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教案錦集8篇_第1頁
精選小班教案錦集8篇_第2頁
精選小班教案錦集8篇_第3頁
精選小班教案錦集8篇_第4頁
精選小班教案錦集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he golden age is always behind.同學互助一起進步(頁眉可刪)精選小班教案錦集8篇 小班教案 篇1活動目標:1、愿意跟著老師一起念兒歌。2、能邊念兒歌邊做動作。3、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活動重難點:活動重點:愿意跟著老師看著圖譜一起念兒歌。活動難點:能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活動過程:一、雙手套上“樹葉”,邊示范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寶寶,你們知道秋天的樹葉是什么樣的嗎?(幼兒回答) 你們見過秋天的樹葉嗎?(幼兒回答) 看,老師這里的樹葉你們見過嗎?(幼兒回答)二、讓幼兒將“樹葉”套在手

2、指上玩。老師這里好多的樹葉,每個寶寶都上來拿一片樹葉,我們一起念兒歌。三、和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1、寶寶,跟著老師一邊念兒歌一邊帶樹葉旅游哦。2、幼兒操作3、小結:小朋友們都成功了,真棒!這么漂亮的玩具娃娃,搖來搖去不會倒,真能干,老師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不倒翁”活動延伸:1、老師這里還有兩個不不倒翁,里面同樣有橡皮泥,放在最底部的黑點處,我們再來玩玩看,為什么,一個會倒,一個還是不會倒呢?2、我們一起帶著他們到教室里去找一找,里面還有哪些秘密好嗎?活動反思: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孩子熟悉小樹葉飄呀飄這首兒歌,并能跟著兒歌進行動作表演,同時在表演時也能讓幼兒熟悉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讓他們在

3、玩玩、動動中獲得樂趣。首先在活動中,我給孩子每人提供了兩片自制樹葉,充分使每個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去。在教具的準備上,我還結合兒歌的內容制作了一些簡單地圖譜,以便于幼兒學念兒歌內容。其次是教師邊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提問:剛才小樹葉都飄到了哪些地方?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充分表現,并讓幼兒看著圖譜進行簡單地模仿動作。整個活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但是在整個活動中還是有些不足的地方:1、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并沒有進一步讓幼兒感受到秋天樹葉掉落的情景。如果可以給孩子看一些樹葉飄落的場景,聽一聽風吹過的聲音的話他們的感受會更深。2、幼兒不夠大膽,學說“小樹葉飄呀飄,飄到我的_上”等完整的話時還是有些欠缺,少數

4、幼兒能說完整,多數幼兒只能說出半句話,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后語言教學中多給孩子們創造敢說、想說、愿意說的機會。小班教案 篇2游戲目標:1、要求幼兒運用橡皮泥捏出水果:蘋果、梨、桔子、香蕉等外形特征。2、鍛煉幼兒的小手肌肉。游戲準備:橡皮泥、雪花片游戲過程:一、(出示用雪花片建構的樹)談話,激起幼兒建構的興趣。教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樹上都掛滿了香香的水果。可是有一棵果樹很難過,它的水果寶寶不見了,小朋友愿意幫它把水果寶寶找回來嗎?二、介紹制作水果的方法,提出建構要求,幼兒分組建構。1、教師:今天我們就用橡皮泥來做香香的水果。(1)蘋果:先取一團橡皮泥,搓圓,上下用手指分別壓一個小坑。(2)梨:取

5、一團橡皮泥搓長,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套住橡皮泥的中間輕輕地往里面壓,變成兩個連在一起的圓,上小下大,再在小圓的頂部裝上柄。(3)香蕉:取一團橡皮泥搓長,分別捏住兩頭往里面彎一彎。2、教師:小朋友在玩橡皮泥時要注意橡皮泥不能弄到地上,水果做好后送給果樹。3、一組幼兒用橡皮泥做水果。一組幼兒用雪花片建構果樹。三、幼兒介紹作品,教師講評。1、誰來說說果樹上都有哪些水果呀?你最喜歡哪個水果?為什么?(引導幼兒從水果的外形特征、表面的光滑程度進行講述)2、表揚在建構活動中專心、認真的幼兒。小班教案 篇3一、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交流、摸索用不同形狀的樹葉拼貼出小金魚的外形。2、初步學習樹葉粘貼的方法。3

