色旅游精品建設,加快打造我省名鎮名村品牌。重點推進相關名鎮名村的保護設施建設,對鎮村的出入口,標志性建筑物周圍,駁岸、水埠、戲臺等公共空間進行景觀環境整治,建設和完善展示設施,爭取在規劃期末,形成我省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名鎮名村品牌。動態監管水平有較大提高。動態監管水平有較大提高。對已公布的名鎮名村保存現狀情況進行全面普查,摸清歷史文化資源的分布和數量,建立檔案,實行掛牌保護。建立鎮村動態監測和預警信息系統,對歷史文化資源保存狀況和保護規劃實施進行跟蹤監測

31、。3.2 建設建設標準標準根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 、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規范 (gb50357-2005) 、 村莊整治技術規范 (gb50445-2008) 、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福建省綠色鄉鎮標準 、福建省環保局福建省省級生態鄉鎮建設指標 ,我省重點保護的名鎮名村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空間整治、展示設施建設和動態監管措施,參照以下標準:(一)(一)道路交通道路交通道路系統道路系統 名鎮名村保護核心區范圍內,道路系統要保持或延續原有道路格局;對富有特色的街巷,應保持原有的空間尺度;道路改造道路改造 名鎮名村的道路及路口的拓寬改造,其斷面形式及拓寬尺度應充分考慮歷史街道的原有空

32、間特征,采用傳統的路面材料及鋪砌方式進行整修;交通設施交通設施 名鎮名村的道路橋梁、軌道交通、社會停車場、公交場站、機動車加油站等交通設施的建設,應當符合保護規劃確定的建設控制要求,建設形式應滿足名鎮名村歷史風貌要求;交通組織交通組織 名鎮名村內部交通組織應以疏解交通為主,保護區內不宜設置高架道路、大型立交橋、高架軌道、貨運樞紐,宜將穿越交通、轉換交通布局在保護區外圍。(二)市政工程(二)市政工程 綜合標準綜合標準 名鎮名村保護區范圍內,當市政管線和設施按常規設置與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及歷史環境要素的保護發生矛盾時,應在滿足保護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工程技術措施加以解決;保護區范圍內不宜設置大型市政基

33、礎設施,市政管線宜采取地下敷設方式;當多種市政管線采取下地敷設時,因地下空間狹小導致管線間、管線與建(構)筑物間凈距不能滿足常規要求時,應采取工程處理措施以滿足管線的安全、檢修等條件。給排水設施建設給排水設施建設 對鎮村內的給排水管道進行改造,保證當地居民日常用水需求,做到管線隱蔽;實施雨污分流或截流式合流制,合理排放污水,避免對自然水體的污染;名鎮名村核心保護區范圍內不應新建水廠、污水處理廠、不宜設置取水構筑物,各鎮村應采取符合當地實際的處理方式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生活污水處理率應達70%。電力電信設施建設電力電信設施建設 對年久老化的電力電信線路進行維護改造,減少火災隱患;名鎮名村保護區范

34、圍內不宜保留變電站、開閉所、配電所應采用戶內型;對名鎮名村保護區范圍內的通信、廣播、電視等無線電發射接收裝置的高度和外觀應提出限制性要求。(三)防災減災工程(三)防災減災工程消防設施建設消防設施建設 名鎮名村應設立社區消防組織,并配備小型、適用的消防設施和裝備。在不能滿足消防通道要求及給水管徑 dnloomm 的街巷內,應設置水池、水缸、沙池、滅火器及消火栓箱等小型、簡易消防設施及裝備,提高鎮村的消防應急能力,保障傳統建筑的安全;在核心保護區外圍宜設置環通的消防通道。防洪設施建設防洪設施建設 名鎮名村防洪堤壩工程設施應與自然環境和歷史環境協調,保持濱水特色,重視歷史上防洪構筑物、碼頭等的保護與