6、、激發幼兒積極動手的興趣。二、重點和難點:重點: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探索用不同形狀的樹葉拼貼小金魚。難點:學習樹葉粘貼的方法。三、材料與環境的創設:3、經驗準備: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認識各種狀的落葉;認識觀察過小金魚。2、環境創設:繪制樹葉娃娃飛向大地的畫面,用樹葉粘貼的“小馬”“小船”“小花”等,讓幼兒感受樹葉粘貼的奇妙,引起動手的欲望。3、材料準備:撿回來的各種形狀樹葉、漿糊、白紙每人份、小毛巾每組一條。四、設計思路:中班幼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隨年齡和知識水平的增長,他們對大自然產生了好奇心。我班幼兒在動手能力、想象力等方面也有了較快發展,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他們對動手操作也有較高興

7、趣。因此,在“秋天來了”主題活動中,設計了“樹葉粘貼”這一環節的活動,使幼兒在感受大自然奧秘的基礎上,利用大自然的材料表現美。(綱要)也指出“親近大自然有認識和探索興趣積極嘗試運用語言和其他非語言方式表達表現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引導幼兒對樹葉的擺弄,讓幼兒動手動腦,發展幼兒主動探索的能力。在交流討論中介紹自己的發現,這不僅提高幼兒積極探索的欲望,而且對思維、語言發展也很有益。五、活動流程:引導觀察 自由交流 交流方法 動手拼帖 展示作品小班教師觀摩教案class=msoplaintext 激發興趣探索實驗重點示范分層指導交流體驗六、活動設計:(一)觀察樹葉寶寶。1、(每個小組都

8、予以不同的樹葉若干)師:“秋天來了,樹葉寶寶摔落下來了,我們起看看離開樹媽媽的小樹葉長得怎么樣?”2、引導幼兒從樹葉的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觀察交流。3、重點觀察:樹葉寶寶的不同形狀(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橢圓形的、有的是兩頭尖尖的各種各樣的)(二)拼貼金魚,幼兒試驗,自由交流。l、這么漂亮的小樹葉,我們用它來拼成小金魚,行不行?”2、給每位幼兒一張白紙,啟發幼兒想想、做做,我們看到的小金魚身體長得怎么樣?眼睛 是什么形狀的.,尾巴象什么?你可以用哪些形狀的樹葉拼成小金魚的不同部位。3、讓幼兒自由地拼、試、交流、討論決定如何用樹葉拼出小金魚,可以用幾種方法。(三)初步交流試拼方法,重點示范。1、

9、請幼兒說一說用什么形狀的樹n1。寶寶拼成的小金魚。師示范粘貼方法。(1)在樹葉寶寶的反面抹槳糊時要稍厚“點,每個地方槳糊都要涂上,不然小樹葉會不開心的。(2)粘貼時放平。貼好后用手揉平。2、簡單小結下,小金魚的身體司以用稍圓的樹葉寶寶做,尾巴可以用象小手一樣的樹葉做,還可以用幾片葉子拼成,眼睛用小一點的葉子拼成。肯定幼兒的方法。3、用其他形狀拼成的金魚有沒有?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四)幼兒動手拼貼,分層指導c1、指導能力強的幼兒運用不同形狀的樹葉拼貼出不同形狀的小金魚,引導他們添畫水草、泡泡等。2、指導能力一般的幼兒拼貼以后,再拼不同方向游的小金魚。注意粘貼眼睛的方向與小金魚游的方向一致。3、指

10、導能力差的幼兒能夠可拼貼金魚。4、重點指導樹葉粘貼時啟發幼兒可以運用不同的樹葉拼。(五)互相觀賞、交流、介紹、體驗成功。l、展出幼兒作品,一起去觀賞金魚。2、向同伴輕輕介紹一下,你用什么形狀的樹葉粘貼小金魚的小金魚在于什么?七、活動延伸:在自由活動中可以讓幼兒嘗試用樹葉拼貼其他的動物,引起幼兒對大自然的興趣,并以此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c教后感:我覺得探索型教學模式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我們教師更了解幼兒,更明確目標,在樹葉粘貼活動中,我嘗試運用了這種方法獲得了可意想不到的效果,原來幼兒的潛能與天賦是無法估計的。探索型教學將幼兒的探索、發現與制作操作更有機聯系起來,使幼兒更形象地感