35、利用。其他工程建設其他工程建設 防災減災設施建設應滿足名鎮名村保護歷史風貌的要求,名鎮名村應加強對有泥石流隱患區域的工程治理、易受臺風破壞的設施加固處理、以及防雷設施、抗震設施等的建設。(四)環境整治(四)環境整治垃圾的收集處理垃圾的收集處理 名鎮名村應積極開展家園清潔行動,應設置垃圾箱、轉運站,其設施外觀、色彩要與歷史建筑風貌相協調,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應達到 90%以上。公共廁所建設公共廁所建設 名鎮名村應在主要街道、人流集中場所設置公共廁所,衛生廁所普及率應在 90%以上,建設相應的化糞池,做到無害化處理。環境綠化美化環境綠化美化 在街道、河流以及其它開放空間,包括周圍山水環境進行植樹綠

36、化,在名鎮名村環境協調區范圍內綠化覆蓋率應達到 18.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5.5 平方米,綠化布局與植物配置應符合歷史風貌的要求。重要節點空間整治重要節點空間整治 對鎮村的出入口、標志性建筑物周圍、駁岸、水埠、戲臺等公共空間進行景觀環境整治;歷史文化遺產的周邊的建(構)筑物形象和綠化景觀應保持鄉土特色并與歷史文化遺產的歷史環境和傳統風貌相和諧。(五)旅游服務及展示設施建設(五)旅游服務及展示設施建設旅游服務設施和旅游景點建設旅游服務設施和旅游景點建設 在開展旅游活動的名鎮名村內設立旅游救助中心、旅游咨詢集散中心,開辟游覽通道等,增建設施的外觀應符合歷史風貌的要求。建立解說標示系統建立解說

37、標示系統 各種引導標識(包括導游全景圖、導覽圖、標識牌、景物介紹牌等) ;建立展示中心建立展示中心 用以展示名鎮名村歷史、文物、民間工藝品、書畫等; 設置文物藏品庫房設置文物藏品庫房 用以儲藏珍貴文物的庫房。(六)動態監管(六)動態監管名鎮名村資源普查名鎮名村資源普查 對名鎮名村保存現狀進行全面普查,摸清歷史文化資源的分布和數量,建立檔案,實行掛牌保護;動態監管信息系統建立動態監管信息系統建立 建立名鎮名村動態監測和預警信息系統,對歷史文化資源保存狀況和保護規劃實施進行跟蹤監測。3.3 主要建設項目主要建設項目根據我省名鎮名村的保護現狀及周邊發展條件、本規劃的原則和策略, “十二五”期間我省名

38、鎮名村保護設施的建設,應按照不同保護等級及各村鎮的具體建設要求分別安排不同的保護設施建設項目。專欄四:專欄四:“十二五十二五”福建省重點保護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項目安排表福建省重點保護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項目安排表鎮村鎮村等級等級鎮村名稱鎮村名稱主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內容主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內容上杭縣古田鎮1.古田溪濱水游步道;文元村古田隧道口以內古田大道兩側擴修電瓶車道、修建架空木棧道、廊橋改造;2.古田會議會址核心區建筑外立面及環境整治;聽濤竹嶺、古田溪濱、黃酒博覽園、溪背商街、賴坊茶苑、文元花田空間環境整治;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1.古街 28 家商鋪立面修繕;2.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3.村莊

39、內環境整治;4.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連城縣廟前鎮芷溪村1. 拱橋街(1000 m),沙圳巷(400 m),紅天燈巷(800 m),四叉路巷(1200 m)等街巷修復與改造,道路改造總長為 1.1 萬;2.給排水管道建設2.1 萬;3.垃圾收集處理 1 處;4.污水收集處理 1 處;5.公共廁所建設 6 個;6.環境綠化美化及重要節點空間整治 74 處;7.資源普查費及安防監控設施 245座武夷山市武夷鎮下梅村1.仿古路面改造、停車場、碼頭;2. 當溪南北街兩側的古建筑修繕與恢復 2.給水管道 110000 m、引水渠改造;3.電力電纜管線 8000m、電訊、寬帶網絡管線16000m;4.