11、知具體的操作與發現。幼兒在感官感知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獲得成功體驗。在活動前,我對孩子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發展潛能作了較仔細地分析,然后制定目標,并且明確不同的幼兒在活動中,探索什么獲得什么樣的能力發展。在探索活動中,我先讓幼兒感受樹葉不同形狀,再通過幼兒自己動手嘗試拼一拼、試一試,討論一下的探索方法,使幼兒感受拼貼樂趣,幼兒按自己意愿想象拼貼出了各種童趣盎然的金魚形象,積極性十分高,而且活動材料取之于大自然,幼兒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引起了對大自然的興趣。在拼貼過程中、我采用了分層指導,在分層指導中還注意到逐層分解指導,要求由低到高,遁序漸進。使活動要求更加具體、細致,從

12、而使目標落到實處,如樹葉拼貼幼兒分三個層次指導,每個層次都逐步提出不同要求,并不斷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發現,使幼兒既有達到目標的可能,又有繼續發展的潛能,保持了每位幼兒興趣,幼兒沉浸在快樂的自我創造中。通過探索型教學模式的實踐,我深是什么形狀的,尾巴象什么?你可以用哪些形狀的樹葉拼成小金魚的不同部位。3、讓幼兒自由地拼、試、交流、討論決定如何用樹葉拼出小金魚,可以用幾種方法。(三)初步交流試拼方法,重點示范。1、請幼兒說一說用什么形狀的樹n1。寶寶拼成的小金魚。師示范粘貼方法。(1)在樹葉寶寶的反面抹槳糊時要稍厚“點,每個地方槳糊都要涂上,不然小樹葉會不開心的。(2)粘貼時放平。貼好后用手揉平。

13、2、簡單小結下,小金魚的身體司以用稍圓的樹葉寶寶做,尾巴可以用象小手一樣的樹葉做,還可以用幾片葉子拼成,眼睛用小一點的葉子拼成。肯定幼兒的方法。3、用其他形狀拼成的金魚有沒有?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四)幼兒動手拼貼,分層指導c1、指導能力強的幼兒運用不同形狀的樹葉拼貼出不同形狀的小金魚,引導他們添畫水草、 泡泡等。2、指導能力一般的幼兒拼貼以后,再拼不同方向游的小金魚。注意粘貼眼睛的方向與小 金魚游的方向一致。3、指導能力差的幼兒能夠可拼貼金魚。4、重點指導樹葉粘貼時啟發幼兒可以運用不同的樹葉拼。(五)互相觀賞、交流、介紹、體驗成功。l、展出幼兒作品,一起去觀賞金魚。2、向同伴輕輕介紹一下,你用

14、什么形狀的樹葉粘貼小金魚的小金魚在于什么?七、活動延伸:在自由活動中可以讓幼兒嘗試用樹葉拼貼其他的動物,引起幼兒對大自然的興趣,并以此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教后感:我覺得探索型教學模式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我們教師更了解幼兒,更明確目標,在樹葉粘貼活動中,我嘗試運用了這種方法獲得了可意想不到的效果,原來幼兒的潛能與天賦是無法估計的。探索型教學將幼兒的探索、發現與制作操作更有機聯系起來,使幼兒更形象地感知具體的操作與發現。幼兒在感官感知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獲得成功體驗。在活動前,我對孩子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發展潛能作了較仔細地分析,然后制定目標,并且明確不同的

15、幼兒在活動中,探索什么獲得什么樣的能力發展。在探索活動中,我先讓幼兒感受樹葉不同形狀,再通過幼兒自己動手嘗試拼一拼、試一試,討論一下的探索方法,使幼兒感受拼貼樂趣,幼兒按自己意愿想象拼貼出了各種童趣盎然的金魚形象,積極性十分高,而且活動材料取之于大自然,幼兒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引起了對大自然的興趣c在拼貼過程中、我采用了分層指導,在分層指導中還注意到逐層分解指導,要求由低到高,遁序漸進。使活動要求更加具體、細致,從而使目標落到實處,如樹葉拼貼幼兒分三個層次指導,每個層次都逐步提出不同要求,并不斷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發現,使幼兒既有達到目標的可能,又有繼續發展的潛能,保持了每位幼兒興趣,幼兒沉浸在