40、設置垃圾箱、垃圾車、建一座垃圾焚燒爐 5.購置人工攜帶式消防設備、消防栓等消防設備;建 12 座公共廁所;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1.新街、大街、橫街、下街、魚閣巷、井前巷、李家巷街巷改造,對古街巷兩側的古建筑進行修繕與恢復;2.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3.村莊內環境整治;4.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武夷山市五夫鎮1. 興賢古街(1000 m) ,朱子巷(500 m) ,鳳凰弄(100 m) ,大埠巷(300 m) ,風車弄(100 m) ,九曲巷(500 m)街巷修復改造,總長度 2500m; 2.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3.村莊內環境整治;4.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1.山體 80m

41、 長擋土墻、山體加固 1200、生態停車場 5000;2.村莊周邊環境整治。邵武市和平鎮1.道路改造及路面硬化 9350,古鎮內街巷改造 3640、卵石路面步行道2250、生態停車場 2500;2.古建筑明清文物古跡環境整治;3.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永泰縣嵩口鎮1.直街(150 m) ,橫街(95 m) ,米粉街(105m) ,關帝廟街(205m) ,鶴形路(150m) ,郭家巷(70m)等古街巷修復與改造,道路改造和建設總長度 7km;2.給排水管道建 20km;3.公共廁所建設 5 處;4.防洪堤、休閑步道、江濱公園建設 2500;主要街區兩側古建筑修復 6500;重點古建筑搶救性修復

42、 40000.長樂市航城鎮琴江村1.兩條主要傳統街巷:旗人街(140 m) 、馬家巷(150 m)及其他十條街巷(大街、泗洲街、陽春街、承惠街、帥正街、太平里、德化坊、協府口、真武街、高坎街)恢復整治 2000m;2.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3.將軍行轅、四大府歷史建筑修繕;4.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福州市馬尾區亭江鎮閩安村1.歷史街巷恢復修繕;2.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3.村莊內環境整治;4.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1.新建景區主干道 13.9 km、路面寬 7.5 m;整治古巷道 4.5 km、古官道 10.5 km;2. 消防和垃圾處理設備 3.修繕蔡氏祖廟、蔡氏宗祠、后門

43、田大厝等古建筑10061;4.村莊內環境整治;5.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屏南縣甘棠鄉漈下村1. 村道輔路,修復整治曰字路(491.3m) 、候門嶺(54.1m) 、羊踶道(42.4m) ,華麗街(145m) ,堡里弄(126m)等古街巷 13500,新建 6m 寬環村主道17100、村內停車場 10000;2. 埋設地下排水管道 4000m、電力、電信線路9000 m;3.消防設備;4.新建日供水量 300 噸自水廠 1 座、輸水管網 6100m;5.垃圾及污水處理;6.古建筑明清文物古跡環境整治;7.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國家級屏南縣棠口鄉漈頭村1. 南洋路(215.2m) 、水街(83

44、2m) 、蒲仙路(117m) 、后街(412m) 、涼亭街(54.2m) 、中心街(118m) 、黃厝弄(86m) 、興學弄(121m) 、鯉魚弄(81m)等古街巷修復與整治,道路改造和建設 1440, ;2.給排水管道建設 200m;3.垃圾收集處理;4.環境綠化美化;5.重要節點空間整治。永定縣湖坑鎮1.歷史街巷路面改造;2. 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 環極樓、衍香樓、振福樓等主要土樓的維修保護;3.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4.村莊內環境整治,尤其土樓周圍及南溪與奧杳溪兩側環境;5.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永定縣下洋鎮初溪村1. 村內主要道路路面改造;2.集慶樓等土樓維修和保護;3.垃圾處理及

45、消防設備,配備 1 輛專用垃圾車,建設 10 個垃圾池,配備 20 個垃圾箱,發放 500 個垃圾桶;4.村莊內環境整治,對已建成的 4000 米長排水溝,5000 平方米的綠化用地建設,2 個 1000 多平方米的停車場改造整治;5.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連城縣四堡鄉1. 馬屋片區中街(250m) 、玉沙溪(800m) 、岌崗路(200m) 、崗背嶺路(150m)街巷改造 1400m; 霧閣片區北龍溪(700m) 、南龍溪(600m) 、龍足路(350m) 、清泉巷(150m)等街巷改造 1800m;2.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3.村莊內環境整治;4.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

46、1. 歷史街巷路面改造;2.福興樓、德遠堂等古建筑維修和保護;3.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4.村莊內環境整治;5.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南靖縣書洋鎮石橋村1.歷史街巷路面改造;2.長源樓、順裕樓等 20 多座土樓維修與保護;3.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4.村莊內環境整治;5.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南靖縣書洋鎮河坑村1.歷史街巷路面改造;2.朝水樓、永盛樓、繩慶樓等 14 座大型土樓維修與保護;3.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4.村莊內環境整治;5.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泉州市泉港區后龍鎮土坑村1.土坑主街街巷恢復改造 1000m;2.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3.村莊內環境整治;4.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寧

47、化縣石壁鎮1.鄧坊古街、石壁街修復整治 725m;2.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3.村莊內環境整治;4.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忠山村1. 蜈蚣前街(190m) 、蜈蚣中街(260m) 、蜈蚣后街(150m)修復整治600m;2.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3.村莊內環境整治;4.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屏南縣雙溪鎮1.村道輔路、南門的東街、下街、南街(今中山街) 、西區的后街等古街巷修復整治 45500、村內停車場 10000;2.埋設地下排水管道 4000m、電力、電信線路 9000 m;3.消防設備;4.新建日供水量 2800 噸噸自水廠 1 座、輸水管網6100m;5.垃圾及污水處

48、理;6.新建古城樓 2000、古建筑、明清文物古跡修復55 座;7.垃圾處理設備;8.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福鼎市管陽鎮西昆村1.歷史街巷路面改造;2.孔氏家廟、孔氏大厝等古建筑維修和保護;3.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4.村莊內環境整治;5.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福安市社口鎮坦洋村1. 坦洋上街、下街修復整治;2.垃圾處理及消防設備,購置垃圾箱、垃圾車等,建排水管道;3.村莊內環境整治,桂花溪整治;4.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周寧縣浦源鎮浦源村1.松亭旁全長 1.5 公里道路硬化及停車場建設、鯉魚溪景區路網改造;2.建設浦源主村自來水管網及景區內古建筑群消防管道建設、鯉魚溪沿岸古民居電力、電信

49、線路地下管網建設;3.消防及垃圾處理設施;4.鯉魚溪兩岸排污系統建設,總長 2.8 公里,并配套建設污水處理系統;5.新建公廁二座; 7.鯉魚溪兩岸及明清古街(500m)古建筑群修繕、環境整治、夜景工程;8.資源普查、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省級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山亭鄉港里村1. 濱海古道(350m) ,宮兜路(120m) ,故居路(300m) ,祠前路(120m)等古街巷及道路改造和建設 12km;2.給排水管道建設 2 km;3. 電力、電信線路維護工程 10km;4. 消防及垃圾處理設施;5. 重要節點空間整治及環境綠化;6.安防監控設施和展示設施。第四章 投資安排及規劃實

50、施4.1 投資補助標準投資補助標準參照全國“十一五”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規劃 ,中央對東、中、西部地區項目按照總投資的 15%、60%、80%補助投資。我省雖然屬于東部地區,但按照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中央專項資金要加大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扶持力度,特別要加大對原中央蘇區縣、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力度。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時,福建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等參照執行中部地區政策,福建原中央蘇區縣參照執行西部地區政策。專欄五:按照中央蘇區、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等分類的我省名鎮名村名錄專欄五:按照中央蘇區、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等分類的我省名鎮名村