16、快樂的自我創造中。通過探索型教學模式的實踐,我深深體會到了活動中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何等的重要,確實受益非淺,同時也感受到了幼兒探索活動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地發展。小班教案 篇4活動目標:1、在有趣的活動中,學會“乖、扔、鼠”的正確發音。2、培養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活動準備:小豬、小老鼠吃香蕉的圖片各一張;實物香蕉一個;紙簍。活動過程:一、進行游戲,激發幼兒興趣。1、“吃水果”游戲:請你跟我吃!2、剛才我們把香蕉吃完了,香蕉皮扔在哪里呢?3、出示香蕉,小豬和小老鼠剛才也吃了香蕉,我們來看看它們是怎么樣吃香蕉的。二、學習兒歌。1、(出示圖一)圖片上有誰?它在

17、干什么?2、小豬把香蕉皮扔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認識垃圾筒標記) 我們把小豬吃香蕉的樣子編成了一首兒歌。幼兒學念兒歌,老師注意幫助幼兒正音(乖、扔)。3、(出示圖二)小老鼠和乖小豬吃香蕉的方法一樣嗎?它做得對嗎?為什么?(幼兒泛講) 教師小結:對,把香蕉皮扔在地上很不安全,也不衛生。4、我們再編一段小老鼠吃香蕉的兒歌,鼓勵發準“鼠”的音。小結:我們要學乖小豬,在公共場所做個講衛生的好寶寶。三、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 除了香蕉皮可以扔在垃圾筒里,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扔進垃圾筒里?(幼兒泛講)吃香蕉課后反思:在教學活動中,我圍繞教學目標,充分利用孩子的各種感官,通過多種活動形式,讓

18、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初步學習仿編兒歌,同時,也培養了孩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在活動中,我注重運用開放式的提問來強化孩子的感知,如“你最喜歡吃什么水果?”“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扔進箱”等等,孩子能在較大的想象空間根據自己的愿意和生活經驗暢所欲言。在仿編兒歌中,我通過小豬和小老鼠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方式的對比,引導孩子明白什么才是正確的行為。同時,孩子又通過欣賞和學習兒歌,初步學習了仿編兒歌的方法。但在仿編兒歌的過程中,由于孩子還沒有很好感受小豬吃香蕉這首兒歌的韻律,還難以掌握好兒歌的節奏。盡管如此,孩子在老師親切的引導下,參與的積極性和師生互動的熱情還是很高的。小班教案 篇5教學

19、目標:1、通過對火災事件的了解,讓小班幼兒知道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提高學生的防火意識,明確防火自救的重要性。2、認識各種滅火設備,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識及滅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學會本領,化險為夷。提高學生的自救意識,培養應變能力。3、學習利用各種方法查閱、收集、處理信息資料,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獲取新知識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及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活動過程:(一)圖片展示,引入新課。展示各種火災現場圖片,師: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說什么?你在哪里還看到過這樣慘不人睹的場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后小組交流。)討論: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出值得探討的問題,采用指名、小組合

20、作或者同桌交流等方式反饋。如:(1)為什么會發生森林火災?(2)圖片中有幾種動物?他們有哪些不同的神情?(3)那個男孩是怎么樣協助動物們逃生的?3、小結:是呀!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生命如此美麗,但又是如此脆弱。我們要珍惜寶貴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識,象圖片中的英勇男孩一樣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二)引導研讀,歸納整理。1、老師引導學生利用各種途徑收集有關“火”的書籍、期刊、報刊雜志等,并加以研讀。2、以小組為單位歸納整理出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并制作成防火手冊或編一份防火宣傳手抄報。如:“火”的可怕,“火”的預防,滅“火”的方法,逃生常識及發生火災時如何撥打求助電話。3、手冊、手抄報完成后,

21、請老師或家長予以簽名、鼓勵,并于適當的時間在校園內展示。(三)競賽活動,游戲激趣。(設立主持人,3小組記分比賽。)1、搶答題。(老師提供部分問題,學生可適當補充。)(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會引起火災?(2)一旦發生火災,要迅速撥打什么電話號碼?(3)撲救時是先救人還是救物?先斷電還是先救火?(4)電話報警時要注意報清、報全哪些信息?(5)列舉幾種逃生方法。如:關門求生、從窗戶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2、判斷題。(學生也可補充題目。)(1)禁止學生攜帶煙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2)有一天,某小學五年級學生到某山林去野炊。(3)報警時報警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可以不說明。(4)發生火災時,不