51、名錄地區地區村鎮名稱村鎮名稱數量數量(個)(個)合計合計(個)(個)國家級上杭縣古田鎮、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中心村、連城縣廟前鎮芷溪村、長汀縣三洲鄉三洲村、邵武市和平鎮、武夷山市武夷鎮下梅村、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武夷山市五夫鎮、平和縣九峰鎮10中央蘇區省級永定縣湖坑鎮、連城縣四堡鄉、漳平市雙洋鎮、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武平縣中山鎮、龍巖市新羅區萬安鎮竹貫村、永定縣下洋鎮初溪村、光澤縣崇仁鄉崇仁村、建寧縣溪源鄉上坪村、泰寧縣新橋鄉大源村、寧化縣石壁鎮、清流縣賴坊鄉賴坊村、1222國家級永泰縣嵩口鎮、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順昌縣元坑鎮、長樂市航城鎮琴江村、晉江市金井鎮福全村、南靖縣書

52、洋鎮田螺坑村、屏南縣甘棠鄉漈下村、福安市溪潭鎮廉村 、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屏南縣棠口鄉漈頭村10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省級連江縣透堡鎮、連江縣筱埕鎮定海村、長樂市江田鎮三溪村、永安市吉山鄉、永安市貢川鎮、南平市延平區峽陽鎮、南平市延平區南山鎮大壩鳳池村、浦城縣水北街鎮觀前村、莆田市涵江區白塘鎮洋尾村、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山亭鄉港里村、仙游縣石蒼鄉濟川村、安溪縣湖頭鎮、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南靖縣書洋鎮石橋村、南靖縣書洋鎮河坑村、福安市社口鎮坦洋村、福安市溪柄鎮樓下村、福鼎市管陽鎮西昆村、周寧縣浦源鎮浦源村、霞浦縣溪南鎮半月里村、屏南縣雙溪鎮2131國家級福州市馬尾區亭江鎮閩安村1其他

53、省級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林浦村、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漳州市龍文區藍田鎮湘橋村、泉州市泉港區后龍鎮土坑村、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忠山村674.2 資金規模與來源資金規模與來源爭取中央專項資金爭取中央專項資金 列入我省“十二五”期間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項目的 28個村鎮中,有條件爭取中央專項資金的國家級名鎮名村有 14 個,其中屬原中央蘇區縣的國家級名鎮名村共 7 個;屬原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國家級名鎮名村 6 個;依據有關規定,有條件享受中央財政的特殊扶持。爭取建立省級名鎮名村保護專項補助資金爭取建立省級名鎮名村保護專項補助資金 設立省級名鎮名村保護搶救性專項資金,作為中

54、央支持項目的配套補助資金和省級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的啟動資金。各市縣配套及村鎮自籌資金各市縣配套及村鎮自籌資金 各縣市利用財政稅收金融手段籌措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的配套資金,研究制定必要的優惠政策,促進地方籌措保護經費。民間保護資金的籌集民間保護資金的籌集 建立多元化投資、融資體制,廣泛吸收民間資本實現投融資主體的多元化。逐步建立名鎮名村保護社會基金。鼓勵社會團體、經濟實體和個人進行資助。 4.3 規劃實施規劃實施本規劃實施是在統一規劃建設項目的基礎上,分年度逐步安排當年建設項目和投資。年度所需安排的具體項目和投資,由各市縣發展改革部門、建設部門和文物部門提出建議,經省發展改革委員會、省住房和

55、城鄉建設廳、省文物局審核平衡后,編制年度項目和投資安排計劃。規劃實施過程中,省發展改革委員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物局將對各地的項目建設情況進行抽查,包括配套資金、工程進度、建設質量等方面的情況,并對全省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年度安排項目建成后,由各市縣負責對其所屬項目組織驗收。規劃全部實施完成后,由省發展改革委員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物局負責組織總驗收,并對整體規劃實施進行評估和總結。第五章 保障措施加強名鎮名村的保護,是建立完善我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的需要,對于研究我國政治、經濟、社會和歷史、文化、建筑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為開展愛國主義、優良傳統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對于

56、保持名鎮名村的特色,豐富小城鎮的建筑形式、景觀風貌和文化內涵,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規劃的實施,將改善當地投資環境和居民生活條件,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高我省名鎮名村的整體知名度。為此,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單位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政府對名鎮名村保護的政策扶持,深化名鎮名村管理體制改革,解放思想,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廣開籌融資渠道,進一步改善保護與發展環境,促進我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可持續發展。5.1 制定相關辦法,完善保護制定相關辦法,完善保護機制機制(一)制定和完善相關行政規章和技術規定(一)制定和完善相關行政規章和技術規定出臺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管理辦法 、 福建省

57、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編制辦法 、 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備案辦法等;(二)(二)加強普查和摸底工作加強普查和摸底工作,建立動態監管信息系統,建立動態監管信息系統積極開展已公布及待申報的名鎮名村資源普查工作,摸清鎮村內的歷史文化資源現狀、分布、數量,對遺存保護狀況和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建立歷史文化資源檔案、保護統計制度和動態監管信息系統,定期反饋名鎮名村保護的各項數據指標變化情況,實行掛牌保護制度。(三)(三)開展名鎮名村保護狀況評估,建立名鎮名村保護問責制開展名鎮名村保護狀況評估,建立名鎮名村保護問責制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省文物局,組織有關專家,對名鎮名村保護工作的狀況進

58、行評估。通過評估,總結名鎮名村保護工作的主要成績和成功經驗;對于保護工作不力的名鎮名村提出整改建議,對于破壞特別嚴重的名鎮名村,提出列入瀕危名單的警告,建立行之有效的問責制度及摘牌制度。(四)加強命名管理工作(四)加強命名管理工作加強名鎮名村命名及管理工作,加大對鄉村歷史文化遺產的搶救力度。完善申報程序和評選制度,將更多具有不同地域特色、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歷史文化村鎮納入保護范圍。5.2 注重人才培養,加強隊伍建設注重人才培養,加強隊伍建設 (一)建立規劃督察員對名鎮名村保護工作的監督機制,加強名鎮名村保護管理隊(一)建立規劃督察員對名鎮名村保護工作的監督機制,加強名鎮名村保護管理隊伍建設伍建

59、設充分發揮規劃督察員對名鎮名村的監督作用,賦予省級人民政府向下一級政府派駐的規劃督察員對名鎮名村保護工作協助監督的權力,明確督察員、專家在申報考察工作、保護規劃編制和審查、瀕危名錄確定、保護狀況評估、宣傳培訓、名鎮名村保護范圍內工程建設監督等工作中的的責任和作用。完善縣、鄉鎮兩級政府的保護管理隊伍,通過及時了解保護狀況、發現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 (二)加強各級領導干部、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二)加強各級領導干部、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積極宣傳名鎮名村保護工作重要性,提高各級政府及全社會對遺產保護工作的認識。加強對名鎮名村單位主管領導培訓,尤其要增強主管市長、縣長、鄉鎮長等領導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提高他們保護名鎮名村的自覺性,避免在保護與發展的決策過程中造成偏差;加強名鎮名村基層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鼓勵甲級設計單位和施工企業定期輪換派出技術人員定點培訓指導名鎮名村的建設,以解決技術力量嚴重不足的問題,避免在保護性修繕建設和利用中造成新的破壞;開展面向全社會的宣傳活動,加強全社會的保護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