22、要盲目開窗開門,用濕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頭腦,尤其是口鼻部。(5)家用電器起火,應馬上關掉電源開關,千萬不要往電器上潑水。3、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各種滅火設備知識及滅火方法,組織學生表演模擬滅火(制作道具,學生扮演火魔和滅火英雄。)4、引領學生在校園內考察逃生路線,并制作逃生路線圖和逃生路標。評選出最佳路線圖加以記分。6、小結,評價。談談收獲與體驗。小班教案 篇6【活動設計】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滿了美好與神秘,秋游歸來,孩子們對植物園的那片小土坡念念不忘,時不時地跟我提起那一天我們滑坡的快樂情景。那片郁郁蔥蔥的樹林,那條令人沉醉的小路,那鋪滿落葉的土坡秋游留給孩子們的是一種美,目光所觸及到的,用心

23、能感受到的一種無處不在的立體的美。我想,何不設計一個活動,讓孩子觀察、討論、聯想,使文學與生活相融,給幼兒創造大膽表達、展示的機會,從而激發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活動目標】1、嘗試使用形象化的語言和整齊的句式:“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創編散文詩。2、愿意創造性地運用身體動作和線條表現滑坡時的快樂。3、在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活動準備】知識經驗:欣賞散文秋天真美麗;生活經驗:帶孩子們一起玩小土坡;物質材料:多媒體課件(滑坡時的照片),班得瑞輕音樂,小土坡背景圖,記號筆若干。【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引發興趣。師:小朋友,你們還記得上次我們到哪里秋游的嗎?你覺得植物園什

24、么地方最美、最好玩呢?小結:植物園里有郁郁蔥蔥的樹木,有五顏六色的花兒;有飛舞的蒲公英,還有飄落的樹葉。我們一起在土坡上玩耍、游戲,今天我們一起來說說那段快樂的記憶。二、播放課件,激發表達。師:土坡上有誰?他們怎么玩的?仔細觀察,他們在滑坡時動作有什么不一樣?師:看來每個人的動作都不一樣,那回想一下你自己是怎樣滑的,感覺怎么樣?引導幼兒大膽用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自己的滑坡經歷,鼓勵大家跟在后面學一學。(小結:我剛才看到你們的表情很豐富,動作和語言表達也很流暢,我都能感受到你們玩土坡的快樂了。)三、分組討論,嘗試創編。1、借助畫筆,創意表現。師:原來滑坡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那我們該如何用線條來表現

25、呢?接下來我們分四組進行(4人一組,合作完成)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大膽創意。(播放背景音樂班得瑞輕音樂)2、展示創意,形象表述。師:我們請每組推選一個代表講述你們的滑坡方法。提示幼兒可加入一些象聲詞,將滑坡時的情景表達得更生動形象。例:直線說明滑的速度很快;(哧溜哧溜滑下去)折線在滑的時候被幾棵樹擋了一下;(咕嚕咕嚕滑下來)水浪線土坡上落滿了樹葉,坐在上面軟軟的(嘩啦嘩啦滑下去)3、嘗試創編,拓展練習。師:小朋友,還記得我們欣賞過的散文秋天真美麗嗎?秋風爺爺對著土坡吹口氣,土坡怎樣了,小朋友滑坡的感覺如何?我們一起來把它創編到到散文里。先把你編的說給旁邊的小朋友聽聽吧。(教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使

26、用句式“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師:誰愿意來把自己創編說給大家聽?例:秋風爺爺對著土坡吹口氣,土坡笑啊笑,小朋友都來了,一會兒好像滑滑梯,一會兒好像坐滑板,一會兒好像開飛機。秋風爺爺對著土坡吹口氣,土坡搖啊搖,小朋友跳呀跳,一會兒好像鉆山洞,一會兒好像過隧道,一會兒好像玩沖浪師生共同表演。四、活動延伸: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記錄小土坡一年四季多姿多彩的景象。【活動反思】1、大自然是最好的素材庫。一次普通的秋游,一個平常的小土坡,卻成了孩子們念念不忘的話題。教師敏銳地觀察到孩子們的需要,將他們關注的身邊事物運用到語言活動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整個活動輕

27、松、自然,孩子們的姿體動作豐富多彩,語言表達生動形象。2、興趣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無論從內容選材還是教學設計,始終緊扣幼兒的興趣點。首先運用談話的形式激發幼兒興趣,將注意力引向講述對象小土坡。接著利用課件,讓幼兒通過回憶激發活動的熱情,激活情境中的語言素材。在幼兒自由感知,充分表達后,教師又給了幼兒分組討論交流、創造表現的機會,也為下面的學習做了一個鋪墊,最后的句型練習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在這樣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興趣得到極大的激發,他們積極參與,互相交流,大膽表達,創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極大發揮。3、親身體驗是活動成功的保證。陳鶴琴先生說過:“大自然是兒童自己的世界

28、,是兒童自己的生活環境,直接拿兒童熟悉的事物來作教材、教具,更有利于兒童對生活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一次簡單、真實、自然而有效的集體語言教學活動,讓我們更深地體會到:親近自然,如此愜意;閱讀自然,奇妙無窮。那片小土坡,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快樂,在他們心底還流淌著一首美妙的詩歌。小班教案 篇7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眼睛的結構,知道眼睛的功能。2、通過看眼睛、說眼睛,增進互相了解和交流。3、初步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注意用眼衛生。4、使幼兒萌發保護眼睛的意識。5、了解眼睛的外觀結構。活動準備:每人一面小鏡子,大大的眼睛畫面兩幅。活動過程:1、老師出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讓幼兒

29、猜一猜這是小朋友身上的一樣什么東西?2、讓幼兒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是什么形狀的?引導幼兒在鏡子里仔細看看,或用手輕輕摸摸自己的眼睛,知道眼睛像一個小圓球。3、提問:眼睛什么地方會動?幼兒邊摸邊感知眼球會動。眼睛里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眼睛長在哪里?4、讓幼兒互相觀察眼睛,并進行比較。進一步感知眼睛的結構。5、引導幼兒討論眼睛有什么用?(幼兒互相討論、交流)6、出示畫面并提問:1、眼睛有什么用?2、我們怎樣愛護、關心自己的眼睛?讓幼兒知道畫畫時要坐端正,不用臟手揉眼睛,要用干凈手帕擦眼淚等。小班教案 篇8一、教材簡解:小班幼兒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身體,身邊的事物越來

30、越感興趣,對自己的五官也很感興趣并有所熟悉,但由于他們年齡小、缺乏生活經驗,在玩耍中就容易受到傷害,不知如何去保護好自己的五官。六個好寶貝這一主題就從各個領域的活動,幫助幼兒感受“六個好寶貝”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他們的作用及保護方法。綱要中指出:孩子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指南中也指出要提醒幼兒不用臟手揉眼睛,看電視保持3米左右的距離。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以幫助幼兒了解有關眼睛的知識和保護視力的一些方法。二、目標預設:1.通過觀察自己眼睛,了解眼睛的外觀結構。2.感受眼睛的重要性,知道保護眼睛的方法。三、活動重點、難點:重點:感受眼睛的重要性,知道保護眼睛的方法。難

31、點:了解眼睛的外觀結構,知道保護眼睛的方法。四、活動準備:ppt課件,人手一面小鏡子。五、設計理念:眼睛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也是非常容易生病,非常容易受到傷害的器官。而且現在的孩子年紀小小就戴眼鏡,我們小班就有個小女孩在矯正近視,給生活、學習帶來了很多不便。所以很有必要讓他們了解有關眼睛的知識及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本次活動設計就是要讓幼兒知道眼睛的重要性,知道怎樣保護眼睛。六、設計思路:在第一環節中,讓幼兒用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來了解眼睛的構造,并通過相互觀察發現同伴的眼睛和自己一樣,在和老師一起觀察了解眼睛的外觀為接下來認識眼睛的結構做好鋪墊作用,再讓幼兒轉轉自己的眼球進一步了解眼睛的特殊構造。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很感興趣能很直觀積極參與活動。由觀察開始,引導幼兒關注自身,這樣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讓幼兒在觀察、交流、游戲的過程中,發現眼睛的結構。在第二個環節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